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学界一般认为《玉台新咏》是徐陵编纂的一部诗歌总集。这部诗歌总集的特殊之处在于,与它名声、评价更大更高的前代《诗经》与《楚辞》相比,它具有极其强烈的女性特色,是我国第一部以女性及其相关题材为描写对象的诗歌总集。由于《玉台新咏》收录的主要是“艳诗”宫体,与要求诗歌教化功用和温柔敦厚诗旨的主流诗学观念相恃,再加上确实收录了一些苍白无聊甚至偏于淫亵的作品,所以它在历史上往往受到贩斥和鄙夷。《玉台新咏》作为一部重要的诗歌总集,直到清代,才出现了吴兆宜的注本。20世纪初至80年代前,对其研究概付闕如,《玉台新咏》之名,往往只出现在对宫体诗的批判之中。
在1980年代改革开放思潮的冲击之下,学界开始重新审视《玉台新咏》的价值。在《玉台新咏》的成书时间、版本考证、编者考证、_选录标准、结构体例、内容风格等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玉台新咏》的女性特色也被研究者所关注。近年来的研究中,约有十几篇论文从《玉台新咏》的女性旨趣、女性审美、女性书写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期刊论文如祝菊《〈玉台新咏〉的女性化审美特征》、余洁《〈玉台新咏序〉的女性色彩与宫体诗人的文学旨趣》、姚晓柏《〈玉台新咏〉:一部典型的女性文学作品集》、何水英《〈玉台新咏序〉的编纂与宫教解忧》等,对其女性特色和女性书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学位论文则有华中师范大学刘健琳的硕士论文《论〈玉台新咏〉的女性书写》对其女性书写作了深入探讨。考量《玉台新咏》的女性特色,绝对不能忽略其中为数不少的女诗人群体和她们的创作。但是从上述论文的题目即可以看出,这些论述绝大部分都是从男性诗人的角度出发,主要是以男性诗人的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男性诗人笔下的女性和他们的创作体现的女性特色,而鲜有提及女性诗人作品者,更不必说专门论述了。《玉台新咏》中姓名可考的女诗人和疑似女诗人,共有乌孙公主、班捷妤、K皇后、徐淑、王宋、贾充妻李夫人、鲍令阵、苏伯玉妻、刘令娴、王淑英妇刘氏、沈满愿、桃叶、苏小、吴兴妖神、丹阳孟珠等十五位。她们的作品被收录在多种古代女性诗人选集中,如苏者聪《中国历代妇女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古代妇女诗一百首》(岳麓书社,1984年),王延梯《中国古代女作家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陈新、周维德、俞淀萍《历代妇女诗词选注》(中国妇女出版社,1985年),刘凯《历代巾帼诗词选》(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周道荣《中国历代女子诗词选》(新华出版社,1984年)等。至于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中华书局,1916年)、梁乙真《中国妇女文学史纲》(上海书店,1989年)、谭正璧《中国女性文学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等著作则对这十五位女作家均有论述。还有一些期刊论文或学位论文对其中的某位或某几位女作家进行单独论证,如研究班婕妤、沈满愿等作品的期刊论文、尹玉珊的硕士学位论文《南朝女作家丛考》等。
上述论著,或是从整个女性文学史角度进行考察,或是单独考察其中某几位女诗人,都不是纳入《玉台新咏》背景进行研究。唯有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陈雅男2005年发表的一篇题为《论〈玉台新咏〉中的女性诗人创作》①论文,以《玉台新咏》所选录的十三位女性诗人创作作为研究主体,以同时期的男性诗人创作为参照,透析隐含在这本“以写女性为主”且被称为“艳诗”选集背后的女性诗人的生存状态和创作态度。陈文仅仅对此论题有所涉及,但囿于篇幅没有作更深入的论证,只是选取了其中某个侧面,并没有从更多可能的角度切入。
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玉台新咏》的框架内考察这些女性诗人的创作,同时从研究女性诗人的新颖角度解读《玉台新咏》,深度剖析其女性特色。本文首先要通过各种古典文学史学资料对《玉台新咏》中女性诗人的生平和作品予以确定,在此基础上,再联系相关学术史、思想史、社会史、古典文论等,采用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对《玉台新咏》中女性诗人的作品进行分析,探讨其题材、艺术风格等。通过对后世文人的文论和文学创作的分析、探析,发掘《玉台新咏》女性诗人对后世文学创作之影响,并对《玉台新咏》中女性诗人创作的特殊状况进行分析,以期能对《玉台新咏》女诗人作出…个较为公允的评判。
目录
第一章《玉台新咏》与女性诗人........................................8
第一节《玉台新咏》的女性特色............................................8
第二节《玉台新咏》与女性诗人.......................................13
第三节《玉台新咏》女性特色的成因..........................................19
第二章《玉台新咏》女性诗人及其作品考......................................24
第一节后妃公主.................................................24
第二节贤妻名媛........................................27
第三节倡人姬妾.......................................32
第四节不明身份者......................................34
第三章《玉台新咏》女性作品分析.......................................36
第一节悲苦之音..........................................36
第二节喜乐之情.........................................47
第三节中性倾向..........................................52
第四章《玉台新咏》女诗人创作的特点.................................55
第一节严重的依附性.........................................55
第二节缺乏社会性.........................................56
第三节创作的相对低端性...................................57
第四节评判的特殊性..................................58
结语.......................................60
..........................
结语
对于《玉台新咏》中女性诗人与其作品的地位,我们应该正确看待。40余首诗歌,从西汉到萧梁,从塞北到江南,跨越了 600多年的时间和千万里的空间。风物不同、女诗人的遭际不同、文学风尚几经变化,然而还是有一些共性的东西贯穿其中。
这些诗歌,都是她们从心底吟唱出来的生命之歌,抒写了她们的哀愁喜乐,反映了中国古代女性的生存与创作状态。总结这些诗篇,可以看出这样一些特征。一是多围绕婚恋,题材狭窄;二是悲剧色彩较重;三是言辞婉转,情意深长。
参考文献
徐陵编:《玉台新咏》,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徐陵编,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穆克宏点校:《玉台新咏笺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纪容舒:《玉台新咏考异》,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高步瀛撰,曹道衡、沈玉成点校:《文选李注义疏》,北京:中华书局,1985
钟嵘:《诗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陈延杰:《诗品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