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贫困问题一直以来是全世界范围内最深刻的社会问题之一。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着极大数量的贫困人口,贫困问题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1978 年,我国有 2.5 亿贫困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25.97%,占世界总贫困人口的 1/4。自 1986 年我国开始政府主导型大规模开发式扶贫以来,贫困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7 年末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 3046 万人。图 1-1 展示了 2013 年-2017 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变化。
2016 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明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实现到 2020 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时间非常紧迫,任务非常艰巨。2017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审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时强调,2018-2020 年,还有 3000 万左右的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一定要清醒认识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集中力量攻克贫困,确保坚决打赢脱贫这场对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世界银行(2001)《中国战胜贫困》指出,扶贫专项资金的分配还不够合理,上下级政府及其部门应当进一步细化分工,增强合作,可以将一些规模较小的涉及教育、卫生、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扶贫项目和扶贫专项资金下达给镇村基层或者委托第三方专业社会机构来实施[1]。Hanmer 等(2004)通过对中国的贫困地区和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问题进行研究,发现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和城乡隔离的二元体制是导致中国减贫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2]。Zoellick(2007)认为,在扶贫工作中要关注它对贫困地区产生的效果,并评估它是否提高了扶贫对象的生产生活条件。世界银行划定的贫困标准是每人日平均收入不足 1.25 美元(World Bank,2008)[3]。Khaleeq(2007)的研究选取了农村贫困个体这一微观视角,得出结论认为农村贫困家庭积极性调动严重不足,贫困户参与度很低,对有效需求形成了限制,最终导致扶贫专项资金效益不高[4]。Leonard(2008)认为,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效率需要把握七个关键点,一是调整贫困标准;二是健全社保制度;三是提供公平的教育;四是建立农村医保,避免因病致贫;五是建立完善的扶贫资金管理体系;六是金融部门更多地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七是加大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程度[5]。Jose(2010)以中国经济不同类型的增长对贫困产生的影响为主题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一产业是消除贫困的主要动力,由于受到贫困地区地域性等相关因影响,扶贫工作在不同地区之间具有极大差异性,扶贫资金的运作也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对于在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方面的研究,成为财政、审计等一线实务工作者的首要思考[6]。
..............................
2 扶贫资金审计概述
2.1 扶贫资金审计的含义和特点
2.1.1 扶贫资金审计的含义
扶贫资金审计是由国家审计机关实施的,用以对与财政扶贫资金的发放、管理和使用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扶贫资金审计通常综合运用财务审计、财经法纪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其目的是综合评价扶贫资金收支的合法性和使用的效益性,为扶贫资金宏观决策服务。
我国的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是指国家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支持贫困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帮助提高收入水平,促进消除农村贫困现象的专项资金。我国有七个类别的中央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扶贫资金审计的对象就是这些资金。
..........................
2.2 扶贫资金审计的目标、范围、内容
2.2.1 扶贫资金审计的目标
审计目标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审计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和要求,是指导审计工作的指南[28]。审计目标分为审计总体目标和审计具体目标。关于扶贫资金审计的总体目标,审计署在“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重点监督检查脱贫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关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推动扶贫资金统筹整合使用,促进提高扶贫实效,打赢脱贫攻坚战。”
2.2.2 扶贫资金审计的范围
审计范围指的是审计的广度。我国的扶贫资金主要有三类:一是财政拨付资金,主要指财政部门直接划拨的扶贫专项资金;二是扶贫贷款,是指由相关金融机构发放的专门用于扶贫开发的财政贴息贷款,包括直接到户的小额扶贫贷款和发放给企业的扶贫贷款;三是以工代赈资金,是指用于政府投资建设基础公共设施的资金,苦难群众参加工程建设领取劳动报酬,以此实现赈济目的。扶贫资金审计应该覆盖扶贫资金的全体范围,也就是对被审计对象所有与扶贫工作有关的一系列活动进行全面审查。
2.2.3 扶贫资金审计的内容
确定扶贫资金审计的工作内容,需要紧紧围绕“政策”和“资金”两个主线,其中“资金”又可分为“安全”和“绩效”两个方面。具体说来,扶贫资金审计的内容有以下三项。
..........................
3.1 案例背景 .................................... 17
3.1.1 Z 县基本情况 .............................. 17
3.1.2 Z 县扶贫资金概况 ........................... 17
4 完善 Z 县扶贫资金审计的建议 .............................. 35
4.1 制定周密的审计方案 ..................................... 35
4.2 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 ........................... 35
5 结论与展望 ........................... 41
4 完善 Z 县扶贫资金审计的建议
4.1 制定周密的审计方案
制定审计方案是审计工作的起始阶段,能够从源头上规范审计工作。建议 Z 县审计人员制定审计方案时,从微观处着眼,细化任务,分解落实。针对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应专门研究,分类调查,整体推进。对资金管理使用、项目实施与管理、扶贫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制定问题清单,细化到部门、乡镇和村,任务和问责分解到单位、项目和人。
另外,审计人员要尽量深入一线,入户调查,摸清底数。针对贫困人口识别不准的疑点,应该认真细致地开展入户调查取证。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获取相关证明材料,查清查实每一户真实情况,确保扶贫信息的准确性和扶贫对象的精确度。
审计人员要做到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具体的方法包括:第一,定期召开研讨会,提升理论水平。审计机关可以购买一些审计理论方面的书籍,发放给员工阅读,然后定期组织研讨,交流心得体会。这样可以集思广益,积极探索扶贫审计的新思路、新方法,以理论带动实践。第二,重视审计人员后续教育。扶贫资金审计监督涉及的政策广、内容复杂,需要复合型人才。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财会和审计的基础知识,还要了解计算机、工程、法律、环境保护等其他学科的知识,所以必须经常“充电”。后续教育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选派员工到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进行系统学习;聘请专家,以讲座、学习班等形式面授,对审计人员进行专题培训;选派一些审计人员到扶贫审计工作经验丰富、成果显著的其他审计机关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一般来讲,经济越发达、社会越开放的地区,审计机关的制度也越规范,工作方式越先进,类似 Z 县的偏远地区审计机关可以挑选一些有潜力的人员,到发达地区的审计机关取经;建立业务考核机制,并适当奖惩,这样可以督促审计人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还能选拔出一批优秀的审计人才。
................................
5 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阐述扶贫资金审计的有关理论和分析 Z 县扶贫资金审计的案例,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瞩目的成绩,随之进行的扶贫资金审计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发现了不少问题,但现阶段各级审计机关的扶贫资金审计工作还打不到全面监督扶贫工作的要求。其次,Z 县开展的扶贫资金审计工作在内容和方法上有一定可取之处,但是也暴露出不重视绩效审计、缺少审计结果公开制度等问题。最后,为了提高扶贫资金审计的效率和效果,保障人民群众对扶贫资金管理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各级审计机关还应积极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为国家扶贫资金保驾护航。
由于本人研究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有限,本文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虽然对审计机关改进扶贫资金审计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是比较肤浅,我会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