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战略制定旨在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Barney 将 1960 年以来战略思想的发展归纳为―产业分析模式‖与―资源基础观‖两大主流。产业分析模式的战略强调分析企业外部的市场结构,以波特的―五力模型‖应用最广。该模型认为产业的利润水平取决于五种市场力量,分别是进入障碍、替代品威胁、买方议价能力、供应商议价能力和现有竞争者。企业只有通过低成本或差异化战略实现与市场结构的匹配,才能取得超越对手的竞争优势;资源基础观则强调战略是识别和积累企业内部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组织能力。能够构建竞争优势的资源必须满足高价值性、难以模仿性、难以转移和不可替代这四大特征。企业战略选择通常受制于资源的存量及其获取或积累的速度,而非外部的市场力量。然而,不管是强调外部市场环境还是内部资源基础,传统战略思想关注的都是如何更有效率的利用资源,以便在市场上构建出基于产品价值的竞争优势。本文认为,这一战略逻辑并不适合资源型企业。
资源型企业是指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垄断性占有或独占,以初始原材料产品为最终产品形态的,在产品价值构成中,自然资源对产品的价值贡献占据主体地位,依靠资源消耗形成以资源占有优势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这些企业和其他企业存在较大差别:首先,,资源型企业的生产主要是对自然资源的初级开采和加工,产品高度同质化,附加价值很小。因此,资源型企业的竞争优势集中体现在获取资源,而非更有效率地利用资源;其次,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同时,资源型企业可能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致使全社会为其生产付出高昂成本。由于外部性如此突出,资源型企业获取资源的主要障碍并不来自于市场竞争,更多是受社会舆论、政府监管,以及人们环保观念的影响,即它所处的制度环境。正是因为这些特殊性,传统战略理论很难指导资源型企业的经营决策:当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获取资源而非利用资源,竞争压力的主要来源是制度领域而非市场领域时,不管是―资源基础观‖还是―市场分析模式‖,都无法为资源型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恰当的解释。
.......................
1.2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以制度理论为视角,系统探讨和总结资源型企业的发展战略。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将涉及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依托对现有文献的梳理,本研究试图详细论述制度理论,尤其是合理性的概念用于解释资源型企业发展战略的可行性。在解释资源型企业发展战略这一问题上,传统战略理论难以适用。一方面这是因为传统战略理论致力于在市场上建立竞争优势,这种优势更多地反映在低成本或差异化价值上。但是对于资源型企业来说,产品几乎是高度同质化的,附加价值很小。因此,那些致力于为客户带来更高价值的战略选择,注定收效甚微。在资源型企业的竞争优势中,最关键的是能够获得充足的资源。资源的获取是该类企业战略制定与实施所关注的重点,传统战略理论对此所涉甚少;另一方面,传统战略理论所指导的一般企业,最大的生存压力来自于市场竞争。但是资源企业不同,其最大压力来自于社会舆论、政府干预、以及人们对资源型企业破坏环境的认知,即它所处的制度环境。传统战略理论探讨的是资源如何在市场上更好地利用、开发,以便获得市场的青睐。而对于如何获取资源,尤其通过与制度环境进行互动的方式获取,传统战略理论未曾系统探讨。
第二,依托多案例的方法设计与分析,本研究试图从现实中观察组织合理性如何影响资源型企业,并重点探讨资源型企业获得合理性的战略路径。合理性是制度环境对组织提出的核心要求,尤其对资源型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当企业在其所处制度下取得应有的合理性之后,它就能赢得广泛的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社会支持的本质是指,由于组织具备相当的社会正义性,公众愿意提供各种所需资源以助其发展。本研究将会针对资源型企业的相应特点,来总结这种社会支持具体的表现形式及作用。既然社会支持是以组织合理性为基本前提,因而探讨如何获得组织合理性就成为本研究的重点内容。组织获取合理性并不简单遵循效率原则,因为组织需要正确处理的是自身与制度环境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有必要立足于对多个案例的剖析分析,来总结资源型企业获取组织合理性的各种可供选择的战略路径。
本文的研究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研究流程如下图所示: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2.1 战略与组织环境
2.1.1 战略及其发展历程
2.1.1.1.战略的定义
―战略(strategy)一词来源于希腊语―strategos,意思是―将军指挥军队的艺术,原是一个军事术语。在我国古代,关于―战略‖一词的最早解释仅仅是有关战斗的谋划。―战‖即战争、战斗,表示对抗双方的争斗,―略即谋划,谋划出奇制胜的良策。
国内外学者对战略的研究简述:
关于战略的本质问题,鲁梅尔特、申德尔与蒂斯(Rumelt、Schendel、Teece,1994)在其主编的《战略的基本问题》(Fundamental Issues in Strategy)中指出战略的本质是要回答以下四个问题:一是企业如何行事?二是为什么企业存在差异?三是集团公司总部的功能和价值是什么?四是什么决定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成败?
....................
2.2 资源型企业(Resources-oriented Enterprise)
2.2.1 资源型企业的界定
所谓的资源是指所有能供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广泛存在,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可以表现为天然存在物,也可表现为能为人们带来财富的资源(如下所示)。对于什么是资源,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早有论述,认为劳动力和土地是财富的两个原始形式的因素。而恩格斯认为劳动和自然相结合才是所有财富之源。
本文的研究对象——资源型企业,并以矿产资源型企业为代表。
本文研究的主题是资源型企业的发展战略,首要的问题是对资源型企业的内涵进行准确的界定,明确研究对象的一般性,并总结分析资源型企业有别于其他类型企业的特殊性。对于资源型企业的界定,国内外众多的研究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研究的视角也各有侧重,但是从本质上分析,关于资源型企业的定义可谓大同小异。现根据文献检索的结果整理如下:
......................
第 3 章 合理性理论 ............. 26
3.1 合理性的概念................... 26
3.2 组织合理性的来源...................... 27
3.2.1 实用合理性........................ 28
3.2.2 道德合理性....................... 28
第 4 章 研究方法 .................. 36
4.1 研究方法 ......................... 36
4.1.1 质化研究方法.............. 36
4.1.2 案例研究方法................ 38
第 5 章 案例分析与发现 ............... 41
5.1 外部环境的构成 ..................... 41
5.2 案例一:安赛乐米塔尔钢铁集团 .................... 43
5.2.1 公司简介及发展历程................ 43
第 5 章 案例分析与发现
5.1 外部环境的构成
伊丹敬之(1992)认为,战略的本质是适应。合适的战略,包括对环境的适应战略,适应的资源和组织的适应。其中环境的适应,是指该战略的内容和商业环境的变化,适应发展趋势。包括资源型企业在内,所有组织通常都面临技术和制度两个环境。其中,任务环境(task environment)则指的是影响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各种市场力量(market force)(Porter, 1985),而制度环境(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则指的是影响组织合理性的各种制度化过程和机制(Grewal, et.al., 2002)。两者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的、复杂的且不可分割的外部环境体系,使得企业不仅要满足―实体经济―(任务环境)的要求,也必须顺应―社会文化规范‖(Dacin, 1997)。
根据Voss (2000)和Li(1998)的分类,我们认为影响企业发展战略的市场力量(任务环境)源自技术、需求和竞争三个层面。首先是需求不确定性(demand uncertainty),指的是消费者偏好和期望的不稳定程度。在一个需求趋向稳定的市场中,由于消费者偏好不会经常改变,企业就没有特别的必要去调整它们的产品。但是,如果需求快速变动,则环境对企业创新的要求就会相应提高。其次,任务环境的第二个维度是技术动荡性(technological trublence),指的是特定行业中技术改进的速度。频繁的技术提升会缩短企业现有产品的生命周期,从而削弱领导企业的竞争优势。竞争激烈度(competitive intensity)则是任务环境的最后一个纬度,指的是企业在行业中面临的竞争程度的高低。激烈的竞争总是伴随着价格战、广告战和服务战(Porter, 1980),在此情形下,企业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降低竞争程度:通过购并来降低竞争者的数量,以及通过进入新的市场来规避正面竞争。
....................
第 6 章 结论
6.1 基本发现
资源型企业是指生产煤炭、石油、有色金属、非金属矿藏等产品的企业。资源采掘型企业生产无差别产品,研究结果表明(刘冀生,1995),把生产差别产品的企业战略搬到无差别产品的企业中去应用是不合适的,事实上还会导致企业效益的下降,因此在分析资源型企业特点的基础上,制订相关企业战略,对于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结论:
6.1.1 资源型企业的竞争优势建立在获取资源而非利用资源上
战略的资源基础观认为,内部的资源和能力是企业利润的基本源泉。具体而言,资源是企业资本、技术、品牌等有形资产的存量,而能力是配置这些资源效率。例如,一个企业的技术能力必定表现在该企业如何使用或开发资源上;而一个企业的管理能力也一定是看该企业如何配置资源。资源基础观的战略分析框架包括:分析公司的资源;评价公司的能力;分析公司资源与能力的赢利潜力;选择战略;扩展与提升公司的资源和能力(Grant,1991)。由此可见,传统战略理论强调更多的是资源利用的效率。
然而,资源型企业与传统企业不同,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从外部环境中获取资源。获取资源的能力如此重要,一方面是因为该行业产品基本为资源的初级加工,同质化很强,附加价值很小,很难在在下游市场中建立起基于产品价值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该类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初始原材料的消耗非常大。充足的资源储备是资源型企业维系的根本,如果失去了原料来源,资源型企业的发展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外部的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对资源型企业而言至关重要,是其获取资源的重要源泉。公众的社会支持不仅表现为顾客忠诚,即愿意持续地购买这家公司的产品,也是来自于构成社会的其他更广泛的领域,包括政府法规、公众舆论以及人才市场等。谋求组织合理性之所以对资源型企业特别重要,是因为―合理性能够影响(资源型企业)争取生存所需的必要资源。具体而言,谋求政府眼中的合理性能够帮助资源型企业获得矿产审批和设厂许可;谋求舆论眼中的合理性能够减少资源型企业在兼并和扩张中所需要的抵制;谋求人才眼中的合理性有助于资源型企业吸引高素质的科技和管理人才。由于天然地依存于制度环境,通过合理性的构建,资源型企业所赢得的社会支持不仅能确保它的最低组织目标——生存,也是其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略)
资源型企业的战略研究:合理性的视角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资源型,企业,的,战略,研究,合理,性的,视角,第,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市场营销文章
- 华夏银行长春分行中小企业客户金融服务营销
- 消费者手机银行初始信任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 引入品牌参照点对吸引效应及折衷效应影响研
- N市邮政公司传统业务高校市场拓展策略研究
- 成都移动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与个性化服务策略
- 成都里程创奇营销策划公司房地产体验营销研
- 长影集团环球电影主题公园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 交易类虚拟社区中互动性、顾客价值对消费者
- 组织沉默对企业财务人员离职倾向的影响——
- XZ企业的品牌策略研究
- 顾客参与、授权及顾客认同对角色外行为的影
- 农产品交易关系治理机制:基于政治经济分析框
- A医药公司营销战略研究
- 一汽-大众全新宝来产品媒体传播营销策略研
- 一汽-大众捷达车型产品营销存在问题与能力
- 顾客视角下品牌定位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