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重构:闽东双华村畲族“二月二”会亲节思考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4410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社会学论文,笔者通过双华村畲族“二月二”会亲的田野案例可知,民族节日应遵循“保护式传承”与“创新式发展”的思路导向,深入探索民族节日重构的内在理路和可持续路径,从而构筑起民众、地方政府以及各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节日共同体”。在民族节日的传承与重构实践中,应充分尊重民族文化节日的本真性和各民族内在的文化诉求和经济诉求。
一、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
1.选题缘起
基于学术探讨的空间,民族节日传承与重构的逻辑机制和文化功能具有学术研究价值。民族节日是民族特殊的时间节点,通常伴有群体性仪式和节律性休闲。在传统社会,民族节日的延续主要根植于地方生产生活方式、民间信仰习俗、人际关系网络等,体现着传承群体共享的文化认知与情感认同。随着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经济发展与文化振兴驱动了民族节日的文化再生产,传承与重构并存成为民族节日当代的重要实践方式。其中,非物质文化遗的保护推动了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样态进行大规模重塑。诸多以非遗文化身份进入“公共”视野的民族节日,在行政力量主导和多元力量参与下增添了新的节日内容,文化影响力逐步扩大。民族节日的复兴与创新在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表达民众文化诉求的同时,还赋予节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等深层社会价值。
“传统的发明”“嵌入理论”等视阈随之也被广泛运用于民族节日传承与重构的相关研究议题,为突破“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文化观提供合理性阐释,更折射出学界当下对“民”与“日常生活”予以关注的研究转向。然而,在民族节日传承与重构的文化策略上,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力量与当地民众难免在权力、制度、经济等方面存在结构性冲突。近年来,许多民族节日在商业化导向下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丧失地方文化的真实性。因此,如何完善少数民族节日传承与重构的逻辑机制,进而形成民族节日实践与地方社会发展良性互动仍值得深入探讨。
基于畲族民族节日的独特性,本文聚焦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双华村双华村畲族“二月二”会亲节。关于“二月二”节日习俗,研究多涉及汉族“二月二”的“龙抬头”、“嫁女归宁”等。同样,在众多畲族节日研究中,“三月三”往往是关注的终点,对于畲族“二月二”的研究却较为薄弱。而闽东双华村畲族“二月二”与汉族“二月二”、畲族“三月三”等节庆相比,有着更为独特的民族文化土壤。在节日活态的传承与重构中,蕴含丰富的亲缘、地缘、姻缘等文化元素,更折射出畲族双重的民族认同(畲族认同和中华认同)。该节日会亲的范围除福建福鼎双华村及周边畲族村落外,还辐射至浙南交界的多个畲族乡镇。因此,以福鼎双华村为中心的闽东畲乡与浙江苍南岱岭、马站、凤阳等浙南畲乡构成一个密切的信仰圈、通婚圈和礼物流动圈,呈现出畲族独特的文化特质。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1)双华村畲族“二月二”会亲节概述
本文研究对象为福建省宁德地区福鼎市双华村畲族“二月二”会亲节。明清以后,政治经济因素使大批畲民从广东迁徙至闽东浙南山区或半山区地带,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在宏大的民族发展历程下,该节日的形成具有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闽浙边界的山海经济资源、族群迁徙交往、畲族文化传统、畲汉交融互动等因素,造就了当地以双华村为中心的畲族“二月二”会亲节节日传统。
综观双华村畲族“二月二”会亲节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自然传承期(清代产生-1949 年前)、式微沉寂期(1956-1976 年)、复兴发展期(改革开放-2000 年初)、大规模重构期(2005 年列入福建省级非遗至今)。“世俗”空间的会亲宴客、畲家盘歌与“神圣”空间的游神巡境、演戏酬神,构筑起当地民众自发的双华村畲族“二月二”会亲节传统节日形貌。而改革开放、非遗保护、乡村振兴的时代变迁,使该节日在政府为主导的传承与重构中,逐渐增添节日内涵、社会价值和多元力量。当前,双华村畲族“二月二”会亲节已由自然传承的传统民族节日进入良好的民族文化再生产进程。
(2)双华村畲族“二月二”会亲节传承与重构研究
本研究聚焦双华村畲族“二月二”会亲节的传承与重构。该节日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传承与重构不但选择性保留部分传统节俗满足民众文化诉求,还在乡村振兴和民族文化资源化背景下构建起节日实践的共同体,赋予节日新的时代形式和价值功能。基于该节日的发展现状,本文拟对以下问题进行探讨:其一,该节日具有怎样的形成背景和历史形貌;其二,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多元社会力量如何遵循传统社会的文化秩序,并与地方民众进行有效良性互动;其三,民族节日的传承与重构具有怎样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
二、孕育双华村“二月二”会亲节的自然及人文地理环境
(一)双华村自然地理环境
双华村隶属福建省福鼎市佳阳畲族乡,地理区位独特。村落在闽浙交界括苍山与太姥山交汇的低山丘陵环抱中,东北与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和岱岭畲族乡毗邻,东南临近沙埕港,可谓依山傍海。以该村落为中心,距福鼎市区约21公里,距浙江矾山约17公里,距沙埕港约18公里。
村庄远眺青山连绵、郁郁葱葱,近观溪流潺潺、鸡犬相闻。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让这里夏日海风清凉,冬日免于严寒,春秋两季有花可赏、有果可尝,年均气温18.8摄氏度。优良的生态造就了当地丰富的自然物产。目前该村村域面积7.98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7221亩,旱地390亩,水田394亩,适宜发展茶、林、果、水稻、小麦等农副产品。


社会学论文参考.

.........................
(二)双华村人文地理环境
双华村建制沿革几经演变。双华村民国前称“麻洋”,后民间称其为“小麻洋”,现隶属福建省福鼎市佳阳畲族乡。该行政村下辖 18 个自然村,分别为东坑内、崩山、田中央、小岭、辕门内、牛运潭、小麻洋、枇杷坑、大门楼、路湾、房尾、房内、田头厝、辕门内、桥仔头、割藤蓬、水井头、西安。上溯元代,双华地界分为林家境和傅家内两片。民国三十六年(1947),沙埕镇十四保中的岩坑和华阳管辖范围与现今“双华村”基本重合。1949 年 6 月的第一次区域划分仍沿用了民国时期的区镇乡界和保甲,1949 年 11 月的第二次区域划分将沙埕乡划分到第二区前岐区。1952 年 5 月的第四次区域划分,“双华”作为地名第一次出现。作为福鼎县第三区沙埕双华乡,下辖华双、华桑、华中三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1955 年,双华乡属沙埕区公所。
20 世纪 60 年代,双华村曾被归为罗唇公社,人民公社时期分华中、华双、华阳三个大队。1969 年至 1970 年前后,双华大队属前岐人民公社,后期有短暂几年回归属沙埕人民公社。1980 年代后,双华先后被称为福鼎县前岐区公所双华乡、前岐区双华民族乡。1990 年代,其称谓改为前岐镇双华村,包括东坑内、崩山与田中央、小岭、路湾、尾房、辕门内、枇杷坑、小麻洋、割藤缝、北坑头、西安、水井头、田头厝、大门楼、桥仔头与路脚 16 个生产队①。2000 年 1 月 6日,佳阳乡正式脱离前岐镇挂牌成立。双华村作为行政村成为佳阳乡 12 的个管辖行政村之一。2009 年,佳阳乡成为福鼎市第二个畲族乡。福鼎市佳阳畲族乡双华村的称谓一直延续至今。
双华村现有人口 486 户,1757 人,其中畲族人口 1423 人, 是福鼎市 12 个畲族村中人口最集中的一个。除东坑内、北坑头、小麻洋三个汉族聚居自然村,其余各自然村畲族人口均占其总人口数的 90%以上。各自然村人口分布状况表见表 2-1。


社会学论文怎么写

...............................
三、世俗与神圣:双华村“二月二”会亲节传统形貌..................... 24
(一)历史叙事:双华村“二月二”传说及会亲节由来............... 24
(二)世俗空间:会亲宴客与畲家盘歌............................. 26
四、传承与重构:双华村“二月二”会亲节的当代实践................... 43
(一)改革开放后“二月二”会亲节的传承与变异................... 43
(二)非遗保护背景下“二月二”会亲节的重构与拓新............... 48
五、双华村“二月二”会亲节的传承与重构逻辑......................... 55
(一)畲族民间的文化认同....................................... 55
(二)行政力量的文化整合....................................... 61
五、双华村“二月二”会亲节的传承与重构逻辑
(一)畲族民间的文化认同
民间节日的自发传承与民众的生存需求、文化认同密切关联。传统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共同创造、延续的文化形态,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记忆,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认同。而民众作为自身文化的创造者和享有者,拥有内部的文化选择机制和自我鉴定体系。当节日原本的社会环境消失或改变,节日会因民众的社会文化需求随之以新的形式继续存在。因此,双华村畲族“二月二”会亲节的传承与重构,其背后存在着当地畲民的民间文化逻辑。一方面,该节日传统内容的延续体现着当地畲族内部稳定的民族文化认同;另一方面,该节日民间自发的重构内容是双华畲民重新建构“节日传统”的过程,是民俗文化变迁的合理动向。因此,在解构双华村畲族“二月二”会亲节的传承与重构逻辑时,需要对双华村当地畲民的行为观念进行分析。
1.亲缘观念代代传递
双华村畲族具有浓厚的亲缘观念。本地世居的畲族主要为蓝、雷两姓,每逢“二月二”或祭祀等重大活动,各地宗亲都会回到双华。在他们的认知中,“二月二”是比过年还热闹的节日。“过年没有回家,也要赶着在‘二月二’回来。”①这是当地村民关于“二月二”惯有的认知表。当问及村民是否愿意参与“二月二”做福会亲等活动,得到的回答基本上是一致的:“只要条件允许,一定是会进行的,在外面也要回到村里过节。”甚至有的不在这里出生长大的,爷爷、奶奶等祖辈或亲朋是双华村的,也会来这里过“二月二”。例如,从小在福鼎县城长大的畲族干部蓝嘉雨就这样说道:“我小时候每年都会在这一天,一大早跟父亲回双华过节。”双华村畲民的亲戚也都有着较强的亲缘观念,嫁出去的女儿和各地的朋友只要在双华有亲戚,畲族人就会相约“二月二”来双华过节。当地人也会邀请自己的朋友来这里看热闹。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微信群里邀请亲朋好友来参加节日的情况已十分普遍。
另外,随着畲汉之间的互动交流,畲汉通婚的普遍性提高,亲缘集团得到进一步扩展,婚姻制度由民族内婚制向民族外婚制演变。但在与汉人长期散杂居居住的过程中,畲汉两族逐渐认同彼此的文化,畲汉通婚的现象逐渐被双方接纳。 20世纪70年代后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生计模式、交通方式、婚姻观念等方面的改变,双华畲民的婚姻情况较以往有了较大改变。其一,畲汉间的通婚数量增加。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畲汉通婚已成为当动民众普遍接受的现象。据笔者统计,目前双华村有畲汉通婚的家庭数量为108户。除此之外,也有回族、仡佬族等其他少数民族与畲族通婚。其二,特定流向的联姻形式相对减少。双华村通婚范围的扩展将更多村落乃至城市纳入到村庄的熟人社会网络当中,意味着“会亲”的地域范围和习俗传布范围更加宽广。据村干部粗略统计,村里现有外来媳妇约150个,她们来自全国各地,大都为汉族。很多外来媳妇在畲族村落的长期生活中,逐渐习得了当地的畲语,融入地方畲族文化,很多人也参与到本村的畲舞队当中成为当地畲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实践主体。
.................................
六、结论
闽东双华村畲族“二月二”会亲节自清末产生延续至今。该节日不仅在畲乡区域有着广泛的畲族民众传承基础,也在畲族文化自觉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二月二”歌会的形式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介入中呈现重构面貌。如今,双华村畲族“二月二”会亲节更因为与中国台湾少数民族的联谊而被赋予“中华一家亲”的文化认同价值。事实上,纷繁复杂的文化变迁背后,始终存在着民间与官方的互动博弈。同时伴随其它社会主体的逐渐叠加,形成多元力量的交织。因此,双华村畲族“二月二”会亲节的传承与重构有其内在机制和外在动力。
从双华村畲族“二月二”会亲节的民间节日内容中,可以看到地理区位、民间信仰、亲缘观念、畲族盘歌等与节日传承密切关联,表现着当地畲民的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双华村畲族“二月二”会亲节起源的民间传说,是双华村畲族“二月二”会亲节传承的信仰力量。由走亲迎客、礼物流动等社会互动勾联起的紧密亲缘关系网络,折射出“二月二”会亲节的地方亲缘观念,体现了“二月二”会亲节传承的世俗力量。与此同时,以畲歌对唱为主的文艺娱乐则当地民众表达文化情感的欢聚时刻,具有调节身心、传递情谊、传承文化的社会功能。无疑,双华“二月二”会亲节的传承,是畲民神圣与世俗生活世界的两种面相,体现出畲民族的文化认同、价值观、审美观、信仰观。
从双华村“二月二”节日实践来看,作为文化主体的畲族民众,不仅以民间自我诉求来选择或删改节日的文化内容,还会主动将有益于文化发展的官方话语纳入民间文化逻辑。随着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节日形式和内容在畲族民众顺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自我选择中,呈现出新的文化功能。事实上,双华村畲族民众对政府主导的节日重构,是民间对官方建构的文化秩序的认同和回应。他们凭借“省级非遗”、“中华一家亲”等文化符号,从而获得较广泛的传播空间。正如美国当代反思人类学大师萨林斯提出的“现代性本土化”①概念,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处于发展中的各民族在保护本民族传统的同时,也在极力寻求发展以拓展自己在文化秩序中的生存空间。在现代化、全球化冲击下,无法避免畲族语言、服饰、婚俗、畲歌等部分传统文化的流失。但随着双华村畲族“二月二”会亲节在政府主导下的重构,让濒临消失的畲族文化以另一种方式被重拾,从而获得新的文化发展空间。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双华村畲族“二月二”会亲节传承与重构的民间逻辑,是当地畲民为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凸显民族身份的文化自觉和民族生存智慧与策略的体现。重构后的节日形态已嵌入当地畲民日常生活的变迁之中。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