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博问政的相关概念
(一)微博问政的概念
国内学界关于微博问政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对其定义也尚未有统一的描述和界定。从已知研究成果来看,武汉大学的秦前红、李少文将微博问政定义为,“公众利用微博参与到公共事务,针对公共问题,向政府和官员表达意见,试图以公众的意愿去影响行政立法、决策和政府治理,并发挥监督作用。”黎福羽则认为,“微博问政是网络问政的一种表现形式,即不按传统的亲临现场方式,而是通过网络工具微博,运用网络技术进行参政、处理政务等活动。”金宁瑞认为,“微博问政是指各级党委、政府以及领导干部通过微博与网民交流,收集民意、汇集民智,进而对民意做出回应的过程。”1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的沈亚平、董向芸则将微博问政定义为,“通过微博的形式进行公民参与”。以上对微博问政的诸多定义,虽然角度各异,但都集中在利用微博平台,实现官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实际上,定义“微博问政”首要的问题即是理清“谁来问政”、“向谁问政”、“问什么”和“通过什么途径问政”。从这一点出发,再结合已有研究成果,笔者试将微博问政定义如下:公民利用微博介入公共事务,就涉及自身或群体利益的事件,向政府表达意见,以期获得政府回应和处理,进而达到影响政府立法、决策和治理的目的。从长远来讲,只有针对公共问题,彰显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微博问政才能在推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优化政府治理甚至改善中国政治生态中发挥积极作用。然而,现实中公民的微博问政更多是个体或群体的维权行为,缺乏公共情怀和介入公共事务的热情和理性。综合考量,笔者所定义的微博问政包含个体和群体的维权行为。
...................
(二)微博问政与网络问政概念的比较
随着网络的飞速普及,网络问政在中国日益兴盛,更成为公民表达诉求、政府倾听民声的便捷渠道。湖南师范大学的范宇飞将“网络问政”定义为,“所谓网络问政,是政府与公众利用网络公共对话与互动平台探讨及解决各种公共问题(尤其是政策问题)的动态过程。”从以上定义可以得出结论:网络问政包涵两点基本内容,即公共问题和网络平台,二者缺一不可。
自媒体,是指公众经由网络高速发展、数字科技强化及与全球知识体系相接后,所形成的一种理解普通公众如何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他们自身的新闻事件的传播途径。当下网络问政的基本形式既包括传统的政府网站、BBS、博客,又包括时下正火的微博、微信等。相较于 BBS 和博客,微博门槛更低,可以更加即时、有效地整合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和超链接,并可随意附以转发评论,形式极为丰富。从本质上讲,微博问政是网络问政的一种,是微博这一最新社交手段和公民问政需求的现实结合。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作为“自媒体”时代普通公民“发声”的手段,微博已成为最热的舆情源头。如下图 1.1所示:
微博的低门槛、圈群化、即时互动和裂变传播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精英对话语权的垄断,使得以其为平台的网络问政成为当下中国发展最为迅猛和最受瞩目的问政形式。然而,如何将以微博为平台的网络问政和其它形式的网络问政结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变独唱为合唱,仍需深思。
.....................
二、微博问政的类型及现实意义
(一)微博问政的类型
笔者选取了 2011 年 3 月至 2013 年 1 月微博问政的典型事例,将其归纳、整理、分析,最终依据不同特征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体制认可型。其表现形式多为官方主动创设条件,开通微博,与公民积极互动,或发布信息,或回应关切,或汇集民意,或接受监督。其意义在于力促官民互动,提高政府立法、决策和执行的科学化、民主化和人性化。此种类型的微博问政发起者多为党政机关和开明的官员。其特点如下表 2.1 所示:
第二类:监督问责型。即公民依法利用微博问政,介入公共事务,行使表达权和监督权,监督政府治理和官员履职,推动问责机制发展。此类微博问政的发起者多为普通公民,且诱因多为偶然。其运行模式多为公民就某一公共事件或官员腐败微博问政,促使政府启动行政问责机制,从而实现问责和监督。最近一段时间,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后公民的微博问政,牵涉出一大批官员腐败案件,这也彰显出微博问政在反腐上的巨大力量。然而,如何实现偶然性的、运动式的“微博反腐”和常态化的制度设计紧密结合,形成合力,仍是此类微博问政走向成熟的瓶颈所在。其特点如下表 2.2 所示:
........................
(二)微博问政的现实意义
当下中国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国家经济飞速增长,社会结构剧烈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剧烈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相对独立、多元的利益主体,从而产生了独立、多元的利益诉求。然而在威权体制下,我国的政治民主化程度还满足不了民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更是囿于诸如收入水平、文化素养、民主训练等限制性条件而无法达至有效和成熟。凯斯·R·桑斯坦认为,“在经济不平等的情况下,或许技术的进步可以使政治平等这个目标变得更加现实。”“自媒体”时代的微博问政,以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气势重置了公权与民权、精英与大众之间的话语权,让政府权力和社会力量互动更为频繁,更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中国的政治生态。
1、 微博问政丰富了民主形式,改善了中国的政治生态
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有言,“在一个贫富差距巨大的社会里,正规的利益表达渠道很可能由富人掌握,而穷人要么是保持沉默,要么是采取暴力的或激进的手段来使人们听到他们的呼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带来了丰硕的经济成果,但也囿于诸多原因导致利益分配不公,阶层对立严重,公民社会孱弱,民众焦虑日显。当前的公民参与形式如选举、信访、基层自治、社团参与等已然不能满足新的国情、民情的需要,尤其是弱势群体、边缘群体和失落群体在国家发展的汹涌大潮中处于集体失语的状态。在此情形下,微博问政的勃兴在某种程度上消弭了因经济收入、文化水平、阶层群体和民主训练带来的参与鸿沟,丰富了民主的途径和形式。通过微博问政,实现官民良性互动。最终,达致“推动体制外民意表达机制与体制内民意表达机制达到高度融合,推动与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转为公共议题,促使政府的公共政策与民众的价值取向走向趋同。”以2012 年的“青岛去草植树事件”为例,该事件是公民(包括普通公民、意见领袖)将微博问政和实地调研结合,彰显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理性问政的典型案例。其过程如下图 2.7 所示:
.....................
三、当下微博问政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23
(一)主要问题.................. 23
(二)原因分析........................ 29
四、政府完善微博问政的基本对策 ....................... 34
(一)以宽容精神力促微博问政...................................... 34
(二)加强引导,培育公民微博问政中的公共精神...................... 35
(三)将微博问政与推动制度变革结合................................ 36
(四)完善机制,实现以结果为导向的微博问政........................ 37
四、政府完善微博问政的基本对策
(一)以宽容精神力促微博问政
在信息化实现和社会转型的不期而遇中,“微博问政展现了强大的力量,并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和潮流,开辟了追求个案正义、促成制度变革、推动法治发展的新路径。”微博问政,以四两拨千斤之势,蓬勃发展,勃也兴也。它像一个青年,朝气蓬勃,活力无限;更像一阵细雨,润泽着我们的公共生活。因为年轻,它可能犯错;也正因为年轻,它才给人以希望。面对渐成气候、汹涌而来的微博问政,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公民,都逃不开它的影响。如何在微博上直面诉求、积极回应,并通过微博问政推动现实问题的解决,是政府应该深入考量的问题。而对普通公民而言,微博当然不是不受约束的法外之地,彰显公共精神,避免陷入“多数人的暴政”和“民粹主义”的泥潭,以个体问政推动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当是正道。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中国是一个“大政府、小社会”的、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家。在威权体制下,宪法意义上的“公民”被异化为公权力强大身影下的“百姓”。而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在带来经济持续繁荣的同时,也促成了中国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普通公民不再是公权力的附属品,不再习惯于被称为“刁民”,传统社会那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草民”思维也被彻底地打破。于是,我们见证了重庆“最牛钉子户”在孤独矗立的危楼上高举标语: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经历了三峡大学学生刘艳峰以公民身份向陕西省财政厅申请公开“表哥”杨达才的年度工资的“刘艳峰事件”,更为在“青岛去草植树事件”中青岛市民潘琦实地调研的公民意识和公共情怀而啧啧称赞。这些令人或喜或忧的细微变化,反映了中国当下日益宽容的社会环境。
.......................
结语
互联网的出现,为我们划分人类的历史多了一种标准。然而,微博的横空出世,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我们生活的世界。当下中国公民的微博问政,众声鼎沸,热闹非凡。从本质上讲,它只是公民参与需求与科技手段一次无奈的现实结合。从世界范围来看,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新媒体能发挥出像在中国这样的非凡作用。当然,也没有哪一个国家的社会转型能如此纷繁复杂,且与信息化实现不期而遇。微博问政越是繁荣,越能折射出中国体制内的、合法的参与渠道不畅和失声。中国人从来都是实用主义的拥趸者,应对微博问政也理应如此。所以,为政者应采取可行之策,戮力前行,扬微博问政之长,弃之之短;务必使微博问政问出结果,问出实效,问出相应的制度变革。实现转型时期官民的良性互动,察民之言,听民之声,化解矛盾,共筑和谐。
诚然,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公民的微博问政有其天然缺陷和现实不足,赞成者有之,批评者亦有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来可能出现新的技术手段替代微博。然而公民,尤其是草根阶层,对信息获取的渴求及表达自身诉求的愿望只会愈发迫切。所以,为政者需以为民负责的精神,完善机制,推动变革,保障微博问政不断走向持久和深入。
虽然笔者一直对当下中国普通公民的利益表达颇感兴趣,也企盼能通过微博问政这一视角来探究科技手段如何在提高官民互动中发挥积极作用,但囿于学识有限和时间仓促,更受限于笔者薄弱的理论功底,使得研究只能是尽心劳力而意犹未尽。历史是向前看的,研究亦如此。在不断走向深入的有关微博问政的诸多研究中,笔者渴望能透过拙笔为其增添些许注脚,更期望政府能积极应对,使微博问政在转型中国发挥更持久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略)
政府完善微博问政的对策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政府,完善,微博,问政,的,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行政管理文章
- 县级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能力的评估与提
- 公民治理理论视角下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 综合模型视角下政策执行问题研究——以 S
- 网络化治理视角下农膜污染防治问题研究——
- 中国传统国家治理思想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
- 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视角下农村邪教组织遏制研
-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实证研究——以
- 论印度尼西亚民主转型进程中的反腐困境
- 南阳市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研究——以石
- 压力型体制下地税部门管理困境研究——以Z
-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 中美基础研究政策比较及其启示以NSFC和NSF
- 高校大学生网络参与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现状
- 基层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研究
- 国有企业公开选拔干部研究——以G和N国有企
- 我国快递行安全监管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