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社会学论文,笔者认为空间变迁给随迁老人造成的适应性困境深刻影响着随迁老人、随迁家庭以及社区乃至社区的方方面面。但我们需要认识到,空间并非冰冷的存在,空间中的个体也并非是被动的承受者。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推进,中国社会出现了历史上最为深刻的人口变迁。经历了 40 多年的人口发展,我国人口流动也呈现出一些趋势转变。特别地,与老龄化社会宏观背景相对应的是,流动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日益凸显,老年流动人口规模迅速扩大。此前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 2018》显示,我国老年流动人口规模从 2000 年的 503.02 万逐渐增加到 2015 年的 1304.30 万,15 年间规模增加了接近 1.6 倍,年均增长 6.6%。其中很大一部分的老年流动人口是青壮年劳动力流动大潮的衍生结果。受到我国传统孝道文化及代际哺育模式的影响,很多老年人离开故土,跟随在外打工的子女搬迁到陌生的城市,与子女共同生活、照顾孙辈以尽享天伦之乐。在老龄化进程日益加深的大背景下,这一群体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将这种群体称之为“随迁老人”。笔者真正开始关注这一群体是源于自己的家庭经历,家里有老一辈亲人跟随女儿女婿去大城市生活,居住半年后无法适应新环境而搬回老家,他向笔者诉说自己的随迁经历和随迁心得后,笔者才慢慢留意到与年轻的流动人群相比,随迁老人由于身体机理、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原因在新环境中更易面临着各种适应困境,这些适应障碍不仅会影响随迁老人的正常生活,更有可能中断老人的随迁历程。因此完成社会适应对于随迁老人在现居地展开全新的老年生活来说极为关键。
社会学论文怎么写
空间社会学作为近年来快速成长的新兴学科,对城乡建设、社区治理等领域有着独到的解释路径。以社会空间视角来看,随迁老人从生活了几十年的家乡搬迁至一个陌生的城市中,这意味着他们所在的社会空间发生了变动,随迁老人能否在现居城市完成社会适应的本质即是随迁老人能否与其中的各类空间要素达成和谐关系。和谐的关系标志着随迁老人与所处空间保持融洽,他们的社会适应自然趋于良性态势。那么,对于随迁老人来说,他们所处的社会空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动?他们的随迁适应面临着怎样的问题?
........................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尽管随迁老人顺流动人口转变大势而引起了一部分学者的关注,但现有的流动人口研究仍然集中在新生代农工、流动儿童等群体身上,对于随迁老人的社会适应研究尚处于相对初步的阶段,结构主义功能论成为这一问题域的主要解释工具,以动态视角分析其底层逻辑的研究偏少。故本文秉持动态性原则,深入挖掘随迁老人适应性问题的本质机理以丰富关于随迁老人的研究内容,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一些研究路向。另一方面,空间社会学源于西方,近年来在我国方兴未艾,若要将其打造成本土化学问为我们所用,必须将其中的理论体系与中国现实经验相结合,在理论指导实践研究的前提之上实现具体经验反哺理论体系,从而打造出中国空间社会学学派。故本文立足于实证调查,获取可靠的现实经验来补充、完善空间社会学研究,对于推动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十分必要。
1.2.2 现实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现如今我国主要的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在新时代力争人民过的幸福美满俨然已成为每一个学术人都应该追求的终极目标。随迁老人出于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从故土搬迁至新环境中同子女、孙辈共同生活,不单承负着隔代照顾的责任,同时面临着饮食起居、人际交往、看病住院等多方面的生活变化。处于年老期的他们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因而进入新环境常面临着无法适应的问题。故随迁老人能否实现对新环境的社会适应,如何实现对新环境的社会适应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开展这一实证研究,在现实层面提供多维提升路径,不仅能促进随迁老人晚年发展,与新环境中的各要素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让其在陌生的环境同样安享晚年;同时也能很大程度上缓解因随迁老人适应问题而激起的各种家庭矛盾,以家庭和谐为纽带打造内部团结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另外,随迁老人的社会适应研究能够激发我国制度管理层面的思考,有效打破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地域壁垒,推进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落到实处。
...............................
第二章 空间变迁下随迁老人社会适应的问题表征
2.1 日常生活适应的问题表征
有学者认为,迁移群体进入新环境后,面对不熟悉的物理空间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生理方面的适应,主要包含了出行、气候、饮食以及生活方式等日常生活方面的适应[63]。这一适应是后续经济、社交、心理适应的基础,倘若这一环节出现阻塞,那么其他方面的适应也很难推行下去。根据实地访谈发现,随迁老人在 D 社区中所要适应的日常生活主要包含了衣(气候)、食(饮食)、住(居住)、行(出行)四个方面,而他们在这些方面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适应异化。
2.1.1 出行意愿被动性羸弱
俗话说人生四大事——衣食住行。日常出行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尤其对于步入晚年阶段的人而言,下楼散步、外出购物或者接送孩子不仅能够消磨时间、打发无聊,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增加运动量,间接锻炼身体,可谓是一举多得。然而 D 社区的一些随迁老人在这个再日常不过的方面遇到了些许困扰,主要表现为他们的日常出行意愿被大大削弱。首先,与过去相比他们的居住外出意愿呈现下降趋势,即随迁老人在对比以往的居住外出体验后,认为这样一件具有放松意味的事情在搬迁之后却再无吸引力。
C05:俺老家出了屋就是院子,出了院子就是马路,一点不费事,啥时候忙完活就去门口站站,唠唠嗑,挺乐呵的。现在出了屋还要等电梯,就两节,有时候等好长时间才能上来,上去之后各个楼层都停一停,赶着他们上下班电梯有时候还进不去。现在都不爱出门了,腿脚不灵光,下去一趟老半天。
对于那些常年居住于平房的人来说,垂直布局的城市住房的确很难让他们在短时间内适应,这种意义上的意愿降低还算是情有可原的。但令人不思其解的是,那些已经住惯了立体式公寓的城镇随迁老人对此也颇有微词。
C14:我在老家的时候可爱动弹了,每天下午都会下楼和老头老太太打牌,晚上要不就跳跳广场舞,要不就在小区里跟她们溜溜弯。搬过来之后出门的次数比之前少多了,也不爱出去了,我儿子那天还跟我说让我多出门走走,但我感觉出去了也没之前在老家里有意思。
............................
2.2 社会交往适应的问题表征
人际交往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就流动人群而言,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度过物质层面的难关,也能适时地给予心理层面以慰藉。随迁老人在新的社交环境中可能面对两方面的交际问题。一是在新的家庭交往环境中,随迁老人自身的角色定位出现了问题,同时夫妻关系、代际关系都出现了异变。二是在新的社区交往环境中,迁移不仅割裂了随迁老人原来建立在血缘、地缘基础上的人际网络,而且给他们重建新的社区关系网增加了一定难度。
2.2.1 代际关系间断性冲突、黏度低
有学者认为,在社会适应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64],而在人际关系的适应中最重要的则是对代际关系的适应。代际关系始终是中国主干家庭的核心关系,需要亲子代双方共同经营呵护。老人未搬迁之时因与子代分居两地,故亲子代关系会在短暂的相聚时光中表现得极为融洽,一家人可谓是其乐融融。然而随着老人迁居到子代家庭,双方之间的代际关系便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其中的一个变化就是代际关系走向低黏度,这意味着双方交往时缺乏深层情感的勾连而仅涉及表层的意图传达。由于血亲使然,这种现象很少会出现在血亲两代之间,更多地集中于以婆媳、翁婿为主的姻亲代际中。他们有的表现为过分的相敬如宾,在日常生活中双方的交涉充斥着刻意的客套,比如无关痛痒的关切问候;还有的表现为某种意义上的敬而远之,即除了必要的交涉之外尽可能的不与对方有深入接触,只是通过血亲子代/配偶来传达自己的意图。姻亲代际的低黏度尽管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中国家庭中常见的婆媳、翁婿矛盾,但事实上它就是一种消极的逃避行为,无益于随迁老人的社交方面的适应。
社会学论文参考
............................
第三章 空间变迁下随迁老人社会适应问题的演化逻辑....................29
3.1 物理空间走向现代与陌生 .....................................29
3.1.1 公开的居住环境与立体的楼房结构 .......................29
3.1.2 独特的区域气候与生疏的城市版图 .......................31
第四章 随迁老人社会适应问题的风险审视..............................42
4.1 个体健康威胁 ..............................42
4.1.1 阻碍体能锻炼,造成机能损伤 ...........................42
4.1.2 打击适应自信,形成恶性循环 ...........................43
第五章 随迁老人社会适应的空间重塑路径..............................47
5.1 重构适老化物理空间 ................................47
5.1.1 关注亲代多元需求,提升随迁生活张力 ...................47
5.1.2 打造适老安居环境,增强老人地方感知 ...................48
第五章 随迁老人社会适应的空间重构路径
5.1 重构适老化物理空间
5.1.1 关注亲代多元需求,提升随迁生活张力
不言而喻,家庭物理空间是随迁老人最频繁接触的空间类型,承载着他们最普通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马斯洛在需求层次理论中把生理需求看作是人类需求的基础层级,从这一观点出发,衣食住行等物理空间的改善可以为随迁老人在现居地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提供最坚实的后勤保障。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倘若随迁老人无法在饮食方面实现适应,那么其他方面的适应更是无足谈起。无论一日三餐是由随迁老人负责还是由子代夫妻负责,子代都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去对待,若两代人口味差异不大,那子代理应顺就老人的饮食习惯;若两代人口味相差较大,老人多次表示接受起来有困难,那么两代人应当积极协商,达成餐桌上的和谐共处,比如一顿饭中“掌勺人”可以为两代人做各自的菜肴。另外,子代也应当多关注随迁老人因气候变化而面临的居住不适,及时添置调节温湿度的室内设施以改善随迁老人的居住条件。比如来自西北地区的老年人会认为青岛市夏季湿度偏大,那么子代可以在老人卧室中安装除湿设备。毕竟子代在本地居住时间比随迁老人长,因而对本地气候和衣着有较丰富的认知,理应在换季时期提醒随迁老人防寒防冻、抗暑抗潮。一句简单的提醒,一句普通的问候都能够让随迁老人更有效地适应现居的生活。再者,子代需要为亲代提供一定程度的私密空间。接近七成的调查对象所居房屋户型为两室一厅,况且在很多随迁家庭中与老人共同居住的还有孙辈,因而为随迁老人提供完全私密的空间从客观上讲难度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增加私密空间的出现概率俨然是子代夫妻能够并应该做到的事情。倘若孙辈是跟随亲代一起作息的,那亲子代可以协商更换作息规律,周期性与亲子代轮换作息,以此增加随迁老人处于私密空间中的机会,降低他们在现居家庭中的拘谨化程度。并且不断出现的私密空间填补了随迁老人在子代家庭中的私密性空缺,有效缓解他们对私密关系的过分需求,进而抑制夫妻关系的非常规增进。最后,子代也要关注随迁老人的出行需求,子代应尽可能的抽出空闲时间陪老人外出逛一下,让他们这些新居者尽快熟悉现居城市的空间版图,领略所在城市的精彩风貌,并且教会老人如何识别出行路线和交通工具的使用方式,让他们有意愿、有信心、有能力独自出行游玩放松,以提升他们在现居地的环境调适能力。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随迁老人从全国各个地区不同社区搬迁到青岛市 D 社区,在剧烈的空间转变下,不同空间交织作用于他们的日常生活,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类型的适应性困境。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所列出的适应性困境并非全部体现在每个随迁老人身上,搬迁之前处于不同空间特征下的他们在随迁适应方面也呈现出诸多的差异,但总体来说,这些本文呈现出的适应问题具有典型性,可以覆盖了绝大多数随迁老人的问题。
具体来说,在物理空间方面,家庭居住空间趋于公开化不仅使得随迁老人的日常生活拘束不安,还有可能转向建立非常规性的夫妻关系;同时立体式的楼房结构削减了那些从未住过高层的老人的出行意愿。区域气候的差异让部分随迁老人引起机能不适,陌生城市版图在颠覆地方感的同时加剧着他们出行畏难心理。在社交网络空间方面,亲子轴在场关系临时性、过密性的特征不仅使亲子代关系尤其是姻亲关系黏度降低,还导致亲子代际冲突时常发生,让随迁老人在其中更加拘谨以尽量避免冲突的发生。老人在这一空间中位置下移是促使角色失衡的关键要素,而这一系列的家庭问题直接拉低了他们在现居地的归属感;同时,迁入地作为一个全然陌生的社区交往空间,对随迁老人日常生活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社交空间碎片化、社交对象陌生化、社交媒介不可持续性等体征诱发随迁老人在迁入地社交惰化,这使得他们下楼外出的意愿骤然降低,继而社交圈的情感功能被无意识地诉诸于夫妻关系上,造成其增进的非常规性。此外,社交通道被割断意味着这些外来老人很难利用社会交往这一重要路径实现社区情感投置。在制度空间层面,对老人们的日常生活最为影响的是省际户籍空间以及社区治理空间。一方面,尽管随着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但医保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空间一体化仍只在理想之中,现阶段的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平台仍只提供住院费用上的报销,普通门诊费用未能开通异地报销,这种医保制度区隔给随迁老人带来了主观层面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随迁老人在社区治理空间中的透明化现象也是随迁老人出现适应性困境的关键因素。社区老年教育的缺位使他们错失了提升外出技能的机会,间接削弱了他们外出意愿。社区长效互动机制的缺位造成随迁老人缺乏开展社区交往的制度支撑。流动人口参与社区管理制度的缺位造成随迁老人在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上的边缘化,令其对迁入地缺乏归属感。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