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念及相关理论简述
第一节 基础概念
一、 韧性
韧性来源于机械学领域,强调事物的自我恢复能力。从语言学角度看,韧性(Resil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语“resilio”,其中文意思大概是指“某物体恢复到原始状态”。其概念应用已经大幅度拓宽,进入到社会科学领域,其概念和外延得到了巨大的丰富。洛克菲勒基金会提出了韧性的七大特征:反省性、资源富余、坚固性、冗余性、灵活性、兼容性和整合性。这七大特征与韧性城市的内涵最为贴近。在城市减灾方面其主要强调灾前预防、灾时应对、灾后自我修复。
二、 韧性城市
国内外对于韧性城市领域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城市规划或建筑工程等领域,而从公共管理视角考虑韧性城市理论,将其概念与政府决策、资源调配、制度构建和多元治理等措施相结合的研究还较少。从减灾角度看,韧性城市是指城市内的人、社区单元在面临周期性灾害时,所具有的提前预防、适应灾害冲击、灾后救援及恢复和灾后自我提升能力。具体可以定义为:城市系统在遭受周期性的外界干扰与冲击后,仍能维持城市原有基础生活能力,并在灾后可以自我进行恢复并进行复盘实现防灾能力进步的城市运行模式。
三、 韧性社区
韧性社区是指城市社区在面临外部冲击的威胁中,具有较强的灾害预警预测能力,内部结构对灾害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社区居民通过平时宣传教育和演练等手段掌握了足以应对灾害的知识和技能,在灾时阶段能够不完全依赖外部救援而进行自我救援,在灾后阶段能够迅速恢复社区功能和秩序并吸取灾害经验,进一步提高韧性水平的社区。韧性城市系统下的基础组成单元之一就是韧性社区,其与韧性城市的要求具有一定相似性,也同样强调系统的灾前准备,具有强抗险能力,并在灾后能够迅速恢复且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在每次受灾后使社区韧性进一步加强。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 公共治理理论
公共治理是一种以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为基础的公共治理体系,其包括政府、社区、居民和非政府组织。通过构建共同的愿景、目标和利益,进行交流和协作,共同处理公共事件,以实现预期目的。其中,政府在社会公共治理中需要承担起“元治理”的责任。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政府担任治理活动的主导者和规则的制定者,以推动政府信息透明化透明,通过全面透彻的信息交流与其他社会力量形成共识,充分理解彼此的利益和诉求,寻找各方一致的治理目标。此外,政府在治理过程中要注意与其他治理主体之间的沟通合作,通过不断地协商、合作和交流,来实现各个治理主体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平衡各个社会力量之间利益和矛盾,使各方的利益都能达到最大化,实现社会总体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社会各阶层、各力量在不必要的利益争斗中造成损失,避免社会资源浪费。
在韧性城市治理模式的建设当中,公共治理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它不仅拓宽了治理主体的范围,为减灾治理提供了更多的解决方案,还从理论上指导了减灾相关的公共政策制定。
二、 新公共管理理论
该理论对城市治理重大自然灾害、减少损失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该理论以现代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主张将私营部门的管理模式引入到公共部门中去,改造原来公共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流通环节,对部门进行重塑和整改,对已经僵化的传统科层制体系予以否定,从而提升政府部门的灵活性的成效。新公共理论不仅强调政府内部的管理问题,还深入剖析了不同部门间、部门与社会组织间、部门与公众间的相互关系,主张以商业活动中的顾客理念来重塑政府部门与外部环境的交流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在灾害过程中政府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灾害治理;强调政府之恩那个的转变,有利于在治理过程中帮助政府引入更多市场机制措施,以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
第二章 昆明市洪灾及防控体系现状
第一节 昆明市地形气候概况
一、 地理概况
昆明市位于云南省中部靠北偏东,地处滇中湖盆群中心地带。市域介于东经102°10′~103°40′、北纬 24°23′~26°33′,南北最大纵距 237.5 千米,东西最大横距 152 千米,总面积 21473 平方千米。东部与曲靖市会泽县、马龙县、陆良县及红河州泸西县接壤,南部与红河州弥勒市和玉溪市华宁县、澄江县、江川区、红塔区、峨山县接壤,西部与玉溪市易门县及楚雄州禄丰县、武定县接壤,北部沿金沙江与四川省凉山州理县、会东县为邻,并与昭通市巧家县接壤。域内多山,北高南低,中部隆起,向南呈阶梯状逐渐低缓,以湖盆岩溶高原地貌形态为主,兼有红色山原地貌。最高海拔为北部拱王山雪峰 4344 千米,最低海拔为东北部小江与金沙江汇合处 695 米,大部分地区海拔在 1500 米到 2800 米之间。主城区坐落滇池坝子,海拔 1891 米,三面环山,南濒滇池,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昆明市是云南省省会、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是国家面向东南亚、南亚及中东、南欧、非洲的前沿和门户,具有“东接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区位优势①。
二、 气候条件
昆明市市域北部多为高山深谷,地处小江断裂带,地势陡峻,各种地质作用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较为频繁。由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为长江、珠江、红河流域的分水岭,域内无大江大河过境,水资源主要靠天然湖泊积蓄雨水,修建水库坝塘拦蓄空中降水和地下水,缺少外来水补充,水资源较为有限。再是昆明地处亚洲季风气候区,旱、雨季分明,6 月至 10 月为雨季,正常情况年平均降雨约为 1000 毫米左右,80%以上降水集中在雨季,每年 12 月至次年 2 月为旱季,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的 5%左右,年内蓄水用水供求极不平衡。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昆明地区的气候以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为主,呈多样性,立体气候显著,年平均气温 15℃左右,年均日照 2200 小时左右,无霜期 240 天以上,气象灾害的发生较为突然和频繁。特别冬春期间发生干旱几乎成常态。汛期由于降雨较为集中,且多发生局部或单点暴雨,极易造成洪涝灾害及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①。
...........................
第二节 2008-2017 年昆明市洪灾损失概况
为了更直观的了解 2008-2017 年这十年里洪涝灾害对昆明造成的损失,本文对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梳理。为了方便比对、参照和分析,数据抓取主要考虑的是记录完备、该项目数据与洪灾规模间具有强相关性、代表性强,项目数据主要是 2008-2017 年十年内每年的直接经济损失、农业经济损失、房屋倒塌及损坏数量、农作物及经济作物受灾面积。
一、 2008-2017 年昆明市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受灾情况
在 2008-2017 年中,昆明市的种植产业受到了来自洪涝的严重打击,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在这十年期间累计受灾面积达到 92134.17 公顷。从总体趋势来看,农作物及经济作物受灾面积与昆明市的降雨量直接相关,在降雨量偏多的 2008、2013 和 2017 年里,损失明显要高于其他年份,尤其是在 2008 和 2017 年,损失是其他年份的两倍以上。由此可见,昆明市农业种植地区的洪涝防控体系在遇到大规模降水时就难以发挥作用,其韧性水平十分有限。
..............................
第三章 韧性视角下昆明市洪涝防控体系问题.................................... 23
第一节 城市防洪管理韧性不足............................ 23
一、 城市排洪管网系统管理混乱.................................... 23
二、 城乡间防洪韧性建设不平衡........................ 24
第四章 韧性视角下洪涝防控体系问题成因分析................................ 39
第一节 韧性视角下防洪治理问题分析................ 39
一、 政府部门治理目标异化............................... 39
二、 部门职能配置不到位,权力行使错位............................ 40
第五章 韧性视角下昆明市防洪能力提升路径.................................... 57
第一节 国外建设韧性城市的实践及经验........................... 57
一、 美国提升城市韧性的探索.................................... 57
二、 英国城市建设策略........................... 59
第五章 韧性视角下昆明市防洪能力提升路径
第一节 国外建设韧性城市的实践及经验
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人类对地球资源的不断开发、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城市系统复杂度逐渐加深,洪涝灾害侵袭城市的频率愈发频繁,强度不断增强。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发达国家开始运用韧性城市理论改善城市治理管理方式,建立起更加完善、更具主动性、更具生存能力的城市管理系统,这些方式有效的应对了灾害对城市的破坏,使城市生命力和社会秩序在灾后实现快速恢复。了解发达国家的韧性城市理论应用结果,对于建立昆明市韧性防洪规划体系,提高昆明市韧性水平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 美国提升城市韧性的探索
2012 年 10 月 29 日,Sandy 飓风席卷纽约,其强悍的风力给北美洲的东海岸地区造成了严重创伤,美国东北部、加拿大和加勒比地区至少 147 人死亡,纽约死亡人数达 48 人。2017 年,气象专家根据研究认为,由于气温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的趋势不会改变,所以可能在 2030-2045 年间,每五年就会有一次较大规模的洪涝袭击纽约。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不可预测性逐渐加强的情况下,海岸城市的防灾形势将更加恶劣,因此将纽约建设成具有韧性的城市是纽约市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讨论内容。
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到来的任何自然灾害,纽约制定了一些列政策和措施来提高城市的安全性,将纽约打造成一个韧性城市。2013 年,纽约政府制定了韧性城市建造计划,以帮助纽约更好地应对未来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该计划旨在用十年的时间对纽约市进行全面的韧性建设,以提升纽约市韧性水平。次年,又发布了《一座城市,一起重建》报告,根据报告内容,纽约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城市建设办公室,该办公室主要依据韧性城市理论对纽约进行规划和管理,推动城市系统的韧性水平进一步提升。到 2015 年,纽约市为了打造“韧性纽约”,使纽约成为一座全面的韧性城市,新韧性规划《“一个纽约”规划》应运而生,该规划在城市抵抗自然灾害侵袭上对城市治理模式做出了更加具体的设计①。
.............................
结论与展望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的国家,各类自然灾害对城市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每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生命威胁严重制约了城市的未来发展,而洪涝灾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随着全球气候变异和城市规模扩大,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持续加深,洪涝灾害对城市威胁的不确定性、偶然性正在加强,破坏力、威胁性正在不断增加,又由于上灾害的发生具有交叉性,洪涝灾害的发生还产生许多半生灾害的威胁,这增加了我国城市管理部门治理城市的难度。昆明作为云南的省会城市,人口以达到 700 万左右,随着“一带一路”战略不断的深入开展,昆明的开放程度也将越来越高,城市规模、经济将会在未来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旦面临大规模突发性灾难,就会是整个云南省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打击,人民的生命安全也会面临巨大威胁。增强我国城市对洪涝灾害的全方面管理能力,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城市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社会平台和系统,对城市洪灾的研究和讨论将会为城市安全发展增加砝码,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寻求更好的城市治理理念,使城市系统的应对能力更加灵活多变,是当前社会发展对管理部门提出的要求。韧性城市理论,赋予了城市管理一个全新的视角,通过全面、系统化的的灾害防控管理,提高城市对灾害的抵御能力和适应能力,提高灾时的动员能力、救援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加快城市在灾后的正常生活需恢复的速度,使城市管理在灾后通过对灾害的复盘形成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为实现韧性城市的建构,本人认为主要的问题在于:第一,改变政府角色定位。政府要改变自身原来单纯的城市管理者,要变为城市系统内各个子系统的引领者、协调者和指挥者,重视并充分发挥一切社会力量投身于城市建设中。第二,注重灾前预防和灾后学习过程。强大的灾前预防体系建设可以保护城市居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而灾后学习过程市城市管理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韧性城市得以不断自我进化的根本。第三,重视个人韧性提升的价值。政府要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对居民的防灾教育宣传,增强民众灾害意识和应灾能力,全面提高自身防灾减灾能力。注重居民心理作用,实现个人韧性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