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会计师事务所IPO审计风险防范案例研究--以Z公司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2973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审计论文,本文从 IPO 审计风险入手,从多方面对 IPO 审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因素进行了探讨,同时引入 Z 公司的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在进行案例分析时,从 R 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出发,首先对案例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详细探讨了 R 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防范风险存在的问题,探讨风险防范失效的根本原因。据此对 R 会计师事务所加强 IPO审计风险防范提出具体建议,即可以从加强行业研究、慎重选择 IPO 审计对象、促进质量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增强 IPO 审计人员的执业能力、引入复合型人才等方面增强对IPO 审计风险的防范能力。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在国家经济形势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很多公司将成功上市作为长期发展的目标之一。随着企业上市成为一种趋势,在 IPO 的过程中很多问题被发现。部分企业为了成功上市而美化财务数据,粉饰报表,通过虚构收入隐瞒成本的方式使企业的财务状况看起来光鲜亮丽,以获取上市资格。这就有形的增加了会计师事务所 IPO审计的风险,也对会计师事务所提出了更高的考验。

多年以来我国的 IPO 造假情况不断出现。例如,1998 年的红光实业上市造假,是中国造假上市的第一个典型案例,证监会于 2002 年给出了 22.41 万元的处罚;隔一年,ST 春都、海南琼民源造假上市被发现;2001 年的“银广夏”造假上市案例造成了全国的轰动。近几年,造假上市的案例更是频频发生,万福生科、新大地、绿大地、天丰节能、欣泰电气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造假上市行为。这些公司通过伪造粉饰经营业绩,使财务报表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而在成功上市后各项指标都大幅下降。

为监督防范这种 IPO 欺诈行为,证监会于 2012 年颁发了 89 号文,即《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 4 号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审计》,就 IPO 审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给注册会计师提醒,并提出了监管要注意的一些方面,主要涉及到的有会计师事务所的项目质量控制,被审计单位的内控有效性、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相互印证、被审计对象收入异常情况、成本的核算、关联方的确认、以及其他主要信息的审计等。我国很多拟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核算不标准,未切实实现权责分离,导致了这些拟上市公司的 IPO 审计具有比国有企业更高的审计风险,对会计师事务所的 IPO 审计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这要求注册会计师不能仅仅执行常规的审计程序来达到目的,还需要设计特殊的审计程序以降低审计风险,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难度。有效的防范 IPO 审计风险,提高 IPO 审计质量,是会计师事务所现阶段面临的关键性问题。
...........................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Ebke(1984)分析了当时注册会计师行业承担的审计责任与审计风险成因之间的关系,认为明确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以及外部监管等各方责任都可以有效控制审计风险[1]。
Palm(1984)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会计师事务所控制审计风险的能力与其承担的审计责任呈反方向变动,并就此提出通过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达到控制审计风险的目的,进而提高审计质量[2]。

Simunic(1990)认为最有效降低审计风险的方法是分行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即一个行业内的所有公司都由某一特定会计师事务所来审计,在审计过程中组合运用多种审计方法[3]。
Hogan 等(1999)秉承了 Simunic 的观点,认为同行业的公司最好选用相同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有利于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对特定行业服务的专业性,并通过对 1976年到 1993 年期间审计行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验证了这一观点[4]。
Timolhy (2005)对毕马威事务所使用的 BMP 审计模式进行了分析,他的观点是:BMP 模式能够以被审计单位的视角,将审计风险和评估程序结合,来分析出所需要采用的审计程序。

............................

2 IPO 审计风险概述

2.1 IPO 审计概述
2.1.1 IPO 审计的定义及特点
2.1.1.1 IPO 审计的定义
IPO 全称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中文为首次公开募股,是指一个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第一次公开向社会大众发行股份的一种筹资方式。IPO 审计就是对首次公开发行股份的企业进行审计,一般来讲,就是针对拟上市公司的各种情况进行的审计工作,不仅包括三年一期的财务审计,还包括其他多种报告。会计师事务所要进行 IPO审计必须要具有相关的从业资格。

2.1.1.2 IPO 审计的特点
(1)审计周期长,程序繁琐
一个公司正式上市需要经过前期尽调、股份制改造、辅导与验收、提交材料进行申报上市、证监会核准申请、公开发行上市六大阶段,且招股说明书中的审计报告需要涉及到企业三年一期的财务数据,因此与一般的年度审计相比,IPO 审计的周期更长。除了三年一期的审计报告之外,会计师事务所同时还需要出具验资报告、内控鉴证报告、税务鉴证报告等多种报告,协助公司制定上市方案,对财务状况进行规划。另外,企业IPO 审计中还可能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事项,如会计政策变更、公司股权结构的调整、部分业务的剥离等,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这也增加了 IPO 审计工作的复杂性。

(2)审计对象目标明确
在 IPO 过程中,拟上市企业的目标是通过证监会的审核,成功上市。企业在上市过程中的成本投入巨大,一旦上市失败会遭受重大损失,因此对于 IPO 成功有着非常强烈的愿望。而证监会对 IPO 的审核要求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拟上市企业的 IPO 审计意见必须要标准无保留,且出具报告的事务所也必须有相关的执业资格,这也极大的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

(3)涉及众多利益相关方
企业在上市过程中涉及的利益方众多,除了会计师之外,还有律师、券商、评估师等,在必要时要借助更多领域的专家进行辅助工作。除此之外,企业在上市过程中,还需要与总分支机构所在地的工商机构、税务机构、环保部门等相关政府机构进行沟通,获取必要的资料信息。企业能否成功上市,除了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之外,与上市过程中的专业机构、政府部门、众多投资者的利益也休戚相关,所以企业的 IPO 审计牵扯到社会多方的利益。

..................................


2.2 IPO 审计风险的相关概念
2.2.1 IPO 审计风险的概念
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审计风险的研究资料,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国内外对于审计风险的定义基本已经形成了共识。在我国最新的审计准则中,对于审计风险的定义与国际准则保持了高度一致性。根据我国审计准则 1101 号文中的相关要求,审计风险的定义为当企业的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未能识别出该错报而发表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

从审计风险的定义来讲,IPO 审计风险与一般的审计风险并无实质性差别,但其具体的内涵则因 IPO 审计独有的特点而呈现出不同的要求。所以,IPO 审计风险是指拟上市企业存在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在 IPO 审计的过程中,因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未能识别出该错报,因而出具了不恰当意见的审计报告或其他相关报告,使不具有上市资格的企业获取了上市资格,导致 IPO 审计失败,各利益相关方遭受损失,注册会计师承担责任的风险。

2.2.2 IPO 审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证监会于 2012 年 10 月颁发了《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 4 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审计》(证监办发[2012]89 号)[21],将 IPO 审计项目中存在的风险主要分为了三类:一是从会计师事务所层面,在承接项目时没有对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选择项目组成员时没有多方面进行考虑,质量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等。二是从被审计单位的层面,要着重关注企业的内控有效性、信息披露与业务是否相符、财务数据和关联交易是否异常等;三是从具体的审计科目方面,关注收入、成本、存货、货币资金等重点领域,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证监会的法规提示与会计师在实际执行 IPO审计工作时面临的风险基本一致,需要会计师在实务中重点关注,以加强对 IPO 审计项目的风险防范。
..............................
3 R 会计师事务所对 Z 公司 IPO 审计风险案例分析 ............................. 19

3.1 Z 公司 IPO 审计案例概述 ............................. 19
3.1.1 Z 公司的基本情况 ............................... 19
3.1.2 Z 公司 IPO 案例介绍 .................... 19
4 R 会计师事务所加强 IPO 审计风险防范的建议 ............................... 39
4.1 IPO 审计项目角度的风险防范 ................................... 39
4.1.1 贯彻业务承接标准,谨慎选择客户 ......................... 39
4.1.2 制定完善的审计计划,充分预估各类风险 ......................... 39
5 结论与展望 .................... 45

4 R 会计师事务所加强 IPO 审计风险防范的建议

4.1 IPO 审计项目角度的风险防范
4.1.1 执行业务承接标准,慎重选择客户
审计风险防范的第一步,就是要贯彻执行事务所制定的承接项目的标准,慎重的选择项目和客户,对于客户要进行多方面的筛选和评价。要从事务所的整体出发,对 IPO项目中被审计单位进行仔细的核查,确认被审计单位的上市原因,主要的经营业务情况,所处的行业大环境以及全国经济环境整体可能对被审计单位产生的影响。要利用职业判断识别出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全部风险,并对其进行评估和处理。注册会计师要根据审计准则的相关要求和规范,对评估出的审计风险,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风险防范。

选择一个风险较低的客户可以有效的防范审计风险。因此,在承接 IPO 审计项目时,注册会计师必须对拟上市企业进行全面的审查,对于存在较高风险的企业慎重选择。在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时,要从事务所自身的角度出发,全面衡量事务所能否有效的防范审计风险,是否能保持足够的独立性,是否能出具公允的审计报告。只有这样,才可以对审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减少给社会公众和事务所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