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名题的教育价值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6711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引言

数学名题在数学史融入中学数学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数学名题的教育价值是中学数学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研究数学名题的解题技巧的同时,从某些数学问题以及其它学科或实践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中选择解题方法,运用类似于数学名题的研究方法去获取和应用数学知识,从而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体验、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因此,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学习活动过程,在中学数学教学进行数学名题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数学名题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来源。通过对数学名题案例中问题的分析和自主探索,学生有机会去理解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理解蕴涵在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1、数学名题的概述


1. 1数学名题的定义

数学名题通常是指在数学发展历史长河中形成,并且对数学发展、数学应用和数学教学方面起过或仍起着重要作用的数学问题。因此对数学名题的介绍,无疑有利于人们了解数学的发展和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有益于开阔数学研究的视野,而且还有助于数学课堂的教和学。

在数学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数学名题都是经过了许多人千百年的努力和不懈的探索,利用多种方法求解,因而许多数学名题非常巧妙的解题思路引导了数学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合理分配赌金问题”( problem of rational pision of stakes ) ,也称“点的问题”或者“得分问题”,曾被认为是概率论的科学起源,它对概率论学习中采取的问题解决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数学名题的特点

从古到今,各种类型的数学问题,内容精彩有趣,构思巧妙,深刻的反映了某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虽然类型不尽相同,但这些数学名题同时具有经典性、历史性、趣味性等共同的特点,它们引导和促进了数学的发展。

(1)经典性

在数学教学中选择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不同类型的数学名题,这些数学名题及其不同的解法提供了相应的数学内容的现实背景,揭示了实质性的数学方法。如:遗产问题,古代留下了各种不同的遗产问题,因其体现了解题的经典智慧而流传甚广。

(2)历史性

一些数学名题,通过求解,可以深入了解数学思想方法是如何萌芽、生长和壮大的,而这种历史性对数学学科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有着更深的体会和理解。如以不同文化为背景(其中包括巴比伦、中国、意大利)下的勾股定理的应用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九章算术》之“竹折抵地”)

2、数学名题在数学发展与数学教育中地位与作用

2. 1数学名题的解题思路及影响

我们知道数学史上的每一个数学名题都是经过了许多人千百年的努力探索、研究和论证,运用了多种方法求解出来的,因而,许多解题思路非常巧妙的数学名题引导和促进着数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竹高十八尺,为风吹折,竹尖抵地,离根六尺,求两段之长。(印度,620年)。

2. 2数学名题对数学发展的的促进作用

通常情况下,历史不仅可以给出我们一种确定的数学知识,而且还可以给出这种数学知识相应的创造过程。在了解这种创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得到一种活的、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单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认为,数学历史可以引导我们创造一种探索与研究的课堂气氛,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的课堂气氛,这既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数学问题提出与解决方法对于学生理解与掌握所学的内容还起到一定的推动和促进的作用,历史发展的过程可以告诉我们,在一个专题、一个概念或者一个结果的发展中,叨卜些思想、方法代表着该内容相对于以往内容的实质性进步,从而让我们更深刻地去理解它。

2. 3数学名题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

(1)对学习兴趣和成就动机的激励作用

兴趣是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可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如今的中学数学课本中也逐渐的出现了一些数学名题,其中渗透了数学名题的解题思路以及解题方法,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这些数学名题的效应,可以帮助我们教师得到不同的教学效果。但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教材中渗透的内容还略为偏少,如果教师在课堂内或课后适时的再去介绍一些数学名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这样对教学效果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北师大数学课本中安排了鸡兔同笼这一课,学生在学习鸡兔同笼这一课时,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单纯的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难免显得枯燥,因此不妨从题目的数学背景入手激发他们对古代数学名题的研究兴趣,通过教师创设的现实情景,让学生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去,自己去研究、探索、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假设的数学思想的应用与解决数学问题的关系。

(2)对解题方法演变的展示作用

在教学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时,我们老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记载在《张丘建算经》中的“有女不善织”的算术题“今有女不善织,日减功迟,初日织五尺,末日织一尺,今三十日织讫,问织几何?”

3、数学名题在现代数学教.............. 21-26

3.1 中学课本中的数学名题 21-22

3.2 数学名题对数学思想方.................... 22-23

3.3 数学教学中如何发..................23-26

3.3.1 通过对数学名题的探索,对学...................23-24

3.3.2 通过对数学名题资料的收集,................24-25

3.3.3 通过对数学名题的探索,发.................. 25-26

4、数学教育中实施数学名...................... 26-31


结论

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尤其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中学数学的重要任务,而思维品质又是思维能力的表现形式,因此培养和发展思维品质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这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使数学教学成为应试数学,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思维品质的培养,只重视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而忽视思维能力的提高,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探索意识,也就是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21 ],因此在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结合数学名题设计出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的探索机会。对学生而言数学的学习不仅是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及熟练过程,而且更应该成为学生探索和思考问题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让学生在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从具体的实例中去体会数学的思想,在具体的情境中思考数学,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其主要途径是通过教学活动,但又是在落实“双基”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两者紧密联系。我们要重视“双基”教学,但是要克服死记硬背,关键是把“双基”教活,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思路开阔,体验知识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数学名题研究和创设数学活动的问题情境,设计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的情境,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能激起探索问题的欲望;问题要富有挑战性,使学生能采用不同的策略,或从不同角度不同的答案,从中感受数学的价值领会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