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黄溍与元代各学风之关系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的时期,以蒙古灭金(1234 年)为起点,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国家,也正是由于少数民族对汉族的统治,许多汉人在思想上有着反抗的情绪,他们不参与时政,寄情于山水,这也使得元代的文学创作观念较宋发表生了很大的改变。元代的文学创作并不是一个鼎盛的时期,但却是宋明两代的文学的过渡时期,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元代恢复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不同民族在磨合中相互融合,佛学、理学等均盛极一时,而黄溍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文人,这也使得他的文学思想受到了很大的时代影响。
一、理学对黄溍的影响
理学,最早由北宋周敦颐提出,后又经过程颢、程颐的加工与完善,在南宋朱熹时期达到顶峰。理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统治者所服务的,它把封建地主君王的利益放在了首位,制定出一系列的道德约束,并将其神圣化,甚至上升到天理,进而用这些理论来约束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使其在固定的模式之下为统治者服务。因此,“时君世主,欲复天德王道之治,必来此取法矣”。虽然理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却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的。在宋代,尤其是在南宋,以“朱陆之争”为代表,由如何获得天理的方法而争论不休,再到“无极而太极”之争,正如黄溍在《送慈溪沈教论诗序》中所说:“临川陆氏与朱氏,并以性理为学,而其为说,莫適相通。虽鹅湖之会,终不能挈而合之也。”《元朝史》中评价到:“所谓朱的格物穷理,虽称‘支离’烦躁,使人‘颓情委靡’,但有‘笃实’ ‘深邃’之功,陆的直求本心,虽称‘谈空说妙’,无‘致知之功’,但有‘简易’直截之心”,两者各自特点不一,利弊共存。到了元代,文人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逐渐将二者的观点相互融合。与此同时,理学在元代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首次被奉为官学。但是元代对待理学的态度与宋代不同,宋人推崇理学,而盲目的排斥文学创作,以致对宋代文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不利于文学的自由发展,元代看到了这一弊端,为了更好地为统治者服务,元人将理学与文学放在了同等的地位。..................
........................
第二章 黄溍的文学思想
黄溍作为元代的代表作家,他的文学思想也不断的通过作品表现出来,并且影响着时代的文学趋势。归纳他的文学思想,主要分为对文与道关系的认识,以及对“养气”和“师心”的见解中得以体现。
一、黄溍论文道合一
从古至今,“文”与“道”一直是思想界与学术界争论的话题。首先,是对两者含义的探讨,随之而来的,便是对两者关系的不断研究,“文”与“道”到底孰轻孰重,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达到为统治者服务的目的,“文以载道”、“文以致用”、“作文害道”以及“文道合一”等观点不断地涌出,这些变化既代表着学术的逐渐深入,同时也影响着各个时代的不同文风。
“文”与“道”的关系发展到宋代,重道轻文的思想已经发展到了顶峰,但并不是所有的文人都是如此的极端,也有部分文人较为大度,重新审视了“文”与“道”之间的关系。这里较为典型的有朱熹、吕祖谦和叶适等人。朱熹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继承了周敦颐和二程的思想,但却有自己的发挥。朱熹在《朱子语类》中提到:“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三代圣贤文章,皆从此心写出,文便是道。”“道”是根本,“文”是枝叶,朱熹对文与道的关系深受理学家的影响,但是他在《读唐志》中又提到了:“欧阳子知政事礼乐之不可不出乎一,而未知道德文章之尤不可使出于二也。古之圣贤,初岂有意学为如是之文哉。有是实于中,则必有是文于外。如天有是气,则必有日月星辰之光辉。地有是形,则必有山川草木之行列。圣贤之心,既有是精明纯粹之实,以旁薄充塞乎内,则其著见于外者,亦必自然条理分明,光耀发越,而不可掩。盖不必托于言语,著于简册,而后谓之文。”朱熹在这里指出,“道”与“文”不可以出于二,两者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正如天上有气的存在,必然会外显为日月星辰的光耀,地上有行状的存在,那是因为有山川草木排列的原因,而圣贤在道德上的深层的意思,也必将通过语言而记录下来,那么这便是“文”。朱熹虽然重道轻文,但是他却提出了“文”与“道”不可分割的理论,这也是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文”的地位,而不是盲目的排斥“文”的存在。这种观念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彰显了其大度的文学精神,是一种进步的言论。同样,吕祖谦也提到了:“大凡有本则有文。夫人之须不离于颐颔,文生于本,无本之文则不足贵。”....................
.................
第一章 黄溍与元代各学风之关系..................................................... 3
一、理学对黄溍的影响 ..................................................................... 3
二、佛学对黄溍的影响 ..................................................................... 5
三、婺州学风对黄溍的影响 ............................................................. 7
第二章 黄溍的文学思想 ..................................................................... 9
一、黄溍论文道合一 ......................................................................... 9
二、黄溍论“养气” ....................................................................... 13
三、黄溍论“师心” ....................................................................... 16
第三章 黄溍文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18
一、 黄溍文学思想的传承 ............................................................. 18
二、黄溍文学创作对后世的影响 ................................................... 26
结 语
综上所述,黄溍作为元代婺州学术的代表,他将理学、气学、心学以及佛学等众多学派思想融合在一起,体现在其作品中便是在一定的道德约束下,进行源自内心的创作。黄溍提倡的文学创作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抒发个人的情感,既不是刻意模仿前人的文章,也不是为了创作而进行的华丽词语的堆叠,必须是符合时代背景的,并且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这样的作品才是有意义的创作,避免了两种极端。黄溍在其作品中所体现的文风,同样也继承了苏轼的旷达与欧阳修的平易,他将金钱、名利以及生老病死的自然现象都看得很淡,不会为了追求这些而束缚自己的性情与行为,而在其作品中,黄溍所选取的描写对象也都是通俗易见的,没有惊天地般的宏伟景物,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他从细节出发,用平和易懂的语言,将自己对各种学术的理解融合于作品之中,这也正是黄溍创作的特色之所在。
黄溍的这种融合众家学术思想的创作倾向,在元代,既是一种时代的特征,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后世文人的创作取向,可以说,对黄溍的研究,不仅对元代的文学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对整个中国文学的传承来说,也是具有很大意义的。
黄溍文学思想探究论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黄溍,元代学风,文学思想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