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特级教师十漪说:“汉语言文字记载着中华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生命的僵硬的符号,是蕴涵着中华民族性格的精灵。”‘1作为人们记录传递信息、彼此交流的工具一一汉字,始终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联系在一起,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汉字记载了中华五千年辉焊历史的同时,对推动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文化的传承发展也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汉字创制之初,汉字就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造字理念展现了汉字独特的文化魅力,使得汉字不仅仅局限十记录语言的符号,每一个汉字形体都凝结着汉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民族风俗、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各种文化信息,从汉字的形体中能透视出汉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汉民族对客观事物和当时社会的感受和认识。可以说,每一个汉字都是汉民族文化的产物,凝结着汉族人民的精神、情感特质,是透视汉族人民文化精神的窗口。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一直使用到现在的唯一的文字,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形体和意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不管汉字的形体和意义如何变化,它本身蕴涵的文化始终未变,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汉字形体的溯源,我们仍能够透视出汉字本身所蕴涵的文化信息。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如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学、科技等方面的重大成果,都靠汉字记载并传承下来,汉字记载着文化,文化蕴涵十汉字之中,汉字与文化是水乳交融、血肉相连的。对此,唐汉曾论述说:“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都浓缩十汉语汉字中,汉字以其独特的形式,记载和传承着中华文化。每一个汉字几乎就是一个实物的摹写,一幅生活的缩影。同时汉字也是民族整体意识的密码。
汉字与文化的这种水乳交融的关系,决定了汉字教学不同十其它的文字教学,不能简单局限十读音、点横撇捺等笔画和几种部件的教学,必须把汉字的文化因素融入到汉字教学内容中去,挖掘汉字中的文化因素。遗憾的是:长期的汉字教学中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只局限十汉字笔画的机械识记,没有深入到汉字的本源意义,文化内涵的教学中去。许多老师就字讲字,这不能多一笔,那不能少一笔,这个字与那个字相差在哪笔上,只看‘到汉字形体的表面特征,这样教学,势必会抹杀汉字的文化魅力,抹杀了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学习汉字的负担,降低汉字教学效率。
可见,汉字教学急迫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建立一套高效可行的教学方法,提高汉字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本文试从汉字文化蕴涵的角度切入汉字教学,分析当下汉字教学的现实遭遇及其成因,探讨汉字文化教育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探索汉字文化教育应遵循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一些示例,以供探讨。
一、当下汉字教学的遭遇
汉字是一种文化,在汉字学家的眼中,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则美丽的文化故事,由汉字组成的汉字系统更是一个灿烂辉焊的文化宝库。因此,汉字教学就不应该仅仅局限十教授汉字应该怎样读,它的笔画、结构又如何等几个方面,汉字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学时应注意挖掘,挖掘出汉字所孕育的古代文化,展现汉字的魅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发挥汉字在提高语文素养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使汉字教学的过程成为一个文化积淀的过程。在汉字教学过程中传承中华五千年辉焊灿烂的文化,是汉字教学的应有之义,也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然}fn,现在很多语文教师仍然把汉字作为一种工具来看待,这个字多少划,那个字是什么结构,这是教师惯用的字形分析法,学生也只能靠机械训练,熟能生巧;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只要学生能写对,能读准,就算大功告成。这不能不说是汉字教学的悲哀。
(一)汉字的趣味教学,违背汉字的文化性
汉字字形、字义与文化的关联不是任意的,是有一定的客观基础的。教师不能随意曲解汉字,对汉字的解释不能想当然。但是一些教者为了使教学有趣味性,很用心地编造话语描述汉字,以求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如把“祭祀”的“祭”描述成招‘子上面左边是肉,右边是叉子,招‘子下面是桌子。这样形象地描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十对汉字结构的把握,但是这样的描述只是对汉字形体表面的错误反映,势必对汉字的形体造成一定的误解,可能会取得短期的效果,学生记住了汉字的结构,但是字义的歪解无法与字形建立正确的联系,从长期的利益来看,是有害无一利的。其实,“祭”久刀的本义是手(了)拿鲜肉(了)放到祭台(示)上,以行祭祀之礼。采用形象性的描述帮助学生识字汉字,这种方法固然可取,但是一定要建立在汉字字理的基础上。
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充分尊重学生的主题地位,十是识字的课堂上出现了趣味横生,积极踊跃的教学过程。
生:小口回家大口关。(回)四四方方两座城,小城藏在大城中。(回)
生: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美)两朵鲜花插头上,土家大姐真漂亮。(美)
生:星星宝宝哪里来?太阳妈妈生出来。(星)
自编识字顺口溜,易学易记,这样的记字方法让学生兴趣盎然。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学生自然愿意去学,主动去学,学生能够较快掌握汉字的形体,但从长远的效果来看,这样随意肢解汉字形体的做法损害了汉字本身的文化蕴涵,扰乱了对字义的理解。如“美”。《说文解字》:“美,甘也。从羊,从大。”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疑象人饰羊首之形。”
参考文献
[1] 杨秋利. 《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0 .
[2] 于欧洋. 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0 .
[3] 许庆玲. 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0 .
[4] 陆鹏飞. 上海儿童体育消费现状的分析[D]. 上海体育学院, 2010 .
[5] 陈可来. 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平衡协调能力及心智方面影响的研究[D]. 上海体育学院, 2010 .
[6] 马晶晶. 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 辽宁师范大学, 2010 .
[7] 徐晓妹. 小学音乐教育应把握儿童心理发展[D]. 辽宁师范大学, 2010 .
[8] 杨海宾. 民事连带责任探究[D]. 华东政法大学, 2010 .
[9] 王秀梅. 休闲食品包装的趣味性设计研究[D].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 .
[10] 赵巍.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诗》学观[D]. 辽宁师范大学, 2010 .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
引言 8-9
一、当下汉字教学的遭遇 9-12
(一) 单纯追求汉字的趣味教学,违背汉字的文化性 9-10
(二) 盲目扩大识字量,误读了.............. 10-12
二、汉字教学文化缺失的原因分析 12-16
(一) 以往教学方.............. 12-14
1. 集中识字法 12-13
2 . 分散识字法 13-14
3 . 部件识字法 14
4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 14
(二) 语文教师缺.................... 14-15
(三) 教学评价的文化缺失 15-16
三、汉字文化教育的内涵阐释 16-17
(一) 文化的内涵界定 16
(二) 汉字文............. 16
(三) 汉字文化教育的内涵阐释 16-17
四、实施汉字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