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现代性使人们产生精神的荒原,感悟田园风光、回归乡土自然成为人们释放压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游客而言,乡村旅游是一种空间的转换,游客参与乡村旅游正是享受这种差异化的服务,逃离原本紧张、快节奏的空间;对于当地村民而言,乡村旅游是对农业农村场域的重塑,村民在旅游场域中逐渐形成新的行动策略。2020 年 10 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2020 年 12 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村改革和乡村建设。2020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规定,增强集体经济实力,组织群众发展乡村产业,让群众共同致富,发展乡村旅游是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开展创建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等行动,建设美丽乡村是我国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习近平主席曾对人与自然以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作出深刻论断,提出两山理论,发展乡村旅游是两山理论的重要实践,能够为乡村提供就业岗位,提高当地村民收入,助力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18 年全国乡村旅游人次为 26.1 亿,2019 年全国乡村旅游高达 30.9 亿人次,从 2020 年第二季度全国乡村旅游开始逐渐回归常态,游客接待环比增长 106.3%,总收入环比增长 148.8%,同年 7 月至 8 月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为同期 90%水平,乡村旅游基于村庄和村民而发展,村民通过乡村旅游能够获得稳定收益,这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开发使村庄性质由封闭走向开放,村民由农业跨越到服务业,由农民身份转变为服务人员,村民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市场竞争意识增强,政治权利意识觉醒。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1.1 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
第一,社区参与旅游研究。社区参与是公众参与的表现形式之一,最早源于西方社会,主要体现在政治领域,与西方社会民主制度相伴而生。墨菲(Murphy)(1985)将社区参与理念首次体现在旅游规划中,强调在旅游规划时应参考当地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意见,使居民的想法反映在规划中,以减少旅游规划的冲突。在旅游规划初期,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居民参与规划的方法,设计出有效的途径使居民参与到旅游规划中,并鼓励当地居民踊跃参与这一过程,这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Tosun et al 2000)。此后,学者将社区参与理论运用到旅游发展的各个环节。学界基本认同旅游发展必须有当地人参与的观点。社区参与是发展旅游的重要途径,意味着社区成员被鼓励参与社区建设,通过动员自身资源,明确自身所需,并决定自己如何参与旅游(Stone 1989),且这种参与必须有效贯彻到旅游发展的整个过程(Roberts 2011),当地人只有持续获得利益分配时才能够真正支持当地旅游产业(Warouwet et al 2018)。
第二,旅游的利益相关者研究。上世纪 60 年代,利益相关者理论在西方被首次提出,90 年代旅游领域首次应用该理论,部分学者提出旅游利益相关者主要包含当地居民、政府、旅游公司、旅游规划者等主体(Elise Truly Sautter et al 1999),该理论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在旅游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模式研究领域中,布兰韦尔等(Bramwell et al)(1999)学者均认为平等分配是旅游开发主体之间共赢的基础,其中针对开发者而言,凯尔纳乐(Kernel)(2005)提出“负责任的营销观念”,旅游开发者应与其他主体通过共享资源的管理权,最终达到共享利益目的。雷蒙德等(Raymond et al)(2019)通过建立利益交换模式,合理分配多元主体在节假日中的旅游收益。在旅游利益相关者产生的影响方面,国外学者基本认同处理好旅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的观点。巴肯(Buchan)(2019)进一步提出,各个主体在旅游地环境保护中的参与程度越高、利益分配越为合理,能够促进旅游地可持续发展。
...........................
第二章 田野点基本情况介绍
2.1 崇村简介
崇村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洛县滩河镇,距嵩洛县城 23 公里,距离洛阳市 120 公里,三面环山,由西沟、南沟、中心区和下沟组四个村民小组构成,全村共有 375 户,1600 余口人,目前 98%的村民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中。崇村呈现村景一体面貌,该村先后被评为 4A 级国家景区、国家生态文化村、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018 年入选 12个“WTA 旅游减贫案例”之一,为脱贫攻坚阶段国家旅游扶贫提供了现实经验。
崇村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村内景点共有 200 多处,星级景点 30 余个,旅游面积60 平方公里,水系与竹林使崇村久负盛名。该村一年四季山泉喷涌,山间溪水汇集成鸣滴河和竹篱河,山间瀑布形态各异,泉水奔流不息,形成独特的山水自然风景。崇村原始森林遮天蔽日,自然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超过 95%,拥有“中国北方竹林氧吧”美誉。同时,该村位于秦岭北坡炎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带上,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四季平均气温大约 21℃,富含较高的负氧离子,成为避暑胜地。
2.1.1 旅游开发前的崇村
改革开放前,崇村属于典型的贫困山区,地理位置闭塞,位于伏牛山腹地,村民祖祖辈辈居住于此,务农是主要谋生手段。由于生活水平低,当地人衣食住行艰苦朴素,日常三餐基本以窝窝头、两掺馍为主,大部分蔬菜来源于山间的野菜;村民基本自己织布制衣,样式简单,以粗布麻料居多;百姓居住分散,房屋主要是土坯房、石头房,均是一层平房;“一道沟十八岔,勾勾岔岔有人家”,由于家家户户距离较远,村庄内均是砂石路和土路,村民来往较为不便。在上级资金的资助下,崇村出山公路于 1980 年修建完毕,该村级公路与卢潭公路相连接,这两条道路的修建打破了崇村与世隔绝的状态,为乡村旅游建设开辟了重要的道路。改革开放后,村庄中少部分村民开始外出打工,但这并没有改变崇村一贫如洗的光景,当地人过着守着“绿水青山”却无法转换为“金山银山”的苦日子。由于崇村交通不便,当地人与外界联系较少,信息闭塞、观念落后,这个封闭的村庄塑造了当地淳朴的民风与良好的社会风气。
.................................
2.2 调研样本简介
在本文中,笔者选择崇村作为调研地点,一方面该村庄位于笔者的家乡附近,熟悉的文化、方言使笔者能够容易、准确地理解被访者的话语;另一方面崇村从典型的贫困山区村庄转变为乡村旅游村庄,该村庄乡村旅游开发历史长,在国内知名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为研究村民行为变化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空间。2020 年 10 月、2020年 11 月,笔者先后两次到崇村进行实地调研,运用典型抽样方法从 375 户家庭中选取参与乡村旅游的 25 户家庭,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和实地观察,记录当地村民的行为、行为逻辑是如何变化的以及影响村民行为逻辑变化的具体因素。笔者根据访谈的顺序,将受访者进行编码,如表 2-1 所示。同时,对崇村村长、政府管理人员(景区管委会主任)以及旅游公司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了解推动崇村乡村旅游开发的相关政策制度等。
社会学论文怎么写
第三章 从生存道义到经济理性:村民生产经营行为逻辑的变化...........................20
3.1 围绕农业生产,追求基本温饱............................20
3.2 尝试乡村旅游,转变生产方式......................................21
第四章 从社会取向到经济取向:村民社交行为逻辑的变化..............................27
4.1 仪式性的交往活动.........................................27
4.1.1 人情性的交往行为.........................................27
4.1.2 利益性的交往行为...................................27
第五章 从消极被动到造势博弈:村民政治行为逻辑的变化.......................33
5.1 参与选举活动.......................................33
5.1.1 无感的政治参与...............................33
5.1.2 热衷或远离选举............................34
第六章 场域转型与村民行为逻辑改变机理分析
6.1 崇村场域的转型
场域是一种关系结构,场域的转型实质上是关系结构的转型。场域中的行动者因占据某种位置才能够掌握一定的资本,并且也正是因为拥有某种资本才能够占据特定的位置,因此,在场域内资本是行动者竞争的手段又是竞争的目标。场域是一个动态的斗争空间,行动者根据自己拥有的资本在场域中进行竞争,不断推动着场域的发展,且场域的发展会进一步促进行动者资本的变化。“场域是这些位置的占据者所寻求的各种策略的根本基础和引导力量……行动者的策略又取决于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即特定资本的分配(布迪厄 2015)。”因此,场域转型伴随着场域内行动主体间的资本斗争,而这种竞争关系外显为资本的变化,且特定资本在场域中占据主导地位。
社会学论文参考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7.1 结论:乡土逻辑为底色,市场逻辑为主的复合型逻辑
郑杭生(2003)提出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型之中。村民的行为逻辑受到一定时期国家——社会关系的影响(吴理财 2013)。改革开放后,我国从集体主义社会进入个体化进程,个体获得自我发展的多元途径,从国家层面而言,这个时期村民的行为整体处于转型之中。从崇村个体发展角度而言,村民行为逻辑的改变更直接的受到崇村乡村旅游开发的影响,受产业转型因素的驱动较为显著。崇村乡村旅游开发始于 1997 年,崇村三面环山,受地形条件限制,村民的流动性差,主观能动性低,旅游开发前外出打工者较少,导致村民受到外界的影响相对较少,且作为国家级贫困村,政府在方方面面对崇村村民的投入有限,因此,乡村旅游开发初期产业转型对村民的影响是直接的,旅游发展后期村民们受到国家的影响较大。在一定封闭的地域范围内,旅游作为第三产业,这种现代性因素对崇村村民行为逻辑的改变更为彻底。本文研究结论如下:
乡村旅游引起村庄产业结构和性质发生改变,村庄由农业场域转变为旅游场域,最终村民呈现以乡土逻辑为底色,市场逻辑为主的复合型行为逻辑。乡村旅游开发前,崇村属于农业场域,社会资本占据主导地位,村民和村干部围绕社会资本进行资本的转化与竞争,维持或提高自己在场域中的位置,村民们受农业场域的影响产生了一套稳定的惯习。随着游客、地方政府、旅游公司进入崇村后,农业场域转变为旅游场域,经济资本在旅游场域内占据主导地位,村民和其他主体围绕经济资本进行竞争,场域形塑惯习,在旅游场域惯习的约束与指引下,村民的行为逐渐发生变化,行为逻辑是行为主体对行为的客观规律性认识,最终村民形成新的行为逻辑。即村民们首先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转变,通过开办农家乐、商店等形式参与乡村旅游,采取兼业行为,随着退耕还林与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村民们完全从土地中脱离出来,运用多元策略竞争客源,通过改造房屋扩大经济资本,完成了身份的转变,由农民转变为服务业从业者,导致村民行为逻辑发生改变,由遵循生存道义行为逻辑转变为经济理性行为逻辑。生产方式的转变,引发村民社会交往行为逻辑的改变,借用金耀基(1988)观点,由社会取向转变为经济取向的社交行为逻辑。在婚丧嫁娶等仪式性交往活动中,由以人情性社交行为转变为利益性社交行为,在闲暇时间的交往活动中,村民由情感性交往行为转变为工具性交往行为。且乡村旅游开发后,村庄集体事务主要围绕旅游产业而展开,两者具有关联性,这导致村民的行为逻辑从消极被动转变为造势博弈。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