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通过研究中国企业在老挝的跨国经营面临困境的分析,找出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以及中国企业与越南、泰国企业在老挝跨国经营的异同,不仅有利于有效指导中国企业在老挝投资生产经营,而且对于指导老挝通过修改投资法规和优惠政策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老挝国内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的背景
正如老挝外交部长沙伦赛所说:中老两国是牢不可破的命运共同体关系,如兄弟般团结。自1981年两国恢复正常外交以来,中国与老挝在很多领域都有深入的交流与合作。老挝有丰富的矿产等自然资源,中国是这些资源的需求大国;中国的产品对老挝国内市场来说具有物美价廉之称,因此,中老两国之间的互补性较强。中国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老挝投资设厂,涉及的领域包括水电开发、矿产、工业、农业、服务贸易等方面。目前,老挝已成为中国在全球的第八大投资目的国,中国也已经成为老挝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国。这些投资基本上是以企业为组织形式开展的,外资的流入对老挝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方面,为了促进中国企业更稳更快的“走出去”,各级政府和部门制定和诸多优惠政策鼓励国内企业到国外市场进行投资经营;在老挝方面,为了加快老挝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出台投资法并不断完善,以此来吸引外资到老挝进行投资建厂、生产经营,期望通过外资的进入,不仅能够给老挝带来国外先进的管理与技术,而且能够带动国内就业,增加国民收入,最终达到利用外资加快老挝经济的发展。
那么,中国企业在老挝的经营情况如何呢?在经营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的?越南、泰国作为仅次于中国在老挝进行外商直接投资的两大来源国,这两国在老挝投资的企业经营情况如何呢?中国企业与越南和泰国企业在老挝经营存在哪些异同呢?越南和老挝企业对中国企业有哪些借鉴或启示呢?
.......................
1.2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企业跨国经营方面的理论研究与是实证非常多。由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案例如雨后春第般快速增长,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从问题、模式和策略三个视角系统回顾现有关于中国企业实施跨国经营的研究现状;其次,回顾现有关于老挝营商环境方面以及主要经济体在老挝发展的研究现状。
1.2.1关于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遇到的问题研究
在已有的文献中,学者们纷纷研究了中国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黄靖欣认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遇到的问题主要有跨国战略不明晰、风险防范意识缺乏、政府金融支持不够、缺乏行业协会的协调等。计志英认为中国汽车企业实施跨国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风险主要有政治风险、反倾销风险、汇率风险、技术风险、出口风险、商业信用风险、知识产权风险。郭睿认为中国商业银行进行跨国经营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国别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归纳起来,主要可以分为以下4类:
首先,关于政治、法律方面的风险。黄朴分析了海外政治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没收、税收歧视、政局不稳定。岳思袭认为政治风险已经成为企业跨国经营的具有重大影响的外部风险之一。赵银德认为东道国的政治风险是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战略中面临的最大的环境风险。Cui以格兰仕的跨国经营为例,探讨了中资企业在跨国进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张涛认为中国企业由于缺乏系统的、成熟的理论指导,导致中国企业不能有效的应对跨国经过程中遇到的政治风险问题。刘烁认为东道国的政治风险包括两个方面(微观与宏观政治风险)。赵讶利归纳了跨国企业需要规避的风险,主要有投资附加条件风险、外汇管制风险、税收法律风险、注册风险、劳动用工法律风险以及投资退出风险。詹清荣详细阐述了企业实施跨国经营的过程中遇到的风险。佟连发、涂永分析了中资银行在海外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风险。
.......................
第二章跨国经营的相关理论
2.1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在产品创新阶段,此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风险很高。一旦企业的新产品创新成功,就意味着在国内外市场上企业对此新产品有着完全绝对的垄断,尤其是核心技术与生产工艺,国内外市场上就存在着巨大的潜力。此阶段一般都是在国内的研发中心完成的,可以在研发所在地申请专利保护。当然,新产品的成功问世,也意味着在性能、质量、体验等方面都有可能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在产品成长阶段,随着生产工艺和技术的不断完善,新产品进入成熟阶段。国内市场逐步打开,企业在一段时期内将会获得较高利润。随着成熟产品不断涌入市场,仿制品、替代品等都会出现,将会导致该产品在国内剩余的市场空间不断被压缩,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会越来越大。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一方面会通过采取降低生产成本,进而降低产品的价格与竞争对手进行竞争,争夺国内市场;另一方面逐步将焦点放在国外市场,企业通过出口或者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将产品输出,进而获得利润。
在产品标准化阶段,产品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大范围的扩散,生产成本儿乎将至最低,该产品的利润空间基本为零。此时,企业一方面通过向一些发展中或者不发达国家转移生产活动,进一步降低成产成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开拓这些国家的市场;另一方面,企业将采取新的技术,对该产品进行升级,或者逐步抛弃该产品,进入下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制造业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尤其是战后初期,美国很多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企业纷纷在其他国家进行投资贸易给予了合理的解释。但是该理论并没有说明投资活动的转移速度如何,而且也不解释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等国家的企业在美国实施跨国经营。
.........................
2.2企业内部化理论
海默最早提出了外部市场内部化的说法,而企业内部化理论则是由邓宁、鲁格曼等人提出和发展的。该理论认为,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都可以分为片段化的中间过程,就会形成中间产品,这些中间产品如果在市场上交易就会产生交易成本,同时由于市场失灵的出现,会导致中间产品市场存在不完全竞争的情形。企业为了减少交易成本和相关风险,可以将原本在市场上交易的部分转移至企业内部完成,就会大大减少交易成本。促进企业实施内部化策略的动力来源是外部市场失灵、知识产品。根据该理论,企业外部市场会受到价值规律与供求关系的影响,企业内部市场则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知识资产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在外部市场扩散非常容易,企业通过内部化可以将很多交易过程在企业内部完成,就避免了核心资产的外漏。该理论开辟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新思路,能够在很大范围内解释企业的跨国投资行为,更好的解释了企业通过跨国经营能够比贸易能够更好地开发东道国的市场与资源。该理论业存在着不足之处:首先,企业内部化理论着重分析的是企业跨国经营的过程,缺乏对企业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其次,企业内部化理论不能解释企业实施并购行为;最后,企业内部化理论没有考虑市场结构、竞争对手等方面的影响。
........................
第三章老挝投资环境与中资企业在老挝投资概况............13
3.1老挝投资环境分析...........13
3.1.1政治与法律环境..............13
3.1.2经济环境...............14
第四章中资企业在老挝经营状况调査分析..............29
4.1中资企业在老挝的基本情况分析..............29
4.1.1中资企业在老挝的区域分布................29
4.1.2中资企业在老挝的所属产业类型...............30
第五章中国与其他国家企业在老挝经营状况的对比...........51
5.1泰资、越资及日资企业在老挝基本情况...........51
5.1.1泰国企业在老挝发展情况..............51
5.1.2越资企业在老挝发展情况.............53
第五章中国与其他国家企业在老挝经营状况的对比
5.1泰资、越资及日资企业在老挝基本情况
5.1.1泰资企业在老挝发展情况
(1)投资规模
泰国是老挝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国。1988-1993泰资企业在老挝的投资额非常小,1994年有较大幅度的上升(投资超过2亿美元),具体见图5-1。这与老挝1994年颁布的《促进和管理外国在老挝投资法》密切相关。随后1995年下降至1993年的水平,1996年有更高幅度的反弹。
........................
第六章中资企业在老挝经营的机遇、挑战及对策建议
6.1中资企业在老挝经营的机遇
调查结果显示,中、泰、越、日资企业在老挝的经营中效益最好的是中资企业。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及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不断升级,为老挝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为中资企业在老挝实施经营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1.区位方面。老挝所处的地理位置具有突出的地缘优势。首先,老挝地处中南半岛和蓝长江-湄公河合作流域的中心地带,分别于中国、越南、柬埔寨、泰国、緬甸接壤,是中国与其他东南亚国家联通的重要内部国境通道。其次,中资企业在老挝经营有着非常便利的口岸通道,方便中资企业在老挝的投资。
2.丰富的自然资源。老挝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水电力资源、矿产资源和优越的农业发展条件。前文的分析中可以发现,中资企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电力、矿产和农业。
3.经济合作区为中资企业提供优质的经营平台。当前老挝已经有12个经济特区,其中由中国参与的经济特区有2个,而且数目还是不断的增长。经济特区为中资企业在老挝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
加大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前文的调查结果表明,阻碍中资企业在老挝经营的主要原因就是老挝的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老挝政府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可以通过引导中资企业等优秀的企业在老挝的基础设施领域进行投资,既解决了老挝政府资金不足的问题,又可以通过吸引了外资的投入,给老挝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推动老挝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形成一个反馈回路。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视角下中资企业在老挝经营发展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国际贸易文章
- 国家风险对中国OFDI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
- 国际结算风险及防范国际贸易研究
- 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国际贸易问题研究
- 国际贸易视角下东道国城镇化水平对中国OFDI
- 国际贸易视角下FDI对山西省行业收入差距的
- 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OFDI区位选择之
- 中国服务业FDI对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之国际
- 中国进口印尼煤炭资源的国际贸易问题研究
- 中国纺织服裝业攀升全球价值链高端之国际贸
- 国际贸易视角下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区位分布
- 国际贸易视角下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问题与
- “一带一盟”对接下中俄建立FTA的经济效应
- 俄出口增长方式之国际贸易问题研究
- 俄罗斯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之国际
- 营销投入对我国乳制品生产企业的福利效应之
- 基础设施、优惠安排与国际贸易研究--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