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6005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本文的目的
1.1.1 研究背景
发达国家的国民总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制造业,而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和物流网的扩展、通信的发达等文明的进步,服务有关的需要增加了许多。这又促进了全球化,生活方式的趋同化,还产生了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从外国带来的一些陌生的服务,或者先进技术等的要素改变人们的思考方式,这引起了一国的人们想了解或者憧憬外国文化的欲望。这样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缩短的时候,已有研究的很多部分考虑的多是“生产”的性质,而很少考虑到贸易对象的性质。WTO(世界贸易组织)的 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把服务业贸易的模式分成四类,即 MODE1、MODE2、MODE3 及 MODE4。已有过的研究表明,数据的可得性和服务业贸易标准与货物贸易的不同成为了障碍,这样研究服务业贸易以及其产业内贸易的深度分析遇到了困难。美国杜克大学全球化、治理与竞争力研究中心(Center of Globalization, Governance, and competitiveness of DukeUniversity)分析了外包的服务业(附录 A)。虽然这只属于 MODE1 中的很少部分,他们的研究比较细致地考察了服务业也可以发展到国际市场上。
而韩国的服务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并不高,韩国媒体上出现的“出口强国韩国”口号有点名不副实。先看韩国国内服务业的情况。

表 1-1 是韩国的按产业别分类的一些事业单位规模的比例。可以看出,第三产业 1-9名的事业单位最高,十几年来保持 90%以上的比例,说明以公司规模来看的韩国第三产业比较小。
.............................

1.2 文献综述
产业内贸易原来不是研究的对象,而是一个学者从欧洲区域内贸易的分析中发现的一个现象。从此以后 Makusen 以及 Gruebel 和 Lloyd 等学者开始专门研究产业内贸易。本文认为研究产业内贸易的已有研究的时间段可分成三个时期,即从 20 世纪 60 年代到80 年中旬、从 20 世纪 80 年中旬到 2000 年,再从 2000 年至今。
1.2.1 (货物)产业内贸易研究综述
先说起货物产业内贸易的原因,因为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货物产业内贸易。本文研究的内容中,早期产业内贸易内容综述主要依据David Greenaway与ChrisMilner 编写的“The economics of intra-industry trade”的内容而整理的,而以后的重要理论发展内容由笔者调查整理得到。
引起产业内贸易的市场结构环境可以分成三种:竞争市场、寡头市场,还有生产多种物品的企业与跨国公司包含在内的情景。本章的以下综述部分将按这些顺序解释产业内贸易的演进过程。
1.2.1.1 竞争市场下的产业内贸易
所有产业内贸易的模型假定已不存在完全竞争。一旦 Heckscher-Ohlin-Samuelson(H-O-S,即各国之间要素禀赋的不同导致各国集中利用本国富有的要素生产产品以及出口,而进口用本国缺少的要素生产了的产品,这影响到要素价格的均等化)定理不能成立的情况下,产业内贸易可以发生。竞争市场基本假定进入市场没有限制,不过劳动要素不能跨国移动。
Falvey(1981)考虑了两要素(即劳动与资本)情况,跟 H-O-S 不同的是,1)资本可以自由流动,不过只对一个产业内而言的,不能跨产业移动;2)至少一个生产部门生产异质性产品(对于同质性产品而言),这里异质性产品的指的是质量的高低,不是产品的多样性。Falvey and Kierzkowski(1984)假定消费者偏好高质量的产品,而购买高档产品或者低档产品按自己收入的高低决定。甲、乙两国之间如果资本与劳动的比率不一样,可以发生产业内贸易。资本劳动比率高的国家出口高档产品,而资本劳动比率低的国家出口低档产品。
在 Dixit-Stiglitz(1977)的垄断竞争,即新张伯伦垄断竞争下,跟 Falvey 不一样,考虑产品的多样性,而不是产品质量的高低。产品的多样性指的是产品之间没有质量的高低,只有款式的不同,从而从消费者的角度存在偏好遍布在所有产品。Venable(s1984)假定存在同质产品与异质产品,不过哪怕是存在内在规模经济,贸易的方向不一定是双向的,Venebles 分析称,产业内贸易的均衡点不只是一个,稳定的均衡点只在产业间贸易存在,指出 Krugman(1979)的贸易模型不能确定贸易的方向的可能性。Krugma(n1979)假定只有劳动一个要素的情况下可以发生产业内贸易。而两要素存在的情况下,Lawrence 和 Spiller(1983)假定产品的多样性因资本要素而发生,从而可以导致产业内贸易。就是说,两要素混合的比率不同的情况下产生产品的多样性,这便导致产业内贸易。
..............................

第 2 章 货物贸易理论在服务贸易研究的适用性

2.1 货物贸易理论在服务贸易的适用性探讨
本文认为研究服务业双向贸易的已有文献沿着货物双向贸易理论的发展考察了其服务业有关理论的适用性。这是因为,已有的文献认为,把货物双向贸易的基本理论及得出的结果同样可适用于服务业双向贸易研究。所以,可以说已有文献默认货物双向贸易与服务业双向贸易的运行机制是一样的,即产生双向贸易的原因及双向贸易的结果类似。如果实际情况跟已经假定的那样货物双向贸易与服务业双向贸易没有两样的话,那已有文献的价值在于扩展了双向贸易的范围这一点。而如果货物双向贸易与服务业双向贸易的运行机制其实不一样的话,那可能是没有批判性的自我主张而已,或者是理论脱离了实际情况。所以,必须考察服务业双向贸易的机制会是怎么样的。以下内容为比较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来判断两者的关系。
2.1.1 贸易品的比较:可贸易货物与可贸易服务的比较
已有研究的大部分产业内贸易的对象是货物贸易方面,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制造品的双向贸易,SITC(国际贸易标准分类)5-8 范围内的产品。而最近其研究范围逐渐扩展到SITC1-4内的产品,一般是农产品。研究者们渐渐产生疑问服务业也会有产业内贸易,所以服务业也同样成为双向贸易研究的对象。比如,原来属于货物贸易的‘货物有关服务(good related services)’,通过标准的更新(BPM6)属于服务贸易的活动了。这样,通过产业的细分化可以找到双向贸易的可能性。而且,服务贸易的对象不仅包括服务本身,还包括其他产品,已有文献称之为物化的服务。已经上文中提到过,Grubel(1987)解释了服务通过物化的过程可以实施贸易(goods shipped abroad for transformation,goods shipped abroad to provide services)。已有研究之中,双向贸易的对象是产品,即product(或者 commodity),而不是 service。这属于 GATS 下的 MODE1。而他解释的另一种是当今 GATS 下的 MODE2、MODE3 以及 MODE4,即自然人或者企业的移动而发生的服务贸易。所以说,服务不可以直接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交易,而是通过产品或者自然人或者企业间接地“表达”出来。
货物贸易形成的原因分成价格性因素和非价格性因素。价格性因素可概括为规模经济。因为生产力增加了,国内剩下的产品可以到国外销售。非价格性因素为文化的同质性等享有相似的国家之间会有比较亲密的关系,而使用的产品也可以相似。而服务业双向贸易可以理解为非价格因素引起的。还有不仅是文化,政治、经济体系相似的国家之间通过协议开放服务业市场,这便可以产生服务业双向贸易。
...........................

2.2 货物产业内贸易理论在服务贸易的适用性探讨
通过 2.1 的分析,可以知道服务贸易的分析框架跟货物贸易的一样。那么,双向贸易的分析框架也基本借用货物贸易的了。
2.2.1 已有测量方法的使用
很多研究服务业双向贸易的文献的研究方法是模仿货物产业内贸易的方法,即测量静态的 GL 指数与动态的 GL 指数,从而得出的研究结果类似。当然,服务业有关数据的可得性的困难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研究者们一旦遇到了数据上的制约,在两国双向贸易的计量分析上得出差不多的结果。而且因为各国国际收支表中显示的数据是不分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总水平上的数据。
2.2.2 新的测量方法使用
已经提到,一般国际服务贸易指的是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MSITS)框架下的国际收支服务部门的数据。测量服务贸易的时候因服务的特征(即服务贸易品的无形性、无法保存的性质)而搜集数据有很大的困难。虽然WTO的构架设定的是MODE1到MODE4形式的服务贸易,不过实际上搜集那些形式的贸易数据存在很大的障碍,这是有了各国政府以及各国的企业的协调提供相关资料才能做到的。至今服务贸易统计上显示的数据的大部分涞源是由 MODE1 和 MODE2 形式发生的贸易,即跨境提供和境外消费。而MODE3 和 MODE4,即商业存在和自然人移动,因为很难跟踪其贸易行为,所以一般只能估计其数值,在一个国家地贸易数据上测量不到的。Snape (1998)认为,关于多国家间 FDI(in the event of a new multilateral agreement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需要把商业存在与自然人移动 GATS 中删掉。④而且,MODE3 的数据由投资对象国当局管理,所以没有在国际收支表上记录的。这样的局限在于调查的时候只有调查本国的企业。而国际投入产出表设计的是综合各国的资料来整理导出的形式,所以比较“均衡”地观察各国贸易的进出口。
.............................

第 3 章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原理与贸易应用研究..................................13
3.1 投入产出表的特征 ...............................13
3.1.1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假定 ....................13
3.1.2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 ...........................13
第 4 章 基于 WIOD 数据的韩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19
4.1 分析数据的选择 ....................19
4.2 数据处理的过程 ....................19
第 5 章 韩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59
5.1 实证分析的准备 ...........................59
5.1.1 数据的选择与其来源 ........59
5.1.2 设定假设 .............................59

第 5 章 韩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实证分析的准备
研究产业内贸易的大多数学者们选择重力模型来考察了产生产业内贸易的原因。而本文也为实证分析选择了重力模型。
5.1.1 数据的选择与其来源
为了考察哪些因素影响产业内贸易,这一节中假定所有变量是平稳,以此来进行回归分析。本章的分析以回归参数表为主。作为被解释变量的韩国与各国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指数从表4-2 与表4-3合算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贸易额,再次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而解释变量为服务产品生产额差距、两国之间的距离、韩国对贸易国的直接投资实际金额、贸易国总生产额中附加值比重、以及世界经济论坛报告中的一些指数。
选用的主要数据来源是,笔者在 WIOD 数据库里处理而成的数据(贸易国总生产额中附加值比重、两国之间服务产品生产额的差距)与韩国进出口银行(韩国对外直接投资额),还有两国之间的距离从 worldatlas.com 网站查找到。而其他数据都来自于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 2010-2011 年世界竞争力报告之中企业管理层意见调查(The ExecutiveOpinion Survey)。
......................

结论
通过韩国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分析,了解到了韩国服务业贸易的现状。因为韩国国内服务业的竞争特别激烈,韩国企业可以选择向国外进行贸易。服务业作为韩国的最大产业,在贸易方面需要增强其力量
。在第四章已经看到了,批发、零售贸易、运输产业、金融服务业及政府服务等这些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比较活跃,本章解释其理由。批发、零售贸易及运输产业的双向贸易的主体往往是大型企业,大型企业在物流方面掌握运输费用来降低成本,跨国之间的要素流动比中小企业更容易。而金融服务与政府之间的协作会有密切的关系,政府之间的协议推动各国之间的金融服务的交流,政府服务方面也是以同样的道理解释。
本文中因为笔者的研究方法不足够周到,主要做了罗列式的叙述。不过传统的研究方法还是难免新研究思潮的挑战,需要改进。以后研究韩国服务业贸易的时候不仅是产业内贸易,需要以更大的视角下观察韩国服务业。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