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静思教学法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堂学习情绪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4137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引论

问题的提出从古至今,许多中外教育家都曾经强调情绪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不少精辟的见解。近年来,随着教育界对非智力因素的认识以及情绪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情绪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情绪的影响;不同的情绪能够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从而影响学习效率。新课程提出“三维目标”,更加关注学生完满个性的形成,注重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上还没有充分绽放,知识教学依然是课堂生活的主要内容,课堂中往往依然是学生声嘶力竭的喊读声,学生的情绪体验和精神世界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重视。这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失衡现象自然应引起人们的关注:一方面,现代教学要适应社会和时发表展的需要,教育理论要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忽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学习情绪,使教学潜力的发掘受到限制,造成学生厌学、学习障碍、个性片面发展等隐忧的存在。为了寻求弥补和解决,一方面要寻找途径拉近理论研究者和一线教师之间的距离,从遥不可及成为心手相牵的合作者,使理论研究从书斋走进课堂,成为一线教师和研究者共同饿追求。另一方面,要发掘有效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式,以帮助学生体验课堂中学习的乐趣。静思,作为一种凝思、减压方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为大众所认同。在己有的研究中,静思己经被广泛应用在医学、专业体育、囚犯改造等领域,2007年开始,在美国将之引入了教育领域进行研究。然而,在人文价值教育中,静思一早己以一利,最基木的教学方式呈现在人文价值教育课堂中。从各国人文价值教育课堂的反馈来看,静思对于平静学生的课堂学习情绪有独到的功效。从项目开展以来,静思也是受到青海教师们的一致认同,并根据青海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开创了很多新的形式。那么,用静思这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去引导、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情绪,是否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的形成,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呢?这将是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静思概念的界定
不同文化中,静思具有多种不同的方式及意义。那么,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静思教学方式有着怎样的具体内涵呢?本文将通过对静思的中文涵义及人文价值教育中对其的描述进行清理,从而界定作为一种教学方式的“静思”。
(l) 中国人眼中的“静思”
“静思”原译为静坐,也有人称为静坐冥想。“幻那么究竟哪个词语更能准确表达它的内涵,我们要通过辞源分析及对比的方法得出结论。在汉语中明晰“静坐冥想”及其语义发展,必须对词语“静坐”和“静思”有所了解。关于“静坐”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四个观点:
  第一、静坐即静心安坐。静心指心意不乱动,因此在这一层意思上,静坐亦即排除思虑,闭目安坐。先秦见于《韩非子·十过》:“师涓曰‘诺’,因静坐抚琴而写之。”在唐代,有《姚鹊·随州献李侍御诗》:“端局有地唯栽药,静坐无时不忆山。”
  第二、静坐即佛家修定坐禅。这也是目前很多人对静坐的认识。第三,静坐即强调入静为主的坐式气功锻炼方法用来治疗疾病。第四,静坐即基于某种目的一种游行的方式。
关于“冥想”,主要意指沉思。《广弘明集三十支遁》中咏怀诗之二有“道会贵静思,周象掇玄珠。”之句。由此可知,所谓“静坐冥想”,指的是静心安坐的同时进行沉思。
通过对“静”和“思”的内涵陈述,予以解析“静思”的涵义。“静”,意指五个方面。其一指平静,静止,与“动”相对;其二指没有声响;其三意为安详,贞静;其四,通“净”,清洁之意;其五,“静台”,,意为粉饰之言。月其六,意为思谋;其七,精神贯注专一,到家一种修养之术。“思”(音s约,一指考虑、思考;二指思念、挂念;三指悲感;四用作语气助词;五为姓氏之一。由此可见,“静思”取“安静的思考”之意最为适切。
通过中文的解析与比较发现,“静坐静思”、“静坐”这两种译法对于师生把握其本质有一定的误导,容易与宗教修为或游行产生联想;另外,“静坐”指排除思虑、静心安坐时,只是表达了研究中的一种形式;“静思”既包含静坐的形式,又涵盖了冥想等其他形式,较之“静坐静思”也显得更为简洁。因此,为了便于形成一个更具有亲和力的概念,在本文中,..........
..................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依据..................................................17
3.1 静思教学方式的理论基础........................................17
3.2 课堂学习情绪的理论基础.......................................18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20
4.1 本文的研究方法........................................................20
4.2 研究对象、工具与设计............................................22
4.3 干扰变量的控制........................................................24
第五章 研究过程与结果..................................................34
5.1 研究过程....................................................................34
5.2 研究结果.....................................................................35
第六章 讨论与分析...........................................................42
6.1 对研究结果的讨论.....................................................42
6.2 本研究的不足.............................................................43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44

7.1结论

(l)当前我国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课堂学习情绪普遍较为高涨;在课堂教学中静思教学方式的应用尚未普及。(2)静思教学方式与课堂学习情绪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静思教学方式能够显著影响课堂学习中的兴趣、好奇和愉快情绪,与焦虑情绪呈现正相关。(3)正确理解和应用静思教学方式是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情绪的关键。

7.2建议
(l)打破学科界限,广泛应用静思教学方式。
静思教学方式走入教育领域以来,在国内外受到了人们的认可,其对学生性情的养成、情绪的调节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在我国,系统的静思教学方式尚未普及,目前只限于项目实验学校的语文和数学科目(新增加了外语科目)以及其他地区个别教师的教学经验。这里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即在没有开展静思教学的科目中,学生感受不到静思带来的体验,这种蜻蜓点水式的感受使学生容易受到其他因索的影响,从而降低静思能够带来的好处。基于静思的多方面作用,应该打破学科界限,,使静思融合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所有学科中,进而全方位的对学生产生影响。
(2)关照学生的课堂学习情绪,采取多种方式调节。
情绪能力是衡量人类智能的重要指标,甚至有人提出,培养情绪能力要从婴幼儿期开始。情绪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控制情感的能力。目前对于学生课堂学习情绪的调控基本要依赖教师的指导与调节,学生缺乏自主意识。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自身,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是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同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自主调控学习情绪,使之对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也是教育要帮助学生形成的能力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集思广益,大胆采用、创新情绪调节方式,使学生从被动的被调控到形成自主调控情绪的能力,增强对情绪的管理,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