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县棚户区改造居民满意度行政管理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150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选取棚户区改造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问卷,获取一手资料。分析影响居民满意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同时就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对策。基于正宁县的实地调研,笔者通过分析找出了影响当地棚户区改造满意度的显著影响因素,其中文化程度、周边绿化情况、医疗配套、教育配套、公共设施、能够充分了解补偿政策、被改造居民的生活保障等因素的满意度均呈正向且显著影响。而居住面积、网络通信、物业管理服务态度、物业服务收费是否合理、邻里关系、商业及餐饮配套、拆迁补偿政策的公平性、拆迁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区位等因素均呈负相关影响,其中小区距县中心的距离这一因素呈负相关且显著影响。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城市均出现不同程度以城中村与老旧小区的拆迁或升级为典型的棚户区改造问题。棚户区的出现最初旨在解决改革开放前期大量进城务工人员的基础性住房保障,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的完善以及美好生活对于人们的吸引,现阶段以设施陈旧、房屋老旧、配套设施不健全以及人口流动性强为特点的棚户区显然不能满足各类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新要求[1]。棚户区改造一方面是改善民生的大工程,另一方面又能促进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已然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措施之一[2]。
我国棚户区改造起源于 2004 年,辽宁省率先在全国开启全省棚户区改造,自此之后,国家出台相应棚改文件,指导全国各省市棚户区改造工作陆续进行开展。

..............................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棚户区改造是目前社会发展进程中比较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棚户区改造中被改造居民的满意度问题,一直被政府与专家学者所关注。2014 年 11 月 21 号,正宁县政府通过《正宁县人民政府关于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坚持从整体出发,将改造任务分割成若干部分,按年度、片区为子目标进行改造,从而快速的完成正宁县棚户区改造的第一阶段总目标,积极的的开展各项工作,分批次消除各类棚户区、城中村与老旧小区[6]。文章以正宁县为例,通过对正宁县棚户区改造居民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收集相关各种评价数据,对正宁县棚户区改造前、中、后期的过程进行实证评价,分析居民对棚户区改造满意度的现状和规律,可以丰富学者们关于棚户区改造满意度的相关理论。
(二)实践意义
近年来,正宁县棚户区改造一直是正宁县政府工作的重点工作推进项,对于正宁县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起着正面促进作用。正宁县棚户区改造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胜利,但是实践中依旧出现了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这就需要为政府提供新的改造思路和方案。
本文通过对正宁县的棚户区改造完成情况进行满意度研究,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当前正宁县棚户区改造的政策,更快速的分析正宁县棚户区改造政策现存的缺点,改造后的居民满意度如何,通过什么途径可以提升棚户区改造居民的满意度,这些对于正宁县的城市建设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程度,具有相当大的现实研究价值和意义。经过本文的研究,一方面可以给正宁县棚户区改造满意度的提升提供相应的建议与意见,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我国其他县级城市的棚户区改造满意度提升提供成熟的经验借鉴和案例支持,在现实上也有相应的案例研究价值。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棚户区
目前对于棚户区的定义并没有官方且正式的统一概念,棚户区形成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增多,或是单位职工福利所形成的简易住房、城中村、老旧房屋等慢慢聚集形成的集中区域。这些房屋的主要特点为是:一房屋用料质量不高、内部结构简陋;二只具备简单的居住功能,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三人均居住面积过小;四周边环境复杂,各种设施陈旧;五居住人群以城市低收入或弱势群体为主;六抗灾性差。当前我国现存的棚户区大致可以分为二类:城市角落的棚户区和外来务工人员搭建形成的棚户区。
1、城市角落的棚户区

这一类棚户区主要有人口密集的城中村、聚集大量工人的林、矿区、厂区、缺乏配套设施的老旧小区等,这些类型的棚户区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至今也没有进行大范围的改造区域。由于城市发展速度加快,以往的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思路出现落后,导致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遗留下棚户区这一历史问题。这部分地区的主要特征:大部分建筑在法律上都具有相应的合法性,居民拥有土地的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不能被认为是违法建筑,一小部分居民为了生活需求,扩大生活空间,导致出现一部分违章建筑;单位福利分房较多;居民受教育程度较低、老龄人口较多,总体收入不高;人口聚集密集,流动性大;附近生活环境较差,设施陈旧;平房、老房和危房占据较大部分[46]。
2、外来务工人员搭建形成的棚户区
与国外棚户区居民不同,中国的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是在拥有自身土地的基础上才外出务工,他们拥有灵活的头脑,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进程的目的是求职到一份工作,增加家庭收入,使得家庭生活的更好,所以进城的务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强、目的性强但从事犯罪活动的可能性较小。如若在城市务工过程中达不到期望的薪资水平,他们依旧可以回到农村从事农业,这个过程实现了人员的双向流动。这些人员的的生活水平远比国外贫民窟的人员生活水平高。由于生活需求这些人员自行搭建房屋,形成了集中的棚户区。这种类型的棚户区相较于城市边缘的棚户区,在形成过程中,以居住目的为主,投入资金较少,房屋功能单一、周边基础设施、环境较差。这些简易住房的主体主要是外来人口或者流动人口自行搭建的。因为其未走法律规定的审批城区,因此这种类型的棚户区住房不具有合法性。

.................................

二、理论基础
(一)期望理论
20 世纪 60 年代,一位来自北美名叫维克托弗鲁姆(VictorH.Vroom)的行为学家、心理学家首次提出促进政策实施的一种理论:期望理论。此理论主要包含目标效价与期望值差异分析,经过长时间各种实验并得出结果被用于各个领域。选择公共政策模型作为理论分析基础,政府在实施并使政策效用发挥最大化时需要得到广大群众的参与和鼎力支持,而这项政策想要的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取决于这项政策的出发点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若此政策能够提供群众所需的各种需求和效用这一过程便形成了前面所提到的期望理论所含的“期望值”,另一部分的“目标效价”则是这项政策在实施后所产生的终极价值,在此政府政府为有效实行政策所向群众承诺的利益便成为了“手段”。当这项惠民政策最终落实且产生的“目标效价”等于或大于“期望值”时,群众则会对此项政策有满意或者较为满意的效果。相反若“目标效价”小于“期望值”,群众则会对此项政策失望。群众对政策的满意度或不满意度与“目标效价”和“期望值”之间的差异是正向相关。因此这三个条件均是公共政策期望模型的三个变量,其中群众的满意度是这个政策模型中的最主要的一环。期望理论本质上是各种满意度集合的因果关系模型,自变量的各种变化使得因变量就此变化,而群众满意度是最具影响力的因变量[52]。

棚户区改造是我国对期望理论的一种实践。在棚户区改造过程及完成后,涉及到居民对于改造状况做出评价,这就涉及到了上述提到的三种变量的关系。对于居民满意度这一因变量的研究就可以反映出前期政府的目标政策的效果是否达到,从而调整政策继续为民服务。

............................


第三章 正宁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现状分析............................. 14
一、正宁县棚户区改造进程 ....................................... 14
二、正宁县棚户区改造安置方式 ................................... 16
第四章 正宁县棚户区改造居民满意度实证研究 ......................... 20
一、正宁县棚户区改造居民满意度调查 ............................. 20
(一)调查指标的选取 ........................................ 20
(二)问卷设计与数据回收 .................................... 22
第五章 提升正宁县棚户区改造居民满意度的建议 ....................... 37
一、确保改造过程公平透明,提高群众监督意识 ..................... 37
二、规范拆迁流程,提升工作人员服务态度 ......................... 37
三、增加小区活动,拉近邻里关系 ................................. 38

第五章 提升正宁县棚户区改造居民满意度的建议

一、确保改造过程公平透明,提高群众监督意识
根据居民满意度调查的结果来看,居民对改造过程的公平性和透明性不太满意,在整个改造过程中公平性是一个重要议题。建立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实行全过程透明,对于每一项决策的实施必须有正当、合理的解释,并应将解释工作落实至每一户家庭,保证居民对棚户区改造工程的知情权。建立、健全棚户区改造的各项规章制度,各阶段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严查棚户区改造过程中的违纪违规现象。同时,建立起严格的监督举报制度,各部门间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建立起通畅的举报渠道,对恶劣的违规行为要给予严肃处理。
在我国宪法中早有规定人民群众具有依法保障监督政府的权利,可是在现今却很少有群众行使自己监督政府的权利,原因不外是大家都觉得事不关己就不要多管闲事了和万一举报了有人来找麻烦怎么办,以及群众对政府政务了解渠道不够,所以说要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作用,我们就必须加强对群众对法律的了解,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加强政务公开化、透明化进程,增加信息传播渠道,强化群众监督意识,完善群众对政府举报投诉制度,加强对举报人信息保密制度,高度支持群众对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进行举报与监督。
...........................

总结
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发展进入了以棚户区改造为特点的更新阶段,由于棚户区的产生原因不同、存在区域不同,因此我国各个省市的棚户区改造的偏重点也就不同。我国各地的棚户区改造是一个探索、发展与借鉴的过程,因此会产生政策漏洞和规划不全面等方面的问题。棚户区改造的初衷是对城市进行重新规划建设,改善棚户区居民的生活条件,提升其生活水平,以达到稳定社会的效果。而居民作为棚户区改造的直接受益者,以棚户区改造居民为研究视角,将其对棚户区改造的整体满意度作为研究问题。了解棚户区改造居民的真实感受,能够直接找出目前棚户区改造问题的关键,从而有方向性地提升棚户区改造工程的效率和效益,加快我国城市建设速度,促使经济社会全面、稳定、协调发展。

本文在研习棚户区改造居民满意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的基础上,以甘肃省正宁县为调研点,选取棚户区改造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问卷,获取一手资料。分析影响居民满意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同时就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对策。基于正宁县的实地调研,笔者通过分析找出了影响当地棚户区改造满意度的显著影响因素,其中文化程度、周边绿化情况、医疗配套、教育配套、公共设施、能够充分了解补偿政策、被改造居民的生活保障等因素的满意度均呈正向且显著影响。而居住面积、网络通信、物业管理服务态度、物业服务收费是否合理、邻里关系、商业及餐饮配套、拆迁补偿政策的公平性、拆迁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区位等因素均呈负相关影响,其中小区距县中心的距离这一因素呈负相关且显著影响。
为提高正宁县棚户区改造居民满意度,为其他区域提供借鉴经验,根据研究结果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棚户区改造居民满意度的建议:
第一,确保改造过程公平透明,提高群众监督意识
第二,规范拆迁流程,改变工作人员态度。第三,增加小区活动,拉近邻里关系。第四,提升物业服务,切实关注居民需求。第五,合理选址,同步配套设施。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后续研究者能够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更多的关注棚户区改造居民满意度这一问题,为提升棚户区改造居民满意度献智献策。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