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FDI和城镇化相互关系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6409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导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外商直接投资机制在我国起步时间较晚,1979年以前由于贯彻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经济方针,我国的FDI领域一直处于空白状态,直到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确立之后才得以发展。然而经过三十余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我国的FDI无论从规模还是质量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迎来了稳定发展的新时期。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以及外商直接投资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一方面我国可以更大限度的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表明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对外幵放程度达到了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同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2013年全年我国累计使用外资达到1175.86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FDI流入国。
(二)研究的意义
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结果,其对经济本身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能够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提高人均收入。在计划经济中,实际上是牺牲农村发展城市,这也逐渐形成了中国的二元经济。在改革幵放后的今天,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都无法与城市相比,因此尽早推动城镇化,实际上是对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进行补偿,以城市的发展推动农村的发展。
2.为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提供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经济发展的关联性越来越高,中国的经济发展也牵涉到世界经济的总体发展。而中国的城镇化甚至被和美国的互联网科技一并称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很长时间以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效果逐渐显现,人口增长逐渐达到拐点,净劳动力人口甚至出现了下降的情况,由此出现的用工荒的情况,劳动力的成本优势不再明显,甚至一些欧美的制造业为了更低的成本将其产业从中国迁出到东南亚和其他成本更低的地方,这对中国利用外资发展自身经济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基本国策,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取消,即使出现了单独二胎政策,在短时间内也难以解决劳动力人口的问题,而城镇化恰恰将农村的劳动力人口从农业上解放出来,为工业发展提供后备的动力,在中国内部正在发生的产业转移,更为落后省份提供了发展的良好契机。

二、研究主要框架和内容
(一)研究框架
本文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背景和趋势,梳理当前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在结合城镇化的相关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安徽省的经济数据进行计量研究和检验,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徽省的FDI和城镇化的现状进行研究。指出二者在各自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指出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的机制,并针对研究中发现的和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为安徽省城镇化发展和利用FDI提供政策理论和依据,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框架图如下图:
图1-1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FDI和城镇化概念相关理论

一、FDI基本概念
一些学者认为,FDI的本质在于实际的经营资源,尤其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只有形成特殊的经营性资产才能成为,另一些学者认为,只有获得了实际的控制权才是FDI,具有控制权和不具有控制权被分别区分为国际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而在本文中对是否区分获得经营权不做区分研究,而且在统计数据中,港澳台地区的FDI也被计算在FDI以内,对安徽来说,来自香港地区的—直是重要组成部分。

二、城镇化基本概念
城镇化这个概念是中国学者创造出来的一个词,一些学者认为城市化这个概念对中国来说并不特别贴切,因为在中国的城市化的过程中,大城市和区域性的大城市最先得到快速发展,城市的规模和人口迅速增加,出现了典型的“城市病”因此学者和政府开始主张用城镇化这个词代替城市化,主张城镇化的过程中,适度发展中小城市,以中小城市作为城镇化的重点。
城镇化从不同角度看具有不同的经济表现,从人口上看,是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此消彼长的过程,即农村人口向城市或城镇人口迁移的过程;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是指农业的劳动力从土地逐渐解放出来,变成相对自由的劳动力人口,进入城市的工业服务业等其他行业的过程;从城市和农村的结构来看,是城市的规模变大,结构比更加精细复杂的过程,是农村的传统村庄和乡村逐渐集中的过程。城镇化率的计算一般用常住人口的比率除以地区的总人口,这是从数量上衡量城镇化率;但是城镇化并不简单是农村人口到城市去常住,因此城镇化的质量也存在着优劣,而衡量城镇化的质量的指标则没有固定的,一些学者衡量城镇化的指标用了产业结构的指标,另一些以城市发展规模的变化来衡量,还有以收入方面或者是政府的投资的指标来衡量,总之,城镇化的质量也是一个复杂的衡量体系,既有地域的特点,也有自身的规律。城镇化的最终目标是为产业发展和转移提供支持,是经济发展过程的自然结果,而且在发达国家城镇化的过程中甚至出现了逆城镇化的现象,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率出现逐渐下降的现象。逆城镇化的出现,说明城市化率不会无限升高,农村和城市比也有自身的优势,是无法被替代的。

第三章安徽省FDI和城镇化的现状与问题............16
一、安徽省FDI现状与问题............16
二、安徽省城镇化现状与问题.........21
第四章安徽省FDI和城镇化相互关系实证研究............25
一、FDI和城镇化相互关系实证研究过程........25
第五章加强安徽省FDI和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33
一、关于FDI的政策建议...........33

第四章安徽省FDI和城镇化相互关系实证研究

一、FDI和城镇化相互关系实证研究过程
一、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定义变量:安徽省外商投资总额、城镇化率、安徽省经济结构,三个变量。其中安徽省外商投资总额在统计年鉴中分为两个统计口径,一个是FDI的合同金额,另一个是FDI的实际投资金额,在计量中使用的是实际发生的金额,另外,因为FDI实际金额统历年统计口径为美元,因此在修正的时候先按历年人民币与美元的年平均汇率进行修正,将FDI的实际金额先转换为当年的人民币金额,其次为了剔除年份之间的货币总量影响因素第二次对进行修正,采用的是历年M2的增长率进行修正,得到FDI的序列。城镇化率的统计口径为,当年的常住人口数除以当年总人口数;经济结构采用的是历年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之和与当年增加值的比值,以此来反映经济结构的变化。
然后对三个变量取对数,得到修正后的时间序列。
原始数据如下表:



第五章加强安徽省FDI和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关于FDI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吸引FDI的总额,提升对FDI的吸引力。从与周边省份的对比来看,安徽省吸引FDI的总量与中部省份还存在劣势。扩大吸引FDI总量一方面从国家政策来看,目前我国对吸引外资有行业限制,一些国内垄断行业在国际上竞争力不足,适当放开FDI的进入能够促进国内竞争,而且这些行业相对更加具有盈利能力,如果能适当放开能够吸引更多FDI进入;另一方面,从的吸引力来看,降低FDI面临的风险也是十分必要的,目前FDI在国内面临的政策和政治风险似乎比前几年更大,比如今年的反垄断,虽然给FDI带来的利益损失很小,但是让FDI在进入的时候充分考虑政策风险,这些风险有时候是国家层面的,或者是行业层面,或者是地方政府层面。
(二)优化我省地区产业结构,用更灵活的经济手段调节FDI的结构。从计量部分的结果和相关理论结果看,FDI和经济结构对城镇化有着共同的影响,其中经济结构更具有长期的作用,而FDI的作用时间相对短一些。根据的相关理论,吸引的流入与流入地的产业结构有密切关系,FDI的流入需要考虑到当地的产业配套、市场环境、成本价格等因素,而从各省吸引FDI的优势来看,产业结构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各个地区为了发展经济往往能够给出的优惠条件基本上都具有同样吸引力,比如沿海省市因为产业和市场同时具有优势其吸引FDI具有更大优势。而在当前中部省份面临转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更能带动FDI的流入,所以优化产业结构对吸引FDI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城镇化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