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他人·女性自我——英国文学中的女性哥特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1321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序言


一 主题
本文在哥特小说的背景下,以女性文学的视角、借助拉康的他人理论研究英国的女性哥特,提出:女性哥特是女性作家创作的、表征了女性意识的哥特小说;女性的自我意识是女性哥特表现的重点;女性哥特表现了女性如何在意识上摆脱他人的奴役、实现自我。
二现状
“女性哥特”是20世纪70年代艾伦·摩厄斯提出的一个概念,与之对应的文学研究在国外己经蔚为大观,以至于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国外有关女性哥特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当代。笔者所能找到的、图书馆和网上可见的研究资料有:大卫·潘特(Davidpunter)的((恐怖文学》(TheLiteratureofTerror)、玛丽.玛尔维·罗伯特(Mar1eMu1veyRobert)的((恐怖文学的手册》( TheHandbooktoGothieLiterature)、洛夫劳克夫特(H.P.Loveeraft)的((文学中超自然的恐怖》(SupernaturalHorrorinLiterature)、莱恩诺·史第文森(LionelStevenson)的《英国小说的梦魔特征))(TheEnglishNovel:APanorama)、雷蒙德(RaymondW.Mise)((哥特女主角和哥特小说的本质》(TheGothicHero一neandtheNatureoftheGothieNovel)、爱迪丝·贝克海(Edith.Birkhead)的《恐怖的故事:哥特罗曼史研究》(Taleoferror:AstudyoftheG。thicRomanee)、尤吉尼亚(Eugeniae.Delamotte,et.)《夜晚的恐怖:十九世纪哥特小说的女权》(PerilsoftheNight:AFeministstudyofNineteenth一eenturyGothic)、海格特和乔治·E(Haggerty,GeorgeE)的((哥特小说/哥特形式》(GothieFietion/Gothieform)、海勒(Heller)的《恐激情一一论恐怖小说的美学特征》(TheoelightsorTerror:AnAesthetics。rtheTale。fTerror)等。这些专著和论文大多是从恐怖特征或女性视角入手,对女性哥特进行分和评不述。与国外学界对女性哥特的重视相比,国内学界就显得十分寂寥。图书馆里找不到女性哥特方面的译介和研究专著,能查到的专题性论文也屈指可数。相关的论文往往止于知识性的介绍而缺乏有深度的评述;对单篇女性哥特小说的研究虽然较能深入,但又多未放在女性哥特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故零散而不能形成系统。总的说来,国内对女性
哥特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正是这种相对空白的现状,对女性哥特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在深度阅读英国女性哥特代表作的基础上,运用拉康的他人理论分析女性哥特中所表现的女性意识,希图借助新的视角而有所发现;也希望借此将女性哥特引向国内文学评论的前台。
三结构
女性哥特在女性主体与他人的意识冲突中表现了女性的自我意识。本文分三章阐释了这一论题:第一章女性哥特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重新定义了女性哥特:“女性哥特是女性作家创作的、表征了女性意识的哥特小说。”本文认为女性哥特的定义中,不仅要强调女性作家的性别、还应强调文本中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根据这一定义,对女性哥特的批评背景、文学背景、发生发展及文学特征作了简要的梳理。并引出了本文研究的问题—女性哥特对女性意识的表现有何特殊性?与哥特小说相比,女性哥特有什么区别性特征?第二章女性哥特中的女性意识
借用拉康的他人理论,对女性哥特中女性人物的性格及女性作家的创作动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女性哥特表现的是女性如何在意识上摆脱他人的奴役、实现自我。第三章女性哥特与哥特小说
通过与哥特小说相区分,得出女性哥特的基本特征:1在与他人的意识冲突中表现女主人公的自我意识;2恐怖往往来自女主人公内心,是女性迷失自我后的恐怖感;
3象征性的哥特古堡是女主人公的精神归依之所,故事往往发生在女作家的当下和本国。


第一章女性哥特
一定义“女性哥特”一词的最早提出是在1976年。英国女性主义文学评论家艾伦·摩厄斯在《文学妇女》中将“18世纪以来女性作家创作的哥特小说”定义为“女性哥特”。①身为女性就能创作出女性的文学吗?艾伦。摩厄斯的定义显然太过简单。哥特小说如何才是“女性的”?从“女性”和”女性文学”的角度入手,可以找到答案。“女人之为女人,不是天生的,是形成的。”②决定女人性别的,除了女性的“生物性征”(Sex)外,还有女性的“社会性征”(female)。③女性文学也是一样,除了“生物性征”、作家的性别必须是女性外,作品的“社会性征”、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也不可少。由此可见,女性作家只是创作“女性哥特”的必要条件,哥特小说要是“女性的,’,还必须表征出“女性意识”。故此将女性哥特再定义为:女性作家创作的、表征了女性意识的哥特小说。


目录
一主题........................................................................................1
二现状...........................................................................................1
三结构...........................................................................................2
第一章女性哥特...................................................................................3
一定义...........................................................................................3
二背景..........................................................................................3
1批评背景:女性主义批评.........................................................3
2文学背景:女性文学·哥特小说..............................................4
三发展........................................................................6
第二章女性哥特·女性意识............................................................9
一女性意识....................................................................................9
二他人理论,..............................................................................11
三女主人公·女性意识.........................................................13
1镜像.................................................................................13
2他人.......................................................................................16
3自我....................................................................................20
四女性作家·女性意识...............................................................22
第三章女性哥特·哥特小说..............................................................25
一镜像......................................................................................25
二他人......................................................................................26
三自我.....................................................................................27
1人物.....................................................................................27
2情节.....................................................................................29
3环境....................................................................................30
结语...............................................................................33
...............................


结语
研究西方的女性哥特于中国当代的女性文学写作与研究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代中国的女性文学,旗帜鲜明的打着“女性写作”、“身体写作”……这其实是来自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学派的术语。法国女权主义批评家认为,女人可以开发一种“女性的语言”。早期的法国女权主义者,如安妮·雷克莱克(Ann1eLeclerc)、扎维叶·高蒂埃(Xavi色Gauthier)和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Duras),都以不同方式提出过“女性写作”的概念(1’配riture‘minine)。第一次明确提出“女性写作”一词的是海伦娜·西苏(H‘1色neCixous),她认为女性写作与女性的性快感受到压抑并得不到表达密切相关。“写你自己。写你的身体,让它被人听见”①—海伦娜疾呼。她认为一旦女性描写她们的身体,她们将不仅解放受压抑的性欲,还将走向为文字记载的历史。朱丽娅·克里斯蒂瓦(JuliaKristeva)进一步将女性的语言阐释为依赖“符号的”(semiotic)而非“象征的”(symbolic),声称女性的语言不是刻板地寻求现实生活的对
应,而是感性的、注重节奏的,还强调女性写作与女人生理的联系。露丝。伊瑞加雷(LuceIrgaray)认为,女人的性快感是无法用条理井然的男性语言来表达的。她在探索女性语言与女人性体验的关系时,打了一个比方,认为就像女人的性快感遍布全身而不同于男人集中一点,因此女性语言是漫射性的:“她的语言……流向四面八方,……他无法分清其条理。”②中国当代的女性作家们纷纷拿起笔来,书写一个女性的自我。张洁的《方舟》描写了女主人公为了抗拒男性压制而结成的联盟;《祖母绿》、《最爱我的那个人去了》书写女性对爱的期待,对母亲的感恩;《无字》更是无情揭露了男人的自私和虚伪……王安忆的《长恨歌》、《纪实与虚构》,铁凝的《玫瑰门》都是以女性视角重构历史。池莉的《小姐你早》可以说是“方舟”的另一版本。


中外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书:
[l]AnnRadeliffe, TheMysterieSofUdolpho,PenguinUSA(Paper),2002.
[2]Rade1iffe,TheItalian[M],ed.FrederiekGarber,Oxford:oxfordUP,1971.
[3]HoraeeWalpole,TheGastleofotranto,OxfordPress,Reprintedition,1998.7.
[4]MatthewLewis,TheMonk,DoverPubns,2003.12.
[5]MaryShelley,Frankenstein,oxfordUniversityPress,2001.8.
中文参考书:
[1]刘易斯,《僧侣》,宁越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0。36
[2]夏洛蒂·勃朗特,《简·爱》,宋兆霖译,花城出版社,1995。
[3]《夏洛蒂.勃朗特书信》,杨静远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
[4]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杨该译,译林出版社,1990。
[5]《吕蓓卡》,达夫妮·杜穆里埃,林志玲、程德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