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图
审计论文范文一:协鑫集成定向增发中的审计意见购买案例分析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个案的角度研究审计意见购买的行为路径,具体化审计意见购买的信号标志,在定向增发的特定背景下,提出如何进一步规范定向增发的实务操作和完善审计师监管的建议,从而丰富关于定向增发中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研究。本文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委托代理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寻租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选取协鑫集成作为案例对象,对定向增发中审计意见购买进行了研究。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定向增发的文献综述
1.2.2 关于审计意见购买的文献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定向增发和审计意见购买的理论概述
2.1 定向增发的内涵和条件
2.1.1 定向增发的内涵
2.1.2 定向增发的条件
2.2 审计意见类型与审计意见购买的界定
2.2.1 审计意见类型
2.2.2 审计意见购买的界定
2.3 审计意见购买的识别方法
2.3.1 审计师变更
2.3.2 审计业务范围扩大
2.3.3 提供非审计服务
2.3.4 审计费用增加
2.4 审计意见购买理论解释
2.4.1 委托代理理论
2.4.2 不完全契约理论
2.4.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4.4 寻租理论
3 协鑫集成定向增发审计意见购买案例介绍
3.1 案例公司介绍
3.1.1 协鑫集成公司基本情况
3.1.2 协鑫集成公司治理结构
3.1.3 协鑫集成公司财务状况
3.2 协鑫集成公司定向增发情况分析
3.2.1 定向增发前的经营状况
3.2.2 定向增发的动机
3.2.3 定向增发的结果
3.3 协鑫集成定向增发前后历年审计意见及其购买方式分析
3.3.1 历年审计意见类型及原因分析
3.3.2 协鑫集成审计意见购买方式分析
3.4 协鑫集成审计意见购买的结果
3.4.1 公司实现了定向增发
3.4.2 股民的利益受到侵害
3.4.3 扰乱了资本市场和审计市场
3.4.4 公司和高管被处罚
4 协鑫集成审计意见购买可行性条件分析
4.1 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
4.1.1 大股东控制问题严重
4.1.2 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4.2 审计市场竞争激烈
4.2.1 会计师事务所竞争激烈
4.2.2 审计师独立性缺失
4.2.3 审计师业务水平不足
4.3 外部监管不严
4.3.1 行业监管不严
4.3.2 处罚力度不够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5.1.1 协鑫集成通过变更事务所和提高审计收费实现了审计意见购买
5.1.2 协鑫集成通过审计意见购买实现定向增发
5.2 研究启示
5.2.1 完善现有定向增发的条件,弱化上市公司审计意见购买动机
5.2.2 完善公司治理,改革审计委托和收费模式
5.2.3 严管合谋路径,加强审计主体行为监察
5.2.4 提高审计技术,形成全行业可置信威胁
参考文献
审计论文范文二:交易所问询函与审计风险研究——以康得新为例
本文结合理论与案例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交易所问询函通过问询问题能够提示上市公司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交易所问询函信息含量丰富,能够作为审计师风险评估的重要信息来源;审计师可以利用交易所问询函来识别、评估审计风险,判断高风险领域;审计师也可以利用问询函的回复内容进一步识别与评估审计风险,且回复内容的可靠性也是审计师需要验证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的贡献在于,将交易所问询函与审计风险相联系,既丰富了两个领域的研究,也为审计师识别、评估上市公司审计风险提供新的思路,具有一定实践指导意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主要贡献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问询函研究
二、关于审计风险研究
三、关于问询函与审计风险关系研究
四、文献述评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二、信号传递理论
三、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第三章 交易所问询函相关概述及现状
第一节 交易所问询函相关概述
一、交易所问询函的定义及构成
二、交易所问询函的发展
三、交易所问询函的类别
第二节 交易所问询函现状
一、交易所问询函的发函现状
二、交易所问询函的行业分布现状
三、交易所问询函要求审计师回复的现状
第四章 审计风险评估中利用交易所问询函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交易所问询函对审计风险评估的影响
一、审计风险评估相关理论
二、交易所问询函影响审计风险评估路径
三、交易所问询函在审计风险评估中的作用
第二节 审计风险评估中利用交易所问询函的基本思路
一、了解交易所问询函及回复情况
二、利用交易所问询函识别与评估审计风险
三、针对交易所问询函识别与评估审计风险的措施
第五章 审计风险评估中对交易所问询函的具体利用:康得新案例
第一节 康得新案例介绍
一、康得新简介
二、康得新年报审计意见情况
三、康得新事件回顾
第二节 交易所对康得新的问询函及回复
一、交易所对康得新的问询函情况
二、康得新对交易所问询函的回复情况
第三节 在康得新审计风险评估中利用交易所问询函
一、利用交易所问询函识别与评估康得新审计风险
二、针对交易所问询函识别与评估康得新审计风险的措施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会计师事务所层面
二、审计师层面
三、监管机构层面
第三节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审计论文范文三: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住宅估值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地铁八号线为例
本文重在研究轨道交通如何影响房地产价值以及针对轨道交通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是否会因轨道开发周期以及地铁站点的性质而产生的差别。目前针对轨道交通对于房地产价值估值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空间效应,本文选取北京市较有特色的地铁八号线及沿线住宅小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特征价格法进行研究分析,分别研究轨道交通对于房地产估值的空间效应与时间效应的不同影响效果和影响作用。
人均薪酬增长幅度情况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与研究框架
2 文献回顾
2.1 估值方法比较
2.2 估值研究的区位空间特征
2.3 本章小结
3 理论基础
3.1 房地产评估相关理论
3.2 传统评估方法
3.2.1 市场法
3.2.2 收益法
3.2.3 成本法
3.3 住宅价格的理论基础
3.3.1 区位理论
3.3.2 竞租理论
3.3.3 级差地租理论
3.3.4 特征价格法
3.4 城市轨道交通对于住宅价格的影响机理
3.5 本章小结
4 八号线对沿线住宅价格影响的空间效应分析
4.1 研究对象概况
4.2 模型构建
4.2.1 研究思路
4.2.2 研究假说
4.2.3 设置因变量以及特征变量
4.2.4 数据来源以及预处理
4.2.5 模型设定
4.2.7 实验结果再检验
4.2.8 结果与讨论
4.3 本章小结
5 八号线对沿线住宅价格影响的时间效应分析
5.1 模型构建
5.1.1 研究思路
5.1.2 研究假说
5.1.3 设定模型
5.2 数据处理以及模型估计
5.2.1 数据来源
5.2.2 变量量化
5.2.3 模型估计
5.2.4 模型结果
5.2.5 结果讨论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审计论文范文四:医药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车与治理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
本文运用GONE理论,针对医药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进行行业整体和典型案例相结合的动因与防范研究。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医药业的经营风险和针对某一特定医药企业的财务舞弊研究,较少针对医药业整体的财务舞弊特点进行研究。医药业作为具有鲜明特征行业,同样具有鲜明的舞弊行为特征,值得而且有必要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3 创新点与应用价值
1.3.1 本文创新点
1.3.2 本文研究的应用价值
2 文献综述
2.1 财务舞弊的动因研究
2.2 财务舞弊的手段研究
2.3 财务舞弊的识别研究
2.4 财务舞弊的治理研究
2.5 文献评述
3 财务舞弊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财务舞弊的概念界定
3.1.1 财务舞弊的定义
3.1.2 财务舞弊的特点
3.2 财务舞弊的相关理论
3.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3.2.2 GONE理论
3.2.3 其他财务舞弊动因理论
4 医药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状与动因分析
4.1 医药业企业现状
4.1.1 行业集中度低
4.1.2 研发风险较高
4.1.3 存货风险较高
4.1.4 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
4.1.5 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
4.2 医药业上市公司舞弊现状分析
4.2.1 样本选取
4.2.2 财务舞弊手段分析
4.2.3 财务舞弊行为分析
4.2.4 财务舞弊监管分析
4.3 医药业上市公司舞弊动因分析
4.3.1 贪婪因子分析
4.3.2 机会因子分析
4.3.3 需要因子分析
4.3.4 暴露因子分析
5 案例分析
5.1 康美药业基本情况介绍
5.1.1 公司简介
5.1.2 公司关键发展节点
5.1.3 公司股权结构
5.1.4 公司内部治理体系
5.2 康美财务舞弊时间爆发经过
5.3 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手段
5.3.1 虚增收入与利润
5.3.2 虚增货币资金
5.3.3 虚增资产
5.3.4 利用关联方交易
5.4 康美药业财务舞弊动因分析
5.4.1 康美药业贪婪因子
5.4.2 康美药业机会因子
5.4.3 康美药业需要因子
5.4.4 康美药业暴露因子
6 医药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治理
6.1 多策并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6.1.1 聚焦主营业务
6.1.2 提升创新能力
6.1.3 加强存货管理
6.1.4 紧随政策方向
6.2 数管齐下,加强企业内部建设
6.2.1 加强企业道德建设
6.2.2 建立道德监管机制
6.2.3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6.2.4 确保内控体系运转
6.3 齐抓共管,提升政府监管能力
6.3.1 加强政府监管
6.3.2 提高舞弊成本
6.3.3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6.3.4 完善信息披露监管
6.4 宽严结合,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6.4.1 加强市场道德引导
6.4.2 提供多样化融资渠道
6.4.3 提升准入清退标准
6.4.4 借助社会监管力量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审计论文范文五:水环境治理项目绩效审计研究——以L省水环境治理项目为例
本文研究的问题是我国水环境治理项目如何进行绩效审计。本文研究的思路是:首先,对我国水环境治理项目绩效审计现状进行分析,并与国外水环境绩效审计经验对比,发现我国现有的水环境治理项目绩效审计存在经验和发展上的不足;接着,以L省水环境治理项目绩效审计为例对绩效审计的全过程进行优化:在审计准备阶段,探讨制定了综合性绩效审计目标;在审计执行阶段,分析构建了水环境治理绩效评价指标;在审计报告阶段,探讨了如何增强审计结果的应用性;最后,分析了进行跟踪审计的有效方式,提出依据压力(Press)-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模型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水环境进行持续监督。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框架
2 文献回顾
2.1 环境绩效审计的相关研究
2.2 水环境治理项目审计的相关研究
2.3 研究评述
3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3.1 绩效审计概念
3.2 公共物品理论
3.3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与绩效审计
3.4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绩效审计
4 水环境治理项目绩效审计现状分析
4.1 我国水环境治理项目绩效审计的现状
4.1.1 我国水环境治理项目绩效审计发展的现状
4.1.2 我国水环境治理项目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4.1.3 我国水环境治理项目绩效审计要素分析
4.2 国外水环境治理项目绩效审计经验借鉴
4.2.1 WGEA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经验
4.2.2 OECD水环境治理实施原则
4.3 本章小结
5 水环境治理项目绩效审计案例分析
5.1 案例的选择与研究方法
5.1.1 案例的选择
5.1.2 案例研究方法
5.1.3 案例数据资料来源
5.2 L省水环境治理项目案例背景
5.3 L省水环境治理项目已实施绩效审计
5.3.1 绩效审计准备阶段
5.3.2 绩效审计实施阶段
5.3.3 绩效审计报告阶段
6 L省水环境治理项目绩效审计进一步发展建议
6.1 项目已实施绩效审计有待完善的方面
6.1.1 绩效审计的目标综合性有待加强
6.1.2 绩效审计内容深度有待拓展
6.1.3 绩效审计结果的应用性有待加强
6.2 L省水环境治理项目绩效审计的优化路径
6.3 L省水环境治理项目绩效审计的完善建议
6.3.1 绩效审计准备阶段
6.3.2 绩效审计实施阶段
6.3.3 绩效审计报告阶段
6.3.4 跟踪绩效审计阶段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论文写作涉及到的论文选题、标题、摘要、提纲、开题报告、答辩等方面,本网都有为大家提供相关的写作素材,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