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框架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化建设不断加强,法制化程度不断加深,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与舞弊仍层出不穷。2019年,*ST康得财务造假丑闻爆发,该公司大股东利用现金管理服务等多项侵占手段,侵占上市公司货币资金达122亿元,并连续4年财务造假,合计虚增利润119亿,涉案金额突破历史记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1.4 研究创新
2 文献回顾
2.1 大股东侵占行为研究
2.2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研究
2.3 大股东侵占行为与财务造假关系研究
2.4 概括性述评
3 理论基础
3.1 GONE理论
3.2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理论
3.3 委托代理理论
3.4 信息不对称理论
4 案例概况与特征
4.1 案例概况
4.1.1 *ST康得基本情况
4.1.2 近年A股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及财务造假情况
4.1.3 *ST康得近年来大股东侵占及财务造假情况
4.2 案例特征
4.2.1 股权集中度高且股权制衡机制弱
4.2.2 具有过度投资倾向
4.2.3 研发能力及创新水平不足
5 案例分析与讨论
5.1 案例分析思路
5.2 大股东侵占行为的作用机理
5.2.1 实际控制人的逐利心态——G维度
5.2.2 内部控制与治理结构分析——O维度
5.2.3 侵占行为的需要——N维度
5.2.4 侵占行为对内部控制的破坏性——E维度
5.3 侵占行为对财务造假的影响效应分析
5.3.1 实施侵占行为的制度安排
5.3.2 实施侵占行为的技术手段
5.3.3 制度安排与技术手段对财务造假的影响
5.3.4 外部监督失效
5.4 持续财务造假对大股东侵占行为的反作用
5.4.1 财务造假对侵占行为的掩护
5.4.2 财务造假的揭露导致侵占行为的揭发
5.6 案例讨论
5.6.1 案例分析结论
5.6.2 侵占行为对财务造假的影响机理
5.6.3 财务造假对侵占行为的反作用
6 研究结论与实践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对实践工作的启示
6.2.1 审计人员应综合运用分析程序
6.2.2 审计人员应当谨慎对银行中间业务的认定
6.2.3 加强对资金归集类服务的信息披露
6.3 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审计论文范文二:融资约束视角下上市公司营收增速变化动因及管理 ——以ST猛狮为例
基于此,本文的核心研究问题是从融资约束视角下探索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长速度变化动因,以及管理层营业收入增长速度的管理过程。ST猛狮在2015~2017年间业绩暴涨,营业收入增长率高达269.37%,被称为新能源产业的一匹黑马,而随着而来的是营业收入增长速度的断崖式下跌以及连续两年的净亏损。基于ST猛狮从“黑马”到“黑洞”的典型现象,本文选取ST猛狮作为案例研究对象。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与本文创新
1.2.1 研究意义
1.2.2 本文创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本文写作的结构安排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营收增速相关研究
2.1.2 融资约束相关研究
2.1.3 融资约束与营收速度
2.1.4 文献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信号传递理论
2.2.4 优序融资理论
3 案例概括
3.1 ST猛狮的经营战略
3.2 ST猛狮的业务布局
3.3 ST猛狮的商业模式
3.4 营收增速变动过程
4 高速增长驱动因素分析
4.1 营业收入决定融资需求
4.2 ST猛狮融资现状分析
4.3 银行借款支撑高速增长
5 高速增长阶段能否维持
5.1 高速增长不可维持
5.2 行业是否有增长空间
5.2.1 国家政策分析
5.2.2 市场需求分析
5.3 高速增长下融资能力是否透支
5.3.1 资产增速无法匹配增长需求
5.3.2 实际增长率远超可持续增长率
5.3.3 企业营运资金匮乏
5.3.4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不足
5.3.5 短期借款长期化使用
6 融资约束是否制约营收增速
6.1 新能源市场需求是否萎缩
6.2 ST猛狮经营能力是否弱化
6.2.1 公司业务能力分析
6.2.2 管理层决策分析
6.3 其他可能占用资金情形
6.4 融资约束是否制约增速
6.4.1 融资能力决定营业收入
6.4.2 融资需求分析
6.4.3 宏观调控政策
6.4.4 还款能力分析
6.4.5 内源融资受限
6.4.6 融资约束测度
7 管理层营业收入增长速度管理过程
7.1 补充股权融资不能恢复持续高速增长
7.2 补充债务融资进一步恶化资本结构
7.3 管理层主动降低增速
8 结论与建议
8.1 营收增速变化动因及管理
8.1.1 案例总结
8.1.2 营收增速管理思路
8.1.3 案例建议
8.2 对新能源企业的实践启示
8.2.1 融资约束萌芽期
8.2.2 融资约束凸显期
参考文献
审计论文范文三:多元化扩张下的企业财务风险研究——基于雏鹰农牧的案例分析
本文先是针对相关文献研究成果做出回顾,在此基础之上归纳总结企业多元化扩张之下的财务风险基本特征,然后开展案例研究分析。在案例介绍部分主要是对雏鹰农牧多元化扩张发展历程做出介绍,同时对其目前的财务状况及困境进行了分析,结合雏鹰农牧自上市以来的财务数据对其多元化扩张下的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更选取了与其同为农业行业的其他三家企业进行对比评估,明确提出多元化扩张过程中雏鹰农牧财务风险控制方面暴露出来的具体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理论基础
1.5.1 委托代理理论
1.5.2 投资组合理论
1.5.3 财务风险理论
1.5.4 财务风险管理理论
1.6 本文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企业多元化扩张的相关研究
2.2 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的相关研究
2.3 多元化扩张与财务风险的关系研究
2.3.1 多元化扩张与财务风险呈正相关
2.3.2 多元化扩张与财务风险呈负相关
2.3.3 多元化扩张与财务风险呈不相关
2.4 文献综合评述
3 雏鹰农牧多元化扩张的案例介绍
3.1 雏鹰农牧多元化扩张概况
3.1.1 雏鹰农牧简介
3.1.2 雏鹰农牧多元化扩张战略及实施过程
3.1.3 雏鹰农牧集团困境
4 案例分析
4.1 盈利能力角度下的雏鹰农牧财务风险分析
4.1.1 毛利率角度
4.1.2 总资产收益率角度
4.1.3 净资产收益率角度
4.2 偿债能力角度下的雏鹰农牧财务风险分析
4.2.1 资产负债率角度
4.2.2 现金比率角度
4.2.3 速动比率角度
4.2.4 利息保障倍数角度
4.3 营运能力角度下的雏鹰农牧财务风险分析
4.3.1 总资产周转率角度
4.3.2 存货周转率角度
4.4 现金流能力角度下的雏鹰农牧财务风险分析
4.4.1 现金流量角度
4.4.2 现金流量债务比角度
4.5 Z值模型下的雏鹰农牧财务风险预警分析
4.6 小结
5 雏鹰农牧多元化扩张财务风险成因分析及控制策略
5.1 雏鹰农牧多元化扩张财务风险成因
5.1.1 逆市扩张,盈利下滑
5.1.2 投资不利,连年亏损
5.1.3 多元扩张,杠杆失衡
5.2 雏鹰农牧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5.2.1 强化投资可行性分析,科学理性投资
5.2.2 理性多元化,注重主营业务
5.2.3 加强及完善企业现金管理制度
5.2.4 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全面防范风险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审计论文范文四:两票制下医药流通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研究
2013年-2018年医药流通行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及价值
1.3.1 理论意义及价值
1.3.2 实际意义及价值
1.4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回顾
2.1.1 应收账款融资发展
2.1.2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2.1.3 医药流通企业应收账款融资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融资约束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风险隔离理论
3 HR医药财务与应收账款概况
3.1 HR医药概况
3.2 两票制后HR医药财务概况
3.2.1 营业能力增强
3.2.2 现金缺口较大
3.2.3 偿债能力下降
3.3 两票制后HR医药应收账款概况
3.3.1 应收账款规模扩大
3.3.2 应收账款周转情况不佳
4 HR医药应收账款融资模式选择
4.1 HR医药应收账款融资必要可行性
4.2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4.2.1 应收账款质押
4.2.2 应收账款保理
4.2.3 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
4.3 HR医药应收账款融资模式选择分析
4.3.1 HR医药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比较
4.3.2 HR医药应收账款融资模式选择
5 HR医药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实施
5.1 HR医药应收账款证券化实施
5.1.1 基本要素与参与机构
5.1.2 交易结构与具体流程
5.2 HR医药应收账款证券化关键点分析
5.2.1 基础资产的选择
5.2.2 交易结构的设计
5.2.3 信用增级及跟踪评级
5.3 HR医药应收账款证券化实施效果分析
5.3.1 营运能力增强
5.3.2 现金流趋于稳定
5.3.3 偿债能力增强
5.3.4 盈利水平提高
6 案例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案例启示
参考文献
审计论文范文五:海澜之家轻资产商业模式驱动下的财务战略研究
本文研究的问题是轻资产商业模式和财务战略的匹配关系,以及商业模式驱动下的财务战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从而搭建“商业模式-财务战略-财务绩效”的传递链。已有研究对商业模式和财务战略之间的内在逻辑一直存在争议,没有一致的观点,对于商业模式和财务战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互联网、房地产、银行等领域,对于服装行业的研究较少。此外,针对轻资产模式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拓宽。基于此,本文以海澜之家为例,研究商业模式与财务战略的内在联系。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4 本文的研究设计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商业模式文献综述
2.1.2 财务战略文献综述
2.1.3 财务绩效文献综述
2.1.4 概括性评述
2.2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2.2.1 轻资产商业模式相关概念界定
2.2.2 财务战略的含义及分类
2.2.3 轻资产商业模式和财务战略相关理论
3 商业模式、财务战略和财务绩效理论框架和特征分析
3.1 理论框架
3.1.1 商业模式研究维度设计
3.1.2 商业模式驱动财务战略研究
3.1.3 财务战略影响财务绩效研究
3.1.4 理论框架整体论证逻辑
3.2 轻资产商业模式、财务战略和财务绩效的特征分析
3.2.1 轻资产商业模式特征分析
3.2.2 财务战略特征分析
3.2.3 财务绩效特征分析
4 海澜之家商业模式驱动财务战略分析
4.1 我国服装行业概述
4.2 海澜之家基本情况
4.2.1 海澜之家简介
4.2.2 海澜之家股权结构
4.2.3 产品及收入构成
4.3 海澜之家商业模式驱动投资战略分析
4.3.1 轻资产商业模式发展动因
4.3.2 轻资产商业模式
4.3.3 商业模式三维度分析
4.3.4 投资战略
4.3.5 投资战略特征分析
4.3.6 商业模式驱动投资战略分析
4.4 海澜之家投资战略驱动筹资战略分析
4.4.1 筹资战略
4.4.2 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匹配分析
4.4.3 筹资战略特征分析
4.4.4 投资战略驱动筹资战略分析
5 海澜之家财务战略对财务绩效影响分析
5.1 传统财务指标分析
5.1.1 案例和数据选择
5.1.2 盈利能力分析
5.1.3 偿债能力分析
5.1.4 营运能力分析
5.1.5 成长能力分析
5.2 财务战略矩阵分析
5.3 财务战略实施效果整体分析
6 结论
6.1 案例总结与分析结论
6.2 实践启示
6.3 本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论文写作涉及到的论文选题、标题、摘要、提纲、开题报告、答辩等方面,本网都有为大家提供相关的写作素材,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