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研究的缘起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引9号)、《国务院关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 21号)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却不能令人满意。影响改革成败的关键在十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否转化为教学行为,因此许多学者、教师开始关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否变为教师的教学理念并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研究发现,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相脱节的现象。研究人员就这一现象展开研究,探讨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与相关的对策,取得了不少成就。但笔者发现,很多研究只关注问题的表面,在阐述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相关问题时只是对存在的现象加以说明,研究的关注点也比较凌乱,没有展开深入的研究。对十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怎样转化教学行为的,缺乏深入详细的论述。
理念到行为有一定的距离,教学理念到教学行为的转变也不是一蹦Ifn就的事。教学理念到教学行为的转变过程是复杂多变的,涉及到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行为的转变及影响二者转变的因素。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过程究竟是什么,其内部制约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是什么,对这一问题则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以帮助教师加强对新课程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变的认识。在转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笔者通过文献综述发现,较多的研究都侧重十对外部因素的探讨忽视了来自教师内部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因}fn对影响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内部因素的探讨需加强。应探明这些内部的影响因素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以何种形式发生作用;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不是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即有了一定的教学理念,其行为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笔者认为对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过程的探讨能够帮助教师认清转化的理路,从Ifn在新课程的改革过程中不断创新,取得进步。本研究即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研究将对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问题进行系统的探讨,力图通过基本假设、建立理论分析框架、运用相关的案例分析,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对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内涵及特质、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基本过程、内部制约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构建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理论框架,丰富发展教学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2.实践意义
实施了10年的基础教育新课程,目标与实践所以出现较大的落差,关键因素是中小学教师不清楚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内隐机制。历次教育改革实践表明,仅靠中小学教师“摸着石头过河”,完成先进的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是十分困难的。本研究通过对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路径、方式、操作策略、实现条件等问题的研究,为中小学教师完成先进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提供参照,本研究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概念界定
1.教学理念
最早提出“理念”这个概念的是古希一腊的柏拉图。在他那里,理念是一个哲学术语,在教育中借用理念这个概念,则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孙亚玲与傅淳指出:“教学理念就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课堂教学理念的发展及实践特征》一文认为:“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之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2]罗二杜认为:教学理念是指教育者在从事教学过程中,头脑中观念地存在着的有关教师、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质量等方面的诸种信念和理论的综合体。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著作类
1.陈旭远.课程与教学论[M].东北师大出版社,2002, 8
2.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M],沈阳,辽人民出版社,1988
3.袁振国.教育学[M].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4.郭占基,张世富.心理学教学参考资料选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5.李洪珍.教师能力学罗树华[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2
6.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M],科学出版社,1959
7.叶澜.教育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8.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岳麓书社,2002, 6
9.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王斌华.发展性教育评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摘要 3-4
Abstract 4-5
第一章 绪论 7-17
一、研究的缘起 7
二、研究意义 7-8
三、概念界定 8-9
四、文献综述 9-16
五、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6-17
第二章 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过程 17-36
一、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阶段划分依据 17-19
...................................................................................
第三章 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内部影响因素 36-51
一、能力素质 36-40
...................................................................................
第四章 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促进策略 51-66
一、教育启蒙 51-54
二、教育批判 54-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