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研究--以D会计师事务所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2843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审计论文,文章以信息化审计以及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究及实际应用为基础,对当前 D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质控情况展开分析和探讨,研究并讨论审计质控工作以及信息化手段两者的融合发展,提出“互联网+”环境下质量控制优化建议:加强审计全过程质量控制、推动信息化审计建设软实力的有效提升,切实建立起“互联网+审计”平台系统,以期使事务所审计工作开展的更加优质高效,同时也为其他事务所同行提供有力参考。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信息化浪潮不断影响我们的传统社会生活,现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娱乐都已经离不开互联网。同时,网络经济的大规模发展,信息的“跨时空”处理和传递的实现,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和会计模式,从而使得审计工作方式不断向远程审计与就地审计相结合的方式改变,审计模式也不断向信息化审计模式方向发展。

审计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发展,其保障经营管理、维护法律法规、提高经营效率的特点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从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的注册会计师更是被誉为“经济警察”。随着我国国力的日益增强,国家对审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审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同步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决定执行注册会计师制度,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成果被广泛的用于各种指标考核之中,因此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规模和范围日益扩大。但是,在审计行业繁荣发展的同时审计结果失真以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造假等事件频繁发生,社会各界对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与准则产生严重质疑,因此,政府监管部门以及会计师事务所本身对审计质量控制的关注越为增强。为满足我国资本市场流通顺畅乃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发展的需求,审计质量控制有效的建立与实施是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的一个挑战更是一个迫在解决的问题。

我国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控制予以了高度重视,虽然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不断出台文件性的规章政策,监督监管手段也不断趋于多元化,但是在审计过程中,财务数据造假、财务报告造假的现象依然存在,被称作“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这些事件的发生都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的薄弱相关。所以,完善审计质量控制对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有重要作用。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信息化审计实务中,对信息化审计发展阶段进行细分可以分为:计算机辅助审计阶段和云审计阶段,对于实际工作来说,理论研究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计算机辅助审计
Linda L D(1990)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当前会计师事务所中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已经十分普及,这种技术也逐步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但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常用的只有几种,一些常用的技术为审计人员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也有部分审计工作人员对审计信息化技术并不熟知,这主要是因为日常的审计业务中涉及到的审计信息相对较少,没有必要启用这些信息化技术进行审计,或是在被审计单位也没有使用会计电算化,导致只能够手工的去审核这些数据。Frederick Gallegos(2010)在分析以后提出了信息技术在审计过程中对风险控制的重要性。计算机技术在发达国家的发展时间较早,以美国为例,其本身的信息化水平就较高,审计软件市场发展也比较成熟,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获得的选择机会也更多,且在工作中也普遍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软件来维护审计质量,比较常用的审计软件为 IDEA,其次是 ACL。这两种软件都有通用的性质,能够有效的解决数据采集的问题,提升了信息采集的效率。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计算机开始迅速普及,在基本的设备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也开始借助于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来开展审计工作,审计工作质量也得到了有效保障。刘世新等(2009)以商业银行为例进行分析,探讨计算机审计在应用到商业银行审计中产生的具体效果。欧洁等(2012)在跟踪信息变动的基础上分析了证券公司中的信息化审计工作应用效果。张德勇(2013)以航空公司为例,对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控制,并进行追踪审计,论述了航空公司所采用的结算系统中存在着不当的回扣处理环节。张金城(2015)提出审计软件在改革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信息化问题以外,还要对自身的情况进行考虑,设计出带有通用性特点的审计软件,从而使审计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刘巍(2017)在专业模型的支持下分析了某省在某几年的救灾补助拨款使用情况,重点分析了这些资产使用的合规性问题,将信息技术有效引入到了审计流程当中。王媛(2017)在全面收集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了审计管理模型,在对该模型进行落实后发现能够产生较强的预测效果,并完成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互联网+”的含义
“互联网+”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即将互联网技术有效的利用到经济领域,展现出其在配置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上的积极效果,并将互联网与其他要素相融合后的最终结果应用到社会领域,使实体经济根据创造力,形成更加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新形态1。
“互联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可以将此看成是一个平台、一个方式或是一种思维。在“互联网+审计”中,审计与互联网服务密不可分,两者共同构成审计新的生态系统。

二、“互联网+”审计的含义和特点
“互联网+”审计即在传统的审计工作中引入互联网技术,使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在这种技术的连接下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为审计人员的工作提供更加便利的支持,实现对数据的有效跟踪,落实好实时审计工作。
“互联网+”审计的发展变化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变化有较大的联系。互联网技术本身就是突破时间限制、地域限制的技术,其应用到审计工作中,也能够赋予审计工作这些特性,降低审计工作的局限性,可以使审计在关注于不同行业情况的基础上完成工作。“互联网+”审计在计算机的支持下可以完成实时审计,避免了时效性这一问题。可以有效的帮助审计人员审查企业中的财务数据,并出具专业的审计报告,为信息使用者使用报告提供便利,提升了服务的人性化、个性化程度。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协同效应理论
协同效应指的是将具备相同点的补贴实体联合起来实现预期目标,并达到最为理想化的结果。现代管理学比较看重这种管理方法所创造的效益。比如 Rumdt(1974)在对比多家制造企业案例的基础上,分析了联合体之间的相关性与绩效之间的表现,证明了这两大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即联合体之间的相关性越高,则表现出的业绩越高。在分析以后还论述了提升联合体之间的相关性以此来提升竞争优势的主要方式,主要是要使资源得到再次整合,并提升共享程度,进而实现对优势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实现规模经济,控制固定成本,获得更多的效益都有极大的帮助。
Porter(1980)年就在《竞争战略》(competitive strategy)3中对协同效应所创造的积极影响进行了论述,提出在这一效应的支持下可以完成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使竞争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中,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协同效应所创造出的价值就体现在彼此之间的互补上,当业务单位之间存在显著的联系时,在资源上也会形成更好的衔接,并且能够提升管理效力和管理的便利性。同时,在这种特性的支持下,发展的多样化程度也会再次提升,使得联合体之间的协同效应再次增强,并实现对竞争优势的维护。
如果存在于同一个系统中的不同个体关注的目标是不同的,在这些个体开始寻求合作的时候,所产生的最终结果能够使最终目标得到更好的实现,这就吻合“协同效应”所强调的内容。由此可以将协同效应引入到企业的管理工作中,进而达到提升管理水平,改善管理效果的目的。

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关注协同效应,并利用好协同效应,这主要是因为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的业务比较特殊,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利用“总所+分所”的方式进行,在引入信息化审计以后,能够加强总所的管理力度,完成统一管理,并且能够在关注于不同项目的基础上优化管理,能够达到优化配置的目的,完成整合审计。具体来说就是在分配时间和人员的过程中对于资源要素进行全面的考虑,比如人员擅长的工作,可以分配的岗位,可以控制的成本等。还有就是关注于审计流程的共享,比如在系统中对企业规模、性质等进行匹配等,进而完成对整个审计流程的设计,避免出现重复工作导致资源浪费。信息化技术的采用方便了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开展实时监控,利用互联网完成监督控制工作,避免了线下工作的繁杂,做到了对成本的控制。

............................

第三章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行业现状...........................20
第一节 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环境...........................................20
一、行业竞争情况.........................................20
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检查总体情况............................... 21
第四章 D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问题案例分析.........................35
第一节 D 会计师事务所简介........................................35
一、组织结构和业务范围............................................35
二、D 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审计应用现状....................................36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 D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的优化建议..................................47
第一节 加强审计全过程质量控制............................................47
一、审计前规范业务承接调查和管理审计计划........................................... 47
二、审计中合理分配审计资源及控制审计风险................................. 48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 D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的优化建议

第一节 加强审计全过程质量控制
对于一个会计师事务所来说,执业质量不仅是其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其命脉所在;质控工作开展的规范以及结果所具有的可信度,不仅是审计人员专业的要求所在,同时也是确保公共利益得以维护的重要方式。故而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必须对整个审计过程进行行之有效的质控,并对所有环节落实具体的责任追究,并明确相应的优化及改进措施。
一、审计前规范业务承接调查和管理审计计划
审计前质控工作的开展是整个项目推进的关键所在,应当构建起相应的管理制度对业务人员对客户的信息掌握情况进行核查,同时对客户作出必要的风险调查,并对整个审计业务开展的过程中所需要耗费的各项成本进行预估,以此为基础对审计计划加以制定。

D 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审计前风险评估工作可以说几乎沦为形式,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并未就审计业务承接工作展开流程化管理,并未切实构建起系统完善的监管体系。故而该所能够切实构建起被审计单位数据库,并对审计的初步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构建被审计对象数据库不只是将被审计单位情况数据库涵盖在内,同时也包括设置重点项目数据库,对审计对象采取分类管理的模式,以此对被审计单位的过去以及现在做出合理评价。与此同时,还应当充分考量业务员的专业能力及水平,挑选一些富有经验的人员对客户实际经营状况以及委托等内容展开调查和了解,并对拟接受审计单位的历史财务数据以及其余各种相关资料展开系统分析和研究。依照审计的覆盖面以及资源,以此对审计项目跨年度持续审计如何有机衔接的计划加以制定。对人员进行统筹调配,将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进行有效整合,并对不同项目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奠定坚实的基础。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互联网+”环境下,随着审计行业的持续高速发展,传统审计已经很难行之有效的审查以及监督经济活动。故而在此背景下,信息化审计登上历史舞台。信息化发展对审计工作的开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信息化背景下,审计工作的开展同过于利用人工作为主体的审计模式从环境上来看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以信息化技术与系统作为基础,使审计效率以及便利性得到大规模提升。在信息化的环境下,通过削弱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作用以及完善相应的标准制度,使审计工作成本得到有效节约,缩短审计支出,让审计的涉及范围更为宽广,使得审计工作更具有效率。
D 会计师事务所在实际发展时历经了从过去的传统审计到如今信息化审计的重要改革,但是目前仍然存在审计报告的质量如何进行有效控制这一问题,如审计过程质量控制不严格、审计人员监管考核流于形式以及信息技术应用不充分等。怎样优化和提升才能够妥善处理“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挑战,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这才是迫在眉睫需待处理并解决的实际问题。
文章以信息化审计以及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究及实际应用为基础,对当前 D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质控情况展开分析和探讨,研究并讨论审计质控工作以及信息化手段两者的融合发展,提出“互联网+”环境下质量控制优化建议:加强审计全过程质量控制、推动信息化审计建设软实力的有效提升,切实建立起“互联网+审计”平台系统,以期使事务所审计工作开展的更加优质高效,同时也为其他事务所同行提供有力参考。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