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10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721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该专业论文主要研究国际货物贸易、国际服务贸易、跨国公司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国际 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对国际贸易工作的阐述及总结。今天该网为大家推荐一篇国际贸易范文,供大家参考。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一:奢侈服务品牌市场沟通模——基于中西高端精品酒店的案例分析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原因

1.1.1 背景分析

进入 21 世纪以来,国内外酒店行业涌现出一个“精品酒店”的概念。精品酒店的英语翻译是 Boutique Hotel,Boutique 在法语中表示专卖时髦服饰的小店。精品酒店的概念最早产生在北美洲,以私密、艺术的酒店环境和独特、个性化的服务水平区别于普通酒店。2013 年国内精品酒店的数量已达 200 多家,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深圳等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和丽江、杭州等知名旅游胜地(前瞻研究院,2014)。《2013-2018 年中国主题酒店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主题酒店在国内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市场规模增长率除 2009 年外均高于GDP 的增长率。2013 年,中国精品酒店行业市场规模达到 163 亿元,同比增长20.74%。预计未来精品酒店将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2018 年预计规模将超过 250亿元。尽管如此,精品酒店在全部酒店中的占比仍不到 5%,发展潜力巨大(中投顾问,2012)。

2013 年是中国酒店业陷入困境的一年。酒店业颇不平静,用得最多的词就是“遇冷”,新政策环境下,高端酒店遭遇寒潮,单纯依靠公务消费的高端酒店败走麦城。根据全联房地产商会酒店投资商会的统计,2014 年上半年中高端酒店的入住率并没有出现明显下降,不过这是以下调房价为代价的。由于团购网站带来的低价竞争压力加大,高端酒店不得不放下身段“揽客”。曾经价格坚挺、不愁客源的高端酒店市场,面临新一轮挑战。不少团购一族表示,高端酒店的低姿态让人心生欢喜,有望勾起普通群体的消费热情。然而,高端酒店价格下调,降低经营性成本是减少效益下滑的手段之一。对于有巨大经营压力的酒店而言,在压低售价、做旺人气、降低经营性成本、压缩采购成本的同时,往往会忽略人才培训、降低服务品质,舍本逐末的经营模式让许多高端酒店都陷入品牌危机。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的高端精品酒店新品牌在推广时必定会面临诸多困惑和难题。事实上,高端精品酒店虽然遍地开花,但酒店品牌却参差不齐,可称得上奢侈服务品牌的案例少之又少。如何通过制定合理的市场沟通战略,彰显酒店的文化特点,获得更高的品牌价值,跻身为真正的奢侈服务品牌,是许多酒店都在思考的问题,而在这个方面的理论研究却比较缺乏。

......................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研究方法

本文开篇部分将采用文献分析方法,通过对学者们所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总结背景文献的研究脉络,以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从理论上为本文后面的案例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

1.2.2 案例分析方法

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文章接下来会对波若酒店和花间堂酒店案例进行分析、论证,为奢侈服务品牌的市场沟通内容和方式提供借鉴经验。案例分析与理论分析相辅相成,案例分析为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在案例分析的资料搜集方面,笔者亲身走访了两家酒店,采访了波若酒店的媒体关系负责人,和苏州花间堂酒店的店长,获取了一手信息。笔者还查阅了大量关于两家酒店的新闻报道、酒店预订网站上宾客留言、社交网站消息及留言。

....................

第二章 文献研究

2.1 文献研究侧重方向

笔者计划对四个方面的文献进行研究:

.......................

2.2 酒店品牌管理类

根据在亚太地区经营酒店品牌管理 10 年之久的 The Brand Company 和Questex Media 传媒公司(2011)所做的报告,可将酒店品牌增值的驱动因素划分为以下五类。中外学者的学术研究也证明这五类核心因素的重要性。

(1)员工(People)

员工其实链接的是酒店的服务,是区别该酒店与其他酒店的服务风格和服务水准。

刘丹(2013)认为,酒店的管理者必须要高度强调服务的细节作用,从点滴服务做起,体现酒店的高水平服务,使顾客能够享受短暂的酒店入住时光,并成为酒店长期的忠诚顾客。通过口耳相传来提高酒店的影响力,逐步累积更多的顾客群。

李林姗(2014)在研究新形势下高端酒店发展方向时说到,要让员工有真正的服务意识,创造“企业关心员工,员工关心客人”的模式,使员工对客服务时无后顾之忧。充分关心客人的感受和需求,在客人想到的时候就已经做到。这种价值理念往往包括坚持标准化的服务、关心顾客的感受和需要、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等,都能有效提高酒店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陈秋萍(2014)认为酒店必须从客人的角度,积极去思考客人在酒店能获得的最好感受,这其中尤其要着重渗透 80 后、90 后休闲消费市场。往往增加一些成本不高、但是客人很受用的服务细节,就俘获了客人的心。

Bastien、Kapferer(2012)所列举的高端奢华酒店 10 个制胜因素中关于员工的共有 5 条:员工良好的品行和他们自己的风格、因被员工认出而满意的顾客、顾客被极端人性化的方式对待、礼仪、顾客产生与员工的同理心。

Kimpakorn、Tocquer(2009)认为,员工在品牌塑造过程中的角色是让品牌活起来,员工管理时的重点是让员工对酒店的品牌价值产生认同和归属感。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酒店人力资源部门应该主动关心并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酒店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有助于员工产生自豪感从而更专注地为公司服务,针对品牌管理对员工进行培训,实时将顾客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员工等。

.....................

第 3 章 高端精品酒店的消费者 ................. 12

3.1 酒店分类 .................... 12

3.2 游客数量分析 ...................... 12

3.3 高端酒店消费者 ..................... 12

第 4 章 波若和花间堂案例分析 ............ 15

4.1 案例 1——波若城堡酒店 .................... 15

4.1.1 酒店介绍 ...................... 15

4.1.2 酒店市场沟通方式 ................... 17

第 5 章 对于奢侈服务品牌的市场沟通建议 .......... 30

5.1 奢侈服务品牌的市场沟通内容建议 ............. 30

5.1.1 沟通内容不是促销 ................ 30

第五章 对于奢侈服务品牌的市场沟通建议

5.1 奢侈服务品牌的市场沟通内容

没有不讲故事的奢侈品。从传播学角度来看,人们喜欢听那些时而真实时而带点秘密的故事,人们也喜欢传播流言或传说。故事的背后隐藏着品牌想要传递的信息,承载着品牌的价值。任何一种新产品也应该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从原始资料的搜索,到创始者的生活情趣,都是人们喜闻乐道的话题。

奢侈品牌的社会力量实际上很脆弱:它依赖于一种叫做声誉、威望和吸引力的无形奇迹。奢侈品牌的经营者所需要做的一项工作,是去掌握传播推广的技巧,通过优雅的讲故事的方式,去帮助人们理解和分享产品内在的传奇、精神和投入其中的精力,因为这些都可以说明其价格高昂的合理性。

今天消费者之所以愿意为高质量的服务付出更高的价格, 不仅仅是享受, 更多的是追求能够明确传达自己的身份, 以及符合这类身份的服务档次, 这是奢侈服务可以增值到天价的真正缘由(王晶蕊,2006)。对于想成长为奢侈服务的品牌,一定要在沟通过程中强调自己可以提供哪些与众不同的、限量的、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并且遵守承诺,一一实现,这样才能从众多竞争对手中一跃而出。

任何独特的、个性化的服务,一旦通过沟通渠道传播出去以后,总会出现被模仿、被超越的过程。因此,奢侈服务品牌的创新也非常重要。 笔者认为,创新是当今奢侈服务品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世界顶级奢侈品消费者将该品牌作为谈资的最重要缘由。创新需要有高度积极的员工,并且鼓励他们自由表达,举行系统化的创新研讨会,极富个人魅力的管理团队也需要善于倾听,同时还要公平地分配利润给员工。花间堂在各地分店都配有服务创新小组,不定期地根据各院子的特点研发新的、更好玩的东西。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本文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波若酒店和花间堂酒店两个品牌的特点和市场推广技巧进行深入剖析,对奢侈服务品牌的市场沟通推广模式提出建议。本文的结论主要如下:

品牌是奢侈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梦想的结晶。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消费者首先会就品牌进行选择,然后才会选择具体的产品。品牌的象征作用是通过对品质、创意和地位的不断追求获得的,也是奢侈品定价权的推动力。

奢侈服务要想创建自己的品牌,首先是其自身得拥有一定的优势。厚重的历史、背后的故事、致力于文化或艺术传播、设计风格和艺术气息、服务品质、个性化服务、对私密性的保护等都属于构建品牌优势的因素。

其次,奢侈服务在提升品牌价值和品牌知名度过程中使用的市场沟通方法非常重要,应选取符合品牌文化的沟通内容和沟通方式:内容上要避免以“推”的方式促销,可以通过讲故事提高品牌内涵,注重服务独特性和创新性,强调企业的绿色观点等;方式上应维护良好的媒体关系和客户关系,巧妙运用公关活动和网络进行口碑营销,选取合适的品牌形象见证人,谨慎选用广告手段等等。

建立一个奢侈服务品牌的困难之处在于它的可持续性。有一个指标,即当顾客被告知这是一家奢侈服务公司,顾客会感到在此消费会远远大于自己期望的能力。一个奢侈品服务品牌,如果能拥有并不断增加这个指标,它的名声也将不断扩大。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二:智能移动终端国际售后服务管理研究


第 1 章 引言

1.1 概述

1.1.1 定义及背景分析

本文就上述备件范畴的前者进行研究,即当产品售出后,企业为了满足客户的维修需求,实现售后服务承诺所持有的备件,并围绕其展开的需求预测、备件采购、库存管理、订单履约、坏件回收及维修等业务,这些统称为服务备件管理。通常所说的服务备件物流是指备件从供应商运输到备件中心,根据客户的需求和维修活动的需要,从备件中心发送到维修站并将坏件返回的过程。服务备件管理部门是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中枢,包括采购、库存计划的制定,备件的运输,维修和回收,以及信息的传递和相关费用的结算。

当然,企业秉承“一切为了客户”“客户至上”的宗旨和理念, 服务备件的范畴也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而深化和延展,从传统意义上的保修期限内的维修承诺,演变成多样化需求的服务保证和增值服务。例如对于技术密集型产品,通常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工程师上门安装或调试,为了维护此类产品在售后的正常运行,还需要由工程师定期对产品进行清洗和保养,甚至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这些都需要可靠稳定的服务体系,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和配套的备件库存来保证才能得以实现。另外,企业从战略层面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赢得好口碑,提高销量,让顾客获得最大价值化的产品使用功能和完美的用户体验,往往会提供延保服务。多样化和定制化的服务需求对服务水平标准的不断提高作用巨大,但这需要科学高效的服务备件管理作保障。

.....................

1.2 文献综述

1.2.1 服务贸易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1.2.1.1 服务贸易的定义

谈到服务贸易的定义首先要阐述服务的含义,从上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西方学者便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霍尔(T.P.Hill)认为:首先。涉及服务的双方或多方主体要事先约定并对即将开展的服务活动达成一致。其次,在逻辑上服务一旦生产便伴随着消费,不可储存。第三,服务同时作用于其生产者和消费者,即消费者获得,生产者失去。80 年代中后期,服务的概念以是否需要消费者和生产者物理上接近服务为判定指标。桑普森(G.Sampson)和斯内普(R.Snape )提出人或者物都可以成为服务消费者,且服务消费者和服务接收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格鲁伯(H.G.Grubel)则认为人或者物的国际流动是判断服务贸易的是否发生和成立的关键因素。

上述所阐释的服务贸易定义仅仅通过服务和贸易者是否可分割来界定和区分服务贸易和传统的货物贸易。巴格瓦蒂(J.N.Bhagwatti)等人进一步解释了服务贸易与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的不同之处。具体见表 1.1

汪尧田和周汉民教授是中国服务贸易理论研究的先驱,他们在 90 年代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阐述其概念,其区别在于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还包括有形的劳动力输出输入。服务贸易的概念不仅仅停留在学术理论层面,其实践性和政策性很强,因此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过程中成为各国争论的焦点之一。并最终被定义为:“○1 从一缔约方境内向任何其他缔约方境内提供服务;○2 在一缔约方境内向任何其他缔约方消费者提供服务;○3 一缔约方在其他任何缔约方境内通过提供服务的商业存在而提供服务;○4 一缔约方的自然人在其他任何缔约方境内提供服务。”此定义在前期的学术研究基础上还考虑到实践中的国家政策等因素,使服务贸易理论的定义更加完整。

........................

第 2 章 智能移动终端售后服务模式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探索高效的售后服务模式势在必行

智能移动终端厂商的业务范围通常包括产品研发和生产、产品销售以及产品售后服务三大类,在各个环节都会有合作伙伴参与。比如产品研发和生产环节可能有 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厂商,产品销售有经销商参与,而产品的售后服务会有服务供应商。通常情况下,企业的利润抵补前期的成本投入在产品的销售环节就完成了,智能移动终端厂商此时会进行下一个产品的宣传推广,忽视售后服务环节在利润增长和品牌价值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率和渗透率的大幅上涨,其故障率也随之上升。厂商考虑到成本和收益,以及设备和技术条件等客观因素,一般会将售后服务业务外包给专业的服务供应商。但对于高端定制机的售后服务,还是由移动智能终端厂商自己负责,但其对售后服务的人力、物力和精力投入有限,导致了故障的响应速度慢,维修效率低,甚至品牌形象遭到破坏。此外,维修备件价格的上涨,使利润进一步减少,对服务供应商和生产厂商来说雪上加霜,大大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

如何在厂商和服务供应商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提高售后服务的效率,为消费者提供快捷、专业的售后服务,延续其品牌忠诚度是厂商和服务供应商面临的共同挑战。厂商可以通过自建服务中心或将大部分智能移动终端的维修业务外包给专业服务供应商来实现,同时还需对专业服务供应商的服务进行监管和督导,并对主要关键维修备件进行控制。还可以发挥服务体系的零售渠道效应,实行针对产品或其附件以旧换新的策略。通过这种营销策略既体现出厂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赢得好口碑并提升了品牌价值;又增加产品的销售与宣传推广的机会。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经济、灵活服务方案的同时增加了盈利机会。国外智能移动终端产业已经经历了价格竞争、营销策略竞争,现在已将目标瞄准服务竞争。智能移动终端产品的生命周期比较短,更新换代速度快,其维修服务成本是事后成本,对企业利润、销售额以及企业资产的影响是隐性和滞后的,这就使多数智能移动终端厂商更加注重研发设计和生产销售环节的资金投入、忽视售后服务市场建设和管理的经营理念,智能移动终端厂商应着力扭转这种观念。

......................

(二)售后服务中引入专业的服务供应商

专业的服务供应商在维修服务备件的物流、仓储、故障机维修和劳动力管理方面经验丰富。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提供更加专业,快捷和定制化、个性化的售后服务,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比如,厂商与服务供应商通过开展手机延保服务,来提升保外业务收入。通常出保的产品再进行维修,其相关费用需要由顾客承担。此时考虑到维修成本,消费者通常放弃到正规的维修服务站,而是选择个体维修。厂商为了降低保外业务的流失率,可以通过提供延保服务,或降低保外维修费用,或拓宽售后服务的种类和内容,即能通过更加经济、便捷的服务提升用户体验,还可以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

此外,对于已经 EOL(End of Life cycle)的机型,往往厂商也无法再供给维修备件,而专业的服务供应商可以通过到开放市场购买服务备件或拆机的方式,保证维修服务备件的供应,为厂商挽回了品牌形象,避免了经济损失。同时在公司资质、技术能力、备件运作和财务管理等方面远超个体维修服务站,规范了服务市场环境,为消费者提供了可靠安心的服务保障,未来服务供应商还将致力于服务质量的精准化和服务内容的纵深化,同时在售后服务产业链中承担更多样化和重要的角色。不可否认的是现在消费类电子产业中的服务供应商的资质和技术能力良莠不齐,如何对其进行规范、管理以及积极的引导,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提升售后服务体系的水平和质量,生产厂商和相关政府部门责无旁贷。

......................

第 3 章 智能终端售后服务管理的战略意义 ................... 12

第 4 章联想海外售后服务备件管理 ............. 16

4.1 公司简介.............. 16

4.2 海外售后服务运作模式................ 17

第 5 章 现状及存在问题 .................. 28

第 6 章 对策建议

(一)增强售后服务备件的相互替代性

在服务备件管理中,备件的种类越少越便于管理。如果备件的通用性增强,那么就可以有效降低库存成本,同时简化了需求预测、备件生产和库存管理的工作量。而且服务供应商需要购买维修备件种类减少,备件可替代性强,可减少对维修服务站缺件的风险。同时完善服务备件生产拨料流程。针对服务备件单独设生产线并提前拨料,如遇整机和备件均缺料的情况,按照一定比例将服务备件所需原材料预留出来,避免无料可进行生产的窘境。

由联想负责从海外售后服务备件中心直发国家的方式可以大大缩短备件通过服务供应商集中后再安排发各个国家的转运时间,同时也节约了包装,运输和人工成本。应该积极扩展直发模式在更多地区的应用,尽量选择当地的服务供应商来运作。另外针对不同目的港及备件消耗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贸易条款和运输方式。目前考虑到时效性及国家地理位置,大多数直发模式选择的空运或航空快递,使用的贸易条款为 CIP 或者 DDP。未来可以探索海运模式直发国家,进一步降低成本。要根据服务维修所在国政策和文化的不同,灵活地扩展或者缩小供应链上相关的主体,从而满足该地区的特殊需求,并积极防范和规避国际贸易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牛鞭效应”将造成企业经营成本的上升和管理的低效率。“牛鞭效应”的产生归根结底可以看成是信息在供应链流动过程中出现扭曲,且该信号被逐级放大。为了抵消“牛鞭效应”的对供应链造成的低效率,可以从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入手,保证供应链上各个控制点信息流动和沟通反馈的及时和准确,加强合作, 减少信息传导过程中的扭曲。如搭建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进行价格和 SBOM 等信息的发布,以及统一的信息交换共享平台,从需求预测情况,总备件中心,地区级别仓库和服务站点的即时库存情况到备件的在途情况和消耗情况,做到端到端的追踪,点到点的控制。通过各个控制点的 KPI 考核,及时发现,预警以及解决问题,优化并完善流程,做到权责分明,有效的防止牛鞭效应的产生,从而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

结语: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和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竞争的焦点也由产品逐渐转向服务。移动终端作为电子消费类产品具有生命周期短,科技含量高等不同于传统制造业产品的特点,这就对企业的国际售后服务备件供应链的稳定性及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优秀的售后服务备件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1)及时,快速,准确地提供客户所需,提升客户满意度。

2)实现信息的及时捕捉,传递和反馈,削弱牛鞭效应。

3)降低成本并延伸产品价值链,不断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4)增进国际合作,防范国际贸易风险,避免国际贸易纠纷。

总之,移动终端产品的国际售后服务模式,应该根据国际形势、贸易格局的发展变化而做出调整。根据不同国家的政策特点,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售后服务运作模式,最大限度的激发其体系价值,成为实现顾客满意度最大化,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展国际市场,增加企业利润提供坚实的后盾, 使更多的中国制造屹立于世界知名品牌之林。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三:我国出口企业工资溢价现象研究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我国自改革开放W来,国内生产总值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和贸易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湿著特征则是劳动者工资水平大幅提高。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中国居民收入状况,全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名义増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虽然工资水平总体上依然保持增长的势头,但不同地区、不同斤业间的工资差距仍然很大。在影响工资水平的诸多因素中,出口贸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对外贸易额迅速増长。2014年,我国出口14.39万亿元,同比增长4.9%,中国连续第二年居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且不容忽视的是,中国本止企业主要是制造业企业的出口也正在经历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根据海关相关数据的测算,2000年中国本主企业的出口占世界出口份额为2.23%,而2014年预计该数值将达到12.2%左右,比2013年提高0.5个百分点。在这之中除国有和集体企业等国有控股企业之外,民营企业的出口増长尤显突出,现己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主体。2013年,民营企业出口额达9144.6亿美元,占全国出日总额的41.4%,较2005年增长6.1倍,年均增长14.2%。中国本止企业特别是民营性质的本止制造业企业已成为中国促进出口贸易増长的主要力量之一。而另一方面,中国2001—2013年间工资年平均上涨大约12.76%。影响工资的因素有很多,一个经验性观点认为,在出口贸易增长和企业生产率提升的背景下,企业的工资水平也在大幅提高。大量的研究表明,出口企业的工资水平比内销企业的高。

......................

第二节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一、概念界定

本文有四个核心概念,即"出口工资溢价"、"出口密度"、"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首先讨论的是"出日工资溢价",出口企业的员工工资水平一般比非出口企业(内銷企业)的工资水平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出口对工资水平产生了"溢价"作用。其次,"出口密度"是指产出中出口所占的比重,从微观层面衡量一国出口结构转换能力的指标,不同的出口产品密度反映不同的出口结构转换能力和政策。对于出口密度大小的测度方法种类繁多,本文选取的是企业出口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

后面两个重要概念"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都是解释企业出口与工资水平之间的作用机理。其中"自我选择效应"指的是生产率较高且工资水平也较高的企业优先进入国际市场,是企业的工资水平以生产率为桥梁促使企业产生出口行为。与之相反,"出口学习效应"则指的是企业通过参与国际市场,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使得其生产率提高,劳动所有者收益。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总体来说,文章主要采用理论阐述与实证检验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构建贸易与劳动收入溢出效应的面板回归模型,系统探讨出口密度差异对我国出口工资溢价程度的影响。具体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计量分析法。

........................

第二章理论分祈

第一节劳动收入份额相关理论的简单回顾

自经济学诞生以来,广大经济学者一直都比较关注对外贸易与要素所有者受益之间的关系,研究贸易在增加国家中收入的基础之上对送些收入在不同要素所有者之间如何进行分配。不论是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还是新贸易理论都有关于要素收入分配问题的具体解释。

一、古典学派的观点

大王李嘉图认为在土地、资本和劳动三种要素的收入分配中,地租占去了很大的一部分,剩下的工资和利润存在此涨彼落的反向关系。劳动的自然价格(价值)取决于生活必需品,对外贸易只有在能够进口到更便宜的劳动者生活所必需品时,工资才会降低,利润才能够提高,从而改变工资和利润之间的分配关系。

而我们对于企业异质性方面的论述,加入了出口密度指标。出口密度是指企业总产值中出口值所占的比重,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出口密度可用来区分企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及企业的出口战略,从而加深了企业层面的异质性。本文试图从企业异质性的角度,研究企业出口密度的差异对工资水平的影响。

........................

第二节国外关于贸易与收入分配的理论与经验研究

近代学术界对于出口贸易与工资水平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巧,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并相继提出了"自我选择"和"出口中学"两个假说,前者阐释生产率较高的企业出口的现象,后者解读出口企业会在出口过程中得到生产率提升的现象。

..........................

第三章数据、变量选取和模型构建...........19

第一节数据的来源和说明...........19

第二节变量的选取..............20

第三节生产率的估算...........21

第四章模型化计与分析.............29

第一节估计方法与实证结果..............29

一、自我选择效应模型..............29

二、出口学习模型............31

第五章结论与政策建议..............38

第四章模型估计与分析

第一节估计方法与实证结果

一、自我选择效应模型

首先我们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方法对方程(2)进行计量回归以验证自我选择效应的存在性。我们发现,出口状态虚拟变量(exdum)的系数都为正,且都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在中国明显存在着企业工资水平与出口的影响机制,也就是显著的自我选择效应。当前开始出口的企业是因为自我选择进入出口市场的,也即企业在开始出口之前的几年已经具各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工资水平,因此它更能克服出口的沉没成本而进入出口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这一结论与大多数实证文献的结果基本是一致的,而大部分学者所研究的自我选择效应是通过高生产率实现的。而本文研究发现,在中国,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之前,不仅具备了比非出曰企业更大的生产率优势,而且工资水平也较其他企业更高,因而通过自我选择而进入出口市场的概率更大。企业工资水平的高低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间接成为决定企业出口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正与Melitz所构建的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的主要结论相契合。接下来,我们简要分析控制变量的影影响:

劳动生产率的系数为0.5217,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企业的工资水平就提高52.17%。这与事实经验相吻合。生产率高的企业不仅在竞争力和财务状况方面占据优势,在员工待遇和人文关系方面也更胜一筹。可以说,企业在生产率和员工福利方面的优势促使其加入国际市场。

.....................

第五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2001—2009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相关数据,引入出口密度概念,对出口企业进行分类,实证分析并检验了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及企业出口行为与出口工资溢价之间的深层经济关系。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企业的工资水平与企业的出口行为紧密相关。相对于非出口企业,出口企业的工资水平较高,从整体上看,具有显著的出口工资溢价行为。出口密度与工资水平呈负向关系,即产出中出口所占比例越大的企业,其员工的工资水平越低。一些出口密度较高的企业,其工资水平甚至低于非出口企业(内销企业)的工资水平。

(2)企业可通过提高生产能为、扩大企业规模,加大科研投入等方式提高企业的工资水平,进入国际市场,即企业自我选择效应的实现。而在国际市场,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更多的化遇时,企业可换1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工资水平,即企业出口学习效应的实现。企业在整个贸易过程中,两种效应同时发挥作用,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工资水平及其综合竞争力。而对于出口密度较大的加工贸易企业不存在出口学习效应。

(3)开放地区对于企业出口行为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开放地区的"出口工资溢价"现象最为显著。我们划分的开放地区包含如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其自身具有的地理优势和历史原因,自改革开放以来,其贸易发展一直是国内的领头羊,不仅是中央政策方针的试验田,也是全国其他地区实现经济増长的楷模。

(4)出口密度对于"出口工资溢价"现象的影响较大。加工贸易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生产的产品基本上全都用于出口,所以出口密度大,而企业的出口工资溢价行为却较低。一般贸易中,进入出曰行业的企业需要同时兼顾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其所生产的产品不仅用来出口,而且要满足内销,因此出口密度大,而这种企业的员工工资水平一般较高。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四:欧美对中国白酒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经济正在迅速地全球化,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国际贸易得到迅猛发展。

自从 2001 年中国加入 WTO 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方面。中国白酒作为我国传统特色产品,世界四大蒸馏酒之一,在出口贸易方面却徘徊不前。2014 年中国白酒的实际出口量只有 1321.17 万升,出口总额32743.75 万美元。(见附录 A),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4 年 1-12 月份全国发酵酒精累计产量 984.28 万千升。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 0.13%。

与世界主要蒸馏酒相比,中国白酒与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相比较,在竞争力指标上都处于劣势,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方面,中国的 RCA 指数始终徘徊在 1 左右,没有更大的提高预期。另一方面,从市场占有率 MS 的表现来看,国际市场上约 31.20%的份额被威士忌 Whisky 占有,伏特加 Vodka 占 21.70%,朗姆 Rum占 12.30%,中国白酒销量在 2014 年全球烈酒市场中仅占 8% [见附录 B]。中国白酒产业的市场份额 MS 值处于 0.76 左右。在世界蒸馏酒消费市场上,中国白酒拓展很慢,体现了中国白酒在对世界蒸馏酒市场营销的拓展工作上的不足。

中国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优势的白酒产业优势何在?如何推进中国白酒的国际贸易发展尤其是打入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呢?原因是很多的,一方面是文化和口味因素,引进初期,国外消费者都不愿意接受新的品种,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于中国白酒而言,正是这样的出口初期,仍处于产品和市场开发的初级阶段,自然也就被国外消费者所排斥。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使之适应国外消费者认可的产品。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的习惯优于白酒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技术标准体系,无法理解国际目标市场烈性酒相关法规、技术标准的作用,尤其是对一个国家产业和利益的保护作用,也是中国白酒难以实现大规模占领国际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不管是文化因素、口味偏好差异,或者是技术贸易壁垒,都充分展示出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长久以来影响中国白酒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

.....................

1.2 研究意义

从中国白酒国际贸易结构来看,主要出口香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始终无法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主流市场,只有在华人范围才会拥有部份市场。根据目前情况来看,随着关税的消减,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白酒出口贸易的主要障碍之一。欧美是非常重视食品安全的国家,欧美食品监管体系在世界上都是最严谨和安全系数最高的体系之一,为了保障本国消费者权益和本国酒类生产商的利益,欧美制定了各种法律法规等技术性贸易壁垒构成对中国白酒的出口障碍。2011 年 7 月到 2012 年 6 月,世界各国在食品方面制定了种类繁多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涉及最多的是食品大类标准,达到 86 条,约占总数的 22%。涉及酒及醋的 41 条,约占总数的 10.4%。

因此,中国白酒要想顺利地进入欧美市场,就必须熟悉欧美的各项关于烈性酒和食品对进口白酒所采取的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充分认识其合理性与非合理性,从静态和动态方面对其构成的实际贸易性障碍进行分析,正确看待其对我国白酒出口贸易的影响。这对于我国白酒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标准、产品技术水平、标准体系的建设和管理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长期的,由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具有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的技术标准、高消费水平、环境保护、市场竞争、认证认可、法制管理以及市场组织等优势,所以他们会不断地研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发展中国家构成贸易障碍,并造成很大影响。

本文通过对技术性贸易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其特征,研究其形成机制及影响作用,对比欧美国家 TBT 表现形式,总结欧美对中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各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建议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对于促进我国白酒出口欧美市场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

第 2 章 欧美对中国白酒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

欧美等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在技术上的优势,通过建立异于其他国家的技术标准与法规、合格评定程序、卫生检验检疫等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观或者客观上倒逼中国白酒企业为适应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增加投资,致使中国白酒企业的白酒单位平均成本增加,降低其国际竞争力,对其构成事实上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阻碍其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

2.1 中国白酒国际贸易现状

中国白酒的国际贸易现状主要体现在出口量、国际贸易市场格局方面。一方面根据海关信息网统计数据表明,2011~2014 年中国白酒出口量的波动较大(见图 2-1)。在 2011~2014 年的 4 年间,中国白酒在全球化经济战略的推动下,出现了出口量快速增长的迹象。从 2011 年的 840.4 万升到 2014 年的 1321.17 万升,中国白酒出口产量增长了 57%。销售额从 2011 年的 24340.99 万美元到 2014 年的32743.75 万美元,中国白酒出口销售额增长了 35%。(见附录 B)可以看出,与2013 年出口量 1397.48 万升相比,2014 年的销量在出现小幅下降,下降幅度为0.1%,在国家市场的销量占比是 8%(见附录 D)。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中国白酒的国际贸易流量整体还是处在低位发展水平,这是多长期以来一个不争的事实。

另一方面从国际贸易市场格局来看(见附录 E),中国白酒主要出口是韩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结构比较单一。即使美国有出口也只是仅限于华裔地区。没有真正意义上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只有在 2005 年中国泸州“施可富 ”酒,成为唯一一款突破美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中国白酒。

....................

2.2 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的概念、主要类型

2.2.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

技术性贸易壁垒(TBT,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则是指一国政府或区域组织设定的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包装与标签要求和绿色壁垒等,它们对其他国家或区域组织的产品进入该国家或区域组织产生了事实上的障碍,或者改变了出口企业的产品特性。

2.2.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类型

当今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技术法规、技术标准、标签、质量认证与合格评定、包装要求和绿色环保标准。

⑴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

基于各国的体制性差异和技术水平差距,各自都有自己独立发展起来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差异性的法规与标准是形成贸易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⑵质量认证与合格评定

欧美发达国家是越来越重视工作流程,虽然其繁琐,但很全面,可操作性很强。因此,要想打入国际市场,就必须认真地去研究、熟悉和运用好这张通行证。

⑶标签和包装要求

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解决了温饱之后自然而然会关心健康问题,要求影响食品安全的物质透明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逼迫企业对产品的信息实行公开化,具有可追溯性,从而对产品的相关安全指标进行监控;另一方面是进口国为了对出口国产品造成障碍,主观的设置的一种特殊标准和要求。

⑷绿色环保标准

基于对环保意识提高,人们通过各种途径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制定相关的标准定量的衡量和控制。在欧美发达国家,随着消费水平的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容许有任何污染物去污染。尤其是对外来产品的控制更是严格。

......................

第 3 章 TBT 对中国白酒企业出口影响的经济学效应分析 ......... 17

3.1 数量的控制效应.....................17

3.2 价格控制效应.........17

第 4 章 防范和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与建议 .............. 21

4.1 国家政府层面....................21

4.2 政府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22

第 5 章 结论 ........... 28

第 4 章 防范和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与建议

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白酒的贸易影响来看是综合性的,我国应该从国家层面、科研机构层面以及企业层面综合发挥作用,共同防范和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白酒国际贸易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去打破这些壁垒,同时制定本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保护本国传统白酒企业利益。

4.1 国家政府层面

⑴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

从横向出发,制定食品基本法及相关的指令、法规、标签法规、污染物限量法规、烈性酒及酒精法规、包装及接触材料法规。从纵向出发,制定各种法规的具体技术标准。制定相关具体项目的标准细则法规,所有企业都必须满足相关标准检测项的要求。

因此,作为国家层面,应该制定基本的食品安全法规,在此基础上,研究国际上市场的相关标准,结合国际食品标准,制定一套符合国际市场,又能充分体现中国白酒特色的白酒法规和标准,消除或减少欧美对中国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指引着中国的白酒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中国白酒特色。使中国白酒成为世界蒸馏酒市场中的主要品种之一。

⑵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追溯系统及预警平台发布系统

对所有的白酒企业根据质量标准实行第三方随机检测,并在公开官网上及时通报。国家应该为了解决白酒安全问题建立信息追溯制度,对食品安全进行跟踪与追溯,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

建立以农业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为信息基础的白酒产业安全预警发布平台系统:①农业部门信息系统。农业部门针对原材料安全方面,对农药残留物作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样检测, 对运输、库存以及加工环节的原材料进行不定时抽样检测 以及对土壤和水质等进行监测和控制。 ②质量监督部门信息系统。质量监督部门针对白酒生产企业各环节安全方面进行监督管理。对企业以年审、巡查、专项调查以及回访等方式进行监督管理,对白酒添加剂、包装材料以及标签等进行检测,按质量安全标准对其评定,对白酒成份进行检测,对其重金属含量、危害物质进行评定。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需要针对销售和市场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建立安全监测中心,定期对超市、专卖店等地方白酒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样检测,对市场准入证进行定期审核,对白酒批次出厂合格证、生产商生产许可证、食品许可证进行审查。把上面的详细地数据输入各部门信息系统。

........................

第 5 章 结论

本文在文献搜索的基础上,主要采取比较分析法及归纳方法、均衡分析方法、图表分析法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各种表现形式、类型、影响等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分析了欧美等国家对中国白酒在输入时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原因;整理了中国白酒国际贸易现状、界定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分析和总结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式与类型,并对形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原因进行深入研究。运用均衡分析方法分析欧美对中国白酒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经济学效应分析,研究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白酒输入欧美等国家时的影响。就注重中国白酒基础性研究、注重标准化建设、供应链管理及认证、预警平台系统及追溯信息系统等方面,提出了防范和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五:汇率波动对我国橡胶上市企业影响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从 1978 年改革开放至今已经近 40 年时间,我国金融市场从有到无,走上了快速发展道路。与此同时,我国的橡胶进出口贸易一直保持着快速、平稳的效率增长。特别是自从我国加入 WTO 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际与国内橡胶市场的不断增大的需求为我国橡胶行业和企业带来了新的利润空间和机遇。总体上,我国的橡胶相关产品的出口额和产品种类每年都有新的增长,与世界各国的橡胶进出口贸易总量屡创新高。2013 年合成橡胶贸易出口是创纪录的达到 10,918 万吨,出口额达到 30,018 万美元,较 2012 年的橡胶产品出口总额同比增长 9.42%。

近年来,虽然我国橡胶产品对外进出口贸易仍然保持高速增长,但由于我国橡胶产业产品产量大、成本低,导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橡胶产品存在恐惧,许多国家纷纷加设贸易壁垒并出台多种制裁手段希望达到阻碍我国的橡胶进出口的目的,归其根本,是为了维护其本国的橡胶产品发展。其中,美、英等西方大国在多种场合都纷纷的提出人民币汇率应该大幅提高,汇率的波动必然会对我国各生产行业进出口贸易产生极大的影响。毋庸置疑,西方国家希望通过人民币的汇率变动来影响最终降低我国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橡胶行业也是其中有代表性的行业之一。2001 年 8 月 7 日,《中国的廉价货币》在英国《金融时报》的发表,标志着西方国家首次要求中国政府提高人民币利率。美国、日本等国纷纷响应,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来改善本国的贸易逆差,而在理论界,也不断的有经济学家加入这场讨论。面对国际压力,中国人民银行于 2005 年? 7 月 21 日宣布中国将单一的汇率制度进行改革,实行以供求关系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和有调节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就此变得更加富有弹性而不是单纯的盯住美元。

随着人民币的升值,我国各产业都将产生相应的变化,以对外出口为主的行业更是首当其冲,而对于是我国这种大量进出口橡胶产品的行业来说,外汇变动必将导致我国橡胶的原材料产品和工业产成品的价格的出现大幅变动。汇率大幅波动必然使得我们的橡胶产业的竞争力的下降。橡胶产业是我国的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他行业也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我国目前不仅是世界最大的橡胶产地,同时也是最大的橡胶消费国家之一。我国橡胶行业具有比较现代化的生产,加工以及进出口贸易。依托人口红利和优越的产能条件,中国橡胶产业为创造外汇、平衡收支以及增加就业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1.2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1.2.1 论文内容与结构安排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汇率理论,指出汇率变动与橡胶贸易之间的联系。其次,运用计量和统计的方法证明人民币升值是导致我国橡胶上市公司外汇风险暴露的原因。并对我国橡胶行业的发展和外汇风险管理提出相关的政策与建议。各章节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首先介绍研究橡胶行业外汇风险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接着介绍橡胶行业外汇风险的框架结构与研究方法,最后对本文的不足做介绍,并提出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对国内外橡胶行业外汇风险文献的研究进行综述。本章首先介绍相关的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理论研究,然后分析人民币汇率与贸易间关系的实证研究结论,最后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上市公司风险暴露的关系。为下文的分析打下理论基础。

第三章:介绍了对我国橡胶行业发展的环境并分析了现状,说明我国橡胶行业面临的严峻环境,同时对橡胶行业可能面临的外汇风险的原因进行了分类,为下文实证分析做准备。

第四章:实证研究。介绍本文选择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中国橡胶上市企业是否有外汇风险暴露问题。

第五章:政策和建议。通过上文的分析,针对我国橡胶行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政策和建议。

.....................

第二章 相关研究文献

2.1 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

国内的学者对人民币均衡外汇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发现西方的均衡外汇理论与我国情况不相符这一方面。因此国内的学者对人民币均衡外汇方面作了更符合中国国情的研究。外汇改革之后,姜波克(2007)发现从外汇变动与一系列宏观经济因子和微观经济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出发,建立外汇与我国物价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模型,分析人民币外汇变动与宏观和微观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巴曙松和吴博(2007)通过分析 11 个与我国经常贸易的地区和国家数据,计算了汇改后人民币有效外汇量,实证发现 2006 年 6 月人民币名义汇率比四年前的汇率贬值达到 9.0%,实际外汇贬值却比四年前达到 16.2%,并与国际清算银行发布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人民币有效外汇呈现的总体趋势是下降的。最后得出结论,人民币实际有效外汇的变动与我国的外汇储备量,进出口贸易收支、进出口贸易结构和其他因素等都有着密切关系。王曦、才国伟(2007)也均衡汇率进行了新的测算,他们主要利用外汇错位下的均衡外汇回复机制为理论基础。分析显示了 2005 年 6 月底人民币比期初升值达到 4.39%,即 7.91 元人民币对 1 美元的汇率水平。姜波克和莫涛(2009)建立内部和外部同时实现均衡的外汇模型,称之为尖峰模型。尖峰模型是基于内部均衡的人民币长期均衡外汇模型作为基础,引入长期外部均衡因素,将人民币外汇问题上升到双均衡分析,同时探讨了外汇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

国内外学者关于均衡外汇的理论研究,最早源于英国《金融时报》的相关报道。其后,国际上著名的经济学家也都以经济论文或者报纸评论等形式加入讨论人民币升值的话题中。他们依据外汇均衡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人民币外汇是否偏离均衡外汇水平作了大量实证分析。国外的主要研究:Goldstein(2004)通过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对人民币的实际汇率估算,结果发现人民币的真实外汇低估 15%到 30%左右,并认为中国的外汇制度改革要依据中国的实际环境状况。CoudertandCouharde(2005)对人民币的实际外汇水平进行估算,实证结果发现人民币的实际外汇水平被低估。Dunawayandli(2005)研究人民币汇率,认为未来人民币会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而升值。GolleyandTyers(2007)也对中国的GDP 增长与实际均衡条件下人民币的外汇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短期内均衡条件下人民币的外汇水平变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很大。zhao(2001)通过 Balassa‐Samuelson 方法对中国未来宏观经济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并发现该方法与中国的发展状况不相符合。

国内学者运用西方的均衡外汇理论,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人民币均衡外汇作了大量研究,并通过选取不同的变量对西方均衡外汇理论模型进行了改进。目前国内的研究有:(1)运用 Edwards(1989)均衡实际汇率理论的研究,主要学者有张晓朴(2001)、张志超(2001)、张斌(2003)以及储幼阳(2005)等,(2)运用Clark 和 MacDonald (1998)的 BEER 理论进行的研究,主要学者有张晓朴(1999)、林伯强(2002)、刘阳(2004)、秦宛顺(2004)和施建淮(2005)等。。国内学者对人民币均衡外汇的研究仍未超出 BEER 理论和 ERER 理论的框架,通常的改进办法是用不同的代理变量对人民币均衡外汇水平进行计算,

.................

2.2 外汇波动与中国贸易间关系的研究文献

除了研究均衡汇率水平,国内外学者还对外汇波动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做了大规模的研究。Wei(1999)通过对中国? 1986‐1996 年间的进出口贸易月度数据进行分析,使用约翰森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实际汇率水平与进出口贸易收支水平之间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而在短期外汇变动与中国进出口贸易收支之间存在更显著的影响。Chou(2000)对人民币汇率和 1981‐1996 年中国的出口的季度数据之间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外汇波动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之间长期成负相关性。Greenspan(2003)对外汇波动与中美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人民币外汇波动并不能改善美国的就业市场以及进出口贸易赤字。JeffreyFrankel(2004)实证发现外汇波动会减弱我国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外汇波动可能会影响经常项目变化,因此会进一步减少对外贸易的顺差。Eckaus(2004)实证研究认为外汇波动不会造成中美贸易收支失衡,但他仍认为人民币外汇升值是有必要的。Mckinnon(2005)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人民币的小幅调整还是大幅波动,都不能改变中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顺差。

我国学者也对外汇波动与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的研究有:厉以宁(1991)用中国 1970‐1983 年贸易数据发现,中国进口和出口需求弹性为 0.68 和? 0.05,两者都小于马歇尔‐勒纳条件,这说明中国的进出口弹性严重不足,人民币外汇波动将会导致中国出口条件的恶化。姜波克(1999)对 1995年以前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人民币外汇波动会促进出口增长,也同时有利于贸易顺差状况。余维斌(2003)也认为人民币外汇的波动对中国的贸易有一定的影响,长期中人民币外汇的波动对中国出口的影响随着产品技术的提高而减弱,这将促进进口商品的增长。沈国兵(2005)发现中美贸易与外汇波动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卢向前、戴国强(2005)采用向量回归模型对 1994‐2003 年汇率与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了汇率波动与进出口之间存在显著影响,出现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的 J 曲线效应。许少强和马丹(2005)分析中美贸易数据,运用约翰森检验实证分析发现了汇率波动是影响中美贸易收支差的主要原因。余珊萍(2005)通过分析我国与主要贸易国的 2000‐2003 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发现外汇变动对贸易之间存在微弱影响。姜璐(2007)分析中美 1997 到 2005? 年的贸易数据,实证检发现了外汇变动与中美贸易出口不存在显著的影响关系,人民币的升值不能完全解决中美之间贸易顺差现象。从现有文献中看。这些人民币外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之间联系研究的共同不足之处是所选用的样本几乎都是在 2005 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量,对某一行业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结论明显不足。

......................

第三章 中国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 10

3.1 中国天然橡胶基本现状 ................... 10

3.2 中国天然橡胶需求预测 ....................... 10

第四章 中国橡胶上市企业外汇风险测量实证分析 ......................... 14

4.1 引言 ................... 14

4.2 传统测量模型介绍 .................... 15

第五章 我国橡胶企业应对汇率波动的政策和建议 ................... 23

5.1 宏观措施 ..................... 23

第四章 中国橡胶上市企业外汇风险测量实证分析

4.1 引言

橡胶上市企业的汇率风险是指橡胶上市企业在进出口橡胶产品商品、以及相应债权债务结算、人民币与外汇融通兑换等经营业务中,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使橡胶上市企业承受损失的不确定性。鉴于橡胶上市企业的主要业务为进出口橡胶及其相关产品,由于人民币跨境结算范围有限,目前主要的结算货币仍是美元,欧元,日元为主的外币,而这些外币汇率变动的经常性和不确定性, 使得橡胶上市企业必然会面临较大的外汇风险。以欧元为例,当欧元汇率上升时,以欧元作为结算货币的上市企业可能会面临出口量和利润的急剧下降,而大量的欧元应收账款和存款也会受其影响而直接贬值,这就破坏了橡胶上市企业原来的资金使用状况并增加了橡胶上市企业的资金需求。同理,如果人民币发生贬值,就会使橡胶上市企业原材料及人工成本的增加,那么产成品原有的价格优势则会缩小。随着近两年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剧,我国橡胶上市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更为明显。

导致橡胶上市企业外汇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

(1)橡胶上市企业外汇风险产生于外币与本币间兑换。由于橡胶上市企业在国内的生产经营为本币结算,而国际贸易则以外币结算,当企业需要将收汇资金用于自身生产经营再发展,或者需要直接从国外进口原料,引进技术或生产线时,则必然需要将手中本外币进行相应的兑换,这就是这些上市企业不得不面对外汇风险。

(2)橡胶上市企业外汇风险产生于外汇汇率波动。橡胶上市企业在对橡胶外贸易活动中,发生美元与人民币的折算,在我国原来实行的固定汇率制下,橡胶上市企业汇率风险较小,在现在实行的管理浮动汇率制下,当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变动,橡胶上市企业的汇率风险就比较大。

(3)橡胶上市企业外汇风险还产生于时间因素。橡胶上市企业通常以应收应付款形式达成,从应收账款到实际收到该笔款项,从企业应付账款到实际支出该笔款项,以及橡胶上市企业处于自身生产经营而向境外银行或关联企业进行借贷并定期归还本息直至贷款到期偿还都有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在最后期限之前,本币与实际交易的外币汇率可能发生较大的波动,这也就导致产生橡胶上市企业外汇风险,通常最后期限间隔的时间越长,橡胶上市企业汇率波动越大,橡胶上市企业外汇风险也就越大。

........................

第五章 我国橡胶企业应对汇率波动的政策和建议

通过前文的理论与实证的分析说明,我国橡胶企业普遍存在外汇风险暴露。为最大限度的降低汇率变动对我国橡胶企业的不利影响,并借此契机提升国内橡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优化橡胶产业,逐步实现橡胶产业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因此本文将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阐述,总结我国橡胶行业和企业应该进行哪些方面的改进。只有橡胶上市企业加强外汇风险防范意识,学习相关外贸法律法规,才能加快橡胶上市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彻底改善企业的外汇管理机制和财务运行机制。

5.1 宏观措施

1978 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个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对橡胶产业来说,在这三十多年时间里面,从原来需要进口的国家,变成橡胶产成品出口第一大国,每年的橡胶进出口贸易额超过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并且超过GDP 发展速度。随着我国正式加入 WTO,参与到全球竞争后,贸易量的增加也意味着我国的橡胶企业进出口贸易面临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更多的挑战。因此,无论是相关政府部门还是橡胶行业协必须采取一些措施,积极应对这些新机会和新挑战,通过相应的政策及措施,良性促进我国橡胶行业的发展。

5.1.1 政府层面对橡胶产业支持措施

面对汇率波动对我国橡胶行业的影响,政府首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支持国内橡胶行业的发展,为国内橡胶企业创造良好、宽松的政治经济环境,减少各个方面不利因素,引导并推动橡胶行业尽快发展。

我国工业和制造业一个突出特点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传统的橡胶行业也不例外。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缺点之一就是生产效率比较低,再加上国内外橡胶原材料上涨,中国人口红利因素逐渐失去,在橡胶生产人工成本不断上升等因素的作用,我国传统橡胶行业的成本逐年上涨,在国际市场上传统的橡胶行业中竞争优势逐渐减少。这对政府相关部门来说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政府的商务部和工业部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在全球橡胶行业的洗牌过程中,积极调整橡胶行业存在已久的内部结构性矛盾,鼓励和奖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淘汰落后产能的橡胶公司。鼓励橡胶行业提高内部劳动生产率;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紧紧用科技来推动整个橡胶行业结构的优化,鼓励橡胶相关产品的更新换代升级,积极研发新相关产品。

随着外汇波动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橡胶商品进口价格不断的下降,外国优质橡胶产品开始冲击国内橡胶市场。政府相关部门不能通过贸易壁垒和关税保护来防止外国橡胶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因为这样会产生更多的贸易纠纷。而应从根本上改善中国橡胶产品的生产质量,政府相关部门需要积极鼓励和提高技术水平高的橡胶工业产品进口。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带动国内橡胶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加大对国内橡胶相关商品出口的管理,对相关产品的出口进行税收奖励,改进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对橡胶相关商品的退税政策,严防西方国家对我国橡胶相关商品的反倾销。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同时打击违法行为,更要规范橡胶相关商品市场秩序和保护市场竞争,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健全国内橡胶相关商品的的价格透明度,加强橡胶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构建全国性的信息交流平台,为橡胶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提供更好的决策和信息。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六国有大型能源央企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以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为例

第一章 导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如何应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已经成为了中国企业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下,中国企业需要敏锐寻找商机,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技术、经验等资源,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供应不足日益成为阻碍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能源生产的增长幅度开始小于能源消费的增长幅度,能源消费与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面对着中国能源供应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加的严峻形势,作为掌握着中国能源经济命脉的中央企业责任尤为重大:境外能源市场的能否长期供应稳定已直接影响着中国国家能源整体安全,要根本上解决该问题,就要求肩负着社会责任的中央企业配合国家的“走出去”战略,积极推行国际化发展战略,在境外市场开发、生产和采购各种能源,以保障中国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

1.1.2 研究意义

虽然很多能源央企纷纷走出国门,进入众多境外国家抢占能源市场,但是国际上能源开发、经营的竞争已相当激烈,我国的能源央企不仅面临着能源消费长期依赖进口的欧美传统国家的强势竞争,同时很多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的新兴国家,如韩国、南非、巴西等都在境外市场展开了激烈争夺。因此,新形势下我国能源央企如何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如何利用境外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本文旨在运用 SWOT 分析理论,通过对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的资源、能力等进行分析,探索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不仅对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有意义,而且对我国中央企业如何更好的拓展境外市场有借鉴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充实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理论,特别为中国能源央企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

.....................

1.2 整体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2.1 整体研究思路

本文的基本思路:在介绍国际化有关理论以及 SWOT 分析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大型能源央企近年来国际化快速发展的背景,首先从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的内部资源、条件分析切入,然后对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外部环境进一步分析,提炼总结出公司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发展机遇和威胁因素,提出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国际化经营的战略选择、目标、内容以及相关保障措施。

1.2.2 研究方法

本文在研究中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收集、分类、总结国内外有关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SWOT 分析法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资料,界定相关概念的内涵及主要特征,确定了研究的理论依据。

(2)定性分析法

本文综合运用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能源央企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进行了定性分析,确定了本文研究的两个核心本质,即如何制定国际化经营战略和实施什么具体方案来保障国际化战略成功推行。

(3)定量分析法

收集能源行业如石油、煤炭等的整体统计数据,以及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近年来生产、经营,特别是境外市场发展的有关数据,为本论文研究结论的可信度提供相应的支撑。

(4)案例研究法

以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国际化发展为典型案例,分析、总结能源央企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成绩和不足,也为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

第二章 大型能源央企国际化发展情况

2.1 能源型中央企业的介绍

2.1.1 能源企业的基本概念

2.1.1.1 能源

即能量资源,指人类从自然界已探明和可利用的物质中取得光、电、热、动力的能量来源,即自然界中能够提供能量转化的物质,包括已经开发可供直接使用的自然资源和经过加工或转换的能量来源。常见的自然界能源如煤炭、石油、水能为一次能源,常见的加工能源如电能、煤气、汽油为二次能源。

能源按利用程度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常规能源又称传统能源,指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利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和核能,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主要能源。新能源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氢能,以及沼气、酒精、甲醇等。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2.1.1.2 能源企业

能源企业是指以能源开发、加工和供给为主要经营范围的工业企业。1从能源企业涉及的产品生产种类,本文将能源企业划分为煤炭开采、煤化工、石油开采、石油化工、电力生产、电力配送和新能源七种,基本涵盖了传统能源企业和新能源企业。能源企业既是市场活动的参与者,通过直接生产和销售能源提升自身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又同时承担保障能源供应的国家任务,为一个国家的社会生产、经济发展、技术改进、工具研发提供必须的能源。没有能源企业的供应,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都将停止,国家难以发展。

......................

2.2 大型能源央企的国际化发展特点

2.2.1 主导中国能源类企业的境外投资

能源类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长期以来中央企业始终在能源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在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大型能源央企同时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管理体系以及国家政策支持,能够更容易实现开拓境外市场的目标,因此大型能源央企基本上主导了中国能源类企业的境外投资活动。2012年2月,中海油完成对加拿大尼克森公司100%股权的收购交易,涉及金额高达151亿美元,成为当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金额最高的一桩交易。国家电网公司在2013年全年先后收购葡萄牙、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电网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权,其境外总资产已突破80亿美元。在积极在境外投资的中国能源企业中,石油三大巨头、国家电网、中国神华等大型央企参与了多项境外大型投资项目,是国内能源类企业“走出去”的主力军。

2.2.2 境外投资方式以跨国并购为主

大型能源央企境外投资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绿地投资、跨国并购、战略联盟、工程承包、技术服务、项目合资合作、建设经贸合作区等方式。近年来,跨国并购方式逐步成为大型能源央企开发境外项目的主要方式。据统计,在2012年中国企业共实施对跨国并购项目457个,实际交易金额434亿美元,其中能源行业占比较大,披露交易金额居各行业之首。跨国并购的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在短期内获得直接回报,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利用被并购企业在当地资源掌控方面的优势,使中国能源央企快速进入境外能源市场,通过控制能源上游产业链,来降低原料成本并保证原料供应稳定。

针对不同境外项目所适用的跨国并购方式也尽不相同,具体包括: 一是直接并购,主要以购买被并购方的全部股份,获取被并购企业的绝对控制权。二是合资合作,并购双方成立一个新公司,并向新公司注入各自的相关资产,并购双方根据股权比例共同经营。三是母公司设立境外项目公司实施并购,通过境外项目公司建立适应东道国的架构和渠道,开展相关并购工作,以分散母公司的风险。四是换股并购,并购双方以股票作为并购的支付手段,减少并购带来的资金压力。此外,技术服务和工程承包也是大型能源央企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

............................

第三章 中电投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 12

3.1 中电投集团概况........... 12

3.2 中电投集团经营发展现状 ........... 12

第四章 中电投集团外部条件分析 ...................... 25

4.1发展机遇分析 ........................ 25

4.1.1 国内“走出去” 战略的加快实施 ........... 25

4.1.2 新兴市场国际投资机会增加 ............ 26

第五章 中电投集团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 31

5.1 中电投集团的 SWOT 分析 ........... 31

5.2 中电投集团国际化发展战略的目标 .............. 32

第六章 中电投集团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建议

本文通过第5章详细阐述了中电投集团国际化发展战略的目标和具体内容。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艰苦和反复的过程,这中间需要企业团结一致、群策群力、全力贯彻实施已制定的发展战略。本章拟对中电投集团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提出一些分析和建议。

6.1 加强风险管理,有效控制风险

企业国际化发展是一项高风险的重大战略行为,在国际化进程中必然将面对大量、复杂的风险,能否有效预防和控制风险发生,直接关系着境外投资项目的成败,因此中电投集团应高度重视风险防控工作,完善各种风险管理制度,构建境外项目综合风险防控体系。

6.1.1 高度重视风险防控工作

中电投集团应整理、学习和贯彻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央企风险管理指导文件,把境外投资风险防控工作摆上国际化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维护国有资产安全。2006 年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中央企业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目标、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内容、流程以及工具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开创了国有企业风险管理改革创新里程中的新起点。随后国资委陆续出台了《中央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中央企业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暂行办法》、《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管理办法,构成了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监管的制度体系。中电投集团应以上述管理办法为依据,制定、完善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制度,严格防范和控制境外投资风险。

......................

第七章 结论

随着国内能源行业竞争加剧及国家鼓励政策的实施,国内各能源央企纷纷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国际能源市场。本文在国内外相关国际化理论、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动态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大型能源央企的国际化发展做了深入分析,并以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为例,运用SWOT分析工具,系统研究了中电投集团内外部环境,提出了中电投集团国际化的战略、目标以及对策。主要结论如下:

首先,分析了大型能源央企的国际化发展的情况。对15家大型能源央企进行分析、汇总,得出其国际化发展的共同特点,包括主导中国能源类企业的对外投资、对外投资方式以跨国并购为主、对外投资区域以新兴市场国家为重点。同时也总结当前大型能源央企国际化发展遇到的困境,如缺乏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缺乏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跨国并购面临重重阻碍。通过分析大型能源央企国际化发展中的特点和存在问题,为下一步研究中电投集团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

其次,分析了中电投集团的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公司发展的优势为清洁能源发展出色、完备的产业链和专业技术力量、纵向一体化的运营优势、优秀的资本运营和并购整合能力等。企业内部存在的劣势包括国际化管理架构尚未成熟、国际业务人才储备薄弱、境外项目经验不足、科技研发能力较弱等。公司外部发展的机遇有国内“走出去” 战略的加快实施、新兴市场国际投资机会增加、人民币持续升值等。企业遇到的外部威胁包括国内能源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国际能源巨头具有的顶端优势、地区局势不稳定、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存在其他风险等。通过内外部因素的分析,笔者认为中电投集团应凭借自身优势、抓住外部机遇,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开拓国内外市场。

最后,提出了中电投集团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包括加强风险管理,构建境外项目综合风险防控体系;推进管理、机制创新,继续深化管控一体化改革,逐步建立起科学、高效的现代化企业制度体系;以产业集群发展为先导,以一体化协同发展为基础,以电站服务业为特色,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提高国内国际竞争力;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两个途径来建设一支国际化人才队伍;促进跨文化融合,培养国际性的企业文化等。

本文通过对中电投集团内外部环境、国际化发展战略等综合分析,希望不仅能对中电投集团未来扩展境外市场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对其他能源央企的国际化经营能够提供借鉴、参考。笔者受能力、水平限制,本文尚有许多欠缺的地方,敬请各位专家、老师、同行给予指正和包涵。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七金融扭曲与中国FDI流入:理论及实证研究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中国,一直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同时也是外资企业的首选投资目的地。1979年-2013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总为13936.94亿美元,至2013年底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数额达到1175.%亿美元。图1.1显示,2013年中国FDI流入量是"金砖四国“FDI总流入量的41.94%,占全部发展中国家FDI流入的15.92%,另外中国FDI存量也能够占发展中国家11.28%之多。根据UNCTAD最新数据,2014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外商直接投资(FDI)目的国。

巨大的FDI流入量使得中国的发展与其它国家的发展显得有些独树一峽,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流入如此多的FDI,并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中不可替代的角色呢?这引起了社会和研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现有的研究主要是从FDI供给方的角度来进行解释的,认为中国的市场潜力、基础设施、工业化程度、开放程度、外商投资的示范效应和聚集效应等因素促进FDI流入我国:也有人从FDI需求角度认为发展中国家引入FDI目的是利用FDI资金弥补本国傅蓄缺口和外汇缺口,并且利用FDI技术溢出提升本国技术水平,从而实现经济増长。然而,研究显示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我国的资本存量和外汇储备己经达到了相当规模,如今中国更是跃居外汇储备量世界第一,同时,FDI技术溢出对中国产业技术升级的影响被证明非常有限,以"市场换技术"来吸引外资的政策并不成功。

....................

第二节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对于"中国为何流入如此多的FDI"这个问题,目前主流解释从供求两个角度分析认为中国区位优势W及FDI溢出效应决定FDI最终会流入我国,但是却不能解释中国储蓄和外汇缺口并不存在及市场换技术"政策不成功时仍吸引大量外资的现象。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有学者认为从中国金融缺陷是FDI大量流入中国的重要原因,因为集资本、技术、管理于一体的FDI能够弥补中国金融扭曲对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中国金融扭曲不能在短时间消除,所以中国需要FDI持续大量流入。这一理论方向开拓了研究视野,但是探讨金融扭曲对FDI流入的影响的研巧尚未形成气候,现有文献缺乏对金融扭曲导致FDI流入的影响机制的清晰解释且缺乏有说服为的计量分析。

本文旨在从中国需求FDI角度探讨金融扭曲与中国FDI流入的关系,并在现有解释的理论基础上力求总结出一个金融扭曲导致FDI流入中国的影响机制,同时使用实证方法进行验证,能够丰富对中国FDI流入问题的研巧。所以从金融扭曲角度去分析中国FDI问题,对完善FDI需求理论和中国问题研巧具有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中国金融体系的扭曲来源于中国金融制度的特殊安排,造成低效率的国有企业拥有大量金融资源,而最有效率的民营企业往往在融资问题上一筹莫展,使得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而FDI的流入恰好能够很大程度上为低效率的金融体系进行补救,它为中国国内难队认国有金融体系中融资的非国有部口提供资金,所以在中国能够获得优惠待遇从而大量流入我国。但是这种运用FDI提高金融配置效率的方式只是我国在金融制度安排存在缺陷、金融体系存在严重扭曲时的一种次优选择。推进我国金融制度改革,为非国有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消除国内金融体系扭曲才是提升国家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根本方法。

...................

第二章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节关于中国的FDI流入

在西方经典FDI理论的基础上,许多国内外学者也对中国FDI流入原因进行理论及实证分析,给出的解释包含众多区位因素、人力资本水平、汇率波动、环境管制、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都能够对中国的EDI流入造成不同影响,W下本文将逐一阐述。

一、区位优势因素

区位优势理论由1981年英国里丁大学学者邓宁(John.H.Dimning)阐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时提出,邓宁指出包括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市场潜为、政府干预程度、运输通信成本等等在内的区位优势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策略具有重要影响,跨国公司会盛择拥有比较大区位优势的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生产。

由于区位优势理论特有的高度理论概括性和解释力,国内外许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尝试对中国FDI流入做出解释。Chen(1997)通过对中国29个省区1987-1994年外资区位选择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与FDI流量呈正相关,资源配置效率与之呈负相关。Cheng和Kwan(2000)采用中国29个省份地区1985-1995年的数据,对FDI流入原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大型市场规模、优良基础设施和优惠政策促进FDI流入中国,劳动成本阻碍FDI流入。此外,Coughlin(2000)也使用中国省级数据得到如下结论,经济规模较大、劳动生产率较高的沿海地区更加吸引FDI,而工资水平、文盲率与FDI流入呈负相关,但发现基础设施水平对省际FDI流入的影晌并不显著。

国内学者也做出很多研究,鲁明激(1997)运用计量方法对影响FDI流入中国的因素做出详尽分析,发现市场规模、市场经济发育程度、基础设施、规模经济及政府优惠政策对FDI都有显著的正影响。孙俊认为优惠政策、产业结构、开放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影响流入中国FDI的区位选择,并且指出地方经济产业结构变化对这些因素作用效果有显著影响。张诚分析服务业FDI在我国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发现基础设施、政府干预程度及经济开放程度是影响FDI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用分行业面板数据研究FDI区位选择因素,发现服务业FDI更注重市场规模和基础设施水平,而制造业FDI更倾向流入市场规模大、劳动为成本低且具有产业集聚的地区,此外倾向制造业的政府政策不利于服务业FDI流入。颜银根(2014)选取中国19个省份吸收来自20个国家(地区)的FDI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除市场潜能、地理集聚、地区工资水平及区域政策外,还发现同源国集聚效应也盈著影响FDI区位选择,即不同国家FDI注重的区位优势存在差异,来自同一国家或地区的FDI趋于集聚。

....................

第二节关于金融扭曲与FDI

以上解释并未从东道国角度考虑东道国金融因素对其引入FDI的影响,本节将着力阐述学界对于金顯制度缺陷及金融扭曲与FDI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首先通过回顾金融深化论与金融约束论化及金融功能论中对于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问题的研巧,并在金融发展理论基础上概括中国"金融扭曲"的含义,然后对认为各种金融扭曲影响中国FDI流入的文献进行一个较为详细的分类阐述。

—、金融扭曲概念演进

在经济学中,扭曲(distortion)被定义为经济活动对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偏离。而"金融扭曲"这一概念目前尚没有明确定义,它属于金融体系问题,而学界对于金融体系缺略的研究多种多样,其中麦金农、肖的"金融压抑论"与"金融深化论",赫尔曼等人的"金融约束论",化及"金融功能论"中指出的金融发展问题,对研究我国金融扭曲具有重大意义。在他们的理论基础上,本小节会总结概括本文对于金融扭曲的定义。

(一)金融深化论与金融约束论

20世纪70年代后,许多经济学家发现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作用被长期压制,麦金农(R.I.Mckinnon)、肖等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提出"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概念,论证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创立金融发展理论。金融抑制,是指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法规等约束金融业自由发展,控制率,实行差异对待的信贷政策,为了实现某些特定目标而使得金融处于无效率状态,对传统部门和自由化部门实行有差异的金融二元制,使得金韶与经济发展"二元化",最终会制约经济发展,如此金融抑制是得不偿失的。针对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由于对金融过分管制所导致实体经济增长缓慢甚至与实体经济脱节的问题,麦金农与肖主张采用金融深化作为对策,认为政府应当放开金融市场,促使利率市场化,实现金蘭自由,让金融体系能够真正有效的为实体经济服务并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

......................

第三章金融扭曲影响FDI的理论分析...............17

第一节中国金融扭曲的形成................17

一、金融扭曲的表现..........17

二、金融扭曲的成因...........19

第四章中国金酷扭曲与FDI基本状况的历史考察.............26

第一节中国金融扭曲测算..............26

第二节FDI流入概况............29

第五章对金融扭曲影响FDI流入的实证分析........39

第一节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39

第五章对金融扭曲影响FDI流入的实证分析

根据上文理论部分总结出来的金融扭曲对中国FDI流入影响机制,及对中国金融扭曲与FDI基本情况的历史考察,我们将金融扭曲分为所有制信贷歧视和金融效率低下两类。本章将对这两类金融扭曲与FDI流入关系进行实证研巧,采用1987-2013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并对代理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指标进行解释说明,然后对所使用的指标数据进行相关性和单位跟检验,建立具体模型,使用混合最小二乘法、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模型、差分和系统矩估计五种方法对模型进行回旧,最后对回归结果进行解读,分析模型中的两类金融扭曲的代理变量一 ̄非国有企业信贷份额和金敲相关率一一对FDI流入的影响与否及影响方向如何,检验理论部分假说是否成立。

第一节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一、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根据相关文献和上文的理论分析,本文认为所有制信贷歧视和金融效率低下两类金融扭曲会引致我国国内企业对FDI的普遍偏好,从而引起FDI大量流入中国,同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人为资本及政府干预程度等因^也能絮影响我国FDI流入,所以我们将构建以下回归模型对"金誕扭曲影响FDI"进行分析:

.....................

第六章结论、启示与展望

本章对全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进行梳理总结,探讨本文结论的意义,针对金融扭曲与FDI之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最后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第一节结论

本文试图从FDI需求角度,运用中国普遍金融扭曲因素回答"中国为何流入如此多FDI"这一问题。本文在捜集整理文献的基础上,对已有国内外研究成果做了比较详尽的回顾,并探讨在解释中国FDI流入问题上已有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确定本文对金融扭曲影响FDI流入的研究方向。本文根据金融发展理论文献结合中国实际,对中国金融扭曲进行定义,认为中国存在所有制信贷歧视和金融效率低下两类金融扭曲,并结合理论分析、历史考察和实证方法研究这两类金融扭曲如何影响中国FDI,最终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金融扭曲是吸引FDI流入中国的原因。由于以国有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不能够高效率的配置金融资源,人为压低利率使其低于资本市场均衡水平,阻碍储蓄充分转化为投资;在信贷资源分配中存在高度所有制歧视,国有企业能够以优惠利率得到丰富贷款,而非国有企业却面临严重的融资约束,使他们追求外商直接投资以缓解资金短缺问题。金誕扭曲使得中国企业具有强烈的FDI偏好,从而引致FDI流入中国。

第二地区间金融扭曲对FDI流入影响程度不同,我们经过从纵向、横向及举例对比从统计数据上对金融扭曲与FDI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发现全国范围内东部地区金融扭曲对FDI的吸引程度最高,其中有可能是由于FDI绝大部分都流入东部地区,而全国范围内金融扭曲程度却比较平均。而通过进一步对江苏省和浙江省的比较,我们发现江苏省金誕扭曲程度明显高于浙江省,而且江苏FDI流入程度也更高,这说明在控制住区位因素、经济规模情况下,金融扭曲程度越高,FDI流入程度也越窩。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八基于VaR模型的外贸企业外汇风险测算及对策研究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20 世纪 70 年代初,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其他国家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采取浮动汇率制度。1994 年,我国采取以市场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保持在 8.3:1 左右,上下幅度很小。自 2005 年 7 月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此,人民币不再单一的盯住美元,汇率波动更富有弹性。2007 年 1 月,人民币对美元 7.80 关口告破,13 年来首次超过港币。2008 年 4 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 7.00。此后,在美元持续走弱以及 2008 年美国债务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震荡不断升级,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加剧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这给人民币造成了巨大的升值压力,并最终诱发了人民币的连续升值。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已经步入了“60”进程。

汇率的持续变动,进一步加剧了外贸企业的经营风险,也成为了考验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出口企业生存的“生死线”。因此,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必须找到有效的方法和体系来管理风险。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基础,企业通过风险识别、风险测算和风险评价等步骤对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在这过程中,风险测算无疑是风险评估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将直接影响企业下一步采取的应对措施。本文将基于外贸企业风险评估这一角度,从风险识别、测算、评价和对策方面展开研究,重点论述测算过程。VaR 风险价值方法是一种新型风险管理工具,90 年代以后逐步发展,目前已是世界金融市场测量风险的主流方法,因此文本也将利用 VaR 方法测算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

.......................

1.2 研究意义

具体的,本文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 VaR 模型的实证运用,可以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这种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风险测量工具。同时,已有的研究大多是集中在金融市场的股票价格风险度量上,或者是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将 VaR 模型运用到外贸企业这一经济主体的汇率风险领域还相对偏少,因此,运用 VaR 模型对外贸企业汇率风险进行评估,对扩展国内 VaR 研究领域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目前,部分企业会采用传统的贸易或金融手段规避汇率风险,这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为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是不一样的,比如选用的计价货币和资金头寸不同,盲目效仿采取措施或许并不能达到期望效果。只有少数企业尝试使用VaR 技术,对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值进行度量,测算出最大损失,但这与国际上先进的风险管理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结合我国的汇率实际波动特点,利用不同的 VaR 模型对我国外汇风险进行测算,选择最优的 VaR 模型,对于我国外贸企业在进行汇率风险测量上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

2 我国外贸企业外汇风险分析

2.1 外贸企业基本情况

2.1.1 外贸企业类型

外贸企业是指经外经贸部门批准,在国家规定的领域内,对相关产品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其业务重点主要在国外。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外贸企业有不同的类型:(1)按照外贸企业进出口贸易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自营进出口和代理进出口两种类型。自营进出口是值具有进出口贸易经营权的企业,将自产或收购的货物直接办理进出口。代理进出口是指外贸企业受客户委托办理进出口业务,客户一般是没有进出口权的企业或是不专业的进出口企业,外贸企业只是收取一定代理费,并没有商品价格和其他合同条款的决定权,也不承担出口盈亏和履约责任,这些决定权和责任承担都属于委托企业。(2)根据外贸企业的规模大小不同,分为中小型外贸企业和大型外贸企业。2011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等部门联合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其中对中小型外贸企业和大型外贸企业划分标准有详细说明。(3)按照进出口产品技术含量高低为标准,划分为进出口初级产品、中低等技术含量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进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从事其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包括电子信息技术、航天科技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等。这类企业通常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定价权和主动权。而中低等技术含量产品是在我国出口总量中占比较大的一类,即服装、纺织、鞋类、橡胶制品等。这类产品是典型的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企业获取利润主要依托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成本,一般以中小企业为主。

由于纯粹代理进出口的外贸企业仅是收取代理费,并不会承担汇率波动带来的外汇风险,因此本文所涉及到的外贸企业均是指自营进出口的企业。相比起大型外贸企业来说,中小企业多数缺乏核心竞争力,对外贸易依存度高,以出口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更易受到国际市场外汇波动的影响。

2.1.2 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经历了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低迷后,自 2009 到 2014 近六年来,我国对外进出口总额逐步上升,2009 年-2011 年贸易顺差逐渐缩小,2012 年起又开始拉大。主要贸易伙伴方面,我国对发达市场的出口比重较高,其中美国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下图为中美进出口总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情况:

2014 年中国对美国进口约 1200 亿美元,约占对全世界进口总额的 6%,出口约 4600 亿美元,约占对全世界出口总额的 14%。中美双边贸易约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 17%左右,2014 年有所上升,达到 20%。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国,双方基本采用美元结算,因此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波动对中国外贸企业有很大影响。

.....................

2.2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情况

2005 年 7 月 21 日,中国开启了新一轮的汇率制度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综合考虑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外债等经贸活动占比较大的国家、地区的货币,组成一篮子货币,并赋予每种货币在篮子中相应的权重,从一篮子货币的角度看汇率。 2.2.1 人民币兑主要篮子货币汇率的波动

2005 年 7 月 21 日我国实行新一轮汇改,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由前日的1:8.27 调整为 1:8.11,人民币即日升值 2%。此后,人民开始不断升值。2006 年5 月 15 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达到 1:7.998,突破 8.0 关口。2007 年 1 月11 日人民币汇率 13 年来首次超过港币,对美元的中间价突破 7.8。2007 年 7 月3 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 1:7.5951,一举升破 7.60 关口。2008 年 4 月 10 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 7”,达到 1:69920。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至 2010 年 6 月,人民币停止了升值走势。从 2005 年汇改以来至 2011年 6 月,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升值 21.8%。 2010 年 6 月 19 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重启人民币汇改,汇率弹性增强,双向浮动明显,至 2011 年 6 月 20 日汇改重启一年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近 5.5%。2012 年 7 月 20 日,在人民币汇改七周年时,人民币兑换美元的累计升值幅度已经高达 28.5%。2013 年 9 月 12 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 6.1575,较前一交易日继续上涨 26 个基点,创下 2005 年汇改以来新高。2013 年 10 月 16 日美元兑人民币尾盘报人民币 6.0995 元,再创记录新高。2013 年 12 月 31 在上海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和美元汇率为 1 美元兑 6.0539元,连续 3 个营业日创出新高。2014 年人民币出现贬值态势,1 月 1 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为 6.0969,而到 2014 年 7 月 31 日这一报价为 6.1675,2014年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累计贬值 1.1%。

外贸企业面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涉及面广,经营环节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较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加剧,经历一轮又一轮的升值,外贸企业经营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称为外汇风险,表现为 在交易经营过程中的产生的交易风险、在经营活动结果中的折算风险以及预期未来经营收益的经济风险。

...................

3 外汇风险测算 ........................ 19

3.1 外汇风险测算方法 ................... 19

3.1.1 净现金流测算 ............. 19

3.1.2 币值波动性测算 ......... 19

4 基于 VaR 模型对人民币兑美元外汇风险的实证分析 .......... 27

4.1 数据选取及说明 ............... 27

4.2 对模型前提假设的检验 ................. 28

4.3 人民币兑美元外汇风险的实证度量 ............ 32

5 外贸企业防范外汇风险对策 .................. 41

5.1 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重视 VaR 方法的应用 ...................... 41

5.2 测算多种货币 VaR 值 选择有利计价货币 ...................... 41

5.3 综合判定 VaR 值大小 选择组合规避方式 ...................... 42

5 外贸企业防范外汇风险对策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的不断扩大,标志着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的时代结束,未来汇率双向波动的特征将更加明显,企业必须适应这种市场环境,采用恰当的外汇风险规避策略来尽可能的避免由于外汇波动而造成的损失。当然,由于外贸企业有进出口业务之分,因此 外汇风险带给企业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可能造成重大损失,也可能带来额外收益。

5.1 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重视 VaR 方法的应用

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加大,企业应充分树立汇率风险防范意识,每次接单之初就要对汇率波动进行初步预判并识别风险种类,充分了解面临的是交易风险为主还是经济风险为主。在人员配备上,建议引进和培养外汇风险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由专人负责风险防控,帮助企业的风险防控趋于专业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并设置评估标准,建立适当的评估体系。

在风险管理时要重视对风险值的测算,大胆应用 VaR 方法,目前央行规定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的浮动幅度是 2%,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建议企业选择在90%或 95%置信区间下的方差-协方差法,采用指数移动平均法计算收益的波动率,同时,使用历史模拟法将其作为方差-协方差法的参考,根据企业管理者对风险的态度和偏好确定最终的 VaR 值。本文利用历史模拟法测算出来的 2014 年8 月 1 日的外汇风险 VaR 值是 0.00034,意味着,假设一出口企业的外汇敞口为50 万美元,则在 2014 年 8 月 1 日当天,由于人民币的升值,企业资产价值最大损失超过 0.017 万美元(50*0.0034=0.017)的概率不大于 10%,折算成人民币为1000 多元,对于我国普遍利润率较低的中小企业来说,不是小数目。如果外汇敞口更大,则相应的资产最大损失也更大。VaR 度量了企业在未来将面临的最大损失,企业可根据此值并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范围来判定需要采取的措施。因此,企业要提早做好测算,对即将面临的外汇风险做到心中有数。

......................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通过对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的分析以及对外汇风险实证测算,得出:

(一)人民币汇率的持续波动,给外贸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自营进出口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高,以出口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中小企业,更易受到国际市场外汇波动的影响。对中美进出口总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情况分析得出,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国,由于双方基本采用美元结算,因此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波动对中国外贸企业有很大影响。

(二)考察人民币汇率波动情况,得出 2005-2014 年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里的欧元、英镑、日元、澳元是双边波动中浮动升值,兑美元则是单边升值,这给大部分在对外经贸中采用美元结算的外贸企业带来了外汇交易风险、外汇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其中交易风险和经济风险最为重要。企业必须找到有效的方法和体系来管理风险,对风险的测算是外汇管理的核心。

(三)对外汇测算方法的分析得出,VaR 风险管理法相比起外汇风险测算的传统方法,比如币值波动性测算、相关因素测算和敏感度测算等,更具有实用性和参考价值。因此文章采用 VaR 方法对人民币外汇风险进行测算。

(四)在实证部分,根据央行的三次汇率波动幅度调整时间为节点,分段应用 VaR 模型的历史模拟法、方差-协方差法和蒙特卡洛模拟法来度量人民币的外汇风险并进行结果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对数收益率序列是平稳的,不符合正态分布,呈现尖峰厚尾特点,具有条件异方差,基本满足模型假设前提,但由于序列不符合正态分布,因此用方差-协方差法测算时采用 t 分布。(2)三种方法中,方差-协方差法测算效果最好,历史模拟法其次,蒙特卡洛模拟法测算结果与实际值相差较大,效果最差。(3)随着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不断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更富有弹性,汇率波动率逐渐缩小,因此模型预测的精度不断降低,难度增大,从 99%的置信度到 95%再到 90%。(4)在目前央行规定的 2%汇率波动范围内,企业在测定人民币汇率风险 VaR值时,建议选择在 90%或 95%置信区间下的方差-协方差法,并且采用指数移动平均法计算收益的波动率,同时将历史模拟法作为方差-协方差法的参考,两者结果相比较,根据企业管理者对风险的态度和偏好确定最终的 VaR 值。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九德国汽车企业在中国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机制:从跨文化角度

Chapter I Introduction

This part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bject, method and purpose of this thesis. And finally the structure of this thesis will be presented.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obust developing of Chinese market, automobile companies from home and abroad have been gaining a large amount of profits. Meanwhile, there arise substantial demands for and great interest i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as the public has been raising expectations on companies’ duties (Johan, 2006). Beside, with China’s joint of WTO and the deep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the important issues such as global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have become the highly concerned topics in China. Moreover, Chinese citizens are extremely worried about the worse air pollution that the car emission brings with the increasing amount of cars in China. Thus, compared to other industries, automobile industry takes mor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terms of protecting environment, saving energy and protecting traffic security on its shoulders than other industries. Crawford and Scaletta (2005) pointed out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CSR for automobile companies has been gathering momentum for the past ten years around the world, and the facts could be easily found in many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s, such as Toyota and BMW who have managed proper CSR practices in their strategies, and provided th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energy-saving cars widely accepted by consumers. Therefore, by taking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they have successfully gained favorabl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rlitzky, 2005). However, the status of international automobile companies’ CSR in China is still developing slowly compared to the CSR implementation of their headquarters. The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automobile companies’ CSR in China are mainly manifested as lacking CSR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system, using CSR activities as public advertisement purpose, and doing some fraud businesses.

......................

1.2 Object of the Study

Christine and Michael (2004) summarized in their paper that previous scholars have studied CSR through the following three perspectives: the first is to view firm size and CSR, the second is to consider CSR by industry, the third approach is to look at CSR practices and their similarities or differences among countries. The CSR this paper studied is the combination of above three patterns: choosing German international company, car industry, and German automobile companies’ similarities or differences of CSR driving mechanism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ese market.

...........................

Chapter II Literature Review

2.1 Overview of Culture

Cross culture theory is essential to this thesis to discuss the German automobile companies’ CSR in Chinese Culture. This part ha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and layers of culture, which lays the cultural foundation for German automobile companies’ CSR in Chinese market.

2.1.1 Concept of Culture

Culture, which is defined in many theories, should be treated as national culture. And among all the theories, the definitions given by Kluckohn and Hofstede are widely recognized.

Kluckhohn and Krober (1952: 2) defined culture as:

“Patterns, explicit and implicit, of and for behavior acquired and transmitted by symbols, constituting the distinctive achievements of human groups, including their embodiment in artifacts; the essential core of culture consists of traditional ideas and especially their attached values; culture systems may, on the one hand, be considered as products of action, on the other, as compositional elements of future action”.

While Kluckhohn and Krober described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components, Hofstede (1984:1) studied culture from the aspect of its function, and he declared in his book, Culture’s Consequences that “culture is to a human collectivity what personality is to an inpidual”, and defined culture in his following book,

Scholars such as Guy (1969), Hofstede (1997), Spencer (2008, 2012), used some vivid metaphors to describe the culture, and provided a better way to understand how this culture mechanism runs. Guy’s (1969) iceberg model of culture reveals the unidentifiable feature of culture. He pointed out that only 10% of the iceberg floating over the water can be seen, which represents the behaviors, customs, languages, but the remaining parts of the iceberg under the water is hidden which represents the norms, beliefs, values, etc. Hofstede’s (1997) onion model explains that culture can be pealed layer by layer, and its core is the values which only can be found through practices; and Spencer (2008, 2012) gave a more detailed model with more different layers: the core of the onion is the values and basic assumptions, the second layer is the beliefs, attitudes and convictions, the third level is the systems and institutions, and the outside layer is the artifacts, products, rituals and behaviors (see Figure 2.1).

........................

2.2 Overview of CSR

In this part, the concept, targets and dimensions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studies and theories undertaken by experts and academics.

2.2.1 Concept of CSR

The clear-cut and separate business literature study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can be traced in the 1950s with Bowen (1953). The Father of CSR Bowen (1953) discussed the concept of CSR in his book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Businessman, which marks the initial study of modern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ory. He described CSR as: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men refers to the obligations of businessmen to pursue those policies to make those decisions, or to follow those lines of relation which are desirable in terms of the objectives and values of our society.” (Bowen, 1953:3)

However, Bowen’s concept of CSR focused on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for businessmen. Later on, Lantons (2001) proposed his well-accepted definition of CSR, and European Union officially explained its opinion on CSR. Lantons (2001) investigated the definitions of CSR, and summed up the CSR as a social contract between corporations and society, based on long-term social demands and expectations. 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given by European Union, CSR was described as a concept that combines companies’ care to society, environment with its business activities, and generates company’s free will to interact with stakeholder. Keller (1998) viewed CSR as the consumer’s associations derived from corporate activities, involving in social affairs, public affairs, arts, literature, etc.

Thus CSR in this thesis can be described as the corporate’s responsibilities to society, environment, stakeholders, education, consumers, etc., derived from the expectations from society, consumers, stakeholders, etc.

........................

Chapter III CSR Driving Mechanisms of German Automobile Companies in China .... 33

3.1 Government Driven CSR in China and Germany .............. 33

3.1.1 Government Support and Guidance .................... 33

3.1.2 CSR Legal Practices and Supervision in China and Germany .............. 35

Chapter IV Empirical Study on German Automobile Company’s CSR Driving Mechanism in China ........................ 44

4.1 Study Method: FAHP .................... 44

4.1.1 Definition and Purpose ................. 44

Chapter V Findings, Implications and Limitations ............. 65

5.1 Government and Legal Practices ................................ 65

5.2 CSR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 66

Chapter IV Empirical Study on German Automobile

Company’s CSR Driving Mechanism in China

In the three main CSR driving mechanisms discussed above for German automobile companies in China, this part conducts empirical study on how important those three driving mechanisms are in the employees, experts and consumers’ eyes in Chinese market.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factors, this thesis chooses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AHP), an analysis method combin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to deal with ambiguous topics.

4.1 Study Method: FAHP

FAHP, which is short for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deals with ambiguous situations using membership function (Xu, 2011), and allows simultaneous multi-criteria evaluation and acquires experts’ assessment of ambiguity (Dagdeviren, 2008). FAHP is a very useful analysis tool that has been applied into many fields, such as fashion industry, logistic industry, control theor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Yuh, 2007), and also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handle complex problems of vague decision-making in automobile sector and cultural analysis field (Xu, 2011). In this chapter, FAHP method is chosen for analyz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CSR driving factors for German automobile companies in Chinese market. In order to confirm the criteria and analysis chart for FAHP, questionnaire is designed for collecting data from the employees in German automobile companies, experts in the field of CSR and automobile consumers.

FAHP is combined of Fuzzy Set Theory (Zadeh, 1965) and improved by the AHP (Saaty, 1980). The purpose of choosing FAHP Model as the empirical method suits properly in the field of culture and CSR, which are subjective study topics. For instance, Gao et al. (2007) estimated the evaluation of new products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companies based on FAHP model. Liu et al. (2007) assessed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automobile companies’ vendors based on FAHP. Deng (2010)analyzed the importance of influential factors in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 with FAHP, and designed a questionnaire to confirm the influential elements. Li (2010) created the service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 of automobile industry with the FAHP analysis method. Mai (2012) conducted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FAHP analysis with the purpose of creating 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of CSR in automobile industry. Fu (2007) applied FAHP to the evaluation of corporate culture.

.........................

Chapter V Findings, Implications and Limitations

5.1 Government and Legal Practices

The result of the FAHP study shows that the government and legal practices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with the weight of 0.2575. This result is in consistent with the research result of Dummett (2006) that government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CSR important driving factor. This result also proves that Dummett (2006)’s proposal applies to German automobile companies in China. Accordingly, this thesis proposes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governments and their legal practices in terms of improving German automobile companies’ CSR and international automobile companies’ CSR at large in China.

Firstly, positioning at the highest place with the weight of 0.267, the complete legal supervision on German automobile companies in Chinese market is a necessity. CSR is a new topic in Chinese market, and its legal supervision from Chinese government is not mature enough.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herefore, needs to set the punishment rules for international automobile companies when they conduct irresponsible behaviors. Forceful supervision and severe punishment can raise international automobile companies’ costs in illegal activities. In addition, the complaints institutions should be established for the public to monitoring international companies’ CSR activities.

Secondly, coupled with launching CSR related laws and executing forceful enforcement, the legal practices of 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carry out the laws in terms of labour benefit protection, consumer rights protection, bribery and fraudpreven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t there is no need for Chinese government to launch special CSR laws, as the CSR covers extremely wide fields. Even though Chinese government has established the Corporate Law supervising international companies’ labour benefits, the labour benefit requirement is relatively lower than that in Germany or other joint-venture automobile companies. Moreover, Chinese government needs to set certain regulations against bribery and fraud within both government or local governments and international companies.

reference(omitted)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十企业形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以海尔集团为例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The acronym Cl, an eye catching word in terms of corporate study, stands for corporate identity and corporate image at the same time (Chandler 2007:32). However, this does not mean corporate identity is an equivalent to corporate image. Today there is a generally accepted distinction between corporate identity (what the firm is) and corporate image (what the firm is perceived to be). The enterprise was not aware of 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identity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CI) until a whole set of design plan was introduced in the 1980s. Although corporate identity research does not have a long history, modern enterprises make it the focal point for its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identity originated in western countries during the 1950s and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 the 1980s. At that time, productivity developed rapidly and technology made a great progress, thus goods were oversupplied. There was a transition from the seller’s market to the buyer’s market. According to Lai (2003:22-30), modern enterprises are witnessing a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fierce competition by means of economic strengths to current competition featuring with soft power. Correspondingly, corporate development strategy has shifted its focus in the past decades: production strategy in the 1950s, marketing strategy in the1960s and 1970s, and corporate culture strategy in the 1980s and 1990s, and finally corporate identity strategy in the 21st century (Luo 1999: 120).

Corporate identity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China since the 1980s, but until now the study is still at an initial stag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Chinese enterprises have come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corporate identity. Companies are facing an even more fierce competition within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A successful corporate identity can be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winning the market. Specifically, building up a good corporate identity will be helpful to rejuvenate national brands. Within this context, corporate identity is developed into an important 、research filed. It helps guide Chinese enterprises to face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global market. Therefore, corporate identity deserves further research from all relevant academic fields.

........................

1.2 Research purpose

This thesis mainly focuses on the concept corporate identity which is a multi-disciplinary study of management, marketing and business communications. The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corporate identity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 is worthy to explore from both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Corporate identity is essential to the success of any organization, as it is a powerful force of integrating multiple disciplines and activities, such as marketing, business 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visual designing and so on. Various schools of thoughts have mad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For many decades, corporate identity has been perceived as the visual expression of an organization. However, consensus on the definition of corporate identity has not yet been reached. In the earlier studies, there is a lack of systemic academic result in this specific area. What’s more, little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in the specific perspective of how corporate identity affects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 As the Chinese enterprises are increasingly embracing globalization, there is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for these companies to maintain a successful corporate identity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study reviews the literature in the specific field of corporate identity and its influence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 but fails to find out research on how corporate identity will affect its relative corporate performance. The thesis explores a new perspective to study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corporate identity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by applying the modern corporat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balance score card, which will give some insights into the future studies. The case of Haier Group has been widely employed in case study. However, it seems that earlier research of Haier Group is limited to corporate culture, marketing or brand management.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related to the relation between corporate identity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This study is a pioneering study from the specific perspective of corporate identity building. The case study of Hair Group of its corporate identity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will help shed some light on how corporate identity can have an effect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both financial and non-financial aspects.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Meaning of CI

Given the fact that corporate identity as an academic area has not matured, the issues surrounding the terminologies as well as the very nature of 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identity are seldom addressed in any definitive or systemic way. Existing studies lack a systemic description to set out the specific scope of corporate identity. This is the first obstacle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corporate identity. The second obstacle to truly understand corporate identit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fact that a few scholars have attempt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to the definition of corporate identity, is that consensus has not yet been reached. Definition of corporate identity is various among different scholars as they address it from different angles.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studies of corporate identity, the following part organizes the research history into two categories: conceptual definition and practitioner definition.

2.1.1 Conceptual definition

Conceptual definition provides a pure theoretical reflection upon the subject of corporate identity. Past research has provided this thesis with various definitions of corporate identity as scholars explained it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ree main definitions of this category are summarized as below, according to the three main schools of thoughts.

To define corporate ident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bjective psychology Bromley (1993: 25-30) and Ind (1992) address 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ident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bjective psychology. They hold the view that corporate identity is a subjective perception, which emphasizes the subjective aspect of corporate identity. They think it is a subjective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Corporate identity is the psychological significance attached to the corporate. The psychological significance is a concentration of the stimulus that the corporate sends to the inpiduals, the way how inpiduals perceive it, and the context in which the cognition occurs. Ind (1992) believes that corporate identity is the inpiduals’ conception towards the company and Bromley (1993:25-30) maintains that corporate identity is the assertion and faith that inpiduals attach to the corporate.

.......................

2.2 Four components of CI

The definitions of corporate identity analyzed above are overlapped to a certain degree. This thesis agrees with the Balmer’s multidisciplinary convergence of corporate identity mix. Visual image, corporate behavior and 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play a vital role in conveying the identity of an organization. Other definitions listed above are reasonable because they explai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orporate identity theory. And they cover other important dimensions of corporate identity such as the product and service, the functions of a good identity. In consideration of all important factors and in order to make the following analysis logic and coherent, this thesis categorizes the components of corporate identity mainly into four parts. The four components are: product, corporate employees, visual image and corporate social image.

Product means the factors that are included in the company’s product or service,which can reflect the corporate identity of a firm. It covers but not limited to trademarks, product quality and product package. Trademark entitles the products with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it embodies the irreplaceable value of the product. Consumers get well known with the trademark of the product in their process of consumption. Gradually the trademark will be the symbol of the corporate and can reflect the corporate value. A trademark is a merchandising shortcut that includes a purchaser’s selecting what he wants, or what he has been led to believe what he wants. Quality is to a product what soul is to a human being. Consumers give recognition to those products that live up to their requir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experience. In the buyer’s market quality is highly important, as consumers have a multiple choices and alternatives. Any company that wants to make profit has to provide unique products and services to catch new customers and meanwhile maintain existing customers. What’s more, product package is an equally important factor that will influence the product image. The most direct affect is that good package will make the product outstanding among the likewise products and can catch the attention of potential consumers.

.........................

Chapter 3 CI and CPE relational model ................. 16

3.1 Corporate identity formation model ..................... 16

3.2 Corporat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 18

Chapter 4 Case analysis the influence of CI on CP ................... 24

4.1 Background introduction of Haier Group ..................... 24

4.2 Corporate identity analysis of Haier Group ................. 25

Chapter 5 Conclusion and recommendations ..................... 40

5.1 Conclusions .................. 40

Chapter 4 Case analysis the influence of CI on CP

4.1 Background introduction of Haier Group

Haier Group Co. is China’s largest manufacturer of home appliances and electronics featuring cutting-edge technology. It is regarded as ―the General Electric (GE) of China‖ (Liu 2004: 35). Haier is also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5 manufacturers of white-goods home appliance (namely, household appliances such as washers, refrigerators, wine-cellars, and air-conditioners) renowned for it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technology advancement. Its business scope includes technological research,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trade and financial services. It was founded in 1984 and the last 29 years witnessed its rise through entrepreneurial and innovative spirit. Haier has transformed into the number one global home appliance brand. In 2012, Haier’s global revenue and profit reached 163.1 billion CNY (25.8 billion USD) and 9 billion CNY (1.42 billion USD) respectively. Profit growth was 2.5 times that of revenue growth (Haier 2012). On the 2012 World’s 50 Most Innovative Companies list published by 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Haier was the only Chinese company ranking in the top 10, as well as the top-ranked consumer product retailer.

Haier is known for its unique innovation in its product solutions andmanagement model. As an open platform company, Haier provides leading home appliance solutions to its users with the aim of becoming the leader in the home appliance industry. Innovation is the key to Haier’s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and health. Since 2007, Haier’s profit has been growing at 35% compounded annual growth rate which is outperforming its competitors by a mile. However, Haier was an insolvent collectively-owned factory on the brink of bankruptcy before 1984. Since Zhang Ruimin arrived and took the place of the fourth director in December 1984, however, the Haier Group has survived and grown dramatically. Zhang Ruimin’s ―brand, persifi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global brand strategy‖ (Zhang and Huo 2001:52), and his bold and innovative style of management have turned Haier into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and most influential manufacturers of home appliances and electronics.

........................

Chapter 5 Conclusion and recommendations

5.1 Conclusions

It is of both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of the influence of corporate identity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 This study pioneering in applying the balance score card model into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corporate identity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 The relational model of corporate identity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indicates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two subjects. The case study of Haier Group applies the relational model to exam how corporate identity affects its corporate performance.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case of Haier Group mainly from two aspects: the four elements of corporate identity and the financial and non-financial aspects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 achievements. Then, it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good corporate identity has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achievements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 For future research, there is room to conduct empirical studies and to give quantitative results as to the proportionate contribution of corporate identity to a satisfactory corporate performance.

reference(omitted)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