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行政管理问题研究--以河南省XX县实证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709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论文,本文运用MBI-GS 量表模型通过个体因素、工作性质以及工作区域等维度的分析来反应xx 县当前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总体程度,进而对其成因进行探讨,提出可行性政策建议来缓解公务员职业倦怠。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凡所白於上者,不可泄於外而伐诸人。虽然处于公务员队伍“金字塔”的底端,但基层公务员肩负着各项政策贯彻落实的责任,负有打通政策“最后一公里”的使命,因此他们是实现我国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根本保障。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懒政不作为”的孙区长成为关注的焦点,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倦怠问题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关注。随着新常态下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的不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成为不可逆的趋势;与此同时,在十八大以来保持反腐高压的新政治生态下,基层公务员怕担责任的心态逐步显现,因而导致“为公不为”现象频发,这本质上是公务员心理、行为双重倦怠所导致的结果。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新形势下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性的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当前“为公不为”主要有 3种情况:一是能力不足而“不能为”,二是动力不足而“不想为”,三是担当不足而“不敢为”。这说明,党中央已经对公务员队伍中出现此类问题表示了高度的重视。相较于官员的不作为,基层公务员的倦怠问题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更为严重。对于基层公务员而言,直接从事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复杂工作,不仅是对其个人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检验,而且也是对社会转型期其所属的基层政府的考验与磨练。

综上所述,在反腐高压的政治态势下,公务员职业倦怠作为一种新的职业问题对公务员队伍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虽然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对此均十分重视,展开了相应的研究,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多集中于理论层面的分析,缺乏实证操作层面的分析;多集中于定性研究,缺少定量研究的数据支撑;多局限于经验总结分析,缺乏具体的统计测算数据支撑,不具有普适价值。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 xx 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一手资料的获取来深入剖析公务员倦怠现象的内在机理,从而解决当前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局限性。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起源于美国心理学家 Freuden Berg,由于这一概念在各个职业领域都广泛存在,因此自该概念提出,心理学、管理学、行为学等领域的专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目前,相较于国内研究而言,国外研究在研究对象、理论分析、量表模型等方面更为成熟。 由于国外公务员聘任、管理模式同我国大相径庭,但通过对国外有关职业倦怠问题的已有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有助于更好的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研究。
(1)职业倦怠的提出及研究对象
Freuden Berger(1974)首次提出职业倦怠,将其视为由于工作压力过大、持续的情感和精力付出而导致的身心耗竭状态。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研究者纷纷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但众说纷纭,百家齐放,并未达成一致的定义。Cherniss(2002)认为职业倦怠表现为三个阶段:1 应激阶段,即个体与工作要求之间产生摩擦;2 疲劳阶段;3 防御性应对。Pines(2005)把职业倦怠定义为包含无助、无望、易激怒和低自我价值感的综合症状,将研究领域聚焦于个体衰竭的维度上,提出了生理、情绪以及精神衰竭等三个递进状态。Maslach 和 Jackson(1998)通过三维度模型,将职业倦怠定义为一种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人性化(personalization and dehumanization)、个人成就感低落(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的工作现象。
从研究对象这一维度来看,在研究初期,主要将助人行业作为重点,如医生、教师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Marshell(2007)认为职业倦怠这一现象不仅仅发生于助人领域,它更具有普遍性和行业的个性化,存在于各类行业之中。Lambert(2012)在对职业倦怠研究四十多年的已有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后发现,职业倦怠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之中,但由于工作性质、工作权限的特殊性,政府公职人员的职业倦怠发生的概率更大、带来的危害更为严重。

.......................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基层公务员及职业倦怠的界定
1.基层公务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通过上述公务员的界定,笔者大体上认为基层公务员,是指在县级以下单位工作的,纳入相应的行政编制,由各级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国家法律、政策中并未对“基层公务员”这一概念有明确的界定,因此在这里笔者所讨论的这一主体应包含以下几个内涵:○1 行政级别在科级以下。公务员会根据部门级别的差异有自身的级别定位,在当前的县级中,各行政职能部门的领导处于科级,他们并不在本论文讨论的范畴之中。○2 对于职位性质而言,主要是指行政执法类的非领导岗位。○3 从工作岗位而言,基层公务员处于同人民群众接触最多的一线,贯彻并传递国家、地方的相关政策法规,工作内容繁琐,事务具细。
因此,通过上述分析,本文中所探讨的基层公务员,是指县级以下单位工作、行政级别处于科级及以下的非领导岗位的公职人员。这一群体在工作方式上以上传下达为主,以服务群众为核心,以执行相关政策为第一要务;在工作内容上,非领导岗位在平时的工作内容中以服务群众传达并执行上级指令为主。因此,基层公务员的服务对象更加具体,内容更加繁琐,形式更为单一,角色更为多元化。
....................

(二)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产生
对于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理解,我们国内的学者观点基本相同,都认为所谓公务员的职业倦怠就是公务员在管理社会公共事物,履行政府工作职能的过程中,由于工作压力及一系列外部因素而导致的一种消极、负面的生理、心理状态。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学术界大多认为公务员职业倦怠属于心理状态,而笔者认为此类倦怠不仅属于心理范畴,更多的体现在对工作的行为方面,而后者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
通过上述对基层公务员及职业倦怠的理论阐述,笔者发现基层公务员群体由于其复杂的工作环境、繁琐的工作性质、琐碎的工作内容等外在工作模式,使得他们在行使公共权力时因心理预期的差异性更易产生个体心理、行为两方面的倦怠。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产生直观表现为个体特征与职业需求的非对称性,这种非对称性主要表现为心理和行为两个维度。
首先,我们从基层公务员的工作性质来分析其职业倦怠的产生。作为政策传导的最后一端,加之政策执行的首端,基层公务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外部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基层公务员在工作中直接同群众接触,一方面负责传导上级的各项指令,另一方面管理辖区内的各项行政事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破冰期,社会各层级矛盾不断凸显,基层群体的利益诉求呈现出差异化,这就使得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内容日益繁重。从工作任务而言,基层政府由于编制等限制,人员相对紧缺,无法同上级部门条线进行一对一对接,往往是一个岗位负责多个部门事务,疲于应对上级各种指标、检查。从工作待遇来讲,基层公务员待遇偏低,办公条件相对较差,不能做到同上级部门的同工同酬。

其次,从基层公务员的角色定位来剖析。由于基层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中层公务员相较于其他层级而言在工作中更加灵活,有更大的“自由裁量权”,即所谓的法无禁止即自由。这种灵活的界定方式使得基层公务员在工作中权利相对较大,从而产生了懈怠情感,由人治来代替法制,依据自身的喜好来决定是否行使公共权利,甚至导致了权利寻租的出现。

....................

三、xx 县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实证研究 .................... 15
(一)调研方案的设计实施 ....................... 15
1.调研内容 .................. 15
2.调研方法 ...................... 15
四、xx 县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 43
(一)xx 县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总体成因分析 ...................... 43
(二)个人因素导致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 44
五、干预 xx 县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政策建议 ................ 60
(一)xx 县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个体因素的改进措施 ................ 60
1.个体期望的理性认知 ........................ 60
2.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 .................... 61

五、干预 xx 县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政策建议

(一)xx 县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个体因素的改进措施
1.个体期望的理性认知

首先,个体期望体现在自身价值同行政级别间的科学联系。从调研和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来看,大多数群众和基层公务员均认为行政级别的高低是个人价值的直接体现,正是在这种期望的诱导下,公务员均对自身有较高、甚至不切实际的期望值。事实上,个体期望是对自身的科学定位和理性认知,根据自身能力来进行自我定位,明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努力工作来实现个人期望水平。个人的发展期望与所在部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因此要充分认知并把握发展规律,适时调整个人期望值。特别是对于乡镇基层公务员而言,个体期望更是要调整好心态,要脚踏实地,不可好高骛远,更不可盲目的将行政级别作为评判工作的唯一标准。

其次,个体期望体现在理性、可调节的心态。大多数基层公务员在受访时均表示同原本自身所设想的公务员工作大相径庭,工作环境、工作方式的差异使其一度产生怀疑和困惑。正是这种感性和理性、期望与现实间的差异,造成公务员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基层公务员要学会自我情绪的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来对待工作,不要被外界所谓“一杯茶、一张报”的假象所迷惑,要正视自身的工作环境,保持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态和信念。
......................

结语
作为实现我国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础,基层公务员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处在经济社会建设的最前沿,作为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广大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在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本报告所探讨的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就是社会治理向更加人性化的历史性见证。在新的发展机遇期,宪法宣誓等制度的出台是公务员群体朝着为人民服务迈出的具有制度性的步伐。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三中全会中提出要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优化地方配置,提高基层效率等。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对改革基层公务员制度的决心,将基层公务员改革提到国家战略部署的高度。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