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贸易潜力研究—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880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是人类文明前进的重要前提。以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形式储备的太阳能具有总量的有限性和利用的高碳排放等消极特质,其总量的稀缺和使用的污染性给人类的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带来诸多困境。从一次能源的自给率数据来看,尽管当前全球的一次能源在整体上是处于供给略大于需求的状态,2002-2012 年间,全球一次能源自给率在大多数年份均为 1.01,仅在2003、2004 这两年为 1.00。但是,全球能源分部具有不均衡性以及不同经济体发展程度差异较大,一次能源自给率在各经济体的差别也很大。2012 年,在OECD经济体中,其整体一次能源自给率(约为 0.74)处于不能自给自足状态,仅仅有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等少数经济体的一次能源能够满足自我需求。在非 OECD 经济体中,包括中国、印度、巴西、阿根廷、泰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在内的经济体一次能源自给严重不足。
火力发电等方式获取的二次能源具有高碳排放特性,某些新能源(如核能利用)又可能带来的大规模不可逆的生态灾难和环境悲剧,比如 1986 年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等,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造成的严重生态灾难让诸多人士“谈核色变”,日本等国家自从出现核电事故之后出现了大规模的反核电浪潮。日本福岛核事故后,该国大力实行上网电价收购政策(FIT)等政策,大力推行非核能发电可再生能源发展。其中,其在发展光伏太阳能方面的成绩尤其突出,自 2011年起,日本的光伏装机量都达到以吉瓦级别以上其 2015 年的光伏安装量是 2011 年的年度安装量的八倍多。能源利用的“安全”性在人类的文明进程中日益显现。
然而,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欧洲的德国、意大利、法国等主要光伏产品应用市场的相对萎缩、中国光伏产品遭受欧美等经济体的“双反”之类的贸易保护、中国光伏产能的过剩等因素使得不同的专家、学者以和光伏发电的业内人士对中国光伏产业的未来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有悲观这认为,光伏产业将走向没落,悲观者给该产业判了“死刑”;这一部分悲观者可能是从光伏发展的短期历史来看待这个问题,尤其是受到了前些年中国光伏产业经历的“欧美双反”、国内外许多光伏企业出现破产、重组、倒闭浪潮的影响而形成该观点。
........................

1.2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论文为了分析中国光伏产品所面对的国际市场以及如何重新细分定位这些国际市场,在定性和定量分析光伏产品应用领域、全球光伏市场现状以及中国光伏产品对外出口贸易前提下,我们构建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贸易引力模型,收集 114 个样本市场,时间跨度为 10 年(2006-2015)的短面板数据,使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对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贸易进行实证研究并据此测算其潜力。进而通过计量方法和贸易引力模型来了解中国光伏产品国际市场的现状和前景,为细分中国光伏国际市场提供了新的标准。本文的研究思路可以用图 1.1表示。

1.2.2研究方法
本选题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定性与定量研究法、实证分析法等。具体如下。第一,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检索和学习,来研究该选题的进展情况、研究成果等,进而形成对该课题已有研究的科学认识,为本选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第二,比较研究法。我们纵向分析有关经济体的光伏市场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趋势,了解其光伏市场规模的存量、增量等信息;横向比较同一经济体在相同时间点的贸易量、市场规模等,解到不同经济体在此时间点的差距和市场机会。第三,定性与定量研究法。本选题在研究了国外光伏产品贸易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之后,进一步进行定性研究。通过案头调研所得到的数据,形成更为精确的定量分析指标,夯实该选题的研究基础。后续研究的实证分析亦为定量分析,该分析使得光伏产品贸易量的测算得以具体化。第四,案头调研法与实地调研法。论文的相关数据和其他信息主要依赖于已有的数据和信息,如世界银行数据库、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等。我们也会实地调研一些国内光伏企业、光伏发电项目,然而,我们从实地调研中难以收获用于本选题研究的数据,在此过程中,我们的收获应该是加深对光伏产品以及光伏产品应用的感性认识。第五,实证分析法。通过构建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贸易的潜力,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关结论,提出对策建议。
.........................

2 光伏产品应用市场分析

2.1 光伏产业概述
光伏发电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光生伏特效应,即半导体受光照射产生电动势的现象(陈宜生,1995)。在“伏特”效应的作用下,以光伏电池为核心的光伏发电设备直接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因此,光电转换效率关系到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利用太阳能的问题,对于同样的太阳光照射,光电转换效率越高,那么,我们通过光伏发电系统而获得的电能便越多,与此同时,这也将赋予光伏发电相较于其他发电技术更为有力的竞争力。光伏发电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升光电转换效率 。
从实验室发现“光伏”效应,到第一次制造出可以使用的太阳能电池,这期间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时间(1839-1954 年)。在某种意义上,光伏发电如今大规模进入民用领域,这是军事科技转为民用的典范。具体来说,由于美苏争霸的需要,美国和苏联欲掌握未来竞争的先机,大力进军太空,这才使得美国和苏联在 1958年先后将太阳能光伏电池用于人造卫星,为航天器提供较为持久的动力支持,这使得光伏发电科技从实验室真正运用到实践领域。随着 20 世纪 70年能源危机的到来以及人类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人们对太阳能发电获取清洁能源的兴趣日益增加,这使得光伏发电从特殊的军事领域广泛应用到民事应用领域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随着人类利用光伏发电的实践日益增加,人们大力推进光电转换效率的提升,光电转换效率的提升又进一步降低了太阳能发电成本,从而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基础越来越坚实。近年来,可折叠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使得光伏电池越来越便利化、小型化,这又将进一步拓展光伏电池的应用领域,在不久的将来,光伏发电电源会如同当前的手机充电宝、电动车充电站等临时便携的移动电源那样,成为人们外出常用的便携储能设备。有日照之处,人们便可以获取电能,并且利用储能设备进行存储以备不时之需。太阳能光伏发电将更深入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商业价值也将与日俱增。
当前,光伏产业主要是利用含硅原材料(如石英砂等),通过相关工艺和技术,生产出不同光电转换效率的硅片(单晶硅、多晶硅等)等中间产品,这些硅片将作为光伏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组装成为光伏电池,多个光伏电池经过串联、并联并且加以封装后,成为可以做电源使用的光伏组件。
........................

2.2 光伏产品的应用领域
光伏电池的成功使用,使得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日益多元化。人类可以直接以太阳能发热的方式利用太阳能;也可以以光伏太阳能发电的方式利用太阳能。太阳能热水器(用于加热水温)、太阳灶(该设备不仅仅可以用于烧水,还可以用来做饭)等设备是人们以太阳能发热来利用太阳能的代表性产品,其在中国西北等光照充足的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太阳能发电目前已经应用到各行各业。从航天器时在太空运行时的动力支持到农户分布利用分布式光伏发电获取日常生活所需之电能,光伏发电都表现出了良好的适用性。随着科技的发展、低碳经济的推进,与其他发电方式相比较,光伏发电在光电转换效率、发电整体成本等方面将更加具有优势。“阳光经济”、“低碳环保”等成为人们赞誉光伏利用的标签性词汇。
以光伏发电为主要应用方式,光伏产品在全球市场已经得到大规模的应用,这主要表现于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以及其同比增长率,我们将有关信息汇报于表 2.1。 从表 2.1中,我们可以发现,从全球累计光伏装机量来看,截止 2015年,全球包括并网分布与非分布式发电、离网家庭式与非家庭式光伏发电等各种光伏发电方式的光伏累计装机量(CIPVC)达 227735.5MW;1992-2015 年间,全球累计光伏装机量的增长率(YYGR)以最低 23.18%、最高 82.28%的同比增长率在增长。 无论是从光伏累计装机量来看,还是从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的增长率来看,光伏产品的应用存量和增量都在迅猛增长,这预示着光伏产品的应用市场是广阔的,全球光伏发电市场降为光伏产业的成长提供优质的平台。光伏产业必将是朝阳产业。

...........................
3 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分析..............................19
3.1 中国在国际光伏产品贸易中的地位..............................19
3.1.1 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贸易趋势........................19
3.1.2 中国光伏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20
4 实证分析.......................28
4.1 模型的构建................................28
4.1.1 贸易引力模型概述.................28
4.1.2 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29
5 结 论............41
5.1研究结论...................41
5.2 对策建议......................41

4 实证分析

4.1 模型的构建
4.1.1 贸易引力模型概述
人口规模是市场大小的重要影响因素。进出口方的人口规模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不同。一般而言,出口方的人口数量与其贸易量呈现反向变动,即人口规模越大,则内需将阻碍出口。但是,进口市场的人口数量的可能与贸易量呈现正向关系,也可能呈现反向变动。这是因为当一个经济体的人口规模足够大时,其可能会考虑国内(地区内)的供给来替代来自国际贸易方的供给。因此,人口规模对贸易量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学者们的经验研究证实了制度变量引入贸易引力模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盛斌(2004)的研究结果表明,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ASEAN)显著影响了中国的贸易流量和出口潜力;孙林、谭晶荣 、宋海英(2010)发现,欧盟(EU)、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盟(ASEAN)等区域自由贸易安排显著促进了国际农产品的出口贸易。 但是,某些制度安排可能不惠及某些产品、发挥作用的时间较晚等原因,其对贸易并不产生显著的影响。
汇率严重影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出口价格,进而影响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贸易量。学者们在后来的实证研究中也验证了汇率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即货币贬值有利于出口贸易量的增加(李辉,2008)。
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首先考虑经典引力模型中的变量;与此同时,我们也将在贸易引力基础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其他控制变量,构件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贸易引力模型,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我国光伏产品出口贸易量问题的研究,进而测算市场前景。
........................

5 结论

5.1研究结论
通过上文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我国光伏产品传统出口市场日趋饱和,我国光伏产品潜力巨大的市场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南美洲,我国对 IEAPVPS 成员的较多市场贸易过度,非传统光伏发电经济体对华光伏产品出口日益重要。第二,我们市场饱和与否是我国光伏产品在国际市场遭遇“双反”等贸易保护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三,文章的研究结论为中国光伏产品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新的细分、重新定位的理论依据。
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我们从如和有效提升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贸易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第一,提升重新定位和细分中国光伏产品国际市场的思想认识,这应当成为当前光伏业界以及相关研究人员的共识。中国光伏产品的传统市场的饱和给依赖国际市场的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这一挑战使得中国光伏制造业自 2008年以后发展十分坎坷。我国政府一方面通过光伏扶贫、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等措施启动国内市场(2014 年、2015 年中国国内的光伏安装量达到全球最大的 10吉瓦级别);另一方面,积极应对各种对华光伏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纵然如此,2015年的中国光伏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依然达到 42.26%的历史最高水平。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市场。在传统市场饱和的前提下,对国际市场的再定位和细分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的研究结论就是细分中国光伏产品国际市场的方法之一,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积极实施光伏制造业去产能政策、加大海外光伏制造基地和国内光伏研发基地的建设。由于传统市场的饱和,我们与其他光伏产品出口经济体若无产品的差异化,那么我们对这些传统的出口市场便无法实施再造潜力,这将不利于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长期发展。因此,去产能非常必要。笔者认为,去产能要求既去不符合市场导向的低端产品市场,也要求增加符合市场导向的差异化产品的生产。通过在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甚至是欧美建设海外光伏生产基地则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措施。这既是减少国际市场对华光伏产品出口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就近增加对生产基地所在地区供给的重要方法,进而增加对我们那些贸易过渡型的光伏产品市场的出口,比如,我们通过欧盟内部的希腊或者美国的生产基地增加对欧美的供给。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