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生命健康及家庭幸福,是重大民生事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命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医药卫生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医药卫生行业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1]。”而做好新时代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工作、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现代化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正是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公立医院的医疗水平不断加强,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但医院的公益属性却不断弱化,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突出,进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中共中央、国务院于 2009 年 3 月 17 日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文件明确提出要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人事制度,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实行综合绩效考核、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2]。原卫生部等5部委又于2010年2月联合印发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了公立医院要坚持公益性,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公立医院的人事制度和分配机制,要建立健全医务人员绩效考核体制机制,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3]。国务院办公厅于 2015 年 5 月印发了《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再次指出构建公立医院考核评价机制必须坚持公益性的导向,在此基础上设计制定完善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和医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4]。国务院办公厅于 2019 年 5 月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9 年重点工作任务》,指出要建立全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信息系统,全面开展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医院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外部环境和资源条件下,个人或者群体,对目标任务的完成度,也是对目标任务完成程度以及工作效率的衡量。单从字面意思来讲,绩效就是成绩和效果。在管理学中,绩效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医院具有特殊公益属性,不同于公司追求利益最大化,医院更多的是追求服务民众的社会属性,所以一般医院采用特殊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医院的运营做出客观、全面的综合性评价。
(1) 国外医院绩效研究现状
对于现代化的医院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发达国家早于国内,发达国家的专家学者在确定医院绩效评价指标、分配绩效评价指标权重、完善绩效评价体系等方面已经取得大量研究成果,也出台了一些成熟的、操作性强的医院绩效评价标准[6]。
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简称 JCAHO),由医疗、护理、行政管理和公共政策等方面国际专家组成。JCAHO 制定的医疗服务管理评价标准为全世界所公认,即JCI 标准。该标准以病人为中心,符合当地文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鼓励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其中包含核心标准 200 个、非核心标准 168 个,又根据衡量要素在每个标准之下共设置小项 1033 项,对于医院运营的全流程进行标准评价[7]。
美国 Hospital ConsumerAssessment of Healthcare Providers and Systems Survey(简称HCAHPS),是美国医院病人满意度测评方法,利用护士沟通、医生沟通、医院环境、责任心、疼痛控制、用药沟通、出院说明及整体评价等 8 个方面内容进行评价[8]。
Robin S.Turpin 利用 PAI 模型,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医院的合理化的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对医院的绩效评价采用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9]。
Markle、Garold L(2000)在《绩效考核的终止》一文中指出,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薪酬挂钩的做法应该停止,绩效考核人不应该只履行考核职能,而是更应该去提高员工绩效[10]。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是指由国家和政府举办的纳入政府统一管理的非盈利性医院,也就是说公立医院是由国家负责经营管理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医院。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我国的医院主要是分为政府办医院(即公立医院)即社会办医院(即私营医院),其中公立医院又根据举办部门的不同又分为由省、市、县政府及部门举办的医院和军队、国有或集体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医院。
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公立医院占主导地位。公立医院主要是承担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导向,二是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诊断和治疗重大疾病、疑难杂症方面的骨干作用,三是积极承担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培训、医学研究和医学教学等任务,四是承担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国家政府指定的公共卫生服务、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疗救治、国防医疗卫生救援、支援农村和边疆、支援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的任务。
在公立医院中,不同层级政府或部门举办的医院所承担得医疗卫生任务也不尽相同,这些不同等级的公立医院共同构建了我国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县级政府举办的医院主要承担的是本县行政区域内的常见、多发病的诊断治疗,重大疑难杂症和危重病例的抢救和诊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医疗救助,培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等工作,是本县行政区域内居民得到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力军;市级政府举办的医院主要承担的是本市行政区域内较高水平的综合性或者专科的医疗卫生服务,接收下级医院无法处置的病例转诊,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和人才培养任务,承担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突发事件的医疗救助等任务;省级政府举办的医院主要承担的是本省行政区域内重大疑难杂症和危重病例的诊疗和专科医疗服务,接收下级医院无法处置的病例转诊,承担医学科研任务和医学人才培养任务,承担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突发事件的医疗救助等任务;部门举办的医院主要承担的是跨省级区域的重大疑难杂症和危重病例的诊疗和专科医疗服务,接收下级医院无法处置的病例转诊,承担医学科研任务和医学人才培养任务,承担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突发事件的医疗救助等任务和技术支撑,带动跨省级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发展与提升。
.............................
2.2 相关理论
2.2.1 平衡计分卡理论
(1) 平衡计分卡理论的发展
平衡计分卡在20世纪90年代是由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创造的绩效考核方式,这种绩效考核方式主要是建立一种以实现战略目标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一般来说,平衡计分法是将将组织的战略目标,按照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分解为可量化的实用型绩效指标,并进行绩效评价的一种绩效评价体系。
在企业传统模式下,一直都较为看重财务指标,但平衡计分卡理论认为,财务数据这种具有滞后性的指标无法正确的反映出企业的运行状况,更无法评估企业的一些超前的投资效果,因此必须从多个维度来精准评估企业的运行状况。平衡计分卡就是将企业的战略目标从四个维度分解为由许多绩效指标构建的绩效评价体系,四个维度分别为: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通过这四种维度下的绩效指标能准确地反映出企业的运行情况。平衡计分法在保留传统的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引入了其他三个非财务指标,在保证企业追求盈利目标的同时,也兼顾了企业在服务上、在内部管理上和学习与成长上的长效发展,这些方面的长效发展也成为了驱动企业不断成长的源源动力,最终实现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平衡计分法把企业战略目标这种笼统的概念通过一套系统的绩效评价体系转化为精确地可以实施的目标任务,同时也达到了四个维度之间的平衡。
图 3-1 KF 医院组织结构图
3 KF 医院绩效评价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19
3.1 KF 医院及绩效评价现状....................................19
3.1.1KF 医院基本情况..................................19
3.1.2 KF 医院绩效评价现状......................20
4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 KF 医院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及体系构建............................25
4.1 KF 医院绩效评价体系设计思路........................25
4.1.1 KF 医院未来发展方向..................................25
4.1.2 KF 医院绩效评价目标.........................25
5 KF 医院绩效评价体系运用...........................49
5.1 确定绩效评价指标标准值..................................49
5.1.1 确定标准值的方法.....................................49
5.1.2 确定标准值..............................49
5 KF 医院绩效评价体系运用
5.1 确定绩效评价指标标准值
5.1.1 确定标准值的方法
绩效评价指标的标准值就是 KF 医院进行绩效评价时应当达到的绩效标准。在我国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的具体实践中,由于我国公立医院在等级、规模、类别等客观方面的差异性,所以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标准值。基于这种情况,为了科学客观的评价 KF 医院绩效水平,笔者选取了 KF 医院发展过程中对标的 6 家综合性公立医院各项绩效指标的平均值作为 KF 医院绩效评价的标准值。
选取的标准主要是根据 KF 医院的级别、类型选取 6 家规模较大、设备先进、专家水平较高、群众较为满意的行业标杆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根据之前确定的 KF医院绩效评价体系,得出 6 家医院各个绩效评价指标的平均值,作为 KF 医院绩效评价的标准值。
5.1.2 确定标准值
根据获取的6 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2019年绩效评价指标数据计算出平均值,得出 KF 医院绩效评价各个指标的标准值。
表 5-1 各指标标准值
6 总结及未来展望
6.1 总结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主力军,然而我国现在大部分公立医院仍采取的是以收支指标为主的绩效评价体系。国务院发布的新医改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破除公立医院的逐利机制,建立起维护公益性的新的运行机制。
本文主要是基于我国新医改的要求和 KF 医院的绩效评价现状,将平衡计分法运用于 KF 医院的绩效评价中,力求建立一套科学、完善、全面的绩效评价体系。
平衡计分法在设计之初就是运用于盈利性企业的绩效评价中的,随着该项理论的不断发展改进,平衡计分法逐渐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更加紧密,它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绩效评价的理论方法,而更多地作为一种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理论工具,也逐渐的运用到一些非盈利性的企业中来。在传统的平衡计分法理论中,分为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但是基于 KF 医院作为公立医院的定位,为了更好地体现 KF 医院的公益属性,在本文中能将平衡计分法实际应用为财务、公益属性、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这四个维度。在进行绩效评价体系设计时,根据 KF 医院的长期战略目标从这四个维度出发,通过咨询专家、查阅文献等方法将战略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一、二级指标,结合不同科室的 25 位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学专家的问卷调查,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维度和一、二级指标的权重,从而构建出了基于平衡计分法的绩效评价体系。
平衡计分法将 KF 医院的战略目标细化为具体的考核指标,反映到医院运行管理的各个流程,实现了医院战略目标的细化分解,有利于医院战略决策的执行和医院各个科室之间的统一协作。四个维度的划分使指标之间环环相扣、相互促进,能够及时的反馈医院运行的各个流程的具体情况,实现绩效评价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不断促进医院优化流程、改进体现,实现绩效评价的完整闭环,最终推动医院战略实现、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