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一: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浙江省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研究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入,我国纺织服装业所面对的经营环境也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导致的非一体化生产,为浙江省纺织服装业提升提供有利的条件。首先,通过加入全球价值链带来的大量业务,使得很多企业拥有了存活和继续发展的能力与资本。其次,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为浙江省纺织服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有效的途径。这得益于跨国公司为加入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再者,浙江省纺织服装业也从全球价值链中获得有效的学习通道。通过跟跨国性的大公司建立友好而密切的联系,使自己的企业不断的学习他们的技术,提高自己企业的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浙江纺织服装产业原本是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优势进入全球价值链,希望可以学习其他大型跨国公司的技术来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含量,借此实现转型升级,从而在国际的分工当中得到更多的好处,而现实却是非一体化的生产并未带来均等化的收益(Kaplinsky,2000)。在发达国家跨国采购商占统治地位的全球价值链中,发达国家企业占据着价值链两端的高附加值环节,而像我国这样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往往被锁定在低附加值环节,并且难以实现价值链的提升,我国在生产总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从事经济活动的收益却在不断下降。
浙江纺织服装产业的劣势地位告诉我们,进入全球价值链可能不会为自己的企业带来更加先进的技术以及更良好的转型升级条件,还可能会使自身在全球性价值产业链中处于不利的收益分配地位。我国要想在全球性产业价值分配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就必须加速产业的转型升级。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的发展有着久远的历史,而且浙江省是我们国家纺织服装的生产大省和出口大省,它在整个工业制造与对外贸易方面都有较大的比重。特别是在我国确定改革开放的总路线后,浙江省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水平更是在全国范围内显著增长。浙江纺织服装业内部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结构,有效的联系了行业内上下游,逐步建立起了以原料、加工、面料整理、产品制造(衣服、鞋子、帽子等)、纺织的器械以及服装的销售等一些相互配套且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一个产业体系。然而,还是存在一些内部及外部因素阻碍制约其发展的脚步。行业内部主要是产品创新力度不强、企业品牌竞争力低、产品附加价值不能体现、营销网络架设不完整、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行业外部问题主要包括国内外两方面制约因素影响,国内主要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及原材料价格提高等,国外制约因素则主要包括了人民币贬值压力、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绿色壁垒等。在一个全新的经济环境里,是否能找到一条适合浙江的转型升级以及延长产业链并提高其竞争力的道路,是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这篇文章对浙江纺织服装产业的现行状况进行了长期全面的考察,还对其转型升级的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评估,能够为我国其他地域的行业建设以及其他同类行业的建设有所裨益。
产业的转型升级一直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在行业成本节节攀升的态势下,发展方式也要由粗放型经济转向集约型和效率型。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前面的学者已经对产业的转型升级有了比较充分的研究基础,本文的研究主要参考之前相关文献,通过与实际情形相结合,寻找产业转型升级的策略。由此,本文的研究丰富了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转型升级理论研究综述
我国学者最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提出产业转型升级的概念。自此之后,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一直都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学者所研究的重点问题。
一、关于产业转型内涵的文献综述
现在许多传统的产业将“转型”定为其重要的发展目标。由于经营环境和产业之间的差异,对产业转型策略的思考和具体的执行亦有所不同。
国内外的学者有的从经营环境和产业结构方面来对转型进行定义。Levy and Merry(1984)提出转型是指企业每一个结构面上逻辑的重大的改变,例如企业的文化、产业结构等,是一次多层次、多方面、不连续的跳跃性的创新式改革。Shaheen(1994)认为企业转型经过在价值、技巧、态度、形态还有行为上的转移,从而使得企业更具有弹性来反应环境的各种变化。Jonathan D.Day 也做了相关陈述,他觉得越来越糟糕的大环境在另一方面是为企业转型提供了一次良机。当企业面对危机,必须以更快的步伐改变自我。与之相同,李为仁提出所谓转型就是基于客观环境与主观因素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基本的大范围的转变,是从对于旧时的不满而创新式的发展新模式,以此适应现状和将来的发展规划,并且它是一种持续进行的、永无止境的管理方式。许文志指出转型是为了走出瓶颈而进行产业结构合理改变的一项措施,目的在于促进自身发展。
另外有的学者从企业自身组织建构、行为方面切入对转型进行定义。Kilmann and Covin(1988)提出转型是一个过程,是企业认清自我、确定方向的过程。Joyce and Tim(1995)提出企业只有思考自身的角度进行改变才能够进行转型。这里企业的思考方式是指企业的观念、学习能力和策略方向的改进、信息交换、沟通、解决问题能力的改善等,所有的这些构成了企业的认知能力。吴江林(1990)认为企业转型是其自身一方面要面对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另一方面又应对自身生命周期及经营状况的变化而采用的一种应对措施。陈明璋认为转型是企业经营情况发生改变,为求适应而创造出来的新的经营模式。
上述学者对转型定义阐述的差异,是由于他们对这个概念阐述的角度有所不同。部分学者从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和外部产业结构变化角度来解释企业转型的定义及原因,另外一些学者从企业自身出发,解析企业的建构和行为方式,来探讨转型的定义。虽然观点有一定程度的差别,但主要说明的都是要改变企业现状,改变企业的竞争态势,最终提高企业在同类型企业中的竞争力。
......................
第二节 全球价值链的理论研究综述
一、全球价值链的内涵和发展
“价值链”这一概念最早在 1985 年由哈佛商学院的波特提出,在他看来,公司价值的创造主要通过基础性工作(如运输、销售、生产及相关服务)及帮助性的工作(如提供原料,技术,人才以及资金)等两方面来实现。这些工作在基质的创造过程中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些行为就形成了公司的价值链条,叫做价值链。
在同一时期的 Kogut 看来,原料,技术跟劳动力一起相互融合投入到公司运作的过程,把这些过程组装起来就是产品,并使得相关的交易形成良性的价值循环。在价值链价值增长的过程中,个体企业在相关活动中可能只在单独的环节内有参与,也可能在所有的增价环节中都有一定程度的参与。Kogut 与 Porter 之间的差别在 Kogut 将价值链的作用层面从行业内部上升到区域高度上,如此更能表现价值链的等级划分以及全世界的各个地方再进行配合的关联性。
为了在全球化的经济中运用价值链理论,上世纪九十年代,学者在这一理论之上提出了新的理论,即全球商品链,它包括商品发展与主导的企业之间的联系。我国学者张辉在相关的报告中将全球价值链描述为通过持续性的生产、销售及回收处理使商品及服务的价值得以体现的全世界性的跨企业的合作网络,在其中还对原料的采集运输以及成品半成品的生产销售相联系,直到最后的消费及后续的回收处理过程的综合。
当前学术界主要将全球价值链区分为三方面:一是技术,指相关产品服务的设计与研发、技术知识的提高发展等;二是生产,包括原料的采集运输、原材和半成品的加工以及产品质量监控等;三是销售,通过对企业品牌进行建设推广以及相关的后续服务等。具体演变表现见下图 2—1:
.........................
第三章 浙江省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 14
第一节 浙江省纺织服装业概述............... 14
第二节 浙江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历程........ 14
第四章 浙江省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水平评估.............. 21
第一节 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第二节 综合测评的计量分析........... 31
第五章 制约浙江省纺织服装业功能转型升级的原因及对策思考............ 38
第一节 制约浙江省纺织服装业功能转型升级的原因分析.............. 38
第二节 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突破功能转型升级的对策.................. 40
第四章 浙江省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水平评估
第一节 衡量指标体系的构
本章参考全球价值链理论中产业转型升级的三种类型以及每种转型升级类型的具体表现,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指标需要反映出转型升级类型的核心内容,同时揭示价值链提升的形成机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主要研究纺织服装产业链内的转型升级,因此,本文按照产业升级的类型,将指标分为三类:工艺流程转型升级指标、产品转型升级指标以及功能转型升级指标。
具体的转型升级类型及选择的核心指标体系如表 4.1 所示,本章接下来的内容将作具体的分析。
...........................
第五章 制约浙江省纺织服装业功能转型升级的原因及对策思考
我们从第四章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浙江省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主要停留在产品转型升级的阶段,且已有部分企业将转型升级的重心置于功能转型升级,但并未突破功能升级。本章接下来的内容将尝试解释制约浙江省纺织服装业功能转型升级可能的原因,并在文章的结尾从企业和政府的角度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第一节 制约浙江省纺织服装业功能转型升级的原因分析
一、产业功能升级受到限制
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是朝向技术更加高端的产业链上游的生产环节以及朝向利润更加可观的营销和服装设计等环节。通过与贸易商和市场的互动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浙江省纺织服装业可以实现工艺流程转型升级和产品转型升级,但较难实现进一步的功能升级。这也与第四章实证得出的结论相印证。
究其原因,是由于涉及到研发设计和营销流通等核心环节的功能转型升级易侵犯到跨国采购商的核心竞争力,他们会进行极力的抑制和阻碍。此外,浙江省纺织服装企业对国外订单的依赖及对国外采购商的顺从也使得其自身被锁定在低附加值环节而难以根本性的实现功能升级。浙江省纺织服装业要想突破发达国家采购商的锁定而实现功能升级,必须持续积累在某个价值环节的能力,获得全球纺织服装价值链的部分重要战略环节。
二、产业内小型同质化纺织服装企业的博弈
有两种情况在浙江省纺织服装产业内普遍存在:一是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二是企业同质化且相互竞争。下面用一个简单的博弈分析框架来解释浙江省同质化的中小型纺织服装企业间的博弈,从而分析其阻碍产业功能转型升级的原因。
假设同质化的企业甲和乙都在国外发达国家企业全球价值链的治理下,他们都希望对方企业实施转型升级战略从而从对方转型升级的经验中学习(因为是同质化的企业,他们探索出的转型升级战略可以互相适用,但是探索这条战略需要耗费一定的成本)。假定转型升级成功所带来的收益为 R,转型升级战略的探索成本为 C(假设必定能找到一条成功的转型升级路径),且 R>C,即,如果企业甲确信企业乙会探索转型升级的路径,则企业甲不会自己去探索,而只是等待。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二:中国贸易项下短期资本套利的机制分析与规模估算: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依然十分迅速,现已成为全球贸易总量最大的国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大多陷入经济增长缓慢和贸易持续萧条的困境。这种反差使许多学者对中国贸易数据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贺坤(2013)通过比对进出口贸易额与港口货物吞吐量以及本国海关数据和贸易伙伴国海关数据,指出中国贸易背景是否真实有效还有待考证;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全球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在其报告中指出,中国贸易数据存在虚增现象,2013 年第一季度调整后的中国的出口增长率在 5%左右,与名义增长的 17.3%相差甚远。贸易项下的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成为热议主题,且同时涉及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个领域,其流动动因、流动形式、流动规模等问题,自然成为学术界和政治界所关注的焦点。
从实际环境观察,一方面,2009 年下半年以来中国银根收紧致使国内外利差迅速扩大,国际短期资本的套利需求随之高涨;另一方面,中国限制投机性短期资本的管制政策长期不变,套利热钱被中国拒之门外。这种矛盾下,保留对外开放的经常账户自然成为国际短期资本的隐匿渠道,形成贸易项下的短期资本套利现象。特别是在 2009 年之后,以套利为目的的虚假贸易规模迅速赶超传统的进出口伪报模式,具体表现为内保外贷融资、兜圈贸易和买单贸易等多种形式,引起了社会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由于存在货物跨境事实,贸易项下的短期资本流动会在客观上造成中国贸易数据的失真。隐性国际资本的持续性大规模流入会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包括宏观调控政策失灵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黄济生和罗海波,2008)。但截止目前,对该现象的描述性报道虽多,机制分析和规模估算的研究尚少且相对分散,本文尝试从上述缺口入手,在吸收现有文献观点的基础上,对贸易项下短期资本套利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见解。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2009 年以来国内外利差所呈现的趋势性变化,为我们观察贸易项下短期资本套利活动创造了一次良好的自然实验。何为贸易项下短期资本套利,其具体形式及操作机制如何?资本管制国情下,国内外利差是否为诱发贸易项下短期资本流动的显著性影响因素?这一现象在进口渠道和出口渠道发生的情形是否相同?其规模如何?为了解答上述问题,文章首先对贸易项下短期资本套利的范畴和行为进行界定,其后,梳理和分解出企业通过贸易渠道进行套利的微观操作机制,为经验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了国内外利差的趋势变化,并借鉴 Becker 等(2013)的方法,基于经典的贸易重力模型研究中国资本管制情形下国内外利差对贸易流量的影响。最后,根据回归结果估算出套利激励下经贸易渠道实现的短期资本流动规模。沿着上述思路,文章在研究范围和估算方法方面有所创新:宏观上,尝试将国际资本市场的波动也纳入到国际贸易研究的范畴中,对贸易发生的解释从传统的以供求为基础的商品实物市场的变化,拓展到以投机为基础的资本市场的变化;微观上,从动机出发,将贸易项下短期资本套利行为从国际短期资本流动中分离出来,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上,纳入利差项以拓展贸易引力模型,并基于实证分析进行规模测算,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估算方法(如镜像比对法等)在逻辑关系上的缺陷。
文章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就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动因和规模估算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介绍了传统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经典文献和资本管制有效性争论,并就资本账户是否开放的不同环境,对贸易项下的短期资本流动研究进行分类述评;第三部分给出了贸易项下短期资本套利的定义,并从微观层面分解了虚假贸易模式的套利机理和操作机制;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利用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渠道(进口/出口)研究利差对贸易项下短期资本流动的激励,包括模型设定、数据说明和回归结果分析;第五部分则基于回归结果,估算贸易项下隐藏的短期资本套利规模,并据此修正名义值;第六部分是文章的主要结论及其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国际短期资本及其贸易项下的流动
第一节 传统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在资本账户开放条件下形成的传统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虽然无法直接适用于中国情形,但它为解释资本管制下和贸易项下的资本跨境流动现象提供了良好的分析框架。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传统动因解释
受到上世纪末金融危机爆发潮的冲击,经济学家纷纷致力于寻求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动根源,分别从外部因素(external factors)、内部因素(domestic factors)和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s)三个层面阐述了资本跨国流动的诱因。
强调外部因素的理论主要包括流量理论(flow theory)和存量理论(stock theory)。流量理论认为国际间的利率差异是引发国际资本流动的主导因素,其模型较好的解释了国际资本的单向流动,为众多学者所沿用,Arias(1996)和Calvo 等(1996)分别在中等收入国家和拉丁美洲国家的研究中找到了利率驱动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证据。但这种理论无法解释现实中的资本双向流动现象,为此,存量理论将风险和投资偏好两个因素引入到理论分析框架中,认为国际市场分割降低了两国金融资产同时遭受风险的可能性,理性的投资者会利用国际投资来实现预期收益最大化(Grubel,1968;Levy 和 Sarnat,1970),它是资产组合理论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应用,因而也称为国际资产组合理论。对内部因素的关注源于 1997 年世界银行的政策研究报告(Bhattacharya 等,1997),该报告认为国家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政策环境(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经济环境(如市场化水平、通货膨胀率),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的国际资本运动中担任主角。众多学者(如 Montiel 和 Reinhart,1999;Kohii,2001)通过大量的经验研究论证了内部因素的动因地位。而动物精神则放弃了完全理性假设,强调投资者对谣言的敏感性和期望的自我实现和强化(self-fulfilling and self-reinforcing)机制。作为动物精神的支持者,Diamond 和 Dybvig(1983)、Chang 和 Velasco(1998)、Calvo 和 Mendoza(2000)等分别从银行挤兑、流动性不足和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构造货了币危机模型,从理论上证明出流言能够轻易造成投资者信心和收益预期的逆向变化,使经济向不合意的均衡点(金融危机均衡)偏移,而国际间短期资本的大规模单项流动正是这一均衡路径调整的副产品。
.....................
第二节 资本管制有效性与短期资本流动
20 世纪末,金融危机浪潮不断,国际资本流动的负面作用凸显,一些国家相继宣布恢复或加强资本管制政策,许多学者也放弃了金融自由化观点,成为限制资本跨界流动的支持者。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不断发酵,再一次动摇了国际社会对资本自由化的强势立场。但是,即使是在实行资本管制的国家,国际资本依然呈现出了较高的流动性(Dooley 和 Mathieson,1994),这就引出了资本管制的有效性问题。
一、资本管制有效性研究
资本管制作为各国应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政策工具,其有效性一直是学术界和决策层争论的焦点,有关资本管制是否有效的界定也缺乏统一标准,相关文献多从资本管制对资本流动(包括流动总量和流动结构)和政策目标(如汇率稳定、货币政策独立性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的影响方面进行评判,本文主要关注资本管制能否有效约束资本流动。
智利和中国在 90 年代末的金融危机中实现了平稳过渡,被认为是资本管制抵御流动性冲击的成功范例,不少学者因此成为资本管制有效的拥护者,他们认为资本账户管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失灵,从而增强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次优理论认为,政府适宜的强制政策能够减少市场失灵所造成的负面效用(Lipsey 和 Lancaster,1956),从而为上述观点提供了理论支持。Campion 和Neumann(2004)在拉丁美洲 7 个国家的经验研究中发现,资本管制对资本流动总量的影响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何娟文(2005)借助边界检验(Bounds Testing)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DLM)两种计量方法,论证出中国的资本管制政策确实对资本外逃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徐明东和解学成(2009)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结论。
但是,也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危机爆发前本国货币出现贬值之时,实施或加强了资本管制,却未能成功阻止资本外逃(Edwards 等,1999),即便在短期内曾表现出积极的效用,长期也终将失灵(Goldfajn 和 Minella,2005;Carvalho和 Garcia,2008),传统理论对此无法给出合理解释。因此,亦有不少学者秉持资本管制无效观点,认为即便是成功抵御金融危机的国家智利,也缺乏令人信服的计量数据支持(冯晓明,2001),他们的论据主要集中在“可规避性”和“负外部性”两个方面。斯皮格尔和张明(1999)认为,政府往往会针对投机性和危害性最大的短期资本来设计资本账户管制,同时保留一部分账户对外开放,而就为规避管制留下了操作空间。资本管制在实施初期可能暂时有效,但随着私人部门找到规避管制的可行途径,其有效性则大打折扣(Dooley,1996;张斌 2002),而全球化的外部环境更是加速了这一过程(周平剑,2003)。
.......................
第三章 贸易项下的短期资本套利及其微观操作机制 ...... 13
第一节 贸易项下的短期资本套利定义 .......... 13
第二节 微观操作机制分析 ............... 13
第四章 实证分析:利差和贸易项下的短期资本套利 ....... 18
第一节 模型设定 ................ 18
第二节 数据描述及数据来源 .............. 20
第五章 贸易项下短期资本套利的规模估算与贸易数据校正 .............. 33
第一节 规模估算逻辑 ..................... 33
第二节 年度样本与季度样本的规模估算 .......... 34
第五章 贸易项下短期资本套利的规模估算与贸易数据校正
对于 2009 年后国内外利差与中国名义进口额之间的联动关系,年度数据和季度数据均提供了较为稳健的回归结果:在控制其它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年度数据显示(见表 4-6 第(2-5)列),关键变量i ,tiordiff 每扩大一个单位,中国从该国的进口额就会被虚增 3.20%;而在季度回归中这一联动比例是 3.88%。以此作为估算依据,我们对进口方向短期资本的套利规模进行两次估计。
第一节 规模估算逻辑
以年度数据下的日本为例,根据 SHIBOR 和 LIBOR 数据库,中国与日本的银行间拆借利率差在 2009 年是 1.035%,在 2010 年是 2.220%,即增长了 1.185个单位,那么以套利为目的非真实贸易增幅即为 3.792%(1.185×3.20%=3.792%)。按照 2009 年中国从日本进口 130937524825 美元计算,2010 年贸易项下的短期资本套利规模较去年增加了 4965.15 百万美元(130937524825×3.792%= 4965150941),占当年(2010 年)进口额 176736 百万美元的 2.81%。以此类推,可以计算出不同国家每一年份较前一期进口项下短期资本套利规模的增加值i ,t?i mport,我们将 2009 年作为估算基期,并假定基期的套利规模为 0,对i ,t?mport进行纵向累加,即得到当年贸易项下短期资本的套利规模,具体推算过程如下
若将相同年份下所有国家的估算值予以加总,即得出各年中国贸易项下短期资本套利的总规模。对季度样本的估算同样按照年份进行汇总,得到 2010-2012年各年的贸易项下短期资本套利规模。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季度样本包含了完整的 2010 年数据,我们仍然会缺失该年第一季度贸易项下短期资本套利的规模增量,此时 2010 年的估算规模其实仅由后三个季度构成,因而可能是低估的。除此之外,季度样本的时间范围到 2012 年第三季度时截止,其估计规模在 2012年缺失第四季度值,因此理论上也会小于同期年度样本的估计规模。
........................
第六章 主要结论、现实影响及不足
本文首先分类梳理了国际短期资本及其贸易项下资本流动的代表性文献和对资本管制有效性的持续争论,对不同条件下的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动因和规模测算方法进行详细评述,并以中国为典例介绍了管制条件下国际资本流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为下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参考意见。
本文最重要的工作是将国内外拆借利差项引入贸易引力模型,从套利的行为动机入手,跳出传统估算方法在不同操作模式和统计口径方面的限制,利用实证数据研究国内外利差项与贸易流量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文章重点讨论了虚假贸易操作的微观机制,以及国内外利差项与贸易流量之间的联动关系,详尽回答了文章伊始提出的问题。研究内容同时涉及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个领域,为资本管制背景下,探讨国际贸易关系和国际资本流动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三:我国双向FDI对价值链升级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化成为当今国际经济的主流,而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是一国参与全球经济、分享经济全球化好处的主要途径。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实行各种优惠政策以大规模引进外资,但近几年来,随着 IFDI 规模的不断扩大,它对产业升级的负面影响也逐步显现。因此,近几年,我国吸引外资规模已基本稳定。自加入 WTO 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发生了很大转变,由重“引进来”转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从而使得我国 OFDI得以迅速发展。到 2014 年,我国非金融类 OFDI 额为 1029 亿美元,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14 年我国 OFDI 的年流量与 IFDI 的接近平衡。目前,我国已兼备东道国和投资国的双重身份,并成为世界 FDI 流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它的发展无论对于国内经济还是世界经济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产品生产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在全球价值链(GVC)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分工,成为了世界全球化的主要承载形式。因此,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所处的地位,也就成为了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新方式。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将已不再具有竞争力的价值环节进行分离并外包给比较落后的国家,其自身集中于高增加值的战略价值环节,形成了全球价值链。以普通制造业为例,其全球价值链流程如图 1-1 所示: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文是从产业价值链升级的角度研究产业升级,以我国产业价值链的升级为目的,探讨双向投资协调促进我国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和政策协调。将对外投资或引进外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的研究,由以往的单独研究纳入到以国内产业价值链升级的统一研究框架中。在这样的统一研究框架下,有利于发现双向投资在共同促进产业价值链升级方面的协调机制和条件,这在以往的单独研究中很难做到。
二、研究方法
考虑到研究的全面性和文章的必要性,本研究拟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归纳分析与演绎分析相结合,研究采用“先归纳,后演泽”的研究逻辑。所谓归纳分析是指由个别事物推及一般的研究过程,而演绎分析则是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笔者首先对中国的 IFDI 和 OFDI 对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的各种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从中获得一般规律;然后对获得的一般规律用实证的方法进行演泽,为中国 IFDI 和 OFDI 的实践提供相应的战略指导。通过这种总分结合的研究方法,可以实现对这一命题认识的深化。
(二)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对事物间的对比求得差异,从而认识事物特殊性的有效方法。这一研究方法贯穿于全文的归纳研究之中,笔者在对中国双向 FDI 和价值链的位置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对双向 FDI 的价值链升级效应的机理进行分析时,都广泛的运用了比较分析法。
(三)文献研究法,首先搜集了大量的关于 IFDI、OFDI、双向 FDI、价值链等方面以及这些方面相结合的文献资料和书籍,在分类阅读和筛选后,对文献进行研读、整理和分类,聚焦这类问题的研究方法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度,了解理论背景,把握学术前沿,拟定研究框架等。
(四)实证分析法,文章以中国 8 个主要行业 11 年的相关数据建立双向 FDI的价值链升级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运用平稳性检验、Hausman 检验及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然后,根据实证结果,分析我国双向 FDI 对价值链升级的影响。最后,针对目前的国内和国际形势,中国企业在价值链升级过程中,仍将面临着诸多障碍与挑战,本文结合实证分析为更好的协调双向投资的发展以促进价值链升级提供政策建议。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综述
国际直接投资②的理论主要产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壮大,FDI 逐渐成为全球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FDI 是本文研究的核心之一,因此有必要对它的相关理论进行回顾。而在 FDI 理论诞生到现在的几十年里,已经形成了许多学术流派。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介绍几种主要的理论。
一、西方主要学术流派的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Theory of Monopolistic Advantage)认为国内企业在国外进行投资的主要原因是这一企业具备某种特定的优势。这种优势不仅可以抵消企业在东道国所面临的劣势,而且还可以使企业获得高于在国内经营的利润。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以下两个:第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发生是以不完全竞争市场为基础的;第二,企业 OFDI 的主要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该理论是国际直接投资首次被作为独立的形态存在的,对 FDI 理论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有两点:第一,由于这一研究是以 20 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对西欧的投资为依据的,而对于在 60 年代后期,日益增多的、不具备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 OFDI 的现象,不能做出很好的解释。第二,该理论不能很好的说明为什么占有技术优势的企业一定要对外直接投资,而不是采用其他可以获取同样或更高利润的方式,比如许可证交易、出口等。
(二)内部化理论
该理论弥补了垄断优势理论所不能解释的“为什么企业选择国外投资而不是利用出口产品或转让许可证”。但由于这一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以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大规模的 OFDI。同时,这一理论只是解释了企业内部跨国界的行为,又称纵向一体化的国际直接投资,而对横向一体化、无关多元化等投资行为缺乏解释力度。
.......................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的文献综述
一、 IFDI对东道国产业升级效应的研究综述
关于 IFDI 对东道国产业升级的影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结论并不一致。部分学者认为 IFDI 可以促进产业升级;部分学者认为 IFDI 促进东道国产业升级是有一定条件的;还有部分学者认为 IFDI 会抑制产业升级。
(一)国外相关文献
Rueber G.L(1973)、Blomstrom et al.(1999)、Markusen et al.(1999)等研究得出 IFDI 可以通过关联效应、技术外溢效应等途径来促进产业升级;Marzenna Anna Weresa(2004)以波兰为例进行研究,发现 IFDI 通过技术外溢效应促进了波兰产业升级;Barrios et al.(2005)认为 IFDI 对当地企业的影响有两种途径:竞争效应所带来消极影响和市场外部性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并以爱尔兰为例进行实证,得出从长期来看,外部性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大于竞争性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支持 IFDI 能够促进产业升级的观点;Wang C, Zhao Z.(2008)利用中国 2000-2002行业的面板数据对 IFDI 的产业升级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 IFDI 在产业内和产业间都对产业升级有正向的溢出效应,产业内的技术溢出大于产业间的溢出效应。Borensztein(1998)利用发达国家向 69 个发展中国家 20 年的直接投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和国内投资相比,IFDI 是技术转移、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但是,只有在东道国具备足够的对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时,这样贡献才会发生。
当然,还存在一些相反的结论,Aitken&Harrison(1999)、Kathuria(2000)、Konings(2001)通过研究得出,没有证据能够说明 IFDI 对东道国产业升级有促进作用。Harris&Robinson(2004)以英国为例,对 IFDI 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 IFDI 的技术溢出并不能自动的发挥积极的作用,并得出就当时的研究方法无法解释外资企业对国内企业的间接效应。Kevin Honglin Zhang(2014)应用21 制造行业的面板模型对我国 2005-2010 年的数据进行的回归分析,结果发现,IFDI 不但对产业升级没有促进作用,反而具备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国内相关文献
在 IFDI 与东道国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关系研究方面,国内学者也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相关研究。
部分学者认为IFDI可以促进东道国产业升级。沈坤荣、耿强 (2001) 认为IFDI 的技术外溢效应可以提高东道国的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简称TFP)进而促进产业升级;江小涓(2006)IFDI可以通过示范模仿效应、竞争效应、员工流动效应等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并认为IFDI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文东伟(2009)、焦增刚(2011) 等学者认为IFDI的技术转移与扩散效应,促进了东道国技术密集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引资规模并对对外贸易结构做出调整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周彩虹(2009)理论上说明了IFDI能够影响产业价值链提升,并以长三角制造业为例运用面板数据、有偏估计等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扩大吸引外资可以推动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提升的结论;邱斌、叶龙凤等(2012)运用102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SITC五位码贸易数据,对我国2001—2009年24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出口复杂度指数(Export Sophistication Indicator,简称ESI)12进行了测算,并以此作为衡量各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的指标,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全球生产网络(与FDI、贸易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有利于提升我国制造业的价值链地位。孙治宇(2013)构建国家出口产品技术结构指数(Technological Structure Index of Export,TSEI)13来衡量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变化,对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IFDI可以推动TSEI指数增加,说明IFDI有利于国家企业在价值链地位升高。
.......................
第三章 我国双向 FDI 及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现状 ........ 20
第一节 我国 IFDI 的发展现状 ............ 20
第二节 我国 OFDI 的发展现状 ................ 21
第四章 双向 FDI 对价值链升级影响的机理分析 .............. 28
第一节 IFDI 对价值链升级影响的机理分析 .............. 28
第二节 OFDI 对价值链升级影响的机理分析 .............. 32
第五章 双向 FDI 对价值链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第一节 实证模型的构建 ........... 41
第二节 模型实证及结论分析 ............... 43
第五章双向 FDI 对价值链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
由第四章的分析可以可知,双向 FDI 对价值链升级的影响渠道是多元的,形式是多样的,再加上国内外很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影响效果是复杂的。那么,究竟,目前我国 IFDI 和 OFDI 的发展对价值链升级产生怎样的影响?IFDI 和 OFDI发展是否协调?二者对价值链升级的促进作用是否相互强化,以对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有低端向高端的转变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章采用计量实证法进行分析,并对实证结果进行剖析,为后文提出建设性的发展建议做铺垫。
第一节 实证模型的构建
依据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的 2013 年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 OFDI 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采矿业 、农业(农、林、牧、渔业)等行业,这几个行业占总 OFDI 企业的 60%以上。同时,这些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占总 IFDI 企业总数的 70%以上。这些行业在其各自行业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及我国在世界当中的经济地位。因此,本文以这些行业为例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
利用现有研究的结论加之本文的理论分析结果,了解到向价值链两端实现环节升级的必要条件是,企业具备高端环节所需要的技术、品牌、营销渠道等知识资源以及研发设计需要的人力资本。而想要获得这些,除了企业自身的研发、培育和拓展之外,通过双向投资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因此,我们依然认为 IFDI、OFDI以及双向 FDI 是影响中国价值链升级的重要因素。分析时,我们根据中国的特殊情况和研究的需要以及数据的可得性,选用不同的指标替代这些变量。
........................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
第一节 文章结
价值链升级意味着一国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中居于更重要的位置,从事更有价值产品的生产。而我国以价值链升级为目的的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同时进行,意味着我国彻底打开国门,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和经历激烈国际竞争的洗礼。那么,我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对国内价值链升级有没有拉动作用,IFDI 和 OFDI 对价值链升级的影响间的相互作用又是怎样的,就成为了重要的现实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双向 FDI 对我国价值链升级的影响,所作的主要工作如下:
第一.从理论上分别分析了 IFDI 对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影响机理、OFDI 对价值链升级的影响机理以及二者间的联动作用机理。首先,IFDI 对价值链升级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资本供给、技术关联、规模等方面,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挤出效应、产业集聚所造成的壁垒效应及重复建设效应等方面;其次,分析了 OFDI 对价值链升级影响的作用机理,也具备正反两方面。正面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关联、学习模仿、产业集聚效应,负面作用主要是产业空心化现象;然后,分析了 IFDI 和 OFDI 对价值链升级的影响间的联动作用,发现 IFDI和 OFDI 对价值链升级的影响既可以相互促进也可以相互抑制。如果 IFDI 和 OFDI能够协调发展,则二者对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具备相互促进联动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促进作用间的相互强化和抑制作用间的相互弱化。如果 IFDI 和 OFDI 发展不协调,则二者对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具备相互抑制的联动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促进作用间的相互弱化和抑制作用间的相互恶化。并进一步发现,IFDI 和 OFDI协调发展的条件是:不论是 OFDI 还是 IFDI 既发挥投资者自身的比较优势,同时也充分发挥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并通过两者间的产业关联效应对技术、资金及人力资本等优势加以强化。
第二.本文根据前述的理论建立了测定我国双向 FDI 的价值链升级效应的计量模型,试图基于我国制造业、建筑业等 8 大行业从 2003-2013 年 11 年的面板数据,利用 Eviews7.0,对双向 FDI 的价值链升级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从IFDI 或 OFDI 的单独视角来看,它们都可以促进价值链的升级,只是促进作用的程度不同。但是从交互项的系数为负,可以得出,IFDI 和 OFDI 对价值链升级的作用是相互抑制的。说明目前我国双向 FDI 并没有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以有利于价值链的攀升。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四: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构建研究——基于亚洲生产网络视角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当前,以自由贸易区为主要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大国开展战略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手段。在全球双边、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各国对国际市场、资金、技术、战略能源等发展资源的争夺将日益激烈。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国家集团都致力于构建以“我”为中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网络时,其他缺乏相应战略规划的国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中有被边缘化的风险,其海外发展空间也会被一步步蚕食和挤压。对比主要竞争对手美国、日本、印度、欧盟等经济体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方面的战略规划及取得的进展,可以发现中国在这方面已落后于人,为有效避免被他国无端挤压国际发展空间,中国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构建已刻不容缓。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研究的提出主要基于如下背景:
第一,国家层面。首先突出表现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越来越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约,部分产业产能过剩、部分产业面临升级转型,国内产业结构进入了艰难的调整期;其次,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面临投资与需求、内需和外需等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再次,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还面临严重的能源短缺制约。
第二,区域层面。一方面,亚洲生产一体化水平日益提高,而与其相对应的制度性一体化建设却严重滞后,从而制约着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亚洲生产网络属于生产型网络,存在生产能力强大而消费能力相对不足的缺陷,这就造就该地区的强外部依赖性,而中国作为亚洲生产网络的有机组成部分,又鉴于其在该生产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核心生产平台和主要出口平台,当面临国际市场冲击时,中国往往首当其冲。
第三,国际层面。全球多边贸易谈判陷入“困境”,区域经济一体化渐成潮流,各主要经济体纷纷提出自己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以应对竞争对手在国际市场、资金、技术、能源以及战略安全等领域的挑战与威胁。
....................
1.2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主要内容
改革开放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通过大力开展加工贸易、引进外来投资及先进技术成功嵌入国际生产网络,并通过国际生产网络的深化与延伸,与世界主要国家建立起了基于消费市场、技术及资金来源、能源供应等关系的联系网络。当前,该自发形成的经济联系还不稳固,极易受到各种外来因素的干扰,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已无法满足中国现有经济发展需要。
第一,通过对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及成果进行简要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不难发现其现有布局与推进策略已不能满足中国当前发展需要。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缺乏系统的战略规划,实践中表现出目标模糊及被动应变特征;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行动内敛,缺乏主动及创新意识;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目标定位层次较低,利益诉求局限于经济收益;区域经济合作伙伴选择范围偏小且未能反映中国外贸实际发展情况;中国已建立自由贸易区表现出整体水平不高、深度不够的特征。中国政府已开始意识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将自由贸易区战略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而中国产业安全更是对区域经济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本文提出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构建问题。
第二,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所依托的亚洲生产网络进行分析,本文认为该生产网络已具有较高的一体化水平,而制度化建设却严重滞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缺失导致该地区面临严重的发展制约,而中国在其间面临的挑战尤为突出,为改变这一不利局面,中国迫切需要实施切实可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基于地区资源互补优势“自发”形成的“亚洲工厂”有其局限性,首先表现在该地区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的极度不相匹配,产品出口严重依赖西方发达市场,消费“乏力”引致外部约束长期存在;其次,缺乏统一管理与制度约束的生产网络又极易受到外部因素困扰,导致“生产一体化”无序开展,从而极具脆弱性。而亚洲尤其是东亚经济一体化建设也陷入发展困境,表现为区内各类 FTA 交叉重叠,“亚洲面条碗”格局形成;主导权之争加剧,区内大国博弈呈现常态化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政治目的性凸显;经济合作以功能性为主,制度性合作发展缓慢等方面。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不断升级,这使得亚洲工厂出口导向型经济因受外部需求的严重限制而遭遇巨大挑战,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当属亚洲工厂的生产中心及出口平台——中国。另外,在全球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下,各主要经济体陆续有了自己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并据此抢占市场、能源、技术和外国直接投资,并进而在经济考虑之外谋求全球战略目的,从而无形中挤压了中国的国际发展空间。在内外困境的双重压力下,为有效保障中国国际市场、能源供应、外来投资、技术支持等发展资源,构建中国自己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已迫在眉睫。
......................
2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构建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分析
2.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关税同盟理论(Theory of Customs Union)作为评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重要理论,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Friedrich List,1841)的保护贸易理论,而加拿大经济学家维纳(Jacob Viner,1950)则系统地阐述了静态关税同盟理论,为关税同盟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关税同盟对区域内经济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指由于区域内成员相互之间取消关税和贸易数量限制措施之后直接对各成员贸易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即静态效应;二是指缔结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之后,由于区域内生产效率提高和资本积累增加,导致各成员经济增长加快的间接效果,即动态效应。
关税同盟理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影响及效果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但是一些已经建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经济效果并不明显,经济学无法解释这些经济一体化组织存在的合理性,由此非经济因素开始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者的视野。作为一个国家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十分明显。而在探讨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过程中,国与国之间往往把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众多因素加以综合考虑。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通常既是一个国家对外战略的重要目标,也是其实现对外战略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时,将把非经济因素与经济因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以考虑。
市场的扩大与竞争的加剧不仅会刺激同盟内国家的投资热情,同时也会吸引区外国家到关税同盟内部进行投资,从而关税同盟的投资效应就表现为内部投资效应和外部投资效应。前者表现为面临激烈的竞争,为有效占领广大市场,同盟内企业常通过更新设备、采用新技术、扩大生产规模等方式在原生产领域和原产地增加投资;也有企业通过将生产场所转移至更接近贸易伙伴市场的地区、向新的生产领域投资等方式进行生产,且向新生产领域的投资刺激会大于原生产领域中投资减少的部分。后者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关税同盟内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使得同盟原有的生产能力得到重新配置,从而为外部投资提供了新的经济条件;另一方面,关税同盟对同盟内外部国家的歧视性贸易政策将不可避免地带来贸易转移效应,同盟外国家进入同盟市场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多数国家会选择对同盟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
2.2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现状分析
2.2.1 发展阶段
2.2.1.1 起步阶段(1991-2000 年)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中国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毫无进展。1991 年以来,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意识才开始不断增强,并开始有了初步尝试。1991 年,中国加入APEC,从而开启了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大门。1991 年的第 24 届东盟外长会议上,中国正式开始了与东盟的对话。1996 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5 国共同创建了上海合作组织。1997 年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又直接催生了东亚合作机制——“10+3”框架(东盟+中日韩)的形成。通过分析上述中国参与的区域合作组织可以发现,这一阶段中国在区域合作方面尚未形成制度性安排,所参加区域合作仍处于较低级形态。如 APEC 是一个区域性合作论坛,遵循自愿原则,不具有约束性;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地区性安全组织,尚不具有经济功能;“10+3”会议还仅是一个合作框架,缺乏实质进展。尽管参与程度有限,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通过上述活动逐步看清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历史潮流,体验了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并积累了一定的谈判经验。
截至2013年4月,中国正与分布在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设自由贸易区。其中,已经签署并实施的自由贸易协定包括亚太贸易协定,中国与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新西兰、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冰岛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中国大陆与香港、澳门签署了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以及与台湾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在商建的自由贸易区包括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包括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阿曼、卡塔尔和巴林 6 国)、澳大利亚、挪威、瑞士、南部非洲关税同盟、韩国、日韩自贸区。同时,中国已完成了与印度的区域贸易安排联合研究。当前,中国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已取得进展如下:
......................
3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构建原因分析 .......................... 35
3.1 亚洲生产网络的局限性 ...... 35
3.1.1 贸易增长机制缺陷 ............ 35
3.1.2 组织管理机制缺失 ................ 38
4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构建基础分析 ............... 58
4.1 新区域主义浪潮兴起 ......... 58
4.1.1 区域主义概况 ............... 58
4.1.2 亚洲新区域主义 .............. 60
5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伙伴选择分析 ........... 86
5.1 模型构建 ................ 86
6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构想
21 世纪初以来,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及领导下,我国积极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稳步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当前,自贸区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式、新起点,以及与其他国家实现互利共赢的新平台。但纵观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及其取得的成果,可以发现其仍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中国当前的区域经济合作实践还处于零散的、缺乏系统规划的“自发”状态。在当下世界多边贸易谈判陷入僵局、各主要国家大力构建基于自身核心利益考虑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时,自由贸易区已成为各国尤其是大国开展战略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自由贸易区建立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经济范畴,而兼具政治、外交、国家安全等意义,经济利益的融合又可以加强成员之间的政治、外交关系,利于各种利益共同体和同盟的形成。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方面的竞赛,通过与目标经济体共建自由贸易区实现对市场、战略资源、外来投资和技术等资源的有效控制,并在这一进程中极力打造并彰显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中国在这一竞争中已显示出落后态势,因此更应该奋起直追,尽快构建起本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为打造有利于中国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自由贸易区网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基于此,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本章尝试对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进行构建,具体包括制定战略目标和战略原则、选定战略伙伴、规划战略布局、确定战略模式和战略路径,以及明确战略保障。
6.1 战略目标
基于中国当前过剩的生产能力、巨大的就业压力、产业面临的严峻结构调整和升级压力等因素的考虑,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构建和实施要立足于扩大市场范围,保证并有效提高现有生产能力,在此基础上实现产业升级转型。这就要求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构建与实施要达成在保障现有市场占有的前提下大力开拓新兴市场、通过与东亚和东南亚邻国组建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以巩固亚洲生产网络、稳定并扩大外来投资、引进先进技术、确保经济发展对战略资源的需求等目标。
....................
7 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本章主要对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归纳,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7.1 研究结论
21 世纪 90 年代以来,双边、区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势头强劲,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其提到与多边贸易同等重要甚至更加优先的地位,并相继提出本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作为国家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经济、政治、安全等多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为有效占领市场、能源,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与投资,以及为了战略安全考虑,各主要经济体开始了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网络的竞赛。在此背景下,本文尝试对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构建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1)通过历史分析方法,本文第二章梳理了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阶段及建设进程,发现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布局及推进路径已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当前发展的需要。中国政府已开始意识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将自由贸易区战略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而中国产业安全更是对区域经济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本文提出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构建问题研究。
(2)本文第三章对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构建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笔者认为在内外压力的威胁下,为有效保障中国国际市场、能源供应、外来投资、技术支持等发展资源,中国有必要尽快构建起本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本文第四章对新区域主义在全球尤其是在亚洲的兴起、亚洲工厂发展概况以及中国在其间所处的地位与所起作用等进行了详细描述,指出中国当前已具备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坚实基础。
(3)本文第五章基于“天然贸易伙伴假设”从全球众多经济体中初选出中国 63大贸易伙伴,并通过引入贸易依存度指数、贸易密集度指数以及贸易引力模型,对上述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伙伴进行系统测算,从而得出中国与这些经济体间的贸易依存度、贸易密集度以及贸易潜力值,明确了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合作伙伴。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五:基于GARCH-POT模型的中国外汇市场投资组合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
2008 年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持续低迷,2012 年以来,全球黄金市场大跌,股市也持续低迷,各国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中国经济也开始减速,房地产行业出现泡沫,地方债务危机不断加剧,产能出现过剩。随着中国经济经历了从持续增长到增长放缓的这一变革,外汇市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外汇市场作为全球最灵活的金融投资市场,拥有众多活跃的投资者。国际外汇市场各主要币种汇率在近年来均呈现出大幅波动趋势。人民币对美元不再持续升值,而是出现了贬值现象,如此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使得外汇投资的风险加剧的同时也充满了投资机遇,因此如何控制外汇投资的风险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外汇进行投资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美元、日元、欧元和港币作为我国外汇市场上最为活跃的品种备受投资者关注,这些币种的波动会直接影响中国外汇投资者的损益状况。将这 4 种外汇作为研究标的,可以较好地反映出中国外汇市场的特征以及潜在的风险。
本课题正是基于以上考虑,确定研究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的中国外汇市场,运用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极值理论以及 Copula 理论研究上述 4 种外汇的风险以及外汇投资组合风险,这一研究将会为中国外汇市场上的众多投资者提供参考,帮助他们规避风险,做出正确合理的投资决定。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2.1 研究背景
外汇投资行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已有悠久的历史,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瓦解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全面进入了浮动汇率时代。我国真正放开外汇管制是在 2005 年,开始实行有管理浮动的汇率制度,人民币不再只盯住美元,而是盯住“一篮子”货币。由于我国的外汇投资行为起步较晚,人们对外汇市场的了解相较于股票市场也很匮乏。
.....................
1.2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1.2.1 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以外汇汇率中间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 GARCH-POT-时变 Copula 模型进行外汇投资风险测度研究,包括对单只外汇汇率风险的预测和对外汇投资组合风险的预测。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
在第 1 章中,阐述课题的来源,对外汇风险研究的背景以及意义进行分析。重点对外文文献对于外汇风险测度模型历史沿革以及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综述了国内对于外汇风险测度模型的研究。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综合评述,发现国内的研究不成体系且不够深入,还有很多研究空间,在此基础之上找出本文的研究方向以及创新点,通过改进后的外汇风险测度模型进行研究。
在第 2 章中,选取美元、欧元、日元以及港币这四种外汇作为研究对象,选用 2008 年金融危机发生后至今的美元/人民币、欧元/人民币、日元/人民币以及港币/人民币中间价作为研究数据,运用广义自相关条件异方差模型对外汇中间价的波动率进行建模分析。对这 4 组数据进行基本统计特征分析以及自相关偏自相关性分析,选取合适的残差分布以及 GARCH 模型滞后阶数,进而用GARCH 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分析外汇波动率特征。
在第 3 章中,将极值理论与 GARCH 模型相结合,建立 GARCH-POT 模型,运用极值理论来研究残差序列尾部极值。首先运用 Hill 估计法确定合理阈值区间,建立 POT 阈值模型,对外汇波动率的上尾和下尾阈值参数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运用CVaR风险度量方法对单只外汇风险进行分析。
在第 4 章中,为了研究外汇投资组合风险,将 Copula 函数引入到GARCH-POT-CVaR 风险度量模型中来,研究后金融危机时代这四种外汇的投资组合风险。并对 copula 函数进行时变处理,使其对于外汇投资组合风险的动态波动有更好地描述。最后依然以CVaR方法作为风险度量方法,对考虑多元外汇相关结构的单只外汇风险以及投资组合风险进行测度及分析,给出不同置信区间下最优外汇投资组合系数比例。
........................
第 2 章 基于 GARCH 模型的中国外汇市场波动率分析
2.1 引言
中国的外汇市场在 2005 年实行汇率改革后就开始进入了浮动汇率时代,但是汇率改革初期,汇率变动还不是很显著。随着 2008 年美国金融危机以及欧洲债务危机的相继爆发,国际外汇市场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外汇投资风险增大。这些波动也引起了国内投资者的关注,本文选取 4 种在中国外汇市场上交易量较大且具有代表性的外币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波动性进行研究,进而为后面研究外汇风险价值以及外汇投资组合模型做铺垫。
......................
2.2 数据及模型的选取
我国的外汇交易主要发生在银行之间,银行为了进行结售汇以及头寸平补成为了外汇交易的主要内容,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外汇市场也被称之为银行间外汇市场。我国外汇市场形成初期,只有美元和港币两个交易币种,1995 年增加了日元,2002 年增加了欧元,这四个币种在中国外汇市场上具有流动性高、交易活跃等特点。因此为了研究金融危机后我国外汇市场的主要币种波动特征,采集了 2008 年 1 月 2 日到 2015 年 3 月 9 日美元、欧元、日元以及港币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作为研究对象,共 1741 天。
本文采用外汇对人民币的中间价作为研究对象,但是一般意义来讲,外汇中间价波动序列不是一个平稳的时间序列,需要经过变化才能得到平稳序列。对外汇中间价进行自然对数处理得出收益率序列rt= lnyt- lnyt1,往往会因为过滤了若干影响因素而导致后期模型估计的偏差。因此为了减少数据的误差,在分析时,对每日外汇中间价yt只进行自然对数处理,得到对数处理后的序列lnyt,进而对其进行统计分布检验。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lnyt序列有偏且薄尾特征,比正态分布有着更宽的尾部,不符合正态分布基本特征。如果盲目使用正态分布进行估计,会低估风险,而使用常见的 t 分布则会导致风险被高估。可以看出,不论使用正态分布还是 t 分布都不能描述人民币外汇中间价对数lnyt序列呈现尖峰薄尾的这一特征,因此采用居于二者之间的广义误差分布(Generalized Error Distribution分布,下文简称 GED 分布)更能贴切的描述该金融序列的统计特征,更能
.......................
第 3 章 基于 GARCH-POT 模型的单支外汇风险分析 ............... 26
3.1 引言 ............ 26
3.2 极值理论 POT 阈值模型的建立 ........... 26
第 4 章 基于 GARCH-POT-时变 COPULA 的外汇投资组合风险实证分析 .. 36
4.1 引言 ....... 36
4.2 Copula 模型的类型及模型建立 ....... 36
第 4 章 基于 GARCH-POT-时变 Copula 的外汇投资组合风险实证分析
4.1Copula 模型的参数估计
根据上文中 GARCH 模型估计结果确定 K-S 统计量的具体数值,通过评估K-S 统计量及其概率值判断 4 组外汇序列是否可以拒绝 “变换后序列服从(0,1)均匀分布”的原假设。如果通过了假设,则说明模型可以较好描述金融序列的边缘分布,K-S 统计量的概率值越高,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越好。在确定了边缘分布后,采用极大似然法对多元Copula模型进行估计,可以估计出相关系数矩阵。我们首先确定 4 组外汇中间价序列的边缘分布,如表 4-1 所示:
表 4-1 可以看出,在正态分布以及 t 分布下 GARCH 模型的 K-S 统计量的概率值均超过 0.6,概率值很高,说明样本对模型的接受概率很高。且除欧元序列外,t-GARCH 模型的拟合效果普遍不如正态-GARCH 拟合效果好。在上文中我们已经对序列进行了自相关检验,在建立 GARCH 模型后,均消除了自相关效应。综上,我们可以确定在进行变换后 4 组序列都是独立的,无论是正态-GARCH 模型还是 t-GARCH 模型,都可以较好地描述序列的边缘分布。在得出 4 组外汇序列的边缘分布后,建立多元正态Copula函数,得到模型的相关系数矩阵,见表 4-2。
由相关性矩阵可以看出,美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和欧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港币/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之间的相关系数大,日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变化与其他三种外汇中间价相关性较少。
......................
结论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逐步完善,投资者纷纷开始走入外汇投资这一市场,由于外汇交易可以实现 24 小时灵活交易以及做空机制等多方面因素,受到了许多投资者的追捧。投资者可以通过外汇投资组合的方式来获益并分摊风险,获得最大利润。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对中国外汇市场上的主要外汇品种:美元、欧元、日元以及港币的波动特征、风险以及投资组合的风险进行研究,旨在通过这种方式帮助投资者认清外汇投资中所面临的风险,以便做出更理性的投资决策。
首先,为了研究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外汇市场的风险状况,选取 2008 年 1月 2 日到 2015 年 3 月 9 日美元、欧元、日元以及港币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作为研究对象,共 2624 天。分别对这 4 组序列进行统计特征分析,对其中值、最大值、最小值、偏度以及峰度计算,并进行 J-B 检验,发现 4 组序列呈现右偏薄尾特征,且 J-B 检验的 P 值接近于 0,不服从正态分布。因此应该采用 GED 分布更能贴切的描述金融序列的统计特征。通过建立随机游走模型,发现 4 组数据具有异方差性、自相关性以及偏自相关性,因此应该建立 GARCH 模型来重新估计。对美元、欧元、日元以及港币的外汇中间价建立 GARCH -GED(1,1)、GARCH -GED(2,1)、GARCH -GED(1,1)以及 GARCH -GED(1,1)模型,通过极大似然法进行估计,得参数估计结果,可知 GARCH 模型对 4 组外汇中间价的拟合效果较好,尤其在对残差的拟合中效果显著,经检验发现 GARCH模型消除了随机游走模型的条件异方差性。通过分析残差序列发现,虽然GARCH-GED 模型可以对 4 组外汇中间价波动性进行较好模拟,但是却不能对其若干极值点进行解释,因此拟引入极值理论中的 POT 阈值模型继续分析外汇中间价的波动,进而对其风险值进行测度。
其次,为了更加精确地描述单支外汇波动特征进而衡量其风险,我们采用国际惯用的VaR和CVaR风险值计算方法对风险进行度量,并用 GARCH-POT 模型对VaR和CVaR值进行计算。POT 阈值模型可以弥补 GARCH 模型的不足对残差尾部的极值点进行描述,尤其是下尾风险。想要建立 POT 模型,就要对阈值u 进行估计,采用 Hill 估计法对 POT 模型中的阈值 u 进行估计,得出残差序列上尾、下尾的阈值,美元、欧元、日元以及港币的上尾阈值分别为:-0.043120、-0.078411、-0.084676 和-0.100210,下尾阈值分别为:0.038、0.0846、0.081 和0.0913。在 GPD 分布条件下,我们建立了 POT 阈值模型,并对其参数β 和 ξ进行估计,分别计算出了上下尾参数。接下来,运用VaR和CVaR风险度量方法对美元、欧元、日元以及港币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估计,通过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投资美元的风险<投资日元风险<投资欧元风险<投资港币风险。对最后 100天的VaR和CVaR风险值进行失败率分析,发现当置信水平为 99%时,失败率小于 6%,因此该方法的结果可以被投资者当做投资依据。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六:中国FDI对沙哈拉以南非州地区的经济增长的影响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has played a paramount role in many of the developing economies of Africa especially in the Sub-Saharan Region. There is a widespread credence among policymakers tha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enhances the productivity of host countries and promotes development. There are several researches done on FDI and its impact on the host economy. Their findings vary from different methods utilized on their research, some of 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FDI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economic magnification.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FDI has become the most stable and most sizably voluminous component of capital flows. Consequently, FDI has become a paramount alternative in the development finance process. Many reasons have been given for the paramountcy of FDI inflows, including employment creation, technological know-how, and enhanced competitiveness.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commonly known as FDI refers to an investment made to acquire lasting or long term interest in enterprises operating outside of the economy of the investor." The investment is direct because the investor, which could be a foreign person, company or group of entities, is seeking to control, manage, or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ver the foreign enterprise. FDI is a major source of external finance which means that countries with limited amounts of capital can receive finance beyond national borders from wealthier countries. Exports and FDI have been the two key ingredients in China's rapid economic growth. According to the World Bank, FDI and small business growth are the two critical elements in developing the private sector in lower-income economies and reducing poverty.
.......................
1.2 Problem Statemen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has been viewed as a major stimulus to economic magnifi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ts ability to deal with two major obstacles; namely, shortages of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technology and skills, has made it the center of attention for policymakers in low income countries in particular. In spite of the paramountcy engendered by FDI flows, the flow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he world, in general, has witnessed sedulously assiduous decline over the years. The implicative insinuation for the drop denotes that competition to magnetize FDI has incremented as developing countries perpetuate to engender the enabling environment to magnetize foreign investors. Sub-Saharan Africa (SSA), in particular, has, over the last decade, pursued sundry forms of economic reforms and liberalization of trade regimes in order to become more competitive in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 A handful of papers have recently dealt with FDI flows in SSA. However, most of these studies are concerned with strategic FDI policy to magnetize FDI flows.
In recent years, the expedited growth and more preponderant openness of the Chinese economy has led them to becoming one of the increasingly consequential players in the global economy. Since 1990 the Chinese economy has grown at virtually 10% per annum. Although China's quota of world output and trade still lag abaft their quota of world population, these have incremented significantly. The growing paramountcy of China on the Global scene has led to concerns in both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case of the latter, the impacts of China, particularly on other countries in Asia and more recently on Latin America has been a focus of attention, but up to now there has been very little work on the impact on developing Sub-Saharan African countries, despite the fact that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some African countries has grown significantly since 1990 and that in the last few years China has additionally emerged as source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n the region.
This paper seeks to access the impact of China's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on Sub-Saharan Africa. It then seeks to identify which sector of the Sub-Saharan African economy has been drastically affected as a result of China's foreign investments.
.........................
Chapter 2: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FDI in Sub-Saharan Africa and its influence mechanism
2.1 Economic Outlook of Sub-Saharan Africa
Sub-Saharan Africa is, geographically, the area of the African continent that lie south of the Sahara Desert and consists of 49 countries. It contrasts with North Africa, which is considered part of the Arab World. It has a combined population of up to one billion people due to having the highest population growth in the world, a number that is expected to more than double by 2050. More than 40% of the popula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 is younger than 15 years old, with the exception of South Africa. Sub-Saharan Africa is seen as the new frontier of growth. In 2013, economic growth in the region was at 4.9%, compared to 3% for the global economy, and is projected to about 5.5% in 2014. Supported by sound economic policies, debt relief, stronger institutions and high investments, many countries have now sustained a 5-6% growth rate for more than a decade. Economic activity and growth in the region continues to be underpinned by large investments in infrastructure and is supported by a continuation of strong domestic demand and higher production in the mineral resources, agriculture and service sectors. Growth in exports has been supported by strong demand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particular China, given its relatively high resource intensity in production and its fast growth rate. The world has started to look to Africa as a high-growth market due to opportunities opened up by strong growth in the region, improved regulation, a growing middle class with higher discretionary income, the fast pace of urbanization, which makes it easier to reach consumers, and one of the highest rates of return globally. Developments are also supported by the new political dynamic in many African countries, which is a good foundation for strong soci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developments. Responsible governments are talking over and they aremonitored by an active civil society. Additionally, enhanced regional cooperation enables Africa to speak with one voice and to emerge as an important player on the global political stage.
..........................
2.2 Sub-Saharan Africa Investment Regime and Climate
SSA is bucking global investment trends. Whil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s declining globally, flows to SSA are growing. FDI into Africa increased by 5.5% last year, reaching $38 billion, even as the total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fell by 6%. It is forecast to reach $56 billion by 2015. This is a result of changing investor perceptions of the region, due to improving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governance, strong economic growth, and high commodity prices. The trend is likely to continue thanks to good FDI profitability (U.S. data shows a 20% return on investment in Africa, compared to 15% in Asia and 14% in Latin America). The principal beneficiaries of FDI in Africa are still oil and gas-producing countries, such as Nigeria and Angola. As natural resource-related activities persify beyond extraction, FDI targeting construction, distribution and storage is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the service sector now exceeds that in the primary sector. Poverty reduction has meant an increase in investment targeting the rising African middle class. A recent poll of investors found that key motives for FDI in Africa were potential growth of domestic markets and proximity to consumers. As aresult,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FDI goes to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like food, beverages, tobacco, and motor vehicles. Whereas before the crisis European and U.S. firms were the principal investors in Africa, companies from emerging markets (mainly China and India, but also Brazil, South Korea, Malaysia, Vietnam and Turkey) are now the main source of FDI on the continent. According to UNCTAD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Investment) estimates, in 2012 FDI inflows from developing economies into Africa exceeded those from developed economies for the first time.
Despite the current ‘Africa rising’ narrative, SSA still presents investment risks. The region as a whole continues to score poorly in terms of ease of doing business: 40 out of 46 SSA states are among the world’s 100 worst performers for business environment. This is broadly due to continued poor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corruption, red tape and governance. In some cases, the conditions for doing business are actually deteriorating (e.g. Uganda has complicated property registration procedures).
......................
CHAPTER 3: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CHINESE FDI ON SUB-SAHARAN AFRICA ......... 38
3.1 Empirical research on Chinese FDI in Sub Saharan Africa ............ 38
3.1.1 The influence channels of Chinese FDI on Sub-Saharan Africa .......... 38
Chapter 4: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 68
4.1 Results .................. 68
4.1.1 Regression Analysis ...................... 68
Chapter 4: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4.1 Results
4.1.1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gression at its foundation is a decent depiction of what affects growth. The ways that was chosen for measuring the variables was not really the best method for there are many ways of measuring the impact of Chi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 the economic growth of Sub Saharan Africa. Scale values might not be the best to use in order to get a better estimation of the impact that the variable has. The impact of Chinese FDI on Sub Saharan Africa had other alternative methods on how to be analyzed, either as net inflows or outflows. The outcome therefore not very reliable, but hope is that they can give a clear idea and recommendations on how Chinese FDI has impacted the Sub Sahara African region. With the above being said, based on the outcome of our research, the following is what the thesis finds.
4.1.2 Hypothesis Test Result
Model 1 displays the statistic tests and corrections of factors that affect economic growth (GDP). The first hypothesis (H1) states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GDP and Chinese FDI (CFDI). The test result indicates a correlation of 1.44875e-08 and a p-value of 0.0076 indicating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GDP and FDI. The correlation and test of significance between GDP and GEXP was ?2.85165 and 0.9123 at 5% significance showing an insignificant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GDP and GEXP. A correlation value 1.44875 and P-value of 0.0076 at 5% significance. We therefore have enough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hypothesis 1 (H1) that GDP and FDI are positively related with the relation being a significant one for that matter.
.......................
Conclusion
As a conclusion, Chinese FDI has continued t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Sub Sahara African region. Chinese relations with African countries have been positive in some ways; serious questions are being asked by Western and African intellectuals about China’s tactics and strategies in its quest for resources. Unfortunately, many authoritarian African leaders have actually embraced the Chinese model allowing them to maintain a strong grip on political power (Brooks and Shin, 2006). Economy and Monaghan (2006) also mentioned that African leaders cite China as the ideal model for their countries and economies. Through the analysis above and the result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drawn;
1.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FDI and GDP indicates that Chinese FDI can be a catalyst for growth in the Sub Saharan Africa region. Presently, Chinese FDI inflows have generally increased over the years since the region has discovered many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Notwithstanding, Chinese FDI inflows do not seem to have a massive impact on government expenditure in the region. Through this research it has come to our knowledge tha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growth can be achieved in the Sub Saharan African region, through the encouragement of more Chinese FDI to the region which can help in the enhancement of infrastructure and also help develop other under developed sectors of the Sub Saharan African region.
2. From the econometric analysis above, the results also show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FDI and IND meaning that the presence of Chinese FDI in the Sub Saharan reg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industry structure in the region. Secondly,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relation between Chinese FDI and Employment (EMP) which also means that the presence of Chinese companies in the Sub Saharan African region opens the room for more employment creation.
reference(omitted)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七:中国对RCEP创意商品出口研究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选题的背景
进入21世纪来,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人类提供了空前的物质文明享受。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充余,农副、工业等生活必需品不再是人类追逐的焦点,社会消费需求更多的转向了精神文明领域,从而集视听艺术、工艺品、设计、个人文化和娱乐等诸多精神文明载体的创意产业,开始悄然兴起。创意产业脱胎于传统文化产业,又超越文化产业,它以人类的创意作为产业发展资源,改变传统单纯依靠人力、能源、原材料作为要素投人的生产模式,是一种依靠无形的智力消耗来创造有形价值的产业形式,其产值来源于创意。
随着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的学者开始关注并投身于创意产业学术研究,但纵观该领域国内外现有的学术成果,笔者发现,国内外学者多将注意力集中于创意产业内涵研究、创意产业集群效应和创意城市研究等领域,而对创意产业贸易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本文认为市场是产业发展的载体,交易(贸易)是产业利润实现最根本的方式,所以对创意产业贸易的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而当今国内外对创意产业贸易学术研究不足的现状,也为本文留下了巨大的研究空间。
创意产业诞生于20世纪末,兴起于21世纪初,此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倡导的贸易自由化理论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贸易自由化思想己被人们广泛接受和推崇。进入21世纪后,人类在信息通讯技术及海陆空交通运输事业上均取得了空前的发展,极大地削减了世界各国参加国际分工和跨国贸易的成本,进一步凸显了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当今全球不可逆的两大经济潮流。其中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其涉及面小、可操作性强和成效高等特点,更成为世界各国参与贸易自由化进程中首选的途径。截止2015年1月,WT0登记备案的区域贸易协定(RTA)己达604件,己正式生效的有398件。由此我们可以预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如此盛行的今天,借助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平台,创意产业贸易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
1.2研究内容和思路
1.2.1研究内容
本文当今国际贸易领域新生贸易力量一创意商品贸易为研究对象并结合RCEP区域一体化背景,首先深入研究了区域商品贸易的相关经济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并深入分析和研究了中国对RCEP创意商品的出口现状、特点及贸易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运用实证分析手段,对RCEP视角下中国创意商品出口贸易的各影响因子进行了计量测算。最后基于问题分析和实证结果,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中国对RCEP创意商品出口的政策建议。
1.2.2研究思路
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是就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文章的创新与不足等内容进行介绍。
第二章首先对创意产业、商品、RCEP和文化维度概念进行界定,并研究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内涵、形式及RTAs的贸易效应和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从理论层面分析了这些因素对中国创意商品出口贸易的作用机理。其次,综述了创意商品贸易、RECP贸易效应和文化距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等领域的研巧成果,为本文之后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文献参考。
第三章本文从出口贸易规模、产品结构和出口市场三方面分析了中国对RECP创意商品的出口现状,并分析了中国对RCEP创意商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不足。
第四章本文采用2003-2012年中国对RCEP各国创意商品贸易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单国贸易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了双边国内生产总值、双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差、人口、双边教育水平差距、文化距离、空间距离、贸易安排等因素对RECP区域视角下中国创意商品出口的影响。
.....................
第二章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创意产业和创意商品
目前学术界对创意产业尚未有统一的界定标准,学者张京城(2006)认为此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创意产业的提出最早是作为政府的一个产业政策导向,而不是一个学术概念造成的。此外由于创意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时间较短,导致学术界至今在"创意产业"概念和分类上尚未达成一致。而创意产业定义的含糊不清又导致了创意商品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缺乏一套普遍认可的分类标准。因此,为了探就创意产业及其商品内涵,本文梳理了相关研究文献。
最早提出"创意是产业发展驱动力"思想的是西方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他认为: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创意才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不是资本和劳动力。之后罗默(1986)也认可了熊彼特的思想,认为新产品、新市场和机会是创意催生下的产物,因此创意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998年,英国政府率先以文件形式正式提出"创意产业"一词,并在之后发布的英国《创意产业图录报告》中定义创意产业为"在个体原创思想和技术的驱动下,创造新的市场、就业机会和社会财富的产业,是一个知识生产与利用的过程。"随后"创意经济之父"翰.霍金斯(2003)认为创意产业的本质是生产过程中创意资本的投入,其产品均在知识产权保护范围之列,由创意资本投入而汇集成的产业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定义为一种无形思想向有形商品转换的过程,是一种能够増加传统文化产品附加值的朝阳产业。近些年来,中国学者对创意产业的界定有:王辑慈(2005)认为创意产业即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意性内容密集型产业。张京城(2006)在其编著的《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中,将创意产业定义为"具备文化特质,并借助科技支撑和市场化运作将创造力和智慧产业化的活动总和"。李世忠(2008)认为创意产业是满足人类精神感性与理性需求的产业,通过科技和艺术等手段,并依托个体知识和技能将文化资源与其他产业进行重姐和再创造,生产高附加值的商品和服务。
综上,本文将创意产业定义为运用科技和商业化手段,在知识产权框架下,将个体的创意思想资本化、产品化、产业化的活动总和。而创意商品即创意思想产品化的实体,-是一类具备高创意、高附加值和知识产权保护特质的商品。
.........................
2.2相关理论
2.2.1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2.1.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1954年,荷兰经济学家Tinbergen'5首次定义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他将其分为积极与消极两种形态,指出积极的区域一体化是指国家(地区)依靠强制力改造现状,营造新的自由化经济和贸易体系。消极一体化是指单纯依靠消除歧视,而对原有经济与贸易体系不做更多变革的一体化形式。美国英国经济学家Robson"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是国家或地区间通过消除贸易壁垒,实现区域内部商品等要素的自由流通及对外采取统一税率和商贸政策。斯己克(1956)在Viner关税同盟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层次的共同市场理论,认为相对于关税同盟,共同市场还实现了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OlsonandZex化auser""(1966)在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分析时首次引入了经济制度的影响,他们认为区域内贸易和货币同盟能让成员国享受其带来的利益。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学者张大斌"(2003)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主权国家为了促进共同繁荣而不限制区域内商品、服务、劳动力等流通,实现市场资源最优配置的动态过程。
综上可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不是一层不变的,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该理论内涵得到了不断的延伸和扩展。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区域经济一体化有不同的类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Balassa根据一体化的进程,将其划分为贸易一体化、要素一体化、政策一体化和完全一体化4个阶段。
按市场融合度,学术界普遍将其分为6种类型,分别为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和经济一体化。
.....................
第三章中国对RCEP创意商品的出口现状与问题分析............20
3.1中国对RCEP创意商品的出口现状............20
3.1.1中国创意商品出口规模和产品贸易结构..........20
第四章中国对RCEP创意商品出口影响因素实证研究..........33
4.1贸易引力模型简介............33
4.2指标的选择和模型设定..........33
第五章促进中国对RCEP创意商品出口的策略...........44
5.1政府层面...........44
第五章促进中国对RCEP创意商品出口的策略
5.1政府层面
5.1.1提髙经济实力,推动创意产业发展
第四章实证结果思示,经济水平越高,中国对RCEP的创意商品出口能为越强,因此中国政府应进一步深化经济对创意产业发展的助推作用,带动中国创意商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对此本文认为:一是鉴于当前中国面临较大经济下行皮力,中国的经济建设应采取稳中求进,保质保量的发展模式,应意识到单纯依靠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换取的经济增长并不长久,应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高质量增长,将"创新"视为经济增长源动力,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反之又依托强大的经济实力,推动创意产业进一步发展,打造"经济发展"和"创新发展"相辅相成的经济新发展格局。二是在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策略上,政府应充分意识到创意产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从政府层面制定中国创意产业发展计划。2015年1月,李克强总理视察了位于深圳的"柴火创客空间",并在3月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建设新方向,创意产业迎来发展春天。为此各地方政府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考察当地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结合当地文化和教育等优势,制定出一套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发展计划,加大对本地创意产业的资金投入、补贴及相关政策的扶持力度。
......................
结论与展望
本文依照理论支撑、现状和问题分析、实证研究和对策建议的行文思路,对中国对RCEP的创意商品出口贸易进行了深入研究。研巧发现中国对RCEP创意商品出口贸易优劣势并存。优势体现在相较其他RCEP国家,中国在多类创意商品上具有较大的国际竞争力,RCEP—旦正式建成,中国便能依托此优势迅速占领R沈P市场,扩大自身创意商品出口。劣势表现为中国对RCEP创意商品出曰的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消费市场单一且部分创意商品贸易竞争力较低等方面。针对中国对RCEP创意商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企校联动,注重创意创新人才培养、提升知识密集型创意商品国际竞争力和实施"保大扩小"市场布局策略等一系列对策,对促进中国对RCEP的创意商品出口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此外本文还运用实证手段深化了本文的研究层次,通过实证模型研究了RCEP视角下贸易双边经济总量、人均GDP差距、高等教育差异和文化距离等因素对中国创意商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并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经济实力,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及推动相关商品出口、根据市场特性,实施针对性营销、加快区域间产权保护法互认进程和推进RCEP区域内部"一带一路"建设等建议。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八:物流供应链视角下我国外贸B2C发展策略研究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全球市场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尤其在西方保护主义浪潮下,传统外贸企业多数面临着倒闭的危机,进而给传统的"集装箱式"外贸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而外贸B2C电子商务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方式,已经迅速成为一种促进世界贸易发展的新途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外贸B2C电子商务模式供应链环节少,交易成本低,能够获得更为丰厚的利润:其次,其能成功绕开国际贸易壁垒,有效回避西方保护主文的影响;再次,外贸B2C是企业面向个人的一种方式,其对企业规模的要求不高;最后,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为外贸B2C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我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在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造成的严重损失之后,也急需借助外贸B2C这样新型的贸易模式来恢复外贸发展活力。但是,虽然外贸B2C在我国发展势头迅猛,且具有很多发展优势,尤其是国家对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高度重视,但我国外贸B2C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1.1.2研究意义
外贸B2C电子商务模式是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过程,物流是两者联系的纽带。所W对于消费者而言,除了产品的质量外,物流服务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体验。所以,物流对于外贸B2C电子商务的成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但是外贸B2C较一般的国内B2C,物流网络更加庞大且复杂,所以其物流配送难度更高。而目前的国际物流又仍然存在物流费用高、物流周期长、服务滞后和择物运输等缺点,其远远不能满足外贸B2C对物流服务水平的要求。所如何解决物流对外贸B2C发展的制约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就目前来看,关于解决外贸B2C物流难题的研究并不在少数,但是却多集中在物流模式选择方面。而且每种物流模式都有其固有的缺点,单一模式的物流运输在现实中往往存在很多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外贸B2C的物流难题。所以,我们必须寻找一个新的角度去解决制约外贸B2C发展的物流难题。很多学者都认为当今世界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间的竞争。所以,从供应链的角度研究外贸B2C的物流问题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思路。而且从供应链的角度进行管理,不仅能帮助外贸B2C企业有效的规避物流模式发展落后的弊端,还能借助相关的计量方法对供应链节点间的相互影响及作用进行分析,如超网络的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分析节点企业的决策行为找到整个供应链的最优状态,并为节点企业间的相互选择与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
1.2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研究思路
本文整体构思如下:首先,对相关研究背景进行简单概述,并就相关研究意义进行分析;其次,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概述与评价,为下文重点分析外贸B2C的物流难题及构建外贸B2C物流供应链超网络模型提供一定的依据;第三,对我国外贸B2C的发展概况进行分析,其中特别指出了物流对我国外贸B2C发展的制约表现;第四,针对我国外贸B2C发展中的物流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认为从供应链的角度解决这一问题是最好的方法,并采用超网络的研究方法对外贸B2C物流供应链进行量化处理,为如何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协调及提高其运作效率提供参考,其具体内容包括外贸B2C物流供应链成员与结构分析、超网络理论适用性分析及外贸B2C物流供应链超网络模型的构建、求解与仿真;最后,为了更加完善的解决我国外贸发展中的物流难题,在结合本文的研究视角下,从供应链整体及供应链节点成员的角度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具体见下图:
.....................
第2章外贸B2C物流供应链相关理论基础
2.1概念界定
由于本文重点运用超网络的研究方法从物流供应链的视角对制约我国外贸B2C发展的物流难题进行研究,所以本节的概念界定对象包括外贸B2C、物流供应链、外贸B2C物流供应链和超网络。
2.1.1外贸B2C
电子商务是随着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实现整个商务过程的数字化、电子化和网络化。
冯仁德(1998)认为电子商务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出现在90年代初,并将电子商务具体定义为:利用网络技术降低成本、增加价值及创造新的商机等,从而快速有效的进行各种商业活动的新方法。其内涵包括:电子数据交换、电子订货系统、管理信息系统、销售实时系统、条形码技术、商业增值网和电子货币交换系统等。张廷海(2000)认为广义的电子商务是指应用电子和信息技术所进行的经济贸易活动,其涵盖了从20年前开始的电子数据交换到现在的因特网商务的全部发展过程;而狭义的电子商务则指利用电子信息网络实现商品或服务交换活动的总称。王利锋(2005)归纳了各个组织或团体对电子商务的定义:国际商会认为电子商务是指实现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电子商务通俗定义为人们利用电子化手段进行的商品交换为中私的各种商业活动。
B2C作为电子商务的一种主要交易模式,是企业以互联网为媒介直接为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形式,主要代表有当当、京东和卓越等。而外贸B2C是将研究对象界定在从事外贸交易活动的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
......................
2.2物流供应链的发展基础
2.2.1形成原因
1962年,德鲁克在《财富》杂志中指出"物流是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随后,物流理念不断得到升华,物流整合逐步向供应链整合扩展。同时,制造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核也竞争力,开始将物流业务外包。至此,物流服务外包和物流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为后来物流供应链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宏观环境层面。首先,物流供应链是专业化发展与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物流开始从企业内部职能部门剥离,开始形成功能单一和高度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并根据其网络化的特点进一步向供应链的方向发展。其次,物流供应链是满足商业运作环境变化的需要。随着商业全球化的发展,物流服务的需求数量与种类不断增加,为了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朝向更加专业与高效的物流供应链方向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最后,物流供应链是技术与政策推动的结果。制造装备业与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物流企业向着更高层次的管理模式变革;政府对物流产业的关注与激励也给相关物流企业进行变革增强了信心。
企业层面。首先,增强参与企业的核屯、竞争力。通过物流供应链可以实现各节点企业的高度合作、信息共享和风险共担,从而形成最优方案,进而更有效的满足用户的需求,最终充分发挥各节点企业的核必业务能力。其次,降低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物流供应链的形成能够降低功能型物流企业进入市场的信息捜集与谈判成本,并借助物流服务集成商増加其业务量以及实现资源的互补与高效利用。最后,实现定制化物流服务。物流供应链将各种物流资源和物流企业进行整合与再分配,弥补了单一物流企业能力不足的缺陷,从而满足物流服务多样化的需求。
..............................
第3章我国外贸B2C发展概况分析..........25
3.1外贸B2C的发展历程............25
3.1.1产生背景..........25
第4章外贸B2C物流供应链超网络分析..............11
4.1外贸B2C物流供应链的成员结构与特征...........37
第5章相关策略建议............57
5.1建立有效的外贸B2C物流供应链协调机制...........57
第5章相关策略建议
5.1建立有效的外贸B2C物流供应链协调机制
终端市场的竞争,本质上是供应链间的竞争。供应链是建立在供应链成员间相互信任与合作的基础上的。如果只是提高企业内部的运作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和改造生产流程等,而没有实现供应链成员间良好的协调与利益共享,整个供应链就不能得良好的运作,也不能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所,建立一套完整且有效的供应链协调机制,对于外贸B2C企业与物流企业进行物流供应链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其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物流服务集成商为核也、进行供应链协调管理。物流服务集成商为核心对供应链进行协调与控制不仅有助于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能力,而且对于其他供应链成员的有效合理运作也有很大的帮助。如模型假设,所有商品都先运送至物流服务集成商的仓储中也,再由其统一安排配送。一方面,通过商品入库与出库频率及数量的统计分析,可帮助外贸B2C企业调解产品生产与库存安排,从而实现合理生产与降低库存水平;另一方面,通过综合考虑商品送货数量、送货位置、送货时间及商品性质等多方面因素,可以对运输路线及运输工具等进行合理的选择,从而降低运输成本。
其次,建立一个统一且高效的信息管理平台。要想实现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就必须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与控制,而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与控制,就必须以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作为支撑。所,在整个供应链中建立一个统一且高效的信息管理平台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可以通过充分掌握商品的在途信息及各节点的过渡情况,快速发现商品在运输途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及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通过实现各节点企业间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实现各节点企业间的长期有效合作,进而有利于整个供应链的协调与稳定。
....................
结论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各国的传统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也难逃其害。为了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外贸B2C电子商务模式开始晒起。我国外贸B2C电子商务模式较发达国家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出口目的市场非常广泛。但是,其发展规模还比较小,企业分布及销售产品种类分布也比较集中,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外贸B2C电子商务模式是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的一种贸易方式,物流是连接两者的唯一纽带,所物流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我国外贸B2C发展中的物流难题,本文认为从供应链的角度解决这一问题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并结合超网络的研究方法对外贸B2C的物流供应链进行了量化分析。通过构建外贸B2C物流供应链超网络模型,并对其进行系统仿真,证明了超网络理论在外贸B2C物流供应链中的适用性,并验证了从供应链的角度解决外贸B2C物流难题的可行性。同时借助求得的均衡交易量与交易价格,为各节点企业间的利益分配提供了一定的量化参考指标;并通过对带入不同收入费用函数所求得的均衡变量的比较,为各节点企业间的相互选择与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最后,针对我国外贸B2C发展中的物流问题,并结合物流供应链的视角,本文给出了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建议,从而推动我国外贸B2C的健康与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九:利率市场化视角下的城市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以ZJY商业银行为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作为经营货币和信用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具有高负债、高风险特性,资本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基础资金来源和抵御风险的缓冲器,对商业银行的稳健、安全经营以及持续发展起到重大作用。资本充足性是维持银行体系稳定的首要前提,以资本管理为核心约束经营管理行为,是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资本属于商业银行的缓冲储备,根据风险对资本的要求而创立,是建立在全部风险基础上的虚拟经济资源,具有资本属性且数量上等于非预期损失,可以作为商业银行制定发展战略、计量各类风险、衡量经营业绩与配置经济资源的管理工具,目的是预防可能发生的损失。作为我国银行业的重要监管机构,中国银监会在巴塞尔资本协议Ⅱ与巴塞尔资本协议Ⅲ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明确将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风险管理理念纳入我国银行业监管框架。
20世纪80年代至今,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历经近30年的变革,在最初资产负债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完善,发展到目前的风险管理模式,资本与风险资产的匹配及其匹配模式的选择,日益成为各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与国外先进商业银行相比,我国银行业资本管理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商业银行之间经济资本管理能力的差距较大。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我国经济步入换档期、深度调整期以及“新常态”,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监管部门资本约束日趋严格,我国银行体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商业银行建立内部定价机制、经济资本调控机制以及以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与经济资本收益率(risk-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RAROC)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评估和考核体系,替代传统采用的将存贷款与利润目标作为主要指标的考核方法,可以有效实现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在引导经营单位与客户经理的考核方向上保持一致性,因此,经济资本管理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当前和未来若干年重点研究与管理实践的热点命题与发展方向。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在当前的宏观政策背景与经济金融环境下,结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实状况,开展经济资本管理研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健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理论意义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简称《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要求与其所承担风险相关的监管标准,以形成对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冲动的约束。基于监管部门强力推动的压力,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切实运用资本充足率指标进行资本充足性管理,并采用改制上市、财务重组、优化资产结构、控制信贷规模等方式,优化分子、分母以提高资本充足率比例。但由于历史原因、追逐自身利益内在动机等因素的影响以及计量技术等其他各种条件限制,我国商业银行对经营管理过程中风险因素的关注不充分、风险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偏低、资本管理的水平与效率低下等问题长期存在,并成为制约其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深入研究经济资本理论并有效运用于经营管理实践,实现风险及其相应资本的准确、及时度量与配置,是我国商业银行转变盈利模式并维系长期发展亟待综合考量的问题。
根据中国银监会2015年11月12日发布的三季度监管数据,我国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三季度末的加权平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66%,加权平均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99%,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3.15%,整体资本充足水平超过监管要求,维持在较高水平,但资本补充模式单一、资本结构不合理、不良贷款率上升及外部金融环境建设滞后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因此,以《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具体实施为契机,充分借鉴国外商业银行成熟的经济资本理论,结合自身的经营管理实际不断予以深化,同时,全面关注经济资本管理所需约束条件,建立全面风险管控的长效机制,提高经济资本管理水平与效率,是我国商业银行充分发挥经济资本管理内在约束机制的积极作用,推动业务整体风险与其风险偏好保持一致,促进资本、收益以及风险和谐统一的基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经济资本管理研究
一、国外经济资本管理研究
经济资本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信孚银行(Bankers Trust Company)提出的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指标,该指标将预期损失作为分子的关键调整因素,并以经济资本作为分母,用以评价商业银行交易的盈利性。此后,随着信息科技技术的发展与风险量化模型的进步,经济资本被西方金融业大量运用于银行业与保险业等风险较为集中的重要领域。
国外经济资本管理文献主要包括经济资本基本概念、以风险为基础的经济资本计量与配置,以及经济资本管理相关的绩效评估等方面,在不同的阶段展开相关研究:美国的Stern Stewart管理咨询公司1991年将经济增加值指标引入价值评估与管理领域;Merton与Perold(1993)最早运用边际风险资本方法并建立Merton-Perold资本配置模型;Zaik(1996)与James(1996)重点研究经济资本框架所包含的主要内容;Hendricks与Hirtle(1997)借助内部评级模型确定市场风险与资本需求之间的关系;Kimball(1997)研究利用EVA与RAROC指标进行商业银行绩效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指标与经济资本相关变量之间的联系;Neal与Josef(1999)提出运用经济资本分配机制、EVA以及RAROC指标,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业绩评估效率以及股东价值;乔埃尔·贝西斯(1998&2001)认为风险管理与资产的高效配置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吸收非预期损失所必需的资本即经济资本,商业银行应对整个资产组合的潜在损失进行度量与资本配置;Schroeck(2002)认为RAROC指标下的经济资本可作为评判商业银行价值创造的方式,反映投资成本对商业银行整体风险的影响;Jeremy Scott(2002)重点论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是经济资本的主要决定因素,经济资本的关键和难点是风险的计量与管理;Smithson(2002)选取并调查具有代表性的41个大型国际先进商业银行,调查结果表明其中超过80%的商业银行选择使用KMV公司的信贷监测模型、瑞士信贷的Credit Risk+模型、麦肯锡咨询公司的信用组合观点模型等计量模型进行经济资本计量;Giese与Guido(2003)基于监管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对比,提出采用标准计量模型规范经济资本的思路,使基于内部管理的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的框架保持一致;Walter与Johns(2004)在深入研究美洲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基础上,开展经济资本框架与风险来源的专门分析;David Rowe(2004)基于对巴塞尔资本协议Ⅱ进行的研究,提出商业银行必须保持最优资本量,以弥补包括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在内的风险所产生的非预期损失;Roger J. A. Laeven(2004)基于集团层面与分支机构层面提出整体解决方案,涉及经济资本的动态配置方法、原则以及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等方面。
.....................
第二节 国内外利率市场化研究
利率作为资金利息与本金的比率,是现代金融的核心,利率的传导功能以利率市场化为前提条件,其走势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并对国民经济造成影响。发达、高效的金融体系建立在利率市场化基础上,利率市场化是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也是一个国家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并日趋完善的过程,可以推动社会储蓄并提升投资效率,并最终促进经济增长。
利率市场化的发展主要基于金融深化理论与金融约束理论。麦金农与肖(1973)提出金融深化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利率管制等金融抑制因素,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并阻碍发展,建议加强以利率市场化等金融自由为目标的金融深化改革;由赫尔曼、穆尔多克以及斯蒂格利茨(1988)提出的金融约束理论则与之观点不同,认为发展中国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利率管制具有合理性,对其稳定发展举足轻重。国外其他学者也从利率市场化的作用机制与传导机制、对资产价格的影响、中介作用以及利率市场化主体行为等方面开展了大量深入研究,这些研究在世界各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将利率作为市场价格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学者针对利率市场化理论方面的研究较少,前期大多基于利率市场化时机与步骤、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等方面开展,近十年尤其是近三年(2013-2015年)利率市场化加速后关于利率市场化研究最充分的领域,则更多地集中在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方面,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刘义圣(2002)认为利率市场化是将利率决定权交给市场的一种机制,中央银行通过制定与调整再贴现率、再贷款率以及通过公开市场买卖有价证券等调控手段,形成资金利率并间接反映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高云峰(2004)认为利率市场化是逐步消除针对市场利率与资本要素自由流动的不合理管制,通过建立市场利率体系,达到金融资源与经济资源优化配置,金融与经济和谐发展的状态;金中夏、洪浩以及李宏瑾(2013)研究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根据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认为市场利率化将促进利率上升从而降低宏观经济波动,并据此提出应坚持实行利率市场化道路的政策建议;王月香(2013)通过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分析,认为中小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信息搜寻、信贷谈判以及款后对中小企业监督的优势,加强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管理;常东(2014)认为金融自由化的本质就是取消实际利率管制;贺聪(2015)对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提出我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现实路径;巴曙松、严敏以及李宏瑾(2015)针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提出商业银行相应的应对措施;池商城、卜伟以及段建宇(2015)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并针对个人客户的银行选择行为建立影响因素模型,认为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个人客户在选择商业银行时考虑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网点便利性、服务价格以及顾客服务尤其是服务质量等方面。总体而言,我国利率市场化相关的研究侧重于应用层面,研究者更多是与利率市场化关系密切的政策制定者或政策承担者,具有偏向于实务层面的针对性,但缺乏对促进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相关的研究。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实践..................13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体系....................13
一、经济资本计量..........................14
二、经济资本配置及其绩效评估和考核...................16
第四章 我国利率市场化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28
第一节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28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进程...................29
二、2012-2015 年央行利率调整对商业银行的影响.....................31
第五章 ZJY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现状与发展 ...................42
第一节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简况............42
第二节 ZJY 商业银行基本情况........43
第五章 ZJY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现状与发展
第一节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简况
城商行是我国特殊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特殊群体,由 20 世纪 80 年代设立的城市信用社改制设立,并以为中小企业与地方经济提供金融支持作为基本业务定位。截止 2014 年末,我国城商行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规模在银行业的占比均超过 10%,分别为 10.49%、10.52%和 10.13%,与 2013 年相较分别提高 0.46、0.48 和 0.32 个百分点,我国已形成 5 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12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 133 家城商行共同发展的银行业竞争格局。
ZJY 商业银行 2006 年 3 月由一家濒临市场退出的城市信用社改制设立,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资产负债规模大幅提高,各项主要财务指标与监管指标均实现良性发展,盈利能力与抗风险能力不断提升。ZJY 商业银行 2006 年与 2014 年主要财务指标与监管指标情况如表 5.1 所示:
........................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论文的研究结论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与经济持续下行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着存贷款利差被压缩、风险暴露与非预期损失持续上升的不利局面。随着巴塞尔资本协议在我国的全面实施,监管当局通过《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商业银行的资本约束,推动商业银行资本管理与风险管理的有机结合,因此,建立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已日渐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条件。
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经济资本管理相关文献的梳理,对我国各类型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实践的总结,结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及其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在对 SHIBOR 机制与利率走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实施相互联系,针对现实的研究对象——ZJY 商业银行提出具有一定实践性的经济资本管理方案,以期为规模较小的城商行在提升资本约束意识与满足监管资本达标要求的双重目标下,通过构建并深化经济资本管理模式,加强内部管理的专业化与精细化水平提供借鉴。
ZJY 商业银行作为资产规模偏小、风险管理能力偏弱的城商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面前,如何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通过差异化、特色化之路壮大力量,避免被市场残酷淘汰的危机,通过采用经济资本管理模式提升内部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将是其改变内部管理模式并实现业务转型发展的契机。但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ZJY商业银行结合《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新资本管理达标项目建设规划,为经济资本的计量与配置向内部评级法发展夯实基础数据、模型设计、流程再造等基础,在逐步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分步骤、分阶段开展项目建设的同时,持续夯实经济资本管理基础,提升经济资本管理能力与管理水平,通过经济资本的计量与配置过程,同时借助以经济增加值与经济资本收益率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评估和考核体系,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实现风险、成本以及收益的平衡,推动 ZJY 商业银行企业价值的稳健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十:泰国木薯与其制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研究
第1章绪论
1.1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木薯是紧跟着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成为世界重要的五大粮食之一。木薯的主要用途是食用、饲用、及工业原料。木毫是热带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尤其是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各个国家和在亚洲的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等国家,他们对木薑的消费量非常大。大概每年产量的60%是用作为食物,27.5%用于作饲料和12.5%用于其他用途。木薯粗粉可代替所有谷物作为饲料,因木薯的价格比大米、玉米低廉;茎杆可造纸或制作燃料;在工业上也有广泛的用途。
目前,世界上有两大问题:一是因为全世界正缺乏天然气和石油的问题,所以各国家不断地促进发展和研巧可代替天然气和石油的原材料,而木善在工业上是一个能制取酒精和乙醇的重要原材料;二是耕地不断减少而人曰不断的增加的问题,促使粮食作物不断发展。而木薯是亚热带地区的高产农作物,耐旱,虫害少。因此,这两大问题不断促使木薑农业和相关加工业发展,使得木薑农业会进一步兴盛繁茂,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大批量需求木薯产品的国家。从2001年开始,中国成为世界上进口木薯与其制品最大国家。近五年来,中国年均进曰量7705.6万吨,年均进口额2114.7百万美元。2013年中国木蓄进口总量是9329.4万吨,进口额达到2852.6百万美元,75.9%来自泰国。中国的酒精和柠檬酸生产工厂对木薯条需求量增加,中泰果蔬零关税协定的实施推动泰国木薯条向中国的出口,制作畜禽饲料时转向使用木墓制品作为替代产品,因为玉米和黄豆在世界市场上价格不断增长,都促使中国市场对木薯条的需求量呈现増长的趋向。
.................
1.2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1.2.1研究思路
本文首先在文献综巧和理论概述基础上,通过对世界木薯产业市场现状的描述,再深入泰国木薑生产的市场状况。本研究选取2009年到2013年五年间的木薯贸易数据作为分析基础,再对比全球与泰国木薯进出口贸易总量、比重等各项指标分析的基础上。从定量的角度,回归分析法与国际竞争力指标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昆示比较优势指数对泰国木薯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充分的阐述和分析。最后寻找能够真正提高泰国木薯贸易竞争力,从而提出促进木墓贸易快速发展的对策。
1.2.2研究方法
本文将从泰国商务部及联合国的贸易统计等官方网搜集得到的木薯与木薯产品有关的数据,使用回归分析法与国际竞争力指标中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来更加深入对该产品世界及泰国木薯贸易的优势和竞争力做分析。
比较分析法也是本研究采用的重要方法。在分别得出相关国家木薯国际竞争力的数据后,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进行比较研究,其中有横向对比(各个国家之间和两个指标之间的此较)和纵向对比(从2009年到2013年各个国家自身的比较)。
.....................
第2章相关理论阐述
2.1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
2.1.1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公元1723-公元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1776年,他发表了著名的理论《国家康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该书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形成和原因,而且提出了绝对成本理论。绝对成本的意思是两个国家之间生产物品劳动成本的绝对差异,就是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低于另一个国家。
他以为,交换是人类的一种天性出于对本身达到有利的目的而进行交易。分工产生于人类的交换倾向,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地进步,劳动生产率不断地提高,人民收入不断地增加等。即分工是绝对成本优势的原则,所以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让所有人只专注于自己最有优势的产品生产的话,彼此交换后,就会对每个人都有利。可以说,在国际分工上,如果外国的某些产品比本国便宜,就应该是利用本国产品交换外国产品,不要自己去生产。这对所有国家对全世界都是有利的。
绝对成本理论混合科学与非科学的理论,是指出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大意义。每个国家通过国际贸易使各国都获利。但错误主要在于认为交换引起分工,而交换又是人类的天性。事实上,在历史上分工早于交换。而且交换也不是人类的天性,而是生产方式和分工的结果。
.......................
2.2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2.2.1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又称钻石模式,该理论是迈克尔波特提出来分析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在国际上有比较强的竞争力的原因。他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生产要素,他认为,如果一国将基本条件换成特殊优势能力,如:高度的专业技巧与应用科技,将会拥有更加竞争优势;需求条件,主要是在于本国市场的需求数量和成熟度,因为国内需求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并且挑剔的客户会激励企业的竞争优势;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他的研究表示,产业要拥有竞争优势,就不能缺少世界一流的供应商,也不能缺少上下游产业的密切合作关系;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走向国际化竞争的政策会给企业带来压力、推力和动力,这样企业自然有竞争力,此外,国内市场应有强的竞争对手,迫使企业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创新。
这四个因素对每一个产业的影响并不相同,此外,每个因素都会影响到其他因素的表现。
资源禀賦理论又称为要素禀赋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理论模型是H-0模型,由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和赫克歇尔后发。该理论指出除了劳动以外,还有资本、±地、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强调各国和地区不同、要素禀赋不同,导致产品成本的不同。理论指出,在各国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别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送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取决于各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即相对禀赋差异,由此产生的价格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分王。俄林得出结论:"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也因而应出口的产品,是他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一国的比较劣势产品,也因而应进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
.....................
第3章木薯与其制品生产和国际贸易现状分析..............11
3.1木薯与其制品简介............11
3.1.1木薯的种类..........11
第4章泰国木薯与其制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35
4.1泰国木薯与其制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评价.............35
4.1.1国际市场占有率(MS).......35
第5章结论及政策建议............50
5.1结论........50
5.2政策建议..........51
第4章泰国木薯及其制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4.1泰国木薯与其制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评价
4.1.1国际市场占有率(MS)
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个国家的出曰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种产品或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比重,也表现了一个国家的某种产品或服务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一个国家的产品或服务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越高,表示该国家的该产品或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越强,并且在国际市场中越有重要的地位;但如果一个国家的产品或服务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越低,表示该国的该产品或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越小,并且在国际市场中没有很大的地位。
国际市场占有率是评价贸易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反映一个国家的某产品或某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大小,最终将表现在该国的产品或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
1.泰国木薯鲜或干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根据2009年到2013年的数据统计结果来看(见表4.1和表4.2),泰国木薯鲜或干,包括木薯粒和木薯条的国际占有率较高,在2009年到2013年都超过50%,即59.29%、71.37、64. 19、61.78,而在2013年占份额达到71.26,泰国的木薯鲜或干一直上升,直到2011-2012年因为受到干旱和木薯粉風虫害的影响,农民改为种植饲料玉米和甘庶,以打乱木薯粉風虫害的生殖周期。导致2011年-2012年间泰国木薯鲜或干的出口下降。但2013年出口总额上升。无论如何,虽然在2011-2012年受到風虫害的影响,但泰国木薯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排在第一名,其次越南、哥斯达黎加、印度尼西亚和荷兰。
........................
第五章结论以及政策建议
目前的问题就是世界粮食生产远远跟不上人民生活増长的需要,粮食的严重缺乏已成为某些发展中国家人民的严重生活问题。而木蓄因己成为人民热量的主要来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利用木墓制品的技术进一步深化,本国和外贸出口需求量也将不断増加,产品供不应求状况将随着时间推移而激化,在市场价值规律调节下,也相应促进了木著生产发展。
5.1结论
5.1.1结论1
泰国木薯的优势在于有热带气候《件、价格低廉、质量优质、技术发达、政府的重视与支持等。但因泰国每年气候不稳定、种植面积固定、有的生产技术还得靠国外、虫害和自然问题,这些因素成为泰国木薯与其制品贸易的问题。
5.1.2结论2
对于中泰木薯与其制品的双方贸易可见,泰国对中国出口日益上涨,中国也成为泰国最大的出口国。主要出口木薯制品为木曹鲜或干(HS07H10)和木薯淀粉(HS110814),特别是木薯鲜或干(HS071410)在木著与其制品当中的比重最多,占总进口66.8%。中国不仅是泰国最大的出口国,也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国。由于越南水生丰沃、人工劳动费用低、边境相连、新品种的开发种植、政府的大力支持等,使得越南成为泰国木薑与其制品最重要的竞争对手。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