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当前经济发展促使企业竞争升级,风险与挑战也是如影随形。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决策、融资成本等有重要影响。审计程序是把控审计质量的重要手段,注册会计师作为审计人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审视。但是,每年证监会、注册会计师协会都会披露出一些审计失败的案例,从中可以看出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竞争日趋激烈,审计程序失当是他们频频审计失败的主要原因。保持高审计质量的关键就是要设计合适且高效的审计程序。但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工作环境恶劣、审计人员执业能力差等原因都可能导致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
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出版的《会计师事务所百强综合评价》1中,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因审计失败而受到相应处罚。受罚的会计师事务所有德勤、瑞华,立信、大华等国内外各种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2016 年有 9 家,2015 年有 13 家,2014 年有 10 家。在科龙电气审计失败案例中,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现,德勤在科龙审计中存在以下问题:执行科龙库存和主要业务成本的审计程序不充分且不恰当。在清单抽取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专业程序,确定的抽取范围不足,执行的审计程序不充分。账户执行程序和主营业务收入审计程序不充分,函证方法不合适。在大智慧审计失败的情况下,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没有对销售和托收业务中关注的异常事项进行必要的审计程序;也没有对非标准价格销售实施有效的审计程序;在相邻的资产负债表日期,未对通过抽样获得的异常电子银行收据进行进一步的审计程序。
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等法规中对审计程序有相关规定,这是依据中国审计环境和审计工作不断发展的现实制定,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基础和标准。但是具体到单个会计师事务所,将会以审计准则为基准结合实际情况来设计和执行审计程序。然而,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外部审计环境发生巨变。审计人员面对快速生成的海量数据,需要提高数据的综合利用率和分析能力。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给审计人员,促进审计理念的创新,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创新发展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中注协发布了《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建设规划(2016-2020)》,要求会计师事务所的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引导软件企业开发大型企业审计软件,部署在一些大型会计师事务所。
...............................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审计程序与审计质量研究
De angelo,L.E. (1981) [1]认为审计质量实质上是一种风险控制的发生机会。是指被审计单位存在违法乱纪的现象或出现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行为,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这种状况,并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进行评估且实际写在最终出具的审计报告中的机会大小。他认为审计风险只有被审计人员发现且披露才能成为高质量的审计。
Hylas and Ashton (1982) [2]指出,分析性复核程序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相关信息进行横纵向对比来做出财务判断,并不需要会计师事务所花费大量成本。该程序对于发现审计风险尤其是行业风险、政策风险等是一项有效的程序,可以有效指导审计工作,提高审计程序的效率。
Fama,Jesen (1991) [3]指出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是影响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相比独资和有限责任制组织形式,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更容易提高审计人员风险意识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审计质量更高。
Sanjsy Kallapur (2003) [4]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利益相关。但是,即使二者利益相关,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Randy Elder(2012)[5]提出,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函证这一项审计程序时需要先获得被审计单位的授权许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回函结果的真实可靠,审计人员应当与被询函单位取得联系来验证信息的真伪。目前,有些公司已开始将电子通信手段获取的证据纳入考量,以实现更有效的审计。
.............................
第二章 基础概念和相关理论
2.1 基础概念
2.1.1 审计程序涵义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3要求,审计人员为了实现审计目标应准确搜集审计信息、整理审计资料,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处理为具有证明力的审计证据,再结合职业判断,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该准则关于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中指出,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定执行,应采取观察、询问、函证、分析程序等审计方法;对于被审计单位的凭证、合同等原件、或固定资产、存货等实物应进行拍摄或复印,作为审计底稿支撑材料;对于在审计过程与被审计单位协商沟通的内容应形成书面记录,当出现无法出具审计意见这种状况时,双方的协商内容可作为无法出具审计报告的依据进行披露;在审计过程中时刻注意收集整理审计底稿,进行详细记录,以此来得出审计结论。
审计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工作的顺序。审计程序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审计程序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从接受审计委托开始到最后出具审计意见整个过程采取的标准化流程。狭义的审计程序是指审计人员接手审计项目后面对具体的审计程序实施采用的不同的审计方法。本文的研究基于广义的审计程序。规范的审计程序由国家出台的《审计法》或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独立审计准则》规定,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流程来完成工作。准则、法规的发布都是根据审计环境、技术等的变化,不断更新来知道现实审计工作。它反映了科学的审计工作步骤,因此实际工作审计程序应尽可能接近标准审计程序,以确保审计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2.1.2 审计程序作用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的标准化审计程序不仅是审计工作分配的具体依据,也是控制审计风险的有效工具。
(1)有利于保证审计质量。
审计程序规定了实现审计目标必须采取的具体步骤。审计负责人不仅可以跟踪工作进度,还可以使审计人员不忽略重要的审计步骤和主要问题,从而确保从审计程序的角度进行审计,保证审计质量。
(2)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标准而流畅的审计程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审计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搜集所需信息和相关资料,整理出强有力的审计证据,做出职业判断,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和审计结论,降低审计失败的可能性。
............................
2.2 流程优化理论
业务流程优化理论(BPI,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是由业务流程再造理论(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发展而来。业务流程再造是由美国的迈克尔.汉默 和詹姆斯.钱皮提出,在 20 世纪 90 年代达到了全盛的一种管理思想。该理论强调以现有业务流程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于不适合或不利于企业发展的环节从根本上进行重新设计或精简。经实践检验该理论未对企业发展起到改进作用,因此流程优化理论出现。BPI 理论认为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是较慢的,对于现有的工作流程进行研究分析也应与实际相符。对于业务流程业务流程的分析、设计、运行和评估应该是持续性的、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既要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方向一致,又要与企业整体发展方向、流程管理等互相关联,不能脱离为企业服务的目的。
根据流程优化理论,应通过三步对所需再造的流程进行重塑:首先是对流程的诊断和分析,其次是对流程的重新设计,最后是实施优化措施检验成果。第一步:整体了解分析现行流程,发现影响企业运行效率或冗余的环节。第二步:对需要修改的流程进行重新设计或完善:第三步:将设计好的新流程运用于企业来检验优化效果。通常企业内部业务流程重组遵循以下原则:1.清除:发现并消除不必要环节;2.简化:避免程序重复;3.整合:按照内部逻辑将流程整合,提高运行流畅度;4.自动化: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流程运行速度和质量。
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程序优化也应结合互联网背景,发现现有程序存在的不足和漏洞,结合发展的数据采集、挖掘分析等技术,重新设计或改进审计流程,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
.........................
3.1 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公告统计分析 ......................... 22
3.2 A 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情况 ......................... 21
3.3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程序调查情况 ......................... 23
第四章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程序优化措施 ................................ 44
4.1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程序设计优化 ........................... 44
4.1.1 互联网背景下审计程序设计依据 ............................ 44
4.1.2 互联网背景下审计程序设计 ................................. 45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6
5.1 结论 .............................. 56
5.2 展望 ........................... 56
第四章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程序优化措施
4.1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程序设计优化
互联网背景下审计环境发生巨变,大数据时代海量信息为审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传统的审计程序使审计人员工作量大又效率低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特点,利用云计算等相关技术,发现现有审计程序改进的重点,为审计程序优化提供建议。在整个审计程序实施过程中,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提高审计效率,委托双方紧跟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要求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对于审计所需信息做到及时更新、整理、分析,做到实时审计、持续审计。一方面降低了审计人力、时间等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另一方面可对于被审计单位搜集的实时信息进行快速审计,据此不断调整职业判断,使得得出的审计意见能真实反映委托对象的实际情况,降低审计失败的可能性。
4.1.1 互联网背景下审计程序设计依据
全面掌握审计数据,充分利用和广泛使用技术,将极大地改变现有审计项目的运作模式,大大提高审计效率。在“互联网+”时代,如果企业要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就需要提高对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敏感度,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程序要进行重新设计和改进,应了解互联网背景下对审计范围,审计数据,审计风险,审计技术和审计人员不同影响,依次为依据来进行优化设计。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