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生产理论下网络舆论的产生原因及消除策略探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9554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文献综述
在 2003 年的孙志刚事件中,网络民意的冲击使国家最终废止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2007 年的重庆征地拆迁“钉子户”事件,网民形成的强大网络舆论引起了人们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检视与思考,同时促成了人们探讨如何界定“公共利益”、“个人物权”以及如何协调平衡各方利益诉求这类一般性问题,也促成了《物权法》的颁布;2007 年的厦门 PX 事件,通过网络的作用,民众成功地改变了政府的公共政策;2009 年的南京“天价烟”事件,因抽“天价烟”而被网民曝光、后接受调查的房产局长周久耕最终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没收财产人民币一百二十万元;2011 年的“独立候选人”更是通过微博参选人大代表,互联网开始成为公民竞选政治职务的工具 。2011 年 7 月 12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指出:网络舆论已成为一股重要的“主流”建设性力量。据对中国 210 起重大舆论事件的研究,网络舆论在近七成(67%)的事件中起到了推动政府解决问题的正面积极作用。截至 2011 年 12 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 5 亿,达到 5.13 亿。报告中提到,互联网普及率较 2010 年提升 4 个百分点,相比 2007 年以来平均每年 6 个百分点的提升,增长速度有所回落。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网站数在 2011 年下半年实现止跌,并快速回升。1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另一个实现天地,这个舆论平台改变了以往媒体和政府掌握的舆论场,让普通受众也参加到网络舆论的传播中来。网络正在逐渐改变中国,改变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参政方式。网络舆论的影响是巨大且不可估量的,它的影响也并非都是正面的,其中也伴随着网络舆论暴力,人肉搜索等侵犯人权的事情。

第三节 研究意义、创新点和方法
网络舆论的形成、发展和消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首先,这是媒体、政府、网民三方面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三个方面在整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随着网络舆论的发展而产生变化。其次,网络舆论的形成、发展以及消解是个多向循环的过程,不是一次作用就能够形成或者消解网络舆论的影响的,通过各要素的作用,网络舆论的形成或者消解需要来回往复很多次。现在学界对于网络舆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网络舆论本身的各要素上,如网络舆论的概念、网络舆论特征、网络舆论形成、网络舆论主体、网络舆论客体、网络舆论功能,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监督方面,目前的网络舆论研究大多选取了网络舆论的一个侧面来进行研究,对网络舆论的形成、发展、消解整个过程研究的并不多。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民的不断增加,网络舆论在社会舆论中所占的比重和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对网络舆论的监督和引导将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职责,也不是政府一个环节所能完全操控的。如何发挥网络舆论的正面作用已经不是政府一家的责任,而是每个参与网络舆论生产的要素所共同担负的责任。只有理清政府、媒体、网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方式,才能够更好更自然的促进我国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

第二章 媒介生产与网络传播

第一节 “媒介生产”:概念和内涵
“生产”是指人类从事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和过程,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和人自身的生育,亦称社会生产。狭义生产仅指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和过程。4传媒经济学引入了传统经济学中的“生产”这一概念,将之放入媒介运作的这个环境中,从而得到了媒介生产这个词。但传媒经济学没有对这个词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该词的重点仍然在传统经济学的“生产”上,并作为一个既定的存在被使用。传媒经济学一般不独立地解释“媒介生产”,媒介生产总是和成本联系在一起的,它讨论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和长短期的生产和成本。同时生产与消费又是一对相对照的概念,讲到生产必然就有消费,需求和供给是市场规律中永恒的存在。当下,数字化信息技术促进了媒介融合和产业融合。在媒介这个大环境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界限逐渐模糊。媒介生产已经不再是一个单项的一次性过程,需求和供给、生产和成本也不是那么一目了然,简单的“生产”已然不能够完全说明“媒介生产”这个不再单纯的过程。为了使“媒介生产”这个概念更加贴近现今传媒,本文将引入新闻传播学中的相关知识对“媒介生产”这个概念进行适当的拓展和细化。

目录

第三章 媒介生产中的网络舆论生成、发展和消解 ——以“郭美美事件”为例....23
第一节 “郭美美事件”概况以及研究说明...........................................................23
第二节 “郭美美事件”与网络舆论生成中的媒介生产.......................................27
第三节 “郭美美事件”与网络舆论发展中的媒介生产.......................................31
第四节 “郭美美事件”与网络舆论消解中的媒介生产.......................................37
小 结 现阶段我国网络舆论中的媒介生产.........................................................40
第四章 网络舆论中的媒介生产优化策略......................................................................42
第一节 现阶段我国网络舆论中的媒介生产模式...................................................42
第二节 现阶段我国媒介生产模式的优化策略.......................................................43
····································································································

结论

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互联网只是提供了一个信息传播的有效窗口,网民可以相对自由的抒发自己的见解,发泄情绪,是社会的一个很好的解压阀。互联网作为一种重要的“补偿性”媒体,可能成为普通公民打破官方信息及话语垄断的唯一出口,成为众多话语和力量的博弈场所,当然这也使社会舆论显得更加纷繁复杂。
弄清楚媒介生产的具体运作有助于引导我国网络舆论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从简单粗暴的“堵”到积极的回应,从偏向一方到尽量保持客观,从一味的感情打头到积极反思,无论是政府、媒体还是网民,都应朝着更好的方向努力。但应该客观看到,目前政府、媒介公信力下降,部分网民素质低下这些不利因素仍然在困扰着我国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政府、媒体、网民三方面都应有整体提升,才能使公共舆论处于合理状态。政府的信息应更加透明公开,媒体应注意平衡报道,网民也应提高媒介素养增强自身的判断力,如此才能使我国网络舆论生态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