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公安机关应对电信网络诈骗对策法律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3954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法律论文,笔者认为电信网络诈骗严重破坏了我国的正常社会经济秩序,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此类犯罪深恶痛绝。党中央、国务院、公安部对打击治理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的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当前全国的发案量来看,犯罪形式仍然十分严峻。各地公安机关需要继续深化打击治理工作,提升打击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好公安机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主力军作用,其他相关责任单位应切实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勇于担当,密切配合,强化协同治理理念。各地各部门应形成共同应对、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力挤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生存空间。本文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概念、类型、特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结合笔者自身工作实际,剖析了当前乌海市公安机关在应对电信网络诈骗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及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因地制宜的提出较为可行的对策建议,希望乌海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能够得到有效的遏制,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切实维护好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理论依据及相关概念

(一)理论依据
1.协同治理理论
1971 年,西德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在著作《高等协同学》中首次提出协同学理论,协同学是一门研究普遍规律支配下的有序的、自组织的集体行为的科学[20]。
协同治理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理论的,是在自然科学中的协同论和社会科学中的治理理论的基础上交叉形成的,其具有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各子系统的协同性、自组织组织间的协同、共同规则制定的特征。协同治理理论尊重竞争,更强调不同子系统或者行为体的协同,以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效,所以协同治理理论有助于治理效果的改善,实现治理效果的优化,从而促进社会协同发展[21]。
协同治理为多部门合作共同解决复杂公共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理形式,协同治理倡导打破部门主义的藩篱、化解部门间的边界隔阂、调动政府、社会、企业、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等各类组织的积极性,实现政府间、部门间、各类组织间的通力合作,这对于我国加强和提高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有着重要启示。借鉴西方国家协同治理经验和理论,将有益于解决现阶段层出不穷的公共治理难题,也将对我国公共行政领域的发展做出极大的知识推进[22]。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有效治理,只依靠单一的某个部门是无法实现的。协同治理亦在着力解决仅依靠政府部门或者其他单一组织而无法得到治理的公共难题,因此在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过程中,应以协同治理理论为指导,在公安机关发挥主力军作用的同时,需要其他相关责任单位、社会团体、公众的密切配合、共同参与、协作联动、取得共识,进而突破单一治理主体的局限性,实现打击效能的最大化。
..........................

(二)相关概念
1.电信网络诈骗概念
电信网络诈骗作为一种新型的违法犯罪行为,目前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并没有像合同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有价证券诈骗罪等具有独立的罪名,其仍属于一般诈骗罪的范畴,之所以冠以“电信网络”的定语,旨在强调其技术手段的特殊性。许多学者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表述上虽略有不同,但实质内涵基本一致。在遵循诈骗罪法律定义的总体思路的基础上,笔者结合相关文献及《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提炼总结,认为可以将电信网络诈骗概念定义为:电信网络诈骗是指犯罪嫌疑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通讯工具、互联网等技术手段,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向社会特定或者不特定人群发布虚假信息,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一种非接触式新型违法犯罪行为。
2.电信网络诈骗类型

科技发展在给人民群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了犯罪分子眼中的“吸金利器”,形式多样且不断演化升级的电信网络诈骗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电信网络诈骗进行有效的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识别电信网络诈骗,从而提高公众警惕性。本文根据目前电信网络诈骗常用的技术手段,将电信网络诈骗划分为电话诈骗、短信诈骗、网络诈骗三大主要类型,同时再根据具体诈骗手段将三大主要类型诈骗进一步做出更细致的分类。

(1)电话诈骗
电话诈骗一般是说犯罪嫌疑人利用固话、手机或者网络电话(VOIP)等通讯工具以语言通话的方式与受害者取得联系,进而实施诈骗的过程。常见的电话诈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冒充公检法诈骗:犯罪嫌疑人自称是“公检法”等国家权力机关工作人员,以受害人涉嫌洗黑钱、身份被盗用于电信诈骗、拐卖儿童等借口,要求受害人在电话中配合警方调查,犯罪嫌疑人首先利用公检法的威信力来击破受害人的心理防线,接着用前期制作好的“逮捕令”、“通缉令”、“传票”进一步迷惑和恐吓受害人,最后以清查或保护资金为由,让受害人将银行卡内的钱全部转入其提供的所谓提供的“安全账户”以证清白。
...............................

二、乌海市公安机关应对电信网络诈骗现状

(一)乌海市电信网络诈骗基本情况
1.总体发案形势
近年来,乌海市随着社会综合治理体系的逐步健全,社会治安防控能力的不断提高,刑事犯罪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是其中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仍然呈高发态势,已成为影响我市社会治安的“顽疾”。从近三年的发案情况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从 2016 年的 527 起增长至 2018 年的 734 起,涉案金额从 2016 年的 976 万余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1846 万余元。详情见图 1.1。


..............................

(二)应对电信网络诈骗措施
1.构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专业队伍
为积极应对当前集团化、专业化、智能化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乌海市公安局依托自身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优势,按照“以人为本、集约用警、合成作战”的现代警务理念,强化顶层设计,从市局刑技、技侦、网侦、情报和基层实战部门,抽调 22 名业务骨干组建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专业队伍,即合成作战队。合成作战队下设综合研判、技术侦查、网络侦查、视频侦查、防范宣传 5 个工作小组,24 小时为全市侦查电信网络诈骗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撑。该队伍的成立,汇聚整合了公安信息资源科技手段,有效地改善了“信息科技共享壁垒、部门警种各自为战、基层基础支撑薄弱”三大难题,实现了打击犯罪的精准高效,推动了警务模式的转型升级。

合成作战队运行模式:一是依托“乌海市公安警务综合平台”,增设合成作战模块,实行查询审批手续的网上流转和查询结果的网上反馈,特设由 PKI 绑定的电子签章审批,简化繁琐的审批拷贝环节,高效便捷支撑实战。二是充分应用公安专网即时通讯技术,采取实名注册“警网通”,建立以合成作战队为核心,以侦查打击部门为主体,市局、分局和部门警种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参加的近 300 人的合成作战警网通群。大家在群内不受层级、时间、地域限制,实时发布预警警情信息,即时下达作战指令,共同参与每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破,积极建言献策,实现各部门警种“大兵团”协同作战、“零距离”无缝配合和在侦查破案环节上的“智慧”核聚变,形成纵向指挥层级减少、横向互动联系畅通的扁平化指挥工作格局。三是闻警即动、全警响应。案发后,侦查员通过合成作战警网通群第一时间发布简要案情和支撑请求,合成作战队各小组发挥职能作用,跟进案件,涉及其他警种相关工作时,各业务部门即刻联动、各显其能、共同作战。四是侦研互动、案后研判、类案总结。案发后,办案单位第一时间对受害人掌握的基本信息进行提取固定,并及时上报合成作战队,合成作战队运用多种手段同步跟进,现已基本形成了“基层单位初步研判→合成作战队全面支撑→反馈下达信息指令→基层落地查证→合成作战队二次研判”直至侦查终结的全程支撑工作模式;对已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合成作战队对其活动轨迹进行案后研判,辅助审讯、深挖余罪,充分利用全国跨区域线索平台、协作平台等工具扩大战果,实现打击效能最大化;此外,合成作战队常态研判同类案件的作案手段、规律、特点,总结提炼办案技战法,全警推广运用,提高侦查办案能力。五是建立监督通报机制。合成作战队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及时发现侦办案件过程中薄弱环节,定期通报相关管理部门整改,推动打防工作良性互动共建双赢。
..............................

三、乌海市公安机关应对电信网络诈骗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25
(一)应对电信网络诈骗存在的问题...............................25
1.打击效能偏低................................25
2.专业队伍建设不足................................25
四、优化乌海市公安机关应对电信网络诈骗对策建议............................. 32
(一)建议国家层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32
1.建议完善电信网络诈骗立法..................................32
2.建议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32

四、优化乌海市公安机关应对电信网络诈骗对策建议

(一)建议国家层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1.建议完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立法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相关立法不完善,给公、检、法部门依法打击此类新型违法犯罪提出严峻的挑战和全新的要求。尽管目前在相关解释和意见中,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定罪方式、证据收据、审查判断进行了有关规定,但由于电信网络诈骗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定罪量刑仅仅参照《刑法》中的普通诈骗罪和相关指导性法律法规,很难解决具体实践中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无论在发生场域、侵害法益还是在行为方式上,都有普通诈骗罪有着明显的区别,与其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性和公众带来的重大经济损失相比,目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惩治力度相对较轻,罪责刑不相适应,导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有效治理迟迟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乌海市公安机关作为实战部门,应根据办案实际需要,主动作为,深入调查研究,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定罪量刑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积极建议国家层面完善相关立法,将电信网络诈骗和《刑法》中的 12 种特殊类型诈骗罪一样独立成罪,明确其法律主体地位,适度提高刑罚力度,加大其犯罪成本,进而从根本上扭转其低成本、高收益的违法犯罪局面,提升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法治化水平,为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进一步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

结语


电信网络诈骗严重破坏了我国的正常社会经济秩序,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此类犯罪深恶痛绝。党中央、国务院、公安部对打击治理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的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当前全国的发案量来看,犯罪形式仍然十分严峻。各地公安机关需要继续深化打击治理工作,提升打击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好公安机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主力军作用,其他相关责任单位应切实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勇于担当,密切配合,强化协同治理理念。
各地各部门应形成共同应对、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力挤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生存空间。本文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概念、类型、特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结合笔者自身工作实际,剖析了当前乌海市公安机关在应对电信网络诈骗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及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因地制宜的提出较为可行的对策建议,希望乌海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能够得到有效的遏制,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切实维护好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