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论文(2018)精选范文一:中国生产性服务行业贸易竞争力研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从上个世纪 50 年代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所占的比例持续增加,故而相关的经济学开始进行了“服务经济”的研究。从上个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为经济和贸易全球化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使得国与国之间的分工不断细化,全球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迅速,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完成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进入新世纪,全球服务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远高于货物贸易,根据 WTO 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库(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Database)的资料显示,在 2001 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在为 14867 亿美元,此后快速增长,在 2007 年达到 34081 亿美元, 2013 年全球服务出口额达 4.8万亿美元年。同一时期,我国的服务贸易额也经历了高速增长阶段,2001 年,我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仅为 719 亿美元,而到 2013 年该数值上升到 5396 亿美元,在世界范围内排名第三。与此同时,高速增长的贸易额使得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世界服务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也从 2001 年的 2.6%,上升到到 2013 年的 6%。
生产性服务行业与其他的服务行业存在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其与制造业的联系更加紧密,是促使制造业高效、快速发展有利的粘合剂,并以服务业为依托,将制造业的主要环节联系起来。一个国家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地位以及其在商品贸易中的地位,直接受到本国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影响。故而,生产性服务行业的竞争能力不仅会对于一国服务贸易的贸易的竞争力会产生重要影响,也会影响一国商品贸易的竞争力,逐渐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
在宏观经济学中,一国经济的发展主要是由该国所拥有的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和资本积累的数量来决定。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其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逐渐发生变化,即从传统的依靠劳动力和资本积累为主逐渐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为主,以制造业为主逐渐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而在服务业中,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生产性服务业。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服务业内部结构也发生着变化,传统的服务业如运输服务和旅游服务,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而以知识和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服务,如通讯服务和计算机服务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并且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服务的创新会更加活跃,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求,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
......................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相关概念与研究内容
由于生产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研究内容相同,在本文中,先对所生产性服务的研究内容进行说明。生产性服务是指作为中间产品和服务投入,被用于其他商品生产过程的服务(格鲁伯和沃克,1993)。但在相关机构和一些学者们研究中,其对生产性服务所包含的内容有所不同(具体参见表 1-1)。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国外研究综述
一、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
国外学术界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 年代初,源于50年代后的服务经济的高速发展及由此导致的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不断变迁。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因素和生产性服务业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影响,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研究的关注点。
Goe(1991)认为能够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有几个主要因素,例如产品和服务的转型、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减少等,原来大量的生产经营方式正在被短期的生产产品所替代,开发与研究、设计与广告不断变得越来越重要。Coffey 和Bailly(1991)则认为科学技术进步产生出与以往不同的生产方式,如在一些发达国家弹性生产方式的兴起,显著地促进了生产性服务活动的发展,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外部化现象进行了分析。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对促进经济增长的研究的角度来看,Daniels(1995)得到结论,在大部分经济中,虽然在服务行业中占最大比例的不是生产性服务业,但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在促进就业增长方面却是最快的,该行业的增长实际上导致行业劳动力的分工并进而提高了劳动力飞生产效率。在Harrington(1995)文章中,对美国生产性服务业进行了研究,也得到结论,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会提高区域活动生产率,同时得到生产性服务业对于提升区域的劳动力就业、收入水平和税收收入会带来直接和非直接的贡献。而且,对于企业的投资和技术创新方面,生产性服务行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Bryson 和Daniels(1998)则从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区分逐渐变得模糊,服务业和制造业两者之间有重要的、动态的协同作用,突出了服务作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催化剂作用。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其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两者之间出现不断融合的趋势。
Goldhar和Berg (2010)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随着生产性服务业为最求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不断扩大其规模,以便获得更多的收益的的同时,该行业逐渐表现出与传统制造业相似的特征;而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制造业也渐渐表现出更多的服务内容,如当代制造业通过生产一些弹性化、个性化的产品,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以便通过差别定价来追求最大化利润。Jens Matthias Arnold 等(2014)利用印度的数据,研究了服务性行业的改革和制造业业绩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服务业的改革对制造业业绩的影响不容忽视。Fernandes和Paunov(2012)使用智利的数据,研究了外商对服务业的直接投资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得到外商对服务业行业的投资会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且会对该国制造业的发展和创新产生积极的影响。
...................
第二节、国内研究综述
一、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
从整体上来看,国外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研究较为深入和广泛,而国内对生产性服务贸易相关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为完善和系统的框架。在研究的过程中,不少国内学者对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引入。甄峰等(2001)对上个世纪80 年代以来,西方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综述,阐述了生产性服务业相关的概念、与其他产业的关系、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包、布局,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对区域发展的作用等一系列焦点问题。
一些国内学者对我国特定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钟韵和阎小培(2003)利用广东市、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全国三个不同层面的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而言,几乎所有生产性服务行业都可以促进地区经济飞发展,但同时也有某些发展水平比较低的行业,对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而大城市的经济相对发达,在其经济系统内,相对于其他经济系统,生产性服务行业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比较明显,并对大城市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对于生产性服务行业与制造业的互动,高传胜(2006)指出,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新的动力之一。以制造业代工为特征的长三角生产性发展模式正在经历升级与发展的困境,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处于依靠生产性服务业与生产的互动发展,来增添地区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地步。
还有一些学者采用实证的研究手段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间的相关性展开研究。为了反映了生产性服务行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顾乃华(2005)利用国际贸易中的新贸易理论,构建了一个反映两者因果关系的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和分析,得到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并且一国的经济增长会受到该国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正向的影响。同时,该篇文章利用我国的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相关的检验,并得到与理论模型相似的结论。程大中(2006)利用中国投入产出数据,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结构变化及其影响进行计量研究,得出一些基本结论:与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生产性服务占国民总产出的比重偏低,中国的服务业和国民经济其他产业或行业的前后向联系效应较弱;而且,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本身受其他行业的影响不大,未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应有的带动作用。邱灵(2014) 认为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是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通过,并通过考察发达国家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的演变规律,为我国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积极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加快实现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提供经验借鉴。覃剑和冯邦彦(2014) 运用区位商、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大珠三角各个城市金融业和制造业的空间指向性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大珠三角城市群的金融业和制造业,在空间上既有分离性也有相吸性。同时,对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一般性解释,并由此得出应不断优化金融业和制造业在城市等级体系中的空间分工布局、不同城市要适当进行产业取舍和协同发展等政策启示。
................
第三章 生产性服务行业贸易竞争力分析 ·················12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 ················ 12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分析 ··········· 13
一、生产性服务行业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 ··················· 13
二、生产性服务行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15
三、生产性服务贸易行业贸易竞争力指数 ··············· 16
第四章 中国生产性服务行业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0
第一节 理论假设 ··············· 20
第二节 相关指标的选取 ················· 21
一、生产性服务行业贸易竞争力指标的选取 ·················· 21
二、影响生产性服务行业贸易竞争力指标的选取 ······················ 22
第五章 政策建议 ·················29
一、从整体上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建议 ············· 29
二、对各个细分的部门的提供政策建议 ····················· 30
第四章 中国生产性服务行业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理论假设
本节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说明。建国后到 1980 年,由于受到当时所推行的错误的经济政策和经济方针的影响,即赶超发展战略的要求,我国的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在于制造业的发展,忽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使得我国的资源集中在制造业上。而且,由于服务业被忽视,造成生产性服务业被包含在制造业中,并没有形成独立的生产组织形式。压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并将其包含在制造业企业中,使得在工业品和生产性服务品价格中的“剪刀差”被制造业所占有,从而支持制造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渐发生变化,即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原先存在于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扭曲的关系得到改善,并且生产性服务业成为独立的组织形式,占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大。(顾乃华,毕斗斗和任旺兵,2006)
对于生产性服务行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我们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认为受到市场需求、贸易水平和服务水平的影响,并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该框架由以下三个具体的假说构成:
假说 1:生产性服务业贸易的竞争力水平与制造业的规模、以及国民收入之间是正相关的。
由于制造业规模是直接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故而显而易见,制造业规模越大,越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一国的国民也使用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品(国民把生产性服务的产品视为最终产品),一个国家国民收入水平越高,其使用的生产性服务商品越多,生产性服务商品的需求越大。并且,伴随着制造业规模的扩大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也相应提高,这为其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可以赢得规模优势,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平均成本的下降,进而,提升其竞争力水平。
....................
第五章 政策建议
根据使用的生产性服务业贸易的竞争力水平的四个评价指标,可以得到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国际上发达国家存在一些发展的差距。导致差距出现的原因,除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比较低外,还与我国社会层面的体制有关。
一、从整体上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建议
结合本文对生产性服务行业贸易竞争力的分析和计量分析得到的结论,本文为提高生产性服务业贸易的竞争力水平,从整体上,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一)加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融合,促进两者之间的互动 根据脉冲结果显示,制造业行业在生产性服务业增长中所起的作用正向和长久的作用,说明制造业自身的发展,会提高生产性服务业行业贸易竞争力的水平。
对于一个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其工业化的进程刚刚起步不久,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制造业的基础不牢固。建立强大的制造业,会较大程度上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和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普遍面临技术创新能力缺乏,这也与生产性服务行业提供服务的质量息息相关。生产性服务行业可以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完善国内相关政策体制,改善国内经济投资环境,吸引外资 根据相关结论,在 7 个不同的生产性服务贸易行业中,其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及差距是不同的,部分原因在国内生产性服务化行业领域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完善,其政策倾斜性和不透明程度较高,因建立透明的市场监管体制,以便从政策上消除影响生产性服务行业发展的不合理的地方。
以往大量的文献,得出外商直接投资会对投资国的经济产生大量的溢出效应。在本文的结论中,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会对一国生产性服务业贸易的竞争力水平产生持久的影响。虽然出现外部冲击的前期,外商直接投资对其的影响会产生一定的波动,但这种影响在后期仍十分明显。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精选范文二:外商直接投资对重庆市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研究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不断深化的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的国际分工,世界各国在经济联系上表现得越来越紧密,这种紧密联系主要表现在国际间贸易规模的逐步扩大上,而在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外商直接投资(FDI)也在飞速发展,两者之间日益表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对外开放,不断地加大引进外资力度,使得作为我国吸引外资主要形式的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增加,进而使中国的经济状况和对外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70 年代末期,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才开始吸收外资,这一时期吸纳外资较少,1979-1989 年十年间我国实际利用 FDI 的累积数额仅为 172.05 亿美元,但从 90 年代初期开始,中国吸收外资数额激增,1990-2009 年二十年间 FDI 实际利用额达到 9254.42 亿美元,2014 年,中国 FDI 实际利用额为 1195.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7%。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中国吸纳外资的能力逐渐增强,实际利用 FDI 的数额不断增加,近些年来常年稳居世界前列。
在中国引进外资的大背景下,作为唯一的中国中西部的直辖市,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和工商业重镇,重庆也在坚定不移地走引进外资发展经济的道路,积极实施对外开放的战略,不断探索引进外资新举措,进而使重庆市 FDI 的规模和质量得以不断的提高。重庆市利用外资始于 80 年代初期,与整个中国的形式类似,初期吸收外资较少,而 1997 年直辖过后,重庆市对外商的吸引力逐渐增大,FDI 实际利用额以平均 33.86%的增幅高速增长,截至 2012 年年底,重庆市累积吸收 FDI 项目5521 项,实际累积利用 FDI 的金额为 401.36 亿美元。与此同时,重庆市的出口贸易额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从 1997 的 7.8 亿美元增至 2014 年的 627.55 亿美元,在总出口贸易额中,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所占的比重也从 1997 的 91.8%增至 2013 年的 99.12%。可见,在外资大量引入的同时,对外贸易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 FDI 与出口贸易结构的关系这一研究内容,国内外学者站在不同角度、采取不同方法进行研究,当然,所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
1.2.1 国外研究综述
部分国外学者研究结论得出:FDI 对东道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影响是显著的。
Lin(1995)根据中国台湾、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外贸数据,对FDI 和对外贸易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 FDI 对东道国的出口具有推动作用。Klein 和 Goldberg(1999)根据美国和拉丁美洲国家间双边贸易量和资本流动的数据,对拉美某些部门的 FDI 和这些部门的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来自美国的直接投资会对众多拉美国家的制造业及其出口产生重大的影响。Vasavada、pick 和 Gopinath(1999)通过对美国食品加工行业中的 FDI 和出口贸易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美国的食品加工行业中,外资子公司的出口额与销量之间有一定的替代。Gubert、Mutti(1991)基于美国 1982 年在 33 个国家投资的数据,对贸易和投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和投资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在低税率的东道国表现得更为明显,原因是低税率的东道国国家一般是实行出口导向政策,这种政策不言而喻地增强了东道国吸纳外资的吸引力。Clausing(2000)基于 1977-1994 这期间的相关数据,对美国的对外投资和进出口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模型的解释变量为国民收入、汇率、子公司销售额、距离,被解释变量为贸易量,结果表明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不但与出口呈互补关系,对外直接投资对其出口有很强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进口也表现出一种互补关系。Farrell、Gaston 和 Sturm(2001)基于 1984-1998 年日本引进外资的产业流向,对日本引入国外直接投资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由于日本国内的外资企业对 FDI 流入产业加以选择,所以 FDI 会对日本对外贸易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Melitz、Yeaple 和Helpman(2004)通过对 38 个国家 52 个产业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是否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相关,只有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企业才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企业不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相反会选择进口,FDI与出口贸易之间是接近替代的关系。Azarotiadis 和 N.Mylonidis(2005)根据英国的外贸数据,对英国的 FDI 与其对外贸易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 FDI 对英国的出口贸易具有推动作用。Frank S.T. Hsiao,Mei—Chu.Hsiao(2006)根据新加坡、中国、中国台湾等八个国家相关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因果关系检验,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出口单向引起 GDP 变动,间接地会促进出口贸易结构的改善。
.....................
2 FDI 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理论基础
在以前的文献资料中,并没有关于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结构关系的直接性的理论,所以本文将间接地介绍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理论,以此作为论文的理论基础。在介绍理论之前,我们有必要解释一下 FDI、出口贸易结构及出口贸易结构优化。
2.1 相关概念说明
(1)外商直接投资
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 FDI,通常又被称为外国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是指投资主体以取得企业经营控制权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一种特殊投资行为。本文采用的外商直接投资数据为重庆市统计局2013 年 8 月之前的统计口径所统计的数据。
(2)出口贸易结构
出口贸易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出口贸易结构是指包括出口贸易所有制结构、商品结构、空间结构和行业结构等在内的出口贸易活动的比例关系;狭义的出口贸易结构仅指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即各种商品出口额所占整个出口贸易额的比重。本文所研究的出口贸易结构仅指狭义的出口贸易结构,即仅研究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而且本文提到的出口贸易结构均指代货物的出口贸易结构,对象为有形商品。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出口商品结构又细分为 SITC0—SITC9 这十类商品之间的比例,在这十类商品中,SITC0—SITC4 属于初级产品,SITC5--SITC9属于工业制成品,当然还可以再进行细分出更多更细的层次划分。
(3)出口贸易结构优化
这里细分了两个层次的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第一层次是出口贸易结构的转变,由主体是农产品或矿产品等的初级产品向主体是工业制成品的产品转化;第二层次则是指在出口的产品中重要出口产品(如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得到不断的提高,从而实现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
.................
2.2 FDI 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理论
随着不断深化的全球经济一体化,FDI 与国际贸易日益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势,各国学者开始在不同的理论框架下,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研究 FDI 和国际贸易的关系,所得结论不尽相同,其中对 FDI 和国际贸易的关系研究最具代表性是“替代关系论”、“互补关系论”、“补偿关系论”、“周期论”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2.1 替代关系论
FDI 与国际贸易的替代关系论的核心观点就是贸易上若存在壁垒,则会推动资本的流动,反之,若资本的流动上存在着障碍,则会产生贸易。替代关系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1957),他认为 FDI 与国际贸易呈完全替代关系,这种替代关系是建立在标准国际贸易模型上的,即两个国家、两种生产要素以及两种产品。当两个国家之间存在贸易壁垒时,将导致两国间的资本边际成本会产生差异,那么自由流动的资本必然会对贸易产生替代。具体的,如果进口国对其进口的产品征收关税,将会推高进口国内进口产品的价格,出口国企业欲获得更多的利润,就会生产更多的该产品,一方面出口国企业为了规避关税,就会将该产品的生产转移到进口国内,扩大进口国对该产品的生产,这时就会产生资本的流动,另一方面在国内进口产品价格上升的同时也会使进口国国内市场增加对资本需求,这样一来进口国内资本价格就会上升,也会促使出口国的资本流向进口国,仍然扩大了进口国对该产品的生产,但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资本的流动,该产品的生产量并没有变化,只是用进口国的生产的产量替代了出口国的生产的产量,所以蒙代尔得出的结论是贸易和投资呈完全替代关系。
但是实际上,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的确伴随着国际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但并没有像替代理论所表明的那样国际资本完全替代了国际贸易。所以我们可以说蒙代尔关于贸易和投资的替代理论一般只适用于两个国家之间为了绕开关税壁垒而进行直接投资的情况,而对于其他情况可能并不适用。
....................
3 FDI 影响东道国出口贸易结构的主要途径 ......... 14
3.1 FDI 影响东道国出口贸易结构的直接途径 ......... 14
3.2 FDI 影响东道国出口贸易结构的间接途径 .......... 15
4 重庆市 FDI 和出口贸易概况 ............... 17
4.1 重庆市 FDI 概况 ................ 17
4.1.1 重庆市 FDI 总量概况 ...................... 17
4.1.2 重庆市 FDI 国别(地区)分布 ................. 18
4.1.3 重庆市 FDI 方式 ..................... 20
4.1.4 重庆市 FDI 产业流向及行业分布 ................... 21
4.1.5 小结 ............. 23
5 FDI 对重庆市出口贸易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28
5.1 重庆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规模的影响 .......................... 29
5.2 重庆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 ...................... 31
5.2.1 重庆外商直接投资对总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 ..................... 31
5.2.2 重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两类重要出口产品结构的影响 ............. 33
6 FDI 在促进重庆市出口贸易结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重庆市招商引资环境的逐渐改善,FDI 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已于 2011年突破百亿美元,总量和增速均处于中西部领先地位,目前 FDI 已成为重庆市出口贸易的巨大驱动力。但是在重庆市外商直接投资发展迅速、形势较好的情况下,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 FDI 质量略低,投资产业和行业分布较不合理,引入外资方式较为单一等等。本文基于对重庆市 FDI 和出口贸易的相关数据分析,然后对引资和利用外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的建议。
6.1 FDI 质量略低,出口商品结构还需优化
目前,一般说来,经济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产业技术含量会相对偏高,投资质量要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由于重庆市的外商直接投资绝大部分来自亚洲,尤其是港台地区,投资中绝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的工业制成品普遍是像机电这样加工程度浅,层次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较大的机电产品也多为传统制造业,产品附加值不高,技术含量偏低,而不是技术含量较高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而经济发达国家,比如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对重庆的直接投资并不多,所占比重很小,技术含量较高的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承接数量就较少,比如笔电产业,95%以上均是以加工贸易形式出口的,加工程度浅,其中绝大部分使用的是国外的核心零件或者关键性技术,这方面的技术溢出效应目前也还不明显,这样一来,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数量、规模偏小,FDI 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推动作用就较弱。所以,重庆目前的 FDI 质量略低,还需进一步改善加工贸易的出口结构,改善整体的出口商品结构。
......................
7 对策建议
7.1 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
重庆市外商直接投资流向的产业、行业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而呈现出不太合理的分布,这将极不利于重庆市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所以在引进 FDI 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加强政策引导,比如对在投资环境的优化和产业政策的制定方面的激励机制加以创新,为此做更多的工作,按照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要求,发挥好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调节、服务和指导作用,减少对外资企业的干预;制定一系列鼓励外商将更多资金投入到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的导向政策。
投资环境的好坏能在较大程度上决定外商企业能否在区域内投资、生存和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重庆市要想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从而促进重庆的经济发展,可以从投资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着手,来改善重庆的投资环境。
在投资硬环境方面,一方面为了加强重庆市的综合服务能力,第一要务是需要 进一步完善重庆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方面,合理规划和构建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方式的广域交通体系,发展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多式联运,加快融入联结南北、横贯东西的对外经济走廊,加快建设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建设,依托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蓄力打通南向国际贸易大通道,加快渝沪、渝黔、渝滇、渝广、渝闽、兰渝、渝藏等各铁路的建设,以此同时,继续发挥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的潜能,促进与中东欧尤其是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另一方面由于两江新区已经成为众多外资企业入驻重庆的目的地,正成为国际资本向中国转移的一个重要平台,所以应继续发挥两江新区的优势,完善相关的基础配套设施,推动两路、寸滩两个保税港区向制造、研发、维修、物流、贸易、结算等“六大中心”转型升级,将两江新区建设成为基础配套设施完善、产业高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区。
在投资软环境方面,基于颁布的国家政策,结合重庆实际发展情况,制定一系列合理的引资政策,加大对外商企业的税收和信贷优惠力度,探索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吸引外商企业来渝投资;深化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使政府职能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努力规范和缩减办事程序、简化办事的流程手续、增加透明度、加强各政府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提高其办事效率;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建设,在处理企业之间的纠纷时,要一视同仁,使中资及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法律的保障,切实保护各方的合法利益;加强人才培养的同时加强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引进。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精选范文三:中欧双边贸易隐含碳排放估算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MRIO和SDA模型分析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气候变化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
气候变化对能源、水资源、粮食、土地利用及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并进而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为了全面评估全球气候变化状况及其影响,1998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UNEP)与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联合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称 IPCC)。从 1990 年至今,IPCC一共发表了五份评估报告,每份报告均表示全球气候变化不容乐观,世界各国应予以重视,否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其中第五份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暖是毫无疑问的事实。过去三个十年地表温度都比1850年以来任意一个十年暖。在过去 1400 年中,1983-2012 年可能是北半球最暖的 30 年。南极冰盖及格陵兰冰盖的冰量在过去 20 年不断减少,全世界的冰川几乎都在持续退缩。世界海平面在 1901- 2010 年平均上升了 0.19 米。
目前有许多证据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为人们使用化石燃料造成 CO2等温室气体过度排放。气候变暖已经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目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1.1.2 国际社会努力应对气候变暖问题
面对日益恶化的气候环境,世界各国也纷纷做出努力。1992 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简称 UNFCCC),它是全球首个与控制 CO2等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的国际公约,对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暖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UNFCCC 仅提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并没有确定具体的指标强制要求发达国家履行,因此《框架公约》的约束力不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UFCCC 在 1997 年 12 月于第三次缔约方会议上通过了《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它规定,以 1990 年的排放量为基础,发达国家在第一承诺期内也就是 2008-2012 年期间要将包括 CO2在内六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平均减少5.2%,而遵循“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虽然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强制减排义务,但并不对其规定减排义务。
....................
1.2 研究意义
由于对外贸易对 CO2排放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国际社会日益关注贸易隐含碳问题。我国碳排放量迅速增加,全球各国普遍把减排目光聚焦于我国。中国与欧盟都是贸易大国,且两国贸易关系密切,揭示中欧双边贸易隐含碳的情况,分析影响隐含碳排放变动的因素,对我国改善贸易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法(MRIO)估算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的隐含碳排放量,探讨中欧双边贸易是否造成欧盟对我国的碳排放转移,有利于重新审视中国碳排放责任,为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争取话语权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本文在估算欧盟对中国隐含碳排放情况的基础上,探讨欧盟对中国进出口隐含碳的行业分布。通过借鉴欧盟对中国出口的产业结构,有利于优化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促进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另外,本文采用结构分解法(SDA)分析影响中国与欧盟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变动的因素。通过了解不同因素对贸易隐含碳变动的贡献程度,有利于我国改善对欧盟的贸易结构,实现双边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
2.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有关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国际社会争议不断,目前已经形成针锋相对的两种观点:一种是贸易对环境的影响是消极的,即“污染避难所”理论所主张的;另一种是贸易有利于环境改善,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主张。为了验证贸易对环境的影响,Grossman和 Kruegor 还提出了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理论,指出可以从三个方面考察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2.1.1 污染避难所假说
“污染避难所”假说(Pollution Havens)也称为“污染天堂”或者“污染产业转移”假说,最初由 Copeland 和 Taylor 于 1994 年提出。该假说认为国际贸易会使高污染产业从环境标准比较严格的国家转移到环境标准比较宽松的国家。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自由贸易会使一个国家生产并出口本国拥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本国拥有比较劣势的商品。如果把环境资源视为一种生产要素,那么由于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环境政策,所以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发达国家经济较发达,人们环保意识较强,对环境的要求也比较高,从而制定了比较严格的环境政策,因此发达国家是环境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在生产高污染产品方面具有比较劣势。而发展中国家制定的环境政策相对比较宽松,因此环境资源相对丰裕,在生产高污染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此背景下,为了降低成本,发达国家中的一些跨国企业会把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减排政策比较宽松的发展中国家,从而导致发展中国家碳排放增加,污染加剧,成为减排政策比较严格的发达国家的“污染避难所”。
2.1.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库兹涅茨曲线是由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 1955 年提出的,最初是用来研究人均收入水平和分配公平程度间的关系。库兹涅茨曲线呈倒 U 型,表示最初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上涨,收入分配越来越不公平,但是当人均收入上涨到一定程度后,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将达到最大,而当人均收入进一步上升时,收入分配将越来越公平。也就是说,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分配不公的程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态势。
1991 年,Grossman 和 Kreger 在研究贸易对环境的影响时,开创性地把库兹涅茨曲线运用到环境领域,实证得出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物之间呈倒 U 型关系。随后越来越多学者运用库兹涅茨曲线来研究环境问题,但是一直没有提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影响也越来越大。国际贸易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影响。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重视,贸易隐含碳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外学者已经就贸易隐含碳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国内起步较晚,国内学者从 2006 年才开始关注贸易隐含碳问题,但是近几年研究这一问题的学者快速增加。本节将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贸易隐含碳排放的主要成果,同时作简单的述评。
2.2.1 国外关于贸易隐含碳排放的研究综述
国外对贸易隐含碳问题的研究开始得比较早,研究范围比较广,研究成果比较丰富,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归纳:一是关于贸易隐含碳排放估算;二是关于贸易隐含碳的影响因素分解。
2.2.1.1 关于贸易隐含碳排放估算的研究
对于贸易隐含碳排放的估算,国外学者大部分运用单区域投入产出法(SRIO)和多区域投入产出法(MRIO)。这两个模型的区别在于:第一,是否考虑进口中间产品;第二,是否假设不同国家的生产技术相同;第三,模型复杂程度如何。
(1)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SRIO)
单区域投入产出法(Single Region Input-Output, SRIO)是指运用一国投入产出表,研究该国与最终消费有关的隐含碳排放量的方法。对于进口产品,它假设所有进口产品都被最终消费。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它把世界其他国家视为一个区域,并且假设其生产技术与本国相同,即进口替代假设。由于 SRIO 模型只需使用一个国家的投入产出表,数据比较容易获得,且其估算贸易隐含碳的方法比较简单透明,因此,在研究之初,大部分学者都使用这一模型来估算贸易隐含碳的排放量。
部分学者把SRIO模型与垂直专业化相结合,如Sanchez-Choliz和Duarte(2004)采用投入产出表,并结合垂直专门化,形成具有 18 个产业部门的 SRIO 模型,从产业部门的角度,估算了西班牙在国内外的直接和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探讨西班牙贸易顺差将会对其二氧化碳排放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表明,采掘、化学工业及非金属制造等产业部门的出口隐含碳排放占了全部出口隐含碳的 70%。
......................
3. 中欧双边贸易隐含碳排放的估算 .............. 19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9
3.1.1 二氧化碳和碳排放 ................ 19
3.1.2 隐含碳 .................. 19
3.1.3 碳泄漏 ................... 20
4. 中欧双边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 37
4.1 结构分解分析法(SDA) ........ 37
4.2 模型的建立 ......... 38
4.3 计算结果 .......... 39
4.3.1 中国对欧盟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 39
4.3.2 欧盟对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
5. 改善中国对欧盟隐含碳排放净出口的政策建议 .......... 50
5.1 国内层面 ......... 50
5.1.1 提高能源效率 .............. 50
5.1.2 加强技术创新 .......... 51
5.1.3 调整出口结构 ............... 51
5. 改善中国对欧盟隐含碳排放净出口的政策建议
由第 3 章的分析可知,在中欧双边贸易中,我国在拥有巨大的贸易顺差的同时还拥有巨大的碳排放顺差,贸易顺差所带来的巨额经济利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同时也加剧了国外对我国的减排压力,因此,减少碳排放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5.1 国内层面
我国对欧盟的净出口隐含碳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我国对欧盟出口隐含碳排放较大,二是欧盟对我国出口隐含碳排放较少,也即我国从欧盟进口隐含碳较少,因此,减少我国对欧盟出口隐含碳和增加我国从欧盟进口隐含碳都能够改善中国对欧盟碳排放净出口。
对于中国对欧盟出口隐含碳,由第 4 章的因素分析可知,影响其变动的因素主要有直接碳排放强度、投入产出结构、出口结构和出口总量。出口总量的增加一直是推动我国对欧盟出口隐含碳排放上升最主要的因素,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控制我国对欧盟的出口规模是降低出口隐含碳排放最直接的途径,但是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密切,相互依赖程度较高,控制我国对欧盟欧盟的出口规模必然会给我国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盲目降低中国对欧盟的出口规模不是减少中国对欧盟出口隐含碳排放最稳妥和有效的方法。本节将从直接碳排放强度、投入产出结构和出口结构三个方面,就减少我国对欧盟出口隐含碳排放提出建议。
对于中国从欧盟进口隐含碳,也就是欧盟对中国出口隐含碳,其影响因素也为直接碳排放强度、投入产出结构、出口总量和出口结构。其中直接碳排放强度和投入产出结构,反映的是欧盟的能源效率和技术水平,很难从我国政策的角度有所改变,所以在此不提出建议。而欧盟对中国的出口总量和出口结构,其实就是中国对欧盟的进口总量和进口结构,本节将从进口总量和进口结构两个方面,就增加我国从欧盟进口隐含碳排放提出建议。
......................
6. 结果与展望
本文以中国面临减排压力为背景,以多区域投入产出法(MRIO)和结构分解分析法(SDA)为核心,估算了中欧双边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并且对影响中欧双边贸易隐含碳排放的直接碳排放强度、投入产出结构、出口总量、出口结构四个因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对减少我国对欧盟隐含碳排放净出口提出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所示:
(1)在中欧双边贸易中,中国是隐含碳排放出口顺差国
1995-2013 年,在中欧双边贸易中,中国一直存在碳排放顺差。1995-2001 年,中国对欧盟隐含碳排放净出口变动不大,但是 2001 年后,这一顺差額随着贸易顺差的扩大而快速增长,从 2001 年的 1.77 亿吨,上升到 2008 年的 6.78 亿吨,上升了近3 倍。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 年中国对欧盟隐含碳排放净出口有小幅下降,但仍然高达5.6亿吨。随后中国对欧盟隐含碳净出口额又随着中国对欧盟出口额的增加而增多。这表明,在中欧双边贸易中,我国在拥有巨大的贸易顺差的同时还拥有巨大的碳排放顺差,我国碳排放中很大部分是为欧盟消费者排放的,而欧盟在这一双边贸易中实现了大量的碳排放转移,是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受益方。
(2)出口总量是推动中欧贸双边易隐含碳排放上升最主要的因素
无论是中国对欧盟出口隐含碳排放,还是欧盟对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出口总量都是推动它们上升最主要的因素。1995-2013 年,出口总量对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都是正向的,并且其正向贡献率在四种因素中是最高的。1995-2013 年,出口总量使中国对欧盟出口隐含碳排放增加了 9.79 亿吨,贡献率为 245.95%。同期,出口总量使欧盟对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增加了 0.68 亿吨,贡献率为 165.15%。从行业分解的结果来看,出口总量都各行业的影响也都是正向的,即对各行业隐含碳排放的增加起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精选范文四:中日、中韩货物贸易边境效应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
1.1.1 研究背景
中日韩三国是东亚地区重要的经济大国,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由于独特的地缘优势,以及经济发展程度和国内需求层面的不同,日本和韩国一直是中国重要的经济贸易合作伙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作为经济大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日本和韩国两国政府也适时调整本国的经济政策,将与中国的经济贸易合作放在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2012 年 11 月 20 日,中日韩三国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2014 年 11 月 10 日,中韩双方确认中韩自贸区结束实质性谈判。
自 2000 年以来,在不考虑欧盟和东盟整体经济的情况下,日本一直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12 年和 2013 年降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是中国第三大出口贸易对象和第一大进口贸易对象(2013 年降为中国第二大进口贸易对象)。2007 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2009 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日本第一大出口贸易伙伴(2013 年,中国在日本出口贸易中份额少于美国,位居第二位),2002 年之后,中国一直是日本的第一大进口贸易伙伴。显而易见,近几年来中日政治关系的紧张制约了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韩国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高速发展。2000年以来,韩国一直是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韩国是中国的第四大出口对象国, 2005年,韩国超过中国台湾成为中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地,2013 年,韩国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一大进口贸易伙伴。2004 年中国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07 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进口对象国,2003 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韩国第一大出口贸易伙伴。
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各国都试图在WTO 框架下寻求发展本国经济更有力、更强劲的工具,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建立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区为本国的经济贸易发展寻求动力。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注意力集中到一国边境对要素和商品流通的阻碍作用上来,国家边境是否对国家间贸易的自由进行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在多大程度上阻碍了经济贸易的发展成为很多学者新的研究方向,并得到了诸多有益的研究成果。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对边境效应的测算,根据所研究内容的不同,国内外学者曾使用过传统引力模型、理论引力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等多种方法。由于本文所用数据的特点及可得性,对于中日、中韩之间的货物贸易边境效应值,本文采用传统引力模型进行测算。
1.2.2 技术路线
本文的技术路线如下图图 1-1 所示。
......................
第 2 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本章对关于边境效应研究的国外相关文献的梳理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两方面进行。研究方法部分总结了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传统引力模型、理论引力模型和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内容部分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分为五部分分别进行整理。对国内关于边境效应研究的文献资料则从中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经济融合度问题、中国与个别国家之间的边境效应问题以及中国国内的边境效应问题三个方面进行展开。
2.1.1 研究方法
1.传统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最早是由 Tinbergen(1962)和 Poyhonen (1963) 在对国际贸易双边贸易流量进行计量研究时提出的实证经验模型,他们发现两国间的贸易在通常情况下往往与两国各自的经济规模成正比,而与两国之间的距离成反比。由于这一形式与牛顿物理学中提出的“引力法则”相似,因此被称为引力模型。之后,引力模型在经济学实证研究上的重要作用得以证实,该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关税同盟、汇率、语言文化等各种体系的贸易流动效应问题。
McCallum(1995)首先将引力模型引入到边境效应问题的研究中。他通过建立引力模型,分析了 1988 年加拿大和美国的相关贸易数据,研究发现,加拿大和美国之间的边境导致加拿大国内各省份之间的平均贸易大约相当于加拿大一省与美国一州之间贸易量的 22 倍。这也就是所谓的“边境之谜”,Obstfeld 和 Rogoff (2000)称其为当今世界经济开放条件下的六大谜题之一,Anderson 和 van Wincoop(2003)称其为引力模型研究文献中最著名的推断之一。
McCallum(1995)的引力模型形式为:
............................
2.2 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对于边境效应问题的研究还处于以学习和模仿国外相关文献为主的阶段,大多利用已有的边境效应既有理论模型,就中国的边境效应问题进行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大体可分为三种:一是考察中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经济融合度问题,这类文献大多集中于分析中国—东盟之间的边境效应问题;二是沿用 McCallum(1995)的思路考察中国与个别国家之间的边境效应问题,本文对于中日、中韩之间边境效应问题的研究即属于此类;三是考察中国国内的边境效应问题。
1.中国—东盟的边境效应问题
宫同瑶(2012)利用 2000 年和 2007 年中国八区域、三部门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通过构建理论引力模型和 CGE 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测算了中国—东盟整体,以及中国八个地区分别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边境效应。经过实证检验表明:两种模型下中国—东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边境效应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理论引力模型下中国—东盟整体边境效应由 2000 年的 6.47 下降到 2007 年的 5.60;在构建 CGE 模型时,编制了东盟和世界其他地区投入产出表(2000 年和 2007 年),运用三层嵌套的 CES生产函数,以及两层嵌套的 CES 需求函数,分生产、需求、贸易和均衡四大模块进行研究,结果显示,CGE 模型下中国—东盟边境效应由 2000 年的 28.50 下降到 2007年的 16.38。李理甘(2012)研究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边境效应问题,由于数据的可得性,论文选取了占中国总贸易量达 70%以上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广西省、云南省以及四川省共 7 个地区和东盟十国为样本,通过分析2002-2008 年共 7 年的横截面数据,分别估测了中国—东盟之间 7 年的边境效应系数值,经过测算得出边境效应对贸易的阻碍作用逐渐减弱,2002 年的边境效应为 4.76,2008 年为 2.59,对贸易的阻碍作用下降了 38.8%。黄晴宇(2012)利用 2002-2010 年的中国与东盟的相关横截面数据,研究了中国参与东亚经济合作过程中双方边境效应问题,经过研究发现,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边境效应值比较小,在研究期间内,2005-2006 年前后,边境效应值先减后增;与此同时,作者发现,尽管东盟一体化程度越来越深,但是东盟内部各国家间的贸易边境效应仍然很明显;由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功建立,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边境效应已变得不是很强。与中国不同的是,作者发现日本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边境效应变化波动较小,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
此外,范艳娟(2010)、石永慧(2011)、李军林等(2012)、邓超正,冷希洛(2012)、冯宗宪、赵立伟(2012)、苏阳(2012)等也都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中国—东盟之间的边境效应问题。得出的一致结论是,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边境效应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将东盟视为一个整体对中国、日本、韩国等进行研究时,其边境效应值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东盟一体化程度的加深。
......................
第 3 章 中日、中韩货物贸易状况 ............ 16
3.1 中日双边货物贸易状况 ....... 16
3.1.1 中国方面 ............. 16
3.1.2 日本方面 ............... 20
3.2 中韩双边货物贸易状况 ...................... 22
3.2.1 中国方面 ................. 22
3.2.2 韩国方面 .................. 24
第 4 章 中日、中韩货物贸易边境效应实证分析 .............. 31
4.1 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 ............ 31
4.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32
4.2.1 贸易数据 ................ 32
4.2.2 国内生产总值 ................ 33
4.2.3 距离数据 ............ 33
4.2.4 虚拟变量 ............ 33
第 5 章 中日、中韩货物贸易边境效应存在的原因分析 ............... 43
5.1 原因分析 ............. 43
5.2 本章小结 .................. 45
第 5 章 中日、中韩货物贸易边境效应存在的原因分析
在上一章中,本文对 2002 年和 2007 年的中日、中韩货物贸易边境效应的数值进行了测算,发现中日、中韩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货物贸易边境效应,且有上升的趋势。为了减少边境的存在对中日、中韩双边贸易的不利影响,本章就中日、中韩双边货物贸易边境效应存在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以寻求扩大中日、中韩双边贸易合作的有效建议。
5.1 原因分析
国家间的关税壁垒和空间距离显然是阻碍两国间贸易活动的重要因素。尽管世界贸易组织极力反对并通过谈判大幅削减国家间的关税壁垒,但其仍是限制和阻止外国产品进口的一种有效手段。国家间的空间距离不但加大了两国间贸易交流的运输成本,而且加大了由于语言、宗教和习惯带来的信息交流成本,因此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往往比国家内部的贸易活动需要更大的交易成本。除此之外,影响中日、中韩货物贸易边境效应存在及变化的原因还有两国间的自然壁垒、消费的本土偏好、国家层面的政策和制度壁垒以及政治壁垒等因素。
1.自然壁垒
除了国家间不可避免的关税壁垒和空间距离外,贸易国家内部自然地理条件也是影响两国贸易交流不容忽视的因素。中国幅员辽阔,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同时具备与日本、韩国两国交流便利的区位条件,相对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处于广阔的内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对外开放政策方面也处于相对的劣势地位,这些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封闭性。90 年代后,日本和韩国的经济繁荣发展,中西部省份与日本、韩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同样导致了其贸易交流的稀少。此外,中西部省份同日韩两国相隔较远,货物运输到日韩两国有比较大的难度。东中西部地区发展的自然特点体现在边境效应上,必然导致东部地区与日本、韩国两国的边境效应较小,而中西部地区与日本、韩国两国的边境效应较大,在样本包含中国所有省份(西藏除外)的情况下,其结果是中国 30 个省份对日本、韩国两国平均边境效应的相对较高。
................
第 6 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结论
由于缺少日本、韩国国内经济区域的贸易数据,本文采用传统引力模型对中国—日本、中国—韩国的货物贸易边境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2 年和 2007 年中国—日本货物贸易边境效应分别为 15.85 和 27.66,表明 2002 年和 2007 年中国 30个省份之间的平均贸易量分别约为中国一个省份与日本之间贸易量的 15.85 倍和27.66 倍;2002 年和 2007 年中国—韩国货物贸易边境效应分别为 25.00 和 25.69,即2002 年和 2007 年中国 30 个省份之间的平均贸易量分别约为中国一个省份与韩国之间贸易量的 25.00 倍和 25.69 倍。相较于 2002 年,2007 年中日货物贸易边境效应增长了 74.54%,中韩货物贸易边境效应仅增长了 2.74%,这表明,边境壁垒的存在对中日之间货物贸易的不利影响上升了 74.54%,对中韩之间货物贸易的不利影响仅上升了 2.74%。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探讨了导致中日、中韩货物贸易边境效应存在及变化的可能原因,发现存在大量的可以避免或改善的人为因素,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边境壁垒对中日、中韩货物贸易交流造成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精选范文五:环渤海经济区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实证分析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变化影响着我们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近些年来随着雾霾、酸雨、沙尘暴、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环境污染事件的频发,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外贸易作为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其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研究也一直是学术界热议的话题。
从 1994 年到 2013 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 48459.60 亿元增长到 588018.8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 14.04%,进出口总额从 2366.20 亿美元增长到 41589.93 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 16.29%,对外贸易的的飞速发展在中国经济增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种粗放式的外贸增长方式所引发的国内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环渤海经济区作为我国经济由南向北、由东向西转移的枢纽,将是我国区域经济下一阶段发展的重点。2013年,环渤海经济区五省两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为 173368.73 亿元,在国内生总值中的比重是 29.48%,进出口总额为 102.12 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 24.5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环渤海经济区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举世瞩目,地区生产总值从1994年的11893.69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173368.73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5.15%,进出口总额从 1994 年的 5.96 亿美元增长至 2013 年的 102.12 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 16.13%。但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环渤海经济区也付出了一定的环境代价,严重的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对经济的增长模式进行思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高额的贸易扩张和经济增长难以为继,为保护环境而放弃经济增长又是绝不可行的。研究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关系,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是该地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了 1994-2013 年五省两市的省际面板数据对环渤海经济区的贸易发展、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试图分析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效应和影响机理。
...............
1.2 文献综述
在工业化的早期,世界各国为了实现经济的飞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增强,采取粗放式的发展模型。随着各种环境污染问题的凸显,各国学者开始通过经济学方法寻找环境污染的根源,对于造成环境污染根源的研究,各国学者最早的着眼点是经济增长。
1.2.1 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影响的文献综述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工业化起步较早的西方国家就开始有学者关注和研究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问题,当时关于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的最著名的理论是由西方国家的一批科学家、经济学家和教育家组成的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增长的极限”理论。此理论认为由于人口增长、资本投资、粮食供应、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五个主要因素,所以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水平时整个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将会出现崩溃。这种经济增长必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观点引发了学术界对于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热烈讨论。
Grossman 和 Krueger(1995) 通过对 42 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部分环境指标与经济增长间呈现倒 U 型关系,借鉴 Kuznets(1955)提出的关于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关系的论述,他们指出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可能也存在倒 U 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关系。原因是在工业化早期各国为追求经济高增长势必会带来环境的破坏,但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们实际收入的提高,人们对于高质量环境的消费需求增加,从而迫使政府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改善,最后会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共同存在的局面。
相对于增长的极限理论的悲观解释,EKC 模型在现实经济中更具有合理性,因此各国学者开始选用不同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数据对 EKC 模型进行验证。Shafic 和 Bandyopadlhyay (1992)选取多个环境污染指标通过构建对数模型对环境污染与人均 GDP 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不同的指标对于 EKC 有着不同的适用性。Hannes Egli (2001)使用德国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验证,发现所选取的污染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倒 U 型的曲线关系。由于各国要素禀赋和环境规制政策的不同,EKC 模型有着不同的适用性。
..........................
第 2 章 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对环境影响的理论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更加密切,商品与资本在国家间的快速流动带动了各国经济的腾飞,但与此伴随的还有资源枯竭、全球的气候变暖与生态环境的恶化等环境问题。是为了维持经济增长而任由环境继续恶化,还是为了保护环境而放弃经济增长是各国政府面临的难题,对于贸易、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也是学术界的热门话题。
2.1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 EKC 模型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与环境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国家之间对于资源能源的抢夺和污染物的国际转移也一直是国际社会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由于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发展较早,环境与资源问题的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已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关注。
早在 1972 年,由来自美国、挪威等西方国家的一批科学家、经济学家和教育家组成的罗马俱乐部在其发表的关于世界经济增长趋势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一书中提出了“增长极限”理论,该理论对经济的无限增长理论提出来否定,认为经济的增长会受到不可再生资源的限制,当不可再生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少时,经济的增长就会停步甚至倒退,即经济增长达到了增长的极限,一旦超过这一极限整个人类社会系统将会面临灾难性的崩溃。该理论一经提出就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各国学者针对该理论展开了热烈讨论。
针对这一理论提出的反对经济增长的观点,学者在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否定意见。他们选取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而试图寻找如何在不牺牲环境的情况下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其中最有开创意义的理论是学者根据 Kuznets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倒 U 型曲线模型,提出的关于环境质量状况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呈现倒 U 型关系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该理论认为一国的环境质量状况与人均收入水平呈现一种倒 U 型关系。即在一国人均收入水平较低时人们为了追求较高的经济增长会忽略对于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收入水平较低对应着落后的生产技术,追求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污染物排放的迅速 增加和资源的国度采伐,因而环境质量状况会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而逐渐恶化;而当 人均收入水平达到一个临界值后,随着人们收入水平上升人们对于环境的消费需求上升,更多的资金被投入到技术研发和环保产品的开发,此时环境质量状况会随收入的增加而得到改善。
.....................
2.2 经济规模与环境污染效应的一般均衡分析
自然环境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基础,然而经济的发展却带来了各种环境问题,经济增长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影响环境中污染物的排放量。在这一节本文通过借鉴科普兰和泰勒(Copeland 和 Taylor)构建的环境污染供给与需求的一般均衡模型对经济规模与环境污染的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
2.2.1 基本假定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由于商品与资本的国际流动,要素和商品的价格会在世界范围内趋于均等。然而如果一个国家由于经济实力较弱,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国内需求和供给相对于世界市场而言不足以改变世界商品的价格,那么这个国家就会被认定为小国开放经济。这一假定是国际贸易学中常用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该国是世界商品价格的追随者,所有商品价格是由世界经济决定的。
假定在一个小国开放经济中有两种商品 P 和 U,在商品 P 的生产过程中会消耗本国的大量能源而产生污染为污染型商品,而商品 U 的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污染清洁型商品。在小国开放经济假定下,P 和 U 两种商品的价格是由世界经济决定的,则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也是固定值。假设商品 P 为计价标准,即 PP=1,U 的相对价格为 PU=a。
假定在生产商品 P 和 U 过程中使用两种基本要素资本 K 和劳动 L,两种要素的市场价格为市场利率和劳动者工资,分别记为 r 和 w。在该国现有要素条件下,劳动和资本的供给都是缺乏弹性的。其中商品 P 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商品 U 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因此商品 P 的资本劳动比大于商品 U ,即 KP/LP>KU/LU。假定资本密集型商品 P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不具有外部性(即商品 P 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仅对消费者产生损害而不会影响经济体中其他生产企业的生产效率),商品 P 在消费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商品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U 的生产函数为
U=F1(KU,LU) (2.1)
假设 F 为单调递增的严格凹函数。
....................
第 3 章 环渤海经济区贸易、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 ......... 21
3.1 环渤海经济区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 21
3.1.1 环渤海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现状 ............... 21
3.1.2 环渤海经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现状.................. 24
3.1.3 环渤海经济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现状 ............... 24
3.1.4 环渤海经济区工业发展状况 ...................... 26
第 4 章 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实证检验 .............. 41
4.1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实证分析 ......................... 41
4.1.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41
4.1.2 单位根检验 ............... 42
4.1.3 协整分析 ................... 43
4.1.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44
第 5 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5
5.1 结论 .......................55
5.2 政策建议 ...................... 55
5.2.1 政府应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56
5.2.2 调整产业结构 ......................... 56
5.2.3 调整经济开放的部门结构 ............... 57
第 4 章 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实证检验
通过第三章对环渤海经济区经济增长、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和四个环境污染物排放指标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与各种工业污染物排放之间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从各省市的统计数据来看,经济增长、贸易发展与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在各省市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4.1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实证分析
环渤海经济区经济的飞速增长影响着该地区的各种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和资源的消耗情况,进而影响整个地区的环境质量。而环境质量的变化比如资源锐减、空气质量的恶化、水体土壤污染等又影响着人们的整体福利水平,然而随着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人们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会影响政府对该地区环境政策的制定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因此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存在着长期相互关系,本节将对环渤海经济区总体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物排放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实证检验。
4.1.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参考之前文献对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研究,本文采用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作为衡量环境质量的指标,采用人均实际地区生产总值作为衡量该地区经济增长的指标。
我国对于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主要从大气、水、固体废物三方面进行,所以本文在对环渤海经济区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研究时也选取了这三类指标,用工业废水排放量作为衡量水环境污染的指标,用工业 SO2、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作为衡量大气环境污染的指标,用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作为衡量土壤环境污染的指标。选取环渤海地区七个省市的各个污染物排放量指标的时间跨度为 1994 年到 2013 年,数据来源是《中国环境年鉴》与《中国环境统计公报》整理计算而得。
.................
第 5 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在对环境经济学理论和国际贸易学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一般均衡模型和拓展的均衡模型对环渤海经济区的经济、贸易和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探究。
在本文的研究中,首先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了污染物排放量作为衡量环境质量的指标,又根据环渤海经济区环境污染的地区特征除了选取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外又将工业烟(粉)尘排放量纳入了计量模型。EKC 模型检验的结果告诉我们,环渤海经济区的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与经济增长呈倒 N 型关系,而环渤海经济区各省市的人均收入水平大多没有达到第二个拐点;工业烟(粉)尘排放与经济增长呈正 U 型关系,并且各省市人均收入水平均高出拐点。
加入控制变量的均衡模型的回归结果验证了贸易发展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对环境的恶化作用以及政策效应和技术效应对于该地区环境的改善作用。而经济开放度的对于环境的影响有着不确定性,可能的原因是贸易商品结构中对于具体单个污染物变量的排放具有差异性。
然而论文在进行分析时依然存在以下不足:
(1)在对进出口现状进行分析时,没有加入分行业数据,不能从贸易商品结构的角度衡量对外贸易的扩大对我国环境的影响。
(2)由于缺乏衡量环境整体质量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在进行实证分析时不能直观的对该地区环境质量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
(3)由于技术效应和政策效应对于污染物排放的调节作用是一个缓慢、连续的过程,在进行污染物变动影响分析时未加入滞后变量,使实证分析的说服力大打折扣。
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考虑针对地区环境状况构建能够反映环境总体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将贸易商品结构和污染物排放的滞后项加入计量模型,从而能在分析各种效应是如何影响环境质量变化时更具有准确性。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精选范文六: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演进与风险抑制研究——基于日本20世纪80年代房地产泡沫的启示
第一章 导论
我国 1993 年房地产体制改革后,房地产业走过了 20 多年的风雨历程,其中2003 年至今,房地产业经历了“黄金十年”。我国房地产业由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在驱动经济增长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房地产业存在难以持续发展的问题,特别是房价长期保持高速增长,房地产泡沫化显著。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谈论资产泡沫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从 17 世纪的荷兰“郁金香泡沫”、英国伦敦“南海泡沫”到 20 世纪的日本“房地产泡沫危机”、东南亚金融风暴,再到 21 世纪的美国“次贷危机”,泡沫经济重复上演而且越演越烈。房地产泡沫所引发的金融风险让人惊叹不已,由此引发质疑:难道市场总是缺乏理性?难道投资者总是忘记前车之鉴?还是金融系统内生脆弱性导致风险发生?这需要我们从历史角度、行业角度来辩证看待资产市场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全球金融经济危机总是反复上演,人们似乎很少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纵观近几十年发生的金融经济危机,无不与房地产经济密切联系,或是房地产风险直接引爆金融危机,或是金融风险导致房地产泡沫破灭。当资产价格疯狂上涨特别是房地产价格迅速攀升的场景登上时代经济舞台时,世界已经悄然进入一场规模庞大、范围广泛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危机一旦爆发全球主要经济体随即进入衰退期。因而,房地产泡沫的存在预示着金融经济体系的潜在不稳定性。当泡沫破灭时,被冲击的不仅仅是市场的投机者,它所引起的经济衰退导致民众失业剧增、收入减少,普通投资者也将损失惨重。
自 2003 年开始,我国房地产价格一直处于上升通道,房地产业走过“黄金十年”。随着房价快速上涨,房地产泡沫化显著,房地产业所累积的风险不断放大,其中关键风险在于房价攀升所累积的债务风险,以及房价迅速下跌导致的传染风险。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业主要运行指标偏差,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表现在:房地产金融业务发展迅速,房地产金融化日趋显著;房地产业改变十多年高速增长的趋势,呈波动分化态势;房地产业获高利润由依赖土地与房价的上涨转向综合开发能力的提升。在房地产不景气情形下,专家学者关于房地产“硬着陆”声音不绝于耳,房地产金融风险或加快释放,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
第二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金融风险
关于金融风险的内涵,由于研究视角的差异存在不同的定义。被广泛认可的是 Crockett(1996)关于金融风险的定义,他认为金融风险是由于金融资产价格异常波动,或者市场中大量金融机构债务负担沉重及其资产负债形势恶化,这些金融资产或金融机构在经济冲击下异常脆弱,一旦风险事故发生,可能严重影响宏观经济秩序。英国学者 Galitz 认为,“金融风险是对暴露在风险中的任何金融实体在财务经营方面造成的损失。”Schinasi(2005)将金融风险来源分为内生、外生风险来源,其中把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金融市场不稳定与金融机构风险累积归为内生风险来源,把宏观经济扰动与突发事件冲击归为外生风险来源。
关于金融风险的内涵与外延,国内学者张亦春、许文彬(2002)认为,金融风险在可观测的经济活动中主要表现在四个层面:金融机构存在内在脆弱性;金融市场中的个别主体趋于投机和加剧风险;金融资产价格倾于过度波动;金融危机爆发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李盛(2011)认为,金融风险具有四个特点:具有不确定性;与“损失”联系紧密;是金融活动的内在属性;风险承担者包括每个金融活动的参与者。丁灿(2012)将金融风险定义为经济主体在参与金融活动过程中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根据来源不同将金融风险划分为“系统性金融风险”与非系统性金融风险。徐枫、范达强(2014)从行业金融资产的信用风险、违约概率与违约距离探讨特定行业的金融风险,研究发现行业金融风险表现在行业的资产配置、产业结构、运行效益等方面。
笔者综合国内学者关于金融风险的研究成果,把金融风险界定为金融市场受各类因素影响所发生风险的可能性,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风险、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危机爆发风险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房地产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末,由英国古典经济创始人William Petty首次提出的“级差地租”概念,此后 Adam Smith、Karl Heinrich Marx 运用土地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理论研究房地产经济。而近几十年间,受全球多次金融危机影响,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目光投向房地产风险领域,研究重心在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下的房地产金融风险。
第一节 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基于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研究大多是从房地产价格波动与金融风险关系开始的,研究的基础是对金融危机、房地产泡沫的深入分析。其中,自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就出现了大量基于房地产视角探究金融危机成因及演变的研究。
一、关于房地产价格波动与金融风险关系的研究
金融风险的研究范围较广,涉及风险成因、风险评估、风险传递等。很多学者把金融风险成因归结为资产价格波动尤其是房地产价格波动(比如 Kiyotaki & Moore,2002;Borio & Philip,2002;Danelesson & Zigrand,2008)。关于金融风险的计量,已有认可度较高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或有权益法(Fujita et al.,1999)、违约强度模型(Duffle & Singleton,1999)、混合模型(Zhou,1997)。在金融风险传导上,Masson(1998)通过引入多重均衡模型来解释金融风险的传染过程,当多个均衡状态出现时,某国金融风险的爆发会导致另一国经济由较好的均衡状态转向较差的均衡状态,风险传染过程中会产生三种效应:季风效应、溢出效应与净传染效应。
全球金融危机为学者研究金融风险演化提供了现实样本。分析历次金融危机,存在一个共同特点:危机前房地产市场过度投机,房地产金融风险严重,危机后房价暴跌。其中,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并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学者对此次金融危机追源溯本,发现金融危机的爆发与房地产经济密切相连(比如Poole,2008;Herring,2008;Calomiris,2008)。事实而言,金融危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房地产只是影响因素之一,但上述学者的观点也从侧面反映出房地产市场蕴含巨大金融风险。
房地产业与金融系统高度关联,两者之间存在相互的风险传递效应,因而房地产市场中蕴含潜在的金融风险。国外学者普遍认为金融机构过多参与房地产业,放大了房地产金融风险。Mishkin(1999)分析资产价格与金融稳定的关系,当房价维持稳定或持续上涨时,以房地产作为抵押品,企业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很小;当房价大幅下跌时,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加剧,若恶化将导致市场不能发挥资金融通功能,造成金融系统不稳定。Herring & Wachter(1999)提出危机短视、不正当激励、数据不充分与脆弱分析三个假说,用以解释银行低估房地产市场中的借贷风险,助推房地产虚假繁荣,诱发金融风险。Danelesson & Zigrand(2008)构建多资产价格均衡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发现房地产价格波动容易造成金融不稳定。Pan & Wang(2013)研究了美国 286 个城市的房价数据,发现房价的波动对不同金融市场产生不同的影响。
....................
第二节 国内文献综述
与国外相比,国内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研究相对较晚,自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步开始。国内学者研究房地产金融风险最早是从地租地价理论开始的,而后各学者分别从宏观、微观等层面研究房地产与金融系统、宏观经济的关系。
一、关于房地产价格波动与金融风险关系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金融风险做了大量研究,包括金融风险的成因、金融风险的测量、行业金融风险等。比如,罗芳(2009)构建了银行与企业的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陈军、王敏(2010)运用评估模型测量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黄佳军、蒋海(2011)认为,金融集聚和信息缺失是金融风险形成的主要因素,金融集聚增加了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加剧金融市场的风险;张立超等(2011)评估行业的违约风险,并构建了行业风险预警机制;黎友焕(2012)基于境外热钱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货币政策有效性、房地产市场等影响,研究了境外热钱所引发的金融风险;李杨等(2012)通过分析我国主权资产负债表,研究了我国主权债务风险;黎友焕(2014)指出,我国房价与房租呈现一致性上涨态势,高房价、高房租放大了金融风险,主要体现在居民购房者的风险与房地产开发商的风险。
金融风险可能演变为金融危机,其中资产价格波动扮演重要的角色。张志英(2008)认为,当金融风险长期积累并未得到化解时,就会引起金融风险向关联方传导,包括金融机构各部门之间的传导、金融机构之间的传导、各金融市场之间的传导、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之间的传导。宫晓琳、杨淑振(2013)结合我国2000-2008年宏观金融数据,采用未定权益分析方法阐述了宏观金融风险的演变机制,经济增长时期各类资产价值稳步攀升,而经济受到风险冲击时,资产价值通常急速下跌。黎友焕(2013)认为,当前我国出现了明显的金融风险,存在实体经济乏力、房地产泡沫显现、地方政府债台高筑等风险隐患,处理不当将引发“结构性金融危机”或“局部性金融危机”。张华勇(2014)指出,随着各金融市场之间联动性增强,金融风险的传导性与破坏性也不断增大,可能引发地域性金融危机,而金融危机发生连锁反应加剧金融风险的大规模传染,造成金融市场动荡、货币恶性贬值、居民财富缩水等负效应。
......................
第三章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形成研究..........................23
第一节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情况................... 23
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 23
二、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 24
三、我国当前房地产泡沫分析................... 25
第二节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形成的理论基础..................... 27
一、金融风险形成的基本理论...................... 27
二、泡沫经济形成的基本理论..................... 28
三、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数理模型分析..................... 31
第四章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传导研究............. 47
第一节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传导诱因............... 47
一、内生与外生因素冲击....................... 47
二、我国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冲击因素................... 48
第二节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 49
一、资金传导机制.................. 49
二、土地供求机制......................... 50
三、产业关联机制.................. 50
四、空间扩散机制................ 51
第五章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实证研究............. 66
第一节 研究设计............... 66
一、变量选取................ 66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72
三、模型构建................. 72
第二节 实证分析.................... 73
一、描述性统计检验................. 73
二、平稳性检验................ 74
三、滞后阶数选择................... 75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 76
第六章 抑制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经验借鉴及政策建议
我国房地产业集聚着较为严重的泡沫成分,酝酿着较大的房地产金融风险。为避免重蹈日本房地产泡沫危机的覆辙,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止我国房地产泡沫继续膨胀最终导致泡沫破灭而引发房地产金融风险传导,保障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节 日本房地产泡沫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房地产泡沫对经济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其惨痛的教训也给后人启示。通过对日本房地产泡沫的分析,给予我国房地产市场和金融系统的健康发展诸多启示。
一、房地产泡沫与金融风险联系紧密
日本房地产泡沫与金融风险相互作用,一方面是房地产泡沫影响金融稳定,表现在泡沫形成和膨胀过程中对金融系统的危害,以及泡沫破灭所引发的金融危机,房地产泡沫膨胀期间的累积风险是威胁金融安全的主要来源,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前期累积风险的释放;另一方面是金融不稳定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表现在信贷扩张收缩、利率起伏、股价波动等深刻影响房地产泡沫的发展。总结而言,尽管各国房地产泡沫大小不一样,对金融系统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但房地产泡沫与金融风险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金融风险贯穿于房地产泡沫形成、膨胀和破灭的整个过程,而房地产泡沫又刺激金融风险,导致金融风险不断累积。
...................
第七章 结论及局限
第一节 主要结论
通过本文的理论与实证的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通过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发现我国存在显著的房地产金融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在房地产泡沫风险上。房地产泡沫的生成、膨胀直接破灭的过程,也即是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演进过程。
第二,研究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成因,发现房地产特殊属性、金融过度支持、土地要素、宏观经济、政府行为等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从实证检验结果看,排除房地产特殊属性对房地产金融风险形成的影响,金融过度支持是房地产金融风险形成的最关键因素,宏观经济是第二关键因素,其次是土地要素,最后是政府行为。土地要素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形成没有预期那么大,原因在于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大量投机行为,房价不完全反映房地产成本。政府行为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影响最小,原因在于政府不直接作用于房价,政府从做出行为到最后影响房价,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第三,研究房地产金融风险向金融系统传导时,发现房地产金融风险会通过信贷供给效应、资产负债效应、银行资本金等方式影响银行体系,以银行危机为先导,继而影响整个金融系统。通过实证验证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金融稳定效应时,可知房地产投资增速与商品房销售增速都与房地产投资国内贷款占比呈负向关系,意味着当房地产市场快速下行时,房地产投资与商品房销售都呈下滑态势,房地产投资国内贷款占比上升,银行的房地产信贷资金难以收回,金融危机由此显现。
第四,研究房地产金融风险向宏观经济传导时,房地产金融风险通过财富效应、支出效应等影响宏观经济。在财富效应作用下,房地产价格波动通过转变消费者预期来影响消费,该渠道可表示为:房地产价格波动→消费者财富变动→消费预期转变→总需求变化→影响宏观经济。在支出效应上,房地产投资的增长会挤出其他投资,房地产投资与其他投资此消彼长的变动会造成宏观经济的波动。通过实证验证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经济增长效应,可知房价小幅上涨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房价大幅上涨对居民消费、企业投资等都有很强挤出效应,不一定能带动经济的增长,相反房价下跌会使宏观经济加速下行。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精选范文七:美国对华贸易救济“双反”措施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世贸组织的贸易规则和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但是,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欧美等贸易伙伴国对我国出口产品频频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不仅使我国成为遭受贸易纠纷和贸易摩擦较多的国家,而且还对我国的出口产品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国家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国际市场形势严峻,企业竞相争夺国内及国际市场。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发展和维护国内企业的生存,对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进口产品频繁实施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
长期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贸易救济案件中一直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对华产品反倾销中采用歧视性的倾销认定方法,但一直奉行对“非市场经济国家”不进行反补贴调查的政策。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对华乔治敦城钢铁一案发起反补贴调查。鉴于非市场经济体制受政府干预,商务部没有充分理由就该经济体系的补贴做出明确的定论。美国当局认为,中国的制成品价格包含政府补贴,并非完全由市场决定,因此难以判定补贴的数量及程度,很难断定其适用于反补贴措施。截至 2007 年2 月,美国尚未对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征收过反补贴税。
2003 年,加拿大率先调整了国内反倾销法中关于非市场经济的规定,并于 2004年 6 月对原产于中国的烧烤架等四种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2005 年 3 月,美国议会开始修改相关法律,承认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措施的做法。2006 年 11 月,美国对中国的铜版纸同时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打破了反补贴调查不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传统做法,开启了对华贸易救济“双反”时代。
截至 2013 年 12 月 31 日,美国对我国共发起 37 起“双反”调查。从涉案行业来看,主要是钢铁、橡胶、造纸、化工行业。在严峻的出口形势下,反倾销已经对我国的出口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双反”措施作为贸易救济手段,将反倾销和反补贴同时使用,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限制作用更强,同时与反倾销主要针对企业不同,反补贴针对的是政府行为,两者合并使用大大增加了出口企业的应对难度。
...................
1.2研究方法与思路
1.2.1 研究方法
文章运用理论研究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分析美国对华实施贸易救济“双反”措施的原因和影响。
1.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利用 2006-2013 年美国对华“双反”案件 10 位数税则号的涉案产品数据,时间跨度为 2006-2013 年,每个案例都选择 5 年的时间数据,立案前2 年的数据,立案当年的数据,以及立案后 2 年的数据,对美国对华“双反”对中国的影响进行分析;
2.通过美国对华实施“双反”以及除美国以外的其他 WTO 成员国对华实施“双反”的数据比较和个案分析,考察中国遭受美国“双反”中所受到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2.2研究思路
在贸易保护主义形势下,美国国内法关于反补贴措施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修改使美国对华实施贸易救济“双反”措施逐渐合法化,本文首先对美国对华实施“双反”措施的现状做了介绍,提出美国“双反”战略的背景。为了能更准确分析美国对华“双反”调查对中美贸易的影响,本文统计了所有“双反”涉案产品的进出口数据,对美国对华“双反措施”原因、对中国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统计分析,最后结合原因和影响提出应对美国对华实施“双反”调查的对策意见。
.......................
第 2 章 贸易救济“双反”措施理论分析
根据现行多边贸易规则,贸易救济措施主要包括反倾销措施、反补贴措施和保障措施。对一种进口产品同时实施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是近 10 年来才兴起的贸易政策手段。本章分析“双反”措施的含义和性质,探讨“双反”措施的贸易效应,为本文研究美国对华贸易救济“双反”措施的影响和应对思路奠定基础。
2.1 贸易救济“双反”措施的含义
2.1.1 贸易救济措施
贸易救济(Trade Remedy)是指当外国产品进口对一国国内产业造成产业损害时,进口国政府所采取的减缓和消除产业损害的措施。现行多边贸易规则允许实施的贸易救济措施主要有反倾销(anti-dumping)、反补贴(countervailing)和保障措施(safeguard)三种。
(1)反倾销措施
反倾销措施是一国当局在外国产品倾销进口时对国内产业采取的贸易救济措施。倾销(dumping)是指产品出口价格低于产品正常价值(normal value)的行为。正常价值的判断依据有三种:第一种是正常贸易条件下出口国用于国内销售的可比价格;第二种是向第三国出口的价格;第三种是用出口商生产成本加合理费用和利润计算得出的构成价值。
根据 WTO 反倾销协议的规定,一国采取反倾销措施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外国产品以倾销方式进口到国内;第二,国内产业遭受损害;第三,外国倾销进口与国内产业损害存在因果关系。一国当局经调查认定进口产品以倾销方式进口,并对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可以对进口产品按认定的倾销幅度征收反倾销税。
(2)反补贴措施
反补贴是指进口国当局在享受国外补贴的产品进口时对受损害的国内产业采取的贸易救济措施。根据 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SCM),补贴是指由一国政府或公共机构提供资助或任何形式的收入或价格支持的措施。一国对进口产品采取反补贴措施也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第一,进口产品在国外享受了补贴;第二,国内产业遭受损害;第三,补贴产品进口与国内产业损害存在因果关系。
(3)保障措施 保障措施指在来自外国进口的产品发生数量激增并对进口国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威胁或者严重损害时,在非歧视原则的基础上对相关产品进口实施的限制措施,目的是对已造成的严重损害进行补救。保障措施的实施条件与反倾销措施和反补贴措施有很大不同。第一,保障措施针对外国产品进口激增的情形,而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并未明确要求针对进口激增。第二,实施保障措施需针对进口激增对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的情形,比实施反倾销或反补贴措施要求的产业损害程度要高。第三,保障措施必须以非歧视方式实施,而反倾销或反补贴措施只针对个别或少数国家,带有明显的歧视性。
...........................
2.2 “双反”措施的贸易效应
“双反”措施是反倾销和反补贴两种贸易救济措施的同时适应,其对涉案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机理与单独的反倾销措施或者反补贴措施是一样的。但相对于单独的反倾销或者反补贴措施而言,“双反”措施的合并税率通常更高,因而具有更强的贸易效应。Bown 总结了反倾销措施的贸易效应,包括贸易限制效应、贸易偏转效应、贸易抑制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双反”的贸易效应与单独的反倾销或反补贴的贸易效应的主要区别,就是“双反”的贸易效应的影响程度比单独的反倾销或反补贴贸易效应的影响程度更深。
贸易限制效应(trade restriction effect) 是指进口国对出口国的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控告后,不管最终裁决如何,进口国对该出口国涉案产品的进口都会受到限制。Staiger 与 Wolak(1994)通过分析反倾销措施对贸易量的影响,认为不论终裁结果如何,反倾销调查有很明显的贸易破坏效应,会使出口国产品出口量减少。Prusa(1997)对美国 20 世纪 70-80 年代的反倾销案件进行了分析,认为反倾销存在负的贸易限制效应。实证研究表明肯定性裁决会使出口国的出口额下降 30%-50%。由于征收“双反”税会使涉案产品的进口价格上升,导致进口国相应减少该产品的进口数量。见图 2-1,X 为进口国,Y 为出口国,X 国对 Y 国实施“双反”措施以维护本国产业,X 国的进口成本增加,由此所带来 Y 国的进口的减少称为限制效应,贸易限制效应直接反映了“双反”措施的影响。
贸易转移效应( trade persion effect)是指进口国对出的产品口国实施“双反”措施后,进口国来自出口国的进口会减少,转而从其他非被诉国进口。Konings 和Springael 对 20 世纪 80-90 年代欧盟对外发起的 246 个反倾销案件进行分析,认为申诉后从被控告国的进口转向非被控告国,即实施反倾销后存在贸易转移效应。出口国因遭受“双反”税率而减少的市场份额减少,被第三国所挤占,造成出口由被指控对象国转移到非指控对象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双反”措施的贸易保护效果。如图 2-1,由于双反的限制效应导致 X 国减少该产品进口,为了保证 X 国国内市场供求平衡,X 国增加了来自非指控对象国 Z 国同类产品的进口,继而产生了贸易转移效应。
....................
第 3 章 美国对华实施“双反”措施概况 ................. 16
3.1 美国对华发起“双反”调查数量 ........... 16
3.2 涉案产品分布 .................. 20
3.3 贸易救济措施 ............. 21
第 4 章 美国对华实施“双反”措施的原因 ................. 23
4.1 美国对华贸易逆差 ............. 23
4.2 美国国内失业率上升,经济发展缓慢 ................. 25
4.3 利益集团游说、选举政治的压力 ............... 26
4.4 “中国威胁论” .............. 27
第 5 章 美国对华贸易救济“双反”对中国的影响 ..................... 29
5.1 限制中国涉案产品对美出口 ................. 29
5.2 引发其他国家采取贸易救济措施 ............... 35
5.3 恶化中美贸易关系 ............. 37
第 6 章 我国应对“双反”的对策建议
长期以来,我国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应对反倾销调查上,但是,自 2006 年以来,美国打破反补贴不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一贯做法,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必将会通过各种贸易保护措施来打压中国的外贸发展,短期内美国对华的贸易保护政策不会改变。通过美国对华“双反”现状、原因和影响的分析,我国迫切需要制定应对“双反”调查的策略,将“双反”对我国带来的的损害降到最低。
6.1 完善与补贴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在享受世贸组织所提供的公平的待遇和贸易环境的同时,也应该履行 WTO 的成员国的义务和责任。在制定与补贴相关的法律法规时,应根据 WTO 相关规则制定行业、部门的规章,是我国的补贴有法可依,保证补贴的合法合理性,不至于被外国指控违反 WTO 关于反补贴的相关法规。我国的补贴类型尚不明确,应该完善与补贴相关的规定,制定明确的划分标准和依据,完善不规范的补贴,取消与 WTO 规则相悖的补贴。首先,取消违背《SCM》协定的补贴。其次,将直接补贴最大限度的转为间接补贴。将补贴从生产、销售环节转到生产要素投入上来,这样可以规避《SCM》协定的限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奖出限入的贸易政策,对部分出口企业采取出口补贴,虽然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开始,我国正在逐步减少甚至取消相关补贴,但是,我国已经取消了的禁止性补贴目前尚在。像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反补贴愈演愈烈,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更应该不断完善补贴法的漏洞和不足。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对部分地区的企业和相关行业实施扶持,这就增加了中国出口产品遭受“双反”可能性。所以,我国应该制定新的操作规范,具体而言,一方面,我国应该彻底取消相关禁止性补贴,我国的立法部门也要重注法律撤销工作,力求从中央到地方法律的统一性。由于地方政府考虑到当地的发展,对当地企业实施优惠和扶持政策,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根据补贴额度的多少来划分地方政府的补贴权限。另外,我国相关立法部门也应该制定一些判断禁止性补贴指标是否构成的实质性指标,有利于应对外国反补贴。另一方面,中国可以利用 WTO 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相关规则来维护我国的利益,有效应对反补贴。最后,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对一些实施补贴的企业进行定期调查,考察企业一些运作指标,从而判断是否有必要对其继续实施补贴,补贴应该具有针对性,如果企业已经拥有足够的实力,没有必要采取靠补贴来维护企业的发展,就要适时取消补贴。
.....................
结论
2013 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 4 万亿,成为世界第一进出口贸易大国,同时,美国在中美贸易中长期处于逆差地位,使美国不断采取“双反”措施来遏制中国的发展。贸易救济措施应该遵循公平的原则,其真正目的是维护自由的国际市场秩序,保护进口国的合法利益。而美国把对华实施贸易救济“双反”作为其贸易保护措施的一种工具,滥用 WTO 相关规则并不断修改国内法使对中国频频使用“双反”措施。本文对“双反”措施的适用、美国对华发起“双反”调查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双反”不同于单纯地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其力度之大,危害之深对于中国而言都是一种挑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能够满足实践的需求,也符合当前贸易救济措施适用的现状。本文主要总结了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双反”的实质就是它是一种强加的贸易保护措施,美国对华频繁实施“双反”措施,正是其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体现。对一种进口产品同时实施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是近 10 年来才兴起的贸易政策手段,“双反”的贸易保护效果更强,对出口国的限制作用更大,“双反”已经成为美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工具。
第二,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是实施贸易救济“双反”措施背后的主要原因。首先,美国国内经济状况不理想,受次贷危机影响,国内需求不足,失业率迟迟不下,而美国对华巨额的贸易逆差损害了相关产业的利益,实施“双反”的主要是为了美国要保护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维护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一些与进口商关系密切的利益集团实力雄厚,通过各种途径来影响政府的经济政策。其次,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美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今非昔比,经济霸主的地位受到威胁,尤其是近年来各经济体的兴起,中国成为美国实施贸易救济的对象。另外,中国自身也存在一些缺陷,为美国实施“双反”提供了可趁之机,基于这些原因,我国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应采取相应措施,将“双反”措施的损害降到最低。
第三,限制中国对美涉案产品的出口是美国对华实施贸易救济“双反”措施对中国的主要影响。具体的影响包括出口抑制效应、贸易转移效应、贸易救济连锁反应和恶化中美贸易关系。美国对华实施“双反”措施的初衷是为了限制中国涉案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国内产业,但是这在一定情况下,中国涉案产品出口减少的份额会被其他国家所挤占,从而削弱这种贸易保护程度;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限制也会因美国国内行业自给率和产品竞争力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情况,通过计算涉案产品的 RSCA 指数变化发现由于“双反”调查存在出口转移效应,这也为我国应对“双反”调查提供了思路,如使我国的出口市场多元化。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精选范文八:动物福利对德国动物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第 1 章 绪论
动物福利与动物产品的生产、运输、加工与销售等各个环节密切相关,而且产生的正面影响十分明显。因此,关于动物福利如何影响动物产品生产及贸易的研究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且涉及面较广的议题。目前,随着欧盟内部成员国德国、荷兰等部分畜牧业相对发达的国家的关于动物福利方面竞争优势的日益显著,中国的部分动物产品生产企业与相关部门正在逐步发展自己的动物福利方面的生产标准。例如,中国于2014 年推出了“农场动物福利促进奖”与“福利养殖金猪奖”。故探究动物福利对德国动物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会为中国的动物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动物产品的集约化、大规模生产模式的推广,与农场动物相关的猪瘟、疯牛病以及禽流感(H5N1、H7N9、H8N10)等人畜共患传染疾病发生与变异的频率越来越高。这不但引起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恐慌,而且引起了对养殖动物福利状况的担心。欧共体(欧盟前身)在公众的压力下最早关注动物福利方面的研究,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也已经在国内展开动物福利方面的研究与立法。在这些先行者中,欧盟内部的动物福利的研究已基本形成体系,并以法令法规的形式制定了一系列可以量化的动物福利标准。这为动物福利进入欧盟贸易领域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与法规支持。
2009 年,欧盟委员会因加拿大与挪威对海豹残忍的商业猎杀方式而决定禁止对其海豹产品进口,并颁布《关于海豹产品贸易的第 1007/2009 号欧洲议会和理事会规则》。加拿大与挪威随之向 WTO 提起上诉。2014 年 5 月,WTO 上诉机构就此案作出裁决:认定欧盟对海豹产品贸易采取的限制措施并不违背全球贸易规则,除了要求欧盟应该把对格陵兰岛土著产品进口许可同样适用于加拿大和挪威的土著产品以外。WTO 的裁决表明,当某个国家或区域以保护动物福利为目的而通过“公共道德”的例外条款限制相关产品的贸易的行为,这符合 WTO 规则。
通过以上关于动物福利的背景分析可以总结出,动物福利进入欧盟动物产品贸易市场已不可回避。因此,中国相关部门与企业应该借鉴德国、荷兰、英国等欧盟国家的动物福利方面的举措以发展符合自身动物产品行业的动物福利标准。
........................
1.2 文献综述
关于动物福利的研究始于二战后,至今仍然属于热点问题之一。对动物福利问题的研究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关于动物福利与动物福利标准的研究,即动物福利、动物福利评价标准以及影响因素的阐释;(2)关于动物福利与动物产品生产的研究,即关于动物福利对农场动物的饲养、运输、屠宰与加工等环节产生的利弊影响的分析;(3)关于动物福利与动物产品贸易的研究,即通过现状、模型、计量分析等方面研究动物福利对相关产品贸易的影响。
1.2.1 关与动物福利与动物福利标准的研究
(1)动物福利的内涵
1965 年,英国政府委托 Roger Brambell 教授研究农场动物的福利状况,并成立了农场动物福利咨询委员会(Farm Animal Welfare Advisory Committee),后更名为农场动物福利委员会( Farm Animal Welfare Committee,简称 FAWC)。该委员会在研究报告中提出了动物应该具站立、躺卧、转身、整理自己以及伸展四肢的自由,农场动物福利委员会将其发展为“五项自由”,即其于 1998 年提出的动物福利标准。这“五项自由”成为分析动物福利的框架与动物福利立法的重要基础。休斯(1976)首次提出农场动物福利的概念,把农场动物福利解释为农场动物与其生存环境协调一致的精神状态和生理健康的状态。随着对动物福利研究的不断深化,动物福利的内涵被普遍理解为“五项自由”[3],并逐渐逐渐朝着可量化的方向发展。农场动物福利委员会于 2010 年将动物福利的“五项自由”进一步定义为:无饥渴的自由、舒适的自由、无痛苦与疾病的自由、表达天性的自由以及无恐惧且无焦虑的自由。
此外,动物福利的定义与评判标准也会影响动物福利相关议题的研究。Agnes A. Vander Schot ? Clive Phillips(2012)从科学之网(Web of Science )电子数据库的以“动物福利”或“动物健康”为关键词的 8541 篇文章中随机抽出 115 篇文章,并分别对其评价与资助机构进行分类发现:公众的偏见影响了动物福利研究——企业、慈善机构与政府资助的研究侧重点不同。因此,完善或统一动物福利概念以及其标准将有助于动物福利科学(Animal Welfare Science)明确研究目标。
........................
第 2 章 欧盟动物福利立法与德国动物福利标准
根据第 1 章绪论的文献研究总结可知动物福利对动物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是非常复杂且长久的。作为欧盟重要的成员国,德国的动物福利发展与欧盟同步。然而,贸易自由化与动物福利进入贸易领域之间的矛盾使得德国等国家实施的动物福利更具有争议。动物福利究竟是否会阻碍贸易自由化的新型壁垒呢?这应该从动物福利自身解释。因此,论文在第 2 章着重介绍了动物福利的定义、动物福利缺失的危害、欧盟动物福利立法以及德国的动物福利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2.1 动物福利定义
尽管目前尚未对动物福利形成统一的定义,对于有感知的动物的动物福利的定义主要从脊椎动物的主要感受方面描述,并围绕“五项自由”进行不同领域的延伸。例如,作为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委员会会长的席春玲(2013)在一次回答记者问题时,结合中国的国情认为:动物福利主要是满足动物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基本需求,与人的福利是不同的 。
论文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 OIE)在 OIE 2001-2005 战略计划(the OIE Strategic Plan 2001-2005)中,将动物福利定义为一种健康舒适且安全的生存环境、充足的营养、免受疼痛与恐惧以及压力、能够表达动物的天性、享有良好的兽医诊治与疾病预防的生存状态。
....................
2.2 实施动物福利的重要性
自 20 世纪 70 年代“农场动物福利”被休斯提出至今,仍有相当多的养殖户与屠宰加工厂的动物福利水平较低。因此,倡导动物福利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部分养殖户与屠宰加工厂由于动物福利意识较弱、资金不足、技术设备缺乏、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相关法规标准的缺失或供应消费市场的购买力不足等多方面原因而采取严重危害动物福利的行为,如在饲料中滥用有害添加剂、不规范的屠宰方式与过度密集的饲养环境等。动物福利的缺失给产品质量、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健康以及环境等造成了巨大损失,具体状况见以下部分。
2.2.1 不合理的养殖方式
部分养殖户为达到加速动物体生长或催奶、催蛋等的目的,一般使用高含量的砷、铜等重金属微量元素的饲料以及各种催产激素添加剂等造成动物体内富集与环境污染;为降低医疗成本而在日常饲喂中添加一些杀菌类药物如青霉素、四环素、磺胺类以及抗生素等导致肉制品内相应化学物质超标。例如,2006 年的“苏丹红鸭蛋”曝光,即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对红心鸭蛋的检测发现了苏丹红,而鸭蛋含大量苏丹红的原因是养殖户给鸭子饲喂含苏丹红的饲料。此外,“瘦肉精”事件曾于 2011 年曝光,并且许多滥用有害添加剂的动物事件曝光日益增加。
2.2.2 不规范的屠宰方式
在屠宰动物环节不按照标准操作的现象仍然存在,比如采取粗暴的屠宰方式:让待宰动物同时进入屠宰场所,使其亲眼目睹同伴被宰杀或分割的尸体;不合理的电击、刀割、棒击等违规操作,使动物在较长的时间内经历痛苦才死去等。这些不规范的屠宰行为使动物在失去知觉前产生的长时间的恐惧或痛苦等会促使动物体内产生大量的激素如肾上腺素以及各种毒素,而且出现白肌肉、黑干肉等劣质肉的几率增加。在屠宰前,给动物注水或泔水等严重缺失动物福利的行为不仅使动物在极度痛苦中死去,而且对消费者健康的危害较大。
.....................
第 3 章 德国动物福利与动物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 .......... 19
3.1 德国动物福利发展的现状 ........... 19
3.2 德国动物产品出口贸易的特征 ............ 21
3.2.1 贸易规模 .............. 21
3.2.2 贸易竞争力 ........ 23
3.2.3 贸易结构 ....... 24
小结 ........... 25
第 4 章 动物福利对德国动物产品出口贸易的理论分析 ............ 26
4.1 基于宏观层次的市场失灵理论分析................... 26
4.1.1 外部效应理论 ............... 26
4.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7
4.2 基于微观层次的品牌经济学分析 ................. 28
4.3 基于寡头博弈模型的模拟验证 .................. 29
第 5 章 动物福利对德国动物产品贸易的实证分析.................. 36
5.1 模型与变量的选取——以引入品牌变量的马歇尔需求理论为基础 .................. 36
5.1.1 模型的确定 ........... 36
5.1.2 变量的选取 ............. 36
5.2 样本与数据 .................. 37
5.3 计量模型检验.................. 38
第 5 章 动物福利对德国动物产品贸易的实证分析
结合第 4 章的理论机制分析,本章基于品牌经济学理论中引入品牌价值的马歇尔的需求函数模型进行扩展引入动物福利标准,建立计量模型 Q=f(P,AW,PFI,PI,Зt)。尽管动物福利标准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定量衡量标准,论文学习对环境规制变量的赋值法对动物福利的强度进行度量,按照关于动物福利标准的法规逐年累积的个数作为衡量动物福利标准的强度大小。此外,为了便于比较动物福利标准对动物产品贸易的影响程度,论文将动物福利标准作为与动物产品价格水平同等地位的变量,忽略了其对动物产品需求曲线斜率可能产生的影响。鉴于不同加工程度的动物产品受到的动物福利标准的影响可能会不同,本章对 SITC Rev.2 统计的德国对荷兰(这是由于德国与荷兰的动物福利标准强度相当)出口的动物产品贸易数据以及世界银行统计的国内人均收入水平进行计量回归分析,从实证方面论证动物福利对德国动物产品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的假设。
5.1 模型与变量的选取——以引入品牌变量的马歇尔需求理论为基础
5.1.1 模型的确定
结合以上部分的现状与理论分析,如果采用引力模型将会囊括进太多难以量化的因素,尤其是未实施动物福利的国家对按照动物福利生产的产品产生的特殊影响难以估测。因此,本章的实证以引入品牌变量的马歇尔需求理论为基础,选取马歇尔需求函数为基础模型,并引入动物福利为品牌变量、两国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等变量进行模型的拓展。论文将动物福利标准类比为动物福利标准产生的品牌效应,根据马歇尔需求函数 Q=f(P,M)进行变形 Qt=f(Pt,AWt,PFIt,PIt,Зt)?得到模型如下: Qt=β1Pt+β2AWt+β3PFIt+β4PIt+Зt
.....................
第 6 章 结论与对中国的政策建议
通过第 4 章与第 5 章分别对理论和实证方面的论证,论文得出了动物福利在一定条件下对德国动物产品出口贸易具有积极影响。尽管中国与德国的动物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动物福利形成的品牌效应与长期的竞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故论文的研究对中国动物产品生产的可持续与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中国应该抓住发展动物福利的机遇,化其为品牌竞争力。本章主要对论文的内容进行总结,并结合中国的动物产品生产与贸易状况提出的一些政策建议。
6.1 结论
本文通过运用控制变量法对比分析德国与中国在动物福利与动物产品贸易现状的差异提出了动物福利在一定条件下促进动物产品出口贸易的假设;并结合已有的文献研究,从市场失灵理论(外部性与信息不对称)、品牌对需求曲线的影响理论以及寡头博弈竞争理论探究动物福利对动物产品贸易的影响机制;最后结合品牌对马歇尔需求函数的影响理论,向马歇尔需求曲线引入动物福利标准变量作为品牌进行扩展,通过 Eviews6.0 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动物福利标准变量的系数符号为正——论证了动物福利在一定条件下促进德国动物产品出口贸易的结论。
综上结合理论与实证分析,动物福利对于德国的动物产品出口贸易,如同环境规制对于化工产品贸易,是促进产业转型、优化贸易结构的改革机遇。中国若将动物福利视为新型贸易壁垒并把贸易从欧盟转移到其他国家与地区,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可能有损国际形象或贸易利益。因此,跨越动物福利标准才是正确的应对策略。中国应该抓住这次机遇,实现国内动物产品生产的顺利转型。通过动物福利本土化与标准化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物福利标准。这一举措既有利于动物产品向高附加值端生产的转型发展与可持续化发展,又有助于减少贸易摩擦、树立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精选范文九:中韩旅游服务贸易比较研究
第 1 章 引言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国际性的旅游贸易得到了蓬勃发展,全球服务贸易中旅游服务贸易成为了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其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成为很多专家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与韩国分别作为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自 1992 年建交以来,区域性的贸易谈判频繁,随着两国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中韩旅游服务贸易作为推进两国贸易发展的重要契机,成为中韩进出口贸易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据中国国家旅游局统计,截止到 2013年韩国成为中国第一大入境客源国,旅游客流量 396.9 万人次,而中国也成为韩国除香港、中国澳门外的第三大出境客源地,旅游客流量达 425.34 万人次。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自 1992 年中韩建交以来,随着双边贸易协定、投资保护协定以及成立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联合委员会协定的签订,两国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发展到 2014 年,中国已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韩国也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中韩 FTA 谈判于 2012 年 5 月启动,也于 2015 年 2 月基本完成。其中,两国的旅游服务贸易作为服务贸易传统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被囊括其中。在这样的形式背景下,对中国和韩国旅游服务贸易进行对比研究,为双边尤其是中国在之后的旅游服务贸易合作发展中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具有重要的意义。
(1)国际背景
在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体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对外开放水平的主要是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这一点比货物贸易更能反映真实情况。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不论是结构调整还是发展速度都明显加快。2013 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因深刻调整和变革在转型中保持低速增长。服务贸易相比较货物贸易总额下滑 0.9%而言,仍然保持稳步增长的状态。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数据显示,2013 年世界服务进出口总额为 89650 亿美元,同比 2012 年增长 6.1%,增幅提升 4.1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 46250 亿美元,同比增长 6%;进口额 43400亿美元,同比增长 4%。在上述国际贸易的转变过程中,以传统服务贸易部门如旅游、运输等仍然继续保持了稳定发展状态。虽然说近年来旅游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但其仍然占据了整个世界服务贸易总量的几乎一半。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旅游业也与时俱进成为了朝阳产业,在一个国家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成了当今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成分之一,对发展国民经济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旅游服务贸易作为传统服务贸易领域在一国经济贸易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目前状态下,在中韩两国之间旅游服务贸易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怎样客观评价旅游服务贸易已成为一个令许多学者非常关注并值得研究的课题。当前学术界对旅游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旅游国际竞争力等已有了较为深刻的探讨和研究。本文在继续对中韩旅游服务贸易进行比较研究时,从已有的成果中获得了至关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启示,并深刻认识到掌握这些成果及研究经验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国内外学者在旅游服务贸易领域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现对与本文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由于服务贸易的概念在 1972 年才提出,其理论方面的研究相比较货物贸易就非常的滞后,但随着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各方面相似性的逐步增强,传统贸易理论稍加改进也同样可以适用于服务贸易。传统贸易理论(包括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要素禀赋理论—赫俄和相对优势理论—李嘉图)解释了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各国生产因素差异造成的不同比较优势如何成为国际产业间贸易产生的原因。随着服务贸易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和延伸,国际经济学者对于现代贸易理论,即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服务贸易基本理论体系,例如马库森和迈克尔·波特等学者的研究。迈克尔·波特教授(1985)根据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理论,认为生产要素的状况、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的情况、企业策略及结构和竞争者、机会、政府行为,这六个因素影响一个国家中的特定产业是否具备国际竞争力,这六个因素其实就是著名的“钻石模型”(见图 1.1)。本文在论述中韩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的影响因素比较时,将主要运用迈克尔·波特的国际竞争优势理论。
.......................
第 2 章 中韩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旅游业作为朝阳行业,在服务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了解中韩两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进而明确中韩两国旅游业发展的优劣势,将有利于两国立足现状,促进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
2.1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
2.1.1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目前在世界中,它已经被称之为世界第三大产业,成为全球很多国家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条件以及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使得旅游消费的需求也在不断得到提高,旅游服务贸易随之快速增长,有力的拉动了中国国民经济的提升,并为促进中国居民就业、吸引投资、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数据显示(表 2.1),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总量从 1989 年的19.17 亿美元增长到 2013 年的 1802.892 亿美元,期间增长了 94 倍多。2013 年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总额在中国服务贸易中占有 33.75%的份额,在世界旅游服务贸易中占有 7.99%的份额。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在 1989 年是 14.88 亿美元,而到了 2013 年增加到了 516.37 亿美元。在旅游服务贸易方面,贸易进口从 1989 年的 4.29 亿美元增长到 2013 年的 1286.522 亿美元。进口的增长速度比出口的更快。这与中国国内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关联。在 2006 年,中国的顺差最大值是 96.3 亿美元。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环境的改变以及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从 2007 年开始,中国顺差额出现逐渐下降态势,到 2009 年,因为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第一次出现了逆差。近几年,在经济和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又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
2.2 韩国旅游服务贸易
2.2.1 韩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发展现状
韩国旅游服务贸易不同于中国,具有起步早、基础雄厚、法律完善、旅游产品相对丰富的特征。尤其是近年来,韩国以“韩流”效应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可谓是发挥到了极致。此外,旅游服务贸易作为韩国服务贸易的传统领域,虽没有超过电子服务贸易位其服务贸易所做的贡献,仍成为服务贸易的最大逆差的源点。从世界贸易组织统计的数据来看(表 2.3),在韩国旅游服务贸易自 90 年代进入均衡发展时期以后,旅游服务贸易的总额稳定增长,从 1990 年的 56.67 亿美元,增长到 2013 年的 361.45 亿美元,旅游服务贸易在韩国服务贸易的比重呈现了振动式递减的趋势,但其在世界旅游服务贸易的比重却是基本稳定的。
.....................
第 3 章 中韩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比较.....................20
3.1 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20
3.1.1 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20
3.1.2 国际上通用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20
3.1.3 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的选择..........................21
第 4 章 中韩旅游服务贸易的经济效应比较.............................24
4.1 中韩旅游服务贸易经济效应的定性分析......................24
4.1.1 中韩旅游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增长效应..............24
4.1.2 中韩旅游服务贸易的外商直接投资效应............24
4.1.3 中韩旅游服务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25
第 5 章 中韩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32
5.1 基本结论............................32
5.2 对策建议........................32
5.2.1 政府方面的对策建议.........................33
5.2.2 产业方面的对策建议..........................34
第 4 章 中韩旅游服务贸易的经济效应比较
4.1 中韩旅游服务贸易经济效应的定性分析
4.1.1 中韩旅游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增长效应
进出口贸易又称国际贸易,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贸易。旅游服务贸易属于服务贸易的传统贸易,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与内生增长理论都承认其对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本文所提到的中韩旅游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增长效应是指中韩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与进出口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效应。
中韩旅游服务贸易与进出口增长的效应可以从其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这两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方面,静态效应,中韩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可以直接导致其本身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增长。因为,无论是出境旅游还是入境旅游,都导致其自身国家或者地区针对旅游业投资的增加,同样,投资的增加反过来也促进了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动态效应,中韩旅游服务贸易的动态效应是指中韩旅游服务贸易的进出口与整个地区进出口贸易之间产生的反应。例如,在整个国际市场中,旅游服务贸易需求越大,越有利于进出口贸易的增长。所以,旅游服务贸易对于进出口增长的动态效应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
第 5 章 中韩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基本结论
本文以中国和韩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为研究切入点,在分别对中韩两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整体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后,从国际竞争力和经济效应两个方面对中韩旅游服务贸易进行对比了分析,随后引入相关变量、创建计量模型,对中韩旅游服务贸易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比较研究。第一,中国和韩国旅游服务贸易在国际上地位不同。中韩两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全球国际旅游贸易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中韩两国进出口状况并不相同。中国自 2009 年以来,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开始从贸易顺差变为贸易逆差,且逆差额不断增加,旅游服务贸易在世界旅游服务贸易中的比重逐年增长,中国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旅游客源国。而韩国的国际旅游服务贸易虽然也是处于逆差状态,但其在世界旅游服务贸易中的比重却是基本稳定。第二,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整体高于韩国的。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优势明显,资源丰富,且国际市场占有率提高空间大。而韩国的旅游服务贸易除了其以文化为主导的旅游资源优势明显外,整体旅游资源吸引力小,国际市场占有率低,竞争力较弱。第三,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经济效应高于韩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经济效应。虽然中韩两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在国际上的地位有待提高,但其在 2001-2013 年间,旅游服务贸易受两国国际合作、国内推动的影响,对进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及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根据实证分析显示:中国出境韩国对韩国经济的拉动明显大于韩国入境中国对中国经济的拉动。本文通过定性和定量比较分析中韩旅游服务贸易的整体发展状况、国际竞争力和经济效应,得出了发展中韩旅游服务贸易的重要作用,因此,中国以旅游服务贸易为契机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精选范文十:FDI对泰国汽车合资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上世纪60年代来,FDI及其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泰国汽车合资企业乃至整个泰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泰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泰国汽车产业在泰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泰国汽车产业年产值增长迅速,2014年泰国汽车产业总产值约占泰国GDP十分之一;另一方面,泰国汽车产品的进出口也成为泰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国汽车产业逐渐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
在东南亚地区,泰国是当之无愧的汽车行业领导者,在世界范围来看,泰国的汽车产业也占据一席之地,2014年泰国汽车产量突破200万辆,成为世界十大汽车生产国之一,标志着泰国的汽车产业迈入新台阶。泰国汽车市场的广阔前景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跨国汽车企业进行投资,在泰国建立研发中心、,引入汽车行业前沿科技和先进的管理理念。随着世界汽车和汽车零配件业者不断进入,跨国汽车企业投资在泰国的发展态势迅猛,尤其是日本丰田集团,该集团凭借其多年的海外投资经验W及尖端的制造技术,在跨国资本海外扩张中取得了压倒性优势。
回顾泰国汽车合资企业在泰国汽车工业的创新与发展历程,我们可归纳出泰国汽车合资企业技术创新特点如下:1,提出公司技术创新目标,塑造独特创新理念和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2,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泰国特有气候,文化,开发新型技术模式。3,积极总结生产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并加W克服;4,与离校携手,加强对技术型专项人才的定向培养,确保公司技术创新原动力。
..................
1.2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2.1研究思路
.....................
第二章技术创新与FDI技术溢出的相关理论
2.1技术创新概述
2.1.1技术创新概念
从世界范围内对技术创新的研巧来看,技术创新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创新"这个词是由熊彼特在他的经济学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使用的,他将创新定义为在产品生产过摆中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的驱动力是企业对利润的追逐,其本质是生产资源的再分配。他认为创新的定义涵盖了较大的范围;生产技术的革新,新产品的研发,管理理念的改革,新市场的开拓等都属于创新的范畴。具体到技术创新来看,各国的经济学家也给出了不同的定义: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将科技发明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表现形式,他认为科技发明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即为技术创新;日本学者森谷正规认为技术创新不能单纯地等同于科技发明,他更强调的是企业运用新技术或者己有的技术对产品生产进行改进的过程,技术创新的重点是技术的应用是否促进狂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是科技发明的本身;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部则认为在对技术创新下定义时,不能将新技术的研发与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传播割裂开来看,技术创新应包含从新概念设想,技术研发,小范围商业化生产到大范围普及的整个过程。中国清华大学教授傅家吸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以追逐产品最大利润空间为目的,进行的技术革新,新产品设计,开拓新市场,改革管理理念和商业运营模式等活动。
由此可见,技术创新虽然没有绕一的定义,但从各国学者对技术创新这个概念的理解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技术创新具备了技术的领先性和其商业价值的实现性两个重要的基本属性。由此,我们可认为本文所研究的技术创新是指企业通过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实现其产品利润增加或市场份额増大的过程。
..................
2.2抑I技术溢出理论
2.2.1FDI技术溢出发生的理论基础
FDI技术溢出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传统外商投资理论所打下的理论基础,同时关于FDI对东道国的影响研究与跨国公司相关理论也密不可分。鉴于此,对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传统理论化及跨国公司相关理论的学习有助于深入理解技术溢出理论,并将其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
(一)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又称为"国际生产综合理论",由J.H.Dunning提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在以下三种优势同时存在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就会选择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1)所有权特定优势(OwnershipSpecificAdvantage)。这是指企业所独有组织管理能力、金融融资方面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无形资产的有效控制产生的优势,另一方面是企业规模经济所产生的优势。
(2)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IncentiveAdvantage)。是指"通过将市场交易内部化而降低交易成本所产生的优势",也就是说,企业选择将拥有的资产优化,通过投资的方式转移给国外子公司,与通过交易转移给其他企业相比,可杖获得更多利益与利润。该理论同样认为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么一是国际市场的不完全竞性,正是这种不完全性的存在,跨国公司选择通过交易内部化规避外在环境对经营活动的影响。在这里,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主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结构性的市场的不完全性,例如,政府政策对市场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经济竞争的贸易壁垒等;一方面是自然性市场的不完全性。例如,在知识市场中,数据、信息的不对称,以及经济交易中的离交易成本等。
.................
第立章FDI在泰国汽车合资企业的发展概况...........13
3.1FDI在泰国汽车合资汽车的发展历程.........13
3.1.1泰国汽车合资企业概况..........13
3.1.2泰国合资汽车企业产销情况............14
第四章FDI对泰国汽车合资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20
4.1泰国汽车合资企业技术的创新模式...........20
4.1.1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模仿性创新..........20
4.1.2借助外资技术的自主创新............20
第五章泰国汽车合资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存在的间题..........29
5.1外资来源国过于单一,技术创新风险大...........29
5.2缺乏技能型人才...........29
5.3零部件供应体系存在的弊端............30
5.4技术模仿不完全..........31
第六章利用FDI促进泰国合资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6.1政府层面
泰国政府应该注重在产业技术创新方面的R&D投入,尤其在汽车产业方面。泰国政府应该从政策上引导泰国合资汽车企业对研发经费的支出,强化技术引进消化能力或者提高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为,例如制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引导资金等方式加大R&D投入,从而实现泰国汽车合资企业的技术创新的投入,间接平衡引进技术消化与自主技术创新之间的比例,避免两种技术创新方式之间的不利影响,突破泰国汽车合资企业的技术创新瓶额。
首先,泰国政府应按照全国汽车产业规划泰国汽车合资企业的定位,明确泰国汽车合资企业的合作目标,避免出现盲目引进外资的流入。同时,也应加强外商合作的选择,真正形成资源共享的一体化汽车产业板块和引资载体,进一步改善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等因素,培育泰国汽车合资企业的产业特色,并延伸关联性产业链,提升FDI对泰国汽车合资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其次,泰国政府应扩大基础企业优势,降低泰国汽车合资企业运营成本,完善泰国汽车合资企业的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基础服务功能,搭建良好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服务平台,保障技术创新信息沟通及时性和准确性,进而推动泰国汽车合资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
最后,泰国政府应引导泰国汽车合资企业进行"二次改革",鼓励企业进行并购,资产重组,股权转让等方式进行企业升级改造,进而改变企业生产规模,刺激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将FDI对泰国汽车合资企业的投资本土化。
...................
结论及展望
(一)结论
在泰国发展汽车产业的过程中,引进跨国公司的FDI投资,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五十多年来外资的进入,极大地影响了泰国汽车工业的整体演变,对泰国汽车产业制造能力的提升,产业结构的改善,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产业国际竞争为的加强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合资汽车产业的发展。
本论文从经济学视角切入,通过运用FDI技术溢出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结合分析,同时,对泰国汽车合资企业吸收FDI概况从FDI在泰国合资汽车的发展历程,泰国合资汽车企业结构,泰国合资汽车企业产销情况,FDI对泰国汽车合资企业的特点与作用等方面进行详尽描述,引出来FDI对泰国汽车合资企业技术创新方式的影响。
再加上对FDI对泰国合资汽车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结合丰田汽车泰国公司,美国通用汽车泰国公司,德国奔驰汽车泰国公司的这三大投资国的技术引进及创新的分析,保障了本文的吸引FDI促进泰国合资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与建议有效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