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随着近三十年的不断发展完善,农民工研究在总体上也呈现出由寡到多,由宏观转向微观,由单一学科向多侧面发展的趋势,日渐蔓延至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人口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在论文方面,通过检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词为“农民工”,检索项为“题名”,检索时段为 1979—2012.1),发现自 1982 年始,学术界关于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文献已达 19304 条。“农民工”一词也最早出现在 1984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通讯》中,因这一称谓比较准确、简洁、且符合我国国情,所以约定俗成被广泛引用。1987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曾对全国11个省222个村26993名异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进行调查2,这是学术界第一次对农民工进行大规模量化统计。马侠的《当代中国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大迁移》3和李梦白等人所著的《流动人口对大城市发展的影响及对策》4,可能是国内最早的研究进城民工的专著,这两项研究都主要是从人口学的角度进行。
第二章 研究框架
2.1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产生背景
农民工问题是中国社会改革和发展中的衍生物,它伴随着 20 世纪 80 年代的第一次“民工潮”出现,至今已经有 30 余年的历史。从 1978 年改革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粮食流通体制等改革,使农民进城就业成为可能。1984 年以前的改革初期,中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乡镇企业,其主要特点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这被誉为中国式的独特的城市化道路。1984 年,国家放宽了对农民进城的限制,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到城市落户,从此拉开了农民大规模进城务工经商的序幕。为了进入较之农业收入高的城市二、三部门就业,众多富有胆识的农民在城乡差别巨大、工业化未曾实现社会背景下涌入城市。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到 2010 年,全国农民工的总量已逾 2.4 亿,46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阶层。他们一方面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另一方面也因其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差、总处于社会底层、无法融入城市,从而滋生出许多理论和现实都不可回避的问题。
而今国家提出的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传统农民工问题在新阶段的延续、体现和发展。与传统农民工不同,新生代农民工普遍缺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经历,在更低的年龄阶段便外出务工,受教育水平提高,成长经历与城市同龄人趋同。这样的特征使他们对工作和生活有更高的、不同的要求,个人需要层次也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虽然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和生活环境相对传统农民工有了很大改善。但在城乡二元社会体制没有彻底打破之前,他们与传统农民工有着类似的社会境遇,面临一些共同的基本社会问题。他们更不甘于承受旧有工业化道路中对农民的剥夺,有继续学习和融城的强烈愿望,同时年轻人对情感、精神的强烈需求也不能很好地得到满足。总之,他们的出现对解决农民工问题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
目录
第三章 定量分析......................................................................................................14
3.1 报道数量跟随政策与热点 ..........................................................................................14
3.2 报道版别集中农村与民生 ..........................................................................................15
3.3 报道字数多为中长篇文章 ..........................................................................................16
3.4 话语体裁涵盖所有类型 ............................................................................................17
第四章 定性研究......................................................................................................24
4.1 《人民日报》关于农民工报道的历史追溯 ............................................................................24
4.2 《人民日报》关于新生代农民工报道的话语模式 ......................................................................30
4.3 案例分析:《人民日报》对富士康连续坠楼案的报道 ................................................................. 35
························································
结论
在现代社会里,各种社会力量都争相通过媒介,为公众提供各种关于社会现实的定义。他们巧立名目、建构意义,谋取公众的共识后便推动现实向有利于命名者的方向转变。比如农民工的命名,便是由上层确定后再通过媒介播散,却与该群体自身毫无关联。这个名称擅自把一个群体从原有身份中剖离,并把他们的职业类型与身份标记连接在一起,深深打上了政治和社会权利不平等的烙印,也成为笼罩在几代外出务工者头上的阴影。不得不说,在类似于此的意义演进中,大众媒体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个良好的社会建立在事实和观点的自由畅通之上,媒体作为公共话语的建构者和最重要的信息通道,必须为此要付出行动。但是,观乎新生代农民工目前的传播状况,多数媒介都屈从在政治权力或资本逻辑的驱使下,自觉或不自觉的剥夺了年轻打工者的媒介接近权,让他们总成为被叙述的他者,或被党报信手拈来图解政策,或由都市报肆意泼墨以飨读者。真正不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群体,重视他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诉求,致力于拓展他们自主表达空间的媒体可谓是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