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有效性、企业经营绩效与审计意见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2719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审计论文,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 2013-2017 年全部 A 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以内部控制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与风险管理理论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与实证研究法来探讨内部控制有效性、企业经营绩效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 内部控制与非标准审计意见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降低企业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2) 内部控制与企业经营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促进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这验证了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在保证企业目标实现程度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3) 企业经营绩效在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审计意见关系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即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通过提升企业经营绩效来降低其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美国安然事件、世通公司舞弊案的发生与《萨班斯法案》(SOX)的颁布,以及我国内部控制规范的制定等一系列事件已向我们昭示,会计审计的发展已经由“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为中心的时代转向以“内部控制”为 中心的时代,内部控制开始成为学术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在国内,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时间并不长,尚处于发展阶段。总体上讲,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效率与控制效果并未达到所要求的目标。在现实中,很多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内部控制意识仍然较为为薄弱,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甚至存在一些不当的观念和误解,导致内部控制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开展和控制效果的改善。在理论研究领域,截至目前,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视角研究了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依据 COSO 委员会发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与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所提出的内部控制目标可知,有效的内部控制应该能够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改善经营效果,为实现经营目标提供合理保证,因此,内部控制可能产生的最直接作用是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Doyle 等(2007a)与Leenen(2008)的研究表明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企业,经营绩效往往更差[1,2];张完定等(2016)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也发现严重的内部控制缺陷对企业经营绩效具有负向影响[3];罗孟旎(2018)以 DIB 内部控制指数衡量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来检验内部控制质量水平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经营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4];张国清等(2015)以内部代理和信号传递理论为视角来研究两者的关系也得出同样的结论[5]。由于内部控制是会计信息产生的制度基础,并对会计信息可靠性起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基于这一认识,内部控制开始成为外部审计的重心,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审计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现有文献围绕内部控制展开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两个方面,鉴于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后续部分将从这两个方面并以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为重点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进行梳理。
(一)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
从国内外现有文献来看,对内部控制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是公司基本特征,其中较多文献研究了上市公司所处制度环境差异与产权性质、年限、规模、财务状况等因素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Ge 和 McVay(2005)以在《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生效后披露过至少一个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为研究样本,结论表明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规模负相关,而与公司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关系[8];Doyle 等(2007)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9]。我国学者刘启亮等(2012)以厦门大学内控课题组构建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来衡量内部控制质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与中央国有企业相比,地方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相对较差,而非国有企业与中央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并无明显差异;此外,企业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对内部控制质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对内部控制质量具有负向影响[10]。赵渊贤和吴伟荣(2014)则通过建立以目标为导向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检验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程度等因素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同样也得出市场化程度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政府干预程度与内部控制有效性负相关的结论[11]。

二是公司内部治理与外部监督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既包括股权结构与股东经济行为、董事会特征与结构、高管个人与团队异质性等内部因素,也包括机构投资者、媒体关注等外部因素。其中,刘运国等(2016)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背景下考察了非国有股东参与水平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在高层治理维度的参与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改善有明显促进作用,但这种正向促进效应仅存在于竞争性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12]。股权集中是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大股东在企业中可能具有“合谋掏空”或“监督制衡”的双重治理效应,马影等(2019)研究发现与只存在单一大股东的公司相比,存在多个大股东的公司“监督制衡”治理效应更强,内部控制质量更高,但这种治理效应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中;另外,大股东数量和非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质量呈正相关关系,大股东之间股权分离度与内部控制质量越呈负相关关系[13]。富钰媛等(2019)则以大股东股权质押为视角展开研究,结果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内部控制具有负向影响,且随着股权质押比例和频次的增加,负面影响会越来越严重,但在投资者保护程度较高的地区,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内部控制的负面影响并不显著[14]。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一) 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的涵义与度量
1. 内部控制的涵义
从国内外学者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来看,关于内部控制的概念均是建立在“内部”和“控制”这两个上游概念基础之上的。首次对内部控制作出明确定义的是美国会计师协会(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前身),在其 1949 年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内部控制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其一是组织结构设计;其二是企业内部所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措施,旨在通过相互协调各种方法和措施以保护企业内部财产安全,确保会计数据准确且可靠,提高经营效率,促进管理政策有效执行。随着学者们对内部控制认识的不断深化与延伸,不同学者相继对内部控制概念做出更为全面的界定,其中最具代表性且影响力最大的是COSO 委员所提出的内部控制概念。在 1992 年发布的 COSO 报告中内部控制被定义为为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为实施主体,实施目的在于合理保证企业运营的效率与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三大目标的实现。并且 COSO 委员会在该报告中构建了一个系统的内部控制框架(COSO 内部控制框架),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发布的权威性内部控制框架,对后来内部控制理论的建立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此,学术界与实务界开始对内部控制展开较为丰富的研究与实践,对内部控制的理解也逐渐宽泛化,COSO 委员会也进一步完善了 COSO 内部控制框架。在其 2004 年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报告中将内部控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指出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并将内部控制框架纳入风险管理框架,构建了一个更加全面、具有说服力的理论体系。在该报告中内部控制由原有的五要素扩展为八要素(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三大管理目标扩展为四大管理目标(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与合法合规目标)。从国内来看,学者们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深受国外的影响,在相关政府部门所颁布的一系列规范中对内部控制涵义的概括与美国具有较高的同质性。2001 年,我国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首次对内部控制涵义进行了明确阐述。随着内部控制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建设与实施,以及各领域学者们的理论研究,内部控制的涵义逐渐更新,进一步深化。

.............................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由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发展而来,是现代公司治理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英国经济学家莫里斯(Mirrless)、美国经济学家阿克尔洛夫(Akerlof)、史宾斯(Spence)、斯蒂格利茨(Stiglitz)是目前大家所公认的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而现代意义的委托代理关系的概念最先是由罗斯(1973)提出的,他指出委托代理关系是由于双方当事人中的其中一方(代理人)代表另一方(委托人)的利益行使决策权而产生的。杰森(Jensen)和麦克林(Meckling)(1976)则从契约的角度来界定委托代理关系,即在一个契约下,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指定雇用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提供服务,并根据其提供的数量和质量支付相应的报酬。与此同时他们提出了代理成本这一概念,并指出代理成本来源于企业管理者并不是企业完全所有者的这样一个事实。委托代理理论是在建立在非对称信息博弈论基础上的,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导致的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与信息不对称是委托代理理论研究的两个前提假设,研究的核心任务是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以解决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利益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具体来说,在委托代理契约下代理人报酬由委托人支付,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双方之间明显的目标偏差与信息不对称,代理人很可能出于自身利益,为使自身效用最大化并尽可能降低自己所承担的风险而采取某些机会主义行为。另外,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双方都可能存在着不道德的欺诈行为、甚至违法行为,由此会产生监督问题与监控成本。为了防止代理人出于自身利益而损害组织利益,委托人通常支付监督费并建立激励与补偿机制以及监督制度的安排来实现自身的预期效用。因此,出于对企业内部委托代理问题、代理成本与监控成本的考虑,本文试图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经营绩效可能产生的影响。

................................


第三章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20
一、我国内部控制实施效果的现状分析 .............................. 20
二、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审计意见的作用机理与假设 .............................. 23
三、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作用机理与假设 ...................... 24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27
一、研究设计 .................................. 27
二、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29
三、多元回归分析 ...................... 33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40
一、研究结论 ................................... 40
二、 政策建议 ............................. 40

第四章 实证分析

一、研究设计
(一)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全部 A 股上市公司 2013-2017 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并对初始研究样本作进一步的筛选和处理:(1) 剔除金融及保险类上市公司数据样本;(2) 剔除交易状态为 ST 的上市公司;(3) 剔除其他变量存在缺失的上市公司。最终,本文获得11293 个样本数据。为了减轻极端值对数据结果的影响,本文对所有连续变量在 1%和99%分位进行 Winsorize 缩尾处理。本文样本数据中内部控制数据来源于迪博(DIB)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数据库,其他样本数据均来自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数据处理主要运用 EXCEL、SAS9.1 软件,回归分析主要运用 STATA15.0 软件。
(二) 变量定义
1. 审计意见(AUDIT)。公司当期财务报表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时,审计意见(AUDIT)取值为 0;当公司财务报表被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及否定意见时,审计意见(AUDIT)取值为 1。
2. 内部控制质量(CON)。借鉴白默和李海英(2017)[88]、罗孟旎(2018)[4]等的研究,本文以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2013-2017)来衡量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为了缩小变量之间的差异,我们将内部控制指数均除以 100,其数值越大,则表明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内部控制有效性越好。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永恒命题,而内部控制在治理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学术界对内部控制已展开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方面,以及内部控制所发挥的调节作用,但鲜有文献从中介视角考察内部控制、企业经营绩效及审计意见三者之间的关系。基于这一研究空间,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 2013-2017 年全部 A 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以内部控制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与风险管理理论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与实证研究法来探讨内部控制有效性、企业经营绩效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 内部控制与非标准审计意见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降低企业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2) 内部控制与企业经营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促进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这验证了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在保证企业目标实现程度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3) 企业经营绩效在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审计意见关系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即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通过提升企业经营绩效来降低其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在进一步讨论中按照企业产权性质分组进行检验,回归的结果表明在非国有企业中,企业经营绩效在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审计意见关系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而在国有企业中并不显著,这也从侧面说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