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政府对石化企业长期保护时代的结束,资本市场的竞争对手也日益强大,客户消费市场的日渐成熟,石化企业面临着国内国外竞争市场的激烈竞争。石化企业不仅要承担质量、安全、环保的社会责任,而且要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科学的管理体制、完善的内部控制已然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中之重。由于薪酬费用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费用,直接影响损益的计算,而且人工费用是企业存货估价的重要因素,其计价直接影响企业资产的计量,加之薪酬业务的成本不实、现金流失等问题,使得薪酬业务循环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薪酬业务循环内部控制成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降低人工成本,发掘企业潜能,提质增效,才保障企业能够稳定、健康、长远发展。
Z 公司成立于 2001 年,是一家集油气勘探开发、石油炼制、成品油营销及分销、化工产品生产及销售等为一体的大型能源化工公司。但是在当今石油化工市场的不断发展、国有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Z 公司依然处于传统型管理的状态。在薪酬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来自企业自身性质、经营方式、资金管理等多方面的影响,暴露出诸多问题和不足。企业薪酬业务循环的内部控制逐步产生、发展和变化,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也是前所未有。随着资本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剧,Z 公司的管理层一直在不断努力,一直在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战略和发展模式,把提升企业竞争力视为企业宗旨,以期能在石油化工企业能够独占鳌头。但是 Z 公司在薪酬业务循环的财务工作中,出现了会计核算有偏差的情况。在此窘境下,公司的整体发展必然会停滞不前。Z公司的薪酬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目前存在财务控制工作不严格、考勤管理不规范、激励约束机制不科学、劳动关系管理存在漏洞等问题,以上问题表明 Z 公司薪酬业务循环的内部控制的职能作用没有被充分的予以发挥,如果一直处于这种状态将会不利于 Z 公司的良性发展。因此,Z 公司要想做到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解决当前企业薪酬业务循环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文重点是论证和分析对 Z 公司薪酬业务循环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薪酬业务循环是公司内部控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会对公司运营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本文重点关注 Z 公司薪酬业务循环的执行情况,研究内容具体如下:
第一章,引言部分重点介绍了文章选题的背景、选题的意义、文献综述、文章的主要框架以及主要研究内容,对文章研究的主要目标及创新点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阐述,并介绍了论文在研究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及和国内外参考文献的来源。
第二章,薪酬业务循环的内部控制相关理论,介绍了内部控制的含义和相关理论。紧接着进行薪酬管理含义的综述,薪酬管理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风险因素以及基于 COSO 框架的内部控制体系,为后面的实证案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第三章,Z 公司薪酬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现状的描述,先是介绍了 Z 公司的背景概况,然后描述 Z 公司薪酬业务循环的内部控制制度,最后是客观地陈述了 Z公司薪酬业务循环的内部控制的运行现状。
第四章,对 Z 公司薪酬业务循环的内部控制进行描述。运用 COSO 框架体系,从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和对控制的监督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具体从财务控制工作、员工考勤管理、激励约束机制到劳动关系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第五章,通过全文的分析,找到了 Z 公司薪酬业务循环内部控制问题的解决方法,本章对相关问题再次运用 COSO 框架体系,从多个方面为完善企业薪酬业务循环内部控制,针对上一章对 Z 公司薪酬业务循环存在的问题分析,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第六章,纵观全文,得出 Z 公司薪酬业务循环的内部控制在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和对控制的监督方面的相关论断。如果在同种行业的其他公司出现相似的问题,也能为其在完善内部控制方面有所启发。
...............................
第 2 章 薪酬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2.1 内部控制概述
2.1.1 内部控制的涵义
内部控制这一概念据记载是由法国管理学法约尔首先提出的,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对于内部控制的定义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仍旧未有统一的定论。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定义为: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内部控制主要意图在于维护企业能够在国家法律法规前提下规范经营管理行为,保障资产安全,从而使得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保障管理效果,使企业得到良性发展。内部控制是由公司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与执行的过程。
2.1.2 内部控制的要素
一是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实施高效的必要条件,对于公司上下的内部控制制度有着重要影响。内部环境是指公司组织结构、管理层治理理念和经营方式、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及绩效考核制度等。科学的组织架构,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素养,都是构建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因素。
二是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识别、分析并且定义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相关风险。风险潜藏于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企业先是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确立企业经营目标,对经营活动中潜藏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按照具体的流程进行风险的防范。首先把风险限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其次,了解核心风险控制部分,确立明确可执行的风险指标。最后,了解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的重点领域和核心项目,把两者有机结合。企业据此采取有力的管控措施及时防控风险。
三是控制活动。控制活动就是内部控制得以实现的具体细节的表现形式,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在企业的经营业务和财务目标的基础之上,合理地制定内部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涉及的人员有企业的管理层、治理层、基层员工等。它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执行的重要内容。控制活动的具体体现为不相容职责分离制度、授权审批制度、ERP 会计信息系统制度、实物财产保护制度、预算制度实施和业绩评价制度。
............................
2.2 薪酬相关理论
2.2.1 薪酬管理的定义
薪酬管理,是指一个组织针对所有员工所提供的服务来确定他们应当得到的报酬总额以及报酬结构和报酬形式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就薪酬水平、薪酬体系、薪酬结构、薪酬构成以及特殊员工群体的薪酬做出决策。同时,作为一种持续的组织过程,企业还要持续不断地制定薪酬计划,拟定薪酬预算,就薪酬管理问题与员工进行沟通,同时对薪酬系统的有效性做出评价而后不断予以完善。薪酬业务循环是指对提供给企业职工的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进行汇总、分配、支付及账务处理等一系列业务处理过程。
2.2.2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最早被记载于上世纪 3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发现,如果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不相分离,这样就会潜藏着巨大的风险。据此提出“委托代理理论”,它主张所有权和经营权不能同属于一个人,企业所有者拥有所有权,而企业的管理者拥有经营权。现代企业的治理方式就是对了“委托代理理论”的最好印证。
委托代理理论是契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授权者就是委托人,被授权者就是代理人。
..........................
3.1 Z 公司概况 ............................. 11
3.2 Z 公司薪酬业务循环的内部控制 ....................... 12
第 4 章 Z 公司薪酬业务循环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 18
4.1 公司薪酬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 ......................... 18
4.1.1 薪酬业务循环的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 18
4.1.2 薪酬岗位财务人员专业素养不足 ......................... 18
第 5 章 Z 公司薪酬业务循环内部控制改进的建议 ....................... 23
5.1 优化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 ........................... 23
5.1.1 强化员工的薪酬业务循环内部控制意识............23
5.1.2 加强薪酬岗位财务人员队伍建设 ......................... 23
第 5 章 Z 公司薪酬业务循环内部控制改进的建议
5.1 优化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有利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运行,内部控制的效果取决于环境要素对控制活动的推动或阻碍。内部环境得到改善,内部控制就可以发挥其最大效益。通过上一章对 Z 公司薪酬业务循环的内部控制环境所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优化公司的内部环境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5.1.1 强化员工的薪酬业务循环内部控制意识
Z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着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为了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员工需要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并要做到高度重视。作为 Z 公司管理层更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不断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一方面管理层的行为对企业其他员工的工作态度有着指向性的作用。另一方面管理层不论是学历层次还是领悟能力都是较高的,应当能够意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的发展战略的影响。Z 公司在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员工的热情,善于听取基层员工的建议,并逐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实现内部控制的战略高度,在各级基层单位贯彻内部控制制度对 Z 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当内部控制制度初步建立以后,Z 公司应当将内部控制的认识作为员工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不断强化企业员工对薪酬业务循环内部控制意识,应当加大对于财经大柜的学习和培训力度。在遵循 Z 公司自身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需要做到切实可行。在内控制度落实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员工有违反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情况,从严整治,杜绝不良行为的发生,从而规范企业的工作流程,使员工对公司内部控制给予高度重视。
.........................
第 6 章 结论与启示
6.1 结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