1 引言
上世纪 80 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现象也越来越常见(吕绍青,2007)。大批的农民离开家乡来到城市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中国流动人口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不断的增长,组成也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动,在这其中变化最为明显的,是随着流动人口中 70、80 年代出生的人对子女教育和健康的重视,流动的形式也开始从一个人外出变成了整个家庭一起流动,将举家外出变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王培安,2010)显示,2009 年,中国流动人口达 2.11 亿人,其中 14 岁以下的儿童占到了 20.8%;在流入地区生活停留超过四年的更是超过了半数,超过十年的更是达到了近19.0%。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约1/4的中国流动人口是全家出动。近1/3流动人口常年居住在城市。《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显示,中国 14岁以下流动儿童已达4000万以上,并且这个数字每年都在增长,2012 年 11 月 8 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大会议中明确提出: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而这一表述,在十七大报告中为:确保经济困难的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上的平等。从“义务教育”到“教育”,虽只少“义务”两字,但意味着国家进一步完善了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相关政策体系,对农民工子女相关问题的进一步重视。而流动儿童的亲子关系问题、父母教养方式问题作为众多关注点之一,也得到了社会的关注。6岁至14 岁为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奠定基础期,而此时正处于小学、初中阶段。此阶段的孩子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可塑性,正确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培养其养成良好习惯和健康情感的最佳时期,也是培养他们亲子关系的最佳时期。以往的研究中发现,家庭教育是流动儿童的一大问题:其一,亲子间缺乏良好互动,亲子沟通不佳;其次,家长教育观念落后,缺乏民主的教育方式;其三,较为单调的家庭教育内容,父母将智力教育放在了明显高于德育教育的地位上;其四,生活环境缺乏学习氛围;其五,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相互联系的缺乏,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孩子和父母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屏障。与其他儿童一样,流动儿童的发展也很重要,关乎家庭的希望、也关乎国家的未来。他们能否健康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关系到了我国整体社会的团结稳定,国民素质的水平以及和谐社会的发展建设进程。因此,无论是流动儿童、农民工、还是国家的未来,小学、初中阶段流动儿童的亲子关系如何、父母教养方式如何都值得关注。
2 文献综述
2.1 疏离感及其发展
疏离感是个体由于正常的关系的生疏,甚至被操纵、控制,与其所在的环境中的人、社会、自然以及自己等各种关系网络之间产生了社会孤立感、无意义感、不可控制感、压迫拘束感、自我疏离感等消极的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说,疏离感是伴随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的,只是每个人体会到的疏离感也是各式各样的,个体体会到的适当的疏离感有助于其对于自己所在环境有所思考,但是过强的疏离感就会给个体带来不良的影响,自残等行为甚至会出现在情况稍重的个体身上。
2.1.1 疏离感的界定和理论
“疏离”这个词在不同的语言中的含义本身都是多样的,在拉丁文中,“疏离”不仅被表述为,“Alienatio”(异化脱离)而且“Alienare”(让异己的力量统治、让别人支配)也表示了“疏离”这个词的内涵。 在英文中,疏离则被翻译为“Alienation”(疏远、精神错乱)。疏离这个词在不同的研究领域是有着不同的界定的,如在哲学的研究过程中,疏离是指作为自身行为对立面的客体从主体中分离出来,并逐渐疏远原本的主体,从而成为反对主体的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而在马克思的哲学手稿中第一次出现了有关心理学层面的“疏离”(alienatoin),他将“疏离”看成为一个主观成分和客观成分交织的概念,他将工人被人剥削和缺乏控制权看成疏离的客观成分,而自我的分离感以及主观上的无力感则成为了工人主观的成分。
在心理学领域中,国外学者对于“Alienation”的研究中出现了多个概念。疏离感在美国学者的研究中被看成一种内在的心理成分,不安份的分子、离家出走的人、少年犯、非主流文化者和对抗社会的人等被看做就是自我疏离的青年(alienatedyouth),自我疏离最基本的原因是文化的落后,青年当前灵活多变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是不相匹配的。即使没用用“疏离”这个定义去界定这一概念, “疏离”所包含的经典维度也出现在美国许多研究和理论当中(如健康、工作、集体活动等)。标准字典的解释成为现在大部分的对于疏离这个词的解释,即对他人觉得关系不够和睦,并且疏远和陌生的感觉。存在主义者更将这个词作为一个中心概念,不仅关注个体与他人的疏远,还强调个体与自己本身的疏远。心理学家 Seeman(1984)提出了疏离感的五维度说:(1)劳动疏离感(即在劳动过程中丧失了劳动的目的),(2)无力感(即对社会缺乏影响力的感觉),(3)社会孤立感(指与他人、组织和社会之间来往较少感情),(4)价值疏离感(指有对有价值的目标的丢失的感觉),(5)自我疏离感(指丧失了明确同一性的感觉)。
2.2 友谊质量
2.2.1 友谊质量的概念
友谊关系是一种双向的关系,并且这种关系是指向个体的,他所反映的联系也是两个个体之间的(Bukowski & Hoza , 1989)。同伴关系有着两个重要的层面,一个是同伴接纳,另一个就是友谊(郜涨,1998),他们也代表两种不同的经验,并且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的功能也是不一样的。友谊是近年来同伴关系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青少年获得小伙伴们的认可,并且能够对自我批评进行改正,在与同伴的交往中通过相互之间的亲密交流去暴露自己的问题,这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在有关友谊的众多文献中,“特征”、“质量”等术语经常出现。Bemdt(1998)对友谊特征、友谊质量、友谊后效进行了定义。简而言之,友谊特征指友谊关系中的亲密性与冲突性;友谊质量指相互之间对于友谊关系的满意程度;友谊后效则指友谊关系对当事人的影响。在这三者中间友谊质量被当做了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去评价人际关系。友谊质量是其社会适应性在人际交往领域的具体表现,学校人际关系与中学生社会融合以及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系也值得探讨。
2.2.2 友谊质量的结构及其测量
人人都有关于友谊的一种解释和看法,虽然友谊似乎每个人都有,但是关于它的测量标准和维度尚有许多争论。Bukowski 和 Hoza(1989)提出友谊研究的层次模型:第一层次:友谊有无问题,即双方是否都想彼此建立情感上的积极的关系;第二层次:指彼此皆认可的朋友的关系被称为友谊数量;第三层次:朋友之间在面对困难时所提供的支持、陪伴,相互之间的冲突水平这些都被称为友谊质量。现在在评价友谊时,这一模型都成为了评价的参考框架。在测试青少年的友谊数量的时候,通常采用最好朋友提名法,也就是让被试按照与自己关系亲密程度依次写出3名最好朋友的名字。而对于友谊质量,学者们则有不同的测量维度。
3 问题的提出...................... 17
3.1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7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17
4 研究一 疏离感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21
4.1 研究目的 .................... 21
5 研究二 情绪智力与疏离感的关系: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 ..................... 25
5.1 研究目的 ..................25
5 研究二 情绪智力与疏离感的关系: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
5.1 研究目的
考察情绪智力对疏离感的影响,并且探讨友谊质量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
5.2 研究假设的提出
通过研究发现,在缓冲个体的疏离感时,友谊是有着非常积极地作用的。并且儿童在进行社会交往的时候,情绪智力是一种直接影响儿童交往的社会能力。情绪智力作用于疏离感,是通过同伴之间的关系来作用的,这种同伴关系也就是友谊质量。疏离感是能够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的,主要是因为疏离感会给儿童带来寂寞和挫折,包括上文提到的厌世情绪。所以,疏离感是可以通过友谊质量来预测的。另外,人际关系也会影响疏离感和情绪智力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不难发现,儿童与自己的同伴之间受到同伴的接纳程度越高,证明儿童的调节情绪的能力越强;在引发消极情绪的同伴冲突情境中,使用建构性调节策略可能提高同伴接纳,而使用非建构性调节策略(如发泄、回避、攻击等)则可能降低同伴接纳。所以说,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和疏离感之间就成为了一个良性的相互作用,情绪智力会带来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良好就能够缓解疏离感。
结合以上的论述,可以推断,疏离感会受到来自情绪智力的影响,但这个影响并不是直接的,是通过友谊质量来传递的。自我管理情绪是情绪智力的核心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对情绪的认知能力、对情绪的表达能力、情绪激励、反省情绪的能力以及调节情绪。情绪管理的主要对象,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作为负性情绪出现的疏离感。但是,有关疏离感和情绪智力之间的关系的实证研究还很有限,因此不能够确定二者之间的关系的实质。所以,本研究希望在研究流动儿童疏离感的基础上,引入情绪智力和友谊质量的研究,从而深入探索三者之间内在的作用机制。
6 总结与展望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这也为大规模的劳动力的迁徙提供了条件,随着父母的迁徙而出现的流动儿童这一群体,正在逐渐的被社会所关注。因为流动这一特殊性,我国学者也开始研究疏离感对于流动儿童的影响。本研究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的儿童疏离感的差异,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本研究将情绪智力、友谊质量与疏离感三者同时考虑,研究了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通过数据分析得到一些结论,以便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点参考。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通过对流动儿童疏离感的研究,得到的结论主要有:
第一,(1)在性别、父母教育程度上流动儿童的疏离感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年龄和家庭环境上流动儿童的疏离感未有显著差异。(2)人际疏离感和环境疏离感在性别、年龄、父母教育程度与家庭环境上均未有显著差异。这些是对不同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之后得到的结果。
第二,对流动儿童疏离感、情绪智力和友谊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以下结果:(1)流动儿童疏离感受到情绪智力显著的负向影响,(2)友谊质量对流动儿童疏离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3)友谊质量在情绪智力与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在情绪智力与环境疏离感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略)
流动儿童疏离感及情绪智力关系概述: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1
Tag:流动,儿童,疏离,感,及,情绪,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人力资源文章
- 奖惩机制及他人行为影响党政领导干部诚信实
- 技术创新动因对技术创新行为影响机理概述:组
- 某供电局营销人员胜任力评估与提升体系概述
- 金融服务业中层管理者职涯资本影响职业成功
- 某银行新生代员工沟通满意度及周边绩效关系
- 干部竞争上岗机制实例概述——以G省省直A机
- 电力企业处级干部群体胜任力模式概述
- 差错管理文化及企业绩效关系概述——基于“
- 变革型领导行为影响员工沉默概述
- 基于SFA的建筑企业人力资源效率研究
- 中国国有企业员工组织政治知觉影响工作绩效
- 地方政府业绩考核评定及推动业绩政府建设概
- 谈谈某营业部员工的职业倦怠问题
- 企业一线员工体面劳动感知的意义建构影响敬
- F电台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设计研究
- 工作嵌入视角下的工作——家庭促进与留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