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驱力模型的旅游经济二维借位发展与二维生命周期——以中国内地31省(区、市)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1736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经济管理论文,本研究通过旅游经济双驱力模型的阐释分析,最终将探索旅游经济运行发展的内在机理与一般规律的目光锁定在旅游经济与区域经济、旅游资源禀赋的错位发展上,进而通过建构旅游经济的二维错位发展与二维生命周期理论框架,最终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旅游经济运行的驱动力是由以旅游资源禀赋为原生力的内驱系统和以区域经济为外生力的外驱系统共同作用的动态循环双驱系统来维持的。旅游经济能否持续平稳高效运行取决于旅游经济二维错位发展类型是否能够在动态演化过程中趋稳于高质匹配。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日前,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WTCF)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共同发布了《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20)》[1],报告从全球、区域、国别、城市等多个维度围绕全球旅游经济走势、区域发展格局变化、旅游大国突出特征、城市核心支撑作用等方面做出了全景式分析。报告认为,全球旅游经济已经显示出五个重要信号:第一,尽管旅游经济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发凸显,但全球旅游经济增长趋缓已经成为一种明显的趋势。与2018年相比,2019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增长4.6%,达到123.10亿人次,增速上升0.9%,增长趋缓。2019年全球旅游总收入增长8.6%,超出全球经济增速6.3个百分点,达5.8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6.7%,下降了0.1个百分点。第二,五大区域旅游发展差异日益显现。其中,欧洲入境旅游占全球入境旅游半壁江山的地位有所撼动,而亚太地区以国内旅游总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增速、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均排第一的优势正逐渐缩小与欧洲旅游经济的差异。美洲的入境旅游收入增速、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长期下降,非洲和中东成为全球旅游的长尾,不稳定性突出。第三,新兴经济体在全球旅游经济中的地位愈发凸显。2019年,新兴经济体入境旅游接待人次全球占比为46.2%,预计2020年将达到47.4%。第四,全球旅游经济高度集中于T20国家。第五,旅游服务贸易与全球服务贸易发展基本同步,贸易出口增速波动趋同,峰值均出现在相同的年份。
从全球旅游经济来看,尽管全球旅游经济依然保持着增长,但增长趋势已经逐渐放缓,且五大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日益明显,发展不均衡、发展错位的现象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严峻问题。同时,亚太地区、新兴经济体与T20国家旅游经济的快速崛起也正吸引着更多的旅游投资,逐渐成为世界旅游经济发展的热门区域。挑战与机遇并存,面对全球旅游经济发生这样两种相反的变化,有关旅游经济运行机制、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世界旅游经济周期演变的研究便显得更为紧迫。
另外,与全球旅游经济发展境况相似,中国旅游经济虽然在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历程中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发展错位、发展周期不稳定的诸多问题。据《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20)》[1]显示,中国旅游经济有望在2020年实现旅游总收入增速为6.1%的目标(2020年世界旅游总收入增速预测为3.6%),将持续为世界旅游经济作出巨大贡献。但是,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2019年旅游竞争力报告》[2]显示,中国旅游业综合竞争力尽管位居全球第13位,然而与美国、法国、西班牙等世界旅游强国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此外,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指出,到2040年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强”就意味着旅游经济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产业规模与效益的统一[3]。然而目前中国旅游经济却呈现出自东南向西北方向逐级递减的不均衡发展现象,其中不乏旅游资源禀赋高但旅游经济低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很高但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等典型非平衡发展区域[4]。
...............................

1.2 研究内容与章节设置
1.2.1 研究内容
研究针对目前旅游经济驱动机制与运行规律研究的薄弱环节,在前人大量有关旅游经济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之上,深入剖析旅游资源禀赋、旅游经济、区域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出旅游经济运行的双驱力模型,进而在此逻辑下提出旅游经济二维错位发展的概念,给出二维错位发展的分类方法,并分析四种二维错位发展类型的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建构旅游经济二维生命周期图谱、讨论其中四种典型区域以及另外两个特殊时期的内涵,并对旅游经济的二维错位发展与二维生命周期展开辨析,并在二维生命周期视角下探讨旅游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最后,通过对中国内地31省区市旅游经济的二维错位发展与二维生命周期的分析检验以上理论。通过以上研究以期可以为揭示旅游经济运行的内在机理、认识旅游经济错位发展现象、把握旅游经济生命周期与发展规律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1.2.2 章节设置
研究共分为六章。
第一、二章:绪论、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主要为本研究的核心内容展开做引出性、介绍性与铺垫性工作,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章节设置、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导图、文献回顾述评与本文研究引入、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以及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第三章:以探讨旅游经济的驱动机制作为全篇立论的逻辑起点与假定前提,围绕“区域经济——旅游经济——旅游资源禀赋”建构旅游经济运行的双驱力模型,为第四章展开二维错位发展和二维生命周期构建论证研究前提与确立理论依据。
第四章:从第三章所构建的模型的基础命题出发,以旅游学、经济学基础理论为依托,主要采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的逻辑思维展开了旅游经济二维错位发展与二维生命周期研究。本章第一节试图提出一种可以普遍适用的错位类型识别方法并归纳出四种不同错位方向的特征,进而以此探究旅游经济错位发展现象的本质。接下来,以旅游经济双驱力模型为大前提,旅游经济二维错位发展为小前提,在该章第二节按照二维错位发展类型的优化路径作为旅游经济生命周期阶段划分的二维度量,建构旅游经济二维生命周期理论,在此设定下归纳出四种典型阶段与两个特殊时期,然后将二维错位发展理论与二维生命周期理论联立起来展开二者的内涵辨析。最后,从旅游经济二维生命周期的视角下探讨了旅游经济运行发展的一般规律(分为全局规律与局部规律),以此作为本章理论构建的最终落脚点,这也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其或有价值的地方所在。
第五章:为了验证第三、四章所构建的模型与相关理论框架的相对真理性与现实解释效力,本文在五章以“中国内地31省(区、市)”为例进行了实证检验。按照前文所构建的二维错位发展理论,需要对中国内地31省(区、市)旅游资源禀赋作出等级评价,为此又在本章第一节设定了此部分的相应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国内地31省(区、市)的二维错位发展类型与其所处的二维生命周期阶段。
第六章:结论与讨论部分,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了本研究各章节的重要发现与关键结论,并针对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有待下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展开了初步探讨与展望。
..................................

第 2 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空间错位理论
空间错位理论起源于1968年美国学者John Kain在研究房屋市场的种族隔离问题时提出的空间错位假设(Spatial Mismatch Hypothesis)。该理论认为美国城市郊区化和住房种族隔离背景下,居住在大都市地区的黑人居住地和就业机会市场的不协调,造成了收入和就业率过低,这一假设的提出及其后续对种族歧视的新研究成果对美国福利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58]。空间错位假设在提出初期曾遭到业界的质疑和争论,随着越来越多的研宄案例的不断丰富和相关验证,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就业地与居住地的关系、城市发展空间变化等领域的研究。随后,空间错位理论逐渐被引进到其他领域,如城市地理学、生态学、社会学和统计学等学科领域。空间错位理论逐渐成为一种研究某事物在空间上错位的系统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也逐渐从描述性统计扩大到数理模型与GIS地理信息空间技术等方法的结合等更多样的方法。近年来,空间错位理论逐渐被引用到旅游研究领域,主要用以研究旅游经济、区域经济、区位、旅游流、旅游资源等内容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协调发展状态。
2.1.2 比较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在176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原因和性质研究》一文中有提到与贸易有关的绝对比较优势理论,这是比较优势理论最早的起源。该理论首次明确地提出是在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及赋税原理》著作中,后来经过穆勒等学者的进一步探讨研究,将其发展成为了两种——古典比较优势理论和新古典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依据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优势,从“相对有利”的角度来组织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参与国际或者地区的分工协作,从而获得“比较利益”。不同国家或者地区由于它们自身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其所拥有的资源要素、发展起点均是存在差异的。如果它们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占利因素去组织相应的经济活动,那么它们生产的产品就很容易被市场所容纳。如此,便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占领绝对有利的地位。相反,如果它们利用资源禀赋较差的要素来组合生产、从事经济活动,那么它们就会陷入一个相对劣势的地位,不利于产业长久发展。因此,各地区理应实施适应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59]。


表 2-1 旅游地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

.................................

2.2 概念界定
2.2.1 旅游经济双驱力
旅游经济双驱力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为了本研究第三章“旅游经济运行的双驱力模型”这一研究假定和逻辑起点而服务的。其定义为:旅游资源禀赋和区域经济作为旅游经济运行发展动力循环系统仅有的两个驱动力,并称为旅游经济双驱力。
旅游经济双驱力的概念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旅游经济运行发展的整个过程并不是线性和单向的,而是一个具有动力源的动态循环系统。这意味着旅游经济运行发展这一系统绝非静止的,而是一个有着动力来源的运动着的有机体,组成这一系统的各要素集合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这些要素集合既可能相互制约,也可能相互促进,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2)旅游经济运行发展的整个动态循环系统只存在来自于旅游资源禀赋和区域经济这两个动力源的驱动力。换言之,这一动态循环系统存在两个动力子系统,其中一个动力子系统以旅游资源禀赋作为驱动力,另一个动力子系统以区域经济作为驱动力。此外,任何促进或抑制旅游经济运行发展这一系统的动力皆可以归类于旅游资源禀赋和区域经济这两个动力源,不存在此二者之外的第三种驱动力。
2.2.2 旅游经济二维错位
旅游经济二维错位这一概念是在“旅游经济双驱力模型”这一章节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旨在为认识旅游经济运行发展这一系统与其两个动力子系统之间供能不均,相接不济时所产生的旅游经济分别与区域经济和旅游资源禀赋发展等级、动能强度、发展阶段互不适配的综合错位现象提供理论方法。
其定义为:如果某一研究单元的区域经济、旅游经济和旅游资源禀赋在等量层级的各自等级序列中有任意两者处于不同的等级,那么就称该单元的旅游经济存在错位(三者处于同一等级时称为二维零错位)。旅游经济分别与区域经济和旅游资源禀赋的双重错位称之为旅游经济的二维错位。
..............................

第 3 章 研究假定与逻辑起点:旅游经济运行的双驱力模型......................... 22
3.1 旅游经济运行的内驱系统................................... 22
3.2 旅游经济运行的外驱系统......................................... 24
第 4 章 旅游经济二维错位发展与二维生命周期理论建构..................................... 26
4.1 旅游经济二维错位发展理论建构.................................. 26
4.1.1 旅游经济二维错位发展的类型................................ 26
4.1.2 旅游经济四种二维错位发展类型的特征............................... 28
第 5 章 实证检验:中国内地31省(区、市)旅游经济的二维错位发展与二维生命周期.................................... 39
5.1 错位指数测算................................... 39
5.1.1 指标选取........................................ 39
5.1.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40

第 5 章 实证检验:中国内地31省(区、市)旅游经济的二维错位发展与二维生命周期

5.1 错位指数测算
5.1.1 指标选取
为考察中国内地31省(区、市)旅游经济的二维错位发展类型与二维生命周期,首先需要对各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资源禀赋以及区域经济与旅游经济、旅游经济与旅游资源禀赋之间的错位程度做一初步测评。考虑到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资源禀赋并非一个常量,而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的一组时间序列数据。为了能够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出中国内地31省(区、市)区域经济、旅游经济以及旅游资源禀赋在纵向时序上的动态演变过程,以便更好地观测与评价各地区旅游经济的错位发展情况。本文在2008-2018年之间分别选取了2008、2013、2018年三个截面数据来观测各省市区域经济、旅游经济与旅游资源禀赋的动态演变过程。分别选取地区GDP[63-70]、国内旅游收入[71-74]、旅游资源禀赋指数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资源禀赋。其中,旅游资源禀赋指数的测算参考马斌斌学者关于中国内地31省(区、市)旅游资源禀赋的评价指标与测算方法[75]。在该文中,研究者将文化旅游资源划分为历史文物类资源、复合型旅游资源、文化类旅游资源和自然类旅游资源四个一级指标,选取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优秀旅游城市、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AAAA级景区、博物馆数量、文化馆、艺术表演团体、艺术表演场馆数量、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森林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生物圈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共22项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旅游资源禀赋的二级测度指标。采用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对22项二级指标进行了权重赋值,最终通过构建包含资源广度指数与资源深度指数两个方面的旅游资源禀赋指数来评价中国内地31省(区、市)的旅游资源禀赋。


图 3-1 旅游经济运行的双驱力模型

...............................

第 6 章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旅游经济双驱力模型的阐释分析,最终将探索旅游经济运行发展的内在机理与一般规律的目光锁定在旅游经济与区域经济、旅游资源禀赋的错位发展上,进而通过建构旅游经济的二维错位发展与二维生命周期理论框架,最终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旅游经济运行的驱动力是由以旅游资源禀赋为原生力的内驱系统和以区域经济为外生力的外驱系统共同作用的动态循环双驱系统来维持的。旅游经济能否持续平稳高效运行取决于旅游经济二维错位发展类型是否能够在动态演化过程中趋稳于高质匹配。
第二,旅游经济的二维错位发展类型包括正向错位、负向错位、相交错位和零错位四种一级类型、双重正向错位等6种二级错位类型和双重强正向错位等15种三级错位类型。正向错位具有资源无高性与经济无低性的特征,负向错位具有资源无低性与经济无高性的特征,相交错位具有无界性与普遍性的特征,而零错位具有极端性与无差异性的特征。以上分类方法或许可以为认识旅游经济错位发展现象提供更加系统的见解、从而有助于科学制定区域乃至整体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第三,旅游经济的二维生命周期是指旅游经济的运行发展存在经济与资源两个不同纬度的生命周期过程。在经济生命线上的一个周期过程依次为“双低潜伏期”“缓冲期飞期”“双高平稳期”和“双重下行期”,其中“双重下行期”为前三个时期的逆过程,经济生命力在“双高平稳期”达到最强;在资源生命线上的一个周期过程依次为“匮乏期”“过渡期”“富集期”和“没落期”,其中“没落期”为相应前三个时期的逆过程,资源生命力在“富集期”达到最强。旅游经济运行的最佳状态是在“富集期”与“双高平稳期”的重合期。在旅游经济二维生命周期图谱中,存在“贫乏困顿型”“经济引领型”“资源依赖型”和“全面发展型”四种典型类型。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