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在我国主要表现在农村到城市的人口流动,这种人口流动一方面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有利于城市化的进程,可以说是利城利农的一种现象。但与此同时,外出务工农民的子女却被留守在农村的家中,于是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随父母一起外出务工的流动儿童的成长,这有利于农村儿童由留守状态到非留守状态的转化,但这个转化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也就是说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必将长期存在。
在成长过程中,农村留守儿童与非农村留守儿童相比,缺失了一些影响其成长的重要因素,最直接体现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些因素的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造成一定的缺陷,并且还使其他一些不良因素更容易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起负面影响,这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某些方面的表现较差,其中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是重要内容之一。
(一)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由来已久,但现阶段该工作严重缺位
追溯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史,可以看到,道德行为养成教育始终是教育的根基所在,深得历代教育家的重视。两千多年前,教育家孔子就以“礼”、“乐”教育弟子,要求他们衣冠整齐、站立有样、为人处世、彬彬有礼;孟子教育弟子在交往中要相互敬重;荀子提出“以礼治国”的观点,将礼义教育当作治国之宝。可以说,道德行为养成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精髓。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环境复杂变化的情况下,国家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尤为重视。1989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德育对中小学生,更多的应是道德行为养成教育。”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要求,要“根据大、中、小学生的不同特点,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品德课程、政治理论课程,把传授知识陶冶情操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风气。”
新时期要求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据统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多万,在我国总人口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他们道德素质的高低,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参考标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然要求加强和改进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帮助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既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基本任务,也是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说以德治国是一项系统工程的话,那么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行为养成教育便是基础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
反思我国学生德育工作的现状,很难回避的一个问题是,我国儿童道德教育严重脱离广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忽视基本的道德行为习惯培养,造成他们在道德实践领域出现严重的“知行脱节”现象。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论是对个人健康人格的培育,还是整个民族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道德行为养成教育更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
农村留守儿童是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特殊群体。我国存在己久的城乡二元结构,使我国城乡经济差距持续存在,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城市发展迅速,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发展过程中产生大量闲置劳动力,而城市化进程中却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在城乡收入巨大差距的现状下,受追求较高经济收益的动机的驱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由于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压力,有限的时间和较差的工作环境,再加上不到位的农民工子女教育保障制度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大部分农民工选择把子女留在农村,让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亲属看管。这样,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是隔代看管,有的甚至无人看管,这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消失殆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必然产生城乡二元教育结构,相对落后的农村学校教育不能弥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的社会环境较城市也有很大的差距,村庄“自治”的背景下,农民的一切生活秩序看似平静安定,但是对于家庭不完整的农村留守儿童而言,他们的成长缺少家庭教育的因素,不能得到家庭的温暖和家庭特有的“亲情教育”,他们的成长轨迹往往产生扭曲、错位的现象,他们很多方面的成长较那些家庭完整的孩子有很大的差距。对黔江区城西册山小学的调查中发现,61%的农村留守儿童中,有63%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平均成绩以下,违反校规的现象也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
参考文献
1.〔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J·伯德格.王晓毅,王地宁译.乡村社会变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美〕安东尼·奥罗姆.陈向明译.城市的世界—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加〕大卫·切尔.彭锢旎译.家庭生活的社会学「M].上海:中华}J局,2005.
4.[美」戴维·波普诺.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日」广田康生.马铭译.移民和城市[M].北京:商务印二}5馆,2005.
6.[美]吉尔伯特·罗兹曼.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M].苏州: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7.毕世响.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 http://sblunwen.com/jygllw/[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8.杜鹰,自南生.走出乡村—中国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9.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5馆,2003.
10.爱弥儿·涂尔干.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1.黄平.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12.科尔伯格.魏贤超等译.道德教育的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13.李培林.农民1_—中国进程农民!一的经济社会分析【MI.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4.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5.李培林.社区的终结〔M].北京:商务印}J馆,2004.
16.李强.农民I:与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7.李书磊.社区边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
摘要 5-7
Abstract 7-8
绪论 9-20
一、研究背景 9-12
二、研究意义 12
三、文献综述 12-18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8-19
五、相关概念界定 19-20
第一章 渝东南地区三个学校的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研 20-29
一、黔江区册山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 20-22
(一) 黔江区册山小学概况 20-21
(二) 对黔江区册山小学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抽样调查 21-22
二、酉阳县毛坝乡中心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 22-23
(一) 酉阳县毛坝乡中心小学概况 22
(二) 对酉阳县毛坝乡中心小学学生道德行为的抽样调查 22-23
三、武隆县上地乡中心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 23-24
(一) 武隆县土地乡中心小学概况 23-24
(二) 对武隆县上地乡中心小学学生道德行为的抽样调查 24
四、三所农村留守儿童学校调查总结 24-29
(一) 四组学生之间的比较 25-26
(二) 三所样本学校之间的比较 26
(三) 隔辈抚养与亲朋抚养的农村留守儿童之间的比较 26-29
第二章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不佳的原因分析 29-40
一、家庭教育缺失 亲情交流匮乏 29-34
(一) 家庭教育缺失,农村留守儿童失去感情寄托 30-32
(二) 家庭教育观念落后,不利于孩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32-33
(三) 隔代监护等监护方式不能满足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家庭教育的需求 33-34
二、学校家庭脱节 德育观念陈旧 34-38
(一)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严重脱节 35
(二) 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 35-36
(三) 学校道德教育工作不作为 36-37
(四) 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存在缺陷 37-38
三、社会重视不足乡村风气恶化 38-40
(一) 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尚未引起社会足够重视 38
(二) 侵入农村的不良风气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意识 38-40
第三章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学校策略与外部保障 40-51
一、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学校策略 40-46
(一) 构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养成的实施主体 40-42
(二) 完善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养成的教育方式 42-45
(三) 充实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养成的教育内容 45
(四) 丰富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养成的校园文化 45-46
二、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外部保障 46-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