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
(一) 选题意义
“非遗类”纪录片是眼下比较热门的一类纪录片选题,它将不为人所熟知的传统技艺和民俗活动带向大众视野,为大众普及知识、开阔眼界,更用影像唤醒了人们的保护传承意识。对于“活性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非遗类”纪录片是一种“活动”的保存方式,是一种文化交流,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增强民族认同感的精神产品。纪录片《最后的坚守》和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才确立了其选题。
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升温,优秀的“非遗类”纪录片涌现不少,如《非遗传人·在中国》、《守望》、《昆曲六百年》、《生命的礼仪》等,这些主流媒体制作拍摄的纪录片记录留档了成功申请非遗名录的代表作品和传人,一定程度上守住了中国文化的灵魂家园。但是,在民间,依旧有很多不为人所知的传统绝活绝技散落在山沟村屯中,它们传播范围小,保护意识也较薄弱。由于地域、语言、成本等限制,主流媒体难以做到“面面俱到”,所以更需要社会独立纪录片导演和民间DV爱好者这样的民间团体去发掘和保护。
《最后的坚守》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而选题拍摄的。片中主角祝昌伟是一位做木偶戏的老人,他在申请非遗失败以后,决心建立自己的木偶档案,用文字形式记录了毕生所唱的木偶折子和正本。但是他一直苦于找不到人能为其木偶留下影像资料。笔者的偶然出现正好还了81岁老人的心愿,也为其 200多年的木偶留下了宝贵的影像,笔者觉得,这样的一次纪录片尝试,非常有意义。
而本文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学习优秀的非遗作品,通过与众多纪录片的比较寻找到共性和个性,挖掘在影像记录非物质文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非遗类纪录片的创作做一个梳理。
(二)文献综述
1、对“非遗类”纪录片的研究
目前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审美主体而拍摄的影像已不胜枚举,包括电影、微电影、纪录片、电视专题片、电视新闻节目等。纪录片对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形象生动富有现场感,并且比其他影片更具真实性。如何让纪录片这一影像更好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马晓亮的《利用纪录片保护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研究》对我国“非遗类”纪录片的现状和此类纪录片在创作过程中的编导策略、叙事方式做了整理。林厦丽的《非遗题材纪录片的美学审视》则从美学角度出发,例举了纪录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美”的保护传播。陈敏南的《非遗题材纪录影片的叙事策略》在符合纪录影片艺术特性的基础上从叙事理念、叙事结构、叙事方法出发给予影片“非遗”的基因。浙江师范大学的周良兵《促进DV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策略研究》则希望抓住学生和网民这一社会群体的力量,自制DV纪录片为我国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影像帮助。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非遗”类纪录片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其内容
1、非物质文化遗产武义木偶概述
木偶戏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戏剧这一大门类,分为:托棍木偶、杖头木偶、提线木偶、布袋木偶、铁枝木偶五个小类目,戏曲表现形式为由艺人操作木偶演唱表演故事。武义木偶属于提线木偶的一种,2006年被列为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分为殿下畈木偶和山下鲍木偶两个分支。
笔者毕业设计《最后的坚守》中主角是武义陶村木偶传承人祝昌伟。祝昌伟世代居住在武义县桃源镇陶村,按地理位置划分,他的木偶属于武义木偶,按木偶的演唱剧目看,祝昌伟的木偶与武义木偶一样剧目曲牌均出自婺剧。虽然祝昌伟并没有被评为武义木偶非遗传承代表人,但是他的木偶却也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特色。据祝昌伟本人口述和陶村村民证实,祝昌伟的木偶由村中老艺人传承所得,至今200多年历史。
祝昌伟的木偶至今保留32个,包括生旦净丑和妖神走兽,一般有 15-16 根提线组成。其中,龙、蛇、狗、虎等动物较为简单,一般只有 4-6 根提线。部分木偶嘴巴、眼睛能动,可做换武器、脱衣服等高难度动作。
祝昌伟15 岁参加陶村翻身剧团宣传队,20 岁在陶村农村婺剧团演老生角色,并兼任技术演艺的团长,一直表演婺剧至40岁后开始做木偶戏前台。祝昌伟做木偶戏40多年,由于年轻时候丰富的婺剧经验,他的基本功扎实,唱腔技艺精湛,其唱腔一般都是婺剧里的老调,如芦花、西皮、流水、二凡等。此外他的松阳高腔非常古老,至今已鲜有人会唱,在其他木偶剧团中更是少见。至今,祝昌伟能演16本传统婺剧折子戏和20个正本。《夫人传》是目前陶村木偶剧团仅存的松阳高腔剧本,整本戏可以唱6天7夜。此外,祝昌伟老人 81岁高寿却一直坚持将自己记忆中的剧本一点一点用文字记录下来,还成功培养了孙子祝毓潇继承他的衣钵,为他的木偶留下了希望。
(二)“非遗类”纪录片
1、“非遗类”纪录片的概念和分类
纪录片鼻祖格里尔逊“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是对纪录片最早的定义,后来怀斯曼认为“非虚构性的影片”就是纪录片。在《电影术语词典》一书中这样解释纪录片:“纪录片,纪录影片,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吸引人的、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是从现实生活汲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来增进作品的感染力”。这些纪录片的定义都有一个共识:非虚构、观点。换言之,创作者在追求非虚构的“底线”和真实再现的“渐近线”这两条线之外,不管是哪个类别的纪录片,它都显性或隐性地包含着创作者某一政治意识形态、影视市场、艺术驱动和审美等的目的。
虽然,至今学术界对“非遗类”纪录片没有一个官方的界定,但是以“非遗”为题材的纪录片却因为非遗保护的契机,已经遍地开花,并逐年增多。有学者认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审美对象,以展示非遗美学特征为目的,以声画合一的媒体语言为手段的影视纪录片就能被称为“非遗类”纪录片。非遗类纪录片在追求非虚构和观点的同时有其更明确的目的性。那就是记录、保存这些非物质文化,进而传播它,甚至有目的的去挖掘传承它,让其文化的生命延续的更持久。因为纪录片的影像记录和展示功能赋予了非遗类纪录片去完成这一使命。
当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纪录片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不加任何阐释,以真实、旁观的态度记录的影像;一类是依靠制作者的判断有选择地取舍素材,讲故事,有冲突,并对故事加以分析阐释的影片;一类是基于文化奇观和戏剧冲突,满足观众猎奇的商业模式影片。
第一类“非遗类”纪录片多见于互联网中网民个体在生活和游玩途中不经意的发现后用家庭小DV、手机、iPad等具有视频录制功能的设备随意录制而得。这些影像往往以民俗、民间技艺的活动时间为顺序,没有解说,不经剪辑,以碎片化形式展示某一民俗的知识内容,缺少必要的文化背景和更深层次的挖掘。这类纪录片更接近于影像素材,或民族志纪录片。
第二类纪录片来自独立导演,他们不受任何组织、机构、商业的限制,又有完善的纪录片知识体系及文化底蕴,以自己的偏好选择题材拍摄。他们更多的是从人和社会的角度来阐释这些人类文化。比如:陶艺大家李见深先生创作的《小塔则》;诗人鬼叔中先生导演的《玉扣纸》,《砻谷纪》,《老族谱》;纪录片导演郝跃骏先生的《最后的马帮》等。他们均以纪录片的方式对古老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抢救性的搜寻拍摄。这些独立纪录片比电视台专题片更多地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传统技艺,又能看出对素材和故事的精心挑选。
第三类纪录片则来自于官方电视台。CCTV及各省级电视台近年来对重要的“非遗类”项目进行了高清纪录片的拍摄工作。这一类的纪录片更类似于电视专题片,有着完整的脚本脉络和戏剧冲突,更注重商业化的运作。如: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生命的礼仪》、《留住手艺》;天津卫视的《龙井茶》;江苏常熟电视台的《红木雕刻显技艺》等。
三、优秀“非遗类”纪录片《昆曲六百年》的学习与启示 ..................... 6
(一)主题的提炼 ....................7
(二)交响乐式的内容表现 ...................7
四、非遗类纪录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作用及面临的问题 .............9
(一)纪录片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作用 ........... 9
五、毕业设计《最后的坚守》创作心得 ............ 14
(一)主题的设计 ............14
五、毕业设计《最后的坚守》创作心得
“只有拍到人的最本色的表情和动作,才可称之为真正的的纪录片。”1笔者在整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采用客观式的记录手法,在设备上使用一台Sony EX1R捕捉叙事镜头,同时使用一台尼康D610来抓取细节,以保证得到本真的表情动作的同时做到尽量不干涉拍摄对象。一部观众爱看的纪录片对讲故事有着极高的要求。希拉·柯伦·伯纳德在《纪录片也要讲故事》一书中说过“富有感染力的人物、强大的戏剧张力以及一个让人信服的结局是讲故事吸引人的关键所在。”2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我详细撰写了采访提纲,通过对祝昌伟本人,祝昌伟孙子,和村民的采访,力求先对非遗传承人祝昌伟有一个立体全面的认知,再挖掘其中的真实故事。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从前期策划到拍摄,到剪辑成片,共历时 5个月,拍摄素材245G,工种分配如下:
(一)主题的设计
一部好的纪录片,要求创作者对主题的立意,影片的结构,画面的拍摄,解说词的撰写,音乐的选择等多方面融汇。纪录片拍摄不可能事先有剧本,主人公也不是演员,要拍出真实自然的纪录片不能像新闻那样简单,更不可能去导演和摆拍。那么既然纪录片是真实的记录又何来设计呢?这里的设计不是导演去指使主人公做什么动作说什么话,而是对主题的把握和故事的取舍。
六、总结
《最后的坚守》是我在研究生阶段对独立纪录片的一次新的尝试。除拍摄由我与另一名伙伴两人完成外,策划,撰稿,剪辑,后期都由我一人完成。工作量庞大,历时5个月之久。在策划阶段,笔者的主要工作是检索各类关于非遗和木偶的文字资料及影像视频,寻找以往媒体所关注的非遗故事。去年十月,我在只知村屯名字的情况下贸贸然一人冲向了金华武义的山村陶村。在村民的帮助下找到了故事的主角祝昌伟,对他和村民进行了采访。又于去年12月在丽水的一个山村里找到了当时正在演婺剧的祝昌伟的孙子祝毓潇,就木偶的传承、爷爷的非遗梦和祝毓潇的婺戏生活进行采访拍摄。所有优秀的纪录片都是在深入的挖掘中寻找到耐人寻味的故事的。在今年3月的再次去往陶村的拍摄中,我才真正地深入了解了祝昌伟老人和他的故事,也让他在镜头面前更加真实和自然。于是,我及时调整了片子的结构和主题。祝昌伟老人还在为自己的非遗梦努力,这部影片也自然不会是故事的结尾,我将和他一起为木偶的保护传承做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这不是我第一次独立制作纪录片,在整个拍摄制作过程中,我碰到了许多困难,也学到了很多。我深知自己作为一名非纪录片专业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所存在的局限性,并会在今后的道路上去努力学习补充。我深爱纪录片,这部纪录片不是我的第一部,也将不会是我的最后一部。
参考文献(略)
浅谈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影像记忆与文化表达——以毕业设计《最后的坚守》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浅谈,非遗,题材,纪录片,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