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经济管理论文,文章结合贫困相关理论、能力相关理论、行为经济学相关理论,通过对案例的总结和梳理,认为农村居民的行为决策与能力贫困之间存在内在传导机制,并提出能力贫困的行为经济学分析框架:从行为经济学视角观察,农村居民的能力贫困的实质是内生动力不足、外部发展环境约束、以及在二者共同作用下的行为决策失误,而这种决策失误反过来又会加剧能力贫困。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贫困作为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永恒问题,也是我国经济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难题。现阶段贫困治理的重点是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着重提升人的发展能力,激发内生动力,筑牢能力建设的根基,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接续发展奠定基础。
2020 年后,我国的贫困问题已经转向相对贫困,脱贫成果的巩固深化需要培育、增强农村居民的各类发展能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明确提出要重视农村居民主体性的塑造,要保证农村居民在农村发展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实质上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人的发展:农村居民享有权利的多少,参与能力的强弱不仅体现了农村居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还与乡村振兴的成效有着直接关联[1]。因此,必须要尊重农村居民的实际意愿,切实催生其创造性、主动性、积极性,将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合理转变成乡村振兴工作发展的动力源泉,将保障农村居民切身利益、推动所有农村居民共同富裕视为最为重要的落脚点和出发点[2][3],实现农村居民发展能力的提升和再造。能力贫困首先直观地体现在农村居民的行为和决策上。
能力贫困与行为决策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能力的欠缺,使得农村居民无法做出最佳行为决策,从而陷入“能力贫困陷阱”;反之,能力贫困又会损耗农村居民的原有带宽,降低认知能力,造成决策失误。贫困兼具长期性和脆弱性,实现贫困治理的可持续性必须要加强能力建设。要激发农村居民内生动力,防止返贫现象发生;要完善外部环境,创造良好的能力建设条件;要提升农村居民的认知水平,引导其做出最优行为决策。能力贫困与行为决策联系紧密,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分析能力贫困及其治理,有利于进一步分析个体行为决策对群体状况的影响,为能力贫困及其治理提供新思路与新视角。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首先,本文通过对贫困相关研究、能力相关研究、行为经济学相关研究的梳理、归纳,掌握当前能力贫困及其治理的研究现状;其次,文章通过分析甘肃农村的贫困现状,认为农村贫困的本质是能力不足,且主要表现在生产能力、个性发展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风险防范能力等四个方面,因而认为能力建设是贫困治理的关键;再次,文章基于以上分析,以行为经济学为研究视角,借鉴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对农村居民能力贫困与行为决策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内生动力、外部环境、行为决策三个层面的能力贫困的行为经济学分析框架;再次,以能力贫困的行为经济学分析框架为基础,进一步从案例分析和数理分析两个方面研究能力贫困和行为决策的作用机理;最后,文章在厘清能力贫困与行为决策的基本内涵和内在作用机理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案例以及数据的挖掘,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探讨农村居民的能力建设路径,从激活内生动力、改善发展环境、引导行为决策三个方面提出九条能力建设的具体建议。
论文研究框架如图所示:
图 1-1 研究框架图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能力
能力即是人们的智能、德能、财能等综合素质在现实活动中被正确运用,实现自身需要的实际力量和本领,在人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对能力问题的高度关注,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良好传统。将学术界对能力的定义进行归纳,大致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上的能力即主体能力,指人通过利用外部条件,使得潜藏在自身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和放大。狭义上的能力则是指人本身具有的能力。关于狭义上的能力,大概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心理学范畴,认为这些能力可能是已经显现出来的各种知识和技能,也可能是人们进行某项活动时可能的个性心理特征;二是功能范畴,可以从功能和本领两个层面理解。从功能上看,能力主要指人所具有的情感、意志、健康、行为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要素相互组合能够产生对象性关系、形成对象化活动[5];从本领上看,能力是人们进行实践活动或思维活动所需具备的力量和本领,是涵盖非智力、心理、技能、知识和行为诸多要素的一类复合体[5][6][7]。结合行为经济学的分析,本文的能力是指人的认知能力、执行控制力、行为决策等狭义上的能力。针对农村居民能力贫困问题,能力建设不仅要关注农村居民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还需要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善能力发挥的条件和环境,使农村居民拥有更多的自主发展机会和权利,通过自身努力和自主决策实现稳定向好发展。
2.1.2 能力贫困
贫穷不是一成不变的,贫困的概念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完善。人们对贫困的认识和研究最早是基于生存需要的绝对贫困思想,这一思想是由布斯(Charlers Booth)和朗特里(Benjamin. Seebohm. Rowntree)在 19 世纪末提出的[8]。到 20 世纪 60 年代,维克托·福克斯(Victor R. Fuchs)对相对贫困概念进行了阐释,而 20 世纪 70 年代彼得·汤森(Peter Townsend)在福克斯相对贫困概念的基础之上对其内涵有了进一步的研究。再到 20 世纪末,阿马蒂亚·森( Amartya Sen)从可行能力角度入手,提出了“能力贫困”[8]。阿马蒂亚·森对贫困是这样理解的:贫穷的本质不是收入的低下,而是缺少获取收入的机会和增加收入的能力,是可行能力不足[9][10]。其中,基本可行能力实质上是“涵盖免受困苦——例如营养不良、过早死亡、饥饿、可避免的疾病等——的一种基本能力,及其可以参与政治、识字算数等的自由(的能力)”[11]。森对贫困的表述指出贫困产生的根源是贫困主体的基本可行能力不足,是贫困主体实现自我发展的机会和权力的失败与被剥夺。这种理论从根本上拓展了贫困内涵,人们对贫困的认知也由“收入低下”转向了“能力不足”。
...............................
2.2 文献综述
2.2.1 贫困相关研究
1. 关于可行能力贫困的研究
宁亚芳(2014)在研究中提出欧美等国贫困观的演变是由最初古希腊--罗马时代的道德化贫困观—最初的“以穷为恶”,发展至中世纪受到基督教深刻作用的贫困观--“以穷为荣”,其后发展至文艺复兴及其以后的一类祛道德化的贫困观--“以穷为恶”。这种祛道德化的发展彰显出对财富积累的认可,相应为资本主义早期“工具性”贫困观的出现与形成奠定了基础[18]。之后,阿玛蒂亚·森开始关注贫困,并提出以“可行能力”为关键论题的能力贫困理论。森第一次提出收入低下是贫困的表象,贫困的本质是能力不足的观点,这一表述将人们对贫困的关注从收入转移到能力建设上来。王三秀等(2016)认为西方能力贫困思想是以可行能力的评估为切入点,对收入贫困的基本内涵进行拓展和深化[19]。岳映平等(2016)认为森的能力贫困观和权利贫困,在破解贫困困境时,注重贫困主体的权利和机会,体现了贫困研究对象的微观化、贫困本质的内生性以及脱贫导向的动态均衡性[20]。翟羽佳等(2019)主张能力贫困是使家庭陷入贫困的主要原因,需要重建个人能力来消除贫困[21]。郑宝华等(2020)认为虽然我国农村居民“两不愁三保障”得到全面解决,可行生存能力进一步提升,但是可行发展能力严重不足,不利于抗风险能力的提升,与扶贫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符合[22]。
2. 关于马克思能力贫困的研究
白雪秋等(2019)基于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论认为能力贫困是发展性贫困[23]。韩英(2020)认为《资本论》中的能力贫困思想对于推动贫困治理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4]。朱方明等(2019)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反贫困理念是对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极大充实,是把马克思主义完全融入我国实践工作的当代体现[25]。田超伟(2018)认为马克思的能力贫困理论不仅提到了绝对贫困也涉及了相对贫困,对我国的贫困治理具有普适性,其中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能力贫困理论对我国贫困治理的最大启示[26]。郑继承(2021)从政治经济学的贫困理论观察,认为贫困理论滞后于贫困治理,但不可否认马克思贫困理论对中国减贫事业的巨大指导作用[27],并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立足中国国情,围绕转型机制、动力机制、衔接机制、保障机制和责任机制等关键点提出构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28]。
表 3-1 2013-2019 年甘肃省与全国农村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间的对比
.....................................
第三章 农村贫困的本质是能力贫困................................16
3.1 农村贫困与贫困治理................................16
3.1.1 生活水平..................................... 16
3.1.2 生活质量....................................... 17
第四章 农村居民能力贫困的行为经济学分析..........................24
4.1 能力贫困与行为决策的作用机理..................................24
4.2 内生动力不足....................................26
4.2.1 认知偏差:精神资源损耗.............................. 26
4.2.2 乐观偏见:预期不切实际.................................. 27
第五章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能力贫困的实证分析......................31
5.1 能力贫困的案例剖析........................................31
5.1.1 内生动力视域.................................... 31
5.1.2 外部环境视域............................................. 33
第六章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农村居民能力建设路径
6.1 激活内生动力
6.1.1 转变思想观念,增强主体意识
农村居民长期处于资源稀缺状态,过多关注自身的贫困,忽视了自身能力结构的优化,缺乏对自身主体性的正确认识。这造成农村居民的风险抵御能力低下,因此必须要切实增强农村居民主体意识,塑造农村居民主体性。相关部门还应出台相关塑造农村居民主体地位的政策,保障农村居民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巩固农村居民的核心地位,使农村居民与政府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农村居民要积极主动丰富自身知识,完善自身能力结构,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经济社会的发展。
6.1.2 加强外部介入,矫正认知偏差
农村居民生活环境闭塞,接受信息渠道单一,社会脱节现象严重,对农业农村发展的现代化信息接受能力有限。在面对选择时,具有主观判断的内部意见通常会代替理性分析下的外部意见,使农村居民的认知产生偏差,导致决策失误。因此外部介入能有效矫正农村居民的认知偏差,降低决策失误的概率。首先,需要政府和社会引导农村居民了解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技术和其所能带来的收益,使农村居民意识到小农生产方式和现代化农业生产之间的差距,从而产生农业现代化生产的需要,滋生提升生产能力的想法。其次,政府要积极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并且对农村居民进行专业的农业技术培训,要针对甘肃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制定切实有效的现代农业生产计划,推广成熟生产经验,增强农村居民转变生产方式、提升家庭生产能力的信心。最后,政府要加大农业技术科研经费投入,制定相关吸引农业技术人才投身农村建设的政策,不断为农村发展输送动力。
6.1.3 警惕志向失灵,提升发展信心
农村贫困不仅表现为外部资源的短缺,还表现为对能力机制构建的忽视。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当他们试图改变贫困现状时,往往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资本作为支撑,长此以往便会产生挫败心理,失去脱贫信心,而且长期贫困的清苦生活,使得他们满足于当前的贫困现状,不愿意为了更高的生活水平而去耗费自己更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短视行为严重,只顾眼前利益,对未来缺乏长远规划。警惕志向失灵,需要政府、社会和贫困主体共同努力。政府要结合 2020 年后的贫困新趋势,建立动态贫困监测预警机制和返贫风险预警机制。要加大文化教育、医疗保险等方面的投资力度,着力提升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逐步增加贫困人口带宽,以智补志,提高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社会要积极鼓励、引导、支持农村居民融入社会生产,参与社会决策,拓宽社会交往,增加贫困人口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拓宽获取信息的渠道,提升其认知和判断能力;农村居民要主动学习,紧跟社会发展步伐,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利用政府政策、社会培训不断充实提升自我,发挥自己在农村贫困治理中的核心地位,与政府、社会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的互补关系。这样才可以内外兼顾,增强农村居民的脱贫意愿和信心,防止志向失灵带来的精神贫困,形成可持续的脱贫内生动力机制。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农村贫困的本质是能力贫困,能力贫困是内生动力不足、发展环境约束、行为决策失误综合作用的结果。2020 年后,我国的贫困治理转向相对贫困,相对贫困在农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产能力、个性发展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风险防范能力等四个方面的能力低下。这种现状导致农村居民的认知偏差、志向失灵、决策失误。
能力贫困和行为决策之间存在相互传导机制。文章结合贫困相关理论、能力相关理论、行为经济学相关理论,通过对案例的总结和梳理,认为农村居民的行为决策与能力贫困之间存在内在传导机制,并提出能力贫困的行为经济学分析框架:从行为经济学视角观察,农村居民的能力贫困的实质是内生动力不足、外部发展环境约束、以及在二者共同作用下的行为决策失误,而这种决策失误反过来又会加剧能力贫困。
贫困治理的关键是能力建设。基于 2018 年和 2020 年暑期期间以及 2020 年11 月份在甘肃的调研案例和相关数理分析,认为能力缺乏是制约贫困治理成效的重要原因,农村居民的发展能力与可支配能力性收入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在甘肃农村地区,农村居民长期依赖帮扶、安于现状,存在认知偏见、志向失灵、能力投资信心不足、经营风险规避的现象,并且在社会交互效应的影响下社交质量低下、社交网络规模有待进一步拓展。此外,地区同质化发展严重,缺乏竞争力。同时农村居民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忽视自身能力提升机制的构建,增加了返贫风险。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必须要增强农村居民参与感,增强农村居民主体性,破除能力建设困境;必须要加强教育文化建设,关注农村居民心理变化,警惕志向失灵造成的内生动力不足问题;还要注重能力提升机制环境的营造,统筹能力建设的内外机制,引导农村居民的正确行为决策,实现农村的充分发展,深化脱贫成果,实现贫困治理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