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十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715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国际贸易论文,该专业论文主要研究国际货物贸易、国际服务贸易、跨国公司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国际 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对国际贸易工作的阐述及总结。今天该网为大家推荐一篇国际贸易范文,供大家参考。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一:中美产业内服务贸易指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近些年,中国的服务贸易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优先发展服务贸易,支持企业国际化经营,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而中国的服务贸易呈现出规模量小、比重小的特征,与货物贸易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与西方发达国家也有遥远的距离。中国面临着服务贸易整体上竞争力不够,各部门间发展又不平衡等诸多问题,而美国正好相反,作为最发达的国家,服务贸易出口世界第一,处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其第三产业GDP的比重稳定保持在75%以上,优势明显,竞争力突出。

当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美国作为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国,双边贸易进步迅速。但人们往往只讨论只是中美货物贸易逆差问题,却没有看到另一个事实就是:中国服务贸易已经连续20年逆差, 且2012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高达545亿美元。从70年代至今,美国的对外服务贸易已经保持了44年的顺差。2012年美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0290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12.4%,毫无疑问美国已经占据了世界的“服务中心”。

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开放,以及中国服务业的不断发展,服务贸易必将成为中美双边贸易新的增长点,同时对于改善长期以来两国贸易的不平衡有着重要作用。美国是中国服务贸易逆差主要来源地之一,发展中美服务贸易对改善中美贸易结构,缩减服务贸易逆差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作为当前对外贸易发展的主导形式,产业内贸易在中美服务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中美双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将为中国与美国更深入地开展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为中国与世界各国更有效进行服务贸易合作提供了实证支持。一方面对促进中美双边贸易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另一方面对加速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升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差距及经济差距,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1 服务贸易的概念

服务贸易(trade in service),通常又称为“劳务贸易”,是指两国之间经济活动的对象是服务的一种贸易形式。1986年的乌拉圭世贸组织谈判,首次在国际贸易协定中列入了服务贸易,顺应了新世纪贸易多元化、全球化的趋势要求。1994年签订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正式对服务贸易进行了四种常见分类:

(1)跨境交付,即服务产品的提供者在一国内向其他国家提供服务,此时只有服务这种商品才跨越国境和边界,人员不流动,其实现的方式需要买卖双方借助现代的通讯和互联网技术,如法律咨询服务、商业保险服务。

(2)境外消费,是服务产品的的提供者在一国内满足其他国家消费者的服务。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消费者自主跨境使用服务,如境外就医、出国旅游、对外留学等。

(3)商业存在,是服务产品的提供者在一国内,通过设立商业机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在此种条件下,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都在消费者的领土内,交易方式通过消费者所在的商业存在,如银行分支、连锁酒店、法律咨询所。

(4)自然人流动,即服务产品的提供者在一国境内通过自然人的方式。特点是随着自然人的流动而提供的服务,如专家出国讲学、技术交流,文艺演出等。

1.2.1.2 产业内贸易的概念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往往又称为水平贸易(Horizontal Trade),概念描述的是某国在某段时间,一种相同的产品进、出口同时存在的现象。与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不同的是,相同部门的产品单向流动,非循环流动的,即一国只会出口商品或者只会进口商品,不会同时有一个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生。与之不同的是,产业内贸易,同一种产品的流动方向可以是不同方向的,故而又称为双向贸易(Two-way Trade)。

Verdoon(1960)在研究荷、比、卢三国内部交换活动时,最早发现了这种经济现象他们对某一种相同的产品同时有进口和出口。Balassa (1966)在研究欧洲主要成员国的贸易现状后发现,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增长点再同类分组的产品当中,于是他称呼此现定义为双向贸易,即相同产业在不同国家间的贸易活动。Falvey (1981)认为产业内贸易是“相同组产品在一国既有出口又有进口的贸易”。

........................

2. 中美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在研究中美产业内服务贸易之前,了解中国与美国服务贸易的现状是非常必要的。本章将从服务贸易结构和服务贸易竞争力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中美服务贸易结构分析

2.1.1 中美服务贸易整体概况

服务业是服务贸易的基石,中美两国服务业水平有着巨大的鸿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也有着明显的区别。美国是服务业最发达的国家,服务贸易出口世界第一,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0%以上,从业人员同样也占据了70%的就业人口。相对而言,中国服务贸易逊色很多,所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远远不如美国。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不到50%,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平均水平,也不如发展中国家56%的平均值。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内外环境的改变,中国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依旧很小,多年以来服务业发展存在严重的滞后性,这已经阻碍到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以我国2000年-2012年间服务贸易的数据来看,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从304亿美元猛增到1914亿美元,年均增长高达17.3%,服务贸易进口额从360亿美元增加到2811亿美元,年均增长更是达到了17.9%,增长很迅猛,但由于基数小,与美国还是有很大差距。2012年美国服务贸易进口4447亿美元,出口额6514亿美元,是当年中国的1.6倍和3.4倍(见表2-1)。从对外贸易来看,与货物贸易的高光相反,我国服务贸易持续逆差,且额度越来越大。短短十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已由56亿美元变化为545亿美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服务贸易在世界范围内稳定保持稳定顺差状态,2012年美国服务贸易顺差额1703亿元,已填补了当年货物贸易逆差的28%的空缺。 而对中美双边服务贸易而言,中国处于明显劣势,常年保持高额逆差。按BEA的数据计算, 2000 年双边服务贸易总额为82亿美元,美国贸易顺差为18.5亿美元,2012 年双边贸易总额430亿美元,贸易顺差为170亿美元。

........................

2.2 中美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本文选用TC和RCA两种指数,对中美服务贸易在总体和部门两个层次,进行了比较分析。

2.2.1 基于中美整体层面的 TC 指数分析

在对外贸易竞争力方面,我们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ve Power Index),即TC指数,通过运用一国贸易差额占该国贸易总额的比重,度量的是一国整体的竞争力。

我国TC指数一直为负数,说明是服务贸易净进口国家,2002-2011年的平均值为-0.069,不仅远低于美国, ,与世界平均水平的0.0184也相去甚远。服务贸易整体上竞争力弱,明显处于服务贸易劣势地位。而同期美国的TC指数持续大于0,是服务贸易的净出口国,且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具有极强竞争力。

由表2-4还可以看出,自2002年起,我国服务贸易TC 指数整体上存在一个上升的趋势,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增强的。需要注意一点的是,可以看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服务贸易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TC指数持续下滑,表现出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

而美国的TC指数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不大,近几年稳中有增,在2011年达到了0.166,表现出很强的抗风险性和稳定性。

...................

3. 中美产业内服务贸易水平测量 ...................... 18

3.1 产业内贸易水平测量方法 ............... 18

3.1.1 产业内贸易指数(G-L 指数) .............. 18

4. 中美产业内服务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23

4.1 变量的选取和数据的来源 .................. 23

4.1.1 人均收入差异 ................ 23

4.1.2 对外开放程度 .......... 24

5.结论与建议 ................ 31

5.1 主要结论 ................. 32

4. 中美产业内服务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产业内服务贸易水平的高低与服务贸易竞争力密切相关,在上文指数分析的基础上,本章进一步对中美产业内服务贸易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为前文的理论分析提供实证依据。

4.1 变量的选取和数据的来源

根据前人学者对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因素主要分为宏观国际层面和微观产业层面的两大类。在国家层面上,由于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其对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选择对外开放度作为其中一个衡量指标。又由于不少学者认为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异是产业内贸易现象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选取该变量,也有着积极含义。

在产业方面上,考虑到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的互补促进作用,以及中美两国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的差距,同时考虑到近年来较为频繁出现的外商直接投资,选择产业结构差异,货物贸易密集度和 FDI 作为两国产业内服务贸易的因素。

同时,考虑到汇率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到服务贸易的成本与交易量,因此也加入了变量之中。

4.1.1 人均收入差异

收入水平的差异影响着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由 Linder(1961)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可知,两个国家的收入水平越相似,则这两个国家的消费者需求偏好也越相似,从而两国的贸易就越密切,因此人均收入水平通过需求偏好的相似性来影响产业内贸易。两国收入水平差距越小,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水平越高;相反,两国收入水平差距越大,两国的需求结构差距则越大,两国进行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则越小。

..........................

5.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本文的研究焦点在中美服务贸易以及两者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在比较两国服务贸易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中美产业内服务贸易指数的衡量,实证分析影响因素。全文运用比较分析、指数分析、实证分析,综合全面的衡量了中美产业内服务服务贸易的水平。通过本文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中美产业内服务贸易水平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差异、货物密集度、汇率四个变量与产业内贸易水平显著相关。

文章在分析中,利用静态的G-L指数、动态MIIT指数及水平型HIIT指数和垂直型VIIT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美产业内服务贸易水平进行测算时,发现整体上,中美服务业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但各行业、各部门产业内贸易水平差别较大。静态的G-L指数表明,2001-2012年间中国与美国服务业整体表现为产业内贸易。从各部门来看,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如旅游、客运,一直处于高水平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作为技术密集型服务行业,中美电信部门也处于很高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但是其贸易规模小,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相比有很大差距。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知识密集型的商业服务、技术服务及保险服务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而知识、资本密集型的教育服务、金融及专利权和特许费则主要在两国之间表现为产业间贸易。动态的MIIT指数测算结果表明,中美服务贸易增加的贸易量主要来源于产业间贸易,其中技术密集型的电信、商业服务、技术服务的边际贸易量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而传统的旅游、客运劳动密集型部门贸易增量中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所占比重较为均衡,而知识、资金密集型的教育、金融服务、保险及专利权和特许费,其边际贸易量基本全部来源于产业间贸易。这表明,虽然中国服务贸易主要是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服务部门,在新兴服务部门、技术密集型部门与美国存在很大差距,但是近几年,中国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与美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呈上升趋势,其中较为明显的是电信、保险行业。水平型的HIITT指数和垂直型的VIIT指数计算结果表明,中国与美国的双边产业内服务贸易,主要以传统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说明中国服务业的质量及完备程度上,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二:中国与欧盟贸易成本的变动及其启示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贸易成本长期被传统贸易理论排除在外,视为外生变量,从没有被纳入贸易理论模型的研究框架之内。贸易成本虽然对传统贸易的决定性因素——比较优势未有本质上的改变,但其对商品和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实现产生限制,对贸易流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Deardoff(1984)所述:“贸易成本就如普遍存在的摩擦力最初被物理学所忽视一样,其在国际贸易模型中也被忽略。因为传统的贸易理论模型认为,即便是把贸易成本放在研究框架内考察,也不会对结果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国际贸易理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而持续地完善与创新,愈发多的学者意识到贸易成本的关键作用,因此与贸易成本相关的研究越来越重要,并使其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概念。Hummels(2001)认为与国际专业化以及贸易模型相关的任何经验评估最后都一定要经过贸易成本的检验。因而可知,贸易成本可以反映不同国家和企业之间进行贸易往来的难易程度,是理解和评价一国对外开放程度、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分工专业化的重要因素。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进入电子化信息时代,国际分工持续深化,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贸易依存度逐渐加深。中国的国外贸易发展尤其迅猛,从 1978 年中国当时的对外进出口总额仅有 206 亿美元,在世界货物贸易中排名第 32 名,所占据的比重不足 1%发展到 2013 年中国的货物进出口总额约为 4.16 万亿美元,首次赶超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其中,中国与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韩国等经济体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贸易合作阶段,其贸易合作带来了超过 1000 亿美元的贸易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 70%,尤其是中国与欧盟地区。自2004 年欧盟进行东扩,中国对欧盟的进出口总额达到 2173亿美元,其跃居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若可以对中国与欧盟贸易的经济成本进行测度,不但可以理解中国的国际分工和专业化模式,还可以为中国的日益开放提供直接证据。

........................

1.2 贸易成本的内涵

贸易成本几乎被传统贸易理论排除在研究框架之外,而国际贸易新的探讨方向之一是将贸易成本作为研究视角。是因为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和贸易理论的不断创新,贸易成本已发展为“新贸易理论”(Krugman,1980)、“新经济地理理论”(Krugman,1991)、“新新贸易理论”(Melitz,2003)的重要概念。Hummels,Ishii 和 Yi(1999)尤其突出了贸易成本在垂直专业分工中的角色。Obstfeld,Rogoff(2000)曾评价说:“贸易成本是打开所有其他开放宏观经济学之谜的钥匙。”但是,如何准确定义贸易成本是研究的前提和关键,以及理清贸易成本的构成对于研究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对贸易成本的概念界定之前首先要对生产成本与贸易成本进行区分。贸易成本和生产成本在本质上是两个彼此独立的概念。生产成本与生产活动有关,反映的是人和物之间的关系。贸易成本与贸易活动有关,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杨青龙,2010)。而传统贸易理论对比较优势成本的研究,主要指的是生产成本。可是,在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中,贸易成本对一国比较优势的塑造同样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概念与性质也一直难以有统一定义。

随着贸易成本相关研究的深入,Anderson & van Wincoop( 2004) 对贸易成本的概念进行了系统总结和阐述,他们将贸易成本定义为:除生产商品的边际成本之外,任何将产品送达到最终用户所产生的成本, 包括运费、时间成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政策障碍、信息成本、合同实施成本、货币转换成本、法律法规成本、分销成本等。他们对国际贸易成本定义的重要作用是区分了贸易成本和生产成本。

在现有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交替使用交易成本和贸易成本,将两者视为同一概念,目前没有发现对“贸易成本”和“交易成本”进行严格划分的文献。DenButter& Mosch(2003)指出,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不但包含距离、关税等传统成本,还包括搜集产品质量信息以及贸易伙伴可信度的成本、诉讼成本、控制成本与国际支付有关的成本等,交易成本可以被理解为追求贸易利益时所引致的摩擦成本。这与贸易成本的定义也基本重合,因此本文对贸易成本和交易成本也不做区分。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2.1 贸易成本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研究综述

2.1.1 贸易成本对双边贸易影响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贸易成本的焦点一般放在其对双边或多边贸易流量的影响。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贸易成本下降,促进双边或多边的贸易增长。David(2008)证实了一战前 55%的贸易扩张和二战前 33%的贸易衰退是受到贸易成本的影响。Dennis Novy (2010)利用面板数据分析了美国与重要国家贸易成本的变化,结果表明 1970-2000 年,美国和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成本降低幅度达到 40%,其中与墨西哥、加拿大的贸易成本下降最多。许统生、涂远芬(2010)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研究,发现中国和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成本在 1980 年至 2007 年间降低幅度近 50%,并且贸易成本对中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占到 60%。

第二类:发展程度不同的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成本存在差异。RichardPomfret & Patricia Sourdin(2010)采用一个双边贸易的全球模型,发现贫穷国家比富国面临更高的贸易成本,消除贸易成本的不对称性,跨国间的收入差异可以下降到 34%。方虹等(2010)研究发现,中国的双边贸易成本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双边贸易成本高于发达国家。许统生,陈瑾,薛智韵(2011)选用改进的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制造业各产业的贸易成本估计,结果显示中国与欧美国家的双边贸易成本高于中国与日本、韩国。

第三类:贸 易成本与其他因素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比较。Baier 和Bergstrand(2001)探讨了 1958 到 1988 年 16 个 OECD 国家贸易增长的原因,结果发现 67%的贸易增长来自收入的增长,25%来自关税下降,8%来自运输成本下降。刘洪泽(2011)综合考察了中国和亚洲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成本,研究结果为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和亚洲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成本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对贸易成本降低和双边贸易增长效应的联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对双边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要低于贸易成本的下降贡献率。王晨钟,施炳展(2012)研究表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贸易成本的下降是影响外贸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入 WTO 后贸易成本的贡献度提升了 17%,但经济增长提升了 51%,对外贸发展仍起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在金融危机爆发期间,我国外贸总额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贸易成本的上升,经济增长的正向贡献不能弥补贸易成本的负面影响。龚向明(2012)研究结果表明出口边际显著受经济规模、经济发展程度以及贸易成本影响,但影响程度不一,贸易成本的效应低于经济规模。

.......................

2.2 关于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和测算方法的文献综述

2.2.1 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研究初期,一般的做法是将关税壁垒、距离作为贸易成本的替代变量,数据搜集简便可行,利于实证分析。可是仅仅将单一变量替代贸易成本是不全面的,这样的研究结果有失偏颇。因此,影响贸易成本的因素也成为了很多学者研究的重点。

Richard & Patricia(2010)认为港口设施,腐败的海关等影响着贸易成本,并决定货物运输方式。因此,相对价值高的物品以及中间产品更倾向于空运。Spiros等(1998)证明基础设施对运输成本有负面的作用,并影响贸易流量。施炳展(2008)采用多边贸易成本的改进引力模型,对我国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双边贸易进行测度和考察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地理距离、历史联系和收入水平是影响双边贸易成本的重要因素。方虹,彭博,冯哲,吴俊洁(2010)研究,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成本高于发达国家的;汇率的变动促使贸易成本上升,地理距离受贸易成本影响的弹性呈现慢慢减弱的趋势,历史联系越紧密,贸易双方信息成本越低。许德友,梁琦,张文武(2010)研究表明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双边贸易成本受两国人均收入之差、贸易国开放程度、两国是否有共同的海陆边界和历史贸易联系等因素的影响,而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没有明确影响。蒋含明(2012)研究表明两岸贸易成本显著受各行业平均关税水平、贸易开放程度、收入水平差异和经贸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2.2.2 贸易成本的测算方法的文献综述

1.直接测算

直接测算是相对简单直观的测度,一般是事前的。直接测算法主要对两种类型的贸易经济成本进行测度。一种是由政策的实施所引致的贸易经济成本,即通常所说的政策壁垒,如关税、配额等。另一种是由自然因素所引致的贸易经济成本,通常指运输成本。

测算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运输成本比较简单,研究人员能够从航运公司、船公司等运输业获取有关费率与报价,如 Limao 和 Venables(2001)得到了来自航运公司从巴尔的摩港出货的集装箱报价。Hummels(1999)通过一些贸易统计类杂志获得了一些国家海、空的平均费率,其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国家、产品的不同运输费率会存在差异,而且由于技术的进步,运输成本对运输距离的影响程度出现下降趋势。此外,因为诸多国家的海关统计数据库提供了双边贸易的 FOB 和 CIF价格,IMF 也提供了各国双边总体贸易的 CIF/FOB 价格比率,因此,可以通过这两种价格的比较来计算运输成本(Richard & Patricia (2010)),由此获得一个相对准确的运输成本的估测值。与运输成本的估算比较,和贸易成本有关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测度要复杂很多。

.....................

第 3 章 中国与欧盟的贸易情况.......................10

3.1 中国与欧盟的贸易规模与现状.................10

3.1.1 中国与欧盟的合作与争端..............11

3.1.2 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依赖程度.........13

第 4 章 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成本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30

4.1.影响因素理论分析............................30

4.1.1 基于国家开放程度的视角.........................30

4.1.2 基于信息壁垒的视角....................30

第 5 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38

5.1 结论...................38

5.2 政策建议.........................38

第 4 章 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成本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本文的第三部分采用两种测算方法测算了中国与欧盟的双边总贸易成本以及中国与欧盟的行业贸易成本,计算的结果并不一致。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贸易成本是影响贸易总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第四部分对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作实证分析,可以为我国将来出台降低贸易成本政策提供一个方向。由于本文对于贸易成本有两个不同的测算结果,因此将不同方法测算的贸易成本均设为被解释变量,作对比实证分析。

4.1.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由于前人对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多集中在关税与距离。而且研究结果相对一致,皆为关税与距离会对贸易成本产生正相关作用,即关税越高,贸易成本越高;距离越远,货物运输费用越高,贸易成本也越高。因此,本文对这两个影响因素不作考虑,而主要考虑国家开放程度、两国发展水平、信息壁垒、基础设施建设、是否统一组织这几个影响因素。

4.1.1 基于国家开放程度的视角

国家开放程度即对外开放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具体表现为市场的开放程度。它反映在对外交易的各个方面,通常对外开放首先是从商品市场开始,即相对稳定的外贸进出口。因此,国际上一般选择外贸依存度作为开放度的评估和衡量指标。在国际贸易方面,衡量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指标是进出口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若仅用出口总额,不能准确地反映存在高额贸易顺差或贸易逆差的国家双向贸易活动的情况。与此同时,如果一国开放程度越高,即市场的开放度高,贸易之间的摩擦就会减少,将会提高贸易的效率,降低贸易成本。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中国和欧盟 27 国。而欧盟由最初的 10 国,东扩直至 2007 年为 27 国家(2013 年 7 月 1 日,克罗地亚正式加入欧盟,成为欧盟第 28 个成员国)。由于欧盟的各个成员国的人口,体积,发展程度本身存在差异,因此国家开放的程度也不相同。

........................

第 5 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本文继承和发展了以往学者关于贸易成本问题的研究经验和研究方法,首先利用相关数据对中国与欧盟的贸易现状和贸易关系进行统计分析;随后借鉴了基于 Novy 改进的引力模型以及基于 Anderson 多边一般均衡重构的新模型这两种方法测度了 1994-2013 年中国与欧盟的双边贸易成本,并做了对比分析。在实证部分,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对中国与欧盟的双边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Novy 改进的引力模型的测算结果是中国与欧盟的贸易成本持续保持着下降趋势,这与大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而新模型的测算结果是中国与欧盟成员国的贸易成本有波动趋势,甚至一些国家的双边贸易成本是上升的。

(2)新模型的测算结果反映的是两国贸易总额大不一定贸易成本低,贸易成本只是影响两国贸易总额的其中一个因素。1997 年中国与欧盟 27 国贸易成本最低的前 6 国分别是荷兰、芬兰、德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瑞典。而 2013年爱沙尼亚晋升首位,其次是丹麦、匈牙利、荷兰、德国、比利时,与各国的贸易总量水平不一致,。

(3)采用新模型测度了中国与欧盟其中 8 国的单边贸易成本,发现中国对欧盟的单边成本与欧盟对中国的单边成本是不对称的,即目前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测算方法假设双方的市场份额对称与现实不符。

(4)利用新模型测度了行业的贸易成本,测算结果是纺织类贸易成本从0.98 锐减到 0.31,下降幅度达 69%,同时反映了纺织类是我国的出口优势产业,而矿物、木材类产业;化工、塑胶类产业;机械电子类、杂项制品类产业的贸易成本呈现平缓的上升趋势,说明了资源类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阻力较大。动物、食品类产业;鞋帽类产业,交通工具产业的贸易成本呈现波动的趋势。

(5)实证分析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发现国家开放程度、人均收入差异、信息壁垒、基础设施和是否为统一贸易组织均与贸易成本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三:服务业FDI对中国服务业竞争力的影响——基于入世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目前学术界认为影响服务业竞争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以外商直接投资(FDI)为主要形式的服务业对外开放是重点关注对象。Knut 和 Andre(2004) 采用概率预测模型分析德国 2019 家服务业企业研发,其结果表明外资 FDI 的进入显著促进加快本土服务业企业的产业和程序创新步伐。Mirodout(2006)和 Cowan 等(2001)认为服务市场的开放有利于促进国内外企业间知识交流,降低技术转让成本,并与技术溢出呈正向促进关系。Arnold, Javoricik 和 Matoo(2006,2008)对捷克和印度企业层面数据研究表明:外资的自由进入是提升下游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最主要渠道。Chitrakalpa SEN(2011) 对印度的实证研究表明:服务业 FDI 对印度服务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特别是贸易服务、酒店餐饮、运输仓储、信息以及金融等服务业贡献巨大。Cohen 和 Levinthal(1989) , Wang 和 Blomstrom(1992),以及 Perez(1998) 都认为只有高吸收能力的企业才可得益于 FDI 溢出效应,而吸收能力的缺乏会阻断企业重要学习过程,并错过国外兴起的技术创新机遇。

2001 年加入 WTO 之后,我国服务业逐步走向全面开放,服务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实际投资金额从 2004 年的 140 亿美元增长到 2012 年的 582 亿美元,年均增长19.5%,不断增强服务业投资地位。提高服务业竞争力水平本是我国加入 WTO 的一个战略初衷,那么加入 WTO 十多年以来,服务业 FDI 对中国服务业竞争力产生的影响如何?或者说加入 WTO 对我国服务业影响的实际效果如何?弄清这一问题对于进一步扩大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发挥服务业 FDI 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乃至全面提高我国服务业竞争力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以 2002-2011 年期间全国 30 个省(自治区)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服务业 FDI 对中国服务业竞争力的影响,既为入世对中国服务业竞争力的影响做一个评价,同时为我国制定外资政策和产业升级战略提供一定参考和建议。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服务及其特点

至今学术界对服务未有精确定义。美国市场营销学会 AMA(1960)定义服务是单独出售或是与产品绑定出售的活动、利益或满足感”。詹姆斯.菲茨西蒙斯(2003)著作《服务管理:运作、战略与信息技术》将服务定义为:服务不是可触摸的、看得到和感觉得到的有形物品,而是无形的行动、流程和绩效。菲利普.科特斯(2006)认为服务是一方能够向他方提供并不带来任何所有权的某种活动或利益,其本质是无形的,而其生产可受到物质产品的约束,或不受约束。Fitzsimmons(2001)认为服务是时间上易逝、在顾客作为“合作生产者”中所体现出的无形经验。黄少军(2000)在《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一书中明确指出服务是运动形态的使用价值,且可以交换。综上所述,服务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无形抽象性

服务是活动而非捉摸的无形抽象物,不同于一般商品:服务可游离于有形产品之外独立生存,也可形成“物化服务”(寄托于有形产品一期出售),如唱片、录像带和软盘等都是其有效载体;肉眼和听觉不易分辨出服务实用价值或利益,只有使用或享受过服务的活动过程才可得到。

(2)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

服务生产者提供服务的同时,消费者正在消费服务,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与空间上同时进行,消费者将介入生产流程,与服务生产者有“人性化”色彩的互动关系。但服务的使用价值是动态的,无法储存以备未来使用,或将其任何生产所有权转移到。当服务生产一结束,服务的使用价值就无法再单独存在,即不及时消费的服务损失其使用价值,如电影院、车船等空位现象。

(3)异质性

同一种服务,受到提供服务的时间、地点及其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其服务的品牌差异性都比较大。服务的产生更多是直接依赖与人与人之间的传递,人的主观因素以及周围环境严重影响服务质量的好坏,使得服务产品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难以进行标准化生产和保证产品质量的前后一致性及稳定可靠性。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2.1 FDI 溢出效应的研究

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学术界开始提出针对发展中国家如何有效利用 FDI 的相关理论。MacDougall(1960)在研究 FDI 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时首次提出 FDI 技术溢出效应。Caves(1974)对加拿大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FDI 主要通过竞争、示范效应改善东道国垄断行业的资源配置,提高该国企业经营效率。这方法成为日后大部分学者研究 FDI 技术溢出效应的主要方法。20 世纪 70 年代高速网络技术打破地域隔膜,全线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FDI 技术外溢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议题。以罗默(Paul.M.Romer)为代表的内生增长理论弥补新古典增长理论中技术外生性缺陷,强调技术性知识的创造和传播,提出 FDI 可通过知识外溢渠道无意识间接影响东道国企业的生产率。Kokko(1994)认为 FDI 技术外溢效应主要表现为 4类:

(1)竞争效应:跨国公司在技术和经营上所具有适当竞争优势,将迫使东道国企业加大 R&D 投入以及改善腐败、旧的经营模式;但若该竞争优势将过于明显,跨国公司将占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产生负向溢出效应,即“挤出效应(Crowding-out Effect)”。

(2)人员培训和流动效应:外资企业将会组织先进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相关培训,提升海外子公司员工的工作效率。这些无形技术及管理经验伴随着外资企业内部员工的跳槽而扩散。

(3)示范-模范效应:跨国企业与东道国本地企业间存在技术鸿沟,迫使本地企业需不断学习、模仿、改造和创新,提高自身生产效率,以保护其市场份额。

(4)产业关联效应:包括外资企业与本地销售商等下游企业之间的前向关联效应以及其与本地供应商等上游企业之间的后向关联效应。

按照技术溢出效应是否发生在同一行业内,将前三种效应统称为行业内溢出效应,而最后一种称为行业间溢出效应

.......................

2.2 服务业 FDI 对服务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目前世界正迈向服务型经济时代,服务业地位稳步提升,服务业也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与制造业 FDI 一样,服务业 FDI 技术溢出问题也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此部分基于现有文献和相关理论构建服务业 FDI 影响服务业竞争力的渠道和因素的理论框架。

2.2.1 服务业 FDI 影响服务业竞争力的渠道研究

竞争效应、示范-模范效应、人员培训和流动效应是 FDI 促进地方服务业竞争力的主要渠道。具体而言:服务业 FDI 可通过这主要渠道,降低本地市场服务价格,提高本地服务质量和服务企业经营效率,增加服务提供的种类,优化服务行业市场结构,促进本地整体服务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技术效率的改进。

1、竞争效应

(1)服务产品价格下降

大量外资服务产品冲击本地市场,提升本地服务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打破行业垄断格局,迫使本地服务企业降低其服务价格。Markusen(1989)认为由于服务产品的地域差异性,跨国企业产品的海外市场扩展有利于容易获得规模效应,降低其服务生产成本。Stehmann(1995)认为外资 FDI 的进入加大智利电信行业内激烈竞争,其价格迅速下降,尤其是外资企业进入市场的早期。Pollitt(2004)对智利电力行业的研究也表明外资进入打破原有计划经济国有企业的巨头垄断,1990 年电力价格下降幅度明显巨大。

(2)本地服务产品“质”的飞跃

Dunning(1989)认为服务业跨国企业相对于本土企业的优势在于先进技术、管理或营销技巧等方面。占优势的外资产品逐渐蚕食本地企业的市场份额,迫使本地服务企业为稳固国内市场地位而改变原来的经营方式和提高服务质量。J.Barro 产品质量升级模型表明外资先进技术及新的服务中间产品将会提升服务产品质量。Claessens 等(2001) 基于 1988-1995 年 80 个国家数据的研究表明外资进入促使各国银行业竞争加剧,但服务质量得到改善并提高。世界银行(2004)研究也表明拉美国家电力行业得益于服务私有化和松绑服务业对外开放规制的国家政策,其服务质量获得明显改善。

.........................

第三章 研究假说 .................. 17

3.1 中国利用服务业 FDI 的概况................... 20

3.2 中国服务业竞争力的概况 ................. 20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24

4.1 计量模型与变量、数据说明 .............. 24

4.1.1 模型建立 ............. 24

第五章 政策建议 ..................... 31

5.1 研究结论 .......................... 31

5.2 政策建议 ................... 31

第四章 实证分析

4.1 计量模型与变量、数据说明

4.1.1 变量解释及定义

1.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 FDI:本文着重探讨在开放条件下,中国引进外资能否改善现在服务业发展的困难。根据 FDI 理论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选用各地区服务业FDI 实际投资额的对数作为外商投资的替代变量。

3.控制变量指标:

(1)制度环境:考虑到本文研究目的,笔者选用非国有经济发展程度和市场开放程度两个指标来描述制度环境。非国有经济发展程度 NS 用于衡量服务业市场化程度,即服务业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占总固定资产的比重和非国有经济就业人员占就业总人数份额的比重这两个指标的算术平均数( 樊纲和王小鲁,2011)。一方面从资本投入层面反映包括非工业部门在内的各部门进展情况,另一方面从劳动力投入层面衡量包括服务业各部门非国有经济发展情况。市场经济开放程度一般采用经济外向度量化,即用各省服务业进口 IM 和出口 EX 贸易占总产值的比重表示。

(2)服务业基础设施 SER:本文用各地区服务业内资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额与服务业劳动力的比重表示,即资本密集度。一般资本密集度越大反映了行业产业基础越好,企业生产规模越大,服务经济越活跃,技术水平越高。其次也考虑资本深化带来的生产率缓慢增长的负面影响(张军,2002)。

基于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及数据可获得性,本文采用 2002-2011 年期间全国 30 个省(市,区)服务业 FDI 实际投资额,其中西藏自治区未列入样本。本文数据选自历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以及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历年统计年鉴。本文将外商直接投资(FDI)乘以当年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消除汇率因素的影响;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002 年的指数为 1)对全部数据进行平减,消除价格因素影响。

............................

第五章 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文梳理国内外对 FDI 行业内及行业间技术溢出的研究结果,总结分析服务业FDI 影响服务业竞争力的主要渠道和其影响因素,即人力资本、制度环境和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并基于中国现实经济情况提出服务业 FDI 对服务业竞争力影响的三个假说。 围绕三个假说,本文采用 30 个省(市、自治区)数据 2002-2011 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System GMM)估计法进行实证检验,并得出以下结论:

(1)服务业 FDI 对中国服务业竞争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这与理论预期相符。进口贸易 IM 与服务业竞争力之间呈现正向变动关系,而出口贸易对服务业竞争力提升并没有确定的正面影响。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贸易将会带动国内技术进步以及技术升级,随而提升服务业竞争力,但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出口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2)区域差异性:东部沿海地区的服务业 FDI 对服务业竞争力提升程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中西部地区。该结果是基于东部地区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储备及较为完善的市场制度,提升本地服务业消化吸收外资及其新进技术的效率,即假说 2 也得以证实。但中西部地区受限于人力资本和市场制度的“发展门槛”,该地区 FDI 技术溢出效应不太明显。

(3)占半壁江山的房地产业 FDI 对服务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不显著,而其他服务业 FDI 对服务业竞争力的提升程度高于服务业总体 FDI 的,其 FDI 溢出效果更好。这表明房地产业 FDI 无法拉动其他服务业的需求,推高房价且加大经济泡沫,加重其他服务业运营成本,阻碍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四:对外开放对非正式制度演化的影响——以伦理演化为例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非正式制度是怎么演化的?一般来说,正式制度是指一些成文的规定,包括国家中央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合同等,相对非正式制度来说需要经过比较严格的立法过程,而非正式制度,更多的是一些常年生活累积下的风俗习惯、道德准则。在正式制度范围之外,非正式制度对社会秩序的维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对外开放以来我国非正式制度的演化理应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以伦理为例,利他行为是怎么产生的?又如何能存活进而扩散?这是有关于伦理道德起源与发展的命题。但已有的研究,或通过先验论回避了这一问题;或囿于分析工具与手段――思辨色彩重而量化分析弱――的限制,结论难以让人信服。有鉴于此,本文以进化博弈论和计算机 C 语言为分析工具,仿真不同背景下利他行为(道德)的存活、稳定以及扩散问题,既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1.为伦理研究的一些终极命题如:“善何以可能”(善的起源、存活、扩散)提供了一种定量的、仿真的、进化视角的解释。

2.为道德水平低下现象提供解释,并量化地模拟、探索道德演化提升的途径。

现今我国社会出现了一些道德水平低下的案例,比如在古建筑上刻字、在人行道上闯红绿灯、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大喊大叫,近日泰国白庙主人也提到中国游客如厕时的不文明现象。

在国外很多地方,乘坐扶手电梯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一律站在右边,这是因为左边的通道是留给那些有紧急事务需要赶时间的人,乘坐地铁也是先上后下,很少出现插队拥挤的现象,在日本核电站事故期间,去便利店买日用品的民众也是尽然有序的排队购买,很少出现插队抢购的情况。

2013 年九月中旬美国《纽约时报》将我国游客列为“最不讨喜的游客”,欧洲酒店业人士将日本游客评为最整洁、礼貌,获选全球最佳游客,而将我国游客的表现在全球排名倒数第三。

........................

1.2研究内容

首先在封闭状态下讨论利他行为的演化,并改变一些控制变量,如

1. 改变赋值,即加大惩罚或奖励:加大 P 或 T 的值,减少 R 或 S 的值。

2. 改变人口:将 10000*10000 矩阵减少到 5000*5000 或 1000*1000。

3. 改变环境:将原来的矩阵结构改变成圆形。运用计算机仿真出演化的代数,据此做比较分析,得出一些基本结论。在此基础上,引入对外开放,增加讨论1. 移民:在矩阵的周边加入一些道德的入侵者。2. 特区的设立:将矩阵内的某一区域围起来,该区域内都是道德的人。3. 国际交流:增加或减少每个博弈方受的收益。

4. 区域一体化:将两个矩阵合并为一个整体矩阵。

5. 国际贸易:增加合作者收益,减少背叛者受益,与封闭社会改变赋值的情况类似。

6. 技术:增加合作者受益且增加道德的人的数量。

等对结论的影响,进而得出在开放的条件下利他行为演化的方向和方式,为对外开放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提出了一种理论支撑,在对外开放的方式、对象等方面也做出了一些建议。

文章结构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以及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关理论基础。

第二章,封闭状态下的分析框架。本章从最简单的 2*2 矩阵开始初步分析最优反应动态机制的运行规则,阐明仿真的思路,探讨封闭状态下的演化情况,为之后扩展到开放社会奠定基础。

第三章,开放社会情形。本章将模型扩展到开放社会,着重探讨移民、特区的建立、国际交流、区域一体化以及国际贸易的情况,为对外开放的合理性提供支撑。

第四章,中国的非正式制度的演化。探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非正式制度演化的成果。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总结之前的讨论结果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整个框架如图所示:

.............................

第二章 非正式制度演化分析的简化模型和仿真思路

2.1 封闭社会非正式制度演化分析的仿真思路

我们通过一个极简化的 2*2 模型,来理解仿真思路。在 2*2 模型中,共 4 个博弈方,假设 4 个博弈方分别处于下图中的 4 个位置,可理解为 4 户居民在一块土地上聚居,这时,每个博弈者均有 3 个邻居,博弈者的策略选择需要考虑 3 个博弈者。相邻博弈方相互博弈,通过学习来动态调整自己的策略。博弈方选择规则是:当周围的 3 个邻居都选择 A 策略时,该博弈方选择 A 策略,否则,在其他任何情况下,博弈方都选择 B 策略。由于每个博弈方的收益矩阵是用来推导其演化规则的,既然此处已给出具体的演化规则,每个博弈方的收益矩阵就不那么重要。

经过分析可知,除了初次博弈时所有博弈方都采用 A 的一种情况以外,从其余所有的情况出发,经过有限次的最优反应动态的调整,最终都会收敛到所有博弈方都采用 B 的稳定状态。

如果在达到所有博弈方都采用 B 的稳定状态后,又出现了少数偏离 B 的情况,最优反应动态会使博弈方的策略很快回到都采用 B 状态。从而,所有博弈方都采用 B 策略的稳定状态是具有稳健性的。相反,所有博弈方都采用 A 的均衡状态却不是稳健的,因为一旦某个博弈方偏离 A,那么最优反应动态会使博弈方的策略离该均衡状态越来越远。

....................

2.2 封闭社会非正式制度演化分析的仿真模型

假设存在如下收益矩阵:

在该博弈中,博弈方可以是一个合作者(道德高尚的善人),也可以是一个背叛者(道德匮乏的恶人)。(A,A)为双方均为背叛者时双方的收益,由于背叛的损失较大,可以认为该得益低于(B,B)双方均为合作者时的收益。在合作者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相互认同,互相配合,得益较高。(B,A) 或(A,B) 为合作者与背叛者相遇时的得益。合作者受到背叛者的恶意伤害,收益最低,背叛者与合作者相遇时由于背叛行为带来的外部性需要付出成本(声誉受损等),所以收益较背叛者内部收益也要低些。综上可表示为:P>R>S>T。

通过纳什均衡分析不难发现,该博弈有两个纯策略纳什均衡(A,A)和(B,B),还有一个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在一次性博弈中,具体出现哪个均衡是不确定的。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道德演化模型来描述合作行为(善)的存活、稳定和扩散的过程。在这一博弈中,假设博弈方具有学习能力,能对不同策略的结果作出比较正确的事后评估,并相应调整策略。因此,给定前期的经验(博弈结果),各个博弈方本期都能找到和采用针对其他博弈方策略的最佳反应策略。

我们的仿真思路是:用 M*N 矩阵表示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围绕在每个居民周围的是他的邻居,每个居民的行为都与其邻居的行为有关,运用最优反应动态机制,可以模拟出每个个体的选择变化,进而推演出整个群体的行为演化状况。

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将每个博弈方的邻居定义为与其纵横相邻的博弈方,不包括与其对角相邻的博弈方。

........................

第三章 封闭社会的非正式制度演化分析........................21

3.1 封闭社会非正式制度演化分析的计算机仿真算法..............21

3.2 运算结果与基本结论...................22

第四章 开放背景下的非正式制度演化分析.......................34

4.1 国际移民.............34

4.2 特区的设立.......................36

第五章 对外开放与中国的非正式制度演化.......................51

5.1 开放背景下中国婚姻观念的演化..................51

5.2 开放背景下国人契约意识的演化............53

第五章 对外开放与中国的非正式制度演化

非正式制度包括的方面众多,不能一一阐述,一下就几个方面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非正式制度的演化。

5.1 开放背景下中国婚姻观念的演化

中国在封建社会下的婚姻观念主张“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好女不嫁二男”等等,特别注重婚姻的稳定,离婚被认为是十分不光彩的事,受到社会普遍的道德谴责,甚至认为离婚的女人等于“坏女人”。建国后,虽然我国确立了一夫一妻、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的全新社会主义婚姻制度,但封建思想依旧盘旋在人们心中,大多数人因为在意他人眼光亦或是为了子女的抚养,即使夫妻双方已经没有感情,依旧选择维持婚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与西方发达国家有了更加广泛和全面的接触,西方社会的婚姻观念也逐渐涌入中国。

在观念上,人们开始意识到,婚姻不是单纯为了传宗接代,一段婚姻好的关系,应该是双方相互愉悦的爱情、性关系与物质生活三者的高度统一,夫妻双方具有同等的选择幸福的权力,一旦感情破裂,双方都有权选择离婚,去寻找下一段幸福。社会舆论也更加宽容,正视离婚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同时由于社会开始注重隐私权,对他人感情的干涉也被认为是不恰当的。

在经济上,由于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女性地位也得到提升,在经济上不再需要完全依赖男人,这就使得很多独立的女性有了离婚的物质基础,当夫妻双方感情破裂时,不再因为经济上的窘迫而忍辱负重,禁锢于一段失败的婚姻中。

总的来说,中国婚姻观念的演化经历了如下的过程:首先是封建思想受到西方婚姻价值观的冲击,看到了多元化的婚姻观念,当事人开始思考婚姻的另一种出路,社会舆论接受度增强,当经济能力和女性社会地位逐步提升之后,人们开始具备实践这种出路的物质基础,立法上的程序简化也进一步为此提供了便利,最后造成中国离婚率的逐年攀升。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得出的简要结论如下:

对于封闭社会来说:

1.很小比例的利他行为个体能生存下来,并不断扩散影响其他个体,最终使社会收敛到道德的均衡态。一旦收敛到道德的均衡态,非道德个体较难以入侵。

2.但利他行为的演化是不平顺的,可能出现反复波动。恶不是道德进化的方向,非道德在一定时期确实可以存在,但道德是没有终点的。

3.加大对背叛者的惩罚力度,并鼓励合作者可以加速促进利他行为的进化。

4.减少人口数可以显著缩短进化到善人社会的进程。

5.改变环境对利他行为演化代数有显著影响。

对于开放社会来说:

1.全为善人的移民能有效遏制恶人的扩散,加快善人进化,增加移民者数量能进一步抑制恶人进化,加快善人进化。

2.特区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与其大小有关,特区越大,越能遏制恶人的进化、促进善人的进化,但对善人社会的影响力要比对恶人社会的影响力低得多。同时,当特区在社会的中部时,这种影响比在特区在社会边界时更加明显。

3.对两个区域大小一样,初始结构和社会制度完全相同的区域,一体化并不能对整个社会带来什么影响;当两个区域大小不一时,即使两个区域拥有同样的初始结构及社会制度,较小区域仍会在一体化中受到较大区域的影响,拖累自身的演化进程,而其对较大区域的影响则是很微弱的。

4.对两个区域大小一样,初始结构相同、社会制度不同的区域,社会制度较好的区域可以在一体化进程中促进社会制度较差的区域的演化,而不损害自身利益;对两个区域大小不一样,初始结构相同、社会制度不同的社会,如果较小区域的社会制度比较大区域的好,较小区域也可以在一体化进程中促进较大区域的演化,但同时自身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大国的冲击,拖累自身演化进程;如果较小区域的社会制度比较大区域的差,那么,较小区域对较大区域的几乎是没有影响的,反而其自身会受到社会总人数增加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五:中国离岸外包对异质性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离岸外包的兴起,使得全球生产方式有了崭新的变化。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一方面承接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高技术生产工序环节;另一方面将相对低效率或国内无法完成的生产工序转移出去,然后在具有比较优势的环节进行专业化扩大生产,利用对外外包参与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生产过程来看,无论何种形式的离岸外包活动都会对一国的产业升级和劳动力市场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2013年欧洲重组监管机构(ERM)的报告显示,2008-2013年由于离岸外包的原因,使得欧洲就业减少大约3.4%,在2013年向中国发包所导致岗位"迁移"占总体失业率份额的10.2%。

通过30多年的对外开放,中国以"来料加工"为特色的加工贸易方式迅速成为了"世界工厂"。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26.43万亿元,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8.65万亿元,占贸易总额的料.7%,同比增长2.8%,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同时,因管理经验和技术能力的不足,我国部分产品的核也环节不得不依赖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跨国企业来满足生产需要,形成我国为本位的"对外外包",深入到国际生产价值链么中。2013年11月,美国《商业周刊》"中国发包制造飞机"为题,形象的描述了当前我国制造企业的对外外包现状。

从生产方式的角度来看,离岸外包的主要成因是国际劳动分工。那么,中国通过离岸外包这种新兴的国际生产分工方式,对本国异质性劳动力(本文以受教育程度划分)就业结构会产生何种影响?向发达经济体进行外包活动会对何种类型的劳动力相对就业产生影响行业技术类型的差异是否会存在显著地不同至此,本文将以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离岸外包对异质性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

.....................

1.2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形成了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但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国际生产体系主要受发达国家的控制,价值链中收益分配极不平衡。而我国因长期依赖低级生产要素和廉价劳动力,仍然处于价值链下游的制造环节。随着中国的劳工环境的日益改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逐步消失,"技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离岸外包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分工和产业组织形式,深入分析和认识其资源配置效应,特别是对异质性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1)通过离岸外包水平的测算揭示外包的相互过程

本文测算中国离岸外包的指标是出口中进口别国中间品的比重,通过国际间投入产出模型的测算可以凸显中国出口贸易在世界分工产业链所处的相对地位,揭示外包的相互过程。绝大部分文献仅就我国整体外包水平进行测度研究,鲜有文献细化离岸外包的具体区域方位,研究较为宽泛。基于此,本文将对中国离岸外包的区域方位进行划分,测算向世界及三个主要发达经济区域的发包指数,为国际外包理论的发展提供相关的经验依据。

(2)客观评价离岸外包对异质性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

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国突出的非熟练劳动禀赋优势在稳定的出口导向政策支持下,与发达国家相对丰富的熟练劳动力禀赋互补,迅速承接了世界大量产品内分工的劳动密集型环节,成为"世界工厂"。本文通过构建中国离岸外包对异质性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计量模型,客观评价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所产生的利与弊,对优化我国劳动力结构、正确引导就业流向、实施产业升级提供相应的政策依据。

...................

第2章离岸外包的指数测算

2.1离岸外包指数测算方法

2.1.1离岸外包的测算方法

目前,对于离岸外包的测度学术界尚未有统一的标准,但主要都以衡量中间品贸易来反映。目前,国际上测算外包的指标主要有四种,如表2.1所示。DanielHorgos得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将四种测量指标进行分析,认为垂直专业化指数可很好地反应一国的离岸外包水平。

........................

2.2国际间投入产出模型

为了更加清晰地刻画Koopman(2012)提及国际间增加值在出曰中的流动情况,本文将分别数理推导和框架分析流程图的形式展开详细地分析3个国家之间的出口増加值构成。

2.2.1国际间投入产出模型数理推导

假设世界经济体当中,有G个国家和N个部门。在国际间投入产出模型中,设增加值出口国3=1,其他国家为rE(2,G),其余假设同上所述。出口国的总产出可以分解为不同的价值矩阵:

....................

第3章中国异质性劳动力就业现状及机理分析.............29

3.1中国异质性劳动力的就业现状..........29

3.1.1中国劳动力的就业现状............29

第4章中国离岸外包对异质性劳动力就业结构影响的计量分析............41

4.1异质性劳动力就业动态方程的建立..............41

4.2数据来源及变量指标说明.............42

第5章结论与对策建议...........53

5.1主要结论............53

第4章中国离岸外包对异质性劳动力就业结构影响的计量分析

4.1异质性劳动力就业动态方程的建立

.....................

第5章结论与对策建议

5.1主要结论

本文就中国制造业离岸外包对异质性劳动就业结构的影响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中国离岸外包水平的测度、劳动力就业现状的介绍及计量模型分析,本节对前文的研究结论进行简要的归纳总结。

5.1.1制造业离岸外包水平不断提升

总体来看,我国整体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比例下降,国内增加值出口结构由最终产品转向中间品出口,出口折返的国内增加值有所上升,说明我国己经深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之中。同时,我国离岸外包水平不断提升,在制造业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向发达经济体外包水平较高,其中东亚地区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合作区域,而欧元区与我国合作不断深化,使得其增长速度较北美自由贸易区更快。按技术密度细分行业也同样呈现趋势性上升,高技术行业离岸外包指数最大,而中、低技术则相对较小。

5.1.2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趋势性改善

我国H大产业就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二、王产业成为就业的主要领域;同时,城乡就业水平呈现趋势性收敛,失业率出现阶段式波动。全行业异质性劳动力就业结构得到趋势性改善,高教育程度劳动力占比的显著上升。制造业就业结构中,高教育程度劳动力比例上升,低教育程度劳动力下降缓慢。按制造业技术密度划分,高、中、低技术行业就业增长幅度呈现V型特征。对按技术划分行业的异质性劳动力相对就业情况对比发现,在高、低技术行业中,高教育程度劳动为占比上升,中等教育程度劳动力占比下降,其缩小幅度要高于低教育程度劳动力,劳动力市场出现就业极化现象。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六:ECFA框架下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研究

第一章服务贸易理论概述

第一节服务贸易的内涵和范畴

一、服务贸易的内涵

服务贸易是与货物贸易相对的概念,主要指国与国(或地区与地区)之间向对方提供与劳务相关产品的贸易。从概念上来讲,服务贸易可分为狭义服务贸易和广义服务贸易两种。其中,狭义服务贸易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另一个国家(或地区)提供有形服务以满足其某种需要,进而取得酬劳的过程。广义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服务,又包括无形服务。无形服务即提供服务的国家(或地区)与接受服务的国家(或地区)之间没有进行直接接触而交易的服务贸易。国际服务贸易则主要指国际间(包括国与国之间或地区与地区之间)服务输入和服务输出的贸易方式。其中,服务输入(又叫服务进口)是指胸买他人的服务产品,相对的,服务输出(又叫服务出口)是指向他人出售服务产品。国际服务贸易的狭义概念是指传统的为国际货物贸易服务的运输、保险、金融化及旅游等无形贸易。而国际服务贸易的广义概念则在此基础上还包括了承包f务、卫星送和传播等,这些服务均是新贸易活动,特点是沒些服务均是现代新发展起来的。

1994年4月15日,《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最后文件》签署,服务贸易被正式纳入多边贸易体制的管辖。1995年,《服务贸易总愤定》(General Agreement onTrade inService,以下简称GATS)正式生效。GATS主要通过服务贸易提供模式对其进行了定义,目前,该定义己经被各界广泛认可和使用,本文也将采用GATS对服务贸易的定义方法进行概念界定。具体而言,GATS将服务贸易分为四个提供模式,模式一为"跨境交付",即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向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止提供有形或无形服务;模式二为"境外消费",即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内,向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消费者提供有形或无形服务;模式三为"商业存在",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止内提供服务;模式四为"自然人流动",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的方式在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内提供服务。

..................

第二节服务贸易相关理论

一、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

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繫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1981年,根据国家间要素禀赋和技术差异,萨丕尔对货运服务、客运服务和其他民间服务等做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本,则其运输服务部门的比较优势将很明显;如果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本,则其保险和专利等服务部门的比较优势将很明显。这个结论说明,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领域同样适用。

二、服务贸易的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是克鲁格曼与艾翰南共著的《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一书提出的学说。其主要观点为:由于存在规模经济理论,国际贸易发展有了直接基础。当某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规模收益的递增现象时,该产品的生产规模越大,其单位成本就越低,从而该产品会在成本方面具有优势。于是,具有这种优势的国家(或地区)就会大规模生产这种产品,进而出口这种产品。克鲁格曼的国际贸易新理论,从新的视角揭示了产业内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从i本上突破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此外,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主要区别即是服务贸易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是统一的,从该特点来看,规模经济理论不仅能适用于服务贸易,更能从新的角度研究服务贸易。

........................

第二章两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第一节中国大陆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一、中国大陆服务贸易总量

面对复杂的国内形势和国外形势,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中国大陆积极优化自身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重点提高附加值较高服务产品的出口,在该条件下,中国大陆的服务贸易发展稳中有升,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在分析服务贸易总量(包括中国大陆地区和中国台湾地区)时,主要选取了1991年到2013年的数据,为求从宏观层面更好的分析服务贸易总量的发展趋势。如图3-1所示,从1991年到2013年,中国蠢:陆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呈现逐年増长的趋势,2013年,中国大陆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的65.06亿美元。从服务进出口同比增速来看,21世纪前,大陆地区服务进出曰同比增速变动较大,其中1992年同比増速高达70%,1996和1998年又呈负増长。21世纪之后,大陆地区服务进出口的同比増速整体呈较稳定趋势。除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大陆服务进口额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均保持在同比增长10%以上的水平。根掘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大陆地区全年服务贸易规模再创历史新高。2014年11月,中国大陆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5312.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増长12.5%。其中,服务贸易出口1990.3亿美元,同比增长13.2%;服务贸易进口3322.2亿美元,同比増长12%。

.......................

第二节台湾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一、台湾服务贸易总量

近30年来,台湾服务贸易迅速发展,除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服务贸易总额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均呈逐年增高趋势。如图3-4所示,从1991年到2013年,台湾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增长迅速,尤其在2010年,台湾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速达到历史最高,同比増速为27.07%。2013年,台湾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940.11亿美元,占祠年台湾GDP总量4892.56亿美元的19.2%,对台湾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从进出曰总量上来看,如图3-5所示,台湾服务贸易从1991年至2013年呈现由逆差到顺差的过程,且顺差规模总体呈扩大庭势。2008年之前,台湾服务贸易一直呈逆差状态,2009年首次实现服务贸易顺差,达到18.47亿美元,2013年顺差额达到92.69亿美元。从行业看,金融服务、计算机信息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是台湾服务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如表3-5和表3-6所示,2013年,台湾金融服务进口额为3.47亿美元,出口额为12.1亿美元,贸易顺差8.63么美元;计算机信息服务额为6亿美元,出口额为8.91亿美元,贸易顺差为2.91亿美元;其他商业服务进口额为113.4亿美元,出口额为238.7亿美元,贸易顺差为125.3亿美元。仅此三项,就为台湾地区实现136.84亿美元的服务贸易顺差。

......................

第三章ECFA对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作用................27

第一节服务贸易自由化相关介绍............27

一、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涵义........27

第四章ECFA框架下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33

第一节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33

第五章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对策...........49

第一节平衡海峡两岸所获利益............49

第五章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对策

第一节平衡海峡两岸所获利益

在上文采用GTAP对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效应进行模拟之后可以发现,两岸在服务贸易自由化中所受到的总体经济效应、贸易效应、产业效应等是有差别的,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如在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总体贸易的影响部分,大陆地区的贸易条件和贸易顺差有变差和降低趋势;出口贸易效应和总体产业效应部分,大陆地区的农产品会受到台湾地区具备高竞争力农产品的冲击,出口数额和产出规模均降低。同样,在出口贸易效应和总体产业效应部分,台湾的轻工业生产和出口也受到轻微负面影响。这种情况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两岸实施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积极性。因此,要平衡两岸从服务贸易自由化中获得的利益,以使两岸都具有推动进一步自由化的利益驱动。结合第五章的分析结果,可以考虑台湾地区向大陆地区转移一部分经济福利收益以补偿其贸易条件和贸易顺差损失。而大陆则可以侧重与台湾地区分享规模经济效应以降低台湾地区在轻工业生产上的成本,从而促进其获得比较化势。此外,两岸还应注意互相向对方提供非经济利益(如提高可信度、信息传递作用、増强谈判能力、提供保险及促进协调发展等)驱动,以促进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这样做可以增进两岸双方对彼此的认可和安全感,从而增强合作诚意。

....................

结语

本文通过研巧两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在将关税变量假定为设定值的基础上,应用GTAP模型对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贸易和产业等效应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实证模式,结果表明:第一、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扩大了两岸服务贸易规模及服务贸易总量,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均得到贸易创造效应带来的效益.第二、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能增加两岸实际GDP水平、提髙两岸的福利水平、改善台湾地区的贸易条件和增加台湾地区服务业就业量,整体而言,对两岸建立更加稳定和优质的经贸环境提供了保障;第三、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大陆和台湾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冲击。大陆方面与服务贸易密切相关的农产品出口受到轻微程度的负面影响;台湾方面,与服务贸易密切相关的工业产品如机械电子产品、金属制品和其他轻工业产品等,出口受到轻微冲击。产生以上效应主要是由两岸的产业结构、技术水平、贸易结构等的差异导致。在今后发展中,两岸要重点关注受到服务贸易自由化负面影响的行业,并针对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可以对这竖行业进行技术创新,进而提高这些行业的生产效率;第四、从其他国家和地区来看,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也将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经济、贸易和产业效应。两岸在开展服务贸易自由化过程中,要切实关注贸易相关国家和地区(尤其是香港、韩国、日本和东盟等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贸易往来密切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情况,积极处理好与贸易相关国的经济合作关系,提高自身的经济和贸易水平。

虽然本文通过GTAP模型对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贸易和产业等效应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但如何评估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背景下投资便利化及吸引非成员国投资产生的效应,如何分析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区域内资源配畳效率产生的影响,及如何考虑存在不同市场结构和失业情况的国家和地区对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效应的影响,这些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七:基于Black-Scholes方程反问题的期权定价波动率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期权是一种权利,这种权利是支付一定的期权费后,购买者获得的一种在某个时点上买进或卖出一定数目基础商品的选择权。它给予了其拥有者一种权利,而并没有任何关于义务上的约束,换言之期权持有人在一个已知的时间点能够按照某种价格向出售期权方买进或卖出一些数目的标的资产,也就是基础资产(如股票价格、利率、指数等)。衍生产品的价格一般会受另外几种基础商品价格的影响,它是买卖二者双方经过协商达成的,在未来的时点交割而不需成交时立即进行,而且标的物为与之对应的现货资产。作为如此重要的一件衍生品,我们更关心的是有关这一课题的研究方向。目前关于期权的研究有两个方向的着重点:一是为了满足瞬息万变的市场投资需要,探究应该怎样构造出新的期权;另一个方向是该怎样去计算越来越复杂的期权价值。直接影响期权交易双方利益的是期权的价格,它是有关期权交易的最中心问题,在合约中期权的价格随着市场变化而与之共同改变。期权价格取决于在期权交易所内签订达成的双方都认可的协议,一般情况下是通过竞价来达成的。在相同种类的期权交易行市表中,执行价格与期权价格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期权思想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自萌发至今已至少有三千余年,它的鼻祖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著成的大典《汉穆拉比法典》,而在比它晚六百年上下的古希腊等国的贸易中也已经产生了期权的买卖。但其后的一段时间,期权一直发展缓慢,到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期权才获得了更快速的进展,期权交易标准化的发展史也只不过几十年。

期权定价理论等一系列重要理论组成了现代金融科学,在实际应用和理论研究方面,都有很好的研究意义和社会价值。二十世纪初期,法国著名金融学者 LouisBachelier 关于期权定价的研究所得被认可为是开创性成果。在此之后,许多经验公式和期权模型纷纷涌现,但最终都没能得到普遍性的认同,都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期权定价模型由标的资产的演化模型演变而来,即在连续时间下,一个随机微分方程可以来表达标的资产价格演化。以此为基础,期权作为标的资产的衍生物,一个确定偏微分方程的定解问题便可用来表达它的价格。进入上世纪 70 年代,伴随着计算机和先进通讯科技等一些硬件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期权市场的迅速发展,Fischer Black 和 Myron Scholes 两位重量级科学家研究出了广泛流传的Black-Scholes 期权定价模型,这是首次成功提出来的表达完全的期权定价模型,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自此关于期权定价理论的研究被大家所看重的程度越来越高,逐渐取得了越来越多的的研究成果。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期权定价理论研究现

状现如今,期权定价问题已走过 100 多年的历程。20 世纪初期,以著名数学家路易斯的文章“The Theory of Speculation”为标志,自此金融数学正式问世。他在这篇论文中首次提及期权定价问题,并开创性的提出股价运作的随机模型,可贵之处在于用到了随机游动的思想,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参考。

20 世纪 60 年代,Paul Samuelson 在 Bacheier 的基础之上对模型进行了改动,将股票价格换成了股票的收益,并且在他所改动后的模型上,他的整个学术团队还深入探讨了关于看涨期权的一系列定价问题。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布莱克和斯科尔斯两位学者共同撰写文章 “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这篇文章成为了今后世人研究期权定价的理论所遵循的基本框架。同年,Merton重新分析了这一理论基础框架,他把红利和随机利率模型做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得出结论并将其推广。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彭实戈和 E.Pardoux 找到了求解复杂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新型方法,这一方法最终成为了定价在不完全市场中的理论基础。

到了上世纪 90 年代,关于期权定价问题的研究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许多学者以经典的 Black-Scholes 模型为基础研究出了许多新的模型。对于波动率的求解,1995 年 Bibby.B.M 和 S?rensen.M 在隐含波动率法的基础之上,研究出了一种比较精确的估计方法——鞅估计函数方法,鞅估计函数方法有很多优良性质,如一致相合性、渐进正态性等。

2000 年,法克提出欧式期权的模型数和隐含波动率之间的密切关联,他的文章中提到一种新的估计方法,用来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预测。两年之后,H.S?rensen给出了几种较常用的参数估计算法。另外,学者 Gourieroux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推断学说,Ait-Sahs1ia 应用一种新的手段实现近似极大似然估计方法,Pedersen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研究出了一种近似的方法,Elerian 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 Bayes 估计等。

......................

第 2 章 Black-Scholes 期权定价模型

2.1 期权定价模型的理论基础

2.1.1 期权及相关概念

期权是经过双方商议决定出的一个协议,是一种拥有者在一个确定的时间,在不用肩负任何义务的情形之下,按某个之前商定好的价格相互交易确定数额的标的资产的协议。看涨期权表示的是在一个准确的时间点,按事先商定好的价格,所有者有权利购买定额的标的资产。期权合约是一份具有法律效用的文件,文件中给出了买卖二者之间的一类贸易联系。期权的价格是其中唯一一个随时间改变的参数。购买期权的一方支付了期权金之后,便成为了买卖这种期权的权利拥有者。敲定价格(K )是买卖期权的价格,在履行合约时进行交易,确定日期(T )是到期日。

关于期权的划分也可以按期权合约持有人行使权利的大小进行,分为美式期权和欧式期权。美式期权的执行时间是自由和随意的,欧式期权只依赖于到期日的标的资产的价格,只能在到期日执行,不能推迟或提前。研究欧式期权的定价问题,一般都以欧式期权为条件。这篇文章所讨论的反问题就是以欧式期权定价为前提进行的。

期权使得拥有者获得了有一种权利,为了获得这个权利所需交付的金额数目便是期权金。因为客户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因此为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期权也是种类繁多,变化莫测。而每一种期权都需要有其自身的价格。期权持有人在期权到期日总收益为:

[总收益]=[到期日期权的收益]-[期权金]

..................

2.2 期权定价正问题

2.2.1 Black-Scholes 期权定价模型的基本假设

在现代金融学理论范畴,以期权为例的许多金融资产的定价理论,都是以下列关于金融市场的假设为基础形成的:

(1) 市场不存在摩擦。换言之金融市场上的贸易不计算成本,如佣金等,且不用考虑保证金。

(2) 市场参与人不需承担别人的风险。换言之参加交易者涉及到的金融交易合约,无论是何种类型,都没有对方违约的可能性存在。

(3) 市场上人与人之间公平竞争。换言之金融市场上参加交易的任何人员都没有权利制定价格,而都是价格的承受着。

(4)市场参与者没有机会套利。换言之,如果在交易中存在套利的可能,价格本身会迅速反应并有效调控,使得参与者瞬间失去套利的机会。

布莱克和斯科尔斯共同对期权的定价问题进行研究,用一个原生资产和无风险债券的结合起来形成了合成期权。构造合成期权使得该合成期权的收益特征与所要定价的期权完全相同。优于无套利定价原则理论,此时所构建的合成期权的费用便为期权在当前的价格。如此,经典的 Black-Scholes 期权定价模型就被成功构建出来了。

从 Black-Scholes 方程(2-10)和(2-11)中能够得出结论,波动率σ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交易标的资产时,交易者们总是渴望得到能预测未来标的资产价格的波动率以争取最大的利益。事实上,在不同到期日和不同执行价格的条件下,交易者们每天都能从期权交易市场得到同一个标的资产在期权条件下的多种价格,这种价格信息可以推得前面我们提及的标的资产价格在将来的波动率。大多数投资者通过隐含波动率考虑从股票或者期权市场获得的最有价值和最准确的信息。当隐含波动率根据执行价格做出图像时,这一关系呈现出一个 U 字形,称为波动率微笑。

在最为精辟的 Black-Scholes 模型中,假定了波动率为一个定值,但事实证明从实际的市场价求得的隐含波动率不但不是定值,反而是不断变化的,它的图像具有波动“微笑”、“偏斜”等市场特征。隐含波动率映射出市场中期权的真实价格,从而也得出这样的结论:投资者一般从古典的波动率模型中预测和判断市场信息,隐含波动率可以映射出一些信息在未来市场的走势,它或许是能够提供给参与者最丰富的信息量的一种参数,而且不只适用于对期限较短的波动率的预测,对于期限相对较长的波动率也能提供较好的预测结果。在现如今,对隐含波动率的一系列深入研究已然成为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项目,被研究者们所普遍看重。以实现加快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为目标,使其更好更快地跟上国际市场的脚步,我国一定要对创新金融市场引起重视并有所作为,将其作为最重要的研究任务。努力做好金融创新工作的同时也要努力加强风险功能,这样才能使得波动率将风险具体化,这一特性提供给金融监管部门一个效的指导,可以用来参考制定规章制度。

.....................

第 3 章 正则-高斯-牛顿法重构隐含波动率........................20

3.1 有限差分格式............................20

3.2 正则-高斯-牛顿法......................21

第 4 章 Landweber 方法与同伦摄动法重构隐含波动率...............25

4.1Landweber 迭代法.............25

4.1.1 Landweber 迭代法的算法原理..............25

4.1.2 反问题的 Landweber 迭代法...........25

第 4 章 Landweber 方法与同伦摄动法重构隐含波动率

4.1Landweber 迭代法

目前应用正则化理论来求解一类具有线性和不适定性的反问题的研究逐渐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然而对求解有关具有非线性性和不适定性的反问题的正则化理论依旧停滞在几年之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在在求解反问题的众多研究方法中,Tikhonov 正则化方法与迭代法获得了最为广泛的应用。由于Landweber 迭代法拥有稳定性较高等优良特质,使在迭代法中拥有了标志性的意义,获得了最为广泛的应用。

4.1.1Landweber 迭代法的算法原理

.........................

结论

本文通过对 Black-Scholes 期权定价模型的参数随机波动率进行求解,由期权定价的正问题引出所要求解的反问题,构造了 Black-Scholes 方程的有效限分格式,最后分别用两种不同数学方法反演波动率 。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波动率σ是一个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参数,它对期权价格的变化反应十分强烈。隐含波动率映射出市场中期权的真实价格,可以反应出一些信息在未来市场的走势,大多数投资者通过隐含波动率考虑从股票或者期权市场获得最有价值和最准确的信息。

2.应用正则-高斯-牛顿法反演波动率,当* *S ,t 选取所有值时,重构效果非常好,当* *S ,t 选取固定值时重构效果有所下降。当重构较多波动率时,由于非线性性和不适定性,重构结果一般。当重构较少波动率时,重构结果相对较好。

3.应用 Landweber 方法和同伦摄动法反演波动率,当重构较多波动率时,由于非线性性和不适定性,重构结果一般,当重构较少波动率时,重构结果相对较好。应用同伦射动法所重构的波动率要更加精确,效果更好,而且应用同伦摄动法计算的时间相对较短,比传统的 Landweber 方法应用起来更为简便。

由于 Black-Scholes 期权定价模型反问题的多样化、实用化和日趋复杂化等特点,故大大增加了研究此问题的困难程度,故想要得到解析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如何改良和构造出更加优良的数值计算方法使得运算更加地快速有效,使之能够更加贴近实际金融市场的结构,仍是现在乃至今后值得进行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八:谣言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近些年来,中国股票市场在不断的发展,与此同时国内的媒体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表现在其获取信息的渠道被大大拓宽了。在广播、电视、报纸和杂志这些传统的传播平台之外,还增加了电脑互联网媒体,社交媒体,手机媒体等。这意味着,现在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由传统媒体转移到了新兴媒体,进而发展到移动数字媒体。这些新媒体的出现大大丰富了原有的信息来源渠道,并使信息的获取更加快速、便利,同时获取成本却更加低廉。与此同时,在各个媒体平台上,节目类型更加丰富,种类也日渐繁多,使得不同类型的观众都能找到自己所希望看到的节目。在这种类似于“百家争鸣”的时期,不免因节目的相似性而带来竞争。如果所有媒体都进行良性竞争,从改善节目质量,提高人性化服务方面着手,这自然会带领媒体行业蓬勃发展,但是,事实却不随人愿。现在的媒体以吸引关注度、点击量、收视率为第一要务,因而会传播一些只吸引眼球的信息。虽然国家对传播虚假性消息有一定的规范与管理制度,但是,一些媒体人在传播虚假消息后会选择在一定日期或时间后进行解释,来弥补传播不实信息所造成的影响。但是,首先,受众群体在得到虚假信息后不一定会及时看到解释信息的公布,这样属于“有头无尾”,虚假信息依旧横行;其次,人们在得到解释信息后,会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来看待信息,这使得解释信息的作用微乎其微;最后,由于近一段时间以来公众对专家的不信任,使得当专家出面解释信息时,会让公众产生抗拒,从而起不到解释虚假信息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

在股票市场中,因为存在着巨大的利益收入,所以投资者会搜集各方面的信息来预测股市的走向,从而进行投资。因此,在股市中人们对信息的渴求更加强烈且更具有目的性。同时,在股票价格的分析方法中基本面分析是较主要的研究方法,其中需要对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而在近期内关于所要研究公司的利多或者利空消息则是研究的一大重点。所以不管投资者是出于有意或者无意间散布一些关于公司信息的谣言时,都会在市场中有所反应,当追随者即相信者越来越多时,就会对股价产生实质性影响。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1.1 谣言定义

西方学者研究谣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但关于谣言对股票市场影响的研究则很晚。他们通常把谣言定义为未经证实的阐述,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问题或者解释,本身既不真也不假。

1.2.1.2 谣言的社会心理学及社会物理学分析

Nicholas DiFonzo 和 Prashant Bordia 借鉴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发现,人们倾向于相信并发送符合他们信念和态度的传闻。他们还指出,谣言来源的可信度是人们充分相信谣言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说明,虽然有时我们会忘记是谁告诉我们的这个谣言,但是它还是存在一定的可信度。因此,即使散布的谣言来源于不可信赖的来源,也是可能被接受的。社会物理学家认为,人群中的舆论和传言形成和演化的机理与一般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是相类似的,都遵循着由潜伏期变化到活跃期,进而过渡到衰减期的模式。当谣言处在潜伏期阶段时,表现为人们对某一突发性事件或是社会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些观点和看法均来自于个人,信息是分散的、无序的,并呈现出辐射状态,因而不曾也不会对公众产生强烈的影响。当这些意见慢慢集聚在一起,其信息密度也在随之增长。由潜伏期上升到活跃期后,意见的集聚进一步上升,但其在此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集聚方式:一种是速率为正的变化形式,即意见集聚速度会有一个正向加速度,使得集聚速度随时间推移而增大;另一种方式是负向变化,即意见集聚速度会越来越慢。当过渡到衰减期时,各种意见与看法会随着离事件发生日的时间间隔越来越长而逐渐消散。这个观点给我们以启发:在股市谣言产生及传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针对谣言所处的不同阶段来对症下药。

1.2.1.3 谣言的传播模型研究

国外学者在关于谣言传播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谣言的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过程,如 Mark V.Pezzo 和 Jason W.Beckstead 在研究中就证明谣言的传播是基于对某些事情的疑虑而产生的。近些年以来,大多数学学者对谣言传播的研究都是基于对传播模型的研究。Daley 和 Kendall 首先研究了谣言传播的现象,并提出了谣言传播的基本 DK 模型。而 Mak(i提出 MK 模型)和 Thomson,Murray主要集中在基于数学理论基础的谣言传播模型的分析。Newman、Csanyi 和 Smith则相信 DK 和 MK 模型在描述谣言传播的小规模社交网络中是显著的。但以上这些模型都存在一些缺点,他们或者忽视了社交网络的拓扑特征,或者这些模型都是不适合大规模的传播过程。Nekovee M和Moreno Y等在文章中也提到过,在上述这些模型中存在一个很重要的缺点,即它们要么就没有考虑到沿着散布谣言潜在的社会相互作用网络的拓扑结构,或者要么就使用的是高度简化的拓扑模型。

...................

第 2 章 谣言对股价影响的理论分析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谣言的定义

谣言研究的两位奠基人 Allport·G·W和 Postman·L 在早期论文中将谣言定义为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进行传播,且目前并没有确定标准的特殊陈述。Morin·E 从精神病学的角度来研究谣言,他对谣言的定义也着重突出谣言的传播渠道为口口相传及其内容的不确定性。他认为谣言的发生和传播是一种失常的行为,是一种不理智的发疯行为。美国社会学家 Shibutani·T 则认为谣言是:一群人议论过程中即兴产生的新闻,且认为谣言从产生到扩散都是基于集体的一种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可以找到在现实中无法解释的情况的答案。这个定义很好的解释了为何谣言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及影响力。美国西北大学教授 Fine·G·A 和 Rosnow·R·L认为:谣言是一个未经证实的、广泛流传的命题。在 Fine 之后的文章中他又提到:谣言的界定标准不一定是其内容被证实为虚假的,谣言本身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假的。

国内学者与国外学者在对谣言的定义方面,大方向是一致的,只在细节上略有不同。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谣言的界定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在国内,最早研究谣言问题的学者是陈雪屏先生,他于 1939 年提出:我们要想为谣言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实非容易。所谓“无根之言”或“传闻之未实者”,在新闻、供词、传说、宣传与历史中无不存在,与谣言相比较,仅有程度上的差别,并没有性质上的差别。他认为谣言只是程度性更大一些的传闻消息。周晓虹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研究“SARS”谣言,在研究过程中指出,谣言内容并非都是虚假的,只是在传播过程中未曾得到官方渠道的证实而已,而且,有时谣言中的一部分有很强的真实性。

综上所述,本文中将谣言定义如下:首先,信息来源是模糊不清的,内容是未经过证实的;其次,谣言的内容多是与实事相关,或是可以引起关注或反响的话题;最后,传播方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

........................

2.2 谣言作用于股票价格的理论基础

2.2.1 信息商品的供给-需求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 Arrow·K 在其著作《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中提到:人们花费金钱和人力想方设法获取信息,是为了改变自身在经济领域及社会生活的各领域中的不确定性。因此,在此的不确定性是具有经济成本的,所以对其的改变本身是有经济价值的。所以,把信息作为一种经济物品来分析解释,既是可能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一种商品,并给出该类商品的定义:本质是用于交换,并且可以满足人们在某方面的需要的信息产品;或者可以说,是一种具有信息类功能的商品。

信息商品作为一类商品,同时也具有商品所含有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这样,根据经济学中商品价值构成,可以将信息商品的价值用数学关系式表述为:

既然信息是一种商品,同时又具备价值及使用价值,则在现实生活中信息商品也存在着供给-需求关系。

.....................

第 3 章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谣言对股价影响验证 .............. 21

3.1 事件研究法 ....................... 21

3.1.1 定义 ..................... 21

3.1.2 适用范围 ................ 21

第 4 章 澄清公告对股价异常值抵消作用的影响分析 ............. 36

4.1 多元回归分析 .................... 36

4.1.1 研究方法 ......... 36

4.1.2 适用范围 .................. 36

第 4 章 澄清公告对股价异常值抵消作用的影响分析

本章在前文已经验证谣言对股价产生影响的基础上,运用 stata 软件对辟谣信息进行实证研究,以求找到在澄清公告内的何种因素能有效的在谣言散布后抵消其产生的影响。

4.1 多元回归分析

4.1.1 研究方法

因为本文研究的变量之间存在共线性关系,且数据中会有较多不显著变量,因此选择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计量分析。逐步回归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已有变量逐个引入计量方程中,在选择第一个变量时会将所有自变量逐个排查,选取最适宜因变量的一个自变量,以此列为基本方程。然后依次将每个自变量加入到方程中去。每新加入一个解释变量后,都要对方程整体进行 F 检验,并对方程中的自变量进行 t 检验,如果新引入的变量使方程整体 F 值上升,且 t 检验结果并不显著的话,则将该变量从方程中移除,再继续进行下一步迭代。直到没有显著地变量可以被选入回归方程,同时也没有不显著的变量从回归方程中被剔除为止。以此保证最后得到的解释变量集是最优的。经过逐步回归,使得模型中最后保留下来的解释变量既是显著地,同时又不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

4.1.2 适用范围

在去除多重共线性方面,较为常用的方法有主成分分析、岭回归以及逐步回归三种方法。主成分分析法是将已有的变量进行分组,并从中提取出较为重要的因素。这种方法较大程度的保留了所有变量的信息,不存在提出变量的选择情况。岭回归方法所剔除的变量均为高度共线性的变量,此种方法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共线性,对于变量的信息内容含量的考虑放在次要位置。逐步回归法适用于在更关注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显著性的情况下,处理共线性的情况。对于本文所要研究的模型来说,变量之间并不存在十分严重的共线性关系,而且大部分变量的信息是具有经济学意义的,并不希望被剔除掉。因此本文是希望在保证解释变量个数的情况下尽量去除掉线性相关的解释变量。从这个角度考虑,选用逐步回归法是最为合适的。

........................

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谣言对股票价格产生的影响。首先验证传谣和辟谣对股价产生的影响;然后通过对澄清公告的解读,并结合多元回归分析得到澄清公告对谣言产生抵消作用的 5 点因素,从而获得了一些意义重大的结论:

(1)在对利多谣言和利空谣言异常收益率考察的过程中发现,在谣言出现前一段时间内,市场已经对谣言产生了反应。表现在股价上则是在事件日前,异常收益率已经显著表达,分析的结果是因为市场上存在内幕消息所导致的。而在澄清公告中表明,谣言有 12.27%的比例被证实为真实的,也证实了这一点。这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媒体平台仅仅是谣言的“传播者”,而非“制造者”。

(2)在澄清公告发布的当天,对于利多谣言,其事件日之后的反应为背离之前的走向;对于利空谣言,其事件日之后的反应为在 X 轴附近产生波动。利多澄清公告和利空澄清公告之间出现显著差异是值得深思的,这意味着在处理不同种谣言时澄清公告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

(3)影响澄清公告抵消作用的因素有网络发展程度,谣言的内容,澄清公告中两部分文字叙述的字数,以及在数据期内是否存在其他的停牌原因这五点。其中对于利多(利空)澄清公告的抵消作用,澄清公告中解释性的字数是正向(负向)影响,其他四点均为负向(正向)影响。从这部分内容中发现,谣言的真假对于澄清公告对谣言的抵消作用并不重要,反而在澄清公告中文字叙述部分的字数多少成为了较为重要的因素。在影响抵消作用的五个因素中,网络发展程度与谣言内容均为客观变量,在做澄清公告时无法避免,而余下的三个原因则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澄清公告的抵消作用。当出现的是利多谣言时,澄清公告中对谣言的描述性文字尽量详实,对谣言的解释性文字尽量简练,而且澄清公告发布的时机尽量靠近因其他原因导致停牌的时间点;反之,当出现利空谣言时,澄清公告中描述性文字尽量精炼,解释性文字需要更加详实,而且要尽量避开其他的停牌事件发布澄清公告。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九:俄罗斯削减关税对中俄汽车贸易合作影响研究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1.1.1 Background of the subject

Russia and China have a long history of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Such cooperation has a great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thanks to the two countries' geographic proximity, economic compatibility, high level of interstate relations in the past and present, and a multitude of other factors.

The history of Russian-Chinese relations, including that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may be pided into three main stages. Stage one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friendly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t stage two, the relationship grow into constructive partnership. At stage three, the two countries started defining their relations as strategicpartnership.

At present, Russian-Chinese relations have a solid legal base that underlies their economic ties. It includes key intergovernmental agreements on such topics as: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encouragement of investment and the mutual protection of investment; co-oper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voidance of duplicate taxation and the prevention of income tax evasion; cooperation and mutual help in customs; joint initiatives on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etc. Dozens of interdepartmental agreements accompany these interstate treaties.

Nowadays, engineering industry is one of the key industries of Chinese economy. Due to successful policy, targeting on developing of this industry, China was able to reach high growth rate of the machinery production (including automotive production).

Automotive market of China is developing at incredible pace, vehicles production increased from 26760.1 to 40062.7 thousands vehicles, in 2009-13. Sales of vehicles in China also have increased in their amount of sold vehicles, from 32744 thousands vehicles in 2009 to 59678 thousands of vehicles in 2013.

........................

1.2 The research purpose

The purpose of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factors which may have an influence o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between Russia and China, by example of automotive industry, where the main factor is the import tariff. Thus, the research work will be devoted to find out the answer for the main question – “what are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tariff concessions to Sino-Russian trade cooperation in automotive industry”. In order to answer for the main question this paper seeks to achieve the following objectives:

(1)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import tariff on Russian automo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by analyzing Russian automotive production, sales, and also Russian import tariff schedule.

(2) To investigate the tariff concessions influence on Sino-Russian automotive trade dynamic and structure.

(3) To analyze the factors which may have an influence on Sino-Russian automotive trade by conducting quantitate analysis.

(4) To analyze the prospects of Sino-Russian trade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by forecasting analysis.

.........................

Chapter 2 Analysis of Russian Tariff Concessions Effect to Russian Automotive Market Development

2.1 Analysis of Russian automotive production

2.1.1 Analysis of the dynamics of Russian automotive production

Russian Federation is one of the fifteen biggest motor manufactures. Russian automotive industry is sixteen biggest companies manufacturing domestic and foreign vehicles. The leader of the domestic motor car industry is AvtoVAZ. The biggest manufacture of foreign cars in Russia is Autotor.

Russian automotive industry also includes more than twelve factories manufacturing commercial vehicles different bearing capacity. Three companies manufacture around 80 % of all domestic trucks; they are GAZ, KAMAZ, and UAZ.

During the financial crises of 2008-2010, Russian automotive industry suffered heavily. Vehicles production decreased drastically from 1.9 million vehicles to 0.74 million vehicles. However, in 2011, Russian vehicle production increased by 76 %.

Ever since recession in 2008, Russian government extend the support to automotive industry. For instance, in 2008, custom duties for used foreign vehicles were increased; car loans were subsidized. After Russia will join the WTO, will be implemented recycling fee for wheeled vehicles with high fee rates for imported used vehicles. Russian government will keep supporting Russian automotive manufactures until 2012. In total, Russian government appropriate 29.6 billion rubles during 2012-2015. Thus, in 2012, vehicles manufactures got 9.8 billion rubles. In 2013, 7.6 billion rubles. In 2014, 6.6 billion rubles. In 2015, 5.6 billion rubles.

Thus, according to Figure 2-1, Russian automotive production continued to increase until 2012, and total amount of automotive production was 2.25 million vehicles in 2012. Since 2009, production of vehicles increased by 1.52 million vehicles. Regardless of the fact that Russian automotive production have been increasing during 2010-2012, we could observe a decline of automotive production dynamic by 2.6 % in Russia in 2013. The index of Russian automotive production decreased until 2.18 million vehicles (Figure 2-1). Even so, in 2013, 138 thousand passenger cars, and 27 thousands trucks were exported from Russia; in compare with 2012, export of passenger cars increased by 22 %, and export of trucks increased by 43.6 %.

......................

2.2 Analysis of Russian automotive market

2.2.1 Analysis of the dynamics of automotive sales in Russia

Regardless with the fact that automotive production in Russia is declining, automobile sales dynamic on the Russian market keeps increasing. It means that decline of vehicle production in Russia did not have influence on the sales of vehicles in Russia. We can assume that expansion of foreign vehicles over the Russian automotive market keeps rising tendency of the amount of vehicle sales in Russia.

According to Figure 2-5, since 2009, automobile sales in Russia increased from 36.8 billion USD (2009) to 99.2 billion USD (2013). In total, amount of automobile sales increased by 37 % during 2009-2013. However, as we can see in Figure 2-6, the growth rate of vehicles sales in Russia have been slowing down during 2010-2013. In 2011-2012, the growth rate declined by half of its amount in 2010, from 0.49 to 0.40. In 2013, the growth rate dropped to 0.08.

........................

Chapter 3 Analysis of Russian tariff concessions effect to Sino-Russian automotive trade……………….32

3.1 Analysis of the dynamics of Sino-Russian automotive trade…………..32

3.2 Analysis of Sino-Russian automotive trade structure…….………34

Chapter 4 Prospects of Sino-Russian automotive trade development…..…..……..47

4.1 Forecasting analysis of the prospects of Sino-Russian automotive trade…….…47

4.1.1 Preconditions of the forecasting analysis…………..47

4.1.2 Forecasting analysis based on the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s…….………..47

Chapter 4 Prospects of Sino-Russian automotive trade development

4.1 Forecasting analysis of the prospects of Sino-Russian automotive trade

4.1.1 Preconditions of the forecasting analysis

In this chapter we provide forecasting analysis of the possible outcome of Sino-Russian trade on automobiles. Furthermore, we suggest some recommendations for a future cooperation in automotive sphere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and also some recommendations for Russian automo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We use four forecasting methods to predict the future dynamics of automotive import from China to Russia. All of those methods are employing a time series analysis. We conduct a moving average analysis, weighted moving averages analysis, exponential smoothing,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For each forecasting analysis will use time series with 38 observations. After that we choose the most appropriate forecasting method with the smallest forecasting errors, for this purpose we calculate the value of Mean Absolute Deviation (MAD) for each method.

......................

Conclusions

This research contains a background and introduction of the problem, summar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 research,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ies used to answer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nd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method. Moreover, this research contains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subject, and investigation of the research models and theoretical hypotheses of this thesis from the quantitative point of view.

In the result of this investigation we can point out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We have found that, since 2013, Russian automotive industry on the stage of stagnation. Contraction of Russian automotive industry is caused by the whole Russian economy stagnation. Deterioration of political relations between countries, oil price declining are some of the possible reasons of economic recession in Russia. An analysis of Russian tariff concessions schedule for automotive products showed that tariff barriers for automotive import to Russia would be reducing slowly till 2020. Therefore, nowadays tariff concessions do not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to Russian automotive industry. Tariff concessions impact on Russian automotive industry will be tangible a few years later.

(2) Secondly, we have analyzed Sino-Russian automotive trade. Sino-Russian automotive trade had growing dynamics in 2012. We can assume that tariff concessions for automotive products in Russia could cause such a positive changes in Sino-Russian automotive trade. In 2013, the bilateral trade of automotive products started to deteriorate. In 2014, automotive trade between two countries slowly started to recover. The recession of Russian automotive industry, and the whole Russian economy could be a reason of Sino-Russian automotive trade deterioration.

(3) Moreover, we have conducted the regression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we have marked out three main factors which can possibly cause the changes of automotive import from China to Russia. They are the weighted average custom tariff rate for automotive products, the real exchange rate of ruble, and automotive production in China. These three factors have a certain influence on Chinese automotive import to Russia. Note that two of the factors - the real exchange rate of ruble, and automotive production in China hav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a dependent variable, i.e. an increase of these two factors can cause growth of automotive import from China to Russia. The weighted average custom tariff rate for automotive products h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a dependent variable, i.e. reduced tariff rates for automotive products can possibly cause an increase of automotive import from China to Russia.

reference(omitted)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十:国际分工深化提升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

第1部分导论

1.1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间的分工与合作日益密切,原来集中于一国(地区)的生产工序被分散到各国(地区)进行。国际分工体系也在不断演变,从产业间分工发展到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随着国际分工的细化,各国对零部件,中间品贸易的需求逐年增加。这些生产性服务贸易将分散的生产空间连接起来,在国际分工深化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理论背景来看,学者们对国际分工与产业结构演进,产业升级,竞争力提升的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行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而关于国际分工与生产性服务贸易关系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对于贸易竞争力的衡量,很多学者采用了出口贸易额等数量指标,本文认为竞争力的提升,不仅仅指的是国际市场份额的扩大,更重要的是行业技术含量的提高,在国际分工的价值链上占据更高的位置,实现"量变"而非仅仅"质变"。"化模型"从理论上给出了国际分工促进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增长机制,本文将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的归纳,并用丰富的统计数据验证。

....................

1.2研究内容

1.2.1研究目标

本文在"JK模型"的基础上,从需求、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的角度探索国际分工提升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机制,结合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贸易数据,定量分析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水平及生产性服务业贸易竞争力,最终提出有可行性的建议。

1.2.2研究框架

..........................

第2部分国际分工和生产性服务贸易竟争力相关文献综述

国际分工的演变对全球经济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生产性服务贸易的产生与发展与其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关于国际分工产生的理论基础,三次逐步深化的演变过程,测算指标的设计;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定义与测算;及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都有大量学者作了深入研究。本文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了初步总结。

2.1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各国(地区)之间协同合作,通过国际贸易相连接,共同完成生产过程。许多学者对国际分工的演变,国际分工程度的测算都进行了深入研究。

2.1.1国际分工的理论基础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学说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是古典学说的代表,他们分别从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角度证明,各个国家(地区)专业化的生产自己具有优势的产品,并相互进行贸易,能够提高整体产出,获得分工产生的经济效益。随后俄林用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对其进行了发展,这就为国际分工奠定了理论基础。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建立了新贸易理论,从产品差异化的角度分析了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2.1.2国际分工的演变

近代社会科技突飞猛进,经济持续扩张,各个国家(地区)之间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国际分工开始呈现出新的持点。大多数学者认为国际分工的演变可从划分为3个阶段,随着国际交流的増加和贸易自由化的开展,这3个阶段的分工程度是逐渐深化的。

第一个阶段是产业间分工,这是早期国际分工的基本形式,大约在二战前开始形成。不同的国家(地区)之间要素禀赋是不同的,某种要素丰裕的国家相应的在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业上就会形成比较优势。根据赫克歇尔-俄亥俄林的理论,这种比较优势推动了密集使用自然资源的农业与密集使用资本的工业的分工。在近代又表现为密集使用劳动的制造业和密集使用知识科技的服务业的分工。亚当斯密(1976)和杨格(1928)认为,这种行业间的分工会带来进步,促进市场规模扩大,进而又反过来推动分工的深化。陈良华(2011)认为,这种分工模式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逝,仍然与后来出现的新的分工模式一起并存于我们的生活中。

.....................

2.2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

在国际分工的3次产业转移过程中,发达国家纷纷把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集中核也优势发展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其中高技术含量的行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强弱,也代表着一国整体经济实力水平的高低。

1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界定

对于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分类,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研巧者依据研究的出发点及研究目的的不同,对生产性服务贸易界定的种类也有所不同。综合汪素芹、孙燕(2008),王荣艳、齐俊妍(2009),余道先,海云(2010) 等人选取的生产性服务行业,主要囊括了运输、金融、保险、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广告宣传、建筑、其他商业服务里面的6-7个子行业。

本文结合各位学者的研究,及联合国服务贸易数据库的分类,将生产性服务贸易分为运输、通讯、金融、保险、计算机与信息咨询、专利使用费和特权费、其他商业服务韦大类。

2.2.2贸易竞争力的度量

关于贸易竞争力的度量,国内外学者设计了丰富的指标,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本国出口的产品或服务的出口额在国际市场所占比例的角度来衡量,常用的有盈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为指数(TC)和Michaely竞争优势指数。余道先,刘海云(2010)采用上述三种指标综合分析了我国生产性服务进出口贸易结构,发现现代生产性服务部门的比重很小。梁董莖,孟凡峰(2014)用上述三种指标来测算2000-2010年55个样本国家的生产性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并结合实证得出,金融市场规模和金融市场交易规模对生产性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提高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金融效率的影响作用则不确定的结论。

......................

第3部分国际分工深化提升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为作用机理...........14

3.1理论基础..............14

3.1.1"JK模型"的假定条件..........14

第4部分国际分工提升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为的统计分析..........24

4.1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程度...........24

第5部分政策建议...........37

5.1从"制造工厂"到"服务强国"转变...........37

第4部分国际分工提升生产性服务贸易竟争力的统计分析

4.1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程度

4.1.1国际分工程度指标及数据的选取

基于前文的分析,选取垂直专业化指标来衡量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本文根据张宏(2013)采用的计算公式:

.......................

第5部分政策建议

前文的研充表明,国际分工的深化会带来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带来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国民经济的增长。我国社会各界可以从需求、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四个角度来有意识地参与国际分工,提升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

5.1从"制造工厂"到"服务强国"转变

在参与国际分工程度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中国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制造工厂"。然而,制造业主要是劳动和资本及低技术密集型行业,一昧承接国际分工中的产业转移来发展制造业,容易使本国忽视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被锁定在产业价值链的低端。要推进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有必要将过去以制造业为重的观念转变为以高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为重。而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与生产部口联系最为密切的服务业,作为各生产区段的粘合剂,具有产业融合度高,带动作用显著的特点,更应该被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随着国际分工深化,全球对生产性服务贸易的需求日益増加。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带动制造业飞速发展。制造业的生产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对国内生产性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了优先推动制造业发展鼓励货物出口贸易的政策,导致国内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发展不均衡的局面。为了满足国际国内市场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有必要出台相关政策,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贸易竞争力。相应地,随着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产品的研发水平,生产效率都会得到提髙,反过来又会带动制造业更高质量的发展,有助于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最终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