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 FDI 不断扩大,从 1997 年 8691 万美元增加到 2015 年的 45250万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 22.62%。但是纵观新疆吸引 FDI 的总体规模,依然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一五”期间(2006-2010 年),新疆累计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为 8.7146亿美元,全国同期为 4259.57 亿美元,占全国的 0.21%。“十二五”期间(2011-2015 年)新疆累计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为 20.9332 亿美元,仅占全国的 0.35%,比“十一五”期间的比重略有上升,但占比还是非常低。新疆吸引 FDI 能力与全国相比还是较弱,处于中下游水平。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习近平主席在 2013 年 9 月和10 月提出的建立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国家战略构想。在此背景下,新疆以其在“一带一路”上独特的地理位置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2015 年 3 月 28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出台了一部文件确定了新疆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的战略定位,文件指出,新疆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一带一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要充分发挥新疆的独特区位优势,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疆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其对外开放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但是纵观新疆地区的吸引外资水平,与其作为全国资源、能源大省和“一带一路”核心区的战略地位极不相符。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对新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合理性对策建议,对新疆在“一带一路”历史机遇下提高 FDI 以及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拥有长达 5600 多公里的边境线,与周围 8 个国家接壤,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不可否认,新疆在吸引 FDI 方面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央政府和新疆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希望通过政府的力量来改善新疆投资环境较为恶化的现状,来提高新疆吸引 FDI 的能力。对于新疆来说,要抓住这次重要机遇,利用政策利好的大环境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吸引外资,促进新疆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这种形势下研究新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提高新疆 FDI 的合理化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1.2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从外商的投资规模、投资方式、投资结构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相关数据得出结论:新疆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小、方式较单一、结构不合理。然后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新疆在“一带一路”历史机遇下提高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应对策略,来促进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
第 1 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第 2 章: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区位理论。
第 3 章:“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外商直接投资现状。本章从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方式、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新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
第 4 章:新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本章筛选出影响新疆外商直接投资的 8 个因素,并结合新疆的实际情况分析各因素对新疆 FDI 的影响。
第 5 章:新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本章建立多元回归实证模型对新疆吸引外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因素对新疆 FDI 的影响程度。
第 6 章:“一带一路”背景下提升新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策略。本章在前面章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提出了新疆在“一带一路”契机下提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
2 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
2.1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2.1.1 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由 S. H.海默(S. H. Hymer)在 1960 年首次提出,随后其导师 C. P.金德尔博格(C. P. Kindleberger)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正与补充。该理论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认为垄断优势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最大的动力来源于其拥有的有利的垄断优势,在东道国进行投资可以获得利润。而企业的垄断优势是以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为基础与前提的。如果一个市场存在不完全竞争,那么 FDI 企业所拥有的垄断优势的来源主要分为以下四种:产品的不完全优势,包括产品价格差别、广告投入、营销方式、品牌商标等;生产要素的不完全优势,如管理人员才能、产品创新与专利等;企业规模经济优势,主要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两方面;政府行为优势,主要是指政府政策,包括税收、利率、汇率政策等,这些政策导致了市场的不完全性从而为企业带来垄断优势。
垄断优势理论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发展提供新的角度与思路,很好地解释了二战后美国在全世界进行的大规模直接投资行为。但是该理论仍有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垄断优势论片面地认为企业所拥有的垄断优势是其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唯一直接原因;垄断优势理论对发达国家中一些不具备垄断优势的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和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投资行为无法做出合理解释;无法解释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时的区位选择和地理布局。正是由于该理论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导致其他学者从不同视角来研究国际直接投资问题。
.......................
2.2 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Location Theory)作为理论基础主要探讨了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区位选择行为,回答了为什么特定的经济活动会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发生的问题。自从杜能(Johann)提出农业区位理论以来,区位理论也在各位学者的不懈研究与探讨中不断发展并形成多个流派,主要分为成本学派、市场学派、行为学派这三大流派。
2.2.1 成本学派
杜能(Johann)、韦伯(Weber)是成本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企业进行经济活动来选择区位时首要考虑的目标是成本最小化。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都是影响区位选择的成本因素范畴。该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其核心思想是:企业在进行国际直接投资过程中区位选择问题上首要考虑的就是成本因素。
杜能在 1826 年发表了《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这是关于区位理论的开山之作。该著作以德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时德国农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发现德国在进行农业的生产布局时考虑的关键因素就是产品价格以及产地与消费市场的距离,即运输成本因素,开创了农业区位理论,为以后区位理论发展提供思路。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在 1909 年完成《工业区位论》,他认为聚集效应、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是对工业区位的选择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所累积的最小成本的区位就是工业区的最优位置。后来美国学者胡佛·伊萨德对区位选择的成本考虑因素进行进一步的系统阐述,主要分析了如何在选址时实现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总的来看,成本学派将成本作为区位选择的一种基本依据也符合国际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但是该学派没有考虑市场需求、企业间相互作用等方面因素,具有一定局限性。
........................
3 “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外商直接投资现状..............13
3.1 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较小....................13
3.2 外商直接投资方式较单一..................14
4 新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19
4.1 影响因素筛选依据.....................19
4.2 影响因素筛选结果.....................19
5 新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26
5.1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26
5.2 模型建立..........27
5 新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在新疆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变量选取上,本文在第四章筛选出的政策因素、市场因素、对外开放程度、基础设施建设、自然资源、成本因素、人力资源、聚集效应八个影响因素基础上,结合以往文献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将这八个影响因素进行量化,选取合适的指标进行实证研究,八个变量如表 5.1 总结所示:
本文在研究政策因素对新疆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时,考虑到新疆针对外商的政策优惠主要体现在税收优惠方面,所以政策因素选取税收政策为衡量指标,取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与新疆全部工业总产值之比;市场规模指标选取新疆历年生产总值(GDP)进行量化;对外开放程度选取新疆进出口总额占 GDP 的比重作为代理变量进行研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要考虑交通基础设施,选取新疆铁路与公路的总里程数作为解释变量;能源生产总量可作为自然资源因素的衡量指标,包括煤炭、天然气、风热、原油在内的新疆各能源产品;本文在量化成本因素时主要考虑劳动力成本,选取新疆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进行量化;人力资源因素选取人力资本水平作为衡量指标,取大专以上学历从业人口数与地区人口总数之比。聚集效应因素在本文中主要考虑产业集聚效应对外商投资的影响,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及企业的重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攀升,第三产业可以带动第一、第二产业的协调发展,而且有研究表明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时越来越看重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本文基于这种考虑,产业聚集选取第三产业增加值与 GDP 之比进行量化。本文的实证数据均由 2005-2016 年新疆统计年鉴整理得出。
.......................
6 “一带一路”背景下提升新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策略
6.1 政府层面
6.1.1 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其居民生活水平和本地区吸引外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5 年 3 月国家出台的文件中强调互联互通领域是“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任务,要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新疆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更要响应国家号召,面对自身薄弱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抓住机遇,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发挥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际大通道和交通枢纽中心的作用,加快构建新疆与内地与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相连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系统。根据上文实证结果可知,铁路、公路的运输里程对 FDI 有正的影响,且影响程度较大。政府应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加大对新疆铁路、公路网的投资建设力度,对于邮路、光缆等领域也需要引起重视,逐渐形成新疆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系统。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新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预算,加强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这样一来,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会提高新疆经济整体实力,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水平之间的良性循环,这对于降低物流成本进而提高外资流入具有现实意义。
新疆在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面临最严峻的挑战就是资金短缺。政府应继续深化投资机制改革来改善投资环境,除了利用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贷款之外,积极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充分发挥金融开放性优势,努力拓宽新疆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融资渠道,还要进行投融资方式创新,对社会团体及民间资本要加强重视,以各种方式鼓励和吸收民间资本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