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十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705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国际贸易论文,该专业论文主要研究国际货物贸易、国际服务贸易、跨国公司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国际 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对国际贸易工作的阐述及总结。今天该网为大家推荐一篇国际贸易范文,供大家参考。

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一:制度质量与供应链效率——基于APEC国家的实证研究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选题背景背景及研究意义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更加方便,使得原先在某一个国家内生产制造的产品,现在可以通过发达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便利的物流,实现通过不同国家的企业之间合作进行组装,并且通过不同的分销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分销。也就是说原先在一个企业内部完成的研发、设计、生产、分销、配送等职能,现在可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能为产品增值最多的不同企业完成。随着信息交流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不断地下降,企业之间的分工也在日益细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重点放在核也业务上。当前的企业己处于一个夏杂的网络之中,这一网络就是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消费者的供应链。在这个网络中,许多企业在进行研发、设计、生产、分销和配送中都避免不了遵循企业所处的制度规则。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也迎来了一个更为激烈的竞争和生存环境,经济发展中有大周期和小周期,市场日趋多变和不可预测,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产品质量己不再被看作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仅仅是企业在市场中参与竞争的必要条件,制度质量的好坏成为又一主导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贸易不平衡现象也日益凸显。随着国际贸易分工的不断深入和范围的扩大,中间品贸易飞速发展,产品生产跨越多个国界的现象愈来愈普遍。以各国贸易规模为基础的贸易总值(进出口总值)统计无法直接反映各国获得的贸易利益,特别是对于中国送一类贸易结构比较特殊的国家来说,贸易总值统计与所获得的贸易利益差异可能更大。中国出口中有一半左右为加工贸易,而加工贸易生产所使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多数来自国外,且中国处于全球供应链的低端位置,从单位出口中获取的经济利益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国出口的许多"高科技"产品绝大多数依然只是"中国制造",而不是"中国创造",国内増加值含量并不高。因此,应从分割的供应链入手研究一国或地区在全球供应链中所处地化应以进出口贸易中的各国国内増加值的含量作为贸易利益衡量的标准。目前贸易增加值的研究己成为全球热点问题。

.......................

第二节本文的结构框架和研究方法

一、结构框架

本文在系统梳理了主流贸易理论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理论分析和数理论证两个视角系统地探索了制度质量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机理与作用路径,并构建了全面测评制度质量和供应链效率的指标体系,然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制度质量影响供应链效率的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结论对如何打造髙效的亚太供应链提出政策建议。

本论文共分为7章,其基本框架结构如下:

第一章绪论。本章首先介绍选题背景及意义,然后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框架结构及研巧路线图,最后,论述文章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二章为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文献综述。本章分别从制度质量、全球供应链分工及制度质量与国际贸易相关问题的研究动态三方面梳理了主流国际贸易理论的研充成果。

第三章为制度质量指数的构建及其跨国比较。本章首先阐述了制度质量的基本含义,然后拆分了制度质量的构成,从制度质量的各个分项指标入手,利用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及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政府治理指数和全球营商环境指数,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度了APEC国家的制度质量,最后利用测度出的数据进行跨国比较。

第四章为供应链效率指数的构建。本章首先阐述了全球供应链的背景和相关的内涵界定,然后基于KPWW方法对出口进行了分解,从而得到出口増加值部分。最后根据高效供应链的定义,及前人对供应链参与程度、地位程度的测度,构建了供应链效率指数,为后文关于制度质量对供应链效率影响的实证检验打下基础。

..........................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关于制度质量的研究动态

制度质量指的是制度所包含的质量特性。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创建一个有序的市场环境并且减少其中的不确定性,从而促进经济活动中的各种交易行为顺利进行

―、制度质量的概念

制度的概念已经在最近的很多文献中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制度是一系列的"博弈规则",包括正式制度(如政治和司法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与非正式制度(包括人们的行事准则、行为规范及惯例),涉及到一国的政治、法律、经济及社会制度等诸多方面。

制度质量反映的是作为制度客观存在的好坏程度。所谓的"好制度"主要就是指制度的透明性高、可持续性强并且较稳定;而"坏制度"则就是指该制度的透明性低、没有可持续性并且非常不稳定,较易被推翻或更改。制度透明性是大众获取清晰的准确的关于资本市场、法律系统和政府宏观政策、财政规范、伦理、腐败、习俗和规范等方面正式或非正式信息的方便程度。而制度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则分别侧重于制度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是否能够支持国家经济稳步发展的时间长度,及制度是否能够保证稳定发展,支持经济稳步发展的能力一般来说,一国或地区的制度质量越高,其制度所涵盖的内容越完备、所具有公信力和执斤力都较强,并且对人们行为的约束作用越大。在较高质量的制度环境下,国家经济交往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减少,行为结果的可预见性较高,国家能更好地对一国的经济进行调控及管理。反之,制度质量越低,其制度所包當的内容越欠缺、甚至基本不具有公信力和执行力。在制度质量较低的环境中,一国的经济会出现混乱不堪的局面,国家对人们的经济交易可能不再有调控能力。在不同的情况和环境下,制度质量的涵义有所不同。在金融系统中,制度质量代表了投资者受到保护的程度和创业者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获得外部资源的程度。

.........................

第二节全球供应链分工的硏究现状

迈克尔波特最早注意到产业内部企业间供应链分工现象,并在1985年提出了供应链理论。波特当时的研巧视角还只注意到一国内部,只考虑到不同企业在完成同一产品过程中的相互分工协作。当原本分布于一国之内的产品供应链环节跨越国家或地区进行时就形成了全球供应链。Gereffi(1994)最初将其称为"全球商品供应链",并认为全球商品供应链不仅是企业跨国生产经营的结果,而且是企业跨国生产与贸易一体化的结果。

在波特的供应链理论研巧基础上,Gereffi(1999)进一步建立了全球供应链的分析框架,将全球供应链分为生产者驱动和购买者驱动两种类型。Kaplinsky(2002)将其称为"产业链",并认为各国企业在产品各环节的分工,使各国的比较优势发挥得更充分。联含国工业组织综合诸多学者研究的成果,重新界定了"全球供应链"的概念:全球供应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企业网络,它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运储、成品的生产和销售,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全过程。上述阐述表明,无论是学者还是联合国关于此种新型分工现象的界定,都突出了在全球生产活动中,不同国家和地区产品供应链环节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性。全球供应链本身就含有国际分工的意思。

全球供应链分工与传统的国际分工最明湿的区别在于:全球供应链分工打破了传统分工中的国家边界,突出了跨国公司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推动了国际分工主体由国家向企业过渡。在这种新型的国际分工格局中,企业竞争优势与国际比较优势的统一关系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离,企业的竞争优势不再仅仅来源于一国的比较优势,而互来自于世界各国的比较优势。在新型的国际分工中,国际分工利益不再取决于企业产权和产品的产地,而是取决于参与国际分工要素的数量、质量和地位(张二震等,2003)。

.......................

第三章制度质掛傲的构建及其跨国比较.........16

第一节制度质量的内涵界定..........16

一、制度、质量的含义...........16

二、制度质量的含义...........17

第四章供应链效率的概念界定及指数构建...........33

第一节供应链中出口增加值测度..........33

一、全球供应链背景...........33

二、基于KPWW方法下的出口増加值测度...........34

第五章制度质量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机理与模型..............42

第一节制度质量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机理............42

第六章制度质量对供应链效率影响的实证检验

从现有文献来看,对制度质量与供应链效率之间关系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假说和个案分析层面,缺乏实证检验。因此,本章旨在利用APEC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对上述提出的制度质量与供应链效率关系的假说进行验证。

第一节实证结果分析

一、模型的构建

本文采用的数据是包含时间特征和截面特征的面板数据,在做实证检验之前,我们做了混合样本的散点图,发现新加坡是个离群值,可能原因是新加坡主要进行转口贸易,处于服务于各个国家的状态下,没有在供应链中,因此将新加坡这个国家的数据删除。在处理面板数据时,首先对模型进行设定,考虑到每个国家(地区)不可观测或被遗漏的异质性,我们加入"个体效应",建立变量模型如下:

..........................

第七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基本结论

本论文在界定制度质量、离效供应链等核心概念内涵及构建制度质量指数、供应链效率指数的基础上,构造了制度质量与供应链效率之间的因果关系,从理论推导和数理论证两个视角分别探索制度质量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机理与作用路径,建立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制度质量影响供应链效率的效应进行了多角度的实证检验。

通过理论研究、模型分折和实证检验,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在生产过程的物化成本不变、企业利泡最优化策略及其他条件一定的前提下,出口产品的平均交易成本与制度质量成反比关系,因而制度质量差异是国际贸易成本差异的一个决定因素,并且,这一差异会导致国家之间出口产品附加值有所不同,从而进一步影响国家(地区)在供应链中的效率。

(2)制度质量的改善会减少交易摩擦,降低企业单位产品的平均交易成本,因此,制度质量的提商是提巧供应链效率的一个重要源泉。越处于供应链上游的生产环节所需的制度依赖性越强,即一国或地区制度质量越高,越可能参与供应链上游环节的生产;而制度质量较差的国家则被迫选择供应链下游环节的生产。显然,制度质量的差异导致国家(地区)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地位不同,进一步影响供应链效率。

(3)将主流贸易理论论及的主要因素与制度变量一道纳入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上述变量对各国(地区)贸易综合竞争力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制度质量和技术水平对各国(地区)供应链效率的影响较强,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的影响其次,人为资本和研发水平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与现有理论有一定的出入,鉴于可能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影响效果有待进一步分析与考察。制度质量对供应链效率影响除了上述直接促进作用以为还存在间接作用,即制度质量可以通过影响其他因素从而提升供应链效率。从总体上看,以上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了前文关于制度质量与供应链效率的理论假说。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二:服务业FDI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广东数据的实证研究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研究比较关注的问题,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外商直接投资一直被认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对 FDI 研究主要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经济效应。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全球外商直接投资逐渐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服务业 FDI 在外商直接投资中所占比例逐渐上升,人们开始关注服务业 FDI 对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 20 世纪末开始吸引服务业的跨国转移。2001 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吸收服务业 FDI 速度日益加快,服务业 FDI 在外商直接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我国外商投资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很多服务业跨国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包括金融、批发和零售、商业服务、房地产行业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热点领域。广东作为我国经济第一大省,在改革开放和市场化改革中取得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广东人均 GDP在 2014 年达到 63452 元,人均 GDP 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服务业经济发达,吸收了大量的服务业外商投资。探究服务业 FDI对广东经济增长的影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广东 FDI 结构转变过程中有明显的地域和行业特色。广东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的特征比较明显,各地市间服务业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发达,珠三角城市群的服务业经济明显比粤东、粤西和广东省山区地区发达。另一方面,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等少数热点行业,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推动产业升级,在引资工作中有意推动外商投资流向等与制造业关系密切的服务业,促进外资服务业企业与本地企业间的互动。

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广东省服务业 FDI 的增长效应进行研究,并结合广东省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实际引资情况,充分认识服务业 FDI 在广东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近年来广东省的外资结构不断发生变化,服务业 FDI 在经济增长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服务业 FDI 的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十分必要。在探究 FDI 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时候,学者们常常关注 FDI 的经济增长效应发挥的影响因素,他们往往把行业因素和东道国的经济状况纳入考虑范围。考虑到广东省服务业行业间的差异和广东省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特征同样明显,本文结合这两方面的思路,全面研究广东服务业FDI的经济增长效应。本文共分 6 章,各章节的研究内容具体如下:

第 1 章是绪论。该章主要包括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论文的内容和框架。

第 2 章是文献综述部分。该章主要对 FDI 经济效应的一般性研究和专门针对服务业的FDI 经济效应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借鉴前人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成果,为本文奠定理论基础。

第 3 章对广东经济增长与服务业 FDI 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本文收集关于广东省经济增长现状和服务业 FDI 的行业数据,对广东经济增长状况、服务业 FDI 规模和发展趋势、服务业 FDI 的行业分布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并以图表方式对研究对象的相关情况进行直观呈现。

第 4 章和第 5 章是实证部分。第 4 章首先构建服务业 FDI 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模型,检验广东服务业 FDI 整体的经济增长效应,然后再结合行业差异状况对服务业行业进行划分,探讨服务业外资行业特征对其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第 5 章继承前面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模型,使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对服务业 FDI 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

第 6 章对全文进行总结,结合前文的分析对实证部分结果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 FDI 经济效应的一般性研究

二战以后,国际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很多人关注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增长及福利的影响。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经济增长主要受一些外生因素如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增长的影响。新增长理论强调科研、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把 FDI 引入到长期增长分析之中,认为 FDI 是发展中国家获得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

美国经济学家 Chenery 和 Strout(1966)提出“双缺口”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外资的方法弥补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提高国内投资水平,达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目的。Hirschman 和 Todaro 在“双缺口”理论基础上进行补充,认为引资外资还能弥补税收缺口和生产要素缺口。Borensztein(1998)从技术扩散的角度探究 FDI 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一方面能显著提高投资量,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能够为东道国带来新技术,促进技术转移并为东道国带来经济增长,但该情况只有在东道国拥有一定水平的人力资本存量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王成岐等(2002)利用内生增长模型探讨 FDI 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认为国内投资是经济增长的第一位决定因素,市场化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国外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东道国的经济技术水平是影响 FDI 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在经济发达地区 FDI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强烈,并认为这可能是“FDI 发挥作用需要最低人力资本存量”现象的一种表现。

FDI 是资本、技术、经验的组合,因此在理论模型中 FDI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经济增长。学者们主要从资本积累、促进出口、技术溢出、优化产业结构和制度变迁等方面具体地解析国际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1)外商直接投资通过促进资本积累发挥经济增长效应。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建设严重缺乏资金,以“绿地投资”形式进入我国的外商投资起到弥补了资金的不足的作用。王小鲁等(2000)认为外资能直接增加资本投入,补充我国储蓄的不足,对经济增长有直接的贡献。杨新房等(2006)运用我国 1985-2003 年的数据检验 FDI 对国内投资的作用,认为 FDI 对国内资本的“挤出”效应和“挤入”效应并存,总体上有一个“净挤入”的效果,从资本形成的角度看 FDI 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程培堽等(2009)基于 Cournot竞争均衡模型构建了一个 FDI 对产业内国内投资影响的基本模型,对 2002-2006 年中国工业部门的 18 个行业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当 FDI 规模小于临界规模时,FDI 对产业内国内投资产生挤入效应,当 FDI 规模大于临界规模时,FDI 对产业内投资有挤出效应,因此他建议对不同行业实行不同的 FDI 政策。

.........................

2.2 关于服务业FDI 经济效应研究

早期关于 FDI 的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主要针对制造业展开,自上世纪 90 年代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浪潮成为不少学者关注的重点,全球范围内的服务贸易和服务业FDI快速增长,使得服务业 FDI 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前人主要从宏观、产业或行业等不同角度研究服务业 FDI 的经济增长效应。

(1)宏观层面。从宏观层面对服务业 FDI 进行的研究主要是探讨其对社会福利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并结合 20 世纪 90 年代的社会、经济改革浪潮,探讨政策启发和意义。Markusen等(2005)把生产者服务作为中间产品引入到理论模型,发现服务业的自由化政策能增加本国熟练工人的报酬,而且能促进 GDP 增长 3%-15%,原因是最终产品的生产商可以有效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生产效率。Eschenbach 等(2006)结合 24 个转轨经济体 1990-2004的经济变化情况,探究服务业开放改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针对金融和基础服务业的改革可以带来 FDI 的流入,转轨经济体对服务业的政策改革和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Konan等(2006)基于 CGE 模型对突尼斯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包括 FDI 在内的服务自由化在社会福利和产出等方面取得的好处要大于货物贸易的自由化,生产要素的拥有者能更公平地获得服务自由化带来的收益。王新华(2007)利用我国 1997-2003 年服务业行业数据进行研究,发现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具有经济增长效应,但效应在不同时间段差异较大,仅部分的时间段服务业 FDI 具有较强的经济增长效应。贺梅英(2005)年利用广东省 1983-2003年的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探究广东省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与广东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两者具有双向的因果关系。

(2)产业或行业层面。20 世纪 70 年代出现了金融自由化浪潮,但在历次金融危机后不少新兴经济体又反复加强对金融行业的外资管制,使得学者对该问题的探讨更为全面和谨慎。部分研究成果涉及来自特定产业或行业的贸易和 FDI 对东道国的影响,讨论的对象主要集中在金融业、电信通讯等服务业。Mattoo 等(2006)探讨两个重要的服务业行业:基础电信通讯业和金融业的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金融业的开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基础电信通讯业的开放对经济增长也有显著的联系。并估计两个行业都全面开放的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将提高 1.5 个百分点。Kox 等(2007)探讨商业服务业对欧洲经济增长的贡献,认为商业服务业除了能直接促进就业增长,还能通过促进创新、知识传播和降低人力资本的不可分割性等方式促进溢出效应的发挥,以间接的方式促进经济发展。

国内学者对金融业、电信行业 FDI 的讨论相对缺乏,他们主要探讨生产者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黄卫平等(2008)考察 1991-2005 年中国生产者服务业 FDI 和 GDP 增长的关系,认为包括金融业在内的生产者服务业 FDI 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胡飞等(2009)针对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实证研究也获得相似的结论。

.......................

3 广东经济增长与服务业 FDI 描述性分析 ........... 10

3.1 广东经济增长状况分析.................. 10

3.2 广东服务业 FDI 状况分析............... 15

4 服务业 FDI 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检验................ 20

4.1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取............ 20

4.2 检验结果.......... 22

4.3 检验分析............... 24

5 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服务业 FDI 增长效应影响的实证检验 ................. 26

5.1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取 ........ 26

5.2 检验结果及分析 ................... 27

5 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服务业 FDI 增长效应影响的实证检验

5.1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取

通过第一部的实证结果发现,服务业整体 FDI 与人均产出水平两者关系并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各地方的服务业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差异,服务业 FDI 在经济中的地位不尽相同等原因导致的。

从理论上说,服务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相关,经济发达地区的服务业体系更加发达和完善。由于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致,制造业企业与相关的服务业企业有密切的分工与合作关系,服务业发展水平不仅影响到服务业的结构与产出水平,而且对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成本、创新、管理和创新有重要影响。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对外资企业资本、技术溢出过程和结果有影响,最终影响到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的关系。实际上,广东省各地市间服务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造成各地方的引资规模和类型有区别,对服务业的增长效应产生影响。因此,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可能影响到服务业 FDI 与经济增长两者的关系,有必要在考虑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背景下探讨服务业 FDI 的经济增长效应。

以往有大量文献关注特定因素对 FDI 经济效应的影响,其检验手段以简单分组检验或在模型中构造变量交叉项的方法为主。分组检验就是根据一定的指标将数据对象分成两个或多个子样本,然后对子样本进行分组回归,根据回归结果中的某个特定系数的大小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判断该因素对 FDI 经济效应的影响。常见分组方式是根据影响因素对样本进行平均分组,王成岐等(2002)利用分组的方法考察人均收入水平、技术能力和 FDI 密度对 FDI 的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但分组检验时往往会遇到分组标准无法确定的问题。而在模型中构造变量交叉项的方法则无法考察引起FDI经济增长效应的非单调变化的影响因素。

..........................

6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随着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已经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热点。本文利用广东省 2004-2012 年的区际面板数据,结合广东省的引资政策和经济现状,对服务业 FDI 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总体上来看,服务业 FDI 对人均产出水平的作用不显著。但这并不能完全否定服务业 FDI 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服务业人均 FDI 对人均产出水平作用不显著是因为服务业行业众多,不同行业的服务业 FDI 的经济增长效应有差别,彼此间有可能相互抵消。此外,服务业 FDI 在不同的服务业发展水平下表现出的经济增长效应有差别,具体表现为服务业FDI在服务业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表现出的经济增长效应有显著差异,这是造成服务业FDI对人均产出水平的作用不显著的另一个原因。

(2)服务业 FDI 的行业特征影响服务业 FDI 的经济增长效应。高技术服务业 FDI 的增加有利于整体经济增长,作为对比,高技术服务业以外的其他服务业 FDI 的经济增长效应不显著。高技术服务业 FDI 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高技术服务业外资企业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和发展,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和转型。

(3)地方服务业发展水平影响服务业 FDI 的经济增长效应。总体服务业 FDI 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服务业FDI经济增长效应的发挥与地方服务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当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时,服务业 FDI 的经济增长效应不显著,只有在服务业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服务业 FDI 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才变得显著。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三:制度质量、制度稳定性与高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自1978年以来,随着对外开放化及对内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的国际贸易地位显著提升,对外贸易发展突飞猛进,以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品为贸易主体的比较优势产品增长迅速。截止到2009年,中国己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据海关总署发布的外贸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对外贸易出口额从1992年的850亿美元増长到2007年的12201亿美元,平均増幅达17%,加入WTO以后,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2014年中国出曰额更是跃升到了2.34万亿美元。出口规模保持高速増长的同时,贸易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2001年2014年,巧级产品占出曰总额的比重从9.9%降至4.9%,工业制成品从90.1%升至95.1%,高技术产品从17.5%增长至31.5%。尽管如此,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仍然暴露出诸多问题。首先,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产品出口总额的比例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新兴经济体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整体发展还远达不到后者的水平;然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整体产值占制造总体产值的比重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第兰,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主要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生产效率不高,技术含量相对低下。伴随近几年来国际国内贸易环境的恶化(全球经济复苏动力不足、人民币预期升值压力加大、新兴发展中经济体和世界主要经济体竞争性货币贬值、贸易对象国针对中国反倾销等贸易摩擦的加剧、中国劳动力价格及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上升)直接导致了中国出口贸易规模增长速度迅速放缓,国民经济増长动力不足,比较优势逐渐消失。在此背景下,如何转变发展思路,由传统的量取胜"逐步向质取胜"转变,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

第二节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高技术产业作为一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国政府着手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升级、推动国民经济高效发展的有利手段,因此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且面临转型的国家都将该产业视作维持经济增长、保持发展动力的突破口,纷纷在招商引资、自主创新、税收、贸易政策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鼓励、引导和支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技术进步、生产效率提升均能够推进一国经济的长期増长水平。尽管近些年中国出口了规模庞大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但这些产品的比较优势是建立在我国劳动为生产要素丰裕的基础之上的,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新形势下,如何破解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产品质量低下等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关于制度环境等社会配套服务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与髙技术产品关系的研究或许会是一个新的思路和视角。因此,深入研巧制度质量、制度稳定性对出口产品质量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质量的影响,对优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结构、提髙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增进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改善贸易条件、提升外贸经济效益等使得政府在制度环境建设方面做到有的放矢。

二、研究意义

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制度质量对高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影响的研究还刚刚开始,关于制度质量、制度稳定性对高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的影响的相关研究文献还没有出现,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经验,将制度稳定性对高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的影响纳入研究范畴,并作了机理阐释和实证检验。

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有别于传统贸易理论将制度因素外生化的研究假设,将制度因素变量内生化,通过筛选制度因子及其综合指标体系的技术处理,探究制度与贸易的影响机理及作用路径。

........................

第二章制度对贸易影响的研究现状

第一节政策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研究动态

一、主流贸易理论关于比较优势源泉学说述评

历史上国际主流贸易理论关于贸易比较优势决定因素的学说主要有劳动分工学说、资源禀赋学说、规模经济学说、技术差异学说和"钻石"体系学说,这些理论学说基于各自不同的贸易发展历史的研究背景从不同侧面深刻阐释了国际贸易优势源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参考。但是,以上理论有一个共同的恃点,都没有考虑到制度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这实际上与客观现实并不符合。

二、早期贸易理论中关于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述评

纵观整个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早期的贸易保护主义者为了保护本国民族传统产业、提升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水平,在政策探究和实践操作上都作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包括重商主义者提出的政府积极干预经济生活、通过高关税率及其它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发展对外贸易垄断等。汉密尔顿认为国家应该在工业化的早期力争排除外部竞争以保护国内市场进而提升本国新兴工业的发展。针对美国的情况,汉密尔顿主张通过制造一定的贸易壁垒来减少本国弱势王业制成品的进口,以此来扶持国内相关行业的发展。但设并不代表对所有商品的进口都采用这样的政策,其核也思想就在于政府通过相关政策手段阻碍国外成熟产业对本国幼稚产业的冲击以保护和发展本国制造业;李斯特(1841)根据他的生产力理论,反对不加区别的自由贸易,主张一定条件下的保护政策。国家贸易政策的制定应服从国家工农业生产为发展的需要。不同发展阶段应出台不同的贸易保护政策,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通过采取关税政策保护本国幼稚工业,发展生产为,特别是工业生产力。凯恩斯(1936)指出为了保护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的垄断产业,应实施积极的"奖入限出"政策。

........................

第二节制度质量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硏究动态

20世纪末,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开始出现制度因素的影子,有竖学者试图通过将制度因素引入到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中来补充传统理论在解释新贸易现象中的不足,以此来推动贸易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近几年,有关制度因素与国际贸易等相关问题关系的研究己经引起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兴趣。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制度质量与贸易规模关系的研究述评

制度因素以什么样的影响机理、通过何种作用路径改变贸易商品交易成本、影响贸易规模,是制度与贸易关系问题研究的主题之一。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模型将制度因素视为外生变量,假设制度因素不变,这直接导致了该部分理论对国际贸易格局决定因素认知的片面性,也很难解释现实世界中新发生的贸易现象。在现实国际贸易大环境下,即使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规模经济、资源禀赋、技术水准等因素趋同,也有可能发生贸易往来,原因就在于伙伴国之间的制度质量存在差异,这不仅会影响和决定一国经济生产效率的高低,还会通过简化各交易环节流程降低交易成本进而引致贸易的发生。很显然,国家间制度水平及制度安排的差异已成为一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内生源泉。

复杂度不同的产品对制度质量的依赖程度有别,一国制度质量的改善意味着该国在经济层面更加开放自由、市场化水平更高,市场制度更加健全;政治层面包括政府社会治理、公共监管的效能更高,政府规模较大,有相当的财力与足够的预算加强对教育、科研、技术创新及劳工培训的支出,更廉洁的政府、办事效率更高的公务员队伍;法律层面包括有更加完善的法制体系,法律执行的成本较低、执行力度较强,产权保护的力度加大等等。因此优质的制度安排能够通过降低特定关系投资中的套牢问题,减少高复杂度产品的生产和交易成本,从而制度质量较高的国家在专业化生产离复杂度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

第三章制度质量、制度稳定性对高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的影响机理........20

第一节制度质量、制度稳定性及复杂度的内涵界定...........20

一、制度的定义...........20

二、制度质量、制度稳定性及复杂度的肉涵界定..........21

第四章样本选取、变量构建及研究假设..........31

第一节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31

第二节变量设定........31

第五章实证结果与分祈.............61

第一节模型设定和说明.........61

第五章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模型设定和说明

本文所选取的样本数据是通过时间和截面取得的面板数据,面板数据一般通过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估计模型三种方式建立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豪斯曼检验(Hausman-test),检验结果显示样本数据存在随机效应。因此本文将使用随机效用模型。

.........................

第六章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研究结论

本论文在界定制度质量、制度稳定性、高技术产业及其产品分类和出口产品复杂度等核也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选取2002年至2013年37个世界泡围肉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数据,构建并筛选了制度的经济、政治、法律质量内涵因子,计算了制度的经济、政治、法律稳定性指碌,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得到制度质量、经济制度质量、政治制度质量、法律制度质量和制度稳定性、经济制度稳定性、政治制度稳定性和法律制度稳定性的综合指标,计算了37个样本国家十二年间的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复杂度,在此基础上分别构造了制度质量、制度稳定性与高技术产品出日复杂度之间的因果关系模型,从比较相关现实数据走向趋势分析所提出的研究假设和理论推导两个视角分别探讨制度质量、制度稳定性对高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然后分别设计方程模型,对制度质量、制度稳定性影响高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的效应进行了多层次的检验,并分别对回归结果进行了比巧分析。

通过理论梳理、数据变动趋势比较、研究假设、模型分析及实证检验和结果对比后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高质量的制度能够推动一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技术升级和该类产品出口复杂度的提升。制度占优的国家可以为整个社会提供更加便利开放的经济政策、有效的产权保护、社会信任、政府规范管理和高效率的激励机制,减少高技术产业发展和对外贸易各环节的种种交易成本,降低高技术企业的负担,增加人们从专业化分工和对外贸易中的收益,鼓励并促进高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的提升。

第二,不稳定的制度环境会抑制一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的提升。一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对外贸易复杂度能否得以提升不仅取决于制度质量的高低优劣,还需要有制度的稳定性作保障。经济全球化浪潮使得世界各国人们的交流往来日益频繁,制度变迂和演进引致的制度不稳定就在所难免。未来制度框架的不确定性会增加经济社会生活各环节的交易成本,从而对高技术产业发展、高技术产品出日复杂度提升产生不利的影响。虽然制度的不稳定也可能是制度为应对环境变化作出的积极调整或一国制度自身修正的正向演进,从长期来看,可能会为该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和髙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出口复杂度的提升提供更加显著的推动力量,但在短期内,整个社会都会为这种不稳定付出相应地制度转型成本。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四: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钻石模型”视角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进入 21 世纪,经济全球化正逐步改变全球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快速化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金融服务贸易作为服务贸易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基于金融业的金融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金融服务贸易在推动国际贸易增长和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趋重要。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服务贸易也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在 2001-2013 的十三年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由 719 亿美元增加至 5396亿美元,年均增长 19.06%;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也从 2.4%上升到 6.0%(中国商务部官方统计,2014)。然而,作为服务贸易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却不尽人意。在 2001-2013 的十三年间,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额从1.8 亿美元增加至 63.3 亿美元,虽然年均增长 50.89%,但是在整个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比重仅仅从 0.2%上升到 1.2%(中国商务部官方统计,2014)。纵观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历程,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起步较晚,并未形成有效规模;二是竞争力较弱,并不具备快速发展的实力。因此,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发挥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优势,增强其竞争力,便成为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研究课题。

1.1.2 研究的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开放以及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势必要更多的参与到国际竞争之中。金融服务贸易作为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体现,国际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国际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并不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力,金融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份额较低。本论文摆脱传统研究只着眼于竞争力大小的计算及比较的局限性,深入分析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对推动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形成及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研究成果也集中在竞争力的国际间或地区间的比较,并没有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分析以及对于如何构建符合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特色的竞争力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寻找并构建符合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理论及竞争力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的内容

本论文结构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及思路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主要指出了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创新之处,阐明了论文的写作思路和框架。

第二章国际竞争力理论及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综述。该部分首先阐述了金融服务贸易和竞争力的概念内涵,并依据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对这两个概念做了进一步的界定。随后对国际竞争力理论进行概述,主要包括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及竞争优势理论。最后对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

第三章为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理论的适用性分析。该部分在第二章论述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分析这两种理论在研究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问题上的适用性,阐明竞争优势理论对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更具解释力。进一步说明虽然竞争优势理论对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更具解释力,但竞争优势理论及“钻石模型”并非依据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而建立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论文在原有竞争有理论及“钻石模型”的基础上,依据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特殊情况,对“钻石模型”进行修正,以适用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最后在修正“钻石模型”框架内,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所涉及的“钻石模型”各要素进行具体分析。本章为论文的理论分析部分,试图从理论上重新构建适用于评价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体系。

第四章为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该部分首先对“钻石模型”进行指标的选择并说明选择依据,其次对数据的来源和处理进行说明,然后进行主成分分析与回归分析,最后得出相关结论。本章意在定量分析影响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构成各因素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程度。

第五章为提升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该部分依据实证分析结果,针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各影响因素不同的影响程度,从金融机构自身发展及创新能力提升、金融市场机制完善并促进同业竞争、提高金融监管机构监管能力等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解决思路。最后指出文章的不足,并提出后续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

2.国际竞争力理论及现有研究成果述评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金融服务贸易

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将服务贸易分为十二大类,其中金融服务贸易作为其中一个大类包含两部分:一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服务(保险除外),二是保险服务。《中国服务贸易统计》同样将服务贸易分为十二大类,但是将金融服务和保险服务分别作为两个大类进行统计,即金融服务贸易类和保险服务贸易类。

由此可见,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对于金融服务贸易的界定和统计口径并不相同,因此为了方便研究,并根据中国经济统计口径和选题的实际情况,本文对金融服务贸易研究的内容界定在中国经济统计口径之上,不包括保险服务。

具体包括:公众存款及其他可偿还资金的承兑,所有类型的贷款,金融租赁,所有支付货币的传递业务,担保与承诺,户主账户与顾客账户的交易形式,参与各种证券的发行,代理借贷款的经纪人服务,其他金融服务提供者所提出的关于金融信息、金融数据处理及其他软件的转让与供给等。

2.1.2 竞争力

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是国际上最权威的竞争力研究机构,其公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在国际间具有重大影响。WEF与 IMD 在竞争力研究上共同携手多年,后虽然分道扬镳,但从目前来看,其两者对竞争力的研究并不存在实质性差异,而仅仅是研究方法的差异,因此归为一类。WEF 和 IMD 运用八个要素集中说明竞争力: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管理、金融环境、基础设施、管理程度、科学技术、人口结构素质等八个要素建立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指标体系,并利用该指标体系对不同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可以看到 WEF 和 IMD 的竞争力评价的基本思路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总体分析方法,即国家层次上定义的竞争力,但是统计比较粗略、针对性不强,其分析结果对具体产业的竞争力没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

2.2 国际竞争力理论述评

2.2.1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

(1)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斯密认为,每个国家由于自然禀赋或者后天的人为因素,都会在一些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有利的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或者劳动生产率绝对高,而在另一些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不利的条件。每个国家都应当把自己的资源集中在对自己有绝对有利的产品的生产上,放弃对自己具有不利条件的产品生产,然后在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彼此进行国际贸易,这样对各国都是有利的。然而斯密的理论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即按照该理论,如果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具有绝对有利时,那么该国将无法进入国际市场进行分工,这就无法解释全面先进国家与全面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从而导致理论与现实的不相吻合。

(2)比较优势理论

针对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和缺陷,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各国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即一国与另一国相比即使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也能够通过生产相对具有优势的产品,从而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交换以获得贸易利益。

(3)要素禀赋理论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虽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其单要素(劳动)的假设显然不符合实际,因此赫克歇尔和俄林在其基础上,加入资本要素,并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即一国应该生产并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

综上,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一国产业比较优势的产生,或者说竞争力的形成,依赖于该国特殊的资源禀赋或丰裕的生产要素,这也是传统比较优势形成的决定因素。

......................

3 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16

3.1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的适用性分析……………… 16

3.2 竞争优势理论及“钻石模型”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的适用性分析 …………………19

4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26

4.1 钻石模型指标选择…………………26

4.2 数据来源及处理………………27

5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35

4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因素的实证分析

根据适用于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的钻石模型选取一系列变量,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运用计量软件确定相关变量因素,并定量衡量这些因素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4.1 钻石模型指标选择

(1)基础性生产要素。本文在考虑其对一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时,主要从金融服务贸易的融资和资本规模方面进行考虑。融资和资本规模一方面体现了金融服务贸易的可用资金量,可用资金规模的大小决定了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前景和创新潜能;另一方面决定了金融服务贸易的抗风险能力,拥有更大资金规模的金融机构更强的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因此本文主要采取金融业实际利用FDI、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等衡量金融机构的融资和资本规模。

(2)创新性生产要素。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基础设施的不断优化,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模式也在不断多样化和便利化。金融机构依靠大量高等金融人力资源,在金融产品的设计、组合等方面也在不断创新,以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更高收益的金融产品。因此,在现代通信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结构要素方面,使用互联网普及率以及国有控股的五大商业银行本科以上学历从业人员比例对创新性生产要素进行衡量。

(3)需求条件。修正后的钻石模型主要强调本国市场的需求,本国市场的需求主要来自于本国企业的需求和本国居民的需求,企业和居民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一方面提现了国内市场的购买力,同时国内市场的需求提现了不过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竞争力,也为金融机构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因此,本文就企业和居民两个角度,选取了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作为变量,以反映一国购买力,从而决定需求。

(4)相关与支持性产业。金融服务贸易的销售对象主要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和企业,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来帮助相关企业和产业解决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同时与金融机构相关的产业和企业对于资金相关的结算等业务也为金融机构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动力。该要素指标的选择,主要考虑到中国金融服务业主要为货物贸易提供服务,以及与金融服务业相关联的产业比较集中在资本密型产业,因此,分别选取货物贸易出口额和第二产业增加值作为衡量指标。

........................

5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本论文将十一个要素指标依次回归到六个要素中,按照对中国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程度的强弱排序,企业组织、企业战略和同业竞争因素影响最强,政府要素、需求要素、相关与支持性产业要素和竞争性要素的影响依次减弱,而基本生产要素影响最弱。由此可以看到,提升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大力培养高等金融人力资源,提升

金融研发能力。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最根本的来源是金融创新,这是显而易见的,但从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金融创新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程度竟然是各要素中最弱的,这值得深思。在中国金融服务业过去的发展中,创新一直并不是中国金融机构的强项,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形成也并不主要依靠创新能力,而是基于垄断地位的竞争力,这也就说明了中国各类金融机构在国际上竞争力弱的问题。同时也应该看到,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创新能力将给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空间也是巨大的。

金融创新,即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服务模式创新。金融产品创新主要依靠高等金融人才和金融研发机构对金融产品的进行新的设计、开发与组合;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一是依靠金融机构对过往经营经验的总结并发展,二是伴随这现代通信技术发展,金融服务也将更加便利化与多样化。

第二,完善金融市场机制,促进金融机构同业竞争。

金融市场机制的成熟,其实质是自由和监管的平衡。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中国四大股份制商业银行由政府控股,而中国金融市场 90%以上的份额由建、工、农、中这四大股份制商业占有,其实质就是政府控制下的金融市场,中国金融市场的垄断性十分明显。同时,中国商业银行法规定私有资本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可以申请建立商业银行并进入金融市场,但实际进入条件苛刻,从过去二十余年来没有任何一家私有资本商业银行成立就能看出。

因此,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需逐步开放金融市场,降低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的难度。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中国金融市场资本构成,为金融市场注入活力;另一方面也加大各类金融机构的生存压力,特别是中国四大商业银行的生存压力,迫使金融机构不断优化管理,强化创新,并提高其竞争力。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五:虚拟化社区奖励计划对用户知识共享持续意愿影响研究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背景问題提出

1.L1虚拟社区发展现状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PC机、智能手机的普及,我国互联网的渗透率也达到了高峰。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总体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商务、学习、社交、信息收集等行为活动实现已由传统方式转向互联网。将别是WEB2.0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后,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他们不再限于被动接受来自互联网的信息,而是借用互联网平台分享自己经验知识、生活点滴、观点看法等信息或是发起话题引来志同道合者共同探讨和交流。这种网民之间相互分享和交流成了虚拟社区的解化器。

虚拟社区是具有相同兴趣、目标的网络用户凭借互联网平台相互交流、传递信息逐步形成具有社会关系性质的网络空间。目前,这种网络空间主要W论坛/B蛇、博客、微博等形式出现。随着网民互动交流领域扩大,虚拟社区种类也日益丰富,涉及社交、商务、学习、捜索、点评等各个方面。用户规模也随之增加,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底,我国论坛/BBS、博客、微博、用户规横分别达12906万、10896万和24884万,使用率分别达19.9%、16.8%和38.4%"。

虚拟社区是网民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网民频繁参与信息交流的行为,为杜区带来了流量和人气,伴随而至的是巨大的经济效益。1997年,约翰哈格尔和阿瑟阿姆斯特朗在其《网络利益——通过虚拟社会扩大市场》一书中直接指出,企业创建虚拟社区将会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随后,不少学者支持了这样的观点,如沈旭文(2010)在研究威客模式虚拟社区时指出,虚拟社区可为用户、社区、商品提供商或厂家三方带来经济价值151。肖冗(2013)认为虚拟社区可以为企业产品进行宣传,通过宣传为企业建立良好的口碑和形象,而企业口碑和形象的好坏影响着企业商品销售状况tw。在实践中,虚拟社区也被证实了能够为经营者带来可观收益,如新浪微博2014年第四季度数据湿示,新浪微博通过投放广告和提供増值服务获得了净营收1.052亿美元。

......................

1.2研究意义

理论方面,本文首次单独关注虚巧社区奖励对用户知识共享持续意愿影响,并成功引入了奖励计划感知价值理论进行解释。这不但为解释虚拟社区奖励对用户知识共享斤为影响提供新的理论,也为后来者试图借鉴其他理论解释用户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提供新的借鉴视角。同时也丰富了用户知识共享持续意愿相关研究。

实践方面,本文是从虚拟社区经营者视角观察虚拟社区奖励与用户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模型分析,详尽了解虚拟社区奖励对用户知识共享持续意愿的作用路径,通过路径分析能够清晰知道虚拟社区设置每一种类型的奖励对用户知识共享持续意愿的作用大小,逸为虚拟社区经营管理者在奖励设计上提供了理论依据。

.........................

第二章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1虚拟社区相关研究

2.1.1虚拟社区定义

虚拟社区(virtualcommunities)也叫网上社区(bnlinecommurdties)Howard.R.于1993年首次正式提出,认为虚拟社区是指具有相同兴趣、爱好、话题的群体,依托于计算机网络,在长期内公开交流、讨论、分享相同兴趣、爱好、话题等形成的网络空间团体。后来研究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国外,J.Koh,Y.-G(2004)把虚拟社区看成是一群具有共同兴趣、目标的人经常互动、交换信息或知识而形成的网络空间。虚拟社区是具有共享利益、目标或实践互动目的而分享信息、知识并从事社交互动而形成的在线社会网络。国内,章郑(2008)把虚拟社区定义分为广义虚拟壮区和狭义虚拟社区,认为广义虚拟社区是任何组织通过网上活动聚集人群形成的在线空间,包括了以交换为目的形成的网上商店和互动交流为目的形成各类论坛/BBS、微博、个人空间等。狭义的虚拟社区主要指的是后者李亚芳(2013)则认为虚拟社怪是具有相同兴趣、目标的网络用户免借互联网平台相互交流、传递信息逐步形成具有狂会关系性质的网络空间。由上研究者对虚拟社区的定义看,整体而言是大同小异,都认同虚拟社区是由具有兴趣、爱好、利益、目标等共同要素的用户,凭借信息技术平台通过长期互动交流、信息传递等行为活动聚集而成的网络空间。

2.1.2虚拟社区分类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虚拟社区呈现的种类也日益繁多,研究者为了能够准确分析虚拟社区相关问题,明确具体研究对象,首先会对虚拟社区进行分类。

随后,国内外不同学者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研究情况,将虚拟社区分为了不同的类型,具体如表2-1所示:

.........................

2.2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相关研究

2.2.1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内涵

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是虚拟社区用户行为之一。研究虚拟社区用户知识共享,必须先清楚虚拟社区中的知识指的是什么Bake(1997)认为思想、判断、天赋、推理、关系、视角和概念等都是知识的具体表现。杨艳(2005)认为知识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总结,包括了个人的见解、价值、情景信息等。研究者对知识的这些认识同样可以运用于虚拟社区解释,可以把虚拟社区的知识看成是经验、信息、技能、思想观点等。

对于知识共享,早期日本学者Nonaka(1994)认为知识是由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组成,知识共享就是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社会化、外化、综合化及内化四个步骤。这个观点得到大部分研究者赞成的支持,如我国学者孙康(2010)、沈旭文(2010)、李亚芳(2013)就认为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是虚拟社区用户分享的经验、思想、观点价值等知识在虚拟社区平台上实现自身内化和外化的过程。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虚拟社区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传递、资料分享、回答问题等行为活动;二是,虚拟社区与用户之间信息、知识传递,主要表现在,虚拟社区提供给用户需求的信息、知识,用户也向社区提供已有的知识。石艳霞(2010)从知识共享主体角度从发,认为虚拟狂区知识共享包括知识搜索和知识共享两种行为,知识贡献是指将自有的知识经过多种形式传达或分享给其他用户或社区,知识搜索是指个人通过虚拟社区平台搜查他人或社区提供的给类知识并加以利用。徐美凤、叶继元(2011)则把学术型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看成是用户的浏览、发帖、回帖等活动。和炳全、石镑(2013)认为SNS社区中用户发布个人资料、状态,回帖、评论、转发、收藏等行为都是知识共享的具体表现。虽然研究者对知识共享的具体定义有所差异,但是基本遵从了用户的行为表现来定义,因而本文综合前人观点,将虚拟化区知识共享定义为用户在虚拟社区平台上以某种形式分享自己的信息资料、经验技能、思想观点、回答他人问题和搜索、转发、评论他人资料信息、经验技能、咨询问题等行为活动。

......................

第3章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27

3.1虚拟社区奖励计划定义和特征.........27

3.1.1虚拟社区奖励计划定义........27

第4章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36

4.1变量测量.......36

第五章虚拟社区奖励计划对用户知识共享持续意愿影响实证检验.........41

第六章研究结论应用

6.1奖励计划实用价值感知应用

由上结论分析可知,虚拟社区用户奖励汁划实用价值感知对用户知识共享没有直接影响,产生的间接作用也微弱。其中原因主要有:

一是,从用户需求分析,每一个虚拟社区用户需求是多样性的,而且每种需求都是短替性,所以当用户在某个虚沿社区奖励升划中巧得其中一种需求满足之后,如果没有得到更多需求的满足,那么他并不在觉得这个奖励计划设置的该项奖励是有价值的。以人大经济论坛奖励计划中提供的论坛币为例,用户在对论坛有需求时,如想获取论坛上的一些资料或是他人的回答,用户就会通过分享己有的知识获得具有交易功能的论坛币,但是当其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用户便不冉分享己有知识,因为再分享获得的论坛币对这个用户而言己经没有实用价值,即没有其想要购买的资料或知识。另外,在虚拟社区中,用户知识共享行为是一种社会交换斤为,用户更多的是相信所处的虚巧社区是规范的,相信自己在今天帮助了他人,在未来需求时,即便没有论坛币,也会得到他人帮助。这种社会交换的行为思想弱化了使用虚拟货币交易隐含的实用价值。

二是,从虚拟社区设置的奖励计划具体内容来看,积分(或虚拟货币)的获取要付出的价值远远大于感知得到的实际价值。不论是在综合型的知识共享型虚拟社区(百度知道)还是专业性较强的虚拟社区(人大经济论坛),用户在分享自己的知识的时候不但失去知识独占权和花费时间精力成本,而且要承担风险。因为在知识共享型虚拟社区中,奖励汁划规定,用户共享的知识只有在被人采纳、推荐、加精华等情况下才能获得更大的效益,而他人采纳、推荐、加精华等情况的发生概率是比较低,也就是说用户承担的损失风险増加。另外,在积分(或虚拟货币)兑换上,兑换商品局限于本站,兑换物多为虚拟商品,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用不上的虚拟商品对很多用户而言是没有价值的,因为这些虚拟商品并不能如实体企业奖励计划中积分带来的商品折扣、优惠、赠送赠品等奖励能够为用户带来现实的经济节省。

......................

结束语

本文首次专注于虚城社区奖励计划对用户知识共享持续意愿的影响研究,在以知识共享型虚热狂区为研究对象得出结论显示,用户对虚拟社区奖励计划的感知价值可以通过满意度间接影响用户知识共享持续意愿,支持了前人指出的虚拟社区奖励可以影响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的观点,同时解择了虚巧社区奖励对用户后续行为作用效果,在理论和实钱上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本文对此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需要今后进一步深入,因此提出以下展望:

(1)具体针对某一类知识共享型虚拟社区开展研究。本文研究针对的是知识共享型虚拟社区,获得的结论在实际操作中只能借鉴参考,并不能直接运用。因而,可以从研究对象类型上加以细分研究,比如,可以按涉及内容范围可以分成专业型和综合型,按分享的具体内容可以分为视频分享类、图片分享类等,这样存针对性的研究获得的结果会更加具有操作性。

(2)和传统企业奖励计划进巧比较分析,借鉴和完善虚拟狂区奖励计划设计。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和传统企业中奖励计划对顾客再购买行为、关系保持或是忠诚度影响相比,虚巧社区用户对奖励计划的价值感知更多的是在情感上的感知,传统企业中顾客对企业实施的奖励计划感知更多的是表现在实用价值的感知,如经济上的节省。传统企业中顾客忠诚会通过对奖励计划本身行程忠诚,进而形成对企业的忠诚度。而虚拟社区中的用户更多的是忽略社区设畳的奖励计划,奖励计划没有发挥实效,因而今后可以对比分析传统企业和虚拟社区用户忠诚度或持续意愿的形成,找出共同点和差异点,适当融合设计更为符合用户需求的虚拟社区奖励计划。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六:我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

1 导论

1.1 背景——艰难前行的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重要。但是,农业部门始终游离于世贸组织体系之外,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程度远远落后。虽然关贸总协定在“肯尼迪回合”以后,多次试图将其纳入管理框架,却从未成功。

“乌拉圭回合”中,农产品贸易是谈判的中心议题。农业贸易谈判主要在三大利益集团之间展开,即凯恩斯集团、欧共体和美国。谈判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国际农产品贸易体系,减少各国对农产品的贸易保护和补贴,然而由于谈判各方的利益冲突,几度陷入破裂边缘,在经历漫长艰辛的谈判之后,各方终于签署了一个折中性的协议,即“乌拉圭回合”的《农业协议》。

《农业协议》是一个折中性质的协议,其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关税保护额度依然较高,特别保障条款和允许国内的合理支持等政策更使得协议对各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的约束性下降。

从 2001 年开始的“多哈回合”开启了新一轮的贸易自由化谈判,而在此之前,农业谈判已经在 2000 年初开始,在多哈回合启动以后,农业问题作为一个中心议题,左右着“多哈回合”的进程,然而,各方对于农产品贸易的保护立场都不能做出有效让步,在互相推诿和扯皮中,多哈回合被迫与 2006 年 7 月无限期中止,现今过去十几年,“多哈回合”依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而其中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被认为是最关键也是世贸组织成员分歧最集中的两个议题。可见,农业贸易的自由化进程已经成为现阶段世界贸易自由化的主要困境。在其他产品贸易自由化都有很明显进展的情况下,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农产品的贸易自由化之路会如此的艰难?为什么各国都会在农业自由化这个问题不肯让步?其背后有什么深层次原因?

......................

1.2 新政治经济学的介绍

新政治经济学也称为政治学的经济学(economics of politics),或者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与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他们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不同,新政治经济学主要是以运用现代经济分析的正规技术工具来考察政治学对经济学的重要性来定义。运用现代经济分析,不仅仅体现在运用数学方法这种形式化的意义上,而且表现为它还是概念性的,它运用最优化、激励和约束等概念来考察政治现象。习惯上,人们将这种分析方法称作公共选择理论,本文采用学者在研究贸易政策时常采用的说法将这种分析方法称作新政治经济学。

政府公共政策制定是一个非市场决策的过程,公共政策在寻求同时满足公平观念和市场效率原则的过程中最终证明是失败的,20 世纪 60 年代兴起的公共选择理论弥补了这方面的理论缺失,为决策和分析政府的公共政策提供了独特且具有启发性的研究视角,并逐渐演变成 “新政治经济学”的综合理论体系。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来于以威克塞尔为首的北欧学派,真正将新政治经济学系统引入经济学分析,并取得很大影响的是布坎南。布坎南 1948 重新阐释了维克赛尔1896 年的博士论文,该论文研究瑞典的公共财政基础,1949 年,布坎南在《政治经济学杂志》(JPE)发文呼吁经济学家关注北欧学派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并因为在该领域的研究和突出贡献于 1986 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新政治经济学兴起之前,传统西方经济学缺乏对公共政策决策理论的分析,政府在制定和执行非市场决策的公共政策时表现为完美而慈善的独裁者,政府为了实现社会福利最优而选择相应的政策。然而现实中政府不是完美而慈善的机构和组织,他在选择经济政策时往往追求实现其自身的政治利益的最大化。正是由于对天真和简化的公共政策制定的不满,新政治经济学通过方法上的个人主义、理性经济人假定以及政治市场的交易行为,将经济市场分析推广到公共政策分析,从而将经济学与政治学联系在一起,对现实的公共政策的形成有着更强的解释力。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由于农产品贸易政策上总体趋势是贸易保护,因此,本文主要梳理在经济学理论中关于贸易保护的观点,以及国内外关于农产品贸易政策的观点及其最新进展。

2.1 贸易保护的理论评述

在西方浩如烟海的贸易研究文献中,理论的总体趋势是自由贸易,认为国家对经济、对贸易干预的越少越好。重商主义是最早的贸易保护理论,但是这一学派对于贸易保护的原因探讨显然是狭隘和民族性的。真正从理论上开始探讨贸易保护的美国首任财长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他主张一个国家要强大,需要有一个强大政府,强调国家信用和金融发展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建立起完善的工业体系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汉密尔顿的这些理论主要是体现在他作为美国财政部长时的一些政策,其个人并没有完整的经济学论著,将这些理论体系化的是德国古典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提出了著名的保护幼稚产业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产业的发展体现了国家的生产力,国内幼稚产业在与国外产业进行竞争时,处于不利地位,幼稚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家保护国内市场,使幼稚产业能够克服前期脆弱的竞争力,达到技术成熟,提高国家的生产力。因此,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可以通过实行贸易保护来促进国家生产力的发展。

李斯特之后的国际贸易理论取向仍然是自由贸易,进入 20 世纪,现代宏观经济学创始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中含有贸易保护的思想,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乘数效应,由于贸易乘数的存在,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产出变动远远大于一国的贸易差额,因此实行贸易保护,保证对外贸易顺差可以大幅度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产出。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选择,普雷维斯和辛格的“中心-外围”论认为,自由贸易政策只是对发达国家有利的政策,而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处于长期恶化状态,因此贸易保护是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政策。

最新的贸易保护政策理论出现在以保罗·克鲁格曼为首的新贸易理论框架下,该理论通过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引入贸易理论,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该理论基于新贸易理论的假定,认为经济生产中普遍存在规模经济,因此一国采用贸易保护政策,保护本国新兴产业,扶持其发展,通过企业的规模扩张来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达到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并在其实现规模经济后占有国外市场,有利于提高本国经济福利。这种带有很强攻击性的贸易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贸易保护政策,它强调通过实现规模经济而实现本国利益,却没有估计他国利益,因此一开始便在学术界引起巨大争议。后来,学者将博弈论思想引入战略性贸易政策分析框架,得出一国很难通过采用战略性贸易政策获益,因为其他国家也会跟进采用同样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只会是两败俱伤,因此战略性贸易政策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并没有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同。

.....................

2.2 农产品贸易保护理论

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和克鲁格曼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为各种贸易保护政策找到了理论支撑,农产品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部分,同样适用上述理论。除此之外,主张农产品贸易保护还有更多特殊的理论,这些理论基于农产品的特殊性,认为农产品生产对国家经济十分重要,需要对农产品生产进行保护,农产品贸易政策是农产品政策的重要方面,因此对农产品贸易保护是对农产品保护的基础。

基础产业理论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比如:西蒙·库兹涅茨(1961)就指出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四方面的贡献:市场贡献、产品贡献、外汇贡献和要素贡献,如果农业不能健康发展,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就无法健康协调的发展;纳克斯通过对19 世纪新移民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得出:工业与农业之间相互依存,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独立发展的基础,农业劳动生产率不能提高,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不可能产生和实现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国家需要对农产品贸易给予一定保护,保障农业能够健康发展,农产品能够健康生产。

粮食安全论和国家安全论也倡导对农产品贸易保护。阿玛蒂亚·森(1981)首次提出了“粮食保障”的概念,1984 年爱德华·萨乌马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认为“粮食安全”要确保国内所有的人不论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买得起他们所必需的食品。粮食安全论认为政府的基本责任之一就是确保本国人民粮食安全;国家安全论认为完全的自由贸易使得各国生产过程中的专业化程度加深,甚至出现完全分工局面,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也使得本国增加了对外国的经济依赖。一旦贸易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变得紧张,农产品贸易被限制甚至停止,就可能对国家的安全造成威胁,使得国家社会经济生活受到很大的打击,因此,重要战略物资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以本国生产为主,不能依靠进口。农产品就是这样的重要战略物资,必须保障本国生产,因此,国家需要对农产品贸易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以此来促进和保障本国农产品生产。

.....................

3 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政策的理论分析 ....... 13

3.1 效用函数与约束条件假设 ............. 13

3.2 效用函数影响因素分析 .......... 14

4 我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实证分析......... 27

4.1 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 .................. 27

4.2 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政策 ................ 30

5 结论和政策建议 ............... 41

5.1 主要结论 ............ 41

5.2 政策建议 ............... 42

4 我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实证分析

前文用新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我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的主要因素,并得出在这些影响因素下,我国的最优农产品贸易政策是适度保护;本部分将对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政策做实证分析,分析我国现行的农产品贸易政策和实施效果,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将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进行简要介绍,第二部分将对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政策做具体分析;第三部分将分析我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第四部分,通过影响因素的协整检验,检验本文理论模型,验证相关因素是否显著影响我国农产品贸易政策。

4.1 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产品贸易不断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产品贸易迅猛发展。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在 2000 年为 268. 5 亿美元,到2014 年为 1945.0 亿美元,增长了 7.24 倍。图 4.1 是我国 2000-2014 年农产品进、出口数据走势。

2000 年,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总额为 268.5 亿美元,其中出口 156.2 亿美元,进口 112.3 亿美元,是农产品的净出口国;到 2014 年时,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总额为 1945.0 亿美元,其中出口 719.6 亿美元,进口 1225.4 亿美元,农产品贸易逆差达到-505.8 亿美元。在我国农产品贸易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也从一个农产品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从 2004 年第一次出现农产品贸易逆差开始,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不断加剧,表 4.1 是我国 2000-2014 年的我国农产品贸易净额变化情况。

...........................

5 结论和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的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和我国农产品贸易政策及其实施效果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现阶段,我国的最优农产品贸易政策是贸易保护。这是因为:首先,内部资源禀赋约束和外部国际约束所决定的可行的农产品贸易政策选择区间是贸易保护;其次,通过对政府效用函数考察,可知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下,政府可以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可行选择区间和最优选择区间的高度合一使得我国现行的最优农产品贸易政策是贸易保护,并且农产品贸易保护是一个稳定的政策选择,政府没有改变农产品贸易政策的主观意愿。

2、我国最优的农产品贸易政策是贸易保护,但农产品贸易保护并不是越高越好。我们可能主观上认为政府对于农产品贸易保护应该越高越好,如果本文模型不把农产品质量加入政府的效用函数,政府的农产品贸易保护会越高越好,这也是大多数学者用新政治经济学分析农产品贸易政策的结果。特别是现阶段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逐年加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官员提出我国应当加大农产品贸易保护力度。但是,结合现今我国接连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本文创新性的将农产品质量加入到政府的效用函数中,得出政府的最优农产品贸易政策是适度保护而不是越高越好。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农产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对农产品质量的愈加重视,农产品质量在政府效用函数中的权重会逐步升高,农产品贸易保护的力度就会逐渐放松。

3、通过对我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的农产品贸易政策符合适度保护的结论。在加入 WTO 后,我国农产品贸易保护力度的总体呈下降趋势,这既是外部环境变化对政府政策选择区间约束的结果,也是消费者和国家对农产品质量要求提高后为实现最大效用的主动选择。2004 年以后的关税水平基本维持稳定验证本文关于在内外部条件不变情况下,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的力度趋于稳定的结论。我国的农产品贸易保护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包括关税壁垒和各种非关税壁垒,就具体的贸易保护形式看,关税保护力度稍显不足,保护水平较低,更多通过的是非关税壁垒来起到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七:越南利用日本直接性投资的研究

第一章前言

1.1论文选题背景

自2011年以来,国际经济的发展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经济体,社会整体失业率持续增大,政府债务等诸多棘手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而在欧元区的相关国家债务类危机问题也不断发酵并扩散影响,导致人们动摇了欧洲整体经济实现一体化的发展信也与乐观也情。面临分球不断恶化的外部经济环境和条件,而亚洲各国的经济依靠其平稳的増长表现及发展速度,对于国际经济起到了一定稳定作用。但是亚洲各国经济发展也绝非易事,发展并非一片坦途,比如美欧国家的经济发展不顺利导致亚洲各国的贸易出口类企业对外订单数星急剧下降,同时出口贸易总额降低;而全球大奈产品的售价不断增长卖到出现输入性的通膨问题;同时日本发生的海啸地震与泰国发生洪灾等灾害,也对亚洲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及基础性建设设施产生了严重性的破坏,严重造成了对亚洲整体经济发语函.不巧影响。

在东南亚地区越南属于一个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相对较晚的国家,于1986年开始实施对外开放的国家政策,颁布出台外国按资方面的法律,同时越南的各级政府始终重视和加强投资基础环境的建设,积极施行投资项目的多项优惠性政策规定,积板引进国外的资本,有利地推进了越南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增长。自从施行革新开放政策20余年以来越南在外资吸收和引进方面由无至有、由小至大、由单项至多项,逐步形成了覆盖全面、层次多样、领域广泛的投资格局和框架。可以说越南通过革新开放真正从国际经济一体化中得到益处,而吸引外资投入对于推动越南国内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特别是国外的直接性投资项目对于推动越南国内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动态化、系列化的经济性效应,比如积累资本、推动就业、推广科技、促进市场自由竞争及健全社会基拙制度等多种综合性的效应。

......................

1.2论文研究意义

自从1990到今,国际经济发展一体化与全球化的禮势,推动直接性外商投资项目在全球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十分重要,特别是发展中的国家吸引直接性外商投资项目数量不断增大,直接性外商投资项目给发展中的国家既提供了发展的资金,又提供了必需的科技与工艺,推进这些国家加快融入到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大潮当中。引进直接性外商投资项目现在是全球化发展的一种潮流,直接性外商投资项目国际化使得引进直接性外商投资方面的竞争不断加剧。从全球各个国家,诸如中、印、韩各国及东南亚地区的国家等日益制定出台了优惠性发展举措,不断加强对直接性外商投资项目的引进工作,从实际情况看同越南实质上是一种竞争性的关系。此外越南国内的各个省及直辖市对于引进和利用直接性外商投资项目的相关工作也日益重视,互相竞争的程度也千分激烈。然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越南经济在直接性外商投资项目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不断引起社会各界群众的普遍性关注。突出表现在:引进直接性外商投资项目结构不够科学,整体市场发展的垄断性趋势正在逐步强化,对于科技能力存在较强的依赖性等。面对这种新的形势,加强对越南国内吸收直接性外商投资项目情况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我们从越南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状况出发,围绕直接性外商投资项目情况,评估现状、查找问题、剖析深层次原因、阐述直接性外商投资在促进越南社会经济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借鉴国际及越南的一些国内地方的主要经验和做法,研究提出越南加快直接性外商投资的重要举措,进一步研究分析促进越南引进和使用直接性外商投资项目增强效益的有效策略,希望可化对目前越南国内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能够有所借鉴。

..........................

第二章国外直接投资理论和经验借鉴

2.1外资概念及其特点

外资的定义是指导持续时间较长的一项资金投入,在一个相关经济体的某一机构即直接性投资人由另一个相关体经济中的注册企业通过长期性合作的方式进行资金的投入以获取长期性收益。而直接性投资人的目标为促进另一个经济体中注册企业能够在投资项目的管理方面产生影响作用。

2005年,越南出台的投资法再次给出了对于外资概念的界定:通常国外的投资项目是指外国相关的投资人将资本及相关资产及资多投入到越南国内并投资性建设的活动;而直接性投资指的是相关投资人将资金投入相关项目并参与投资项目实际管理的一种投资方法。

......................

2.2国外直接性投资相关理论介绍

2.2.1边际产业投资理论

1978年,日本一桥大学的小岛清教授提出了优势比较理论,强调直接性对外投资的引进必须由该国发展滞后的相关产业(也就是边际化的产业)开始并依次展开,但是投资输入国的此类产业发展应具有一定潜在性的相对优势,这样投资输入国通过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通过对外直接性投资生产处于本国边际产业的产品再由投资输入国出口回投资输出国,从而既能够推动投资输出国升级产业的发展结构及投资输入国发展自身经济,又可增大了投资输入输出的两个国家间贸易的总量。此理论强调投资输出国必须选取与投资输入国科技发展水平相对接近的那些边际类产业实施直接性投资项目,以便能够可以不对投资输出国具有相关优势性产业影响,同时能够较好地利用投资输入国所具有的相对优势地位,为投资输入国提供一定量的社会性就业岗位。此外小岛教授还站在宏观的视角,将直接性对外投资分作自然资源、社会劳动力、市场及交叉性投资等四个投资导向的种类,围绕"东亚雁形发展模式"’问题进行了合理的解释。运用边际产业基础理论知识、国际分工及比较成本等原理研究和阐释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日本的相关对外投资类活动情况,反对垄断性优势对于直接性对外投资活动当中具有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强调运用同投资输入国相适应的科技进行投资,并且,其从宏观视角分析对外投资的动机,是非常具有开创性的。

然而此理论没有关注到跨国企业投资所具有的主动性特点,只是满足于对于战后日本直接向发展中的国家实施投资的具体情况进行解释,但对于之后日本直接对欧美国家的投资状况却并不相符,同时此理论对于当发展中的国家向发达国家实巧投资时的相关情况也不能用来进斤解释,因此此理论阐释全球市场中经常出现直接性跨国投资的有关现象存在着一定的局限。

.....................

第三章越南国内引进日本的直接化投资的实际状化及特征............9

3.1日本越南直接性投资概况............9

3.1.1.投资数量和规模...........11

3.1.2.发展境况...........13

第四章越南引进日本对外直接性投资的影响因素............23

4.1影响投资的主要因素...........23

第五章国外及越南国内的经验和借鉴...........38

5.1国外的经验..........38

第六章改进日本在越南直接性投资的对策

6.1新阶段越南引进与利用日本直接性外商投资项目的想法

自从改革抖后,越南的经济发展在直接性外商投资项目积极启动下取得了快速地增长。日本作为越南最大的外商投资国,对越南的外资影响不容小觑。为了巩固和进一步吸引日本对越南的外商直接投资,可采取下两方面的具体措施:

6.1.1着力吸引日资,形成总部经济

从目前越南的实际情况看,越南引进即FDI项目的质量较低。在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比如严重缺乏投资资金,就业率相当低时,只需要直接性外商投资项目就能够弥补投资资金缺乏的遗憾。要提离经济发展质量和优势,优化国家的产业结构,引进科学含量高的技术,引进现代化的管理经营是非常必要的。日本作为越南外资的主要来源国,越南政府应当着力引进,更大限度的为日企提供优惠政策、降低日企进入越南的壁垒,降低日企成本,形成日企总部经济效应,由此而吸引更多行业领域和层巧的日企进入越南。

........................

结语

自从革新以来,越南兼顾了引进与利用直接性外商投资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在越南经济结构的转移方面,在FDI项目不断引进,越南的三大产业结构逐步走向协调发展的道路。在目前低端制造业为主的基础上,大为发展了信息技术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展开转移趋势;在项目构成、区域分布、科技含量等众多方面表明,越南引进与利用直接性外商投资项目的质量并不高。但是也在平衡质和量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在GDP增长效应明显、出口直接贡献增大、就业率提升、经济结构升级、等方面;同时,在经济增速和质量、区域的协调性及外资项目本地化程度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越南正处在引进与利用抑I初期,若要在新情况下提出符合引进与利用FDI项目的战略与对策,从而达到提高项目的数量及质量的目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政府可以在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的基础上,亦步亦趋,稳扎稳打,审时度势,把握好时机。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八:中国移民对菲律宾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Problem Statement

At this point in time, it is without doubt that the world is witnessing a great and intensified transformation in Asia which is anticipated to change the face of the global economic dimension.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Asia in terms of economy, influence and living conditions over the past half century, much of the recent literature have recognized its potential to be an economic stronghold.

Before the 20th century, while the other countries have started to emerge from the shadow of the first world countries, the Philippines’ on the other hand is still operating in a low-growth trajectory (Alba, 2007). However, these past recent years records show that the Philippines’ economic growth has been observed to be rapidly increasing, though still not that high in comparison to its counterparts in Southeast Asia: Thailand, Malaysia, Indonesia and Vietnam which are now described as high performing economies and are even targeting first world statuses. With such recent observations and the aforementioned statement established, give rise to the questions: “If the economy of the Philippines is indeed being noticed, then what are the agents or determinants causing it to prosper and who are the contributors to this growth?

The Philippines is an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cultures and influences, partly from Spain and America, but long before the Spaniards’ arrival in the Philippines in 1521, there has already been a great barter and trade system between China and the Philippines. This strongly indicates an early and long econo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cals of the two countries. In addition, Augustin Craig (1914) , states that, according to Tome Pires’ writing in 1512 – 1515, gold mining was a principal industry of the Filipinos prior to the coming of Ferdinand Magellan (Magallanes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and that Filipinos “exported gold to China.”

The acceleration of occupancy and early interactions of Chinese with the local Filipinos has then greatly led to a pivotal role in the shap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hilippines in various sectors. Studies conducted show and recorded that Chinese Filipinos are one of the largest 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ies in Southeast Asia. The Sangleys—Filipinos with at least some Chinese ancestry—comprise 18-27% of the Philippine population. Founded on the foregoing statements, because Chinese immigrants comprise the largest group of foreign settlers in the Philippines, it has been assumed that they have played significant roles, one way or the other in contributing to Filipino life, culture, cuisine, history, art and greatly on the economy.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2.1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Year after year, a new study regarding immigration is being conducted; thus, giving rise to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cholars and philosophers who are becoming more intrigued in regards to what can immigration provide to a country - whether legal or illegal immigration was documented if not by one, then by few of the scholars interested in this subject.

These researches or studies have been made all throughout the world; where most countries are more than intrigued to know their history, and most of these immigration researches are usually pertaining to the country, wherein most of the immigrants are coming since the 19th or even earlier century, -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ue to the high population rate and war in the country in the early ages, most of the Chinese people chose to leave the country and went to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so then marked their role in the country’s society they chose to live in. Now, in these contemporary times, with the emerging rise of China as a prominent power in the region, it has posed certain credit to foreign policies of all Southeast Asian states particularly the Philippines.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China’s past glories, Schilling (2001) in fact admits that Asia, especially China has enjoyed technological leadership in the past, and that China also was considered to be the world’s most advanced country a centuries ago.

On the contrary, most of the conducted Chinese immigration studies only pertain to the immigrants’ role in the country; take for instance, in the Philippines, there has been a lot of documentaries regarding the Chinese immigrants’ contribution in the history, but there are still very limited resources on how have they influenced or given impact on the Philippines’ economic growth during their stay in the country, as well as to explore and give recommendations on how can they still provide assistance for the economy to prosper in the future. In addition, it is also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to provide empirical analysis regarding the topic.

This research may also provide guidance for students to come up with their own research paper in the future since the impact of China, more specifically, regarding its fast growing economy can serve as an eye opener and catalyst towards development of other countries that belong to the third world such as the Philippines. Also, it is apparent that the issue of immigration in every country, among and between scholars as well as philosopher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

Chapter 2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Immigrants in the Philippines

2.1 Brief History of the Early Chinese Immigrants in the Philippines

The presence of collected Chinese artifacts that were found throughout Philippine waters that dates back to as early as right up to the 10th century indisputably served as evidences that from the 9th century onward, ethnic Chinese sailed around the Philippine islands and frequent interaction with the local Filipinos then was observed. Apparently, these interactions started commerce such as bartering and/or item exchanges which were done on Chinese “sampans”. Many Chinese then subsequently settled in the islands of Luzon and Vizayas which resulted into intermarriages between Chinese and the local Filipino.

In 1574, several Chinese pirate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Limahong proceeded to besiege the newly established Spanish capital in Manila. But in 1575, in vain, with the combined Spanish and native force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Juan de Salcedo he was subsequently beaten for trying to capture the city of Manila. Almost simultaneously, during the departure of the Chinese imperial admiral Homolcong from Manila where he was well received, he took with him two priests, who became the first Catholic missionaries to China from the Philippines. In May 1603, the previous visit was then followed up by Chinese officials with the official seal of the Ming Empire bearded by the arrival of Chinese ships in Manila. This subsequently led to suspicion on the part of the Spaniards, that the Chinese had sent a fleet to try to conquer the nearly defenseless islands. On the other handr, the Chinese made no hostile moves seeing the city as strongly defended as ever. They returned to China without either side mentioning the apparent motive and without showing any particular motive for the journey.

Historical documentations reveal that the beginning of fortifying Manila was marked when Engcang - a Chinese settler in Manila, offered his services to the governor. Records reveal that a plan to massacre the Spaniards quickly spread among the Chinese inhabitants of Manila when he was refused. Ending in a large scale massacre of the non-Catholic Chinese in Manila, the revolt was quickly crushed by the Spaniards. Throughout the Spanish Colonial Period, the Chinese outnumbered the Spanish colonizers by ten to one, and at least one on two occasions tried to grab the power, but their revolts were quickly put down by joint forces composed of indigenous Filipinos, Japanese, and Spanish.

..........................

2.2 Formation of Chinese- Filipino Identity

The fluctuations in the number of early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 are attributed to the variation and contrast of different policies that were carried out during the Spanish regime with that of China’s. Notably, the turning point happened in the mid - 18th century resulting to an upward trend from the late 19th century when treaty ports in the region facilitated trade from Manila to Hong Kong and Xiamen, and from Xiamen, to Taiwan and Japan (Chu 2012, 32-36). At that time, the Chinese elite in Manila began to assert themselves as a political entity by lobbying the Qing court for a consulate in that city, arguing that the Qing had jurisdiction over the Chinese overseas. However, this was done out of expedience and ambition rather than allegiance to the Qing. In fact,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 and elsewhere supported the revolutionary forces of Dr. Sun Yat-sen and celebrated the success of the revolution in 1912.

Records reveal that the assertion of Chinese merchant elite leadership over the Chinese community began in the Spanish period and continued into the American and Independence periods. The leadership position in the Chinese community evolved from Gobernadorcillo (little Governor) to Consul-General to President of the Chinese Chamber of Commerce, but through it all the business elite claimed to represent the interests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 (Wickberg 1997, 169; Wilson 2004, 84, 119, 173).

Throughout the colonial era the Chinese had a strong sense of being other in the Philippines. Their confinement to the Parian created physical as well as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s of being set apart from the local population. Unless one intermarried, one was always a chino, a non-native who could return to China at anytime and who might take advantage of the native population. The mutual suspicion between the Spanish, the Filipinos, and the Chinese resulted in the expulsions and massacres of the Chinese that marred the Spanish period, and the restrictive policies towards the Chinese of successive Philippine governments in the mid-20th century (Wickberg 1997, 168; Tong 2010, 207) .

........................

Chapter 3 Analysis on Chinese Immigrants’ Influences on the Philippines’ Economic Growth ............ 25

3.1 Philippines’ Recent Economic Situation .............. 25

3.2 The Influencing Channels of Chinese Immigration on the Philippines’ Economic Growth .......... 27

Chapter 4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Chinese Immigration in the Philippines and Policy Suggestions ...........40

4.1 Methodology ........................... 40

4.2 Variables and Data .................. 41

Chapter 4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Chinese Immigration in the Philippines and Policy Suggestions

4.1 Methodology

In this research,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was used to obtain the needed information and data, which includes written outputs, published journals and literature or websites of related institutions and agencies that can provide the empirical data needed for the quantitative method that is presented in this chapter. The data gathered consists of the yearly observations for each variable from the year 2009-2014.

In analyzing the collected data,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 a quantitative measure that determines the degree to which two variable’s movements are associated, is expected to be exploited. It is hoped that positive significance will turn out to be the outcome, wherein r is expected to hav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In lieu to the hypotheses provid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to be used in order to measure how strong a relationship is between two variables. The formula return a value between -1 and 1, where:

1 indicates a strong positive relationship.

-1 indicates a strong negative relationship.

A result of zero indicates no relationship at all.

......................

Conclusion

In this dissertation regarding the impact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the Philippines’ economic growth, with the objective of finding the extent of how the Chinese immigrants influenced the country, the researcher therefore concludes that:

(1) With the use of Pearso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n finding out the level of impact the Chinese immigrants on the Philippines’ economic growth, it has been realized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however, it is just considered to be moderate. Even so, Chinese immigrants’ playing a significant role not only in the Philippines’ society, but also its economy can never be downplayed. Moreover, with the use of simple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s i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it was proven that the more Chinese immigrants in the country is, the greater bigger chance to experience positive change and growth in the Philippines’ economy.

(2) In the assessment of the influencing channels, immigrants - particularly the Chinese immigrants, supply labor to the Philippines and increase demand for goods and services. Additional and extensive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immigrants’ business area which can be considered under human capital an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which affect the economy in a positive way have been realized.

(3) Based from the theoretical information, the presence of Chinese immigrants undoubtedly help strengthen the relationship of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ir host country – in this study, the Philippines through international trade, family ties, social capital, cultural and even employment. They also brought a perse set of skills, specifically in business industry which affects the economy positively, as well as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tructure of the society they enter.

(4) Not all of the hypotheses provided may be binding but the results still correspond to the aim of the study which is to lay out the impacts the Chinese immigrants have and what more they can offer. In addition, immigration policy development, particularly in formulating long-term immigration strategies can benefit or use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reference(omitted)

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九:美国跨国公司并购分析

第 1 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在现代全球化的世界上跨国公司对现代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在国际贸易关系发展的过程中的主要力量是跨国公司。它们是世界公司业务中的最强大的部分。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在世界经济,美国经济已处于领先的地位。在美国经济最主要的部分是:冶金,机械制造和仪器制造,电子,电器,石油,化工,汽车和航空的行业。

随着技术的迅速变革以及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跨国公司为了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纷纷采用跨国并购方式对自身的体制、结构、功能、规模等进行重新组合和战略调整。而跨国企业进行并购就需要很多时间和资金去进行市场并购行为,这期间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跨国并购中产生文化差异、缺乏对并购国家公司有效评估等等,而不解决这些问题,将会对并购后的企业产生不好的影响。虽然关于跨国并购的理论研究较多,但是还是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体系来建立一个研究模型,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

经过近三个月的时间准备和考察,决定把课题研究题目定为“美国跨国公司并购分析”,把研究课题限定在美国这个国家是因为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跨国公司最多的国家,具有代表性,而且加之我在美国企业实习过,这样的题目联系工作实践,加之实习工作中积累的切身体会,感能够更好掌控题目的研究方向和实际效果。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经过改革开方以后,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中国关于企业并购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多起来,由于国外企业发展比较早,在企业管理方面比较有经验,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来学习国外的先进的管理经验。比如中国的联想收购 IBM 后,不仅获取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还获得了先进的管理经验。联想为了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在纽约设立了全球业务总部,任命阿梅里奥为 CEO,在他的领导下,提高了联想集团的竞争力。关于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观点:

邢少文:“随着跨国公司并购程序以及当事国家的法律意识的提高,跨国公司利益相关方已经不能够在以牺牲中小投资者利益去换取跨国公司的利益最大化了,这是因为现在的企业制度逐渐完善,利益相关方的话语权逐渐减弱,受制于企业中董事会和资本方。这是跨国公司发展至今的一个成熟标志,任何个人和小团体都不能够牺牲集体利益去换取小团体的利益 。

黄荣斌:“美国跨国企业的世界扩展,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尤其是东盟五国的经济走势发展尤为突出,该文提出美国经济发展中的跨国公司FDI 模式促进东盟五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使得东盟五国的产业升级,与美国 FDI模式关联性非常强,以至于东盟五国的经济结构中创新元素也来自于美国跨国公司的相关理念,深刻影响着东盟五国的经济,美国跨国公司还通过资本注入方式对东盟五国的企业进行阶段性并购,东盟五国的产业升级离不开美国跨国公司的并购行为”。

吕向敏,杨建立,张惠兰说:“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企业中的决策者决定着企业发展的走向和并购的目标确定。如果决策者出现投资失误,没有注重投资目标国家的影响因素,就会加大投资并购风险,不确定因素在增多,该文主要就是决策者在考虑目标国家的因素时候发展为国际投资收益情况。提高跨国公司的决策者的国际投资风险意识是目前跨国公司都英爱做到的事情。

李盛竹:“该文主要介绍了谷歌并购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失败案例和不和谐并购行为,找出了美国跨国公司并购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分析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并购的时间比较晚,处于并购的初级阶段,在海外并购方面缺乏经验,并购失败比例较高。近年来,中国在企业文化领域出现了大量的专家,每个人几乎都有自成体系的理论系统,各自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不尽相同,大多停留在借鉴西方国家跨文化管理的理论上,缺少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管理体系,并且这些理论系统缺乏实践的指导。”

...........................

第 2 章 跨国公司的类型和特点

2.1 引言

跨国公司——这是足够的复杂性和不断发展的现象。现在提高成本和竞争力是许多公司的关心。在这一过程中提倡跨国公司是一个主要驱的动力。

现在最大的跨国公司大部分位于在:美国,欧洲,中国和日本。这些四个地区是我们现代世界上的最大的和最重要的经济中心。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在世界经济,美国经济已处于领先的地位。在美国经济最主要的部分是:冶金,机械制造和仪器制造,电子,电器,石油,化工,汽车和航空的行业。

.....................

2.2 跨国公司概述

2.2.1 跨国公司特点 跨国公司两个重要的特征:

(1)多民族,多国家的关系;

(2)政策的连贯性。

由于跨国公司生性国际公司,跨国公司的潜力估计如下;

(1)密集和广泛分公司,子公司,代表处和关系存在的网络;

(2)跨国公司的东道国经济中的存在。在别国的基础设施和对外贸易;

(3)分配跨国公司其控制对的媒体,通信,连接。拥有一个强大的形成当地公众舆论的武器。

(4)创建一个动力取决于各国当地的政治和公众代表的脸。

跨国公司的鲜明特点:

(1)主要的目标 - 市场的的最大化;

(2)于用相同的全局跨国公司全球市场的部分;

(3)附属公司新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的协调;

(4)每个生产单元的灵活的组织,公司结构的自适应,会计和审计的统一组织;

(5)分支机构,工厂,合资企业的联盟到一个单一管理的网络;

(6)参与高新技术产业,高盈利的确保。

通用的合并 -企业公司生产联合相关的产品。例如,一个制造摄像机的公司于产生影片或对摄影产生化学品的公司。收购可以定义为一家公司录取到另一个控制,操作与收购它的绝对或部分所有权。此次收购是经常进行收购的公司在证券交易所的全部的股份,意味着收购该的公司。兼并和收购的过程与资本市场的动力学联系很密切。为了执行这些业务上次要确定公司虚拟资本的状态—胖肿的,压缩的或者有效的。这些业务非常重要的因为金融市场的行情对一个公司的活动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公司的真的资产比公司的虚拟资本有大,那这样的跨国公司能当别公司收购的对象。在相反的情况(一个公司的虚拟资本比公司的真的资产有大)那这样公司的股票就当投机买卖的对象,因为那些公司股票的易损性提高。并购的目标和途径(控股股份的贩卖,控股股份的回购)都不一样。有这些并购的途径:友好的方法 - 正式的收购建议吸收的支持公司的领导(strategic buyout)。两个或多跨国公司研究它们的合并对它们的公司有什么样的好处的影响。

........................

第 3 章 美国跨国公司并购的优势 ..........16

3.1 引言 ...... 16

3.2 苹果跨国公司优势分析.......... 16

第 4 章美国跨国公司并购存在的问题 ...................31

4.1 引言 .......... 31

4.2 苹果公司并购中竞争优势在减弱.............31

第 5 章 美国跨国公司并购的改进对策 .....................36

5.1 引言 ........ 36

5.2 政府层面 .............. 36

第 5 章 美国跨国公司并购的改进对策

5.1 政府层面

5.1.1 加大美国政府资金的支持力度

跨国企业国际并购行为对于母体国家的优势非常大,尤其是美国跨国企业本身自身技术、营销优势比较大,如果政府还能够在资金政策上在多加扶持那么就有可能在国际并购中占得更多先机和优势。美国政府在针对本国跨国企业发展中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专门设立一个金融管理部门,对接跨国企业财务部,如果美国跨国企业选择大型七企业进行并购,起始资金较高的,有资金管理部门与各个资本投行、资本银行进行中间协调,政府担保先行拿出启动资金进行并购投资。其次美国政府在税收主导上要加大跨国企业税收减免力度,让跨国公司摆脱税收压力,支持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并购中的政策倾斜,在产业布局和技术更新中要给予支持。

跨国并购在表面是一种企业发展的市场行为,深层次还会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机密和安全,所以美国跨国企业在并购中或多或少会遇到目标国的政府干预,导致并购失败,这时候美国政府要先行做好舆论引导,在国际大环境中倡导公平原则,政府部门要多于目标国家的外贸部进行行政访问。

数据证明持续稳定的研发投入能够让美国跨国公司的技术优势一直保持领先,在现今国际市场的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美国跨国企业更着手建立一个稳定的技术研发团队,这个团队要保持技术领先,在产品创意和功能构造方面要有自己特色。美国跨国公司创新意识比较强,但是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也在逐渐重视技术研发对本国企业的重要性,对自身生产技术、设计技术等核心技术进行创新发展,在面对同质化竞争过程中才能够更加立于不败之地,加大美国跨国公司技术更新发展步伐,才是解决危机的良策。技术创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发展起来的,这过程需要国家和企业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要加大引导技术变革,调整产业发展结构。

......................

结论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美国跨国公司也逐渐融入全球经济社会中,为了更好的理解跨国公司的本质以及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就要对美国跨国公司并购优势发展进行研究,提高跨国公司并购中的国际竞争力,针对跨国公司并购的背景下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了中用者比较分析,针对进行跨国公司并购对世界上的经济发展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的比较,提出适当的结论。使用了静态数据的方法,以获得具体的想法关于并购公司的数量,那些并购对跨国公司有没有好处和其他指标。这种方法用了为评估何种经济损失和利润跨国公司获取。并在实证分析基础上进行规范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根据美国跨国公司的并购中动机、优势、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跨国公司并购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美国跨国公司的并购动机为拓展海外市场,确保资源获取。美国跨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可以获取目标企业的机器设备、矿产资源等有形资源,也可以获取目标企业的商标、信誉、知识产权、专利权、人才、客户关系等无形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企业要想快速的发展,就得客服自身的缺点。美国跨国企业并购另外一个企业的主要目的是弥补本企业自身的不足之处,提高本企业的整体实力。

(2)美国跨国公司存在一些并购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兼并和收购领域跨国公司的活动,突出企业巨头公司的活动,在并购过程中存在竞争优势在之间减弱、缺乏对并购国家文化差异认识、缺乏对目标国的有效评估。研究苹果研究苹果公司、微软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公司,这些大型跨国公司并购之后的结果,并购后的整合,相互交织组织的结构。得出共同存在技术优势、人才战略优势、稳健的财务战略优势。

(3)从美国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得出美国跨国公司的改进策略。首先加大美国政府资金的支持力度、美国政府加强对跨国并购的宣传引导。其次美国跨国企业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继续实行持续稳健的跨国公司财务战略、跨国企业加强人力资本投资,还要主义目标国的文化差异,一定要对目标企业有深刻的了解,当然还要理解目标企业所在国家的经济情况、政治情况、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要求、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等,美国企业海外并购后,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深入的分析本企业与对方企业的各自的文化特点以及并购双方的公司组织形式、国家政策、经营理念、管理风格、公司制度等等来选择合适的企业解决方案。

以微软、埃克森美孚和苹果跨国公司并购的特点,分析微软,埃克森美孚和苹果跨国公司的并购存在问题;提高微软,埃克森美孚和苹果跨国公司并购效益的策略和分析美国跨国公司并购的改进对策。

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有限和研究资料的多少有限,论文有很多部分的数据模糊,论文中有些观点不是很明确,论文存在缺陷。在今后的学习研究中,本人会继续关注美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情况以及美国企业海外并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了解更多的数据,用数据说话,会将实际情况与理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十:不同宣传条件下环保车购买中的搭便车行为的比较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1.1 现实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伴随着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明显,汽车消费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 年我国的汽车销售量是 2349.2 万辆,与去年相比增加了 6.86%。然而汽车消费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小觑。研究表明,我国汽车尾气排放中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占大气污染的比例分别为 76.8%、69.4%、40.8%,可见我国汽车尾气污染的严重性。汽车尾气导致的环境问题不仅仅只是国家、环保机构应该关注的问题,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公民都应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并把缓解这个问题提上日程。

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负外部性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为了有效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导致的大气污染,需要提高环保车购买比率。在汽车消费的市场上,传统汽车已经深入人心,消费者是否能接受环保车、怎样才能接受环保车需要政府政策和环保宣传等方面做很多的工作。但是从第二章我国环保车的消费现状与普通汽车的消费现状的数据来看,很显然环保汽车占普通汽车的销售比很低,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新能源的消费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为通过有效的环保宣传活动促进环保车购买提供了很大的可能。

由于环保车的购买存在着正外部性,使得无车族和非环保车购买者可以不付成本享受环保车购买者带来的更优化的环境,即所谓的搭便车问题。搭便车是一种付出与回报不对等的现象,容易使人们从心理产生不公平的感觉,从而降低了社会成员的合作水平,这样会导致环保车购买的行动供给不足,不利于缓解能源压力与大气污染,引出了搭便车问题。环保车购买具有一定的公共品属性,环保宣传作为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较高的环保意识是人们采取环保行动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减少环保方面的搭便车问题。部分公共物品的外部性问题可以通过将其私有化的方式将其解决,这样提高了团队的合作和效率,可以有效地减少搭便车。然而环保搭便车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社会性,不可以通过私有化的方式加以解决。

.....................

1.2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论文主要分为四章。 第一章是绪论,首先进行了课题背景的分析。然后简要地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国内外研究结果综述。

第二章是对本文中应用到的搭便车的理论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搭便车实验中概念界定,搭便车实验的理论,并且详细分析了环保车购买中的搭便车行为。其次分析了环保车购买中搭便车的理论基础和引入宣传的相关概念,这一章主要是为下一步设计实验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主要是实验设计。本文的实验设计分为两个部分,收益框架效应下的宣传的实验和损失框架效应下宣传的实验。这两部均为 1*9*3 的实验,1 代表收益框架效应(或损失框架效应),9 代表 0—8 种宣传力度,3 代表三种社会信息。本文在前人研究的成果的基石下,对比了框架效应、宣传力度和社会信息的不同组合的宣传对减少搭便车产生的影响。突出性研究不同宣传条件下,哪一种宣传组合更加具有效力,为后面的对比分析做好铺垫作用。

第四章是对实验结果的实证分析。主要包括收益框架效应下宣传与损失框架效应下宣传的实验结果分析、不同框架效应下宣传的对比分析以及对策建议。具体来讲,收益框架效应(损失框架效应)下宣传的实验结果分析包括结果分析、建立回归模型、模型分析。然后是对不同框架效应下宣传的对比分析,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实验经济学给我们指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本文主要根据搭便车理论和框架效应理论和社会信息理论,结合现实中环保车购买的情况对搭便车行为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本文主要围绕着宣传力度、社会信息和框架效应三个维度的变化研究不同宣传条件下环保车购买中的搭便车行为的比较分析。并根据相应的研究内容设计了不同的实验,力求做到实验设计的针对性、数据的可靠性以及分析方法的准确性。通过设计对比试验,研究不同的宣传条件下搭便车的程度。文中引用搭便车系数这一定义,用搭便车系数作为衡量搭便车行为程度的指标。图 1-1为本文的技术路线图。

...........................

第 2 章 搭便车实验的理论基础

2.1 搭便车实验的主要概念界定

2.1.1 搭便车

所谓搭便车就是不劳而获,自己不付出劳动或者付出的劳动较别人少却获得和劳动人相同的收益。例如,老师布置一个小团体作业,让大家分工共同来完成作业,而有些人却不愿意来完成自己的任务让团队中的其他人来帮助,却来共同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这部分人就搭了别人的便车。农民生产合作社是历史中比较典型的搭便车案例之一,农民生产合作社是三大改造中的一方面,人民公社就是平均分配,不按劳分配,严重挫伤了被搭便车者的积极性,助长了搭便车者的惰性。农村生产合作社是党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错误,最终间接导致了大面积的饥荒。这类搭便车问题可以通过私有化的方式予以解决,比如第一类搭便车老师可以通过独立布置作业并提问检验的方式解决,第二类搭便车问题可以通过按劳分配的方式间接划归个人问题,但是这种解决方式只适用于部分公共物品。因此,探寻搭便车问题的其他解决方式非常必要,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人们搭便车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现实社会中亟待解决的环保问题,从搭便车的心理进行研究,不仅是对搭便车理论的深化、完善,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2 搭便车系数

传统的研究方法局限于从定性地角度研究搭便车,而本文沿用 Leuthold 提出搭便车系数。搭便车是从定量地角度准确地测量搭便车的程度。目前所进行的绝大多数公共物品的实验都是以自愿供给为基础的,给定每个参赛者相同数额的初始值,让他们分别对公共账户和私人账户进行投资,并设定公共账户和私人账户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 R1和 R2且 R1

......................

2.2 搭便车实验的理论

2.2.1 公共产品理论

从理论上来说,界定一种物品是否是公共产品,要看其是否具有公共物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出来以供消费时,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是零。受益的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公共产品时不能轻易排除其他人对此公共产品的消费。私人产品具有排他性,当某物品被购买后其他人就不能对该物品消费了。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有一种产品同时满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一般我们把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称之为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只要具备其中一个条件即可。准公共产品还可以再分为拥挤性准公共产品和俱乐部性准公共产品。拥挤性准公共产品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却是一种竞争性产品,如共有资源、公园、城市绿地、拥挤但不收费的公路;俱乐部性准公共产品是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一种产品,如社会医疗保险、社会保障、消防、不拥挤但收费的公路;实践中,除了国防被公认为纯公共产品外,一般都是近似被认定为纯公共产品,如不拥挤也不收费的公路等。私人产品满足排他性和竞争性,私人产品很多,现实生活中通过付费而占为己有的物品都是私人产品,比如,衣服、化妆品、水果等。

2.2.2 外部性理论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外部性的概念是由马歇尔和庇古首先提出来的。外部性指行为人的决策直接或者间接的导致其他人受到影响。正外部性是某人的决策或者行动直接或者间接地使他人受益,而受益者无须付出成本或者是花得代价很小不足以带来他现在所获得的收益,由此产生搭便车。例如,农民播种庄稼时,蛇就会去田里吃掉很多害虫,蛇却没有向农民收取除虫费。负外部性是某个行为使其他人受到负面的影响而产生一定的损失,而造成负外部性的人却没有为他人的损失进行补偿,造成负外部性的人就是搭便车者。例如,在公共场所吸烟者给周围的环境带来了影响,并使周围的人吸入了大量有害物质,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却没有为此付费,这时候吸烟者给周围人带来了负外部性。后来又有些学者对外部性提出了不同的描述,詹姆斯.米德(Meade)提出正外部性(或负外部性)是指经济行为个体在做决定时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没有参与这一经济行为的个体得到明显的收益(或损失)。贝特(Bator)这样定义外部性,外部性是指用价格衡量成本与收入时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社会脱离了生产的最优状态。例如,汽车的消费中由于个人只支付了汽车的销售价格和养护费用而没有支付由于治理汽车消费导致的环境污染的费用,由此造成的个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社会成本=个人成本+治理费用,如图 2-1 所示。外部性是造成搭便车现象的直接原因,所以外部性理论对于搭便车问题的探讨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

.......................

第 3 章 搭便车实验的程序设计 ................ 27

3.1 收益框架效应下宣传的搭便车实验 .................... 27

3.1.1 实验假设 ................... 27

3.1.2 实验思路 ..................... 28

第 4 章 搭便车实验结果分析 .................... 38

4.1 组间非参数检验及模型构建原理 ........... 38

4.1.1 组间的非参数检验 ............... 38

4.1.2 模型构建原理和步骤 ...................... 39

第 4 章 搭便车实验结果分析

4.1 组间非参数检验及模型构建原理

4.1.1 组间的非参数检验

遵循着实验设计的内容,对十六组实验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且通过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的显著性进行检验,以验证假设并提出对策建议。按照第三章的思路,我们同样将实验结果的分析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收益框架效应下宣传的搭便车的实验分析、损失框架效应下的搭便车的实验分析、不同框架效应下宣传的搭便车的比较分析。最后通过比较得到最优的框架效应下的宣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收益框架效应下的宣传一共有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无任何宣传的阶段,记录受试者购买环保车和普通车的情况,第二阶段是有宣传的阶段(宣传的内容如环保车的环保性能、政府的补贴政策),记录受试者的购买情况,得出宣传条件下的基准值。第三阶段是在收益框架效应下的宣传。第四、五、六阶段的实验依次是在前一段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1”社会信息、“2”社会信息、“3”社会信息的宣传。损失框架效应同上。我们一共收集了 160 个受试者的观测值,收益框架效应下 80 个,损失框架效应下 80 个。由于收益框架效应下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与损失框架效应下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是相同的,而我们的受试者在男女比例、职业分布上是均匀的,年龄、收入、学历的也是呈正态分布得,并且是由电脑随机分组的,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收益框架效应下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搭便车的数据与损失框架效应下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搭便车的数据是服从同一分布的。所以我们要对收益框架效应下第一阶段的每组的平均搭便车与损失框架下效应下第一阶段的每组的平均搭便车水平和收益框架效应下第二阶段的每组的平均搭便车与损失框架下效应下第二阶段的每组的平均搭便车水平进行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表 4-1 为收益框架效应下第一阶段的各组平均搭便车水平与损失框架效应第一阶段的各组平均搭便车水平的 Mann-Whitney Test 检验结果。

.....................

结论

本文将宣传条件引入到环保车购买中的搭便车的问题当中,以不同的宣传力度、框架效应和社会信息组合构建了几种不同的宣传条件。通过实验研究,我们验证了不同的宣传组合怎样减少受试者在环保车购买中的搭便车行为,得出减少搭便车行为的最优宣传组合。首先运用实验经济学的 z-tree 的软件进行搭便车的实验,然后运用 matlab 编程对实验得到的数据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并进行分析,通过本文的实验论证,我们得到如下的结论:

(1)宣传能够小幅度减少环保车购买中的搭便车行为,并且在一定范围内与宣传的力度有关,宣传力度越大,效果越好,最后趋于一个稳定值。在实验中,大约宣传力度小于 5 的时候,宣传力度的增加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搭便车行为,但是当宣传力度达到 5 以后,或者更大时,宣传力度对减少搭便车基本不起作用,或者作用微乎其微,所以没有必要再浪费过多的人力物力去加大宣传力度。可见,加大环保车的宣传并控制好力度能够起到减少环保车购买中的搭便车行为。

(2)不同的框架效应下的宣传对人们减少搭便车的影响程度不同,收益框架效应更贴合人们的心理,能够更好地减少环保车购买中的搭便车行为。从收益框架效应和损失框架效应的第三阶段的平均搭便车水平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收益框架效应能够更好地减少人们在环保车购买中的搭便车行为。

(3)不同的社会信息下的宣传对人们减少搭便车的影响不同。实验中,社会信息“1”、社会信息“2”、社会信息“3”对搭便车水平的影响分别是提高搭便车水平、平衡搭便车水平、降低搭便车水平。社会信息对搭便车的影响可以用不平等厌恶理论和社会比较理论来解释,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人们的动机偏好,从而影响人们的决策,进而改变人们在环保车购买中的搭便车行为。所以我们在对环保车购买进行宣传时应该选择上行比较的社会信息,从而增加环保车的购买。

(4)宣传力度、框架效应和社会信息三个维度的结合存在中一种最佳的宣传组合能够很好地减少环保车购买中的搭便车问题。从我们的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当宣传力度为 5、收益框架效应、社会信息“3”的宣传条件下,搭便车水平已经达到了最低,说明宣传力度、收益框架效应和社会信息三个维度的组合的宣传中存在着一种最佳的宣传组合,这对于政府和企业促进环保车的购买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宣传能够增加环保车的购买行为,即减少环保车购买中的搭便车行为,收益框架效应、适当的宣传力度和上行社会信息相结合的宣传能够最好地减少环保车购买中的搭便车行为。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