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本论文所研究的鲁迅文学创作,涵盖鲁迅创作动机与选择、创作内容与产出及其影响的全过程,在具体语境中有时以鲁迅作品(主要指创作内容与产出)、鲁迅及其作品(主要指创作动机与选择、影响)进行指代。关于青少年或青年、少年的年龄范围,各国受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因素影响,并无统一定论。参照一些行政机构的惯例,本论文所研究的青少年对象,主要是指 7—13 周岁的少年儿童和 14—35 周岁的青年的合称。在具体语境中,结合鲁迅文学创作关注的对象或受众年龄段的不同,有时以青年、少年进行指代。鲁迅致力于使青少年获得“生存、温饱、发展”的权利,因此本论文所指的“成长”“发展”,前者即对应“生存、温饱”,后者即对应“发展”。
无论在当时,还是现代,我们都无法否认鲁迅是一个伟大的存在。他是我们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不可回避的标志性高峰。鲁迅文学创作始于一百多年前,被公认为具有超越时代的思想文化价值。鲁迅文学创作的深刻性、对中国国民性的剖析、对“第三样”时代的期盼,发人深省。还有针砭时事的各类杂文和论断,提炼的“阿 Q 主义”,即使在今天依然能够与很多现象对号入座。鲁迅拥有深厚的传统古文积淀和宽广的西方文化视野,开辟了白话文写作时代,还译注了与其著作字数相当的国外作品。但他自始至终没有形成自己专门的理论、思想体系,因为他毕生致力于让普通大众可以自由“言与说”,没有给自己留出时间关起门来做这些相比之下更加明哲保身而在他看来并不紧要的事上。鲁迅并不希望因形成闭环体系,以免无意中对他最关心的青少年造成误导、“诱杀”。他常说自己的思想里有“阴冷”“毒气”,深怕青少年对此有误解或者受到他的影响。他也没有留下一个长篇小说,而一直着手准备的《中国文学史》因他病故而成为文学史上巨大损失。
........................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据研究资料显示,恽铁樵于 1913 年 4 月对鲁迅文言文小说《怀旧》的评论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国内鲁迅研究的起点。随后,鲁迅研究不断细分、深化,对于其文学创作的时代性解读一直在科学而有序地进行着,此外还有针对研究的观点、论断、现象、进程进行的再研究和讨论。当下的鲁迅研究出现远离大众、学术化小众化的趋势,而关于鲁迅文学创作对青少年成长发展影响的专门研究还不多。
在涉及青少年方面,国内研究界近年已有了一定的关注和成果。钱理群、孔庆东等学者注意开展了面向青少年介绍鲁迅及其作品的互动式研究工作,王富仁从中国发展与鲁迅作用的角度进行论证,张福贵则发出远离鲁迅将会使大众变得平庸的警告;中小学生鲁迅作品教学方面,有很多学者已经提出研究意见,如陈漱渝主编的《教材中的鲁迅》、钱理群著《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解读》、何英著《现代语文视野下的鲁迅研究》等,对于鲁迅作品自民国以来在海内外的教学传播进行了梳理,此外还有研究针对中学生兴趣、新教育观念下开展鲁迅教学等方面的论文;关于鲁迅作品涉及的儿童观、教育观等问题,不少学者做了系统梳理,如姜彩燕的《从“立人”到“救救孩子”——鲁迅对<儿童之好奇心>等论文的翻译及其意义》《对儿童的失望与对教育的怀疑——试析 1923 至 1927 年鲁迅教育思想的转变》《从“弃文从教”到“弃教从文”——试析鲁迅对教育与文学的思考和抉择》论文,徐妍辑笺的《鲁迅论儿童文学》等专门就鲁迅关于青少年的教育观点进行详细讨论,这对本论文的选题有很多启发。
关于当前多元环境下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价值与影响力、对当代读者阅读接受鲁迅带来的困扰方面,很多学者注意到需要进一步讨论和厘清,并就此展开研究,如王富仁著《中国需要鲁迅》、钱理群著《鲁迅与当代中国》、袁盛勇著《当代鲁迅现象研究》、张福贵著《远离鲁迅让我们变得平庸》、孔庆东著《正说鲁迅》、程争鸣著《360 度鲁迅》,以及王强的论文《鲁迅的“立场”和鲁迅的“声音”——兼论鲁迅在当下中国的现实意义》等。其中,钱理群、陈漱渝、孔庆东等学者走进学校、企业、电视节目,通过演讲、写体会等多种形式向青少年讲述鲁迅故事及其作品文本,李效钦、张国伟、程争鸣等从自身的工作实践出发,帮助大众特别是青少年走近鲁迅、接受鲁迅,与各参与者共同探讨鲁迅的当代意义和价值;在关注“批鲁”“反鲁”、为鲁迅澄清“骂名”方面,房向东所著的《被诬蔑被损害的鲁迅——鲁迅去世后对他的种种非议》等系列著述被陈漱渝评为“血性文章”,这些著述有利于帮助青少年在内的当代读者认识鲁迅的文学思想、厘清关于鲁迅的纷争。
............................
第二章 鲁迅的青少年观与文学创作选择
2.1 鲁迅的青少年观及其内涵分析
鲁迅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走向,最终在青少年,他们代表着希望与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国家的发展壮大,民族的文明进步,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努力。青少年觉醒,则国家的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青少年受到误导、蒙蔽,则国家与民族将遭受很难挽回及至不可逆转的损失。无论是鲁迅所处的动乱年代,还是当代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的考验与挑战,青少年的知识教育和思想引导工作,都是实现长久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基本工作。其中,教育是成长成才的根本,思想引导是国家发展方向的保证。所以,他将最大的关心和希望寄予青少年。在此过程中,也有被青年伤害、偶尔会还击的情况发生,这些促使鲁迅的青少年观在复杂的矛盾中得到发展升华,更加坚定地与革命进步青年站在一起,用毕生的精力关照广大青少年,甘为孺子牛。
鲁迅坚信青少年的革新力量,认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对于青年,我敬重之不暇[1]”,称之为“我的可爱的青年们[2]!”他珍视青少年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在《冲》一文揭露了教育厅长谭星阁为代表的军阀残酷镇压学生、用汽车冲进游行队伍屠杀“小学生”的暴行,与《冲》《推》《踢》连成对统治者强行剥夺弱者、幼者生命的社会现实的控诉。当不少青少年登门或写信向他请教时,鲁迅认为自己从不比他们高明,不断说明自己还在寻路的过程中。鲁迅始终把自己视作“中间物”、过客,虽孤独却奋力前行,并激励青少年去寻找光明。
鲁迅认为青少年才是中国最坚韧、诚实且最能坚持、斗争的群体,对他们的未来充满信心。为了督促青少年尽快增长本领,他鼓励青少年要走出去实践、多做实事,切忌空想、清谈、脱离实际。鲁迅指出,一切做文章、研究问题都要和实际的社会斗争相结合,否则就像是玻璃般容易碰碎。对于有的青年坐在房里空谈主义的问题,鲁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诫他们,要加强实践的意识,看清目标,脚踏实地,从小事、实事做起,直至建成宏伟建筑。
...............................
2.2 鲁迅笔下的“青少年”形象研究
从《狂人日记》发出第一声呼喊开始,鲁迅更加注重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来表达对青少年的关爱与希望。笔下一个个“青少年”形象跃然纸上,为人们所熟悉、喜爱、痛惜,并在此过程中思考他们的未来。
“少年闰土”令人印象深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1]”,这少年便是闰土,率真而充满活力,即使是八十几年后的今天,读者仍能被其勇敢有力的形象所打动。而长大后的闰土因为子女多,长期的饥荒、重赋,加上兵匪官绅重重压制迫害的大环境,成了满脸刻着皱纹、面无表情的“木偶人”。对于闰土形象的前后对比,真是让人“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2]”。面容的变化已经足够震撼,而闰土与迅哥儿的隔阂更是让人惋惜,引发了读者对少年之间的纯真友谊的怀念与共鸣,对深受压迫的少年闰土产生强烈同情。《在酒楼上》通过他人口吻,转述了原本善良、勤劳的小姑娘阿顺的不幸遭遇。在封建礼教之下的她无法对自己的命运作出选择,只因为想要一朵剪绒花而遭到父亲毒打,最终因为生病且轻信外面的诳话死去。闰土与阿顺的命运,是当时很多青少年成长发展状况的缩影。
魏连殳是众人眼中的一个“古怪”“异类”青年,在象征着封建礼制的祖母的葬礼这件事上,受到了周围人的联合逼迫就范。夹在孤独之中的魏连殳又矮又瘦,长着“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须眉占了一脸的小半,只见两眼在黑气里发光[3]”,这形象,更像是鲁迅对自己的摹画,可见他已经把自己的孤独经历赋予这个青年形象了。这样孤独前行的青年,热情关心时事、谈论中国的未来,对天真的孩子表现出了无限爱心,甚至将中国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但当他受到别人的攻击、继而失业且失意后,周遭是更凄凉的对待。当他放下自己的追求,屈就权势时,就获得了“新的颂扬”。他从小的经历,现时的遭遇,都不断将他推往孤独与绝望,最终使他毁灭。鲁迅通过魏连殳的故事,表达了对有理想追求的青年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这种好不容易从黑暗时代清醒过来却又不得不屈从的压抑感,至今让人对像魏连殳这样被毁灭精神与肉体的青年的命运无比揪心。
...............................
3.1 鲁迅作品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分析............................ 18
3.2 鲁迅“青少年教育观”与现代家庭的“教育焦虑”....................................... 20
第四章 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阅读接受鲁迅的影响分析........................................29
4.1 网络空间对现代文学传播和青少年阅读习惯的影响....................................... 30
4.1.1 青少年网络聚集趋势改变传统阅读方式....................................30
4.1.2 网络短视频化发展趋势对鲁迅作品的传播需求..................................30
第四章 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阅读接受鲁迅的影响分析
4.1 网络空间对现代文学传播和青少年阅读习惯的影响
4.1.1 青少年网络聚集趋势改变传统阅读方式
根据 2019 年 8 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4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第 44 次报告》)显示,截至 2019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为 8.54 亿,其中学生网民占比 26%,45.5%的网民为 30 岁以下的年轻群体。青少年呈现出集体向网络聚集的趋势,这种聚集习惯正改变其线下阅读的传统方式。根据 2018 年 9 月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显示,2017 年被调查未成年人总体的微信使用率高达 84.6%,微信现在已经成为未成年人获取新闻、信息的首要渠道。调查显示,未成年人课外阅读以纸质图书为主,但数字阅读正大幅增加,未成年人使用电子设备(包括手机、电脑、学习机、电子阅读器等)阅读的行为也较为普遍。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网络阅读行为大幅增加,主要阅读内容为文学名著、历史知识和历史人物类和科普类。具体到鲁迅作品,青少年已不仅满足于单向阅读,更需要在网络生态中对此进行定位认知,并亲自参与到塑造体验中。这种需求正面临着更大的变化,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社会文献出版社于 2019 年 6 月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 No.10(2019)》(以下简称《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 No.10(2019)》)预计,产业互联网、物联网、视频产业等将在国内 5G 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推进下进一步升级,随之而来的是信息获取、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的颠覆性变化,如推动数字教学向智慧教学、虚拟校园的发展转型。在这些技术变化和作用之下,要使青少年在网络中与鲁迅相遇,就必须增强对“网络鲁迅”面向青少年的虚拟互动、交流开放的课题研究。
.................................
结论
鲁迅是中国现当代文化的奠基者,他通过文学创作而形成的思想体系,是当代中国思想、文化改革乃至民族文化未来发展的精神源泉。鲁迅立志文艺救国,他的文学创作一直是引发人们研究、讨论、参照的文化存在。尽管与鲁迅的时代已经相隔百年,
我们仍能感受到鲁迅所给予的精神力量,并沿着他开创的思想文化大道继续前进。他通过身体力行地文学创作,强化了文学的思想启蒙、价值判断、社会改革的功能,力图激发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自我觉醒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转化为推动个人与社会发展的精神行动。鲁迅还在世的时候,他的不少作品即入选国民教育基本教材,此后每次教材改革,鲁迅作品的增删都能最大限度地引发思考讨论。这既说明了大众对鲁迅的熟悉了解,也体现了社会对于鲁迅和当代青少年思想文化教育关系的不断思考。近代中国以来,还没有人能像鲁迅这样受到官方与民间、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和深入研究。关于鲁迅研究的发展变化已然成为一个重要专题。但当下的鲁迅研究出现远离大众、学术化小众化的趋势,关于鲁迅文学创作对青少年成长发展影响的研究则更少。
基于“立人”“立国”思想,鲁迅将推动文艺启蒙和思想文化变革作为他的创作主题,并以“第三样时代”为奋斗方向。这其中,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是鲁迅思想和文学创作的主要组成部分。鲁迅时刻关注社会动态,以期对维护青少年成长、激发青少年奋斗形成正面影响,并将“立人”“立国”的希望寄托于他们。由此,青少年既是鲁迅创作塑造的重要对象,又是鲁迅创作面向的主要群体。无论是中后期选择杂文进行战斗,还是日常对青少年的关怀帮助,鲁迅都表现出了愿意牺牲自己而为青少年争取“第三样时代”的决心。所以,只有与当今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与青少年这个未来国家主人翁的成长发展联系起来,才能更好确立研究鲁迅文学创作的历史方位。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