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2017 年 10 月 1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其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尤为重要。如“表1-1”、“表 1-2”所示,2017 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陆续出台多个重要监管文件①,严监管、防风险已成为当前金融业的主旋律。
..........................
1.2 研究意义
国家经济建设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要想实现金融行业长远发展,需要加大对各项金融业务运行风险的控制。其中信贷业务风险是较为常见的商业银行风险类型,也是当前各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如果不能保证信贷业务安全开展,无法为实体经济提供需要的资金支持,进而将对国有企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个人经营性贷款作为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客户、扶持地方民营经济、促进“三农”的主要产品,商业银行如何做好个人经营性贷款信贷风险管理,保障其健康发展就具有重大意义。
1.2.1 理论意义
从目前国内相关文献研究来看,众多专家、学者在如何构建和完善银行风险管理方面都提出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都局限于银行内部管理方面,主要是针对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内控优化等方面的纯理论研究,而针对借款人特征、违约行为,以及内部员工行为的实证研究较少,相关风险成因的归纳仅依赖理论阐述,缺乏实证分析。本文重点通过对 X 银行 1167 笔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良贷款样本及2016—2019 年 X 银行内部员工违规行为样本的收集,对借款人违约原因及内部员工违规事由进行归纳分析,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分析商业银行个人经营性贷款面临的主要信贷风险,并提出相对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为信贷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1.2.2 现实意义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统计,1978 年全国个体经营者只有 14 万人;允许私营企业登记后,1989 年全国总数也仅为 9.05 万户。在 2018 年 10月底,全国个体工商户超 7100 万户,较 1978 年分别增长了 500 多倍;私营企业超 3000 万户,较 1989 年增长了 300 多倍。我国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民营经济贡献了超过 50%税收,超过 60%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70%的技术创新成果,超过 80%的城镇劳动就业和超过 90%的企业数量,这一特征足以体现民营经济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
第 2 章 X 银行信贷业务总体介绍2.1 X 银行经营情况
2.1.1 X 银行基本情况
X 银行成立于 2007 年,经过十余年发展壮大,成功实现“股改-引战-上市”三步走改革目标。一直以来,X 银行坚持根植城乡、服务三农的市场地位,致力于服务社区、服务小微、服务民营经济。2019 年末,X 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近 300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近 1900 亿元,综合实力连续五年保持在全国兄弟行“第一方阵”。
2.1.2 X 银行组织结构
截至 2018 年 12 月底,X 银行本部内设 22 个一级部门、9 个二级部门;共有11 家二级分行,81 家一级支行,近 1500 个营业网点。全行共有员工近 7000 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助推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发展,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更好地践行普惠金融服务。X 银行于 2017 年开展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同年 8 月在省、市、县三级同时揭牌成立。X 银行采用“4+3”模式,构建 4 个专业管理中心及 3 个支撑服务中心,在各市设立二级分部,在各县(市、区)设立三农金融事业部营业部。三农金融事业部的成立,为 X 银行服务三农、服务小微,做大普惠金融打造了专业化的服务体系。
............................
2.2 X 银行个人经营性贷款业务现状
2.2.1 X 银行个人经营性贷款发展情况
2.2.1.1 业务发展情况
截止 2019 年末,X 银行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近 350 亿元,当年净增近 30 亿元,增幅达 8.57%,累积投放个人经营性贷款超 100 万笔、超 2000 亿元。该行自三农金融事业部成立以来,个人经营性贷款规模持续上升,如“图 2-5”所示。
............................
第 3 章 X 银行个人经营性贷款信贷风险实证分析...................27
3.1 不良贷款成因分析............................27
3.1.1 样本数据来源...........................27
3.1.2 样本情况介绍................................27
第 4 章 X 银行个人经营性贷款信贷风险管理优化建议.......................................41
4.1 健全信贷风险防控体系................................41
4.1.1 保障“第一道防线”的专业性.............................41
4.1.2 发挥“第二道防线”的独立性............................41
第 5 章 结论.......................................47
5.1 本文主要结论..........................................47
5.2 本文主要创新点和不足............................48
第 4 章 X 银行个人经营性贷款信贷风险管理优化建议
4.1 健全信贷风险防控体系
各家银行对风险管理“三道防线”的理解不完全相同,但基本形成了以业务经办机构为主体的“第一道防线”,以业务管理部门、风险合规部门为主体的“第二道防线”,以及以审计、监察等部门为主体的“第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位于业务流程的最前端,是经营发展和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第二道防线”是对“第一道防线”的评估、指导和监督;“第三道防线”是对第一、二道防线履职情况的再评估、再监督。X 银行可根据不同防线定位,进一步明确各道防线的职责及履职的手段,将“三道防线”防控体系建立到最基层,并配置专职人员,
充分发挥“三道防线”的风险防控作用。
4.1.1 保障“第一道防线”的专业性
要在三农金融事业部内建立专职客户经理团队、审查审批团队、放款团队,将信贷管理、风险管理工作从客户经理工作职责中剥离,推进授信业务前、中、后台分离。客户经理专职负责对借款人的贷前调查及相关合同签署等业务流程的办理;审查审批人员专职负责对贷款业务的审查和审批工作;放款团队专职负责对待放款业务的审核。同时,要保障审查审批团队和放款团队作业的独立性,避免人工干预的情况。增强对信贷流程的监督,着力解决贷前调查不尽职、贷中审查不审慎的问题。
4.1.2 发挥“第二道防线”的独立性
一方面,一级支行(三农金融事业部营业部)应根据业务规模情况,配备足够的专职贷后管理人员,负责从客户经理岗位职责中剥离出来的贷后管理工作,承担起一级支行风险管理职能,彻底解决贷后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做实贷后管理工作,可以对单笔贷款开展客观、公证的评估,从而对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形成制约。
............................
第 5 章 结论
5.1 本文主要结论
做好三农工作、小微企业及普惠金融工作成为各商业银行的重点,但无论是“三农”客户还是小微企业客户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担保不足的问题。商业银行如何在加大信贷资金投入的同时,做好信贷风险管理工作,成为影响其经营管理的关键。
近年来,X 银行个人经营性贷款虽然持续保持 7%以上的年增长率,但由于其自身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缺陷,银行面临客户信用风险和内部操作风险逐年增加的不利局面,X 银行未来发展将面临较大挑战。为此如何有效改善个人经营性贷款信贷风险管理现状,降低信贷风险,进而提高盈利能力尤为重要。笔者通过选取X 银行个人经营性贷款发展和管理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基于 X 银行基本运营情况及其个人经营性贷款发展情况,通过对 X 银行不良贷款违约原因样本及近 4 年内部违规问责样本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从外部影响因素分析导致个人经营性贷款信贷风险增加的因素主要为借款人经营管理能力不足,导致客户还款能力下降;客户因个人或家庭成员有不良嗜好或违法行为,影响贷款经营主体正常经营;客户关联投资失败或出现亏损,导致贷款经营主体经营情况受到影响;客户盲目扩张,影响正常经营;借款人受突发外来因素影响,影响其还款能力;受行业政策调整影响正常经营。
从内部影响因素分析导致个人经营性贷款信贷风险增加的因素主要有弄虚作假、人为降低作业标准、贷款三查不到位、风险意识淡薄、流程操作错误及管理失职不到位六类。
综合其内外部因素分析,本研究认为 X 银行个人经营性贷款信贷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信贷风险识别能力不足、信贷风险认知存在偏差、经营绩效考核不够科学及信贷风险管理流程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增加了 X 银行个人经营性贷款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和市场风险等信贷风险。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