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连科文学小说创作转型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0745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笔者认为阎连科的创作显示出他的文学创作的在中国当代文坛中的特殊意义。然而,哲学意识薄弱制约着阎连科的文学创作的总体成就。或许,创作经验日益丰富、艺术技巧日臻成熟、思想愈加深厚的阎连科,会用新的作品,使中国文坛再次惊异不已。

第一章 阎连科小说创作转型的背景、原因

第一节 阎连科小说创作转型的背景
八十年代前期,中国文艺界关注的热点是西方现代派和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现代文化问题,形成了对西方现代派文艺译介的热潮。同时,这一阶段,中国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文艺现象——对文学中的人性、人情、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在这两种因素的推动下,许多西方现代哲学思潮,如实用主义、现象学、结构主义、“新哲学”、科学哲学等被引入中国。学习西方文艺的现象非常普遍、盛行。随之,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不可避免地深受西方现代主义、存在主义等哲学、美学的影响,尼采、弗洛伊德、萨特等人的思想深深影响了这一时期作家的文学创作。在八十年代后期,如朱栋霖、朱晓进等人所言:“孕育于社会改革开放大潮之中的中国现代化想象与思考,开始向文学领域渗透,并影响这文学创作的当下风习和未来的发展走向 文学开始以改革的姿态面对改革,文学的审美形态也进行着相应的调整,艺术创作重点发生了相应的转移。这一时期,文学回应社会文化思潮,有意避开题材内容与当下生活内容的一致性追求,在各个方面开始了试探与创新,五花八门的文学写作逐步取代单纯的现实主义方法。各种流派、风格、观念、现象并存的繁复迷乱的状态,成为 20 世纪末期中国文学的重要现象 80 年代后期,文学的本体性问题备受关注。作家们在‘写什么’与‘怎么写’两大命题面前,更多地开始关注后者。形式的意义,在作家们的创作观念中日渐强化起来 从这一时期的主流创作情形来看,表现生活已相对代替了反映生活,艺术观念发生了整体性位移,文学创作的现代性特征愈加明显。”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的新时期小说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
在小说创作方面,继伤痕文学之后,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小说迭起。王蒙、张贤亮、茹志娟、高晓声、李国文、丛维熙、陆文夫等复出的作家,以自身在“文革”中的遭遇为基础,反思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不幸遭遇,这在八十年代初期思想刚刚解禁的中国,无疑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以路遥、贾平凹、张炜、莫言、史铁生、张承志、韩少功、阿城、王安忆等青年作家在信仰缺失、文化空虚之时,在文学创作中思考民族文化的根源。改革文学也同样有其产生、发展的契机。这几批作家的创作从题材类型到思想内容方面,引领了八十年代前期的文学的创作,成为了当时文坛的焦点。
.......................

第二节 阎连科小说创作转型的原因
创作转型是很多作家在其文学创作过程中都会出现的文学现象,促使作家创作转型的因素多种多样,因作家个性因素的差异。因此,每个作家在创作中所面临的问题也各不一样,所以转型选择的方式和方向也都不同。一般而言,作家创作转型有两种类型,一是被动的转型,一是主动的转型。被动的转型多与外部因素相关,如时代、环境变幻、创作资源的枯竭等促使作家不得不重新审视其文学创作道路做出选择,而主动转型则与作家的自身因素相关,在创作过程中认识到前期创作的不足,从而产生突破自身创作局限的想法,促使作家审视自己的创作道路,主动做出转型的选择。
阎连科七十年代末进行文学创作,回顾阎连科的文学创作道路与新时期文学几乎是同步的。然而,阎连科及其文学创作,在洪子诚的《当代文学史》,丁帆、朱晓进等撰写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等主流文学史中却一直鲜有提及。直到近年来,阎连科的小说被译介到国外后,却颇受国外文学评论家的青睐,频频获得诸如“布克文学奖”、“卡夫卡文学奖”等在国际上颇具分量的文学奖项,这才使沉寂的阎连科小说得到国内文学界的广泛关注。虽然他的小说创作在国内也曾包揽“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等重要奖项,但是在国际上持续走红的阎连科在前期的文学创作一直受到相当程度的冷遇。1988 年发表的《两程故里》使阎连科引起了文坛的注意,但是真正引起文坛关注,并使作家本人成名的则是近十年之后,即 1997 年发表的《年月日》。此前,阎连科虽然曾创作“瑶沟系列”、“东京九流人物系列”和“和平军旅系列”三个系列的中篇小说,创作总量二百万余字,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早在 1994 年,朱向前就曾撰文,他认为阎连科的“文运不佳”,在追求新异的文学潮流中,其较为传统的表达策略被淹没在此起彼伏的文学潮流中。阎连科的遭遇和八十年代的环境也有着密切的关系,重新写作的老一辈作家、耀眼的年轻一代明星作家、此起彼伏的文学潮流等现象使阎连科的创作被淹没,未引起文坛的重视。
........................

第二章 阎连科小说创作主题的转型

第一节 现实苦难到寓言化苦难
观照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的整体创作情状,可以看出作家们对于苦难的叙述与表达的强度和深度都可与现代文学的同类型作品相比肩。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的“商州”、刘震云的“故乡”、刘庆邦的“黑白世界”、张炜的“故乡”等无不夹杂着对苦难的叙述和刻画,成为中国大陆文学进入新时期的一个显著的特征。文学中的苦难书写,既与作家们在多次政治运动中所遭受的精神创伤有密切的关系,也与新时期国家层面进行的经济领域的改革密切相关。经济改革中使社会贫富不均加大,出现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虽然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造富神话,在现实社会中和以文字为载体的新时期“改革文学”中的社会生活都显得生机勃勃,但是苦难并未在民众的生活中落幕,反而在新的经济因素和古老的乡村伦理交织中呈现出新的特征。新时期政治形势好转,使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突破前一时期文艺创作被限定的条条框框,民族遭受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苦难在文学中得到了突出反映。对于一位始终将目光投放到乡土中国的作家而言,阎连科自然而然地将乡村生活中的苦难作为他大力开掘的一大素材。
阎连科书写苦难的文学创作真正起步是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八十年代,中国文坛出现了对“乡土文学”传统的回归与延续的“寻根文学”,以及西方文艺思潮的涌入,这两方面的精神资源都对此时力图以文学创作改变人生命运的阎连科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一直关注阎连科创作的文艺评论家朱向前曾说:“80年代的阎连科至少有一条不足,即灵活多变多产有余,厚重稳定精致不足。我在上述的那篇序言中也曾谈到过这个问题。由于他在选材方面的变动不居,在艺术表达方面满足于轻车熟路而陷入一种惯性制作,在主旨思想方面还缺乏一种总体的构想和明晰的追求,因而还少有具备较强艺术打击力的‘拳头产品’,即便像《两程故里》这样的佼佼者也还不能让人怦然心动而难以释怀。严格地讲,或者说换一角度讲,80 年代的阎连科还处在‘出线’的边缘——似出还未出,未出又将出。”可以看出阎连科八十年代的小说创作,如涉及军旅的《士兵 士兵》、《妻子们来度假》和《大哥经过一场暴风雨》;写乡土与军队结合的《小村小河》和《祠堂》;关涉乡土、宗族的的《两程故里》和《寨子沟,乱石盘》;刻画传奇人物的《横活》等,处于探索阶段阎连科的小说创作显得灵活多变,遍地开花,但思想方面却没有固定的着力点。而进入九十年代阎连科开始创作的“瑶沟系列”逐渐摆脱了朱向前所论述的阎连科八十年代创作的局限,作家本人倾注了丰富的情感于其中,将苦难持之以恒的灌注于“瑶沟系列”作品中。
............................

第二节 寓言化苦难到“乡土”回归
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传统小说的创作手法已经不能满足作家的创作欲望,加上受到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韩少功、莫言、刘震云等人的小说创作都出现了寓言化的倾向。阎连科身处学习西方文艺的浪潮中,他前期的某些创作也具有寓言化的因素。因此,对于苦难的书写融合寓言化的创作倾向使其后期的小说创作中的寓言化特征显得愈发突出。在“东京九流系列”和“和平军旅系列”小说中,阎连科的创作出现了偏离“乡土”的情绪。然而,一旦偏离了乡土,阎连科的创作就有些显得不是那么的得心应手,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回归到熟悉的“乡土”,成为了作家的必然选择。一旦他回归“乡土”,乡土也成了他的创作丰茂的厚土。
一、极限境域的寓言化苦难书写
从《年月日》、《耙耧天歌》开始,《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等小说中,阎连科将极限境域中的寓言化苦难作为书写对象。极限境域的刻画,体现出极致化叙事的特征。熊修雨指出:“所谓极致化叙事,就是在一种极端的逼仄的文学环境中,展开极度的文学想象。从本质而言,极致化叙事追求的不是客观的真实,而是主观的想象性的艺术真实。写作者为达到某种特定的表达效果或写作目的,往往打破叙事常规和读者惯常的接受心理,不惜采用一些变形、夸张、甚至偏激的表现方式,因而在审美上,极致化叙事能够营造出一种新鲜、刺激性的阅读效果,从而逼人关注,但是这种叙事也显得比较生硬,做作的痕迹比较明显。极致化叙事是在一种激进的非常态的写作心理支配下的写作,彰显的是写作者与现实之间的某种紧张关系。质而言之,极致化叙事其实就是写作上的一种标新立异,对阎连科而言,则是一种出奇制胜、后来者居上的写作策略。”有论者谈到“所谓‘寓言化’,指的是作品在对社会生活进行表现时,不是停留在对特定生活内容的形而下呈现上,而是通过各种手法使作品达到一种指向更高哲理的寓言性效果。具体说来,它相对于一般的文学叙事方式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征:第一,就主题表达上而言,‘寓言化’这一审美方式不是追求对生活内容的简单再现,而是为了取得一种居高临下的形而上效果,使文本获得一种社会生活实体呈现之外的更高价值。第二,就叙事的手法而言,‘寓言化’这一审美范式固然可以有种种具体的艺术手法,但归纳起来不外以简驭繁,尽可能利用简约的内容传递出丰富的意义。”阎连科认为“一切现有的传统文学手段,在劳苦大众面前,都显得简单、概念、教条,甚至庸俗。今天,我们的一切写作经验,都没有生活本身更丰富、更深刻、更令人不可思议。一切写实都无法表达生活的内涵,无法概括‘受苦人的绝境’。”传统的文学手段难以满足阎连科表达生活内涵的艺术冲动。因此,他转向小说的寓言化写作,用自己独特的写作经验来表达丰富、深刻的生活。

............................

第三章 阎连科小说审美艺术的转型 ....................26
第一节 语言:由平实质朴转为繁复奇谲..............................26
第二节 叙事:由限制视角转为全知视角..............................31
第四章 阎连科小说创作的“转”而“不变” ............38
第一节 生存意义的探寻................38
第二节 对权力的批判........................39

第四章 阎连科小说创作的“转”而“不变”

第一节 生存意义的探寻
阎连科在《日光流年》的序言中曾说到:“我想,我必须写这么一本书,必须帮助我自己找到一些人初的原生意义,只有这样,我才能平行静气的活在这个人世、社会和土地之间,才能心平气和的面对生命,面对自己、面对世界而不太过迷失。”⑨或许不仅写《日光流年》,是要体现出寻找“人初的原生意义”这一目标,从作家创作伊始,他就未曾停止过思考这方面的问题。
“瑶沟系列”中连科靠全村人的支持才有机会上了高中,肄业后,处心积虑要当上大队的文书,却以失败告终。有招工的机会又以失败告终,最后不得不以死相逼乡里的武装部长才有机会参军入伍。入了伍的连科成长为祁连长、杨指导,为了生存仍处处勾心斗角,心理毫无放松的机会,伤痕累累的心灵无安放之处。在刻画祁连长、杨指导的同时,阎连科又着力塑造了鲁杠头、姥爷、芙蓉等传奇人物形象,他们的经历和连科、祁连长、杨指导们迥然不同。连科、祁连长们面对的是生存,而姥爷、芙蓉面对的则是生活。他们面对生活洒脱,面对苦难风轻云淡,与连科、祁连长们面对生活的态度大相径庭,这也就造就了两种不同的人生际遇。此时的阎连科本人走在祁连长们的生活道路上却对姥爷、芙蓉们的生活充满了向往,间接地表达出对生命、生存意义的探寻。
..........................

结语
阎连科将关注的目光始终投向大地,一反前期“瑶沟系列”、“和平军旅系列”、“东京九流系列”小说中质朴的写实风格,而由《年月日》、《耙耧山脉》、《受活》等而变为恢诡谲怪、荒诞不经的美学风格。对阎连科的小说创作进行整体观察后,我们可以发现他在创作转型前的某些创作特征,也能发现其创作转型后的艺术追求和美学风格,后期小说创作的转型就要集中在叙事策略、语言和人物形象等方面,前者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改造与发扬,是阎连科有意识进行的有益探索,这使其后期的小说创作笔锋愈加雄健,内涵也更加丰富。显然,这种转变,是作家本人面对自己的文学追求、时代背景和大众阅读等多重因素做出的巨大调整。一以贯之地反思人的生存状态,揭露人的生存困境,寻找精神家园,使阎连科作品具有了相当程度的思想深度。阎连科在《日光流年·序言》中谈到他创作的目的是要探索“生命原初的意义”。关于生命、生存意义的探寻,或许卡西尔的论述:“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体——一个自下而上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人类生活中的真正价值,恰恰就存在于这种审视中,存在于这种对人类生活的批判态度中。”可以对阎连科的前期创作进行阐释。
阎连科转型后,一直坚持极具个性化的文学创作立场,语言的陌生化、故事的寓言化、苦难的极端化等艺术处理手段,使他后期的创作,与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作品迥不相同,显示出独特的艺术品格。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评价阎连科创作:“他可以毫不费力地将土味与洋味,本土的与现代的,传统的与先锋的,写实的与表现的,形似的与神似的,扭合在一处。”以其天马行空的探索精神,不断开拓文学世界。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既非是对思想、概念的公式化、概念化解读,也不是缺少作家个性、缺乏个人思考的一般作品,也并非是为了迎合大众、迎合市场的低俗作品,而必须建立在对社会问题、人性心理等方面的理性思考之上,能够体现作家对人、对社会、对人生的关怀。阎连科的创作显示出他的文学创作的在中国当代文坛中的特殊意义。然而,哲学意识薄弱制约着阎连科的文学创作的总体成就。或许,创作经验日益丰富、艺术技巧日臻成熟、思想愈加深厚的阎连科,会用新的作品,使中国文坛再次惊异不已。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