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开发模式探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6821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绪论

一、研究动因

当前,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己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加强中小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己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到提高人才素质和能力上来。这是教育思想的重大变革。因此,加强主体性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自主、创新、合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课程专家多尔就指出:“适应复杂多变的21世纪的需要,应建构一种具有开放性、整合型、变革性的新课程体系。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物,而成为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今天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印证了这一论断。以主体性、开放性、研究性学习重构整个课程已成为许多国家课程改革的突出特征。

(一)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2 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本国劳动者的素质,而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则取决于教育。而传统以机械灌输和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理念显然以不能满足人才发展的需要,各国纷纷掀起一场以自主、合作、创新为主要特点的主体教育浪潮。主体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作为一个正在成熟和发展中的个体,他的主体性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得以培养和发展。主体教育强调让受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主体,主张唤起受教育者的主体意向,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使教育成为主体的内在需要,成为主体自主建构知识经验的实践活动。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主体教育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尊重,促使人朝着更加卓越的方向发展。教育,既应注重其对个体社会性的培养,也应注重其对个体个性化的培养。创新就是个体个性化发展的一种集中体现。总之,推行主体教育,既顺应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又顺应人的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也倡导终身教育。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念。其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其他有关国际机构的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下,终身教育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概念而在全世界广泛传播。许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教育方针、政策时,均以终身教育的理念为依据。人们倡导终身教育的最初出发点是其可以满足人们对工作和职业长期发展的需要,但后来人们更加注重其铸造人格、发展个性、使个人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的作用。一个人要进行终身教育,就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尤其要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终生教育注重的不是掌握的知识或技能的数量,而是要培养人的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如何判断、选择自己需要的知识,通过怎样的途径、过程和方法获得这些知识。为适应终身教育的理念,我们在中学的教育中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注重其对知识和技能获得方法的培养。俗语说“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基础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缺失

俄国的教育社会学家的研究指出,在计划经济时代,年轻一代从上学到工作都由国家统一安排,个人无需负什么责任,人的主体性是非常差的。但一到市场经济社会,缺少主体性的人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很容易在创业中被淘汰。美国学者在调查中也证明了培养主体创业型人才的重要性。他们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正在出现个人创业“大爆炸”的趋势。上世纪5 0年代美国是以每年9.3万家的速度创办新企业。到了80年代,已发展到每年60万家。而调查表明,有2/3的就业机会是由雇佣20人或20以下的企业创造的。是小企业而非大企业创造了大部分就业机会,生产了大部分国民经济增产值,他们的生产效率和创新精神表现得极强(见约翰·奈比斯特:《大趋势》)。因此,美国的一些学校提出“为自己的教育进程负责”“进行成功的竞争”“做好未来生活准备”的教育理念。俄国教育家也提出要使年轻一代善于“自由、独立地确定自己的位置”“同他人合作共事”“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等教育理念。其他国家如日本、韩国、法国等国家的教育也有相似的要求。‘这些要求反映了一个共同点,就是新世纪需要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自主、合作、创新能力的人才一,而主体教育的实施势在必行。

(三)课程开发体系的不完善

为确保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国家颁布了《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验)》,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开发和管理方面的作用得到凸显。其中地方课程的编制主要是依靠地方专家、学者和地方教委来组织,而校本课程的研发则主要依靠学校、教师、社区、家长、学生等的支持。从实际的实行情况来看,学生的参与很少,他们只是作为课程实施的客体被考虑,而从未被置入到课程开发的主体地位上。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因素的考虑只是体现

参考文献

[1] 李彬. 舞龙快乐合作式教学模式在上海市部分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中开展的实验研究[D]. 上海体育学院, 2010 .

[2] 李凤阳. 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探究式教学研究 http://sblunwen.com/msjylw/[D]. 辽宁师范大学, 2010 .

[3] 赵杨. 研究性学习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0 .

[4] 杜烁. 中国高校俄罗斯地理课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0 .

[5] 张旭. 关于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0 .

[6] 邱晓昇. 中学数学中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实践与研究[D]. 苏州大学, 2010 .

[7] 孙勤. 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 苏州大学, 2010 .

[8] 孙莉. 中职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研究[D]. 苏州大学, 2010 .

[9] 高松涛. 高三化学复习中合作学习应用的研究[D]. 苏州大学, 2010 .

[10] 马静. 初中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对计算机课堂教学影响的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0 .

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开发模式初探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

目录 6-8

绪论 8-14

一、研究动因 8-10

二、文献综述及本文创新点 10-13

三、研究方法 13-14

第一章 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开发之理论述要 14-20

一、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14-15

二、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开发的背景 15-16

三、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开发的价值和功能 16-17

四、相关理论基础 17-20

第二章 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开发之特点与原则 20-24

一、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开发的特点 20-21

(一) 过程性 20

(二) 自主性 20

(三) 探究性 20-21

(四) 合作性 21

二、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开发的原则 21-24

...........................................................

第三章 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开发教学模式初探 24-27

一、确定选题,学生分组 24-25

二、学生学习相关研究方法,搜集资料 25

三、小组合作,组织课程 25

四、课程的展示和评价 25-27

第四章 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开发之课程实验 27-38

........................................................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