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腐败是古今中外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下都普遍存在的社会顽疾和历史沉病,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随着时代进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腐败现象如“灰色癌症”般日益滋长和猖獗,使党和政府的形象大跌,削弱了我国政府的行政能力,严重影响干群关系,也造成了公众对政府的严重质疑。毋庸置疑,腐败已成为当前社会的焦点问题,也成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攻克的堡垒。
基层政府是我国最小行政单位,是国家政权的基石。我国约有六成公务员扎根农村基层,基层政府公务员作为公共权力执行的“一把手”,与人民群众接触最直接、联系最频繁。因此,基层政府公务员是否清廉与我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是密切相关、密不可分的,其深刻影响着中国基层治理的现状和未来,万万不可成为权力的“一霸手”。可以肯定的是,目前我国的基层政府队伍总体方向是积极的。然而,近年来,发生在基层乡镇小机构、小部门一些职级不高、岗位特殊的普通干部,以及基层地区乡镇政府的普通公务员干部身上的贪腐问题变本加厉。据《南方周末》调查统计,从2001 年起到之后的 10 几年期间,涉案金额高达千万元以上的贪腐案件中,科级及科级以下干部至少有 17 个,其中有 13 个案例是发生在 2008 年以后,并且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近些年来这种现象正呈现急速上升势头,每况愈下。 为何小小“芝麻官”频曝腐败大案,小官也能成巨贪?其关键就在于——腐败文化泛滥而廉政文化缺失。在当前“打虎拍蝇”的反腐大形势下,“大老虎”固然可怕,“小苍蝇”也祸患不小。“小苍蝇”嗡嗡叫,基层群众看得见,深受其害。一方面使群众心目中党和政府的形象一落千丈,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基层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消极形象。基层公务员是国家建设的基础性力量,基础如果不牢,发展就难以稳健。因此,在加强制度反腐的同时,还必须兼顾文化反腐,坚定不移的进行廉政文化建设,才能从源头上更有效地抵御腐败。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怎样从根本上抑制基层政府腐败问题,分析当前基层政府廉政建设的现状,深入探究贪腐背后的成因以及推进我国基层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和路径,是具有重要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现实课题。
二、研究意义
当前,腐败问题已是全世界各国都存在的一颗“毒瘤”。腐败的产生究其根本是文化的问题,腐败现象之所以如此泛滥和猖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腐朽落后的文化在贪腐行为背后作祟。因此,从文化角度来分析反腐败问题,是我们加强廉政建设,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另一有效途径。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强大的渗透力和辐射力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先进健康的文化氛围使人奋进,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使人堕落。运用廉政文化的力量使廉政建设在内容及形式上有所创新,对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政府的决策监督的积极性,推动全社会积极进行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反腐倡廉工作顺利开展具有不可或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西方国家的廉政文化在资本主义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由”、“人权”、“法治”、“主权在民”“权力制衡”等相关廉政的思想,充分体现了西方政治文化的特性,并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和改进。通过分析国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可以看出,西方学界关于廉政文化发展及其建设的研究主要有两个主攻方向:一是探讨腐败发生背后的成因;二是探讨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等。
(一)西方国家廉政建设的主要理论
1、“人性原罪”理论。18 世纪英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1740)在其代表作《休谟政治论文选》中指出“人性本恶”,并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无赖假定”,“在设计任何政府体制和确定该体制中的若干制约、监控机构时,必须把每个成员都设想为无赖之徒,并设想他的一切作为是为了谋求私利,别无其他目标。”他将所有的政治家都看作是耍无赖的人,其政治行为也都是为了谋求个人的个人私利和利益。他认为在政治生活中,掌控和运用国家公共权力的每个人天生都是野心勃勃、自私自利的,这种贪婪自私的自然本性让他们对权欲永远不能满足,他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专断一切,使得权力滥用,从而导致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
2、人民主权理论。18 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认为,在社会契约制的民主国家中,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国家的主权应当属于参加契约的全体人民,而且只能属于人民,由人民享有。人民在政府中应承担活跃的角色,政府和官吏都是由人民委任的,其权力的行使体现全体公民的意志,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维护人民的至高无上且不容侵犯的权利。因此,人民可以直接参与行使权力,获得政府的各种信息,参与政府公共事务的管理并对政府进行制约和监督;政府有义务为人民“办事”,接受人民的监督,从而预防政府权力的缺失和滥用。
3、破窗理论。破窗理论出自于政治学家詹姆士·威尔逊(James Q. Wilson)和犯罪学家乔治·凯林(George L. Kelling)的一篇文章,该理论认为“破窗”一旦出现,就必须尽快修复弥补,也就是说,如果环境中的不良现象被放任,不及时纠正和制止,就会纵容人们仿效,从而“打烂更多玻璃”,甚至使结果恶化。这就与腐败问题如出一辙,如果腐败现象不尽快抑制和打压,腐败就会泛滥、猖獗,愈演愈烈。
......................
第二章 我国基层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
第一节 基层政府廉政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我国基层政府廉政文化及其建设取得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廉政文化建设的机制不断完善;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不丰富创新,形式也层出不穷;廉政文化建设阵地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并且在全国各基层地区初步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
一、廉政文化建设的机制不断完善
廉政文化进基层,建设机制不断完善。一是完善组织协调机制。一部分基层地区建立完善了社区党风廉政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等,并聘任退休干部和老党员,担任社区廉政文化教育宣传员和监督员,积极协调各方构建了“纪检部门组织协调、乡镇、村委会唱主角,各个部门密切配合,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格局。二是将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列入各乡镇的党风廉政建设年终目标考评,有效调动了广大干部抓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三是把反腐倡廉各项规章制度充实完善到社区工作制度、学习制度、会议制度中,不断加强城乡社区工作者廉政文化教育,提高他们防腐拒变能力。廉政文化建设机制的不断完善,使基层群众可以监督基层政府权力公开运作,不断推进基层政府政务公开工作,切实保障基层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扩大基层民主参与,促进基层政府决策程序和办事过程的公开化、透明化,推动廉洁政府在“阳光”下健康发展。
二、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不丰富创新,形式层出不穷
(一)廉政文化建设与文学艺术的结合
如果廉政文化建设仅仅停留在政策文件和学术研究的层面,那么廉政文化建设只会是一纸空谈。而近几年廉政文化建设与文学、艺术尤其是电影电视的结合则大大促进了廉政文化的建设以及廉政理念的传播。各基层地区政府广泛开展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将廉政文化融入到基层的日常文化活动之中,有效发挥廉政文化的感染力、渗透力作用。例如内江市市中区开展“送清廉 扬正气 树新风”的廉政文艺演出,用快板《廉政建设树新风》表达全党全社会为民务实清廉的党政新风建设;方言小品《贼偷贼》用诙谐幽默的表演形式诠释 “莫伸手,伸手必被擒”的道理;花溪区纪委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融入全区 2015 年“三下乡”“四进社区”暨“欢乐下基层文化进万家”活动,印制 15000 份颜色图案喜庆祥和的宣传画,制作 5000 余份印有党风廉政建设宣传资料的围裙、环保袋与党纪法规知识一并发放。同时,书法家书挥毫泼墨 100 余副廉政春联发放给群众;安徽芜湖龙湖新城社区制作"廉政文化长廊",开城镇在镇域内开辟廉政文化专栏,无为县牛埠镇全面推进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先后在辖区 13 个村、2 个社区设置了廉政文化专栏,并在机关单位办公场所张贴了廉政宣传画,引导镇村干部克己奉公、廉洁从政,促进廉政文化理念落地生根。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活动,在让群众在享受到一道道丰富的廉政文化大餐的同时又接受到廉政教育,使廉政教育从文件精神转化为文化氛围,让廉政文化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形式,渗透到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真正达到了宣传教育的效果,更好的调动民众参与廉政文化积极性。
......................
第二节 基层政府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在党中央以及各地方党政机关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基层地区的贪污腐败现象正在日益好转,基层政府的廉政文化建设也已经蔚然成风,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不断创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人民群众对于廉政文化的思想理念渐渐接受,基层公务员道德修养不断提高,摒弃贪腐、崇廉尚廉的社会风气正在形成,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取得可喜的成效,初步形成了崇尚廉洁廉政文化的社会氛围。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尽管廉政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果,我国基层政府的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难点和障碍,廉政文化建设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从表 2-1 可以看出,自 1995 年以来,我国的清廉指数总体上处于下降的趋势。中国一直是进入第 20 个年头的清廉指数的统计对象。在排位上,自从 2012 年“透明国际”将分数调整为百分制以来,中国一直都处于中游位置,但在 2014 年,中国清廉指数得分仅有 36 分,比 2013 年下降了 4 分,比 2012 年低了 3 分, 排名更同比罕见的大幅下跌了 20 位,在 175 个被统计的国家和地区中跌落到第 100 名。由此可见,尽管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文化建设,反腐败决心之大、其成效之显著有目共睹,但滋生腐败的土壤并未改变,廉政文化建设存在问题诸多,反腐败形势依旧严峻。
.......................
第三章 我国基层政府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 22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对廉政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 ............. 22
第二节 基层廉政制度硬约束不强 ................. 22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廉洁自律意识淡薄 ............. 23
第四章 我国基层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 .................. 28
第一节 不断深化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理论研究 ................ 28
一、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 28
二、借鉴西方当代政府廉政文化建设有益经验 ............. 29
第五章 结束语 ...35
第四章 我国基层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
第一节 不断深化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理论研究
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科学完善的廉政文化建设理论是进行基层政府廉政文化建设实践的基础,缺少了正确理论的指引,反腐倡廉工作和廉政建设方向就会出现偏差。新形势下,只有不断深化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理论,用理论去指导廉政建设,并在实践中创新廉政文化建设理论,才能不断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一、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中国数千年的政治文化博大精深、璀璨绚丽,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廉政文化,其具有广博的历史底蕴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以史为镜,以知兴替”,中国廉政史积淀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是中国廉政文化的宝贵财富。尽管古代官场在法律繁如秋荼、密如凝脂的情况下还是腐败黑暗迭生,但这并不能湮灭古代反腐倡廉本身的明智和作出的努力。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内涵丰富、哲理深刻的廉政思想,这些思想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和实践,最终形成了中国古代优秀的廉政文化,并深深地融入人们的观念意识和行为规范中。
我国的廉政文化产生的很早。中国民族第一部古典文集《尚书》曾提出“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周礼》中“六廉”观大体构成了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基本内容;《清实录》中提到“大吏廉洁,小吏则自然效法”。除此之外,“以民为本”、“尚贤”、“以德为先”的清廉思想,“以义制利”的义利观、“惟俭可以助廉”的生活作风,“选贤任能”的人才观等传统廉政文化都烁古耀今。新形势下,中国古代的廉政文化应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的引导和警示作用。
当前反腐形势正如火如荼,以古为鉴,取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去除其糟粕,将廉政文化的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或许可以给当前我国基层政府廉政文化建设以深刻的启迪。
......................
第五章 结束语
廉政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政治经济生存发展和反腐倡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不竭的智力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老虎”、“苍蝇”一起打等重要举措,进一步凸显了廉政文化建设反腐败斗争和建设廉洁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无一不体现了党和政府在反腐倡廉工作上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坚定决心。
近几年来,基层政府腐败作为“群众身边的腐败”,成为人民群众的“切肤之痛”,广大基层农村是我党必须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又一重要领域。尽管基层地区的“苍蝇”很不起眼容易被忽略,但“鼠洞毁屋”、“蚁穴溃堤”,其消极影响不可小觑,基层政府腐败问题必须防微杜渐。因此,基层政府廉政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和人们群众必须瞪起“金睛火眼”紧盯基层政府的廉政文化建设,使基层政府“小官巨贪”无处可藏。本文立足于当前反腐反贪的大形势,研究基层政府的廉政文化建设问题,目的就在于唤起人们对于基层地区廉政建设的重视。本文从各个视角阐述了我国当前基层地区政府廉政文化取得一部分成效,分析基层政府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又进一步具体剖析了其产生的原因,为推进我国基层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指导我们可以从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中,努力解决基层农村地区廉政建设所面临的难点和困境,为推动基层政府廉政文化建设尽绵薄之力。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的意识到,基层地区的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工程,需稳扎稳打,并非一蹴而就。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追求,我们已经慢慢摸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路径。可以说,我国几千年的廉政建设历史,也是一部廉政文化的发展史。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基层政府的廉政文化建设必将被镌刻当今时代的烙印,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反贪斗争不断延伸,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信通过全国人民不懈努力,我国必将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坚固长城,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及发展必将迎来更加璀璨的明天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