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现实主义文学批评在新疆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时代的影响
现实主义文学批评在1978年改革开放至2008年这段时期里一直是新疆文学批评的主流,一是因为国内时代背景的影响,二是缘于文学环境的影响。文学环境的形成又是受制于时代背景的,因而要分析现实主义文学批评在新疆形成的原因,首先要梳理时代背景以及时代背景影响下文学环境的变化。
中国的文学批评自先秦时期就是侧重现实的,从儒家尊师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说到唐代白居易继承了汉乐府“缘情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后在《与元九书》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艺理论,再到宋代周敦颐的“文以载道”说以及清朝顾炎武提倡的“经世致用”思想,无一不是注重现实,重视文学功用性的。
新文学初期的“人生派”提倡现实主义文学,茅盾作为其中的代表批评家,提倡批评要“表现人生与指导人生”,他的批评标准借鉴了法国文艺理论家泰纳的理论,认为“泰纳从实证的立场出发,提出文学研究与批评须注意决定文学形成的三因素,即种族、环境与时代的因素,这必然导致重视写实的、社会学的文学观,进而为文学制定一种可以认识与改造社会的功用。”“被称为‘人生派’的文学研究会作家群大致都是赞成‘文学为人生’这一宗旨的,这几乎成了20年代前期现实主义文学主潮的理论共识。”这种重视写实的、社会学的文学观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的中国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艺界推崇苏俄文论的现实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战时文学的创作标准。在一片高呼声中文艺界把现实主义文艺推向了无人能敌的正统地位,于是“现实主义”成为对作家作品的肯定,成了“真实性”,“人民性”和“进步性”的代名词,这直接导致了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斗争成为了文学史的中心,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了五六十年代、十七年文学时期。
文革时期的文学创作和批评将文学的社会功用性置于首位,文学成为了政治的传声筒,在一定程度上沦为了方法和手段。.................
.....................
第二章 新疆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及特点
中国现当代的文学批评,长期以来受马列文论的文艺理论影响较深,作为批评标准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在很长一段时期里占据着主导地位。无论是文学创作热情高涨的年代还是文学被边缘化而文学性弥漫的时代,在新疆谈文学是绕不开现实主义的,它是既古老又年轻的,但古老并不代表陈旧,年轻也不意味着肤浅,它经受住了时代变迁的考验而屹立不倒,充分证明了其可行性和适用性,又因理论的不断丰富而具备了真正意义上的与时俱进,是长青而又富有生命力的。
一、批评主体与客体的流变
1、批评主体的特点
批评家作为批评的主体,把握批评的趋向,制定批评的标准,选择批评的言说方式,对批评家身份的演变和转移进行研究的意义和目的在于力求更客观而准确地把握批评活动的特点。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间,新疆文艺界的批评家队伍的变化是明显的,这种变化是与时代的现代化进程相伴相生的,因而这一节笔者以时代的分期来归纳批评家在不同时期身份转变的特点。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前中后三期的分法并不非常明确和标准,文学毕竟不是自然科学,无法用圆规和标尺测量,本节暂以每十年作为一个分期,以期通过对主流导向的分析把握其整体特点。
(1)前期——外来者+两栖性
八十年代,这一时期的批评家队伍呈现出“外来者”和“两栖性”的特点。① 外来者“分配”和“支边”对上个世纪的中国而言绝对是组关键词,对于新疆这个多民族地区而言,上世纪六十年代的 “支边” 带来了科技和文化的支援,这对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从地理空间的迁移来看,“分配”和“支边”来疆的人是新疆的“外地移民”,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看,他们是新疆的 “陌生人”。 然而,这些“外来者”中有很多进疆后充当了当时新疆为数不多的高校和文艺部门的生力军;从意识形态来看,这种迁徙是东部向西部的人才输引;就文化影响来看这是汉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入。新疆的汉语文学批评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起步,发展是艰难而孤独的,就如《新疆改革开放三十年》里所说“新疆的汉语文学批评可以说是从‘零’开始的一部‘西部拓荒史’。”
陈柏中、丁子人、雷茂奎、周政保等老一辈文艺工作者或因分配或被支边在新疆生活工作多年,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从外来到本土的心理和文化适应的过程。他们当中有些是文学编辑,有些从事教学工作,还有些在政府文艺部门就职,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是新疆文艺领域的中流砥柱,对新疆的文学批评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
.....................
第一章 现实主义文学批评在新疆形成的原因分析.......................4
一、时代的影响.....................................................................................4
二、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联系.............................................................6
第二章 新疆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及特点..........................................9
一、批评主体与客体的流变.................................................................9
二、批评方法的分类及特点...................................................................15
第三章 新疆现实主义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25
一、问题的梳理.........................................................................................25
二、尝试性的建议..................................................................................30
结 语
新疆的文学批评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特点基本上一致,都明确指向作品,尤以介绍作品内容和背景为主,或把民汉关系放在中心,这种“过实”的方式从革命战争时期到建国后再到改革开放一直到现在,似乎一直占据着新疆文学批评的主流。“题材决定论” 成为评价一部作品是否优秀的标准,这种判断标准在一定的程度上不仅未体现出作品的民族性和个性所在,而且大大损减了作品的光彩。文学批评总是与文学创作相伴相行的,在文学创作多元化的今天,文学批评亦亟需创新,因而我们要转变视角,从作品的文化观念和叙事方式出发,重点放在审美意识、民族性格和民族心态上,并考究当下的文学发展与以往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关系,叙事张力等更为重要的因素,然后根据这些方面开展批评活动。新疆的文学发展一直是偏于传统的,然而文学是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并不断嬗变的,作为新疆文学批评主流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是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的,任何批评最终都要到文学实践当中检验,这是理论与实践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只有符合时发表展的才会被选择,否则便面临淘汰。
对待文学,我们不如戒去浮躁,深入生活,再作的平实一点。不管你所写的是什么,只有实现了审美意义上的思考与开拓,艺术的生命才可能苏醒、萌发与活跃起来,文学创作和批评的目的均在于此。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社会历史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