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文学小说中的街巷书写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9948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笔者认为街巷作为一个重要的空间,在许多研究领域都得到了关注。诸如在建筑学领域,美国建筑学家雅各布斯的《伟大的街道》,就以世界上著名的街道作为研究对象,挖掘它们对于城市规划的意义;而在社会学领域,美国的著名的民主主义者、政治活动家、畅销书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在《街头的狂欢》一书中从政治和历史的角度来解读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狂欢”,给予了街巷空间承载历史与政治,见证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意义。而在文学领域,在小说叙事中,街巷的意义也应该获得应有的关注,这个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公共空间,对于小说这种来源于生活的艺术,也应该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 新世纪小说街巷书写的空间阐释

第一节 物质空间维度上的街巷及其特点
物质和精神作为传统二元对立的两个维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界看待和分析问题的眼光,在对待空间的研究上亦是如此。对于新世纪小说中出现的街巷空间的关注与研究,也可以首先从物质与精神角度对其进行解读。街巷无论是作为现实生活的实体空间,还是转移到小说书写中具体的故事空间,都首先表现为一个可被感知,具备静态实体的特征的空间,它所指向的是一种物质的真实,因此,物质属性是街巷具备的基本属性。在新世纪小说中所出现的街巷,在构成小说物质性的故事空间的同时,呈现出作家对于小说故事环境的再现功力,并展现出了其公共性与狭窄性的空间特征,也体现出了作家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对于空间关注的自觉。

(一)街巷的物质空间属性
作为叙事空间理论的滥觞,美国学者约瑟夫·弗兰克发表于 1945 年的《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一书中最先明确地提出了“空间形式”一词,在弗兰克看来,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包括语言的空间形式、故事的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三个层面,尽管不少学者对弗兰克的论述表示了质疑,但是从之后的研究来看,其在论述中所提到的“故事的物理空间”这一概念还是获得了相当的认可。由此可以看出,小说中所出现的“故事空间”,首先是一个物质空间。街巷作为小说中常见的故事空间,自然也就具备了物质空间的属性,街巷的物质空间属性是作家写作与读者阅读的过程中于无意识状态下最先被接受的属性,这种无意识的判断,往往会造成对于街巷空间物质属性的论证的忽略,因此,在很多情况下街巷都被仅仅被视作为小说的一个背景性部分,并未获得特别的关注。实际上,从新世纪以来的小说中所出现的街巷书写来看,某些具有代表性的街巷已经从背景性的书写中脱离出来,成为了小说中一个重要的审美经验集合点。这种变化,可能是作家们在新的创作阶段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创作转变,这意味着对于小说中空间的关注,已经成为作家和读者的文学审美观念中愈发明显的一个重要的支点,在小说作品中越来越多地出现的所谓巴尔扎克式的环境描写中,街巷开始从小说的故事背后逐渐转向审美的光明面,成为作家纳入审美观照的一个重要意象。

........................

第二节 精神空间维度上的街巷及其特点

在精神空间的维度上,小说中的街巷书写指向的是一种建构性的空间,它是精神在实体空间的投射,是一个艺术的空间,一个想象的空间。从新世纪小说中的街巷书写来看,在精神空间的维度上,街巷是与创作者的精神空间、小说人物的精神空间和社会主流意识空间密切相关的,它在物质空间的基础上,承载着作家赋予其的丰富的精神内涵,从而获得了比单纯的物质空间审美更为丰富的阐释意义,这种精神空间维度上的观照,使得许多街巷成为了小说中意蕴丰富的意象,成为作家有意为之的一个重要书写细部。从精神空间的维度上来说,街巷表现出了在其物质空间基础上的公共性与狭窄性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包容性与狭窄性的特点,并且在小说的中产生了重要的书写意义和价值。

(一)街巷的精神空间属性
小说中街巷空间属性的第二重维度指向精神空间,在此维度上的街巷是一个凝聚着人类记忆与文化的构想的空间,它表现出符号化和概念化的特征,与作家的记忆和想象不可分割。精神空间区别于物质空间所指向的实体的空间概念,它更倾向于王富仁先生所言的“艺术空间”:“所有的艺术创作,开拓的都是一个艺术空间的问题,而艺术的空间说到底则是一个想象的空间。”①对于作家来说,丰富的想象力是其创作不可或缺的天分,作家组织小说的过程,也是其创造性思维发散的过程。要使个体的想象获得意义,作家就需要在创作中建设精神空间,来承载其丰富的想象,满足书写的需要。作家的写作是一个自觉创作的过程,小说中的街巷是作家设计和叙述的产物,这种主观性使得街巷空间在成为作家个人的精神空间的同时,也表现作家为小说人物所建筑的精神空间。
.........................

第二章 新世纪小说街巷书写的文化解读

第一节 城市文化视野下的街巷书写
街道是都市生活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是城市的肌理,它既承载都市生活的日常,又承载着行于其间的人们的行动与情感。在城市文学中,作家通过对街道的物质表象和秘密内核的书写表达对城市社会生活的认知,街巷也以其独特的韵味,成为城市独特的时尚标签。新世纪以来,书写城市生活的小说越来越多,街道作为城市书写中的重要意象,也逐渐显现出更加丰富的意义,它不再仅仅只是作家创作的言说对象,而是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反映城市文化的独特意象。消费主义浪潮的影响下所带来的城市的狂欢,使得整个城市充满了物质与欲望所带来的迷人的表象,时尚和消费构成了整个都市生活的核心,而城市的街道也成为通向这个核心秘密的重要通道。而在城市声色繁华的物质表象背后,还有那些灰暗的城市隐痛在街道的角落与暗处悄悄生根,体现了城市在发展中的困顿与挣扎。街巷作为城市文化最为直接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无疑是城市文化最有说服力的代言。
(一)城市的狂欢:消费主义浪潮影响下的街巷书写
现代化都市是当今社会的一方乐土,都市声色繁华的外表之下,是物质的极大丰富所带来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构成了城市生活最具有区别性的本质,吸引着各地的目光和脚步。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开放,交通运输的便利,城市几乎是在猛然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将城市生活纳入写作视野,城市小说的大量出现的同时,街巷作为一个重要空间意象也在城市文化的展现中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书写意义。正如雅各布斯所言:“有些街道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交换商品与服务,街道是个生意场。这样的街道是个生意场。这样的街道就是公共生活的橱窗,用以展示社会所提供的诱人商品。”①当提到巴黎,就会想到“世界上最美丽的大街”香榭丽舍大街;提到纽约,就会想到“梦之街”第五大道;提到苏黎世,就会想到“欧洲橱窗”班霍夫大街,这些街道,因为作为繁华的商业购物区而举世闻名,世界一流的品牌、云集的购物商店,赋予了这些街道“购物天堂”的美誉,它们是城市商业生活的圣地,是最美丽的商业空间。无论是中华商业第一街的南京路,还是全国文明的时尚高地淮海路,或者是拥挤繁华的王府井大街,甚至就是那些无名的但是店铺云集的街道,都在满足着人们各种各样的消费要求,人们可以在街巷空间中吃喝玩乐,逛街购物,充分享受消费的乐趣。
........................

第二节 乡土文化视野下的街巷书写
纵观文学史,许多成名的小说家们都在自己的写作中传达出了自己的文化记忆,诸如老舍的北京,沈从文的湘西,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的商周,陈忠实的关中,王安忆的上海,池莉的武汉等等,这些都是作家们的所标榜的文学原乡。原乡情结的写作是指作家将自己的故乡作为稳定的文化场域来书写乡村故事,也就是说,故乡对于作家们来说,是生发其无限创作灵感的源泉。故乡不仅仅是他们的文学地标,也是他们的精神出发地,是他们不断回望的精神沃土。在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的当下,街巷也成为作家原乡书写中的一个重要空间,并且影射出了作家对于乡土文化的两种态度,一是挽歌式的批判与缅怀,二是牧歌式的自信与重建。新世纪以来,在诸如贾平凹、付秀莹、刘玉栋等作家的乡土小说书写中,传统的乡村社会正在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命运,无论是清风街还是镇街,亦或是那些见证着乡土传统与文明的小巷,一边在现代化的侵蚀中变得不堪一击,但一边又以顽强的姿态,显示着对于乡土未来的自信。
(一)乡土挽歌:批判与缅怀

正如吉登斯在《现代性后果》中所解释的那样,现代变革无疑为人类开辟并增加了发展空间,让我们过上了前人不敢奢望的富裕生活。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环境污染、资源枯竭、道德沦丧,还有金融风暴和恐怖主义。现代性辉煌无比的成就及其日趋可怕的影响越来越令人有始料不及之感。在新的发展趋势如同洪水猛兽一般推进的同时,传统纯粹的乡村生活也已经无法避免其被改变的命运,而这种改变,带来的多是乡村道德的沦丧,伦理的歪曲,自然风貌的破坏和文化遗产的丧失。新世纪以来,乡土小说作家开始以现代眼光观照传统的乡土世界,一面对乡土文明被迫落寞的现状和滞后表现出批判的姿态,又在批判的同时,对深刻的乡土记忆表达了真切的缅怀。

................................


第三章 新世纪小说街巷书写的意义与困境............................49
第一节 新世纪小说街巷书写的意义......................49
第二节 新世纪小说街巷书写的困境...........................65

第三章 新世纪小说街巷书写的意义与困境

第一节 新世纪小说街巷书写的意义
新世纪小说中的街巷书写缘何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首先需从街巷本身的独特性出发,挖掘它与其他空间的相对独特之处,以此对街巷书写研究的价值加以证明。作为小说中的空间元素,街巷是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不可回避性的,这种普遍与不可回避的特征,使得街巷与其他所谓的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相比,获得了更多出场的可能,虽然这种现状常常使得街巷沦为小说中无关紧要的叙事背景,冲淡了其作为空间元素在小说文本中所发挥的作用,但是这也使街巷成为了小说书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获得作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研究对象的可能。在小说书写中,街巷无疑是具有独特的研究意义的,相较于家屋这样的封闭性空间,街巷是开放的,它一方面可以包容私密,另一方面又有充分的包容性,可以涵盖一屋之外的生活;而相较于城市、乡村等大的空间范围,它又是狭小和相对封闭的,也即是说,街巷本身是一个综合的包容的空间,它可大可小,可私密可开放,这也就决定了它本身具有多面的阐述的价值与意义,也就证明了街巷空间在小说中具有独特的书写与研究意义。
..........................

结语

街巷是小说书写中一个无法回避的空间,对于街巷空间书写的传统从未断裂也无法断裂,随着 20 世纪 80 年代空间理论的转向,对于小说中空间元素的关注也逐渐获得关注,对于小说叙事的研究,也开始将空间纳入考察的一个重要的对象。诸如加斯东·巴什拉的《空间诗学》等对生活中的空间进行研究的建筑学理论著作,也开始成为文学界解读小说空间元素的重要依据。实际上,不只是“家屋”,街巷也是小说叙事中一个重要的空间意象,以古典文学中《红楼梦》中象征权势繁华、隐喻萧条败落的宁荣街为例,街巷早就成为小说书写中具有隐喻意义和象征价值的空间意象,进入现当代文学,诸如老舍先生“京味书写”中的北京胡同、“海派文学”中新感觉派小说中的上海街道、张爱玲上海书写中的弄堂,都形成了极具代表性的叙事空间,这种对于街巷的关注一直在小说书写中得以延续,无论是刘心武、铁凝、薛燕平笔下的北京胡同、王安忆、金宇澄笔下的上海弄堂,还是贾平凹的清风街、镇街,苏童的香椿树街,徐则臣的花街,王方晨的老实街,池莉的吉庆街、花楼街、长提街,邱华栋的北京街头……越来越多的街巷已经构成了作家写作中一个独特的叙事对象,并获得了读者和研究者的关注。

街巷作为一个重要的空间,在许多研究领域都得到了关注。诸如在建筑学领域,美国建筑学家雅各布斯的《伟大的街道》,就以世界上著名的街道作为研究对象,挖掘它们对于城市规划的意义;而在社会学领域,美国的著名的民主主义者、政治活动家、畅销书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在《街头的狂欢》一书中从政治和历史的角度来解读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狂欢”,给予了街巷空间承载历史与政治,见证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意义。而在文学领域,在小说叙事中,街巷的意义也应该获得应有的关注,这个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公共空间,对于小说这种来源于生活的艺术,也应该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空间叙事学理论的关照之下,新世纪小说中的街巷书写获得了文学研究的更多关注,并且逐渐从故事空间的单一性中脱离出来,展现出文学书写和文化书写的多重价值。在很多新世纪的文本中,街巷不再是一笔带过的故事背景,它在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的维度上确认了自己的属性,呈现出不同属性中的不同特点,从而展现出其作为小说中的空间元素所具备的独特之处。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