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女性主义也译为“女权主义”,还可译为“男女平等主义”或“妇女解放运动”等,主要表达一种政治态度或文化立场。“女性”(female)一词,一般指文化意义上的内涵,不同于生理意义的“妇女”或“女人”。国内首次将“feminism”一词译为“女性主义”的是张京瑗。这是她在《〈当代女性主义批评〉前言》中提出的。她认为英文的“feminine”原指女性,“-ism”当然是众所周知的“主义”了。她个人认为,“‘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反映了妇女争取解放运动的两个时期;前者体现了“妇女争取平等权利而进行的斗争”,后者则强调了女性主义中的‘性别’一词,进入了后结构主义的性别理论时代,即强调非‘权’,尽管两者可以兼容和并存。”可见,关于“女性主义”的概念和范畴的界定仍旧有着一定的研究意义。一、新时期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兴起
女性主义批评是与妇女解放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席卷欧美的妇女解放运动关系密切。在西方,女性主义运动是女性主义批评产生的催化剂。在几十年的发展中,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上世纪 60 年代末至 70 年代中期为第一阶段,其重点是揭露男性文化如何歪曲女性形象,抨击传统的“阳物批评”,立足点在男女生理差异方面。第二阶段开始于 70 年代中期,许多女性主义批评家旗帜鲜明的用女性的视角重新解读经典作品,更侧重于对语言文学的批评,出现了一批标志着女性主义批评真正繁荣的论著,如肖瓦尔特的《她们自己的文学》以及吉尔伯特和格芭合著的《阁楼上的疯女人》等;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批评也在这一阶段逐步发展壮大;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开始在英美等国传播。80 年代中期以后是女性主义批评发展的第三阶段,跨学科的女性主义文化成长起来,它不再限于文学本身,而是扩展为对性别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的“女性诗学”。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大陆的兴起,大约是 1983 年前后的事情,它是从翻译、介绍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开始的。在这条道路上作战的先锋之一是朱虹教授。朱虹站在女性主义价值立场上编选的《美国女作家作品选》和《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及其理论进行了系统性的译介。1986 年翻译出版的波伏娃所著的《第二性》,是女性主义批评萌生时期一件特别值得关注的事件,对国内女性文学的创作与批评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之后,译介工作更加活跃,形成了一种浓郁的理论氛围,权威性的理论刊物也加强了对女性主义批评的介绍。玛丽·伊格尔顿编的《女权主义文学理论》在国内被翻译出版,这部集子是在国内面世的第一部西方女性批评文集,汇集了 1929 年至 1986 年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权威性论述,或许它能成为中国读者了解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入门之作。在这种学术氛围中,张京媛、王宁、王逢振、孟悦、叶舒宪等人相继加入到对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研究成果的译介和引进的队伍中来。然而,理论的引进介绍只能提供一种话语的可能性,国内学者的批评实践才能使这种话语方式活跃起来,新时期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论与实践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二、新时期中国女性主义批评之特色
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在重新认识和挖掘女性创作传统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女性的文学存在及其价值作出新的评价,赋予其应有的文学史地位,其中包括对古代女作家创作的述介,而更重要的是对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创作的重新审视。在对 20 世纪女性文学所进行的梳理工作中,对现代女作家及其创作的研究成绩最为显著。其中有的女作家在以往的文学史上虽被及,但因囿于传统思想框架,研究未能充分展开,新时期以来相关方面的探讨大为深入,如对庐隐、丁玲、萧红等现代女性文学史上重要女作家及其创作的研究。更多的是一些曾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处于文学史边缘的女性作家,近年来得以进入研究视野,如陈衡哲、林徽因、罗淑、沉樱等。其次,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研究中国 20 世纪女性文学史,研究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拓展了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视野,在摆脱男权意识统治下的文学史写作传统中突出了女性文学的新视域与新风貌。80年代中后期开始,具有女性主义色彩的批评进入文学史的写作,如上述所论及的林丹娅、戴锦华等人对女性写作的史的梳理,但这在当时还只是一种个人的研究活动,毕竟这种具有女性主义立场和性别视角的研究,对中国学界来说还十分陌生,它的研究有效性受到质疑。除此,一些批评家还注意到了中国与西方女性主义的差异问题,她们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注入了对性别意识与民族环境、民族意识的考察。陈红的《反抗与困境—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研究了近 20 年来女性主义批评如何传入中国大陆,如何与整个大陆的批评思潮融合及其有效性的问题。陈志红关注的不是“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而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并且清醒地注意到这个命题的开放性和动态感。三、 选题之意义与创新
女性写作在 20 世纪 90 年代异军突起,并且出现了陈染、林白等一批女性作家,她们的作品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女性主义批评家针对中国本土女性作家进行了批评与研究。正是由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取得的令人注目的研究实绩,女性主义的概念梳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轨迹作为具有意义的个案,成为学界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考虑到对女性主义批评方法的研究文章较多,一些明显的演进轨迹已有论著对此有过详细论述,而专门针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整体研究的论文还不多见,因此本文将整个 90 年代中国的女性主义批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女性主义批评兴起的文化语境的探悉,再考察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来源以及与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横向及纵向的对比,由此深入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的内部,以期为行进中的女性主义批评提供富有阐释性的话语资源。
目 录
引 言 …………………………………………………………………………… 1
第一章:90 年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起的文化语境 ……………………… 5
第一节:文学及审美形态的多元化…………………………………………… 5
一、新时期文学的多元性…………………………………………………… 5
二、审美形态的多元性 ………………………………………………………… 7
第二节:回到日常生活和个人化写作 ……………………………………… 9
一、日常生活回归之前 ………………………………………………………… 10
二、回归日常生活 ……………………………………………………………… 11
三、个人化写作 …………………………………………………………………… 14
第三节:60 后女性作家的成长与写作………………………………………… 16
一、时代背景对 60 后女作家创作的影响 ………………………………… 16
第二章:西方女性主义批评观照下的 90 年代中国女性主义批评 …………… 19
第一节:西方女权主义简论 ……………………………………………………… 19
一、多元性和开放性 ……………………………………………………………… 19
二、共性和差异 ……………………………………………………………………… 20
第二节: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 22
一、妇女形象批评 ………………………………………………………………… 22
二、“阅读女性”式的批评 ………………………………………………………… 26
第三章:90 年代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的开拓与困境……………………………………31
第一节:他人的酒杯 ………………………………………………………………… 31
一、“理论风暴”中的一个经验孤儿 ……………………………………………… 31
二、“拿来主义”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 32
第二节:建构与困境 ………………………………………………………………… 35
一、解构男性中心主义 ………………………………………………… 35
二、重建女性文学史 ………………………………………………………………… 36
三、女性文化与女性主义诗学 ………………………………………………………37
四、女性主义批评本土化进程中的困境 …………………………………………37
.....................................
结 语
经过 20 多年不停的理论探索,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们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首先,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十几年来的不懈努力,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在批评的领域里产生了稳定而持久的反响,并且深入到中国的文学现实,形成了对女性文学的有效解读。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生成和发育的过程中,吸吮的几乎是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相同的乳汁,在理论资源、理论框架、话语方式上,更多地采取了一种横向移植的方式。但是,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也并不因此就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复制品。在移植的过程中,有的成分被保存下来了,有的成分受到改造,还有一些新的成分被渗入进去,这才形成了中国自己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批评家们在对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翻译与理解中,对于女性主义文学的概念、内涵、特征等有了十分深入的研究,奠定和拓展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的批评理论提供了从方法论到文艺思维的新启示,使中国与世界国一道感受 20 世纪文艺学和美学所处的方法变革的大文化语境,对本体命运进行反思,对人与世界的关系重新解读。其次,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研究中国 20 世性文学史,研究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拓展了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视野,在摆脱男权意识统治下的文学史写作传统中,突出了女性文学的新视域与新风貌。80 年代中后期开始,具有女性主义色彩的批评进入文学史的写作,如上述所论及的林丹娅、戴锦华等人对女性写作史的梳理,但这在当时还只是一种个人的研究活动,毕竟这种具有女性主义立场和性别视角的研究,对中国学界来说还十分陌生,它的研究有效性受到质疑。进人 90 年代后,这种情况已大为改观。不仅女性批评家们可以比较娴熟地使用女性批评的研究方法和视角,而且不少男性批评家也开始在自己的研究中引入性别视角。虽然从文论发展的角度看,性别视角并非女性主义批评的专用品,但它被引入中国文学批评与研究,则可说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传播之功。而且,更值得注意的以外,在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的专著中,也辟有专节研究当代文学中的女性写作问题。女性文学的研究逐步从文学研究中凸显出来。批评家自觉地把它作为中国女性文学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虽然是资料性的介绍,但是对曾经被忽略的女性文学给予了应有的重视和“史”的观照。女性文学开始作为一个分支载入文学史册。
参考文献
[1] 蔡祥《日常生活的诗意消解》[M].学林出版社,1994 年版.
[2] 陈染《私人生活》[M].作家出版社, 1996 年版.
[3] 陈涌《萧也牧创作的一些倾向》[ J ]《人民日报》.1957 年 6 月 10日.
[4]陈晓明《无法深化的自我与现实——近期小说的审美意识流向》[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5 期.
[5] 陈晓明《勉强的解放后新时期女性小说概论》[J].《当代作家评论》1994 年第 3 期.
[6] 陈志红《他人的酒杯——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阅读札记》[J].当代作家评论》.1999 年第 2 期.P68.
[7] 福柯《尼采·系谱学·历史》.转引自汪民安等主编《福柯的面孔》[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